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发展特点

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发展特点

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发展特点
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发展特点

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发展特点3

郭连成 米 军

提 要|受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经济遭受冲击,由金融市场动荡演变为一

场金融危机,并导致经济衰退。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国际资本流动、国内经济金融结构的失衡等因素高度相关。由于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俄罗斯此次金融危机可能要比1998年的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更深。但另一方面,如今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而且政府采取的多轮一揽子反危机措施也初见成效。

关键词|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经济结构 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835.12

作者信息|郭连成,男,1953年生,苏联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与

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16025。

米军,男,1972年生,经济学博士,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非洲俄罗斯投资研究中心

主任,321004。

3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转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09BG J012)、“俄罗斯金融制度变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07CG J014)和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研究”(2006T 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受其影响,历经9年经济增长的俄罗斯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由金融市场动荡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一、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演变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首先体现于股市的动荡。2008年5月19日,从俄罗斯的股市达到高峰到金

融危机演变至今,股市大致经历了从高峰的平稳下行,到流动性减少,再发展为流动性危机和投资者信心危机这样一个过程。为克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多轮反危机措施,其市场关键指标的波动变化情况详见表1。

1.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成长期

2008年5月19日~9月12日为俄罗斯金融市场动荡与资产价格平稳下行阶段,金

融危机主要集中于股票市场,当然也影响到

银行信贷市场。这一阶段开始于5月19日,

当时俄罗斯的股市达到了顶峰,之后其PT C

指数逐步下降,直到9月12日结束。俄罗斯

金融市场的波动,主要受到全球经济条件恶

化和世界各地资本市场信心的下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74经济

2008年5月,全球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和

投资者对未来金融资产不确定性的担忧,使

得危机真正具有了全球性规模。也就是从这

个时期开始,外国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俄罗

斯证券市场,许多投资者包括大型对冲基金

开始抛售俄罗斯的股票,市场出现动荡。在

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从5月19日至7月3

日,标准普尔指数和俄罗斯PT C 股票交易指

数市值下降了约11%。在6月23~27日一周时间内,作为俄罗斯主权债务的债务违约互换利差暴涨了30个基点,这成为导致外国投资者对俄罗斯信心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7月3日以后,全球经济持续性减速引发了石油价格从每桶144.07美元(北海布伦特原 油)和每桶139.52美元(乌拉尔牌石油)的快速下跌。从7月3日~9月12日,PT C 指数已经失去了38%的价值,即高于石油价格的降幅。在这段时间,股价加速下跌,除了石油价格因素外,米歇尔钢铁公司事件等新闻的曝光,又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外国投资者对俄罗斯国内经济政策的信心,使得在其后两周内PT C 指数下降了8.6%,债务违约互换利差进一步提高。8月8日俄格冲突产生的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促使C DS 利差急剧上升

了20个基点和PT C 指数下跌了6.5%。此

外,全球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影响了俄罗

斯同业市场贷款利率的上升。

在2008年5月19日~9月12日期间,

表1 2008年俄罗斯市场关键指标的波动变化(%)时期PT C PT C 3标准普尔500指数石油价格

C DS 价格(基点)33银行同业拆息(基点)官方储备(10亿美元)第一阶段:逐步下降阶段

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5月19日~7月3日

-11.1%-6.0%-11.5%18.2%23.60-18.5027.00石油价格开始下

跌7月4日~9月12日-38.7%-33.4%-0.89%-32.4%

53.20195.50-14.10米歇尔钢铁公司事件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

7月24日~8月6日-12.2%-8.1% 2.9%-8.8%0.80 1.00 5.20俄格冲突8月8~

24日-6.5%-5.7%0.9%0.8%20.0080.50-16.00

第二阶段:投资者信心危机

流动性不足使得

俄罗斯同业市场

瘫痪9月15~18日-21.1%-10.7%-3.6%-5.5%99.90103.00-0.90

第三阶段:影响与对策

9月17日宣布首

批一揽子反危机

措施9月19~26日-0.8%-1.9%-3.3%7.9%33.4-47.5 3.49月29日和10

月14日再次宣布反危机一揽子措施9月29日~11月13日

-48.1%-55.5%-17.7%-43.8%512.5966.5-71.10

3PT C ———俄罗斯RTS 指数部门,该数值考虑到在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行业贡献的百分比,即在石油和天然气、金属和采矿等部门PT C 指数加权平均值(市值加权)。

33C DS 是一种合同,它的利率表示的就是债务担保合约价格,一般用基于面值的固定基点来表示。资料来源: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Всемирныйбанк.

8

4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股票市场上,但这并没有引起俄罗斯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没有出台消除股市危机的一揽子具体措施。虽然当时有些银行需要偿还大量外债,但没有出现严重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从而未引起中央银行调控政策上的大变动。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俄罗斯中央银行开始实施从汇率目标制到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转变,中央银行明确地以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适度兼顾汇率稳定。尽管国内通货稳定与汇率稳定常常发生矛盾,甚至汇率波动迫使俄罗斯无法保证物价稳定,但政府一直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努力。因为这种调控战略的转变有利于国内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助于俄罗斯冲出汇率目标制的藩篱,摆脱国际投机性资本对汇率以及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从而使货币政策致力于稳定国内经济,这一方面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汇率浮动,保持国内价格的稳定,抵御国际资本的冲击,为汇率的稳定提供了一个内在的防御机制。

2.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深化及大规模救助措施

到2008年9月中旬,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危机已经演化为本国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和信心危机。这主要是由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及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面临救助事件的发生,使全球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恐慌。在俄罗斯,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作出悲观的预期,这成为9月中旬银行同业市场瘫痪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银行同业贷款利率上升了100个基点,而银行间货币市场仍陷于瘫痪。到9月下旬,流动性危机继续演化,几家大银行向其他银行的同业拆借已陷于瘫痪。在股票市场上,由于股值缩水伴随而来的追加保证金的要求,从9月下旬起股市再次出现了大规模抛售,到11月初股指才止跌略升(由于9月中旬政府出台一揽子回应措施的利好消息,在9月19日股市出现短

期反弹)。

在9月中旬,为缓解银行流动性危机和

投资者信心危机,俄罗斯政府也采取过一些

措施,例如,财政部通过存款拍卖来注资;9

月17日联邦金融市场部关闭两天交易,以防

止投资者出现恐慌抛售浪潮。但真正引起政

府高度重视的,是俄罗斯股市的崩溃。全球

性金融危机及其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促使俄

罗斯政府多次采取一揽子的回应措施,特别

是放弃了早些时候逐步紧缩的货币政策,拨

出大量预算资金来支持银行系统,确保金融

市场的流动性。

为了进一步解决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问

题,特别是中等银行的信贷短缺问题,保护银

行债权人的利益,降低国内金融和非金融企

业的短期外债风险,提高银行对企业的贷款,

俄罗斯政府于9月29日和10月14日宣布

实施第二个一揽子反危机措施。主要措施如

向俄罗斯通信银行、俄罗斯索宾银行、西伯利

亚银行注入资本约50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

上挽救了一些中等银行。为了加强银行存款

持有人的信任,俄罗斯政府将银行存款补偿

限额增加到70万卢布(约合2.8万美元),以

稳定小银行的居民存款。同时,向存款保险

机构的法定资本注资,并进一步完善存款保

险法,使存款保险公司有权在银行危机初期

就实施救助,而不必等到银行破产时再采取

救助措施。俄罗斯联邦央行准许在对外经济

银行投入500亿美元存款,以规避国内金融

和非金融企业短期外债再融资的风险。这一

系列货币、财政和准财政措施的实施,也有助

于俄罗斯当局对短期和长期利率施加影响。

直接控制短期和长期利率会产生较大的不确

定性,特别是如果长期利率不能反映利率变

化的市场预期,可能会破坏货币政策的中期

效果。

应当指出,在油价进一步下跌和世界市

场恐慌的背景下,俄罗斯第二波一揽子反危

机措施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依然有限。在9月

94

29日~11月13日期间,俄罗斯PT C指数下跌了48%,而石油价格下跌了43%。在此形势下,政府于11月7日宣布了一项新的救助计划,以减少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该计划包括55项内容,分为10类,涉及的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还包括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措施。总的来说,该项救助计划仍是一套短期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

3.俄罗斯金融危机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2008年到2009年初,俄罗斯应对危机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支持金融部门和为企业解困,对家庭的支持则非常有限。随着危机从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部门的转移,以及国内需求、经济增长及就业的持续低迷,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已扩及全社会,尤其是贫困和失业更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世界银行估计,俄罗斯总失业人数在2009年将增加270万人。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将是加工工业、建筑业和零售贸易业。按照世界银行统计,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到2009年年底,贫困率将达到15.5%,与2008年危机爆发前相比增加了2.8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穷人的数量在2008年增加了约110万,到2009年将再增加470万。有鉴于此,2009年3月19日,俄罗斯政府再次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反危机财政优先措施,如保证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为重点工业企业及技术部门解困,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措施和提高失业补贴,维持居民实际收入的稳定,提高居民的购买力等扩大内需的政策。新措施还包括优化经济结构,继续强化金融部门和维持总体经济环境的稳定。

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1.金融危机的发展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高度相关

在危机时期,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与金融危机的演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有资料显示,从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俄罗斯PT C股票交易指数更加依赖于石油价格的变化。PT C指数和世界石油价格之间的相关性比率从1998年的016增加到2008年的018。①当2008年6月国际油价平稳下降时,俄罗斯的股票市场随之波动并相应下降;当油价在2008年9月出现第一个最大单月跌幅时,俄罗斯股市也呈现出该年度首次最大的跌幅。据世界银行的研究,这一阶段俄罗斯股市指数与其基本变量原油价格间的相关性已接近0.973。之后,油价短期反弹后继续下跌,股市也随之大幅度下跌,这时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危机已经开始加剧。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1月,导致俄罗斯股指跌幅超过70%,损失达一万亿美元。进入2009年5月以来,国际油价又出现小幅回升,俄罗斯股市继续反弹回升,先前的损失得到了一定的弥补。俄罗斯股市与石油价格变化的关联性详见图1。

2.金融危机的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高度相关

俄罗斯是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国内资金的匮乏也使俄罗斯成为依赖外部融资程度非常高的国家,金融机构及各类实体经济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另据俄罗斯央行粗略统计,到2009年3月底,俄罗斯外债总额仍有4540亿美元,其中,银行部门的外债达到1480亿美元,其他企业达到2750亿美元。虽然国际资本的流入对俄罗斯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国际资本的回流对俄罗斯金融体系的冲击也十分巨大。据俄罗斯央行的资料, 2008年俄罗斯资本净流出达到500亿美元, 2009年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资金撤离的规模和速度随着油价下跌和全球危机的加深而不断加快。即使如此,俄罗斯财政部长库德林2009年3月仍称,“不打算采取任何措施限制资本流动”。库德林强调,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对俄罗斯走出危机应发挥重要作用。

05①Всемирныйбанк,ноябрь,2008,c.22.

经济

资料来源:ВсемирныйбанквРоссии:обзорэкономики.ДокладобэкономикеРоссии,ноябрь,2008,c.22.

图1 俄罗斯股市与石油价格变化的关联性

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的高度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市与国际资本的流动密切相关。2008年5月之前,受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高涨的驱动,俄罗斯的股票备受国际资本的青睐。短短的几年间,由于国际资本的大量介入,俄罗斯股市从几百点一跃上升到2400点。正当人们开始思索是否存在“泡沫”的时候,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出,国际资本逆转引起的“羊群效应”,使股指在短短几个月内下跌了70%。2009年以来,外资回流又推高了俄罗斯股市。①由于外资流入,俄罗斯股市近期不断上涨,目前已创下近半年来的新高。4月初,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上涨9.6%,达到817.41点,创下去年10月以来的新高。至此,俄罗斯股市已经连续上涨7周,7周内上涨幅度约为50%。

二是国际借贷资本成为俄罗斯经济危机时期的“定时炸弹”,尤其是国际资本的逆转削弱了俄罗斯的还债能力。2008年俄罗斯背负高额的外债,其中短期债务又占有较大比例。由于外债中的近一半要在2009年年底前偿还,而银行和公司大都失去了偿债能

力,又无法借到新债,因而政府会面临极大的

压力。若企业倒闭,政府的财政收入必将锐

减,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盈利每况愈下,私

人部门过度借债导致的私人部门的危机必然

危及俄罗斯的经济安全。而且,银行无力还

债会引起外资对俄罗斯银行的控股或银行倒

闭,从而引发更大程度的信用危机并危及金

融安全。外债曾是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的“直接导火索”,2008年的外债问题很可能

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下俄罗斯经济的软肋,如

果处理不当,这一问题很可能引发俄罗斯新

一轮经济危机。

3.金融危机的发展与金融领域的结构不

平衡高度相关

第一,金融领域的结构不平衡首先反映

在俄罗斯银行体系,这是在2006~2008年经

济加速增长时期累积的结果。在危机条件

下,这样的不平衡不仅对金融体系的稳定运

15

①“21世纪网讯”,据新华社消息,2009年4月

14日。

行产生威胁,而且也使同危机的斗争变得更加复杂,代价更高。

其一,在转轨国家,由于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极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在俄罗斯,银行负债高度集中于少数大额客户的存款上。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普通俄罗斯银行的前10大客户占所吸引存款总额的40%~80%之多。这种高度集中的存款基础意味着某个大额存款者(也可能是股东)的提款可以使某些银行一夜之间就无流动资金(即使贷款是良性的也会如此),因而极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其二,俄罗斯的外债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外债在俄罗斯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中占有相当比例。以私人银行部门为例,截止到2009年1月1日,私有银行部门占私人部门外债总额的33%。①近两年来,俄罗斯私人银行的短期外债占其外债总额的比率已大大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标准。短期外债比率偏高带来潜在风险的增加,也决定了银行必须拥有高流动性的资产结构,否则会陷入债务危机。2008年,俄罗斯银行短期和长期外债余额的增加幅度都较大,这种过高的短期债务率及其较快增长,表明私人银行有大量国际游资涌入,其对国际收支和卢布汇率稳定产生较大的压力,加之俄罗斯对短期资本的流动管制比较宽松,因此,短期资本逆转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和汇率风险仅从私人银行角度看就已超过可控的范围。事实上,当2008年9月俄罗斯金融危机深化时,私人银行的短期外债大量减少,短期外债比率从40%(9月)下降到32%(年底),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撑,其所引发的连锁效应是相当可怕的。

第二,金融领域的结构不平衡还表现在非金融部门的贷款债务超过了在银行体系内的存款,甚至出现非金融部门存贷款之间的差距不断超过银行体系所有的自有资本。在过去几年里,国内贷款量的增长比存款量要快得多,存贷比一直居高,目前已提高到115%。②这种过高的存贷比趋势导致银行潜在的支付危机不断增长。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在发达国家该指标一般不超过50%,中国通常规定不超过75%。③在2008年中期,俄罗斯非金融部门存贷款间的差距也超过了银行体系所有的自有资金(资本),之后这种状况继续扩大,潜在风险增加。根据莫斯科银行战略研究中心的分析,实际上从这时起,银行部门的运作愈加依赖外部因素。如国外市场的萎缩、存款资金的流出、国家援助的缩减都会不可避免地破坏银行体系,包括出现流动性的危机和信贷机构的破产。据有关资料显示,过去几年,俄罗斯一半以上的债务都来自外国融资,也正因如此,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俄罗斯的外资撤离时,其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均出现了严重的融资短缺。

第三,从银行的贷款投向和使用效果来看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据莫斯科银行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俄罗斯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大型投资的融资,即使这样,银行贷款在这些企业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占10%);同时,中小企业贷款所占比例较低;企业间相互借贷的作用再次增强。研究还发现,在银行部门外债增长的同时,资本外逃也在加剧。例如,在2005~2007年,银行部门的外债资金中只有15%~25%用于非金融部门贷款,其余部分与资本外流和银行在央行账户的增量资金相抵消。事实上,近几年来,俄罗斯经

25

③据俄罗斯央行2009年3月25日的公报,信贷风险是俄罗斯信贷机构最重要的风险类型,到2009年1月1日,在风险总额中其份额占96.4%,在2008年银行部门资产中,大额信贷风险的份额从28.1%缩减到26.1%。近两年来俄罗斯逾期债务的增长速度极大地超过了总贷款额的增长速度。

Деньгигосударстваутекаютв《банки2зомби》,http:ΠΠdengi63.ruΠanalyticΠ122366.html(2009年4月).到2008年7月,俄罗斯银行的存贷比超过100%,目前已提高至115%。

俄罗斯中央银行数据,http:ΠΠw w w.cbr.ruΠstatisticsΠprint.aspx。

经济

济增长只是利用了1/4的外债增长量,银行外债的投向直接关系到其使用效益及预期偿还能力,这种外债投向及效益注定了外债使用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因此,即使在当前,银行系统的资金用于实体部门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以前银行贷款主要是用于企业维持日常生产活动,而现有贷款结构下的银行信贷扩大,虽然对保持当前的消费需求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未来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太大。①第四,俄罗斯银行体系的不平衡还表现为,在中小银行储蓄中,短期存款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也要求银行能够具有更高的流动性。2008年秋季的金融危机之时,中小银行持有超过2/3的流动性资产,占银行体系总资产

的14%。在外部冲击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所有中小银行都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4.此次金融危机可能比1998年的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更深

如果将1998年和2008年俄罗斯两次金融危机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有如下不同点:在1998年第3和第4季度,俄罗斯经济分别下滑了8.8%和9.1%。但到1999年第2季度时,经济增长了3.1%,而到1999年年底达到了12%,呈现出快速的V 字型恢复增

长,在经济急剧下滑之后出现了迅速反弹。相反,在2008年各季度经济增长持续下降后,2009年各季度基本在呈负数的经济增长区域徘徊,这种增长态势很可能更加持久,其短期增长轨迹类似L 形(见图2)

。 资料来源:ВсемирныйбанквРоссии:обзорэкономики.ДокладобэкономнкеРоссии,2009Π3,c.13.

图2 短期增长轨迹

我们认为,200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可能比1998年的危机影响更加深重,持续时间将更长,主要是因为2008年俄罗斯所面对的国际环境比1998年更为复杂。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和油价下跌。1998年的金融危机尽管给俄罗斯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在1999年后国际环境很快趋于改善,加之卢布贬值效应引致的出口急剧增加,国际油价的逐步回升,使俄罗斯实现了经济复苏。但2008年俄罗斯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世界经济发展减速并陷入衰退,经济发展前景依然

35①Будущаястратегиясегодня,Центр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БанкаМосквы,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обозрение,апрель,2009г.,c.7~8.

经济

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国际需求疲软和国际融资环境不利以及石油低价期限的延长决定了经济恢复过程可能是非常缓慢的。不仅如此,200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再次证实了国内经济的脆弱性。俄罗斯是一个依赖外部融资程度非常高的国家,金融机构及各类实体经济部门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俄罗斯外贸银行的投资战略分析家认为,俄罗斯市场对外资的依赖已达到50%~70%。俄罗斯同时也是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及其出口占据重要地位的经济体,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易于受外部因素的冲击(当前的金融危机更加重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世界银行认为,200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私人部门过度借债导致的私人部门的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以及国际油价急剧下跌的冲击,导致俄罗斯本国贸易条件日趋恶化、资本外流和外部借债紧缩,国内需求也由于高失业率和实际收入下降而减少,经济增长急速下降。按照世界银行最新估计,在目前全球需求状况恶化和全球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俄罗斯2008~2009年投资和净出口的恢复将比1998~1999年更加缓慢。①

5.金融危机造成了俄罗斯较大的财富损失效应和经济衰退

有资料显示,仅从2008年5月19日至11月7日,俄罗斯PT C股指就从2478.87点回落到不足700点,跌幅高达70%。由于股价下跌造成俄罗斯的各类金融资产缩水。俄罗斯储蓄银行行长格列夫说,俄罗斯金融领域自危机以来已损失近万亿美元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较大的财富减少效应必然影响到俄罗斯的消费需求及总消费量,也使国内借贷紧缩和信贷资源减少,甚至消费者的借贷条件变得更加严峻以及难以获得信贷资金。贷款成本的上升导致消费需求的减少,特别是建筑业和贸易,受总需求下降的影响而遭到较大冲击。目前,俄罗斯楼市出现的降温现象正是居民购买力下降的反映。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企业的影响相当严重,大量企业亏损,亏损数量和波及面继续扩大。至2008年11月,仅莫斯科就有近5.9万家企业亏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贷款成本上升,企业投资严重下滑,加上国内消费低迷和国际市场的出口萎缩,2008~2009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俄罗斯经济在2008年前三个季度仍保持7.5%的较快增长,危机的影响主要从第4季度表现出来。进入2009年,俄罗斯经济继续下滑并出现衰退的迹象,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统计, 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为-9.5%,预计全年为-4.5%。②

三、结 语

俄罗斯金融危机是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外因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俄罗斯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和金融资产的大规模损失,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和原油价格的下跌减弱了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危机的内因是国内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经济和金融结构的失衡。一方面是俄罗斯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和自身依然存在脆弱性(如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俄罗斯私人部门的过度借债和偿债危机。而且,俄罗斯金融市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反应,以及国内某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导致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减弱,加重了危机的蔓延。到2009年年初,俄罗斯所面临的全面的经济危机,不仅影响金融部门,而且扩展到实体经济。俄罗斯过渡经济研究所2009年5月发

45

②参见http:ΠΠw w w.economy.g ov.ruΠ。

ВсемирныйбанквРоссии:обзорэкономики.ДокладобэкономикеРоссии,2009Π3,c.13.

经济

布的俄罗斯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检测报告表明,在2009年下半年,俄罗斯金融体系出现新问题的概率较高。①例如,俄罗斯危机开始时只有2%~3%的不良贷款,现在升至10%,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在最坏情况下高达20%。随着银行业不良贷款危机的日益加深,可能引发俄罗斯的第二波危机。

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多轮一揽子反危机措施,通过支出公共部门的大量财政和准财政费用,尽可能确保银行和企业支付对外负债,防止金融部门和企业出现更大的损失,政府成为危机救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这显然与1998年金融危机的回应措施导致居民及私营部门承担大部分危机损失费用是不同的。当时主要是由于俄罗斯的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使得金融失去了经济基础的支撑(尤其是还面临着低水平的外汇储备),金融的整体脆弱性增强。而2008年俄罗斯经济的脆弱性较1998年明显降低,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也得到增强。当然,由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决定了200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可能比1998年的危机影响更深,持续时间会更长。

俄罗斯当前的救助计划主要突出财政政策手段,其早期的财政政策应对力度一直强于G20国中的许多国家,也高于国际上建议的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标准。2008年的救助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俄罗斯的金融体系,超过G DP3%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银行流动性和再融资。为了刺激企业投资,政府一开始采取的财政应对措施是减轻企业部门的税收负担并直接支持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企业。应该指出,这些支持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持现有的工业部门的增长,而对关键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中小企业提供实质性援助,有助于经济的复苏,有利于中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多元化。此外,鉴于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俄罗斯2009年的一揽子救助计划的重点转向了减轻危机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影响,这对于恢复内需的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1ВсемирныйбанквРоссии:обзорэкономики.

ДокладобэкономикеРоссии,ноябрь2008.

21DES A W orking Paper N o.10STΠES AΠ2005ΠDWPΠ10December2005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Financial S tability and G rowth G raciela L.

K aminsky.

31http:ΠΠw w w.cbr.ruΠstatisticsΠprint.aspx.

41Будущаястратегиясегодня,Центр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БанкаМосквы,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обозрение,апрель2009г.

51ВсемирныйбанквРоссии:обзорэкономики.

ДокладобэкономикеРоссии,2009Π3.

61СолнцевΟ.Γ.Особенностироссийскойбанковскойсистемыисреднесрочныесценарии

еёразвитияΠΠПроблемы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2004,N o.1.

71Внешнийдолгбанковкакисточникфинансированияинвестиционнойстратегии

России:рискиимеханизмырегулироваиияΠΠ

Деньгиикредит,2009,N o.5.

81俄罗斯中央银行网站。

91《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各期。

10.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经济发展的关

联性分析》,《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高 媛)

55

①俄罗斯过渡经济研究所:《2009年5月金融稳定性监测报告》,http:ΠΠw w w.iet.ruΠruΠm onitoring2finans ov oi2 stabilnosti2v2r f2strana2s2pere2odnoi2ekonomikoi2i2razvivayuschi2sya2strana2i2kvartal22009.html。经济

俄罗斯文化感受

俄罗斯文化感受 一直以来,自己就很喜欢俄罗斯这个国家,更喜欢其多样性的混合型文化。这学期,很高兴选上了“俄罗斯文化”这个课,让我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俄罗斯文化的魅力。 俄罗斯,一个地跨亚欧俩大洲的国家,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33亿的人口以及130多个民族,可以真正算得上是地大物博了。从基辅罗斯统治时期(862-1240),俄罗斯这个国家开始形成,其文化也逐渐开始起步。我觉得也许正是由于这俩个重要因素吧,使着俄罗斯文化有着起步晚,进步快,特证明,(地域性,宗教性),水平高的特点。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使其文化既具有东方魅力,又兼容西方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兼有俩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文化体系。我想,这大概是许多人喜欢俄罗斯文化,愿意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原因吧。 记得老师在第二节课主要讲的是俄罗斯的宗教,虽然这节课已经隔了很长时间,但有些内容我还是比较感兴趣,并记忆犹新的。俄罗斯的国教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之一。然而它们信仰的方式与其他国家也有一定区别的,比如他们的教堂建筑,画十字的方式都是独特的。他们现在青年人都喜欢在教堂举行婚礼,新生儿一般在教堂接受洗礼,亲属死亡要到教堂举行安魂祈祷,超度亡灵。甚至在军队中,东正教思想也成为对军人进行道德理想教育的重要思想,军人工作委员会中也设立了宗教事务所。东正教的传入,促进了古罗斯文化艺术和民族建筑风格的产生和形成。我想,不论是什么,人们有信仰是好的,这种信仰也是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约束,信仰得可以使人们德伦理观念发生变化,进而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有了信仰,我们会用更高的水平来要求自己,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可以追求到幸福生活。 对于俄罗斯人民,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有着高大魁梧的身躯,十分豪爽热情,和我们东北人差不多。然而,他们的性格还远远不止这些。用一个词语总结便是---俩面性。他们有宽广豁达的胸怀,慷慨豪爽却又忧郁;有坚韧顽强的毅力,创造力,却又缺乏理性,有依赖性和惰性;极具爆发力,干活儿快,麻利,却又长期耐力不足……这些性格中虽有优缺点之分,但却充分显示出了俄罗斯人民是“立体的人”。在他们性格特点中,最令我佩服的是他们的刚烈,坚韧,有顽强的毅力了。在二战中,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那样猛烈残酷的战争,俄罗斯人民没有畏惧,面对强大的敌军,他们不屈不挠,勇敢顽强,誓死保卫家园,让世人为之感叹。正如著名哲学家别尔杰耶夫所说:“俄罗斯民族始终有能力表现出很强的男子汉气魄,他们的身上有勇士的气质。”我认为,这种品质是每个民族都应该有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让民族更加强大起来。 在俄罗斯文化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音乐和文学了。从他的音乐和文学中,我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力量。 每节课的课间,老师总会给我们放一些以前没听过的流行歌曲,虽然不看字幕并不能明白歌曲的内容,但仍能感受到俄罗斯歌曲的柔美,温暖,抒情等特征。以前,我接触到最多的歌曲主要是俄罗斯为国战争为背景的前苏联名歌。例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等。这些歌曲虽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但仍然十分经典,十分悦耳,鼓舞人心。正是肉欲俄罗斯音乐大多来自民间,所以他常常以悠远,深沉曲调来叙述一个故事,让我们在舒缓的音乐中体味到爱情,亲情的甜美与温暖。同时,也有一些音乐能展现出历史的宏大场面,雄伟气势,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

俄罗斯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1547年1月19日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1689年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这是俄中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697---1698年彼得一世随大使团到西欧考察。 1703年开始兴建圣彼得堡。 1713年彼得一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 1721年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1812年拿破仑侵俄失败。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 1856年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克里木战争。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为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 方公里领土。 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 公里领土。 1881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 公里领土。 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出现了布尔什 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1月9日“流血的星期日”。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日俄战争 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世界大战。彼得堡改称彼得格勒。 1917年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列宁四月提纲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133农村合作金融(1)班邵舒琪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在金融危机期间,人们往往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一、背景 2007年4月4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2007年7月16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促使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贝尔斯登。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15日晚些时候,美国银行发表声明,它愿意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2008年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短期紧急贷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了AIG。2008年9月21日,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地倒下后,美联储宣布:把现在只剩下最后两家投资银行,即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全部改为商业银行。这样可以靠吸收存款来渡过难关了。至此,历史在2008年9月21日这一天为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画上了一个惊人的句号,“华尔街投资银行”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消失了。2008年10月3日布什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实体产业危在旦夕。美国金融海啸也涉及全球,影响到了全世界。 二、概括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被称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又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崩溃、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名称。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而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由三次金融大风波构成的金融危机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由三次金融大风波构成的金融危机。三次金融大风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长期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导致生产萎缩,经济虚弱,财政拮据,一直靠出卖资源、举借内外债支撑。但具体诱因,则有所不同。第一次大波动主要是外来的,由东亚金融危机波及之故,第二、三次则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误,引起对政府的不信任所致,国际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场也是产生全球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宣布卢布贬值、并推迟所有外债偿还期,不仅导致大量投资俄罗斯政府国债的投机资本损失惨重,而且致使国际商业银行的大量金融债权难以收回,引发俄罗斯债务危机。俄罗斯在制度和结构方面的薄弱性是俄罗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深层矛盾,主要表现在政府不能制定和实施一个连贯的经济政策;公共管理如同虚设;制度框架要么不存在,要么无法实施;一些法律和制度基础几乎完全缺位,这些都造成俄罗斯经济的动荡和脆弱。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秩序混乱,不良资产比重过高,本币信誉低下。 危机原因 1)俄罗斯金融业并不发达,但金融机构却林立丛生。目前俄罗斯约有商业银行1800家,其中半数以上其资产总额在15万美元以下。这些商业银行主要从事高息揽存和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现在俄罗斯商业银行的呆帐约占其资产总额比例的50%,尽管商业银行的资产有保险机制保护,但保险公司的实际保付能力估计也只能达到应付资产的50%左右。 2)俄罗斯中央银行作为唯一货币发行机关,不具有超然独立地位,不能有效履行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政府的干预下靠大量增发货币来维持财政开支和救助商业银行。二是调控方式不灵活。三是具有明显的盈利倾向。 3)俄罗斯企业和居民对本国金融机构和本币不信任。据估计,1994-1997年俄罗斯吸引外资共计580亿美元,但同期企业和居民流出国内的资金却高达670亿美元;现在俄罗斯居民手持外汇资金高达400-500亿美元,根本不往本国银行里存。 4)企业相互之间的拖欠款。拖欠资金已成为俄罗斯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政府和银行对此束手无策。同时,由于俄罗斯金融市场,特别是短期债券和拆借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太高,一般为50%-200%,致使企业根本不进行实物资产的投资,有钱就购买短期债券或委托拆借投资。1996年俄罗斯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下降了18%,1997年又下降了5%,1998年上半年则更进一步下降了10%。 5)金融犯罪活动猖獗,尤其是企业和银行相互勾结,违法违规操作,形成影子经济和地下经济,使投融资活动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加大。 应对方式 解决债务危机的两大手段,一是以货抵债,俄罗斯首先用这种方式成功解决了对捷克的债务。俄罗斯对捷克的债务绝大部分是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共计36亿美元,至2002年初还有11亿美元尚未还清。自1994年起,俄罗斯主要用商品偿还债务利息,2002年开始偿还债务本金。同年2月,俄罗斯捷签署了俄罗斯用商品偿还捷债务的初步协定,俄用价值2.1亿美元的商品偿还所欠捷克的部分债务。用以还债的商品主要是用于核检测的专门设备、核燃料、冶金产品、电力、零部件及军用器材。 在俄罗斯偿还所欠哈萨克斯坦债务时,这种债务转换方式也得到了有益的尝试2002年11月,俄哈就俄用航空设备向哈支付6500万美元债务达成协议。 二是债务互换。2000年2月14日,经过长达18个月的谈判,俄罗斯政府终于与伦敦俱乐部的国际商业银行们达成债务重新结构化协议,该协议是债务重组和债务互换的混合体。协议规定,西方国际商业银行将免去从前苏联以来的俄罗斯政府所累计欠下的320亿美元债务中的36.5%,余下的债务将进行两次转换,一是将承债主体由部分国有的银行转换为俄联邦政府,二是将债务本身转换成30年期的欧元债券,并有7年的宽限期。 迪拜债务危机 1、地缘政治是导致迪拜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迪拜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迪拜全球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掣肘于纷繁复杂的地缘政治。迪拜的前途取决于能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但迪拜却做不了瑞士。在中东破碎的地缘政治裂片中,迪拜无法起到欧洲一体化前瑞士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资本中转结算需求不足,中东难以摆脱资源魔,宗教文化背景不同,以及迪拜对自身战略定位的认识和制度准备不足。此外,由于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迪拜不可避免地成为欧美操纵的棋盘对象,也就成为欧洲与美国敏感的政治博弈之地。 2、房地产过度开发引起资金链条断裂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由于迪拜人口较少,房地产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从2002年起,迪拜允许外国人持有房地产,掀起房地产投机热潮,大型写字楼、高档住宅等项目纷纷开工。在此带动下,建筑业GDP比重从2001年的7%上升为2008年的10%,;银行信贷也随之大幅扩张,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快速增加的建筑成本和高涨的通胀水平助长了对房地产的投机,导致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供求不平衡。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大量房地产项目无人问津,建筑承包商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房地产市场被迫进入调整期,导致一些个人贷款占比较高、风险控制能力较低的小银行面临较大的压力。 3、金融市场泡沫膨胀,脱离实体经济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迪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但其自身的金融市场并不发达。为了吸引外国资本,迪拜完全放开外汇管制。于是大量的资本涌入迪拜。过度的外资流入导致资产泡沫日益膨胀,通货膨胀程度加深。与此同时,迪拜政府不但没有考虑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反而大举借入外债,使得政府的信用危机不断地酝酿着。虽然迪拜政府多次发行债券弥补流动性不足,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反而加重了偿债压力。结果才愈演愈烈,以致宣布延期偿债,从而引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论文题目: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姓名:孙浩 学号:914113590125 成绩: 任课教师评语: 签名: 年月日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 2.原因分析 (6) 3.启示 (9) 4.参考文献 (11) 一、案例简介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个东南亚。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11月,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掀起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

90年代以来的三大经济危机

90年代以来的三大经济危机 良时金融事业部:杨小强 文章摘要: 时间主要股市表现 第一次 90至92 年道琼斯:经历二次较大的调整: 第一次:1987年8月至10月,指数由最高的2722点跌至最低的1616点,跌幅38.98%。 第二次:1990年8月至10月,指数由2934.65下探到2365.1,跌幅17.4%。 日经:持续时间较长,跌幅较大 从1990年开年的最高的38915点跌至1992年8月18日的14309点,跌幅63.23%。 此后日经长期维持在22000与14000之间走箱体运动,直到1997年 第二次 97年6 月至98 年底恒生指数: 从1997年8月的最高16820点,到1998年8月6544点,下跌过程维持一年,跌幅达到61.1%。 日经指数: 从1997年6月的20879点至1998年10月的12788点,跌幅38.75%。 第三次 2000至 2002年道琼斯指数: 从2000年1月的11749.9跌倒2002年10月的7197点,跌幅达到38.74%。 日经指数 2000年4月从最高20327点开始,到2002年6月的7604点,跌幅62.59% 恒生指数 在2000年3月摸高18397点后,4月出现大跌,到03年4月份最低到达8338点,跌幅54.68% 进入1990年代以来,世界先继发生多次经济危机,除1990年的日本房产泡沫、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还包括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这些震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一直没有停止。下面就其中影响最大的三次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第一次、1990年到1992年经济衰退 此期间发生了冷战后的第一次战争——海湾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发生在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姓名:杨长江 院系:文学院广告学 班级:1106班 学号:2011101030645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对其影响 俄罗斯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是既熟悉又陌生,既遥远又近在咫尺。记忆里的弗拉基米尔列了、保尔柯察金、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建国初期的老大哥援助、抗美援朝、50年代的反目为仇、60年代的珍宝岛之战、80年代的政治经济危机,新世纪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切的交集、亲疏、纠葛让人觉得实在是道不清说不明,是既熟悉又陌生! 出于好奇心,我们大概都会想去了解俄罗斯,了解他的种种。对于一般人来,对一个国家的研究,一般局限在经济、政治、地缘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而从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的思维模式等方面来探讨的却不是很多。而真正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就要就要去了解他的文化,因为只有当你认真去了解了他的文化,你才能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才不至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往往,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无知的情况下去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俄罗斯文化即----基辅罗斯文化可被称作为一种中世纪文化传统。它具有以下特征: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局部性,封闭性。当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影响下各地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缺乏经济联系。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虽然古俄罗斯文化发展模式与西欧各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始终在大体上保持着一致。 一、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民族心理,同一民族的人的文化心理往往具有某种相似性。俄罗斯民族也不例外,其典型的文化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极端性和情绪化 俄罗斯民族是个情绪化严重、非常爱走极端的民族,极端性是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俄罗斯人在处理事情时不会选择任何妥协的方案,习惯于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他们要么全要,要么什么都不要。俄罗斯著名学者德·谢·利哈乔夫院士也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极端性的,从一端迅速而突然转向另一端的民族,因此,这是一个历史不可预测的民族。” 俄国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写道:“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 这种爱走极端的民族心理使得俄罗斯人极易用最珍贵的东西去冒险,在实施自己的意图和想法时充满狂热,为了前进而不惜狠狠打击并摧毁旧的一切。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

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目录 一.摘要 二.引言 三.正文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1)对俄罗斯本国的影响 (2)对中国的影响 (3).对本国以及中国以外国家的影响(三).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是 四.参考文献

2014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案例分析 一.摘要:2014年,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受到强烈冲击,卢布在短期内快速贬值,爆发金融危机。这场似曾相识的危机,与1997年—1998年发生于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对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危机后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结合1998年俄罗斯的债务危机进行阐述,对于我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相似经济危机时的建议与应对举措。 关键词:俄罗斯金融危机原因影响措施 二.引言 2014年,俄罗斯的莫斯科的冬天尤其寒冷。持续的西方制裁和国际油价下跌,使得俄罗斯经济运行前景不明,其国内也正处于货币汇率下跌、财政收入减少、资本大量外流、经济放缓的煎熬中。事实上,仅今年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对俄造成的损失就超过了去年GDP的6%,更令人担忧的是,俄央行最新预测显示,2014年俄GDP增长率仅为0.3%,卢布越来越不值钱了,卢布持续贬值,是现在俄罗斯经济困境中最为显着的一个特点。当年12月15日,卢布兑美元汇率暴跌13%,创下199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自年初以来,俄罗斯6次加息,投入超过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未能阻止卢布贬值49%。 三.正文 长期以来,外资对弥补俄罗斯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和促进投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俄罗斯之所以能跨入新兴经济体行列,外国投资功不可没。很多西方投资者因担心俄罗斯经济前景而大量撤资是该国经济运行的一个巨大挑战。 2014年俄罗斯经济危机的爆发让人不由得想起发生于1997年的一场金融大风波。苏联解体后,受政局状况影响,经济秩序混乱,开始实行“休克疗法”,进行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以及经济自由化。但改革后的生产连续下降。1996

俄罗斯文化与民族性

俄罗斯文化与民族性 芦笛 在不列颠空战期间,丘吉尔在国会发表演说,留下了世代传颂的名言:“在人类冲突的战场上,从未有过这么多的人欠了这么少的人这么多的情。”这话是什么意思?不列颠空战是在英国上空争夺制空权的战争。如果德国空军摧毁英国空军,则千军万马就要跨过海洋,去解放宝岛,而英国根本抵挡不住。因此,全民的一线生机,就系在一小撮空军儿郎身上。这种先例在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我看俄罗斯文化也就是这么回事,从未见过哪个别的文盲国家靠一小撮贵族创造出一种如此精致绝伦的文化来,以致它掩盖了无边的茫茫大荒,造成了普遍错觉,使得人们普遍认为俄国是个文明国家,却不知道真实俄国其实有两个:橱窗俄国与农村俄国,而一般人只看见了橱窗里的那个。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穷兵黩武、扩张成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同时也是典型的一穷二白的泥足巨人,无论是政治、经济、工业、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极度落后。它是一个为肤浅西化包装起来的原始农业国,资本主义从未有过充分发展的机会。绝大部分俄国人民是文盲农民,实行的是一种无比原始古老落后的生活方式。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俄罗斯文化完全是从西方断断续续引进的,基本属于占人

口比例极小的贵族。俄罗斯的文化巨人诸如格林卡、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都是从小接受欧化教育的贵族,他们的作品与俄国平民实在没什么相干,并不为文盲大众理解和欣赏,这是连列宁都承认的。这和中国都还是两回事,中国的文化基本还是平民而非贵族创造的。 这种本质上是舶来的俄罗斯文化,虽然达到了令人炫目的高度,但在时间、空间和人口上的分布都极度不均,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种移植文化,虽然受到原始野蛮的草根文化的浸润和影响(详见下),但并不曾深入宿主庞大的躯体深处。在时间维度上,俄国文化精品都是19世纪创作出来的,此前是一片蛮荒,俄国人的“古典作品”其实是近代作品。在空间维度上,革命前的俄国也就只有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几个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则是一片荒野。即使是在那几个文化中心,文化也只集中在一小撮人身上,与广大百姓毫不相干。真实的俄罗斯人的生活,还是《静静的顿河》、《顿河故事》上描写的那些野兽风情,其中公公强奸儿媳成了生活常规。 这种奇特的文化风景,很像我国后来搞的“橱窗文化”,亦即只开放北京、上海等地供好奇的外宾窥视,让他们看到与内地大众毫不相干的幸福生活。虽然沙皇并未有意这么做,然而为大众熟悉的俄罗斯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橱窗文化。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作了浅表西化镀金的实行亚细亚生产方式原始农业国。人们常常只看到表面上那熠熠生辉的欧洲文化金层,却没看见那薄薄的金层遮盖的原始落后野蛮的

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随着经济金融化日益加深,现代金融危机以多种形式出现,甚至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导致经济危机。所以,要从国际和国内不同角度探寻金融危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思维进行创新,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

一、案情 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继5月19日股价和债市价格大幅下跌后,8月份,国内经济恶化,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被迫宣布实行新的卢布“汇率走廊”,使得俄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防线崩溃,最终引发了一场俄独立以来积蓄以久的、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及中央银行发表了“联合声明”,对俄国内出现的金融危机采取“三大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幅度。放弃1997年11月11日宣布的1998~2000年“外汇走廊”,即6.2卢布兑1美元,浮动幅度正负15%。从8月17日起,这一走廊扩大到6~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在此范围内浮动。外汇市场当天的成交价,即是央行的官方汇率 2.延期清偿内债。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国家短期债券转换成新的国家有价证券,期限和收益率等条件另行公布。在转换手续完成前国债市场停止交易。前些时候,俄政府曾号召国债持有者在自愿基础上将债券转换成7年期和20年期的外汇债券,利率在12%以上。但在700多亿美元的内债市场上,响应者寥寥,同意转换的债券,仅有44亿美元,没能解决内债问题。 3.冻结部分外债。俄商业银行和公司从国外银行、投资公司等处借到的贷款、用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的保险金,以及定期外汇契约,其支付期冻结90天。同时禁止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卢布资产。政府强调,“冻结”不涉及政府借的外债。 “三大措施”出台后,俄国内金融危机并未得到缓解,相反,对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上出现汇市乱、股市跌、债市瘫的局面。卢布同美元的比价由8月17日的6.3:1暴跌为9月9日的2 2.4:1,贬值257%,6天后又反弹为8.9:1。升值150%。俄罗斯交易系统股价综合指数从上年的230点跌为约40点;日交易额从危机前的近亿美元跌至最低时期的数十万美元。进入欧洲企业500强的俄罗斯14家工业企业的股票总市值由一年前的1140亿美元缩水为160亿美元。俄债市停业近4个月,4360亿卢布国债券的重组方案迟迟未能实施,政府债券在国际市上的市值仅为面值的6%。 2.受冲击最大的是尚处于“婴幼时期”的银行系统,其总资本、存款和贷款均减少了1/3。1998年第三季度,俄1500家银行中有590家亏损。在即将开始的银行系统重组中,近一半银行将被迫宣布破产。 3.金融危机使卢布贬值70%,失业人数大幅上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由年初的1/5增至年底的1/3,90%以上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俄罗斯2008年和199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九大不同

俄罗斯2008年和199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九大 不同 陈新民 2008年对于俄罗斯太具戏剧性变化,可以说从经济奇迹陷入经济危机。上半年还是欣欣向荣,经济形势看好;下半年就从经济增长的高峰跌落,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俄罗斯在10年之内遭遇两次金融危机,但这两次金融危机却不尽相同。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一些经济学家来说未必出乎意料,有人不止一次提醒金融危机将会到来。关于危机根源的流行观点认为,这是外部困难所致,可是事实上,本次危机具有系统性再生产障碍之特性,只是全球金融危机把俄经济体的弱点暴露出来而已。通过分析2008年与199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九大不同,我们可以判定,2008年危机并不是10年前危机的简单重复,其中有些是过去问题的加重,有些却是新问题的出现。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可以缓解危机程度,但是解决深层次问题则需要长期努力。 一工业整体状况恶化 2008年,俄罗斯工业整体状况,特别是机械制造业生产能力持续下降。该行业许多部门一直持续着萧条景象,虽然最近几年出现明显改进,但是考虑到某些类型机械制造产品生产下降的事实,很难认同工业生产年增长5%—6%的说法。个别部门,如交通运输设备、通讯和国防工业的确发展较快,但工业整体状况却比1998年有所恶化。一些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命运证明了这一点,这些企业现已变成音乐广场或贸易集市。 1998年以来,整个工业固定资产磨损程度不仅没有缓解,而且还有恶化趋势,许多生产活动要么停止运转,要么恢复极其缓慢。

固定资产磨损程度从1998年的42.2%上升到2007年的46.3%[1]。而且最赢利行业的固定资产(地下开采业上升到53.3%)磨损程度最严重,固定资产恢复更新速度最近几年每年不到2%。实际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许多企业进人2000年以来只是为了降低纳税基数在形式上提高折旧率,实际上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投入很少。这个时期固定资产的增长几乎都是依靠建设众多的商场和写字楼取得的。 二宏观经济对于出口行业依赖性更大 工业整体状况不佳,直接后果就是投资活动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在萎缩,低附加值能源原材料出口行业则欣欣向荣,并成为经济体基础。俄国内商界对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出口收入很大一部分返回国内。由于俄出口商品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出口企业开始大量投资相关行业,首先是那些用于开采和加工碳氢化合物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轧材和大口径管材的生产部门。与此同时,与出口行业相关的服务业也相应繁荣起来。最近几年已经有超过2/3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服务业。 近些年,俄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仰仗出口业务:政府预算盈余持续增加、国家开支增加(包括国家订货)、国有部门和私人部门工资增加。 2005年预算收入增长50%,2006年增长22.5%,2007年增长24%。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年平均增加20%-25%。这大大刺激了居民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2005—2007年出口及服务业和个人消费增速远远超过GDP的增速,达到每年20%-30%。不仅在首都,而且在省会城市都有数量众多的音乐厅、沙龙、俱乐部、咖啡馆和餐厅开业,这说明居民收入在大幅增加的同时消费也在相应增加。例如,国有经济部门的工资增加数据是:2005年增长39%,2006年——23%,2007年——26%,其中,工业领域2005年增长23%,2006年——21%,2007

俄罗斯文化特点及形成

俄罗斯文化特点及形成 特点: 1、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中间性”和”兼容性”; 2、其内部结构具有“两极性”; 3、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 4、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 5、局部性,封闭性。 6、多样性。 形成原因: (一)疆域分布横跨欧亚,文化特征兼及东西。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人认为自己既是一个欧洲国家,也是一个亚洲国家,既是东方,也是西方,他们常为此而感到骄傲。但是俄罗斯又处在欧亚大陆的边缘--欧洲东部、亚洲北部。说它是欧洲国家,它的版图却占有亚洲的1/3;说它是亚洲国家,无论是它的发源地,还是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欧洲。俄罗斯人非常强调自己的西方特征,但是西欧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是一个真正的欧洲人。面对西方,俄罗斯是东方;而面对东方,俄罗斯又成了西方。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交界处,既不是纯粹的西方文化,也不是纯粹的东方文化,它是东西文化双重作用、又兼有两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俄罗斯文化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面性。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既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又是民族性格的象征。这个双头鹰左顾右盼,期望左右逢源的拟人化形象,绝妙地显露出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忽左忽右,摇摆不定。 (二)自然资源丰饶充沛,民族性格自信懒散。俄罗斯幅员辽阔,广大的空间激发出俄罗斯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造就了俄罗斯民族豪放的性格,比如要做世界的一极,要做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等等。同时,取之不尽的丰富自然资源使俄罗斯人容易懒散、不讲效率、时间观念差。俄罗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也给人们留下了生活的重负与精神的压抑,使俄罗斯人磨练了意志,培养出了忧郁但又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可能是由于有太优越的自然条件,俄罗斯人又显得非常懒散,他们喜欢晒着太阳在大街上、公园里唱歌跳舞、吸烟喝酒,而且表情总是庄严、肃穆,凝重似乎多于微笑,沉重似乎多于轻松。 (三)宗教影响多元渗透,群体意识优越坚强。俄罗斯文化是深受宗教影响的文化。早期处于欧洲边缘的俄罗斯,基本上与西欧隔绝,"罗斯洗礼"将俄罗斯带入基督教,不久后东正教又被奉成为国教。多元的宗教影响渗透在俄罗斯各个方面,成为其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主体成分。如,东正教主张博爱、宽恕和忍耐,造就了俄罗斯人温顺善良的品质。但因缺乏理性,又容易陷入病态的献身狂热之中。东正教主张苦行主义的自我牺牲和人人得救的群体意识,造就了俄罗斯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东正教主张普济众生和"救世"精神,使俄罗斯人产生一种民族主义的优越感和使命感。他们认为,东正教是基督教的正教,继

历次金融危机分析.doc

? 1 1637年郁金香狂热 ? 2 1720年南海泡沫 ? 3 1837年恐慌 ? 4 1907年银行危机 ? 5 1929年大崩溃 ? 6 1987年黑色星期一 ?7 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8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9 2008年9月美国次贷风暴 ?10 2009年的次贷危机 ?11 1929-1939年美国大萧条时期 ?12 20世纪90年代北欧三国银行危机 ?13 1990-2003年日本银行危机 ?14 历次危机处理方式比较 ?15 1907年经济危机 ?16 1929年危机 ?17 1973年“石油危机” ?18 上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 ?19 1987年金融地震 ?20 日本经济泡沫 ?21 亚洲四小龙告急 ?22 历次金融危机概览 ?23 危机发生前的典型特征 1637年郁金香狂热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丶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及俄罗斯的应对措 施 胡仁霞 一金融危机对俄罗斯金融系统的冲击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全球金融危机,于2007年8月蔓延至欧洲,9月俄罗斯也掀起了提高抵押贷款利率、从严审批贷款的风潮,一些银行纷纷退出了抵押贷款市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行情恶化,俄罗斯的股市、汇市陆续受到了冲击。 2008年年初,此前一直走高的俄罗斯股市开始出现下跌。到2008年9月16日,受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俄罗斯股市大幅下挫,俄罗斯主要证券交易所之一的俄罗斯交易系统(RTS)指数下跌9.06%。由于降幅过大,被迫宣布暂停交易。 2008年10月6日,当全球主要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时,俄罗斯交易系统(RTS)指数也再遭重创,下跌19.1%,跌至866.39点,这是该指数3年来首次收于900点心理关口之下。自RTS指数在2008年5月份突破2 400点历史高位后,目前下跌已超过60%。 同样,俄罗斯的汇市也受到冲击。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很多外商开始把手中的卢布大量转换成美元或者欧元;另一方面,由于担心卢布贬值,俄罗斯本国居民对外汇的需求也增加。俄罗斯银行间外汇交易所(MICEX)在2008年10月17日这一天的交易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94.6亿美元,其中105亿是外汇交易,美元交易超过了60亿。 俄罗斯央行为了对抗资金外逃与捍卫卢布汇价,曾抛售美元干预市场,结果造成国家外汇储备损失严重。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外汇储备最高峰时接近6 000亿美元,但11月14日就剩下4 850亿美元,短短三个月就损失1 120亿美元。由于外汇储备锐减,加之央行的干预收效甚微,俄罗斯央行决定放弃干预行动,于是2008年11月11日宣布将卢布汇率交易区间放宽1%,暗示政府已允许卢布贬值。 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不仅冲击了俄罗斯金融体系,而且随着危机的深化,对俄罗斯的实体经济也产生了明显影响,危机已经渗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 1.通货膨胀率出现上升趋势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出现上升趋势,2008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为13.3%,而2007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为11.9%。俄罗斯财政部长库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