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求知识于世界”——日本明治维新优质课

第3课“求知识于世界”——日本明治维新优质课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1889年日本宪法 1.制定背景 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不仅引起农民的不满,也同样引起了中小资产阶级同样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仅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订宪法。 2.宪法的主要内容 明治宪法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享有广泛的统治权。国家的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而是掌握在天皇手里。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 日本国会称为“帝国议会”,规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天皇任命的“敕选议员”组成,它实际上是大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按照选举法,只有直接缴纳一定国税的人年满25岁的男子才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男子才有被选举权。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 宪法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由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枢密院,它由天皇敕选的“元老”“重臣”组成,独立于议会和内阁之外,在政治上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1)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2)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 不同之处:(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抵御外侮的要求,但却没有林则徐、魏源那样的反侵略决心。在办洋务的过程中,仍寄希望于列强,在实践中必然执行一条对外妥协之道。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使日本摆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思想的指导下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2)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与封建势力、外国资本相勾结的改良之路,必然失败。而明治维新所推行的政策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较彻底地打击了封建保守势力,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掌握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预习导学: 1、日本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 2、改革的背景: 1、)内忧:哪些人是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 德川幕府封建统治阶级 地方藩国 下级武士、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下层民众 2、)外患:(民族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主阅读课本内容:武装倒幕 4、明治维新: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积极 消极(局限性)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基础知识: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二、情感价值观培养: 1、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从推翻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轨道。 2、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能力培养: 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意义及局限性。 重点、难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意义及局限性。 教学过程: 导入: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简要回已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大化改新。回忆从12世纪未,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是,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的幕府封建,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日本天皇日本仁政年号为明治的这一年,所以叫“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讲述: 一、倒幕前的日本(板书) 1、社会状况(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后,师问):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如何?当时封建的统治阶级有些认?掌实权的是认?(答:锁国、落后;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德川幕府)(教师着重解释天皇、将军——幕府统治时期,将军掌实权,天后是傀儡,大名:将军以下的封建领主称作“大名”;其领地叫“藩”;武士:将军和大名的家臣)占全国80%的农民,成为剥削的对象,统治者公然声言:“农民像芝麻,越榨越出油”,因此,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2、商品经济的发展(板书)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生答出:手工业工场的规模,三个著名的商业中心,新兴地主出现,大名,武士开始经商等即可)(师总结:总之,

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

3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说出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 2.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1、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 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正确理解和评价明治维新。 ,第二部分内容:课程学习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1.国内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际背景: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 二、倒幕运动

日本的社会危机: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断恶化。 2.倒幕派的组成: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3.倒幕运动开始: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4.明治维新的前提:倒幕运动成功 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幕府统治结束,睦仁天皇亲政,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迁都东京。 三、明治维新 1.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明治维新——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武士道”精神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明治维新——意义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名师教案中华书局版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1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1、明治维新的含义是什么?日本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明治维新的? 2、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性质各是什么? 4、明治维新有什么历史意义?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概述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明治维新取得的的积极成果和带来的不利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 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2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学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归纳和概括一般的历史事件,以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本课的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有意识的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思想,逐步加强学生这一方面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评价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日本明治维新

导入新课: (师导)曾经我们也学过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是什么?它是向哪里学习?而今天 呢?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 革) (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课件显示各类图片) (一)介绍幕府及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 (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 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 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课件显示) 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3、前提条件: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二)武装倒幕的开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日本在十九世纪中期也难逃被侵略的厄运?从中我们能又一次受到哪些启示?国际: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殖民扩张、掠夺原料 国内: 统治腐朽、矛盾尖锐、闭关锁国、发展缓慢 启示: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

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A天皇B将军C大名D武士 2、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 ①将军②大名③商人④武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日本尊攘派形成的原因是 ①外国势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②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③中下级武士得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④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原因有 ①尊攘派对幕府抱有幻想②幕府军队进攻 ③西方列强的压力和围攻④尊王派失去民众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日本倒幕派之所以打败幕府军队,是由于 ①倒幕派得到天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②倒幕派士气高昂,武器先进,战斗力较强③大名与幕府决裂,参加对幕府的战斗④西方列强保持中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19世纪中期的日本,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有 ①劳动人民日益贫困,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力 ③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增强 ④部分藩主主张反对幕府统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19世纪初,日本社会矛盾激化,表现在 ①农民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发生②工商业者也不满幕府剥削和掠夺 ③中下级武士变成反幕府的力量④西方列强加快侵略扩张的步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9、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A、教育改革 B、军事改革 C、培养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10、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由半割据状态转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代替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明治维新中,天皇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将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员直接管理 ③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④将大名集中东京居住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破太平梦,彻夜不能眠。”这首日本民间歌谣反映了美国将领佩里率舰队闯进江户湾,日本上下惊慌失措的情景。歌谣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 A.1853年 B.1840年 C.1854年 D.1868年 2.日本实行西化,30年后就打败了大清;日本实行西化,40年后就打败了当时横跨欧、亚的俄国;日本实行西化,100年后GDP就排名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日本的“西化”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大化改新 B.推翻幕府统治 C.日本侵略朝鲜 D.明治维新 3.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是( ) ①废藩置县②建立天皇制 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关注的重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加强中央集权 D.努力发展教育 5.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似曾相见不相识”。这是因为日本(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6.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A.保留了天皇制 B.实行了“废藩置县” C.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它对日本社会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华师大版练习题第二十篇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华师大版练习题第二十 篇 第1题【单选题】 世界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多种多样,俄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其相似的还有:( )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近代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改革开放是永恒的主题。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地实施了(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天皇专制 D、幕府将军的统治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有人说,日本“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的民族”。促使日本完成这一重大历史跨越的转折是大化改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 【内容标准】 ???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探讨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不断的调整充实自己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 【教学要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导入。日本是如何成为亚洲强国的? 【新课探究】 一、探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明确:1、12世纪开始,日本进入了黑暗的幕府统治时期。 2、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 3、日本封建统治的构成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其中掌握实权的是将军。 4、日本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5、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二、探讨倒幕运动 明确: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明治政府成立。 三、探讨民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内容: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创立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3)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4)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军队。 (5)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3、讨论:明治维新的意义? 明确: (1)性质上,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世纪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摆脱了民族危机。 (4)但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什么?提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彻底) 4、对日本明治维新双重影响(积极和消极)的认识: 探索一:积极影响: ①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新教材课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精讲多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局部抗战 1.九一八事变 (1)背景:1929年秋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日本;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日本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1931 年上半年,日本加紧武力侵华部署。 (2)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军和沈阳城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3)结果:日军占领沈阳,进一步占据中国东北;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2.一二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战事。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全国民众积极支援。3.各方态度 (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主力“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2)国联调查团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 (3)东北民众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4.华北事变 (1)发生:占领东北三省后,日军指向华北,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又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2)影响:1935 年12 月9 日,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救国主张,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5.西安事变 (1)发生:1936年12月12日晨,张学良和杨虎城为逼蒋抗日,扣留蒋介石,即西安事变。 (3)结果:在各派力量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德川幕府的统治、倒幕运动和明治初年的改革三个方面去掌握。德川幕府的统治重点了解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了解倒幕运动的简要经过、结果。明治初年的改革要求学生掌握明治维新的国内外原因、内容、性质、意义、局限性。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1.对日本明治维新双重影响(积极和消极)的认识: 探索一:积极影响: ①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它使日本较为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 探索二:消极影响: ①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这两种剥削制度(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结合,使日本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处于天皇专制主义的压迫之下。在经济上则遭受到“高佃租和低工资”的残酷剥削; ②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成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造成极大的苦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③明治维新是由下级武士领导的,并且是在打着天皇的旗号下进行的。它既没有举起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也没有建立起维护民主精神的新政权。掌握国家政权的下级武土继承了武士道军国主义精神,就用“失之于欧美,取之于亚洲”的对外侵略扩张来弥补损失。【疑难点拨】 1、造成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生的原因有哪些? 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级没有成为独立的、强有力的阶级。 ②领导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是中下级武士,整个斗争又是在明治天皇的旗帜下进行的,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11

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 第3课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的四项措施: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 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分析图表认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3、正确看待日本的文明开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对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 2、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讲故事导入法: 一般国家的纸币上,都是印着开国之父或历史名君的头像,但日本却有些特别,在1000日元的纸币上,印着有日本“国民作家”之称的一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年)穿西装的头像。夏目漱石的成名处女作是《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20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化嘲笑为利刃,直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鲁迅曾以“轻快洒脱,富于机智”评价该作品。日本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万元大钞,上面印的头像是穿和服的福泽谕吉(1834—1901年),即日本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精神领袖,也是“脱亚入欧”论的始作俑者。福泽谕吉

第一学习主题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doc

和口号。 2.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概述:武装倒幕运动 4. 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 解读重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其性质是 。 古代日本通过___________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它当时学习的对象是_________。 课堂进行时 】 你知道武士道吗?武士道原来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它规定了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效忠君主,崇尚武艺,讲究“信义”和“廉耻”等。明治维新时期,掌握军队领导权的都是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倒幕派人士。这些人出身中下级武士,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他们在建立新式军队时,对军队灌输武士道精神,规定了军人应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和崇俭朴这五条武士道规范,要求军人效忠天皇,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 【自主学习】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知识建构 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再一次飞跃,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几乎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同时,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我们从中

可得到哪些启示呢?(提示:从国际环境上、从改革阻力上、从群众基础上、从领导力量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1)从国际环境上看: (2)从改革阻力上看: (3)从群众基础上看: (4)从领导力量上看: 【课堂小结】原因前提影响 课堂大练兵 .日本明治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B.允许土地买卖C.文明开化D.发展近代工业 2.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彻底铲除封建制度C.摆脱殖民统治D.实现工业化 3.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是 ( ) A. 废藩置县 B.废除行会制度,引进西方技术 C.实行义务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4.右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哪一方面 改革后出现的现象?()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 D.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5.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谈到日中关系 时说“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并希望 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回首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 A. 沦为半殖民地 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6.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和国家持续发展的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努力发展教育 7.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之 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学习西方B.鼓励人民富起来 C.工业立国 D.对外掠夺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吧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好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大批工厂,为“求知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一体现了该事件的哪些内容? (3)这一事件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 )从促进国家的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布置作业(见作业本第21课)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原因:幕府统治的危机 内:幕府的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打开了日本大门,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重; 二、前提:武装倒幕 1868年,倒幕派武装在鸟羽、伏见打败幕府军,取得胜利,被推翻。三、改革的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允许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方面:“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影响最深远);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4)军事方面:取消,实行,建立的皇军 四、性质:是自上而下的的改革 五、历史影响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摆脱了危机,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有人说“中日在19世纪中期,同是天涯沦落人,而到十九世纪末,相逢却曾不相识”。请你用史实来说明这句话。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留下那些借鉴和启示? 1、“……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D.迁都东京 2、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 A.发展近代工业 B.文明开化 C.学习西方D.政治平等 3、材料一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福泽谕吉《脱亚论》请回答: (1)材料中“守旧衰老的政府”是指什么政府? 后来解决这一政府的方式是什么? (2)新政府将世界文明引进“东洋孤岛”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华师大版九上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word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 【内容标准】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探讨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学习先进,不断的调整充实自己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 【教学要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导入。日本是如何成为亚洲强国的? 【新课探究】 一、探讨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明确:1、12世纪开始,日本进入了黑暗的幕府统治时期。 2、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 3、日本封建统治的构成 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其中掌握实权的是将军。 4、日本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5、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二、探讨倒幕运动 明确: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明治政府成立。 三、探讨民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内容: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创立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3)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4)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军队 (5)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3、讨论:明治维新的意义? 明确: (1)性质上,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世纪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摆脱了民族危机。 (4)但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什么?提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彻底) 4、对日本明治维新双重影响(积极和消极)的认识: 探索一:积极影响: ①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它使日本较为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 探索二:消极影响:

【中华书局版】2019秋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23课_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 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和买卖 C.实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2.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 19世纪中期,政府提倡: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的是下列哪国政府?() A.沙皇俄国 B.日本明治政府 C.大清政府 D.中华民国政府 4. 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下面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 A.日本大化改新 B.俄国1861年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二、材料题 《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日本侵华 (一)日本局部侵华 1、日本侵华的原因: (1)已蓄谋已久(2)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 为摆脱困境建立法西斯专政(3)1927年6月东方 会议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 (4)有利条件:国内:国共两党内战对峙;国民 党抗战意图没有明确,没做好抗战准备。国际: 欧美列强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法无暇顾及日本 侵华;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2、日本局部侵华的过程 (1)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 (2)1932年,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 (3)1932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 (4)1935年,华北事变 讲解日本侵华过程,利用知识填空的表格,有利 于学生梳理知识线索,清晰地掌握本节内容。 (二)日本全面侵华 1、开始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 侵华战争爆发 2、日本侵华的罪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 月;重庆大轰炸;731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 3、日本侵华政策: 政治:以华制华,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经济:以战养战,对占领区经济掠夺 对战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1、培养学生论从史 出的观念和独立思 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筛取有 效信息能力。 二、中国抗战 (一)中国局部抗战 1、抗日救亡运动(杨靖宇) 3、东北抗日联军牵制大量日军,1936年 2、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影响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过程: 1、培养学生阅读史 料,提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 2、通过展示相关历 史图片,再现历史 情境,增强学生的 情感体验,加强爱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华师大版复习巩固三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华师大版复习巩固 三十四 第1题【单选题】 “19世纪60年代”“由封建国家到资本主义国家”“摆脱民族危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符合这些条件的是:( ) A、大化改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内战 D、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农奴制度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 D、改革教育,学习西方文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边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堂笔记上记下的关键词。该同学学习的应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废除农奴制 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内容不能出现在学习“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主题知识结构中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到19世纪后期,一些大国如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俄国⑤日本等国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其中,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⑤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国家中都是通过改革的手段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A、英国法国 B、俄国日本 C、美国中国 D、德国意大利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行的政策是:______。 【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 优秀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确定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 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导)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 二、讲授新课: (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社会危机:闭关锁国,社会矛盾尖锐(①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 (二)倒幕运动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师: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三)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口号 师:“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在这样的口号下,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1.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四)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师: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这次改革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展开的,所以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历史作用:对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不断强大;对外,使日本摆脱了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26

第3课百日维新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保国会及百日维新的基本内容。 难点:保国会及戊戌变法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到历史前台,在中国资产阶级远未成熟的时候,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进入政治实践阶段。 【讲述内容】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19世纪末,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是什么?表现在哪里? 1、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 ②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 ③法国租借广州湾;

(2)维新派极力宣传变法,并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 (1)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痛陈变法 1897年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陈述变法的紧迫性,强调内忧外患,形势严峻,变法刻不容缓,否则,皇上与诸臣求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虽未到达皇上,但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光绪帝为了摆脱慈禧太后束缚,开始准备接纳维新主张。守旧派阻挠皇帝召见维新派,改令五大臣“问话”康有为,1898年1月24日,李鸿章、翁同和、荣禄、廖寿恒、张荫桓在总理衙门召见康有为,荣禄问:“祖宗之法不可变”,康答:“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也,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即如此地为外交之署,亦非祖宗之法所有也,因时制宜,诚非得已。”事后,翁同和入奏,光绪帝命令,今后康有为若有条陈,即日呈送,不许阻止,并要康有为呈送所辑日俄变政之书。这样就有了1898年1月29日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上清帝第六书),指出: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建议皇帝效法日俄推行新政,当务之急是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开制度局,许天下人上书,它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康有为主张引起了皇帝的共鸣,他当即下令有关部门详细研究康有为建议。 (2)康有为递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帮助光绪帝坚定变法决心 帝党官僚翁同和大力举荐康有为,皇帝命令总理衙门将康有为撰写的宣传变法的《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法考》等书进呈上来,皇帝对此十分欣赏,将书“置御案,日加披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