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全国名校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复旦、武大等)益星学习网提供全套资料目录

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4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014年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3年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2年复旦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015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南京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苏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苏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苏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苏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苏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武汉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简答题(30分)

1.什么是总体真实?

2.为什么说在“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第一重要的是知情权?

二、论述题(50分)

1.结合报道实践,谈谈对新闻策划的认识。

2.当前电视新闻娱乐化之我见。

三、写作题(70分)

肩题:“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

主题: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

(消息具体内容略)

1.根据上篇消息,写一篇新闻评析,500字左右(30分)2.根据上篇消息,配写一篇新闻评论,600字左右(40分)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初级) 2008年08月19日 10:47 阅读次数:491 1.下列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 3.“奪”简化为“夺”,采用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C。鸶D.虒? 的简化方法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A。简化偏旁 B.保留局部?C。草书楷化 D。换用简单符号? 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 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 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A.2005~: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的一切努力,包括未来的五年、十年朝什么方向发展等,都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B.这6年多来,中科院共引进海外知名学者50余人,国外杰出人才700余人。 C.《18家诗钞》卷25收录了陆游《元日读易》。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1.下列各项中,单位名称和中文表述都正确的有(ACD)。 A.速度单位m/s:米每秒 B.质量热容单位J/(kg?K):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C.面积单位m2:平方米 D.摩尔体积单位m3/mol:立方米每摩尔 E.力矩单位N?m:牛顿米 2.编辑检查复印清样的主要目的有(ABE)。 A.确保排版质量 B.确保全书结构组成齐全 C.处理作者修改意见 D.处理编辑加工整理阶段遗留或疏忽的问题 E.检查全书各个组成部分的印订次序 3.书刊外部装帧设计不包括(AE)。 A.版心规格设计 B.书刊开本选择 C.书心用纸选择 D.表面整饰设计 E.页码版式设计

4.排版、改样人员造成文字出错的原因包括(ACE)。 A.草字误判 B.原告错误 C.邻位错改 D.校样错改 E.拆字失误 5.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谓之校异同;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谓之校是非。”把这句话用于现代校对,正确的理解是(BCE)。 A.“本”是指作者交来的原稿 B.“本”是指经编辑加工过的原稿 C.校异同是指将校样与原稿的相异之处改得与原稿相同 D.校异同是校正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差异 E.“非”是指原稿中的错漏,但现代校对对它的处理方式与段玉裁应该不同 6.下列关于折校的表述,错误的有(CE)。 A.折校不利于校是非 B.折校是对校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C.折校是一种本校法 D.折校时,要把校样放在桌上,将一页原稿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校样上进行 E.折校时,要把原稿和校样平放在桌上进行 7.下列关于本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DE)。 A.通读校样时常采用本校法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附答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年04月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试习题

壹、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 C.鸶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编辑工作是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B.编辑工作在宣传发行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C.编辑工作是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D.编辑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2.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与经济效益相一致 D.编辑富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3.下列出版类型中,属于电子出版物的是( A )。 A.只读光盘 B.激光唱盘 C.激光视盘 D.录音带 4.出版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于它具有( B )。 A.物质产品属性 B.精神产品属性 C.商品性 D.艺术性 5.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C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空间和线条 6.广义的封面不包括( C )。 A.面封 B.底封 C.内封 D.书脊 7.《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 B )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A.满60日 B.满90日 C.满120日 D.满180日 8.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者,可以聘任( D )职务。 A.见习编辑 B.技术编辑 C.一级校对 D.二级校对 9.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线下限是( B )。

A.差错率未超过0.5/10 000 B.差错率未超过1/10 000 C.差错率未超过5/10 000 D.差错率未超过1/1 000 1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D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为( A )。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12.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如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方式,图书出版单位应该在作品出版后的( D )内向著作权人付酬。 A.15天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是( D )。 A.着想(zhuó) B.炽热(chì) C.嗜好(shì) D.同仇敌忾(qì) 14.下列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方法 B.《汉语拼音方案》与直音法、反切法和注音字母法等注音方法没有关系 C.《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构成 D.《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 1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 C )。 A.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B.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C.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D.《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已经出版发行。

全国出版专业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0XX年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贯彻执行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于出版物的( )。 A.复制 B.载体 C.形式 D.内容 2.编辑人员在作者与读者的相互关系中,处于( )地位。 A.指导 B.中介 C.支配 D.辅助 3.关于出版活动中的“复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复制作品的过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B.印刷是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之一 C.电子期刊可以由读者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上阅读,所以不必经过复制 D.只有经过复制,作品中所含有的精神文化信息才能向消费者广泛传播 4.下列关于音像制品与书、报、刊等出版物主要区别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表达内容的手段不同 B.物质载体不同 C.复制方式不同 D.发行方式不同 5.图书必须具备的结构部件包括( )等。 A.封面、主书名页、环衬、护封 B.封面、主书名页、护封、辑封 C.封面、主书名页、腰封、环衬 D.封面、主书名页、目录页、正文书页 6.裁口是指书刊的( )。 A.上切口 B.下切口 C.外切口 D.内切口 7.“版心”是指( )。A.图书的主体部分 B.版面上容纳文字图表的部位 C.版面对角线交叉点 D.印版的中心部位 8.从20XX年1月1日开始,中国标准书号的编号位数是( )。 A.10位 B.13位 C.9位 D.15位 9.下列使用书号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装帧形式的同一种图书使用同一个书号 B.不同版本的同一种使用同一个书号 C.一种图书多次重印,使用同一个书号 D.多卷书每卷(册)分别定价使用同一个书号 10.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 A.协助编辑进行工作 B.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协助发稿 C.检查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等出版物宣传材料 D.分担稿件复审工作 11.国际标准书号的标识符是( )。 A.ISDS B.ISSN C.ISBN D.ISRC 12.作为着作权限制方式“法定许可”内容之一的转载、摘编,仅限于( )。 A.报纸、期刊转载或摘编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播放的作品 B.报纸、期刊转载或摘编图书的内容 C.图书转载、摘编报刊上的已发表作品 D.报纸、期刊之间互相转载、摘编作品 13.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其着作权保护期为( )。 A.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 B.执笔者死后50年 C.该法人或组织解体后50年 D.该作品创作完成后50年

2018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8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出版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是( )制度。 A、备案 B、审批 C、登记 D、检查 【答案】B 2、正式期刊必须在固定显著位置标印( )。 A、中国标准书号 B、国内统一刊号 C、营业执照编号 D、中国统一版号 【答案】B 3、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选题,新闻出版总署自决定受理备案之日起( )内,对备案申请予以答复或者提出意见。 A、30 日 B、20 日 C、60 日 D、90 日 【答案】A 4、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由( )确定。 A、出版行政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育出版社 D、出版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以招标等方式 【答案】D 5、出版单位可以发行( )。 A、各出版单位出版物 B、图书期刊出版物 C、本单位出版物 D、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 【答案】C 6、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 )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出版利益 D、法人利益 【答案】A 7、出版行政管理有法定的管理范围,凡在( )从事出版活动,都要接受出版行政管理。 A、中国境内 B、大陆与港、澳地区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D、国际范围 【答案】A 8、出版管理条例确定了出版单位( )。 A、法人制 B、企业制 C、事业制 D、企业与事业制 【答案】A 9、期刊编辑部是( )。

A、法人 B、法人的内部机构 C、法人单位 D、具有法人条件 【答案】B 10、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转报来的设立出版单位的申请书之日起( )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A、90 日 B、60 日 C、30 日 D、一年 【答案】C 11、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的,( ),并交或者单交罚金。 A、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B、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C、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D、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答案】A 12、走私出版物,依照刑法关于走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 )给予行政处罚。 A、出版行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 B、海关依照海关法的规定 C、公安部门依照有关规定 D、工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 【答案】A 13、下列选题需要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是( )。 A、《经济学管理》辞典 B、《固体能带理论》 C、《宗教大辞典》 D、《国有资产管理》【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音像制品与纸质出版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 A.思想内容 B.出版周期 C.复制方法 D.物质载体 E.表达手段 【答案】CDE 【解析】音像制品与纸质出版物的区别,主要在于:表达内容的手段不同;物质载体不同;复制方法不同;使用时需要一定的播放设备:形态和结构部件不同。 2.期刊的特点有()。 A.采用 16 开开本 B.有固定名称 C.装订成册 D.连续出版 E.有期号或时间序号 【答案】BCDE 【解析】有固定名称、装订成册、连续出版、有期号或时间序号 3.下列单位中属于出版单位的有()。 A.《人民日报》社 B.《求是》杂志社 C.上海金像光盘制作公司 D.上海新华印刷厂 E《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答案】ABE 【解析】属于出版单位的有出版社、期刊社及从属于法人的期刊编辑部和互联网出版单位等,而报社虽然也是出版单位,但是一般归属新闻业。 4.某人被聘任“一级校对”,他应该履行的主要职责包括()。 A.安排三个校次的工作 B.承担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C.指导二级校对、三级校对进行工作 D.检查各校次的校对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 E.负责校对管理工作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答案

2015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 级)真题及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出版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A.开展出版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备精神文化资源 B.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 C.出版活动能推进文化创新 D.在出版活动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只负责精神产品的生产,不涉及物质产品的生产 2.关于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说法错误的是()。 A.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B.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弘扬中华文化 D.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3.报纸、期刊与图书相区别的特点是()。 A.连续出版 B.以纸张为载体 C.由一位作者的多篇作品组成 D.内容图文并茂 4.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和出版活动本身的规律性。 A.出版复制技术 B.出版数字技术 C.出版活动与技术的关系 D.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5.在所有的编辑活动当中,最早出现的是()的编辑活动。 A.卜辞 B.报纸 C.书籍 D.期刊 6.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从()开始的。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7.民国出版史上最大的一套现代普及性综合丛书是()。 A.《新文化丛书》 B.《中华百科丛书》 C.《丛书集成》 D.《万有文库》 8.出版行政管理的依据不包括()。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 C.出版企业规章制度

D.国务院部门规章 9.在年度核验中被暂缓登记的图书出版单位,如()内经整改仍达不到核验要求的,将被撤销其出版许可证,注销登记。 A.1年 B.6个月 C.3个月 D.1个月 10.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编辑人员必须()才能申请责任编辑注册。 A.取得出版专业中级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 B.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 C.参加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每年参加出版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个月 【答案】 1. D 2. B 3. A 4. D 5. C 6. D 7. D 8. C 9. B 10. A 11.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实行印刷经营()制度。 A.特批 B.许可 C.登记 D.监管 12.责任编辑证书每()注册续展一次。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13.被注销责任编辑证书的人员,至少()内不得申请责任编辑注册。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4.各学科交叉审读制度多适用于()。 A.古籍整理 B.大型工具书 C.小说 D.法规汇编 15.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参加不少于()学时的继续教育。 A.24 B.36 C.72 D.98 16.位于城市市区的出版社应该以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营业税额为基数,

2006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2006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之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2009年07月14日 13:28:00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出版物是指精神文化成果中( )、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发行在社会上传播的作品。 A.由个人创作 B.经过录入C.经过编辑加工 D.经过审批 2.最早出现的出版物是( )。 A.期刊 B.报纸C.图书 D.邸报 3.报纸的特点之一是( )。 A.内容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 B.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 C.对读者影响最大 D.与期刊的主要区别是一般不再版或修订 4.出版物生产过程的特点之一是( )。 A.物质生产过程必须在编辑参与下才能完成 B.精神生产过程由作者独立完成,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C.物质生产过程由复制单位完成,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D.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内容,物质生产过程形成出版物的物质形式5.出版业的产品只有作为( )在市场上流通,才能实现价值。 A.艺术作品 B.学术作品C.文学作品 D.商品 6.负责技术编辑或校对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归入编辑类,统称( )。 A.高级编辑 B.高级编校C.主任编辑 D.副编审 7.西汉末年刘向、刘歆奉命校书时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书籍分类系统,将书籍分为( )。 A.经、史、子、集四部 B.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类 C.经典、记传、子兵、文集、木伎、佛法、仙道七录 D.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8.“杀青”一词来源于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是指( )。 A.将竹子截断 B.将竹子加工成薄片

C.将竹子烤干并削去竹青 D.在竹片上刻出契口 9.明清时期“私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开始重视书商的作用 B.利用私人的藏书编印丛书 C.以赢利为目的 D.多受官府指派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机关刊物是( )。 A.《新青年》 B.《少年先锋》C.《红旗》 D.《新生活周刊》11.某地理专业期刊为更鲜明地体现办刊宗旨,拟调整栏目的设臵,进行这种变更应( )。 A.由期刊主编自行决定 B.按创办新期刊的规定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C.报请省级新闻出版局批准 D.向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被缓登一次的。应推迟( )报考上一级别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A.半年 B.一年C.一年半 D.两年 13.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反有关出版工作的规定而受到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 )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A.两年之内 B.三年之内C.四年之内 D.五年之内 14.书号使用总量宏观调控制度属于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系统中的( )机制。 A.预报 B.约束C.监督 D.引导 15.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冠以( )作为标志符。 A.ISBN B.ISSN C.ISRC D.ISRN 16.某文化公司策划选题和组稿后,与K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出版该书所需的生产费用等划入K出版社账户,并负责印制和包销该书。K出版社以自己的书号出版该书。K出版社的行为属于( )。 A.买卖书号 B.合作出版C.侵权出版 D.正常出版 17.下列关于出版社管理机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内在运作方式的建立旨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B.由分别与责、权、利相对应的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共同组成C.既具有对外功能,又具有对内功能

2018年出版专业资格《初级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8年出版专业资格《初级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新闻出版总署的主要职责,错误的是()。 A.参与起草有关出版活动的法律法规 B.审批大型出版项目的投资预算 C.指定和实施出版行政部门的管理规章 D.指定全国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 2.我国出版行政管理的对象不包括()。 A. 出版单位 B.印刷复制单位和印制单位 C.出版专业单位 D.发行单位 3.《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属于()。 A.法律 B. 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 地方法规 4.以下法规中,属于我国有关出版工作的最重要的基本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B.《印刷业管理条例》 C.《出版管理条例》

D.《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5.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 B. 追惩制 C.审批制 D. 检查制 6.按规定,经批准设立的互联网出版机构,还应持出版许可证到()办理互联网接入服务等相关手续。 A.国家电信管理机构 B. 国家邮政总局 C.省级电信管理机构 D. 省级邮政局 7.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出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出版单位实行(),以加强对出版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 A.特殊选择转向报批制 B. 重大选题备案制 C.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 D. 年检登记制 8.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高级资格的取得实行()制度。 A.考试 B. 评审 C.考试与评审相结合 D. 考试或评审 9.以下应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情形是()。

A.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一年 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以上 C.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 D.不能按要求提供参加继续的有关证明 10.按《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出版法规强化培训制度属于()。 A.引导机制 B. 约束机制 C.监督机制 D. 责任机制 参考答案:1.B 2.C 3.B 4.C 5.C 6.C 7.D 8.C 9.B 10.A 11.“英雄雷锋”这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 A.主谓短语 B.偏正短语 C.复指短语 D.中补短语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是()。 A.为了带领乡亲告别贫穷,共同致富,老将军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 计较:计算比较。 B.联合国文件用语讲究含蓄和婉转,多用中性词。例如,不说“敌人”而说“对手”。

2019年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多选试题及答案

2019年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多选试题及答案 1.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准确的有( )。 A.现行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 B.合体字是由几个偏旁组合成的,独体字则由一个偏旁充当 C.偏旁与部首的关系是:偏旁也是部首,但部首不一定是偏旁,偏旁 的数目远比部首多 D.汉字笔顺的基本顺序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E.汉字整理的内容之一是精简字数 2.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实行( )。 A.定量 B.定形 C.定音 D.定义 E.定序 3.《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中所称的“不规范汉字”包括( )。 A.《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的繁体字 B.1986年国家宣布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 C.1955年淘汰的所有异体字 D.1977年淘汰的计量单位旧译名用字

E.社会上出现的自造简体字及1965年淘汰的旧字形 4.下列各组人物姓名,没有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有( )。 A.茅盾鲁迅巴金峻青 B.杜牧韩愈李白宋濂 C.韩愈李白孟轲杜牧 D.苏轼方苞碧野夏衍 E.崔颢范晔解缙李渔 5.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有( )。 A.战栗融资珍希虎视眈眈 B.抵押报负鬼域磐竹难书 C.覆辙倾扎揣摩层峦叠嶂 D.痉挛苍穹赊账裨官野史 E.谩骂题纲好象釜底抽薪 6.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下列各组中全都为推荐词形的有( )。 A.班白标识红彤彤 B.鬓角车厢孤苦伶仃 C.搀和傅会独脚戏 D.股份订单热乎乎 E.推诿神采牛仔裤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有( )。

A.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再多走一步——看来仿佛依然向同一方向前进 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B.我记起来了:那篇文章的题目叫《我的乐园》。 C.中国猿人(全名为“巾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 国的发现.是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发现。 D.是你去?还是我大?刮现在还没接到通知,谁知道他叫谁去? E.“连长,”他低声说.”您就原谅我这个次吧!” 8.下列各句中数字用法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是( )。 A.他每天散步三、四十分钟,从不间断。 B.三十烷醇是白色鳞片状晶体。 C.“一二一”运动发生在昆明。 D.那本书是大三十二开的。 E.全社今年出版图书658种,总印数1亿3 500万册。 9.下列各句中相关倍数或量值范围的写法,不符合数字用法规范的有( )。 A.这种材料对温度要求特别高,必须先在200℃~220℃下预热3小时,然后在800±3℃下焙烧。 B.他前年花768元买的这台微波炉,现在只卖398元,售价几乎降了 1倍。 C.这种股票从去年的4.5元每股拉升到今天的18元每股,上涨了4倍,当心庄家出货。 D.现在核能发电达到世界总发电量的大约16%左右。

2018-2019年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201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项。) 1.我国著作权法中所说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具有独创性的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 )的智力成果。 A.传播 B.承载 C.复制 D.呈现 2.关于电影作品的著作财产权权利保护期,说法正确的是( )。 A.无限期保护 B.保护期为制片人逝世后50年 C.保护期截至首次公映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D.保护期截至首次公映后的第30年的12月31日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项。)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比喻 B.借代 C.对偶 D.对比 E.双关

2.下列句子中,属于假设关系复句的有( )。 A.多读多写,作文就会进步 B.要是你不去,那么谁去 C.你临时有事的话,可以打个电话来 D.基本公式都弄错了,可见没有认真学 E.要想皮肤好,吃饭别太饱 三、选答选择题(★组传统出版)(【共2组,其中★组主要考核“传统出版”内容,▲组主要考核“数字出版”内容;每组各10题,其中前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后5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请任选其中一组作答,如2组都作答,只按★组计分) 选答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项。) 1.关于出版活动中的“编辑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 A.编辑是包括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等在内的活动 B.编辑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并形成编辑加工对象的活动 C.编辑是对作品进行选择、优化的过程 D.编辑工作的目的是形成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出版物内容 2.关于国家对设立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A.出版单位不必报请审批就可以从事本版书的发行活动 B.出版单位的设立应符合国家关于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 C.设立期刊社,应经国家新闻出版有关部门审批 D.国家实行印刷经营备案制度,未经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印刷经营活动

2019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9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 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 A.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B.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D.微斯人,吾谁与归 2.下列关于谓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句子成分 B.谓语一般在主语之后,说明主语"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 C.代词都不可以做谓语 D.最常见用来做谓语的是动词和形容词 3.下列关于编辑与作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编辑离不开作者 B.作者离不开编辑 C.编辑和作者之间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 D.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4.与图书相比,期刊最基本的特点是( )。 A.系统性较强 B.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强 C.有固定名称,按顺利编号连续出版 D.开本较大 5.在出版工作中,编辑工作处于( )。 A.协调环节 B.中间环节 C.中心环节 D.辅助环节 6.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编辑 B.作者创作 C.复制 D.发行 7.教育类挂图宜选用的装订样式是( )。 A.平装 B.线装

C.散页装 D.精装 8.编辑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包括( )。 A.编辑 B.副编审 C.编审 D.总编辑 9.下列关于图书封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封面也称"书皮"、"封皮" B.封面能对书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C.封面由面封和底封组成 D.封面通常印有装帧性图文 10.根据国家《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除外文版图书和线装书外,凡书脊宽度大于或等于( )毫米的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应当设计书脊内容。 A.4 B.5 C.6 D.8

2015~2018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关于出版活动中的“复制”,说法错误的是()。 A.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复制过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B.印刷是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之一 C.电子期刊可以由读者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上阅读,所以不必经过复制 D.只有经过复制,作品中所含有的精神文化信息才能向消费者广泛传播 【答案】C 【考点】复制的概念 【解析】C项,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复本的工作。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有印刷、光盘压制、集成电路卡制作、计算机下载等。因此,电子期刊的下载过程也是复制的过程。 2.关于出版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社会效益的作品,即使没有经济效益,也要适量出版 B.经济效益很好的作品,不一定都可出版 C.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冲突 D.事业性出版单位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企业性出版单位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答案】D 【考点】出版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解析】《出版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

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是我国出版工作必须认真贯彻的重要原则。出版活动中的社会效益是指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出版效果,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出版经营获得的经济收益。两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但有时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冲突。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必须自觉地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多出精品力作,杜绝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绝不允许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 3.我国出版业由出版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出版专业教育单位和科研单位等构成。 A.各级出版行政机关 B.制作单位 C.印刷材料生产单位 D.出版物复制设备生产单位 【答案】B 【考点】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解析】我国出版业的构成包括:①出版单位,是从事出版活动的机构;②制作单位,是对精神生产内容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制成能够据以批量复制出版物的“母版”的专门单位; ③印刷复制单位,是从事出版物物质生产过程的部门;④发行单位,是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经营单位;⑤出版专业教育单位,是为出版业培养人才的机构;⑥科研单位,是专门从事出版科学研究工作的单位。 4.根据《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出版()类的图书,实行专门的资格准入制度。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中级基础)

2007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试题(中级)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 A .作者、编者、读者 B .策划、审读、编辑加工 C. 编辑审读加工、整体设计、校对 D .编辑、复制、发行 2.下列有关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影响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 .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B .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C. 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D .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出版活动的作用逐渐缩小 3. 我国出版管理部门将出版物分为( )等类型。 A .报纸、图书、期刊、缩微出版物、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 B .报纸、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工艺美术制品 C. 报纸、图书、期刊、影视片、音像制品、互联网出版物 D .报纸、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 4. 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 A .组合运用多种媒体 B .建立物流自动化系统 C. 培养大量的编辑出版人才D .利用外审力量完成稿件加工 5. 在所有的编辑活动当中,最早出现的是( )编辑活动。 A .报纸 B .书籍C.期刊D .网络 6. 图书编辑过程中,加工整理之前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 .组稿 B .审稿C.整体设计D .选题策划 7. 期刊的编辑过程中,审稿之后的基本环节包括( )。 A .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 B. 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 C. 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校样处理 D. 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排版印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