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1

包宗顺

内容提要:该文重点回顾了中国30年农村改革取得的四个方面重大突破、成就及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在四大突破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均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伟大智慧。而农村税费改革与免征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二项重大政策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与学者们长期的鼓与呼密不可分。作者认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农村改革当务之急,文中对推进上述改革的意义、目标等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农村改革成就发展制约未来展望

一、30年农村改革的重大突破与成效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走过的历程,我国改革开放最初从农村改革中取得重大突破。农村改革初战告捷,增强了改革决策者的信心,鼓舞了改革实践者斗志,从而使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最辉煌的一页。概括起来说,我国三十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向全国。家庭联产承包制克服了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呼隆,出工不出力、吃“大锅饭”的制度弊端,更为重要的是农民获得了充分的种植自主权,种什么?种多少?是自食还是销售?卖给谁?……,等等,旧体制下都得听上级的指令行事,不得违背。而在新体制下所有这一切全都完全由农民自己做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极大丰富。中国彻底告别食品短缺时

1本文发表于《现代经济探讨》2008-12。

代。广大农民也顺利实现从贫穷向温饱阶段的过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改革的深入、社会条件的变迁,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缺陷也逐步显现出来。如: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日益老化与荒废;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太低与规模不经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缺失;农民增产不增收;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中青年劳力不足而导致土地抛荒、弃耕,……。诸多制约因素导致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步履维艰。

(二)乡镇企业大发展与产权制度改革

冲破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城乡二元结构桎梏,发端于苏南农村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同样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伟大智慧。全国闻名的华西村,曾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其时前往参观学习的人很多。1969年末,该村将第一家村办厂设在周围林木环抱的一片沼泽地中。吴仁宝一次接受采访,回顾当初情景感慨地说:“办工厂是资本主义,正在批资本主义,怎么好搞资本主义呢?我们偷偷地办了个工厂,是个五金厂,不给外面参观的人看。首长来了,我们就把门锁上,让工人出去,首长走了,就让工人回来加班加点地干。”i1978年,也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年的发展和工业增长,中国十亿人口中仍有75%的人居住在农村并以农耕为生。而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对农村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从种植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划时代的改变。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非农产业成为中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如从1978年到1987年,乡镇工业产值由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0%提高到23%以上ii。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比重已提高到50%以上。非农业收入早已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乡镇企业的发展在经历了197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1980年代的村村点火,处处冒烟、1990年代的产权制度改革和近十年来的以开发区建设为标志的工业集中布局,使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大中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村就业领域大为拓宽。农村人力资源实现跨地区充分的自由流动。乡镇工业大发展所带来的最大负作用,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农村税费改革与免征农业税

经过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多年的研究与争论,探讨和酝酿,农村税费改革大幕,终于本世纪初拉开。继2000年安徽在全国率先试点后,2001年江苏

等数省市便跟进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据江苏省税费改革办公室填报的“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农民负担调查测算表”数据,税改前(1999年)农民人均税收及合同内外负担元,2001年改革后的农民人均负担额为元,第一年的减负率即达%iii。当时的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税费负担存在着显着的“马太效应”。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地区而言,越是贫困地区,农户的农业税费负担越重;在同一农村社区内部,越是收入水平低的弱势群体家庭,农业税费负担越重iv。因此,农业税费改革政策受惠最大的是贫困农村地区和普通农户。2002年苏南部分地区基层政府,主动出台政策减免农户的农业税附加负担。2003年苏州市及其所属县市在全省、全国率先实行农村税费的“自费深化改革”——全额免除全市范围内所有农户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负担,其原负担额改由市、镇财政各承担50%。考虑到农业税为全国统一的法定税种,苏州市采取了变通的操作方式,由乡镇财政所统一给每个农户家庭开列两张通知单:一张为农业税及其附加的纳税通知单,另一张为相同数额的财政补贴通知单,两帐单相互冲抵,农户不再需交纳一分钱的农业税费。市财政承担的50%补贴款,直接与各乡镇财政所结账。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率先在苏州地区历史性地、完全彻底地终结了!,2005年,江苏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2006年农业税及其附加则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

(四)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发展

在经历1990年代初期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升后,90年代中期,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已赶上或接近当时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如国家不采用特别的保护措施,农民想要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来增加收入的空间已非常小;另一方面,伴随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和土地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总产量也大幅度增长,1995-1997年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了5000万吨。以1990年代中期为分水岭,中国农产品长期短缺、供不应求的局面基本结束,出现持续的农产品结构性剩余的新态势。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缓。1996-2001年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分别为: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也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2002年间,各级政府虽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经济改革措施: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延长土地承包期、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等。但客观地说,因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始终局限于农村内部。出台的这些改革措施无法从根本上缓解长期积淀的深刻矛盾。

重大理论上的突破,产生于2003年党的十六大上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观。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摒弃现实中的一切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不合理制度设计,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要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使得不同社会群体共享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内容,则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支农比重。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更令九亿农民欢欣鼓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理念在文件中得到高度体现,文件“含金量”之高是空前的,并对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产生了强大冲击。文件强调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

二、目前主要制约因素与未来改革展望

尽管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格局,早已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所冲破。但在社会其他许许多多的领域,城乡区别对待的政策仍无时不在地继续演绎着诸多社会不公平现象,束缚着农民的手脚,损害着农民的权益,阻碍着农村的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如今已成为各级政府出台各项社会与经济政策的基点,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未来改革方向和政策选择,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加快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第二是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第三是促进和引导各类农业生产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从农村起步,但现在市场化改革滞后的仍是农村。尤其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土地、资金等资源的市场化程度都很低。本文这里集中篇幅深入讨论土地要素市场化问题。

推进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坎。我们不该忘记:乡村集体企业的产权不清晰,形成一系列阻碍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难以克服的体制性障碍,而最终不得不于九十年代中、后期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清晰与乡村集体企业产权不清晰是同样的道理。土地

产权不清晰是农村土地市场无法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模糊不清,不仅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最主要因素,而且也给过去、现在和未来农村基层工作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成为农村社会不安定的最重要因素。建立土地市场是迟早的事,早建早主动,早受益。

目前正处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大好时机。理由有四:其一,发展公益性事业的土地征用高峰期已经过去。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需要大量征用土地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公益事业发展影响不会很大;其二,不必过分夸大土地对农户的生活保障作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会导致农村居民两极分化的担忧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已不是来源于农业生产;其三,事实表明,我国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与土地私有制相比,更不利于耕地的保护。印度24年间(1981~2005)耕地减少%;日本56年间(1950~2006)耕地仅减少%;中国28年间(1978~2006)耕地减少%v,我们发现,在某些地区公路两侧的绿化带也成为政府对农村集体的长期租赁土地,但仍然统计在耕地面积中,中国耕地实际减少比例可能还要比统计数据大得多;其四,对粮食安全不必过分担忧。一方面,如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国内粮食增产的潜力还很大。另一方面,美国、加拿大、南美洲仍有大量休闲耕地,甚至连土地资源极为稀缺的日本农村也有30%的耕地抛荒,而且政府仍在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少种水稻。

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市场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政府采取经济手段,鼓励已有其他较稳定谋生途径的农业人口放弃土地,脱离农村,加快城市化进程。任何有限经济资源的利用,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将肯定缺乏效率,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更不能例外。目前农村较为普遍的状况是,每个农户承包耕地面积3、5亩,分为四、五块。笔者以为,现代农业不可能建立在土地产权不清的小农分户经营的基础之上。而在没有一个完善土地市场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难以想象的。

建立农村土地市场,让农民的土地“生财有道”。土地是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经营载体,当前最需要的惠农政策,是让农民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生财之道”的政策。尽管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属,现行法律的规定是明确而清

晰的。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事实是,农民集体所拥有的农村土地所有权并不完整。农民集体实际拥有的是农村土地的“农用权”,而包含于土地所有权束中的其他多种物权却几乎没有。如“土地让度收益权”。城市郊区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经国家征用后转为商业开发用地时,土地转让价格通常是数十万元、上百万元1亩,而农民从土地转让中所得的收益,仅仅是其全部转让收入的几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尽快改变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名存实亡状况,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除国防建设、城市公用事业建设用地外(已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不应包括在内),农村土地征用应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土地征用者直接与农民及代表农民的农村集体平等协商。政府则通过征税的方法,调整国家、农民和土地征用者之间的收益关系。

建立农村土地市场,给农民以充分的“土地发展权”。所谓“土地发展权”,也即农民或村集体将自己拥有的土地变更现有用途而获利的权利。我国长期实行农村非农业建设用地“先征后用”的国家垄断“批租”制度。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公众的利益,对土地用途变更进行管制是必要的。事实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会对土地用途加以规划和控制。但是,这种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的过度与错位,则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模式下形成的不合理制度。这种制度保护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丰厚利润,增加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但却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压抑了农民和农村集体土地的发展权。近几年来,有些地方政府为缓解农村土地征用矛盾出台了“土地留用”政策,有的地方让农村集体“留用”征地总面积的10%,有的则规定“留用”5%,在归还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方面前进了一步。现行的政策调整方向应是:在符合地方城乡建设统一规划前提下,让农村集体土地更多地“留用”发展。让农民和村集体更加自主地选择高收益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让更多的农民和村集体以“土地入股”而不是“国家征用”的方式,投资二、三产业,获取长期而稳定的投资收益。

(二)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的财政体制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建立的,尽管改革开放已有20多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也已有十多年,虽然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应当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与此相比,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远滞后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现

行财政体制与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要求还相去甚远。总体而言,财政体制改革最终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对促进农村发展而言,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任务有二:一是通过改革努力加大对“三农”的公共投入的力度,二是解决财政支农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

“三农”工作是否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财政支农投入力度是最好的检验指标。虽然中央文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求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农业法》也有很明确的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真正落实起来,颇有难度。

要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首先要弄清财政支农投入口径。何谓“财政经常性收入”?现行统计部门的统计体系中没有该项指标,在各级《统计年鉴》中也查不到该项指标数据。因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各级预算安排的教育、科技和农业支出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所以2004年财政部专门发文vi,统一界定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但该文件只是财政系统的内部文件。据了解,目前不用说财政系统外人,即便是在财政系统内部,也只有专门负责编制相关预算的人,才能说得清楚。

现在各级政府用于“三农”的财政总支出究竟是多少?也是一笔错综复杂的糊涂账。现行统计部门的统计体系中没有、也不汇总出该项指标,各级《统计年鉴》中同样既查不到、也无法整理换算出该项指标准确的数据。有些省级财政部门每年还会专门核算出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专用于省长在“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但对全省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情况信息也根本不掌握。从而也就无从考核、督查下级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和执行情况是否符合“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法定要求。

当前,财政支农投入“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较为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状况比地市及其以下基层政府相对宽松。二是缺少科学完善的统计和行政考核体系约束。但最主要原因,是基层领导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仍停留在口头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抓工业或城市建设投入一手“硬”,力度大;抓农业及其投入则一手“软”,弹性大。地方政府过分强烈的工业发展

偏好,千篇一律的工业立市(县)发展方略,过度高涨的招商引资热情,遍地开花的工业园区建设,严重挤占了“三农”投入应有的份额。一些地方政府决策者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地方财税收入主要来自城市和工商业部门,自然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商业投入,而不会是农业”。一些欠发达地区则仍处于从农业部门“抽血”支持工业发展的阶段。当然领导思想认识问题也许只是表象,其真正的“指挥棒”是干部升迁考核制度。

再说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资金使用效率,更是迫在眉睫的要务。时下财政支农投入分散在农林、水利、科技、民政、建设、经贸、扶贫、农业开发、发展和改革委等难以数得清的部门。而这些部门又自上而下地设有或配套有管理和分配财政支农资金的不同职能司(处、科、股),这种管理体制决定了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上的你争我夺,使用上的条块分割,以及项目申报上的多头投机行为。一方面,资金划拨中的“跑、冒、滴、漏”,长期无法遏止。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十分严重。多头来源的有限财政支农资金在基层更本无法统筹安排和使用。尤其是许多财政资助项目明显存在“拍脑袋项目”、“面子工程”的状况,项目实施效果很不佳。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部门为克服上述种种弊端而进行的财政支农资金“打包”划拨的试点,省级财政的支农项目资金由省财政部门集中后直接划拨到县。该举措虽然获得县(市)政府及县属各职能部门的热烈欢迎,但却遭致省、市职能部门的强烈反对,明显表现出对“打包”划拨整合投入试点的不支持、不配合、出难题,甚至于设障碍。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攻坚”阶段,部门间的利益博弈、社会利益部门化已成为阻碍经济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已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推进。

(三)努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不算建国前和建国初期的农村合作化运动,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有十几个年头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和变幻莫测的国内外市场,面对贸易全球化的大趋势,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寄予了深厚的期望。期望通过它能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题,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但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政府和社会所寄予的厚望还相差很远、很远。《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已一年有余。近年来,从笔者多次的专题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地能真正按照合作社法规范运作的并不多,特别是调查中发现的一些事关合作社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值得引起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是股权集中化趋势。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有向经营层集中持有的趋势,调整股权的本质仍是调整收益的分配,经营者通过股权结构的变动,达到合作社的盈余向经营者倾斜的目的。

二是人为设置入社“门槛”。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也是合作的最基本原则。但时下许多合作社的主导者(领办者、大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人为抬高入社门槛,将小户、散户拒之于合作社门外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使更加迫切需要依靠合作社集体力量帮助的小农户无法获得合作的种种利益,也无法享受政府对合作社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

三是销售环节的“经济人”倾向。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经济组织,要求领办人不仅要具有合作意识、社会活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更要有奉献精神。但现实中我们发现,真正能够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实现生产经营与销售一体化运作的合作社极为罕见。尤其是在最为关键的产品销售环节,时下几乎没有领办人或龙头企业,愿意选择合作意义上最合理的售后结算方式——根据农户提交产品数量及其销售额,扣除应分摊的销售成本和合作社规定的提留款项后的货款返还农户。几乎所有的经营者,都选择售前买断的方式,或可称之为“售前结算”方式。赚多赚少,都是合作社的事,说穿了,就是领办人的事,经营者的事,或龙头企业的事。在产品销售环节,合作社的“经济人”特征非常显着。

四是合作社领办者“趋利”“避害”行为。“趋利”。主要是指龙头企业的“借壳生财”。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是现实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领办者之一,一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看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日益增加的财政扶持,及对未来优惠政策的憧憬,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便“借壳生财”,而其他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依旧,属于典型的为利是图的企业投机行为。“避害”。与龙头企业的“借壳生财”相反,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对正式组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存在心理障碍。他们担心依法登记后会影响自身的控制权和既得利益。这也是一些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登记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宣传、组织和扶持力度,尤其是要尽快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动态,使农民合作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农民合作事业真正惠及面广量大的小农户。既有利于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最需关注问题,其一,加强教育。让农民特别是合作社领办人正确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成员互助性与成员服务性;其二,避免“拔苗助长”。上级政府部门切忌给下级部门下任务、定指标、比速度。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的角色,调整其支持重点,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其三,加强正义、道德、合作与社会责任教育。不能不承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倾向,我国亿万富翁、企业家群体在慈善捐款、汶川大地震后捐助救灾方面的吝啬表现,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四,注重合作社“领办人”精神与物质激励。由于合作社“领办人”承担着远超过普通社员的社会责任和经营压力,应采取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韩国政府对新村运动中的“指导员”发勋章、有权随时面见地方行政官员、优先选拔做国家公务员、坐火车和汽车票价便宜50%等激励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促进农村中有经营和管理能力、而又热心于公众事务的“领办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规范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获得国家各类政策重点扶持。

注:

i参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第12期,第18页。

ii国家统计局编:《1988年中国统计年鉴》,第37页、294页。

iii《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务实手册》,第372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iv包宗顺,“税改后农户税负水平的差距及其成因——江苏100个行政村、1000个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学海》,2003年第6期。

v参见唐仁健:“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及若干政策取向”,《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1期。

vi财政部财预〔2004〕20号:《关于统一界定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的意见》中,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是指每个财政年度都能连续不断、稳定取得的财政收入。其原则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剔除城市维护建设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及其他一次性收入);二是中央核定的增值税及消费税税收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三是中央通过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作者信息: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E-Mail:zsbao@

农村改革30年十大里程碑事件

农村改革30年十大里程碑事件 新华网( 2008-11-24 10:15:52 )来源:手册2008年第6期 30年来,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个个里程碑事件,推动着中国农村历史性变革的车轮,勇往直前! 农村改革30年十大里程碑事件 ●“包产到户”到“包山到户”——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0年前的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中国农村改革从此拉开序幕。中央在总结小岗村“分田到户”的创新实践后,作出全面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战略决策,实现“耕者有其田”。小岗村农民的“大包干”,由此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里程碑事件。30年后,中央在总结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地“分山到户”的创新实践后,作出在全国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实现“耕者有其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延伸到林地。 点评:从“分田”到“分山”,我国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以贯之的改革,把耕地、山林的承包经营权,完整地交给了农民,确定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突破中完善,中国农村生产力,在改革的推进中得以解放。 ●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确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 1979年开始,我国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的统派购种类。1985年,国家全面改革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将其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自由上市。其他各类农产品,也实行价格放开,由市场供求调节。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随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公布施行。 点评:30年农村改革中,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突破性革新,我国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农村经济发展自此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闯开了道路。 ●乡镇企业——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 20世纪80年代,前身为农村手工业和社队企业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8年到1988年,是乡镇企业迅速崛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党中央1984年发布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并肯定它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1992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发展步入第二个高峰期。国务院(1992)19号和(1993)10号文件,充分肯定了它的重要作用,为其创造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环境。1995年以后,经过改制和优胜劣汰,乡镇企业进入稳步发展新时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1998年时,乡镇企业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 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 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 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 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 改革。(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

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

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 ——从“乡土社会”到“土社会”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在不断快速的转型中。其中社会结构不断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工商服务业在社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而经济体制也从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在社会实践结构的这种历史性巨变下,农村社会的发展也从传统农村“乡土社会”逐渐向“土社会”转型。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造就了其“乡土”特征。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性质便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也便成为人们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性质的基本判断。“乡”和“土”是理解乡土社会的两个关键字:“乡”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文化和情感归属的概念;“土”是一个标志特定地域围的概念。许烺光先生在《祖荫下》对喜州文化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喜州文化主要由五个因素组成:既父子同一,性别疏远,大家庭的理想,教育的模式,祖先的愿望。这些因素其实也正是构成特定地域围及人们维持特定地理区域及区域文化的某种特殊情感关系一把钥匙。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传统的乡村社会便具有土地依赖、聚村而居和家族归属三个显著特点。 一依赖土地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土地是至关重要的。农民离不了土地,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农村居民对基本生活资料

粮食作物的依赖和基本谋生手段种植业的依赖,都会转变为对土地本身的依赖。正是由于土地与农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土地才成了农民问题的关键。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土地的控制成了权力的关键基础,在旧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便于持有土地的多少息息相关”。土地问题背后所映射的权力关系正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权力关系的写照。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均贫富、等贵贱”,还是“耕者有其田”,其所指向的都是土地问题。历史上,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谁解决好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天下。因此,“土地是调动农民激情和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土地问题也是农民问题中最敏感的问题,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二依村而居 在中国,长期以来人均资源一直处于贫乏状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物质生活十分匮乏。在这个资源匮乏的社会里,个体生存困难重重,再加上不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商业、落后的交通通讯工具等都大大限制了农民的活动围。往往是若干户相互联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逐渐便形成一个村落,在长期的交往中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村落文化和非正式制度。村落之间少有往来。由于同姓同亲的农民住在同一个自然村。同一个村子,同一个祖宗、同一条血脉贯通下来,形成形形色色的共同事业、共同利益,从而具有亲密的关系与情感,也促成了互信互守的行为规、道德礼仪,形成一个或数个血缘群体。中国的传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就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区域亚文化及其制度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我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谈及现代农村的诸多变化,他们也都是十分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远超从前了。从自身经历而言,童年时没有见过的许多事物,现在纷纷涌现,那些年经历的一些农村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片浪花。 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大人说着,以前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粗粮,吃红薯干儿、红薯粉儿、红薯叶,当时要想吃上一回白面,那得等到过年,还不一定吃得上。农村呢,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那时,农民最大的奢望与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大白米饭。至于菜,就只有天天开水煮蔬菜了,油肉这些平常是没有的,也只能是过年时能吃几天。 古代晋惠帝曾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那么要问那时候的农村有肉吃吗?当然有,只不过吃肉的机会也是很少。听父亲说,当时生产队里养猪,遇到特殊的日子,就会选一头猪杀掉,全队人吃肉。那个时候吃肉叫打牙祭。父亲还说,80年代中后期,农村里吃肉的机会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这时农村也通电了,一开始出现了 收音机,慢慢黑白电视开始出现,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对于农村的住房变化,这个算是最直观、最明显可以看到的变化了。当年的建筑,土墙,灰瓦,屋顶竹结构,易腐朽,由此也导致了下雨天屋里漏水的现象。在奶奶去世之前一直住的是这种房子,我也在里面住过很多次。冬天可以挡得住风,但是下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住土墙茅草房,最凄惶的时候是下大雨时,

房顶漏水,家中盆桶罐之类的容器得全部用上,晚上直接无法安睡。但漏水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最让人恼火的事墙脚浸水进水。老土墙房,通常没做什么基础,经年累月,墙脚被老鼠打了好多洞,雨水会从洞中浸进来,浸湿家中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担心土墙会被泡松垮塌。所以,每当下大雨,我们小孩在屋内用盆桶罐接漏水,大人得冒雨在屋外掏檐沟,使雨水尽可能地流走不形成积水,保护墙脚。这种住房现在还存在的原因是不舍得拆,基本上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变成了砖瓦结构,结构比较科学合理,屋顶也不再漏水。更有许多的人盖起小楼,买上了小车,脱离了贫困生活。 当时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的购买量都是有记录的。买布用来做衣服,但是当时好几年都不会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打补丁,一件衣服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鞋,男人一般穿解放鞋,女人多是自己做的鞋。小孩一年可能有大半年是打光脚板,冬天天冷才穿鞋,袜子基本没有。 慢慢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农民已不墨守成规,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农业经济,也是土地流转的运作,让很多农民离乡不弃土,放手务工经商。农民不再愚昧无知,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 改革开放即将四十年,农村发展变化巨大,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把"三农"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重中之重工作,进一步制定了农村发展和惠民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辅农业,农民权益保护,农村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 姓名:刘霞班级:10环艺一班学号:20101107113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硕果磊磊。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是改革开放初进入乡镇工作的,经历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参加了农村改革开放工作,目睹了农村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谈点改革开放农村发展变化的感受。 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首先在农村吹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落实为基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改变了人民公社是生产经营方式和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家庭承包经营是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农户,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农村总体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近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方式。一九九八年党中央又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进一步稳定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农村改革开放,农民思想观念大转变。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农民已不墨守成规,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农业经济,也是土地流转的运作,让很多农民离乡不弃土,放手务工经商。农民不再愚昧无知,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精选.

1 / 4word.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中国农村产业也正蓬勃的发展着。从以下几点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公路建设的变化 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所以,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支援了农业生产,把农民的致富路铺到家门口。为农村经济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就是促进了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全方位的发展。所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更好的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物流增加,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旧的以拖拉机和人力、畜力、自然力为主的运输方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尽快改变农村落后的交通现状已变得适分迫切,同时也对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来说,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离开了农村公路的跨越式发展,也不可能完成新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对农村来说,加强公路建设是必要的改变,也就是加快农业发展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来,公路建设的速度更是惊人,一条条的公路就如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一样,一直延伸到家门口。 二农用工具及交通工具的变化 以前农村人劳作耕田全都是用水牛,尤记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爷爷去犁地,用的都是黄牛拉的小车,即费时又费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农忙的时候都是用农用专用的收割机、插秧机、犁地机等。以前我们用黄牛耕地,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现在我们用先进的耕田工具,不但省力,而且耕种快捷,节俭了劳动力,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加快了农民致富速度. 以前我们都是用人力小板车或者再先进一些用牧畜拉车去办事,而如今家家都是用拖拉机了,更甚至都使用私家车了。现在随着公路建设的进步发展,公交车随处都有了,四通八达的,到哪儿都有。 三农村住房的变化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要争气,要看变化有多少,住房条件少不了”。与过去相 比,当今的住房条件简直是今非昔比!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 2 / 4word.

农大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7-08-19 15:39:29一、单选题 1. (5分)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两书的作者是()。 ? A. 吴文藻 ? B. 费孝通 ? C. 乔启明 ? D. 晏阳初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国际合作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 1920年 ? B. 1895年 ? C. 1900年 ? D. 1897年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 传统发展战略出现的时间是()。 ? A. 20世纪80年代中 ? B. 20世纪90年代初 ? C. 20世纪40年代末

? D. 20世纪50年代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发展中国家实行以经济政治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型发展战略的时间是()。 ? A. 20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 ? B. 20世纪70年代初 ? C. 20世纪80年代初 ? D. 20世纪70年代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5. (5分) 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 A. 个人 ? B. 社区 ? C. 企业 ? D. 国家(政府)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 我国最早提出“乡村自治”的学者是()。 ? A. 费孝通 ? B. 梁漱溟 ? C. 乔启明 ? D. 杨开道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 ? A. 单位 ? B. 多渠道 ? C. 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摘要]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十年。本文解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背景,全面介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进过程,旨在总结其经验,从而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其经验主要有: 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制度内的农民受益; 必须尊重农民的创造性选择; 必须循序渐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经验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成功转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制度效应,它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彰显了中国农民的创造力,可以说,中国农民创造了世界的奇迹: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还多的人口。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它是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后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而诞生的,这种土地制度规定了我国农村土地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所有单位,是以土地的集体所有为特征的,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的国情下,这种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唯一的正确的制度选择。其在实施的20年间, 确实比那种“个体的、分散

的、落后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有活力,为国家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为了适应国家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历史过程中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8年国家初步工业化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工业化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人民公社制已完成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其弊端也日益暴露。 人民公社制本质上是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体制,由于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强调提出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强行在全国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并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统一安排生产、统一调配劳力,彻底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彻底剥夺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从而使土地乃至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都属公社共有,由公社统一经营。由于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到1978年,全国尚有2. 5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因而,一轮新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迫在眉睫,一种新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呼之欲出。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分田单干,包产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土地政策的变革成为农村改革乃至中国改革的突破口。[1]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带有鲜明的渐进发展的特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的农地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期(1978-1993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期(1993年-至今),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2]: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 2010年09月28日15:14城市化网【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9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于是,所有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开始探寻:农村的出路在哪里?于是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农村的土地。业内人士预言,在农村上演的新一轮土地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那么,农村土地改革带给农民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祸患?什么样的改革方式将助力我国社会发展逐步向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呢? 回顾: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 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看出,自新中国成立,农村的土地经历了个体农民私有向集体所有制转变,新一轮土地改革尝试赋予农民在土地上的更多权利。 历程1: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建国之初,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而且对拥有的土地“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 历程2: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 1954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收回土地所有权。被誉为“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目的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农民个人直接所有的土地,也从土地无偿入股、统一经营,发展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历程3:集体所有→三级集体所有

1957年-1978年,“三级所有”的土地改革。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国内农业供给相对有限,所以又一次进行土地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土地属于三级集体所有,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农村生产小队三级所有。社员集体在公有土地上统一生产和劳动,社员没有任何私有土地,彻底消灭了私有制。这一阶段是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彻底被收回的阶段。 历程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提出并主张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行。到1983年底,98%左右的农户都实行了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历程5:“新土改”允许土地流转 改革开发30年后,2008年10月1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盘点:各地探索土地流转 尽管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考察安徽小岗村定调新土改方向——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然而自从有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就在悄然进行。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有的农民就把土地或转让或转包或转租给别人。 有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农地流转量仅占承包地总量的1-2%,90年代末达到4%左右,现在已经达5-6%。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省,则高达30%左右。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我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谈及现代农村的诸多变化,他们也都是十分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远超从前了。从自身经历而言,童年时没有见过的许多事物,现在纷纷涌现,那些年经历的一些农村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片浪花。 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大人说着,以前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粗粮,吃红薯干儿、红薯粉儿、红薯叶,当时要想吃上一回白面,那得等到过年,还不一定吃得上。农村呢,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那时,农民最大的奢望与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大白米饭。至于菜,就只有天天开水煮蔬菜了,油肉这些平常是没有的,也只能是过年时能吃几天。 古代晋惠帝曾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那么要问那时候的农村有肉吃吗?当然有,只不过吃肉的机会也是很少。听父亲说,当时生产队里养猪,遇到特殊的日子,就会选一头猪杀掉,全队人吃肉。那个时候吃肉叫打牙祭。父亲还说,80年代中后期,农村里吃肉的机会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这时农村也通电了,一开始出现 了收音机,慢慢黑白电视开始出现,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对于农村的 住房变化,这个算是最直观、最明显 可以看到的变化了。当年的建筑,土墙,灰瓦,屋顶竹结构,易腐朽,由此也 导致了下雨天屋里漏水的现象。在奶 奶去世之前一直住的是这种房子,我也 在里面住过很多次。冬天可以挡得住风,但是下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住土墙茅草房,最凄惶的时候是下大雨时,房顶漏水,家中盆桶罐之类的容 器得全部用上,晚上直接无法安睡。但漏水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最让人恼火的事墙脚浸水进水。老土墙房,通常没做什么基础,经年累月,墙脚被老鼠打了好多洞,雨水会从洞中浸进来,浸湿家中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担心土墙会被泡松垮塌。所以,每当下大雨,我们小孩在屋内用盆桶罐接漏水,大人得冒雨在屋外掏檐沟,使雨水尽可能地流走不形成积水,保护墙脚。这种住房现在还存在的原因是不舍得拆,基本上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变成了砖瓦结构,结构比较科学合理,屋顶也不再漏水。更有许多的人盖起小楼,买上了小车,脱离了贫困生活。 当时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的购买量都是有记录的。买布用来做衣服,但是当时好几年都不会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打补丁,一件衣服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鞋,男人一般穿解放鞋,女人多是自己做的鞋。小孩一年可能有大半年是打光脚板,冬天天冷才穿鞋,袜子基本没有。 慢慢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读后感 中国的农业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的刚萌芽的文明遗址上种植的各种作物,到今天的科技化与传统种植模式共存的农业,农业在中国一直占据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即使今天农业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仍然是最基础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农业产业背后的农村发展情况,农民的生活条件,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轻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在中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伴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以及体制变化,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制度是左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创新人手,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阶段和加人的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是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政府应当成为主导力量,寄希望于农村自发的制度创新是不现实的。因为农村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发育等,单纯靠农村自身力量推动不可能成功,只有政府力量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营造一个全社会的公民和法人单位发展机会均等的社会环境,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目前改革的发展前景较好。第一,我国农业发展显著,农业收入大幅增加,粮食总产与农业投入都有大幅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第二,我国三农问题矛盾依然,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而是农业产业结构失衡,三是农业要素流失,包括土地用途不合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四是转化落后,我国现在的农业的产品大多是土地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对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制约。 第一,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决基本公共权益的均等化问题,而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问题是靠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农村产权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制度有关,具有相当复杂性,涉及农村土地产权、农民宅基地与住房产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与其他资产等产权问题。公共权益的供给制度则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有关,这一制度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的特性,而且带有明显的地方化供给特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主要包括:承包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与农民住房;集体的经济非经营性资产、经济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收入。三权分置与经营权流转;我国目前农村土地的三权交易滞后于三权分置。我国土地三权分置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性质问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仅与农民土地权益、现代农业有关,而且关系进城农民城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我国土地改革制度改革仍存在三大瓶颈:社保体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从政社经不分离到政社经分离;从单一所有制到混合所有制;从使用权、经营权到财产权;从实物性占有到资本化占有;从成员身份依附到契约依附;从封闭性运行到开放性运行;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民自主、多种模式、稳步进行。 第二,中国的三农问题与三化同步,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三化即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为了恰当解决三化同步的问题,应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可以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不是加减法式的城乡差距缩小,而是在城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城乡差距缩小。 第三,三农问题还和区域发展有很重要的联系。在中国东中西部,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在中国的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是很严重的问题这样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一是阶层差距,二是城乡差距,三是区域差距,而且区域差距的主要差距就在农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绝对不能忽视各区域之间发展的极大不平衡,而且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这样的不平衡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 学号:20090230 姓名:伍芸玉 班级:09市场营销2班 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改革开放30年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第一部分:调查内容 一、方案设计 1. 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社会调查活动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广泛、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三个代表”的践行情况,从而丰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通过对家庭经济背景的了解,能够加深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 2. 调查地域: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石龙村 3. 调查对象:自己的父母 4. 家庭背景简介:四口之家,包括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姐姐在外打工,现读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出(如种植蔬菜、玉米、稻谷和油菜等)和打工收入,消费渠道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及全家日常开支,子女生活开支共计600元/月;家庭因处于农村,一般自给自足,外加小额开销;父亲大半年在外做建筑工,弥补家庭财政赤字。 5. 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11年7月10日--7月25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做父母思想工作等。 调查阶段:2011年7月26日晚8:00;地点:家中客厅;方式:面对面问答;内容: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11年8月1日--8月6日,资料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6. 调查途径 原计划采用访谈式调查,后考虑父母文化水平程度不高,无法接受专用名词词汇,故改进为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二、访谈记录 说明:因父母文化程度低,问卷填写采用调查员询问解释,再由调查员填写问卷及作访谈记录。

(整理)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2012年02月22日搜狐历史 作者:李锦 本文摘自《大转折的瞬间:目击中国农村改革》作者:李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今天,你是否相信20多年前会有人过着这样的生活: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床对面拴着山羊;90岁的老人一个冬天都睡在床上,因为没有衣服穿;病在床上的人,饭后不让洗碗,为的是饿极时能闻一闻碗里的香味。这是真的,这是一个记者1978年在沂蒙山一个普通村庄的见闻。 1978年,全国受灾,农民生活更为困难。这一年农村人口为8.032亿,全国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仅有133元,其中90%以上为实物,货币收入不足10%。 1978年,全国有4000万户农民的粮食只能吃半年,还有几百万户农家,地净场光就是断粮之时,从冬到春全靠政府救济,靠借粮或外出讨饭度日。同是这一年,约有2亿人每天挣的现金不超过2角,有2.716亿人每天挣1.64角,有1.9亿人每天挣约0.14角,有1.2亿人每人每天挣0.11角,山西省平鲁县每人每天大约挣6分钱。

每天1角钱的收入,是包括粮食、柴草、棉花等等全部收入折算出来的。实际上,不少社队农民除了口粮外,再没有1分钱现金分配。如果社员有点家庭副业、自留地收入,还可以补充亏空,但在那个年代,连门前屋后的树都入了公,农民没有其他任何收入,仅有那1角钱的分配,穷困窘迫之况当不难想象。 统计数字是有说服力的,但生活中的事实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春节,我从农历腊月二十二到正月初二在一个村住了整整10天,亲眼看到在贫困中挣扎的农民生活的悲怆。在这10天里,目睹那凄惨场面,心灵在一次次巨大的冲击中颤抖。尽管报纸一时还不能刊登这些,但我还是一次次按动快门,记下那些使人看了心酸的场面。 正月初一,走进一个姓鲍的现役军人的家。这间大概有十二三平方的小屋,四壁空空,屋角支着一张锅,因为烟熏火燎,墙壁黑得发亮。靠墙是石头垒起来的床,一家3口人挤在这张庆上,床对面拴着山羊。实在因为太穷了,只好人畜同居。我一进屋就明显闻到家里一股羊粪的膻臭味。做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

我家位于豫西的洛阳的一个农村里,小时候家乡的环境很好,那时经常听到鸟叫,处处都是大树,书上也有很多鸟窝,夏天的傍晚在河边有很多萤火虫在飞舞,树上也有很多知了在唱歌,整个生态环境非常好,非常适合人居住。同时我们家乡的伊河滩里也有很充足的水,有很多的鱼和蛇,夏天我们习惯去哪洗澡和逮鱼,还有我们的地里的水也很深,可以种水稻,并且年年都是大丰收甚至我们那湖地里的水经常可以埋没我父母的膝盖,每次收稻谷的时候就是最累的时候,因为地理水深,泥多,每次只能拿一捆稻谷,并且稻谷上很多水,也很重, 童年的家乡永远是美好的,环境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的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家乡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村西边的油漆厂,经常排放一些难闻的气味,最严重的是他在我们村的上风口,一排废气,我们村子里都是那味道,非常难闻,还有他还给我们存的小河里排放废水,弄的我们的小河里经常漂起死鱼,再加上那个上游的造纸厂也经常排放污水,现在我们村的小河已经断流了,没有流水了。五一放假我回家,去了我们的伊河滩,那里的地也很旱,汗的不可思议,因为以前那里的地的水总是埋没膝盖。我问了我母亲为什么会这么旱,她说我们伊河滩的树都被伐完了,也建了很多沙场,专门挖沙卖沙,导致我们河滩的水位不断的下降,现在我们伊河滩的地只有就少部分还能种水稻,很多地已经该种小麦,玉米,油菜的旱地作物了。 母亲的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深思,我们村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也很快,人民的购买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再是以前单靠种粮食卖粮食过日子了,甚至现在很多人都不愿种地了,都将地转让给了别人,因为他们赚的钱已经够自己一年花了,这不得不承认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环境问题,我们村的小河断流了,以前夏天的时候河水还很深,我们还经常在洗澡,现在却断流了,留给我们下一代的只是一个干涸的河床,只能听我们给他们讲那些小河的故事了。所以我感觉要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化升级,好在这正是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一个战略任务。 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涵盖经济增长的含以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了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还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到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这些经济增长模式导致很多地方或大或小

中国农村改革大事记(2003-2011年)

2003-2011年我国农村改革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2-05-03访问次数:21 ●2003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提出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农合制度的目标。 ●2004年,时隔18年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发出关于“三农”问题一号文件。自此,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提出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政策措施。 ●2004年起,我国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的资金已达1406亿元。 ●2004年起,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实行多渠道经营。同年,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出台。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1月1日起,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全面取消。2月,国家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 ●2006年初,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 ●2006年9月,国务院决定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三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2007年起,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国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2007年7月,我国启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务院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2008年7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提出在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到户,承包期为70年,期满可以续包。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年,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曲折起伏的阶梯状特征; 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很大、有继续扩大的态势;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呈现差异扩大的态势,东西间差异最大, 中西间差异最小。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当扩大, 促进了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大量减少;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变动; 经济影响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了, 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过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有三个主要来源:农村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基本趋势 观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大体看来,3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前后连续的各个期间呈现出类似梯级的变动趋势或轨迹。 第一阶段: 1978~ 1984年,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变大。 1978年我国处在是改革开放之初,广大农村还在实行带有平均主义性质的人民公社分配制度。这一阶段,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第一次获得了经济的自由独立,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递增,但同时, 差距开始拉大。 第二阶段: 1985~1991年,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的趋势。 这一阶段,由于农村受到劳动力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影响, 国 家对农业的投入相对减少,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升,致使广大以务农为唯一谋生手段的农民收入大幅下降, 而沿海和部分率先实行改革开放地区的以多种经营、多渠道就业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急速拉大。 第三阶段: 1992~1997年,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时大时小且变动不大的特征。 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其原因在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 改革开放早、力度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迅速增长, 相对而言, 其他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对新政策反应迟缓, 经济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