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方治疗男科疾病临床发挥拾贝_黄海超

经方治疗男科疾病临床发挥拾贝_黄海超

经方治疗男科疾病临床发挥拾贝_黄海超
经方治疗男科疾病临床发挥拾贝_黄海超

30内蒙古中医药

经方治疗男科疾病临床发挥拾贝

黄海超* 任存霞**

摘 要:本文通过结合临床经验与体会,试从经方辨证论治男科疾病:阳萎、、遗精、精浊、早泄,取得一定疗效。归纳并探讨了仲景方在男科疾病的临床运用规律,结合《伤寒论》仲景之旨,试分析探求其广泛应用之因,以期提高临证水平。

关键词:经方;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桂枝加龙牡汤;当归贝母苦参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中图分类号:R25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5)10-0030-02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仅为外感病而设,同样可用于治疗各种杂病,俞根初在 《通俗伤寒论》更是提出 “六经钤百病”之说。笔者认为男科疾病完全可从六经辨治治用经方。因为,经方辨证不仅从病因病机推理,而且分析临床症状即可得出辨证。男科疾病的辨证亦是如此,近年来笔者以经方为主治疗男科疾病,均获良效。现将其临床应用分述如下。

1 温肝养血化瘀,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治阳痿

阳萎在男子性功能障碍中最为常见。综合各家论述,古医籍中阳痿概念为:在有性欲的前提下,在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但不坚硬,或虽坚硬勃起但维持时间短暂,以致不能完成性交全过程。在论治思路的发展史上,金以前的医家论治阳痿均从肾论治,至金元及其以后,发展了多因论治、从肝论治、从阳明论治等论治思路。阳萎的病因颇复杂,治疗也较棘手。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魂,具有调节精神情志的功能。《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足厥阴之别……循胫上睾,结于茎”。肝脏功能失调,或肝经病变,是导致阳萎的重要原因。王琦教授亦有“宗筋为肝所主,治萎当重调肝”之说。故笔者治疗阳萎多从厥阴入手,采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减治疗。

涉水或淋雨,房事后冷浴,寒邪内侵肝经,加之肝血亏应,宗筋无以濡养,又兼病久入络,血不流通,宗筋失荣。寒性收引,宗筋作强不能。症见阴茎萎弱,甚则短缩冰冷,睾丸坠胀或收缩,小腹、会阴拘急,头晕目眩,夜寐多梦,口干不欲饮水,舌质偏黯、边有瘀斑、苔白,脉弦涩。治以温肝养血化瘀之法。当归四逆汤始见于《伤寒论》,用于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内有久寒者,加吴萸生姜。”根据其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能,笔者探索用该方治疗阳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病案1. 李某,男,43岁,2007年10月11日初诊。患者自诉阳事不举,勃起无力3年余,多方医治无效。现胸闷不舒,时喜太息,神倦乏力,腰酸膝软,稍有畏寒,小便偏多,四肢发凉,睾丸亦觉发冷。舌脉:舌淡有瘀斑,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阳萎,辨证属厥阴经脏两寒,血虚寒凝。治宜养血温经暖肝,通阳散寒逐瘀。方用当归12g,细辛3 g,通草15 g,桂枝15g,官桂5g,白芍12g,党参12g,吴茱萸3g,炙甘草12 g,醋柴胡 10 g,枳壳 10 g,仙灵脾 30 g,紫石英 10g,大枣12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10月23日复诊,服上方10剂,面露喜悦之色,自诉服上方诸症大减,上方加减继服19剂调理而愈。

2 调营卫潜心神,桂枝加龙牡汤治遗精

遗精是指在非性活动时精液自行泄出的一种症状,有梦遗与滑精之分。严格说来,梦遗也是一种性活动。若3~5 天或 l~2 天1次,甚或白昼精自滑出,并有头晕、精神萎靡、心跳气短、腰酸腿软、消瘦自汗、不能熟睡等症状,属病态,须及时治疗。现代社会,患者生活在高节奏快,高压环境下,伤及心神心气,气不摄精,以至出现遗精、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精血同源,日久损及心阴营血,营血伤则火更炽,火逼精泄,导致阴阳平衡失调的恶性循环状态。《难经?十四难》云: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营卫不调,心则受损。

本病多因用心过度或妄念妄想,君相火旺,引起遗精,或素体阴液亏虚,日久损阳,阴阳失调,阴亏虚火,上扰心神则淫梦纷纭,

阳虚精关不固乃应梦而遗。遗精则次数频数,遗精后多见头晕、精神萎靡、腰腿酸软、失眠等全身症状。治以调营卫和阴阳,潜心神之法。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用于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龙骨、牡蛎安潜心神,营卫调和则心神得安,不扰精室则遗精得愈。

病案2.张某,男,50岁,2009年3月10日初诊。患者有多年慢性前列腺炎病史,近半年来遗精前来就诊。现少腹时有拘急,每周遗精2~3次,自觉发热,怕冷,汗出,手足不温,夜尿多,乏力,腰膝酸软,时有心悸,口淡不渴,舌淡苔薄,脉弱。中医诊断:遗精。辨证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兼肾虚不固。治宜调和营卫,安潜心神兼补肾。方用桂枝20g,白芍20g,生龙骨(打碎,先煎)25g,生牡蛎(打碎,先煎)25g,炙甘草9g,乌药12g,益智仁12g,菟丝子12g,大枣12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7剂。3月18日二诊,汗出减少,怕冷好转,以前方7剂。3月26日三诊:仍有腰酸,倦怠乏力好转,加山茱萸15g,以前方7剂。4月6日四诊:每周遗精1次,夜间尿多止,以前方7剂。之后以前方治疗30余剂诸症除。

3 清热活血利湿,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精浊(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老年男性皆可罹患的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属于中医淋病、尿浊、白浊等范畴。但具体而言,应属于中医“精浊”范畴。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杂病?赤白浊门》中有精辟论述:“溺与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故《医学纲目》列之肝胆部;浊病在精道,故《医学纲目》列之肾膀胱部。” 特点是发病缓慢,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临床常使不少医、患者感到棘手和苦恼。笔者常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改汤,取其清热活血、利湿导浊之法而达治疗目的。

本病致病因素,大多由于饮食辛辣厚味,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蕴;或因忍精不泄,离位之精郁而化痰;或相火旺盛,疲劳过度所致。其主要病机是湿热蕴结下焦,气血瘀阻,络脉瘀阻。当归贝母苦参丸出自《金匮要略》,虽主治妇人“妊娠小便难”,但原文亦提到“男子加滑石半两”,提示本方亦可用于治疗男科疾患。方有清热利湿通淋,和血散郁消瘀之功。当归贝母苦参丸用治前列腺病症,可谓恰和病机。方中贝母散结通利,苦参苦寒燥湿除邪,是针对外邪侵犯、经脉不利之“小便难”所设;更以辛甘温润之当归为君,补益活血止痛,润窍通利经脉。笔者体会,对于诸多小便不利、尿急、尿痛、尿涩诸症,无论虚实,加用当归均可有效缓解。

病案3. 乔某,男,43岁,2012年9月4日初诊。患者患慢性前列腺炎3年余,经中西药多方治疗,均未见明显好转。近日因劳累,症状加剧。患者自诉尿频、尿急、尿不尽,尿道口滴白浊伴灼热感,会阴部胀痛。腰酸,乏力,时伴早泄,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略厚,边有瘀点,脉细弱。直肠指诊:前列腺质地饱满,扪之有灼热感,压痛+。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辨证属湿热蕴结下焦,气血瘀阻。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袪湿排浊。方用:当归12g,滑石12g,浙贝母25g,土茯苓30g,苦参15 g,败酱草15g,薏苡仁20g,王不留行15g,玄参15g。每日1剂,水煎服。7剂。9月13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惟腰骶部尚有坠胀感。诊见舌质稍红,苔腻,脉弦细。直肠指诊,前列腺扪之灼热感减轻。予原方加桂枝9g。7剂。9月22日三诊:服药之后,诸症消失,再予原方7剂,以资巩固疗效。

4 安神定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早泄

早泄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研究表明早泄的发病率为

*呼市中蒙医院(010020)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010058)

2015年9月20日收稿

DOI:10.16040/https://www.doczj.com/doc/c518816944.html,15-1101.2015.10.032

31 2015年期第10期

14%~41%,常与遗精、阳痿相并而作。一般治疗早泄多从肾阳虚论治, 如《曹仁伯医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之所以能安其处者,全在肾气之封藏不失其职,虚者反之。”但笔者多年临床实践发现,早泄患者除少数年老体弱者外,很难见到肾阳虚症状。多数中青年患者,发病初期往往表现为阳事易举等相火旺盛之象,可兼有口燥咽干、头晕耳鸣或胸胁苦满、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胆火内郁之症,常伴阴囊湿痒、小便热黄等热象。性事活动赖于心、肝、肾三脏及君相之火协调如常,三者尤其 “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为肝所主,肝之疏泄如常,精神情志调畅,肝血充盈,血旺精足,宗筋得以濡养,性欲旺盛,阴茎坚挺有力,精窍启闭,方能施泄有度。当代著名男科学家徐福松教授亦强调:“男科疾病勿忘肝郁。” 这类患者性欲减退,阳物难举,或举而即泄,又导致情志抑郁,烦闷不舒,纳差多寐。因此笔者治疗疏肝郁利胆火、宁神定志,用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由柴胡、半夏、党参、龙骨、牡蛎、桂枝、大黄、铅丹、茯苓、黄芩、生姜、红枣等12味药组成。学者普遍认为本方由小柴胡汤加味而成,是表里同治,邪正同治的和解之方,其证属于少阳病范畴。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本方现代更多应用以肝经病变为主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包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意,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在《金匮要略》中主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即可调肝理脾,又可调和阴阳,治疗生殖系统疾病,亦获良效。笔者认为足厥阴肝经环阴器,抵小腹,病入厥阴,肝失条达,气机不利,往往阴阳失调,肝气不舒、胆火内郁,相火妄动,产生早泄、遗精等症。

病案4.患者,男,36岁,2013年4月7日初诊。患者近1年来,行房易早泄,曾多方服补肾药无效,特来我处就诊。自觉腰困、浑身不适,口苦,咽干,两眼干涩,眠差,心烦易怒,脉涩,舌质淡红苔腻。中医诊断:早泄,辨证属肝郁胆热,阳不摄阴。治宜疏肝郁利胆火,宁神定志。方用醋柴胡12g,炒黄芩9g,半夏24g,党参25g,生龙骨30g(打碎),生牡蛎30g(打碎),茯苓15g,茯神15g,桂枝12g,大黄3g,炒白芍18g,炙甘草12g,大枣12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4月13日复诊,服上方五剂,乏力、口苦、眼干诸症大减,效不更方,续服15剂,性事正常。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参考文献

[1]卫向龙,孙世发,瞿荣.小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的对比研究I[J].光明中医,2009,3(24):394.

运用刘宝厚教授“湿热不除,蛋白难消”思想治疗肾脏病的体会△

商俊芳*

摘 要:肾脏病是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名老中医刘宝厚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本文讨论运用刘宝厚教授“湿热不除,蛋白难消”思想治疗肾脏病的体会,旨在传承名医经验,促进中医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关键词:名老中医;湿热不除,蛋白难消;肾脏病;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5)10-0031-02

刘宝厚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及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专家,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专注研究肾病30余年,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家和肾脏病学专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继承发扬。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亲聆教诲,运用其“湿热不除,蛋白难消”思想治疗肾脏病,疗效显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肾脏病湿热证的形成

肾为水脏,主调节水液而司开合,如《素问?水热穴卷》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脏病中湿热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外感所致的,也有湿热内生的,还有内外合邪以及药物、饮食等原因,皆可导致湿热证[1]。但更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则可发现无论是外感所致还是内伤所为,其中湿邪的存在是最终酿成湿热之证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刘宝厚教授认为湿邪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来湿邪往往有一个郁而化热的过程,内湿的形成多由肺、脾、肾功能虚损,导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所以说,水湿是湿热产生的基础。因为就外感之邪而言,不仅湿热相合侵入机体能形成湿热之证,而且即使是单纯的湿邪入侵日久化热亦可成湿热之证。内生湿热证的形成也是先有湿邪,然后或郁久化热,或与外感火热相抟而成湿热之证。可见有湿才能形成湿热,只是形成的速度有急有缓,没有湿邪存在的前提条件,单纯的热邪终不能酿成湿热,外感、内伤都是如此。

2 “湿热不除,蛋白难消”思想

湿热证在肾脏病中极为多见,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率为57.3%,肾病综合征发生率为70.7%,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更为突出[2]。刘宝厚教授认为湿热与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重要性仅次于血瘀证。因此,清利湿热也逐渐成为治疗各种肾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中医认为蛋白尿的形成为脏腑亏虚,肾失封藏,固摄无权,精微外泄所致,与脾肾关系密切。肾脏病湿热伤津耗气,使脾肾失于滋养,虚损更甚。脾虚则统摄失司,清浊不分,谷气下流,精微下注。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不易驱除,热为阳邪,性主开泄,肾受邪热熏灼而失统摄之能,致精关开多合少,使精微物质从小便漏出,形成蛋白尿,可见湿热可导致肾病蛋白尿的发生。刘宝厚教授对大量临床资料研究[2],发现蛋白尿的上升多与湿热病理有关,清利湿热可以明显降低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可作为无症状型肾病湿热证型的微观辨证参考指标。湿热之邪粘滞,病势往往缠绵不愈,使尿蛋白不易消退,湿热未尽而蛋白尿迁延不愈或反复出现也是肾病的一大特点,因此刘宝厚教授提出“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的学术观点,是刘宝厚教授在肾脏病中医辨证论治的三大要领之一。

3 运用“湿热不除,蛋白难消”思想治疗肾脏病

在肾脏病过程中,感染是引起肾病加重和复发的主要原因。肾病患者病情迁延,易反复感染与湿热致病病程较长,湿热蕴蒸缠绵难解的特点相似。研究发现湿热证在病理影响、临床表现等方面与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湿热证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更为突出、多见与该类患者易合并感染有关,无论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或皮肤、肠道感染,患者出现感染时临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湿热证证候。刘宝厚教授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分析[2],发现湿热型肾脏病患者大多与继发感染有关,尤其与一些隐性的感染病灶有关。上焦湿热,常见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皮肤疔疮疖肿等;中焦湿热,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等;下焦湿热,常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对此,刘宝厚教授认为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将湿热与现代医学之感染认识结合,认为感染和湿热的病机相同,只是中西医从理论上认识有所不同,因此主张肾脏病患者若有感染病灶存在,临床上就呈现不同程度的湿热证候的表现,治疗必须根据湿热的轻重缓急,采取标本兼治,或急则治标的方法,彻底清除湿热,才能收到好的疗效。否则湿热留恋或湿热未净,过早应用温补之品,就会造成闭门留寇之弊,导致蛋白尿长期难消。

4 典型病例

△基金项目: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内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YJzy2013-33)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甘肃 兰州(730030)

2015年9月25日收稿

DOI:10.16040/https://www.doczj.com/doc/c518816944.html,15-1101.2015.10.033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

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十一、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十三、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十五、小儿泄泻 1.辨证 (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 基本治法: (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 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 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 3)患儿俯卧位: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 辨证施治: (1)伤食泻:加揉中脘100次,清脾胃各200次,分腹阴阳30次,推箕门100次,揉板门100次。 (2)阳虚泻:加补肾经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左端正50次,捏脊5遍。 (3)外感泻:加开天门100次,运太阳100次,推坎宫100次,推天柱骨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一窝风100次。 十六、小儿食积 1.食积夹寒型 (1)基本治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2)取穴:脾土、腹阴阳、三关、八卦、足三里、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3)操作: 1)补脾土: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推300次; 2)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桡侧及尺侧100次; 3)推三关600次; 4)运八卦:使患儿掌心向上,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卦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卦”,约300次; 5)分推腹阴阳:患儿仰卧位,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200次; 6)摩揉脐腹:患儿仰卧位,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食积夹热型 (1)基本治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2)取穴:脾土、腕阴阳、三关、六腑、四横纹、外劳宫、腹阴阳、足三里。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20200530122128)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 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 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 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 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常见病的中药治疗 内科病症 一、感冒: (一)含义:感受触冒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和时行病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内科常见疾病。(二)病因病机 1.病因:以风邪为主因 (1)六淫风邪常兼夹它邪致病:寒、热、暑湿、湿、燥; (2)时行病毒; (3)生活起居失当; (4)正气虚馁,卫外不固。 2.病机 (1)发病:卫气之强弱及感邪的轻重 (2)病位:主要在肺卫。 (3)病性:一般以实证居多,若素体正虚,又感外邪,为本虚表实证。 (4)病势:邪袭肺卫,多以表证为主,很少发生传变。 (5)病机转化:初起多见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外邪束表犯肺,肺卫功能失调。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三)分类及用药 1.风寒感冒:包括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 (1)风寒表实证 证候特点:轻者仅见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脉浮。重者可伴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脉浮而紧。 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常用中成药: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伤风停胶囊、表实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丸、都梁丸、小儿清感灵片等。 正柴胡饮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或3g (无糖型),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2)风寒表虚证 证候特点:恶风发热,汗出,头痛,或有项强,咳喘,咳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缓。证机概要:风寒袭表,营卫失和,肺气不利。 治法: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代表方剂:桂枝汤。 常用中成药:桂枝合剂、表虚感冒颗粒,等等。 桂枝合剂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邪,头痛发热,鼻塞干呕,汗出恶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 2.风热感冒:包括风热犯表证及暑湿伤表证。 (1)风热犯表证 证候特点:身热较著,微恶风,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

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沛县中医院骨伤科2016年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骨伤科 二〇一六年一月修订

目录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腰痹病 TCD编码:BMY091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ICD-10编码:M51.2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在L4、L5或L5、S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3)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4)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有腰部外伤史,腰腿刺痛,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痛有定处,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 3、湿热痹阻证:腰腿灼痛,痛处伴有热感,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乏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松解类手法,包括滚法、推法、掌揉法、弹拨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 2、整复类手法,包括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等适用于缓解期及康复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的治疗体会可单项或者多项组合运用整复类手法,但急性期慎重选择整复类手法。 3、手法治疗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忌用或慎用手法: (1)影像学示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病情较重,神经有明显受损者,慎用手法治疗。

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沛县中医院骨伤科 2016 年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骨伤科 二〇一六年一月修订

目录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1) 一、病名 (1) 二、诊断 (1) (一)疾病诊断 (1) (二)疾病分期 (2) (三)证候诊断 (2) 三、治疗方案 (2) (一)手法治疗 (2) (二)辩证使用中药和中成药 (3) (三)牵引疗法 (4) (四)针灸疗法 (4) (五)手术治疗 (4) (六)护理 (4)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 五、疗效评价 (5) (一)评价标准 (5) (二)评价方法 (5) 桡骨下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 一、病名 (7) 二、诊断 (7) (一)疾病诊断 (7) (二)证候诊断 (7) (三)骨折分期与分型 (8) 三、治疗方案 (8) (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8) (二)手术治疗 (10) (三)药物治疗 (10) (四)康复治疗 (11) (五)护理 (11)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1) 五、疗效评价 (12) (一)评价标准 (12) (二)评价方法 (12)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腰痹病TCD 编码:BMY091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 编码:M51.2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在 L4、L5 或L5、S1 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3)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4)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或 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参考模板)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喘病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 诊断依据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捎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证候分类 1、风寒束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热恶风。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湿蕴肺: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粘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4、水气凌心: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尿少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细致。 5、肺脾两虚: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晄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

6、肺肾两虚: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辩证施治 风寒束肺:宣肺散寒、平喘止咳,射干麻黄汤。 风热犯肺: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 痰湿蕴肺:化痰行湿、止咳肃肺,方用三子养亲汤。 水气凌心:温阳利水、益气宁心,真武汤合五皮饮。 肺脾两虚:补肺益气、健脾温阳,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滋补肺肾、百合固金汤,二冬二母汤。 疗效评定 1、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2、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 二、肺胀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等危重症候。肺胀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及烦躁,心悸 等,以喘、咳、痰、胀为特征。 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 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症候。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 3、有长期慢性咳喘病史,及反复发作史,一般约经10~20年形成;发病年 龄多为老年,中青年少见。 4、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中以寒邪为主,其次过劳、暴怒、炎热也可诱发本 病。 5、体检可见桶状胸,闻及肺部哮鸣音或痰鸣音及湿性罗音,且心音遥远, 胸部叩诊为过清音。 6、X线检查、心电图及血气分析有助于本病诊断。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胃脘痛)

胃脘痛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受外邪等导致胃之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亦有因脾胃虚弱,络脉失养,不荣则痛。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邪气犯胃所致胃脘痛多属急症、实证;脏腑失调,胃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者,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1.1.1主症:胃脘部疼痛,包括胀痛、隐痛、灼痛、刺痛、剧痛。次症: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吞酸、嗳气呃逆、大便不调等脾胃症状,倦怠乏力、四肢酸懒、心悸气短、消瘦失眠等一般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呕血、便血等出血变证。 1.1.2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常常突然发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中青年居多;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高。 1.1.3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情志不畅、起居失常、劳累过度、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及药物等。 1.2鉴别诊断 1.2.1真心痛:真心痛部位常在左侧胸膺,痛彻胸背或向左臂内侧放射,疼痛如绞,或如割如刺,突然发病,其痛剧烈难忍,常伴胸憋汗出、心悸气短,甚则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甲手足背紫、大汗淋漓、脉细或结代等危急病证;多见于老年人,一般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胃脘痛始终在上腹胃脘部,疼痛不如真心痛之剧烈,同时伴有胃胀、纳差、嘈杂、嗳气、呃逆、泛酸或呕吐清涎等脾胃证候,多见中青年,一般病情较缓,预后良好。部分真心痛患者,以胃脘痛为主诉而到医院就诊,对中老年的剧烈胃脘痛患者应作心电图、肌钙蛋白(TNT)及心肌酶谱检测以排除心痛证,可参照冠心病篇。 1.2.2胁痛: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部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有时也可出现和胃脘痛相似的症状,但两胁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循经所过,故胁痛多与肝胆胰腺疾患有关。一般疼痛较剧,多因油腻饮食诱发或加重,临床常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心烦、胸闷纳呆、目黄肤黄等症。胃脘痛病变在胃,虽肝气胃痛可病连两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1.2.3腹痛:胃脘痛的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部位较局限,病变在胃,常伴有嗳气、泛酸、纳差、呕吐等症状。腹痛的病位则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腹部发生疼痛,

内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

内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眩晕病 西医病名:原发性高血压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二)证候诊断 1(肾气亏虚证:腰脊疫痛(外伤性除外)、胫疫膝软或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3(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鉴别诊断 1、中风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塞等表现。 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论治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标本兼治,强调长期治疗时应以治本为主。 1(肾气亏虚证 治法:平补肾气,调和血脉。 推荐方药:补肾和脉方加减。生黄芪、黄精、桑寄生、仙灵脾、炒杜仲、女贞子、怀牛膝、泽泻、川芎、当归、地龙等。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肾阴虚证)、右归丸(肾阳虚证)等。 2(痰瘀互结证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

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1.3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1.4证候特征: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是中风病常见的证候要素,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十一)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十三)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十五)小儿泄泻 1.辨证 (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 基本治法: (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泄泻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多由脾胃失健,湿邪内盛而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的基本病机。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病属实证。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其他如肝气乘虚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缤纷属虚实夹杂证或许证。而湿盛与脾又往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故暴泻迁延日久,每可从实转虚;久泻复因外感、饮食所伤、可引起急性发作,表现虚中夹实的实证候。本病与西医的腹泻含义相同,亦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病变。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1.1.1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或泻下完谷不化。常先腹胀、腹痛,旋即泄泻。1.1.2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病史。 1.2鉴别诊断 1.2.1 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黏液为主症。泄泻亦可有腹痛,但多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

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 1.2.2霍乱:二者均有大便稀薄。但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并证,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所写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泔而不甚溴,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濡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瘪、汗出肢冷等阴样亡之危象。而泄泻仅以排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粪便稀溏、便次频多,其发生有急有缓,且不伴有呕吐。 2 辨证论治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应着重化湿,参以淡渗利湿;同时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采用湿、清热之法,结合健运脾胃。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运脾气为要、佐以化湿利湿:若夹有肝郁者,宜配合抑肝扶脾:肾阳虚衰者,宜补火暖土。 2.1 寒湿困阻证 证候: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病机:寒湿侵袭,脾失健运,清浊不分,肠腑传导失司。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完整版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 白,脉浮紧或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 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 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 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中医科的诊疗规范

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示范) 第一节感冒 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 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 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 1 风寒证 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

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 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内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眩晕病 西医病名:原发性高血压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 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年5 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 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二)证候诊断 1 .肾气亏虚证:腰脊疫痛(外伤性除外)、胫疫膝软或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3.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 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

数。 二、鉴别诊断 1、中风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塞等表现。 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 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 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18 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论治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标本兼治,强调长期治疗时应以治本为主。 1.肾气亏虚证 治法:平补肾气,调和血脉。推荐方药:补肾和脉方加减。生黄芪、黄精、桑寄生、仙灵脾、炒杜仲、女贞子、怀牛膝、泽泻、川芎、当归、地龙等。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肾阴虚证)、右归丸(肾阳虚证)等。2.痰瘀互结证 治法:祛痰化浊,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生半夏、苍术、白术、天麻、陈皮、茯苓、薏苡仁、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地龙、郁金等。中成药:绞股蓝总甙片、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喘病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她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 等。. 诊断依据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捎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证候分类 1、风寒束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热恶风。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湿蕴肺: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粘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4、水气凌心: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尿少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细致。 5、肺脾两虚: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晄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 6、肺肾两虚: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辩证施治 风寒束肺:宣肺散寒、平喘止咳,射干麻黄汤。 风热犯肺: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 痰湿蕴肺:化痰行湿、止咳肃肺,方用三子养亲汤。 水气凌心:温阳利水、益气宁心,真武汤合五皮饮。 肺脾两虚:补肺益气、健脾温阳,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滋补肺肾、百合固金汤,二冬二母汤。 疗效评定 1、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2、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进。

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肠痈诊疗常规 [病因病机]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阑尾炎,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而固定的压痛。据统计该病约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10%,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0-40周岁年龄组发病最高。[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 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和婴幼儿则较少见。 2、转移性右下腹痛,多为突然急性腹痛,初起在脐周围或上腹部,为阵发性钝痛,逐渐加重。经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 腹阑尾点附近,呈持续性痛。可有轻度阵发性加剧,或阵发性 绞痛。 3、可伴有头晕,头痛,身倦无力,发热,恶心呕吐,纳呆,便秘或腹泻等证。右下腹阑尾点有固定压痛,重者可有 反跳痛,腹肌紧张。 4、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为盲肠后位阑尾炎;闭孑L肌试

5、验阳性及直肠指检在直肠前壁右侧有触痛,提示为盆 腔位阑尾炎或脓肿的可能。 6、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1~1.5万之间,中性粒细 胞比率增高。 [鉴别诊断] 肺热病(右下肺肺炎和右侧膈胸膜炎) 胸部体检及胸部X检查可鉴别 石淋(右侧输尿管结石) 以突发性绞痛,并放射到会阴部或大腿内侧,尿频、尿痛、血尿,或尿出沙石为主证,X线腹部平片及B超检查可以确诊异位妊娠 育龄妇女,有停经史,突感腹痛,伴有会阴部重坠感,恶 心呕吐,头晕,面色无华,血红蛋白下降,阴道内诊及后穹窿 穿刺可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1、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 (1)热毒蕴肠症右少腹疼痛触痛明显,有反跳痛或可扪 及局限性包块,发热口渴,恶心欲呕,嗳气纳呆,大便秘结,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行气祛瘀,通腑泄热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或阑尾清化汤加减。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感冒)(20201101101959)

感冒感冒是感受触感冒风邪引起的以鼻赛、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病位主要在上焦肺卫,由于外感风邪或时行外邪客于肺卫,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肺失宣肃而发病,一般病程为3-7 日,在整个病程中少传。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等肺气失于宣肃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等卫表不和的症状。 1.1.2 男女老幼均会患,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1.1.3 理化检查:可见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1.2 鉴别诊断与风温的早期鉴别。感冒发热大多不高,或不发热,以解表宣肺之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多不传变。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或伴咳嗽胸痛,头痛较剧;且多有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甚则见邪入心包,见神昏、谵语、惊厥等 症状。 2 辩证论治

感冒的病位在于肺卫,辩证属于表实证。根据病邪的性质,应用解表达邪的方法。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 2.1 风寒证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病机:机体感受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清阳不展,络脉失和,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天花粉15g,羌活6g,独活6g, 前胡 10g,桔梗6g,甘草6g,川芎10g,柴胡10g o 加减:表寒重者,加麻黄6g,桂枝6g,以疏散风寒;鼻塞流涕重者,可加辛夷包煎6g,苍耳子6g以疏风通窍。 2.2 风热证 证候:发热较重,微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脉浮数。 病机:风热邪气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风热上扰。 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 金银花10g,连翘12g,荆芥8g,牛蒡子10g,薄黄后下6g,淡豆鼓6g,竹叶10g,桔梗6g,甘草6g。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与规划方案.doc

江油市中医医院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二〇一一年度 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3) 一、病名 (3) 二、诊断 (3) 三、中医治疗 (4) (一)辨证施治 (4) (二)特色疗法 (4) 四、疗效评估及评价: (9) 五、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9) (一)难点分析: (9) (二)应对措施:.............................................. ???10

中风病(脑梗死) 一、病名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 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995 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 具备 2 个主症以上,或 1 个主症、 2 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 CT或 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 CT或 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