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基础重点总结.doc

中医药基础重点总结.doc

中医药基础重点总结.doc
中医药基础重点总结.doc

1、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

籍是《黄帝内经》,最早

的药学典籍为《神农本

草经》

2、东汉末年张仲景书《伤

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

论治的先河

3、清代叶天士著《温病论

治》创立了卫气营血4、症:是指症状与特征,

是指疾病的具体表现,

包括自我感觉与客观表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就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候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同病异治:是对同一疾病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也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内部对立双方的概括

5、阴阳学说:

阴阳的对立制约:指阴阳双方互为反面,而且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属性相对,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的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互为基础,其中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而且双方有着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关系阴阳的消长平衡:指阴阳的

运动形式,或者说量的变

化,体现在事物或现象发生

了数量的变化(此消彼长、

此长彼消、皆消皆长)

阴阳的相互转化:指事物阴

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渐

变、突变)

6、阴阳的病理变化:

阴阳偏胜(邪盛):○1阳盛

则热○2阴盛则寒—实症(实

热实寒)

阴阳偏衰(正衰):○1阴虚

则热○2阳虚则寒—虚证(虚

热/虚寒)

阴阳互损

阴阳转化

7、阴阳疾病的治疗:

阴阳偏盛——“实则泻之”

“损其有余”;阳盛则热—

—“热者寒之”;阴盛则寒

——“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虚者补之”

“补其不足”;阴虚则热—

—“阳病治阴”“水土之生,

以治阳气”

阳虚则热——“阴病治阳”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阳互损——“阳中求阴”

“阴中求阳”

8、五行:五行是指木火土

金水五种物质,具有相

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

系,且处于不断运动、

变化之中

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

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滋

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

间存在着有序的相互克

制,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乘:指五行相克太过

的异常现象,即一行对

其“所胜者”过度的克

制和制约

相侮:指“反克“或”

反侮“,即某行反被其

“所胜者”克制和制约

9、

肾。共同生理功能是化

生和贮藏精气,以及产

生和调节人体的神志

活动。

11、肝(木):

功能——主疏泄:调畅气

机、调畅情志、消化方面(维

持脾胃气机的升降,促进胆

汁的分泌和排泄)

——主藏血: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

生理联系:其华在爪,开窍

于目,肝主筋

12、心(火)

功能——主血脉:心主血

(心脏的搏动,保证了血液

的正常运行)

——主神志:心藏神(即

心主管精神活动的能力)

生理联系:其华在面,开窍

于舌

13、脾(土)

功能——主运化:脾有司消

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

功能

——主统血:脾有统摄

血液行于脉中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

——主升清:含升清升举之意。升清,即脾运化所吸收的精微是向上传输到心肺的,故称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生举,脾气充足,能固摄某些内脏,使其保持恒定的位置,防止内脏下垂。

生理联系:其华在唇,主四肢,开窍于口

14、肺(金)

功能——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

——主通调水道

生理联系:主皮毛,开窍于鼻

15、肾(水)

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繁殖

——主水:主要是肾参与调解体内水液平衡,一为升清降浊,生成并排泄尿液,二为促进脾肺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主纳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责浅的作用

生理联系:主骨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16、六腑:胆、胃、大

肠、小肠、膀胱、三焦

的总称

17、奇恒之腑:脑、髓、

骨、脉、胆、女子胞18、经络:人体内经脉

和络脉的总称

19、气:是活力很强不

断运动的物质,是人体

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生

理功能

元气:1、生成:主要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又赖于

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

2、分布:藏于肾,

通过三焦流布全身

3、功能特点:推动

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固

摄人体各种液体,温煦人体

脏腑组织

宗气:1、生成:由肺吸入

的大自然清气和由脾胃运

化饮食物所得的水谷精气

在胸中结合而成

2、分布:聚集于胸

中,贯注于心脉

3、功能特点:维持

肺的呼吸,推动血液的运

行,同时对心脉、肺及呼吸

道均有营养作用

营气:1、生成:由脾胃运

化的水谷精气中精华部分

所化生

2、分布:偱行于脉

内,运行周身,环周不休,

但偏于内脏

3、功能特点:营养

全身和化生血液

卫气:1、生成:由脾胃运

化的水谷精气中剽悍部分

所化生

2、分布:行于脉外,

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肤,

布散全身,但偏于肌表

3、功能特点:护卫

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

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腠理

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为

体温的相对恒定

20、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

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

作用

21、血的运行与五脏:心主

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

肺气使血液布散全身;脾主

统血,脾气有固摄作用;肝

主藏血,主疏泄功能的调节

22、气血关系:

气为血之母:气生血,气行

血,气慑血

血为气之帅:血生气,血载

23、体质:指人体生命过程

当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

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

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

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

特征

24、体质分类:正常体质:

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

25、六淫:是风、寒、暑、

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邪

气的总称。六淫侵犯人体所

引起的疾病,统称为外感

病。

26、六淫的致病特点:

1、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

密切相关

2、可单独致病,又可相兼

致病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可

相互影响,而且其病机病症

的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4、六淫为病的受邪途径多

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

或同时受邪,故有“外感六

淫”之称

27:致病特点:

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

变;风行主动;风为百病之

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主痛;寒主收引

湿: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

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

黏滞;湿性趋下

火: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火邪易扰心神

28、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29、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的外感致病因素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是血运失常、血液停滞而形成的病理产物30、瘀血的致病特点:疼痛;出血;肿块;皮肤粘膜青紫;舌脉变化

31、四诊:望闻问切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脉象:平脉的至数是一呼一吸,即一息脉来四至,脉象和缓有利,从容有节,不快不慢

32、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33、八纲辨证:是把千变万化的病症,归纳为表与里,寒与热,阴与阳,虚与实四对纲领性证候,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34、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5、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治则,即采用性能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

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治则,即采用性能与疾病本质相同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

热因热用:指寒证见热象,即真寒假热证,当采用

温热药治疗。阴邪太盛,格

阳于外

寒阴寒用:指热证见寒

象,即真热假寒证,当采用

寒凉药治疗。阳郁于内,阴

格于外。

塞因塞用:为反治的一

种,适用于阴虚而闭阻的真

假虚实法。

通因通用:为反治的一

种,适用于具有通滞症状的

真实假虚证

1、中药的性能:四气,五

味,升降沉浮,归经,

有毒无毒

2、五味功效:

辛:能散,发散表邪;能行,

行气活血;用于表证和气滞

血瘀证

甘:能补,补益诸虚;能和,

和中补中;能缓,缓急和缓;

用于虚证或拘挛疼痛

酸:能收,收敛;能涩,固

涩;用于气血津液耗散滑脱

病症。

苦:能泄,通泄,降泄,清

泄,攻积导滞,降气平喘,

清热泻长;能燥,燥湿;能

坚阴,滋阴降火;用于热证

及湿证

咸:能软,软坚散结;能泻,

泻下;多用于瘿瘤、痰核、

痞块及热结便等证

3、相使:指功效相类似的

药物配伍应用,产生协

同作用,提高疗效

4、相须:指药物在性能、

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

或者性能、功效虽不相

同,但可相互补充而提

高疗效,其中以一种药

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

配伍。

5、十八反:乌头反半夏、

瓜蒌、贝母、白蔹;甘

草反海藻、大戟、甘遂、

芫花;人参、沙参、丹

参、玄参、细辛、芍药。

6、麻黄:

性味:辛,微苦,温。

功效应用:○1、发汗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

○2、宣肺平喘:用于肺气不

宣,气喘咳嗽○3、利水消肿:

用于水肿兼有表证者。

7、桂枝:

性味:辛、甘、温。

功效应用:○1、发汗解表: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发热、

恶寒恶风等症。○2、温经通

8、柴胡

性味:苦,微寒

功效应用:○1和解退热:风

热表证,邪在少阳;○2疏肝

解郁:肝气郁结;○3清胆截

疟:用于疟疾寒热者;○4升

阳举陷:气陷证

9、清热药分类:

清热泻火药-气分实热证-石

膏知母清热凉血药-热入

营血证-生地黄清热燥湿

药-湿热证-黄芩黄连清热

解毒药-热毒证-金银花清

虚热药-热病后期余热未

尽,阴液已伤及阴虚内热证

-青蒿

10、石膏

性味:辛,甘,大寒

功效应用:清热泻火,除烦

止渴;温热病入气分证;收

敛生肌,煅后用于疮疡湿

疹,烫伤。

11、知母

性味:苦,甘,寒。

功效应用:清热除烦,热入气分证;清肺润燥,肺热咳嗽或阴虚肺热,燥咳痰少11、生地黄

性味:甘,苦,寒

功效应用:清热凉血,血热逆行出血及热入营血证;养阴生津,阴虚热内消渴证12、黄芩

性味:苦,寒

功效应用:清热燥湿,善清上焦湿热;泻火解毒,以清肺热为长,火毒疮疡证;清热安胎,胎热不安;凉血止血,血热吐衄

13、黄连

性味:苦,寒

功效应用:清热燥湿,善消中焦湿热;为治湿热泻痢的要药;泻火解毒,善清心胃实火

14、金银花

性味:甘,寒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疮痈疖肿,治痄腮肿痛,热毒痢疾;疏散风热,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15、泻下药分类

攻下药-大苦多寒-清热泻火(较强泻下)-里热实症-大黄芒硝;润下药-大多植物种仁-润肠通便(富含油脂)-燥肠便秘证-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逐水消肿(兼能利尿)-水肿水胀-甘遂芫花京大戟

16、大黄

性味:苦寒

功效应用:攻积导滞,热结便秘;泻火凉血,热毒证及血热证;活血祛瘀,血瘀证;消利湿热,湿热下痢及黄疸。注意事项:不宜久煎

17、芒硝

性味:苦咸寒

功效应用:泻下软坚,湿

热积滞,大便燥结;清热泻

火,用于口疮、咽痛目赤

及疮痈肿痛,乳痈初起

18、五加皮

性味:辛苦湿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风湿

痹痛,强筋壮骨,肝肾不足,

筋骨软弱,利水消肿,水肿

19、苍术

性味:辛苦湿

功效应用:燥湿健脾,湿阻

中焦证,祛风湿,风寒湿痹;

明目,用于雀目、眼目昏涩;

烟熏,消毒

20、茯苓

性味:甘淡平

功效应用:利水渗湿,水湿

内停,水肺等;健脾补中,

脾虚湿感证;安神宁心。心

悸失眠

21、附子

性味:辛甘大热

功效应用:回阳救逆,亡阳

证;补火助阳,肾阳虚证;

散寒止痛,风寒湿痹证;

注意事项:有毒,先煎至口

偿无麻辣感,或炮制或配伍

22、肉桂

性味:辛甘热

功效应用:温中补阳,肾阳

虚或脾肾阳虚;散寒止痛,

用于寒痹腰痛,虚寒痛经;

温经通脉,用于阴疽

23、陈皮

性味:辛苦温

功效应用:理气健脾,用于

脾胃气滞和脾虚气滞证;燥

湿化痰,用于湿痰证

24、香附

性味:辛微苦,微甘平

功效应用:疏肝理气,用于

肝气郁滞所致的胁痛,腹

痛,疝痛;调经止痛,用于

月经不调,痛经,及乳房胀

痛等

25、山楂

性味:酸甘微温

功效应用:消食化积,肉食

积滞证;消食止泻,伤食引

起的腹痛泄泻;活血散瘀;

瘀阻胸腹痛;痛经,疝气痈

26止血药分类

凉血止血-血热妄行出血-大

蓟、小蓟;收敛止血-出血

不止-白及;化瘀止血-出血

兼有瘀阻者-三七;温经止

血-虚寒性出血-艾叶炮姜

27、三七

性味:甘微苦温

功效应用:化瘀止血,用于

各种内外出血证,咳血,吐

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外

伤出血等;活血定痛,用于

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28、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应用:活血行气,用于

血瘀气滞诸痛证,祛风止

痛,用于头痛,风湿痹痛,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多汗,

月经过多者慎用或忌用

29、丹参

性味:苦微寒

功效应用:活血调经,月经

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

滞腹痛,胸痹,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凉血消痈,用于

疮疡痈肿;清心安神,用于

烦躁失眠

30、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应用:燥湿化痰,用于

湿痰寒痰证;降逆止呕,用

于胃气上逆呕吐;消痞散

结,心下痞,结胸,梅核气;消肿止痛,用于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31、川贝母

性味:苦甘微寒

功效应用:清热化痰,用于痰热肺燥,阴虚咳;清热散结,用于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注意事项:寒痰湿痰不宜用32、浙贝母

性味:苦寒

功效应用:清热化痰,用于风热痰热咳嗽;清热散结,用于瘰疬,瘿瘤,疮痈,肺痈

33、牛黄

性味:苦凉

功效应用:熄风止痉,高热神昏,惊厥抽搐;化痰,开窍功效好,中风、惊风、癫痫等;清热解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及痈疽,疗毒等34、麝香

性味:辛温

功效应用:开窍醒神,用于闭证神昏,醒神,回苏要药;活血散结,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血瘀经闭;止痛,催产下胎,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35、补益药分类

补气药-甘温甘平-气虚-人参黄芪;补血药-甘温滋腻-血虚-熟地黄阿胶;补阴药-甘寒咸寒-阴虚-沙参麦冬;补阳药-干湿辛湿-阳虚-鹿茸杜仲

36、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应用:大补元气,气脱证,补脾益肺,脾肺气虚证;生津止渴,热病,口渴及消渴;安神益智,失眠健忘等

注意事项:大量服用可致中

成品:生晒参红参白参

(糖参)参须

37、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效应用:补气生阳,脾胃

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益卫

固表,表虚自汗,气虚外感

诸证;托疮生肌,脓成不溃

或溃久不敛,利水消肿;气

虚水停,浮肿,小便不利

38、白术

性味:苦甘温

功效应用:补气健脾,脾胃

气虚证;燥湿利水,痰饮,

水肿,小便不利;固表止汗,

气虚自汗,安胎,脾虚气弱,

胎功不安

39、当归

性味:甘辛温

功效比较:补血活血,调经

止痛,血虚诸证;妇科经产

诸证;止痛,腹痛,风湿痹

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润肠,血虚肠燥便秘

40、熟地黄

性味:甘,微温

功效应用:养血滋阴,补血,

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

月经不调,崩漏,滋阴肾阴

不足;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

41、麦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

功效应用:滋阴润肺,用于

肺阴虚证,益胃生津,用于

胃阴虚证;或热伤胃阴;清

心除烦,用于心阴虚及温病

热邪扰及心营,心烦不眠,

舌绛而干

42、鹿茸

性味:甘咸温

功效应用:补肾阳,益精血,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阳

瘘早泄,宫寒不孕,崩漏不

止,强筋骨,筋骨瘘软;调

冲任,用于冲任虚寒,带下

不止;托疮毒

43、杜仲

性味:甘温

功效应用:补肝肾,强筋骨,

肾虚腰痛,阳瘘,尿频,安

胎,肾虚,胎动不安,胎漏,

坠胎

44、山茱萸

性味:酸涩微温

功效应用:补益肝肾,用于

肝肾亏虚证;收敛固涩,用

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

漏下血,大汗不止,滑脱诸

45、功效比较:

石膏VS知母:都有清热泻

火,除烦止渴功效,都可用

于气分实热证及肺胃热盛

证;石膏重在清解,清热泻

火力较强,煅用收敛生肌;

知母重在清润,滋阴润燥,

用于阴虚燥咳,消渴证虚热

大黄VS芒硝:大黄(苦寒)

和芒硝(咸、苦寒)都属于

攻下药,都有泻下攻积、清

热泻火的功效,用于实热积

滞,大便燥结,常相须为用;

大黄泻下力较强,活血化

瘀,清泄湿热功效,芒硝软

里泻下。

生地黄VS熟地黄:均有补

阴作用,生地黄甘苦寒,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要

用于血热及津伤口渴,内热

消渴;熟地黄甘微温,补

血,滋阴补髓,主要用于血

虚,和肝肾阴精不足。

黄芩VS黄连:均为大苦,大寒之品,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热毒证及湿热证,黄芩善清上焦湿热,长于清肺火,并可除烦安胎,炒用止血;黄连善清中焦湿热,长于解毒,清心胃火。

附子VS干姜:都属温里药,均可回阳救逆,二者常相须为用,附子助阳补火力强,多用于肾阳不足,又有较强的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痹证;干姜可温中散寒,用于中焦虚寒证,又有温肺化饮的作用。

苍术VS白术:均有健脾燥湿之功,用于脾虚湿阻证,苍术辛苦温,燥湿力强,且可祛风湿,明目;白术苦甘温,补气力强,又可止汗安胎

肉桂VS桂枝:二者均性甘辛温热,有助阳,散寒温经之功,肉桂热性,偏下行而补火助阳,用于中下焦阳虚,主下;桂枝温性,偏于上行散寒解表,走四肢而温通经脉,主表。

川贝VS浙贝:二者均有清热化痰,散结之功,川贝性偏清润,还可润肺止咳,用于内伤久咳,肺燥咳嗽;浙贝清热散结力强,主要用于热痰咳嗽,瘰疬,瘿瘤,痈疡等

人参VS黄芪:均为补气药,用于气虚证,人参补气力强,可以大补元气;此外有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黄芪补气升阳,可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46、安胎

先天肾虚-杜仲鹿茸气虚-白术

胎热-黄芩

气滞-砂仁

血瘀-三七

1、君药:针对主因主证起

主要治疗作用的药

2、臣药:协助君药以加强

治疗作用的药

3、佐药:协助君臣治疗兼

证,佐制君臣药物的偏

性、毒性和副作用

4、使药:具有调和诸药和

引经报使作用的药

5、麻黄汤:发汗解表,宣

肺平喘

方解:麻黄-君-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桂枝-臣-解肌发

表,温经散寒;杏仁-佐-降

利止咳,平喘;甘草-佐使

-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调和

诸药

配伍:麻桂相须配伍,以增

强发汗解表之功;麻杏相使

配伍,一宣一降

6、桂枝汤:解肌发表,调

和营卫

方解:桂枝-君-解积散寒;

芍药-臣-养阴敛营;生姜-

佐-助桂枝辛散表邪,和胃;

大枣-佐-助芍药益阴补脾;

甘草-佐使-益气和中,调和

诸药

配伍:桂芍等量,一治胃强,

一治营弱,发中有补,散中

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喘,

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

7、麻杏石甘汤:辛凉疏表,

清肺平喘

方解:麻黄-君-弃其性,取

其用,宣肺平喘解表;石膏

-君-清肺热;杏仁-臣-降肺

止咳;甘草-佐使-调和诸药

配伍:麻黄与石膏相制配

伍,一辛温,一辛寒,一以

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

俱能透邪于外,麻黄得石

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

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

8、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方解:大黄-君-泻热通便,

荡涤胃肠;芒硝-臣-泻热通

便,润燥软坚;枳实-佐使

-消痞散结;厚朴-佐使-行

气除满

配伍:硝黄相须为用,峻下

热结之力更强,四药共奏峻

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之

效,可使塞者通,闭者畅

9、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

血室证;黄疸、疟疾及

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

配伍:柴胡入肝胆经,透泻

少阳之邪,为君;黄芩,清

泻少阳半里之热,为臣;柴

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是

和解少阳的基本药对;佐以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

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二者

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使正

气盛;炙甘草,助参枣扶正,

且调和诸药,为使

10、逍遥散:疏肝解郁,健

脾养血(柴胡-君当归、白

芍-臣白术、茯苓、煨生姜、

薄荷-佐炙甘草-佐使)

11、白虎汤:清热泻火,生

津止渴(生石膏-君知母-

臣炙甘草-佐制使粳米-

佐助)

12、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

火,清下焦湿热(龙胆草-

君;黄芩、栀子-臣)

13、平胃散:燥湿健脾,行

气和胃(苍术-君厚朴-臣陈皮-佐甘草-佐使)

14、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君;苏叶、白芷、半夏曲、厚朴-臣)15、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茵陈-君栀子-臣大黄-佐)

16、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泽泻-君猪苓、茯苓-臣白术、桂枝-佐)17、理中丸: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干姜-君人参-臣白术-佐炙甘草-使)

18、越鞠丸:行气解郁(香附-君;川芎、栀子、苍术、神曲-臣)

19、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黄芪-君;当归尾-臣;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佐)

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瘀消而不伤正,且能起废痿为君药,得当归尾活血和血化瘀而不伤血

20、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君;橘红-臣;茯苓-佐;炙甘草-使)21、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人参、白术-君;茯苓-臣;炙甘草-佐使)

22、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黄芪-君;人参、白术、炙甘草-臣;陈皮、当归、柴胡、升麻-佐)

23、四物汤:补血和血(熟地黄-君;当归-臣;白芍、川芎-佐)

24、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黄芪-君;当归-臣)

25、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熟地黄-君;山茱萸、山药-臣;泽泻,丹皮、茯苓-佐)26、酸枣仁汤:养血安神

27、四神丸:温胃暖脾,涩肠止泻

28、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大家资源共享。。愿考个好成绩~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医之长,使中医学成为最完备医学的热诚期盼;有对《伤寒论》至高无上经典的学习体会;有对后之异军突起温病学说的研究心得;有对末学诲人不倦的"中医千万不能丢失辨证论治法宝"的谆谆教导;有毫不隐私的古方运用、药物研究的经验传授;有为初学者开辟门径、备勤学者临床参考、朗朗成诵、易于记忆、选方能尽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创歌诀等等。 总之,吾等若认真研读,必将和医案一样获益匪浅! 中医焉可称为草药医生。中医和西医根本不同,有人把西医看作科学医生,而把中医视为草药医生。我们不否认西医之诊疗是以科学为基础.然将中医看作草药医生,是对中医根本没有认识。中国医学是中国固有之医学,和中华文化有关,有独立的学术体系,此种医学是由生活实践之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即循着积累之经验,不断地应用与体验,乃发现了其中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如汉·张仲景综合前人治伤寒的经验,归纳起来,著《伤寒论》一书,将治伤寒分为六经,从表到里,从阳到阴,以比较推理之逻辑治学方法,显示出伤寒之学理,从而成为后世治伤寒的法则。是例证之一。 中医临床是以"证"为依据,因之历代许多医学名家,所著的浩如烟海的医书,可以咸视之为"证治学",即"辨证论治"。证治学为从病象研究治法,即从病象,分辨病证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然后处方,以取得疗效。这其间存在着盈虚消长之道理,充分体现出辨证论治是基于一种哲理之学问。以理治学,即为科学。斯为例证之二。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中医临床所本的是"证治学",不是从生理上求治法。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对"证治学"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此为例证之三。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1.辨主次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联系。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饮食内伤"证。(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例如: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其一胸满呕逆,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此两个证候,前证若无面赤,肝风证不能成立;后证若无苔腻,浊痰证亦不能成立。因为头痛头晕,由肾气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耳鸣;由心脾两虚而致者,也可出现怔忡不宁;由胃中寒饮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胸满呕逆等症。(3),在整个病情变化中,对一切症状之产生和消退,有决定性意义之症状。例如:温病病在气分,舌苔黄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现绛色。在气分则证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入血分则证见夜热更甚,神昏惊厥。这些症状咸随舌苔转变而转变的,从此也可以说明以舌苔黄白,舌现绛色作为温病在气分、血分的主证是正确的。2.辨同异将要确定一个证候,发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一般是不应该在此证候出现,那么,就应当根据此一两个症状及其特点重新考虑,从"同中辨异"。同中辨异,不仅从多数相同的症状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别,就是一个症状,也有同异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中医学整理(重点!)

第一章导论 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 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基本概念) 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 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4.阴阳属性的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5.下午为阳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6.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7.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8.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1)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如“阳盛则热”,用“热者寒之”。“阴胜则寒”,用“寒者热之”。(2)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 (3)[明]张景岳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五行学说 1.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 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 2.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3.金的特性:肃杀,潜降、收敛。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3、“亢则害,承乃制,治则生化”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4、“善病风虐” 5、“蛰 6、《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因为人气始生,病气衰;“夫百病者,…………多以夕加”,是因为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身;疾病病情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其病“安”的时间是昼 7、精气概念源自水地说 8、气的概念源自云气说 9、精气首见于《管子》 10、对立制约:正常:“阴平阳秘”、“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常: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虚则阳亢;“阴平阳秘”→阴阳的对立与消长 11、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2、消长平衡:“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13、相互转化:“物极必反”“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4、《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15、“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16、阴中求阳适用于阳虚;阳中求阴适用于阴虚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所主: 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 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 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 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 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 绪论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 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 亨、朱丹溪(滋阴派) 3. 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 4.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白身的整体性,人与白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5.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6.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 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四诊一>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1.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 3.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 阴阳基本概念:是对白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 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 较对象不同; 3.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4. 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5. 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 互资生、促进和助长; 6. 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 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一阳中之阳,肺一阳中之阴,肝一阴中之阳,肾一阴中 之阴,脾一阴中之至阴; 8. 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 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10. 阴阳偏胜:即阴偏盛、阳偏盛;“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实热证”;“阴胜则阳病, 阴胜则寒,实寒证”。 11.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阳虚则寒,虚寒证”;“阴虚则热,虚热证”。“邪气盛 则实,精气夺则虚”。 12. 实热证:高热、烦躁、面赤、口干唇燥、舌红少津,脉数; 13. 实寒证:面白形寒,畏寒肢冷;月完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活 沉紧; 14. 虚寒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卷卧、白汗、脉微; 15. 虚热证: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16.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原则“实则泻之”;方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17. 阴阳偏衰治疗原则:原则“虚则补之”;方法:“虚热证,阳病治阴”。“虚寒证,阴 病治阳”。 18. 药物阴阳属性:阴(寒、凉、酸、苦、咸、沉、降);阳(热、温、辛、甘、升、浮) 1.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 的关系。 2.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生理变化) 3.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病理 变化) 4. 五行相悔: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 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 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 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 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 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 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 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 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 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 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 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得基本概念 中医学就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得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得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学科,也就是阐述与介绍中医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得体系得形成与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二、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得整体性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1、病、症、证得概念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得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得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与体征得总称,就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得个别、孤立得现象可以就是病人异常得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就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得异常征象(就是病与证得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得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得有内在联系得、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得症状与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就是认识疾病得思维过程。辩证就是对证候得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得;辨病就是对疾病得辨析,以确定疾病得诊断为目得。辨明疾病得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得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得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得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得体质不同,故反映得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得病机,大致相同得证,故可用大致相同得治法与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得哲学基础与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神得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就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得无形而运动不息得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宇宙得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得精粹部分,就是构成人体得本源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得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得极细微物质,就是宇宙万物得共同构成本源

2020年 中医执医考试之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即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的主观异常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体征。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祈、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精的基本概念有二:①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气的概念 人体内很强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含义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一体观 2.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阴阳交感互藏 阴阳交感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的消长 阴阳消长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3.阴阳的转化 阴阳转化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 重阴必阳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阴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重阳必阴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比的条件。谓阳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个足的病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