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不符合检测工作与纠正措施程序

08不符合检测工作与纠正措施程序

08不符合检测工作与纠正措施程序
08不符合检测工作与纠正措施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验、服务的质量及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须对不符合检测工作识别和控制,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其再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范围、鉴别、评审和处理及纠正措施做出了规定,适用于本中心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与处理。

3 职责

3.1管理、技术、监督人员均有责任识别不符合检测工作、并对日常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发现和判定不符合检测工作,提出纠正要求,对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3.2 由内审员判定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检测工作,提出纠正要求。对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3.3 由不符合检测工作责任部门提出纠正措施并实施:

3.4 由质量负责人批准纠正和纠正措施:

4 工作流程

4.1 不符合的分类

4.1.1 一般不符合

(1) 检测工作质量不符合,即向客户提供的检测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包括技术性结果和工作人员的行为);

(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

(3) 参加外部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时结果的偏离或不符合;

4.1.2 差错,在检测工作中发生下述任何一项情节者即属一次差错:

(1) 违反操作规程或工作粗心未尽其职而使检验结果错误,经审核发现,需重新检测者;

(2) 违反操作规程或工作粗心,未尽其职而造成仪器损坏(低值

易耗品除外),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3) 标准溶液配制错误,影响检测结果,经使用发现者(配制者与核对者负同等责任)

(4) 计算错误,复核、审核未发现,影响检测结果,但报告尚未发至中心外者(复核、审核者与检测者负同等责任);

(5) 打字、发文错误,影响检测或报告结果,经核对发现者;

(6) 丢失一般文件或资料,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7) 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燃烧、爆炸、中毒或工伤事故, 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4.1.3 事故,在检测工作中发生下述任何一项情节属于一次事故

(1) 违反操作规程或工作敷衍失责,玩忽职守至检测结果错误,且报告书已发至中心外需追回更改者(检测者、复核者和科室审核者负同等责任)。

(2) 损坏贵重、精密仪器、设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严重影响工作者。

(3) 标准溶液配制错误,导致成批检测结果错误,且有部分结果已发至中心外者(配制者与核对者负同等责任)。

(4) 计算错误,复核、审核未发现,影响检测结果,且有部分报告已发至中心外者(复核、审核者与检测者负同等责任);

(5) 打字、发文错误,影响检测报告结果,且报告书已发至中心外需追回更改者(打字者与校对者负同等责任)。

(6) 丢失机密文件、技术档案。

(7) 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燃烧、爆炸、中毒或工伤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者。

4.2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鉴别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发生的各种不符合检测工作,由所在部门监督员、科长(主任)、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作鉴别。

4.3 不符合检测工作鉴别方法

4.3.1 现场考察;

4.3.2 审阅检测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工作记录;

4.3.3 通过对举报、申诉的调查、核实;

4.3.4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

4.4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处理

4.4.1 由科室质量监督员和负责人组织实施,必要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

4.4.2 差错、事故的处理

4.4.2.1 差错发生后,当事人应如实、及时地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在科室《不符合测试工作记录》上进行登记,写明原因,科室负责人定期在全科室会上对这一段时期中发生的差错进行总结、分析。

4.4.2.2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着手处理( 特殊情况保留现场),并报告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组织人员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应在《不符合测试工作记录》上登记,科室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中心质量负责人,由质量管理办公室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会同事故发生科室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及时查清情况、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并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减少和消除事故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4.4.2.3事故者及有关责任者分别写出书面检查 ,对事故发生状况进行描述,从中吸取教训,并制订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现。 所在科室负责人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并作出结论,提出处理意见,质量管理办公室经调查核实后写出书面结论和处理意见报中心质量负责人。最后中心常务会根据事故的性质及影响程度, 对事故责任者作出批评教育、扣发奖金、调离岗位直至行政处分的处理决定。对已造成严重后果者(如经济损失、人身伤亡或恶劣政治影响)则可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4.2.4 差错和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故意拖延不报或弄虚作假,

隐瞒真情者,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4.4.2.5 发生重大检测事故,要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4.4.2.6 返工:责成当事人对其确认的不符合进行返工后,交给指定人审核。

4.4.2.7 改正:责成当事人改正其行为并作出检讨。

4.4.2.8 复查: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复查、核实,作出正确结论。

4.4.2.9 裁决: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裁决。

4.4.2.10 处分:根据情况给当事人行政、经济处分。对确认的不符合鉴别、评审、处理均应记录存档,其中严重不符合情况的记录应及时报上级

主管部门和授权部门备案。

4.5 纠正措施的管理

4.5.1 纠正措施实施流程

发现不符合-分析原因-处理-制订纠正措施-审核-批准-实施-跟踪检查-验证效果(需要时)-文件更改(需要时)。

4.5.2 发现一般不符合(不涉及多部门的)由责任部门质量监督员或科室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不符合的原因。由责任部门科室负责人提出纠正措施报质量负责人审核认可后下达责任部门实施,其跟踪检查由质量负责人负责,需要时由技术负责人验证效果,若需文件更改则按有关规定进行。

4.5.3 发现严重不符合或涉及多部门的,由质量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不符合的原因。由责任部门负责人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质量负责人进行审核(需要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由质量负责人负责,需要时由中心验证实施效果,若需文件更改则按有关规定进行。

5 记录

5.1本程序形成的文件均应由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整理立卷、归

档。

6 相关文件

《申诉处理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检测工作程序》

《人员培训程序》7 所使用的表格

不符合测试工作记录

整改措施计划

纠正措施记录/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一、目的: 识别不合格问题的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发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再发生,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促进持续改进活动。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所有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三、职责: 1、品质部: 1.1负责将进料检验中的不合格信息以书面形式反馈给采购、供应商并追踪改善效果。 1.2负责制程检验、成品检验、出货检验中质量异常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拟定。 1.3负责调查、处理质量事件、客诉事件。 2、采购: 2.1负责联络及要求供应商对进料中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执行纠正预 防措施、恒久改善对策。 2.2负责将供应商的改善对策、执行结果传递给品质部。 3、业务: 3.1负责将客户抱怨信息传递给品质部,并将改善对策及执行效果回复客户。 4、相关责任部门: 4.1负责分析各自部门内的不合格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并按照改善对策执行。 4.2负责解决质量异常产品的工艺技术问题及依据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修订相关作业标准。 4.3相关责任部门可因品质/环境异常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5、行政部:负责对外部环境的投诉及处理. 四、程序: 1、纠正措施: 1.1不合格的信息来源: 1.1.1业务部负责传达客户的投诉和意见信息; 1.1.2品质部负责提供制程中的产品不合格信息; 1.1.3品质部负责提供物料/产品不合格的信息,签发[品质异常联络单];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1.4品质部负责提供内外部审核或管理评审发现的不合格项信息,签发[纠正及预防措施报 告]。 1.2对已发生不合格的识别和制订纠正措施。 1.2.1产品的不合格信息回馈到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识别。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 序》处理,初步判定质量异常发生原因并确认责任归属后,由责任部门立即拟定纠正措施,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分析拟定改善方案,依所提出改善对策确实执行,直到解决为止,否则重新制订纠正及预防措施. 1.2.2内部或外部审核发生的不合格项,由品质部进行识别,根据不合格情况,填写[纠正预 防措施报告],由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纠正措施,并交品质部确认。 1.3纠正措施的实施: 1.3.1为确保提出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应明确实际: a、消除不合格原因的具体方法、步骤和完成日期。 b、实施和监督的责任。 c、实施效果验证责任。 1.3.2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应按计划时限限期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认。 1.3.3品质部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协调和监督。 1.4纠正措施的验证: 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由品管进行验证,并记录于[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中。 1.5管理评审中,应对已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评价是否能够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2、预防措施: 2.1对潜在不合格的识别和制订预防措施: 对潜在的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回馈到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识别,必要时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分析,判定质量潜在的异常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预防措施,由品质部评价确认。 2.2预防措施的实施: 2.2.1为确保提出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应明确: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改检验)

\\ 1 目的 为了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检测、检验过程和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工作,确保在发生不符合工作时能及时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确保检测、检验结果的质量,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检测、检验工作过程的管理体系运行、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的各环节的不符合工作的控制和纠正。 3 术语和定义 3.1 符合:满足规定的全部或个体的要求。 3.2 不符合:未满足某个规定的全部或个体的要求。 4 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对严重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决定的批准。 4.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运作和资源管理中不符合工作的控制:负责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对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做出处置方法的决定和要求,跟踪确认验证结果,并批准恢复工作的决定。 4.3 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体系运行和支持服务中不符合工作的控制:负责组织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对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做出处置方法的决定和要求;负责识别公司管理体系与资质认可评审准则和标准的偏离并视其严重性,决定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开展专项内审,有权中止管理体系的活动。 4.4 技术管理部负责维护本程序文件的有效性:负责收集汇总不符合工作的信息,对识别出来的不符合工作对偏离或违反方针、目标、政策、程序可能造成的责任和风险的严重性和可接受性做出评估和决定(如作出暂停工作、扣发报告和通知客户),组织跟踪验证纠正活动结果的有效性并反馈给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 4.5 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负责对检测、检验工作的日常监督,对发现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要求,并验证所实施纠正活动的有效性。 4.6 内审员负责内审中发现的技术运作和管理体系活动中违反程序和认可准则的不符合项,人报告,同时 并向质量负责提出纠正活动的要求。 4.7 公司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和权力向技术或质量负责人直至公司总经理报告所发现的任何不符合工作,提出相应纠正和改进的建议。 4.8 技术管理部资料管理员负责归档保存不符合工作的有关记录。 5 工作程序 5.1 不符合工作控制流程图(见图2-09)

28.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28.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消除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原因,将不合格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和项目开发建设的全过程。 3.职责 3.1 工程部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主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 3.2 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控制程序 4.1 纠正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4.1.1 工程部负责收集以下的有关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 a) 质量体系内审及第三方验证的不符合项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日常体系运行监督检查的结果; b) 不合格品的控制情况; c) 顾客意见及处理情况; d) 实施监督和测量中发现的问题;

e) 各部门执行公司经营生产计划中发现的问题。 4.1.2 工程部根据上述信息,对存在的不合格(包括顾客的投诉和意见)进行评价,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对象,填写“纠正措施通知单”,下发责任部门。 4.1.3 责任部门接到“纠正措施通知单”后,应分析发生不合格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纠正措施,2天内反馈工程部,由工程部批准后进行实施,重大纠正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进行审批。 4.2 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4.2.1 工程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本程序4.1.1条款规定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和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不合格,调查分析原因。 4.2.2 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和需要进行改进的项目和目标,由工程部确定应采取预防措施的对象,填写“预防措施通知单”,下发责任部门。 4.2.3 责任部门接到”预防措施通知单”后,应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2天内反馈工程部,由工程部批准后,组织进行预防措施的实施,重大预防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进行审批。 4.3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 4.3.1 各部门严格按照制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实施,消除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4.3.2工程部负责监督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并对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对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时,应重新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新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3.3 当因实施纠正预防措施需要对有关的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改时,由工程部负责依据《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文件的修改。 4.4各部门对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要予以记录,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425-17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采取措施消除实际不符合及其产生的影响,防止非预期使用、安装或转序;识别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潜在的不符合演变为事实上的不符合。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过程运行控制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不符合过程的控制与改进。 3 职责 3.1集团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对本程序负责。 3.2集团公司安质处为主责部门。负责组织对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负责外部审核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

踪验证;负责组织收集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信息,以确定是否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3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收集、分析工程项目中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质量趋势信息,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4相关部门/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负责本部门/单位的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和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 4.1不符合的等级划分: 4.1.1 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重大不符合。 4.1.2 不符合分类: a) 一般不符合:偶尔发生,不符合法规、规范、规程、标准要求,可能导致不合格品/部位(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的说法一致)的发生,但不影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b) 重大不符合:要素或关键过程多次出现重复发生不符合现象,而又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导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出现系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培训课件

1.目的: 为确保各部门不符合品质及环境的事项,都有明确的改善方法及对策,以防止相关品质问题再次发生,降低成本及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自进料﹑生产﹑检验﹑实验﹑仪校﹑储运、环境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所发现之不合格产品及不符合事项,制程中不符合规定之作业行为及相关方抱怨等均适用。 3.定义: 3.1纠正措施: (让问题不再发生)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 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预防措施: (让问题不发生)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 况的发生, 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 CAR: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改善行动要求。 3.4 MRA: MATERIAL REVIEW AOARD 物料评审小组。 4.职责: 4.1质检部:负责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成品出货检验﹑客户抱怨 跟进、可靠性实验,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内部审核、第三方审核、管理评审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4.2 生产部:负责制程异常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4.3 责任部门:对提出的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回复原因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并 实施。 4.4 MRA小组:由技术、生产、采购、品管组成,评审物料可否使用。 5.作业程序: 5.1进料检验 5.1.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时机 a)来料包括客供和自购的不良导致进料检验批退时:如属来料错 误、安全性、环境物质含量超标等不良的须发出质量异常处理单; b)来料包括客供和自购的不良导致进料检验批退时: c)生产、IPQC、QC发现材料品质不良,导致产品全检/重工时; d)因材料因素致客户对本公司产品提出投诉时; e)第三方检测未通过时。 5.1.2 纠正和预防措施

检定和检测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文件代号 WHVRI/QP 008-2003 第 4版第 0 次修订第 1 页共 3 页程序文件 修订批准人修订时间 标题:不符合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 控制程序 实施日期 2003年 04月 28 日 1 目的 通过对不符合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记录、评价和处理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符合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非预期转序或交付。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在质量和技术活动中出现的不符合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控制。 3 职责 3.1 监督员负责不符合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监督与验证。 3.2 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一般不符合的评价、处理及纠正。 3.3 科研业务部负责组织对严重不符合的评审及处置实施后的验证。 3.4 质量总负责人负责批准严重不符合的评审结果。 4 工作程序 4.1 不符合的分类

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不符合大致分为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两类: a 一般不符合是在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中偶然发生的不合格项或其他任何方面, 对其政策和程序或客户要求的影响不大, 经济损失较小, 且在短期内能够纠正的不符合; b 严重不符合是在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中重复多次发生不合格项或其他任何方面, 对其政策和程序或客户要求影响严重, 经济损失较大, 且引起客户申诉的不符合。 4.2 不符合的信息来源 鉴别检定、校准和检测活动的不符合工作,在质量体系和技术运作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信息可能来源于: 文件代号 WHVRI/QP 008-2003 第 4版第 0 次修订第 2页共 3 页程序文件 修订批准人修订时间 标题:不符合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 控制程序 实施日期 2003年 04月 28 日 a 客户的抱怨或申诉; b 质量体系文件、操作规范、作业文件的规定; c 质量控制、日常质量的监督; d 仪器设备校准、试剂或消耗材料的核查; e 对员工的考察和监督;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第1个不合格项 要求(对标准和/或客户要求的描述):s8.2.1.1 不符合(对上述要求的不符合事实的描述) 缺乏证据表明组织对客户满意的监视过程中,考虑了实际的产品交付业绩,如交付产品的质量表现等.六 客观证据(事例/证据的阐述或引用):客户满意度的探知与确定结果仅来源于[客户满意度调查表]而未考虑到组织产品对客户的实际交付业绩. 根本原因分析: 1.在策划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监视和测量时考虑不全面,未考虑产品的实际交付业绩; 2.没有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规定对顾客满意度评价时要测量哪几方面的业绩; 3.负责顾客满意度评价的人员对TS 16949标准8.2.1.1条款理解不深入。 预防措施: 组织顾客满意度评价人员培训TS 16949标准8.2.1.1条款和《顾客满意度评价指导书》的内容。 验证: 1.市场部人员和管代一同在12月日对顾客满意度的测量重新进行了策划,确定了评价内容和方法 2.市场部编制完成了《顾客满意度评价指导书》,12月日正式分发执行。 3.12月日市场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标准8.2.1.1条款和《顾客满意度评价指导书》培训学习。

4.市场部按《顾客满意度评价指导书》对客户满意度重新进行了评价,12月日完成6份评价报告。 所附证据列表:1.《顾客满意度评价指导书》 2.培训签到表及记录 3.六份《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 第2个不合格项 要求(对标准和/或客户要求的描述):7.3.3.2 不符合(对上述要求的不符合事实的描述): 过程FMEA中,潜在失效后果描述不具体,而将导致严重度的评估,从而影响到风险优先级系数的确定;个别探测度评估不恰当;当风险优先级系数超过组织规定的限度所采取的措施未有及时有效的验证. 客观证据(事例/证据的阐述或引用)Px5T+e+X2sy7qC 闪光器3726030-367过程FMEA 根本原因分析: 1.在过程FMEA分析时,项目组没有对过程进行充分讨论,导致对潜在失效后果描述不具体。后果描述不具体又导致对严重度评判的不严格。 2.没有针对公司产品制定探测度评价指导书作为依据,造成个别探测度评估不恰当。}6P 3.由于《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指导书》中对“措施结果”的内容未做具体阐述,导致了项目组在对该项工作落实时,仅落实了措施已实施,而未验证措施有效性,修改风险顺序数。 4.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操作性强的FMEA作业指导书。纠正/纠正措施:bb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不符合工作进行控制,消除已存在的不符合项,确保检测服务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3术语: 3.1符合:满足规定的要求。 3.2不符合: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4职责: 4.1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性和严重性评价给出处理意见,负责评价不符合工作对客户的影响并批准是否恢复检测工作; 4.2相关职能部门和监督员进行日常工作质量监督,发现和判定不符合工作,提出纠正要求,对纠正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4.3相关责任部门负责提出纠正方案,对不符合项目的纠正。

5工作程序: 5.1检测工作中不符合工作的识别 检测工作中不符合情况可能发生在以下情形: a)人员操作的失误; b)客户投诉及有关信息的反馈; c)仪器设备的损坏或失效; d)消耗材料的质量不合格; e)环境条件的失控; f)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应用存在的问题; g)量值溯源的失控; h)数据处理的差错; i)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的差错; j)样品的处置过程发生差错; k)人员监督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l)质量控制中发生的问题; m)微生物检测室发生生物安全事故; n)内审、外审和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5.2检测工作中发现不符合工作时,相关人员应及时填写《不符合工作评审处置表》不符合事实予以描述,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现的不合格工作及时进行判断调查并确认。 5.3纠正 不符合项被发现并确定后,检测室负责人须立即提出纠正处置要求,责任人立即实施纠正,确保消除不符合工作的现象,并将纠正情况记入《不符合工作评审处置表》生物检测室发生生物安全事故,应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处置。 5.4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评价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1.0目的 为纠正/预防措施活动的开展提供准则,确保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识别和纠正已发生的和潜在的不合格,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涉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过程的管理。 3.0引用文件及术语 3.1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2 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 4.0 定义 纠正措施:为消除现有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产生的原因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包括:纠正、原因分析、措施和举一反三;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的原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5.0职责 5.1 总经理:负责重大纠正/预防措施的批准。 5.2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内重大的、跨部门或多部门参与的纠正/预防措施的组织协调工作 以及各部门纠正/预防措施信息的汇总收集及分析。 5.3各中心总监负责组织本中心属辖范围内的纠正/预防措施活动的实施。 5.4 相关纠正/预防措施发出单位或人员具体负责相关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工作。 5.5相关责任单位:具体负责涉及责任范围内不合格原因的分析,纠正/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 6.0 工作内容 6.1 所有纠正措施计划制定前,责任部门应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并评估所采取的措施能防 止同类不合格再次发生的需求。 6.2纠正措施的评价方法 纠正措施的评价(包括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的不合格所制定的纠正措施,要视该

不合格对组织的综合的影响程度而定,包括考虑组织宗旨、市场形象,信誉成本、经济效益等,要处理好风险,利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6.3 纠正/预防措施提出时机: 6.3.1纠正措施提出时机: 1)内部质量审核所发现的不合格,由内审员按COP8.2.2-001《内部质量审核管理 程序》执行; 2)检验和试验各类一般不合格如连续出现三次或出现重大不合格时,由品管部按 COP8.3-001《不合格品管理程序》的要求执行。 3)每次顾客抱怨/投诉或出货产品被顾客退货时,由品管部按WI-4100-007《客户投 诉处理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 4)顾客满意度调查所调查出顾客不满意的项目或内容,由贸易部按COP8.2.1-001《顾 客满意度调查管理程序》的要求执行; 5)对未能达成质量目标的项目,由相关缺失责任部门按COP8.4 -001《数据分析管 理程序》的要求执行; 6)公司管理评审中所评审出的不合格项目由管理者代表按COP5.6-001《管理评审程 序》的要求执行。 7)顾客或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公司进行外部质量审核所发现的不符合项,由顾客或第 三方认证机构或品管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相关 单位采取措施。 6.3.2预防措施提出时机: 在公司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等活动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应利用适当的信息,如: 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和作业、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让步放行、内部/外部的质 量体系审核结果、顾客抱怨/投诉或顾客退货产品、质量记录、数据统计分析、顾 客不满意度等信息进行分析。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 制程序(新版) 1目的 为对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和预防事故、事件或不符合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矿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 3职责 3.1责任单位负责本单位不符合原因的调查、分析,制定并采取纠正措施。 3.2生产科和安监站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协调工作。

4控制程序 4.1不符合的来源 4.1.1生产过程中监督及各项检查与检测中发现的不符合。 4.1.2调查分析事故、事件中发现的不符合。 4.1.3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与相关文件、标准的不符合。 4.1.4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变更引起的不符合。 4.1.5有关部门检查时发现的不符合。 4.1.6审核与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 4.1.7相关方的合理建议与抱怨。 4.2事故与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根据人身伤害,设备、运输、消防等类型,分别按相应程序和法规要求进行;人身伤亡事故应配合有关政府部门调查、取证、分析、处理。 4.3不符合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针对上述条款发现的不符合或事故隐患,以及接到的有关不符合或事故隐患的信息,不符合发生单位组织调查分析,找出不符合

不符合控制程序

不符合控制程序 (HBQY-CX-19) 1 目的 对管理处各项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进行及时有效的处臵,以防止和减少造成的影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不符合的控制。 3 职责 3.1 处领导不符合处理工作。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不符合的控制。其中 1)养护科负责养护相关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2)收费科负责收费、监控等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3)路政支队负责路政相关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4)信息中心负责监控、机电设备维护等相关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5)办公室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纠正和处理。 6)安全办公室负责安全工作中出现的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的纠正和处理。 7)政工科负责组织对内部审核、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的纠正和处理。 4 工作程序 4.1 不符合的发现 不符合是指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包括: 1) 采购验收时出现的不合格品; 2) 各级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3)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更引起的不符合; 4) 内、外部审核发现的不合格; 5) 环境、安全技术性监测所发现的不合格; 6) 顾客及相关方的抱怨(包括投诉); 7) 服务不合格; 8) 环境和安全事故、事件;

9) 供方服务不合格。 10) 其他 4.2 不符合的处臵 4.2.1 采购不合格品的处臵 由验收人员做好记录,然后由采购人员按合同要求做退货处理。不能及时退货的,应做相关标识,隔离存放,防止误用。对有使用价值的,由各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物资进行评审,可降低使用或改变用途。 4.2.2 服务质量不合格的处臵 由检查或管理人员当场责令相关人员停止不合格服务并立即改正,情节严重的报告部门负责人进一步处理,具体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引起顾客投诉的,按《信访投诉处理规定》执行。 4.2.3 管理不符合的处臵 4.2.3.1 管理处内部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能当场整改的应责令立即整改,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必要时停止相关作业。情况严重或短期内不能完成整改的,检查项责任部门下达书面整改通知或以会议、文字通报的形式提出整改要求。 责任部门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整改和处理: ---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对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责令有关责任人员做出书面检讨。 ---通报批评。 ---经济处罚。 ---调换岗位。 ---行政处理。 ---解除劳动合同。 责任部门整改完成后,应将整改情况书面报检查部门,检查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直至不合格项的消失。 4.2.3.2 管理处接受上级或政府部门检查发现的不符合,由办公室统一组织整改,将整 改情况书面报检查部门。 4.2.4 发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指标超标时,相关部门应立即停止相关运行工作,采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0367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为对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使之与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危险相适应,以防止不符合的重复发生和产生新的不符合,特制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范围内所有的OHS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3.职责 3.1安全处负责对各单位OHS的不符合发出

通知,通知中注明对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同时要求责任单位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处应对纠正与预 防效果进行验证。 3.2责任单位负责不符合原因调查与处理,制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 3.3 OHS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中的组织、协调、监督工作。 4.工作程序 4.1不符合信息来源 4.1.1安全处管理人员巡检中发现的不符合。 4.1.2各单位专、兼职安全员日常巡检或有关领导巡检时发现的不符合。 4.1.3公司每月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 4.1.4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定义: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责任: 1)品保部:负责对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品质方面的投诉、产品检验方面出现的不合格的纠正预 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2)企管部:负责对涉及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紧急事故情况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 踪验证。 3)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原物料出现不合格时提出“改进行动要求”,由责任单位制订纠 正与预防措施,品管负责跟踪验证。 4)各责任部门:负责不符合的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5.作业程序 5.1 不符合的来源: 1)内部审核 2)外部审核(第二、三方) 3)管理评审 4)相关方抱怨 5)监控与测量 6)数据分析 5.2 不符合的原因调查: 1)企管部、品保部对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信息进行 分析、研究、归纳出带有规律性或管理性方面的不符合项,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通知 责任部门。 2)企管部、品保部根据问题类别的不同,在“不符合项报告”注明不符合项的类型:严重不符 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尽可能体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便责任部门采取适宜的措施。 3)严重不符合由企管部、品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调查与分析;一般不符合由责任部门 负责调查。 4)管理者代表核准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不符合的纠正与 预防措施,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5)产品检验发生的不符合由发现部门及品保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不符合信息转达换成 “改进行动要求”单。 6)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 负责进行判定、签署“改进行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QC主管可邀请QE及评审小 组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7)客诉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客户端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CQE负责进行判定, 依据RMA单,客户邮件,提交生成“改进行动要求”单、CQE主管负责审核签署“改进行 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CQE可邀请相关部门、QE、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 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8)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制程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主导, QE、SQE、采购参于,现场进行判定,依据不良比率,现场QC主管提交生成“改进行动 要求”单、SQE负责转换“改进行动要求”单成“SCAR单”给予供应商要求回复;必要时 可邀请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5.3 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0目的 对已经发生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适应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再发生/发生。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0职责 3.1质量保障部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跟踪、验证,并将验证情况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3.2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评审及原因分析确定,评价、确定和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3.3管理者代表批准拟实施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4.0程序 4.1 纠正措施 4.1.1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制定纠正措施 a)过程、产品及供方原材物料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经常超过产品质量指标时; b)管理评审时发现不合格; c)顾客对产品质量或服务重大投诉时; d)内审时发现的不合格; e)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1.2 纠正措施的实施 a) 对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产品不合格,由生产管理部组织生产车间评审不合格,查找、分析和确定不合格原因,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需求,制定与该不合格的性质和影响相适应的纠正措施,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生产车间实施纠正措施。

b) 纠正措施实施的结果,由质量保障部进行有效性验证,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应由生产管理部按照(4.1.2 a)条款的规定重新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c) 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不合格项,由存在不合格项的责任部门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原因,评价、确定纠正措施的可行性,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d) 纠正措施所涉及的原因分析确定、评价确定的措施和实施结果有效性的记录,由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记录》予以记录。 4.1.3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责任部门收到不合格报告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处置单》时,必须对发生的不合格事实进行原因分析,在2天之内制定出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限,并对纠正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审。纠正措施应与该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并提供纠正措施落实结果的证据。 4.1.4质量保障部对纠正措施落实的结果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并在验证栏内签字确认。 4.2预防措施 4.2.1潜在不合格发现的时机: a)产品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检验时; b)顾客对产品质量改进的意见或建议; c)产品质量稳定性出现波动; d)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内部审核。 4.2.2预防措施的实施 a)对与产品生产质量相关的须采取预防措施的潜在不合格,由生产管理部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定与该潜在不合格的性质和可能影响相适应的预防措施,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生产管理部组织生产车间实施。 b) 预防措施实施的结果,由质量保障部进行有效性验证,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应由生产管理部按照4.2.2 a)条款的规定重新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c) 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发现的潜在不合格项,由存在潜在不合格项的责任部门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定预防措施并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d) 质量保障部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潜在不合格项采取预防措施实施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改+检验)

1 目的 为了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检测、检验过程和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工作,确保在发生不符合工作时能及时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确保检测、检验结果的质量,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检测、检验工作过程的管理体系运行、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的各环节的不符合工作的控制和纠正。 3 术语和定义 3.1 符合:满足规定的全部或个体的要求。 3.2 不符合:未满足某个规定的全部或个体的要求。 4 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对严重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决定的批准。 4.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运作和资源管理中不符合工作的控制:负责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对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做出处置方法的决定和要求,跟踪确认验证结果,并批准恢复工作的决定。 4.3 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体系运行和支持服务中不符合工作的控制:负责组织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对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做出处置方法的决定和要求;负责识别公司管理体系与资质认可评审准则和标准的偏离并视其严重性,决定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开展专项内审,有权中止管理体系的活动。 4.4 技术管理部负责维护本程序文件的有效性:负责收集汇总不符合工作的信息,对识别出来的不符合工作对偏离或违反方针、目标、政策、程序可能造成的责任和风险的严重性和可接受性做出评估和决定(如作出暂停工作、扣发报告和通知客户),组织跟踪验证纠正活动结果的有效性并反馈给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 4.5 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负责对检测、检验工作的日常监督,对发现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要求,并验证所实施纠正活动的有效性。 4.6 内审员负责内审中发现的技术运作和管理体系活动中违反程序和认可准则的不符合项,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同时提出纠正活动的要求。 4.7 公司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和权力向技术或质量负责人直至公司总经理报告所发现的任何不符合工作,并提出相应纠正和改进的建议。 4.8 技术管理部资料管理员负责归档保存不符合工作的有关记录。 5 工作程序 5.1 不符合工作控制流程图(见图2-09)

IATF16949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程序_最新

WORD资料.可编辑 文件编号:MZQP-009 文件名称: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文件版本:第C版 首发日期:2017-12-01 生效日期:2017-12-01 作成: 审核: 批准: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已发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及时有效的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防止和消除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因素,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等有关的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3 定义 3.1 防错 使用过程或设计特征来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 3.2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 3.3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3.4 FMEA 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3.5 5W1H 5W1H( WWWWWH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 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6 8D 8D是团队导向解决问题对策一个标准方法,由8个步骤和一个准备步骤组成,这些步骤用来客观地 确定、定义和解决问题,并防止相似问题的再发,并提出永久解决及改善问题的方法。 4 职责 4.1 质量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纠正措与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的跟踪、协调、验证和评估。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内部重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的组织工作。 4.3 技术部负责开发设计阶段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4 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及生产工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5 销售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成品物流服务及售后服务过程中客诉问题通过分析后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6 零件、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采购部负责制定和实施。 4.7 其他各有关部门按职能分配,负责本部门所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5 作业流程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SOP

纠正和预防措施 控制程序 总页 码 共 页 章页 码 共 5 页 章节 8.0 第 页 第 1 页 修 改 号 修 改 号 版 本 D1 1.目的 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杜绝和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以及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潜在的不合格因素的分析和控制。 3.定义 3.1纠正措施:为了改正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而所采取的措施。包括诸如程序或体系等的更改以实现质量环中任一阶段的质量改进。 3.2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而所采取的措施。包括诸如程序或体系等的更改以实现质量环中任一阶段的质量改进。 4.职责范围 4.1不合格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2品质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和验证。 4.3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批准、协调和监督。

纠正和预防措施 控制程序 总页 码 共 页 章页 码 共 5 页 章节 8.0 第 页 第 2 页 修 改 号 修 改 号 版 本 D1 顾客信息 产品监控 过程监控 5.程序流程 流程 职责/接口 市场部 分厂 分厂 相关部门 管理者代表 不合格责任部门/产品工程部 不合格责任部门 品质部 管理者代表 信息反馈的收集与记录 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措施 预防性措施 纠正性措施 措施执行 措施验证 输入管理评审 持续改进

纠正和预防措施 控制程序 总页 码 共 页 章页 码 共 5 页 章节 8.0 第 页 第 3 页 修 改 号 修 改 号 版 本 D1 6.工作程序 6.1纠正措施 6.1.1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应对以下的不合格品及产品质量有关的不合格信息,采取纠正措施: a. 质量体系审核(包括外审和内审)中出现的不合格项。 b. 产品不合格报告(包括退货、包装、标签不合格)。 c. 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 d. 顾客的意见、投诉、抱怨。 6.1.2顾客的投诉和售后服务工作中得到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由制造部进行分类登记后,填写《顾客信息记录》送交品质部。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将《不合格品审理单》反馈到有关责任部门。 6.1.3不合格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a . 与产品和过程有关的重大不合格原因,由品质部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一般的产品和过程不合格,由各责任部门组织调查和分析;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分析。 b. 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时,可采用因果图/排列图/能力调查/直方图/相 关图/故障模态分析法(AMDEC )/图示记录等方法,确定主要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因素,在分析原因时须仔细分析产品范围(包括材料),以及所有相关的过程、操作(设备、工装模具)、质量记录、售后服务报告、顾客索赔记录等,在不合格原因分析时可请供应商和顾客共同参与。 c. 不合格原因分析的重点是: 1〕设计和规范问题 2〕过程控制和检验问题 3〕工艺装备和检验设备问题 4〕环境条件问题 5〕工商业提供的原材料(包括其他产品)及其现场管理的问题 6〕人员的技能与资格问题 d. 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结果均应明确责任部门,做好调查、分析结果记 录。对重大的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还应形成不合格原因分析报告,包括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严重性作出评价。 6.1.4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a . 一般问题由各责任部门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消除不合格的原因所需的纠正措施,其内容应包括:不合格事实陈述、不合格事实的判定依

不符合检测鉴定工作控制程序

1. 工作目的 对检测/鉴定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和控制,确保检测/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保 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活动中和技术要求的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3. 工作职责 3.1不符合工作责任人负责对不符合工作采取纠正措施。 3.2质量负责人负责评定不符合工作的严重程度。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不符合工作的处置和批准恢复工作。 4. 工作程序 4.1不符合工作的识别 4.1.1质量负责人组织内审员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识别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 的不符合项,具体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1.2质量负责人通过对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人员反映的情况、客户反馈、投 诉等情况进行分析,识别检测/鉴定、服务过程中的不符合。 4.1.3监督员通过对检测/鉴定人员开展工作活动的监督,在仪器设备、方法、样品处 置和环境条件等环节进行核查,发现问题。 4.1.4技术负责人依据《结果质量控制程序》和《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组织对检测/ 鉴定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监控,记录和分析产生不符合结果的原因。 4.1.5以上过程发现的问题或其它途径发现的问题,如外部审核等,由识别人员填写《不

符合项报告》。 4.1.6检测/鉴定报告审核和批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检测/鉴定报告管理程序》要 求执行。 4.2不符合项的评价 421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进行评价。 422不符合分成轻微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 422.1 轻微不符合是指不会对检测 /鉴定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经纠正不可能再次发生的不符合。 4.2.2.2 一般不符合:指尚未影响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在技术操作方面未给客户造成损失和影响,属于偶然事件,被证实不会影响到结果准确性,纠正或补救后不可能再次发生的不符合工作。 422.3 严重不符合:指已影响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属某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 整体出现不符合项或某要素失控,或直接影响到结果准确性的,对客户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不符合工作或纠正后可能再次发生的不符合工作。 4.2.3根据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4.3不符合工作的处置过程 4.3.1属轻微不符合或属于一般不符合项并能现场关闭的工作,质量负责人或分站技术 主任通知相关人员现场跟踪整改确认,符合要求后即可关闭措施,其它工作正常开展。 4.3.2属一般不符合项而不能现场关闭和属经常性、重复性或严重不符合项的不符合工 作,质量负责人或分站技术主任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要求责令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整改,只有经纠正措施验证有效后方可重新开展本项检测/鉴定工作。 4.3.3对于4.3.2中的情况按照不符合工作的进展程度,采取以下处理办法: 4.3.3.1 当对检测/鉴定结果产生影响但还没有编制报告时,技术负责人或分站技术主任应通知暂停检测/鉴定工作。 4.3.3.2 当对检测/鉴定结果产生影响且已经编制了报告时,技术负责人或分站技术主任应通知暂停检测/鉴定工作并扣发报告。 4.3.3.3 对于已经发出的报告,由技术质量管理部或分站综合办公室负责通知客户收回报告,并重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