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有机物特性

高分子有机物特性

高分子有机物特性
高分子有机物特性

有机物理化特性一、乙酸丁酯:

二、正丁醇:

三、重芳烃溶剂石脑油:

四、乙酸-1-甲氧基-2-丙基酯:

五、1-甲氧基-2-丙醇:

六、二甲苯:

七、萘:

八、1,2,4-三甲苯:

九、2-甲氧基-1-丙醇乙酸酯:

十、甲醛:

十一、2-丁酮:

总复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专题:有机化学 第四讲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北京四中 一、结构 核心是 二、化学性质 1、以代表物为思维载体 2、从头往后梳理 (一)烷烃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甲烷的氯代反应较难停留在一氯代甲烷阶段 2.氧化在空气中燃烧: 3、热裂 把烷烃的蒸气在没有氯气的条件下,加热到4500C以上时,分子中的键发生断裂,形成较小的分子。这种在高温及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发生键断裂的反应称为反应。 (二)单烯烃 乙烯是最简单的单烯烃,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2)氧化反应: ①与酸性KMnO4的作用:使KMnO4溶液 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4 补充:烯烃与KMnO4的反应 在中性或碱性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烯烃被氧化成二元醇,高锰酸钾被还原成。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烯烃中碳碳双键完全断裂,CH2=基被氧化成,RCH=基被氧化成,基被氧化成。高锰酸钾被还原成。 (3)加聚反应: 补充:二烯烃化学性质:

乙炔性质 化学键: 独特的大π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键长、键能) 苯的化学性质 1、易取代 (1)卤代: (2)硝化 (苯分子中的H原子被硝基取代的反应)

2、难氧化: 不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加成 (1)取代反应: 三硝基甲苯(TNT) (2)氧化反应 (五)卤代烃 R CH CH 2 H X消除反应 取代反应 δ δ- +

1、被羟基取代(卤代烷的水解) 2.消除反应 卤代烷在KOH或NaOH等强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分子中脱去一分子卤化氢生成烯烃的反应叫做消除反应。 (六)乙醇 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1、与金属Na的取代 CH3CH2OH + Na → (乙醇钠)﹢ 功能: 2、乙醇与HX反应: 思考: 两者是否可逆反应? 3、脱水: 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

高分子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1、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点?能否用蒸馏的方法提纯高分子化合物?答: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特点有:(1)相对分子质量很大,通常在104~106之间;(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组成比较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性;(3)各种合成聚合物的分子形态是多种多样的;(4)一般高分子化合物实际上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只具有统计平均的意义及多分散性;(5)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而具有与低分子化合物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不能。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往往超过高分子主链内的键合力,当温度升高到汽化温度以前,就发生主链的断裂和分解,从而破坏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因而不能用蒸馏的方法提纯高分子化合物。 2、何谓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 如何表示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 答: 聚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是一平均值.这种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均一性称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可以用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值来表示.这一比值称为多分散指数, 其符号为D. 即D =Mw/Mn.分子量均一的聚合物其D为1.D越大则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程度越大. 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更确切的表示方法可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表示.以相对分子质量为横坐标, 以所含各种分子的质量或数量百分数为纵坐标, 即得相对分子质量的质量或数量分布曲线.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将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加工和物理性能.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产生的原因注意由聚合物形成过程的统计特性所决定. 3、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 (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 (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 答:(1)天然无机高分子:石棉、金刚石、云母;天然有机高分子:纤维素、土漆、天然橡胶;生物高分子:蛋白质、核酸 (2)碳链聚合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杂链聚合物:聚甲醛、聚酰胺、聚酯(3)塑料:PE、PP、PVC、PS;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 化学纤维:尼龙、聚酯、腈纶、丙纶;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光敏高分子、高分子催化剂4、什么叫热塑性塑料?什么叫热固性塑料?试各举两例说明。热塑性塑料是指可反复进行加热软化或熔化而再成型加工的塑料,其一般由线型或支链型聚合物作为基材。如以PE、PP、PVC,PS和PMMA等聚合物为基材的塑料。热固性塑料是指只能进行一次成型加工的塑料,其一般由具有反应活性的低聚物作基材,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固化剂经交联而变为体型交联聚合物。一次成型后加热不能再软化或熔化,因而不能再进行成型加工。其基材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脲醛树脂等。 5、高分子链的结构形状有几种? 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答: 高分子链的形状主要有直线形、支链形和网状体形三种,其次有星形、梳形、梯形等(它们可以视为支链或体形的特例). 直线性和支链形高分子靠范德华力聚集在一起, 分子间力较弱.宏观物理性质表现为密度小、强度低.聚合物具有热塑性, 加热可融化, 在溶剂中可溶解. 其中支链形高分子由于支链的存在使分子间距离较直线形的大, 故各项指标如结晶度、密度、强度等比直线形的低,而溶解性能更好, 其中对结晶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网状体形高分子分子链间形成化学键, 其硬度、力学强度大为提高. 其中交联程度低的具有韧性和弹性, 加热可软化但不熔融, 在溶剂中可溶胀但不溶解. 交联程度高的, 加热不软化, 在溶剂中不溶解. 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1、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三个主要区别是什么? ⑴增长方式:连锁聚合总是单体与活性种反应,逐步聚合是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官能团可以来自于单体、低聚体、多聚体、大分子⑵单体转化率:连锁聚合的单体转化率随着反应的进

高中化学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三章第二节第4课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随堂测试 1.下列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中,属于加聚反应的是() 2.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 ①CH2===CH—CH===CH2②CH3—C≡C—CH3 ③CH2===CH—CN ④CH3—CH===CH—CN ⑤CH3—CH===CH2⑥CH3—CH===CH—CH3 A.③⑥B.②③C.①③D.④⑤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B.橡胶是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C.化学纤维指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D.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4.下列关于天然橡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 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 D.天然橡胶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1.C 2.C 3.D 4.B 课后达标检测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盐类 C.有机化合物D.非金属单质 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3.高分子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分子化合物材料一般不具有固定的熔点 B.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一般具有热塑性,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高分子一般具有热固性 C.高聚物的聚合度(即结构单元的数目)一般是不确定的 D.高分子化合物的溶解速度一般比较缓慢 4.塑料制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量最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我国已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下列对聚乙烯塑料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属于有机高分子 B.它能产生“白色污染” C.它形成的单体是乙烯 D.对聚乙烯塑料垃圾应进行深埋或倾倒入海 5.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的单体是() A.CH3CH===CH2和CH4 D.CH3CH===CH2和CH2===CH2 6.下列有关橡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橡胶均具有高弹性 B.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

高中有机化学各物质特征反应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各物质特点总结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C 4 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 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 3、H 2 S和AsH 3 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 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 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 4 。 5、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 4 ;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 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2、无机物: ⑴-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⑵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 6FeSO 4 + 3Br 2 = 2Fe 2 (SO 4 ) 3 + 2FeBr 3 6FeCl 2 + 3Br 2 = 4FeCl 3 + 2FeBr 3 2FeI 2 + 3Br 2 = 2FeBr 3 + 2I 2 ⑷ Zn、Mg等单质如 ⑸-1价的I(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等强碱、Na 2CO 3 和AgNO 3 等盐 Br 2 + H 2 O = HBr + HBrO 2HBr + Na 2CO 3 = 2NaBr + CO 2 ↑+ H 2 O HBrO + Na 2CO 3 = NaBrO + NaHCO 3 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 4、氯仿、溴苯等)、CS 2 等; 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 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醇类物质(乙醇等) ⑸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苯的同系物 2、无机物: ⑴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⑷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双氧水(H 2O 2 ) 变色 Mg + Br2 === MgBr2(其中亦有Mg与H+、Mg与HBrO的反应)△

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例题解析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了解有机物存在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2.掌握同分异构现象的含义,能判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初步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很难得到或失去电子,通常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说明:根据成键两原子间共用电子的对数,可将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即成键两原子间共用一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单键,共用两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双键,共用三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三键。 2.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总是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不仅能与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如氧、氯、氮、硫等)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C—C)、双键(C=C)、三键(C≡C)。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也可以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碳环,碳链与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因此,含有原子种类相同,每种原子数目也相同的分子,其原子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 说明: (1)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仅以单键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这样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当碳原子以双键或三键与其他原子成键时,这样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2)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共价键的极性强弱与两个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小有关,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强。 种类实例含义应用范围 化学式CH4C2H2 (甲烷) (乙炔)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 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 和数目 多用于研究分子晶体 最简式(实验式) 乙烷最简式为CH3, C6H12O6的最简式为 CH2O ①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 整数比的式子②由最简式可求最简 式量 ①有共同组成的物质②离 子化合物、原子晶体常用它 表示组成 电子式用小黑点等记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 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多用于表示离子型、共价型的物质 结构式①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 映物质的结构②表示分子中原子的 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 间构型①多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性质②能反映有机物的结构,有机反应常用结构式表示 结构简式(示性式) CH3—CH3 (乙烷)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 点(官能团) 同“结构式”① 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 (立体形状) 比例模型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原子的 大小用于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和结合顺序

高二化学《化学有机高分子材料》说课稿

高二化学《化学有机高分子材料》说课稿 [第1课时]教学目的 1、对材料的类别有大致的印象。 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 3、初步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重点、难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已经和材料大家族中的两家子――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见过并有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个重要的家庭――高分子材料,虽然时刻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对它了解很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分子材料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很有必要来认识它们。第一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合成材料即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到几万的化合物)写出:聚乙烯、聚氯乙稀、淀粉、纤维素、酚醛树脂等化学式。并分析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它们都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的。例如聚乙烯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1)链节:组成高分子的重复的结构单元。如聚乙烯的链节为-CH2-CH2-(2)聚合度:每个高分子里的链节的重复次数。用n表示。(3)单体:能通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如聚乙烯的单体为乙烯。所以我们把高分

子化合物叫做聚合物或者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度链节的式量反应(举例)有机玻璃酚醛树脂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苯酚、甲醛高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链节 CH3-CH2-C- COOCH3 聚合度nn聚合类型加成聚合缩合聚合(过渡)根据聚乙烯、聚氯乙烯的合成反应原理可知,他们都是长链状的,像一条线。而且聚氯乙烯分子的长链上还有支链。由于他们给人的印象是一条线,所以把这种结构叫做线型结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以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高分子间的作用力远大于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这就使得高分子材料强度大大增加。根据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原理,可以看到。如果链状分子上有能起反应的官能团,还会互相反应使得链与链之间形成化学键,从而把链与链联结起来形成一张网。我们把这种网状的结构称为体型结构。 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1、溶解性;(演示实验8-1和8-2)观察到:线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有机玻璃能够溶解在三氯甲烷里溶解过程比小分子缓慢,体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橡胶则不容易溶解,只是有一定程度的胀大 2、热塑性和热固性;(演示实验8-3)聚乙烯塑料受热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开始软化,直到成为可以流动的液体,冷却后又成为固体,再加热、冷却,又出现液化、固化等重复现象这就体现了线型高分子的可塑性,而对体型高分子,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可见有热固性。(讨论)为什么聚氯乙烯塑料凉鞋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有机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应用面广。在学习和掌握各类有机物化学性质时,要抓住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即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学习时以烃类有机物为基础,以烃的衍生物为重点;通过各类有机物的重要代表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和主要用途的学习,达到掌握相关各类有机物的目的。对于其中涉及的各有关反应要认识反应的意义,即每个反应对于反应物来说,它表示着反应物的性质;对于生成物来说,很可能成为生成物的制法。也就是说,一个化学方程式它既是性质反应,又是制法的反应原理。对于各个反应,应尽量从分子结构的角度,了解反应的历程,以便于掌握和运用。 现对各类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重要化学性质分别阐述如下: 1.烷烃 分子结构特点:C —C 单键和C —H 单键。 在室温时这两种键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烷烃一般不和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光、热),C —H 键的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 —C 键可以断裂,继而发生裂化和氧化反应。如: (1)取代反应 R-CH 3+X 2 R-CH 2X+HX(卤化) R-CH 3+HO-NO 2 -CH 2NO 2+H 2O(硝化) (2)裂化反应(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 (3)催化裂化C 8H 18 C 4H 10+C 4H 8 C 4H 10 C 2H 6+C 2H 4 (3)氧化反应 ①燃烧氧化

②催化氧化 2CH 3CH 2CH 2CH 3+5O 2 4CH 3COOH+2H 2O 2.烯烃 分子结构特点:分于中含有 键。 烯烃分子内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较弱,容易断开而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烯烃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主要发生加成、氧化和加聚反应。 (1)氧化反应 ①燃烧氧化 ②催化氧化 2CH 2 CH 2+O 2 2CH 3-CHO ③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①加H 2、X 2(X :Cl 、Br 、I) CH 2 CH 2+H 2 CH 3-CH 3 CH 2 CH 2+Cl 2→CH 2Cl-CH 2Cl ②加H 2O 、HX CH 2 CH 2+H-OH CH 3-CH 2OH CH 2 CH 2+HCl CH 3-CH 2Cl (3)加聚反应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第八章合成材料 第一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有大致的印象; 2.常识性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单体的判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得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2.通过学生已学过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和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引出高分子化合物的三要素:链节、聚合度、单体; 3.利用投影展示聚乙烯、聚氯乙烯和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原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4.运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演示由链到网的过程; 5.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胶片、试管(3支)、酒精灯、火柴、有机玻璃粉末(0.5 g)、三氯甲烷 (10 mL)、橡胶粉末(0.5 g)、汽油(10 mL)、聚乙烯塑料碎片(3 g)。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咱们已和材料大家族中的两家子——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见过面并有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个重要的家庭——高分子材料,虽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但被了解甚少。在这一家庭中按成员的来源分,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等)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如涂料、粘合剂等)。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作用日益重要。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它们。 [板书]第八章合成材料 [引言]合成材料即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现在回忆咱们曾经学过的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 [学生回忆并积极回答]聚乙烯、聚氯乙烯、淀粉、纤维素等。 [问]它们与普通的小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何不同? [生]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几万到几千万之间,而小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少上千。 [讲解]由此,我们可以给高分子化合物下一个定义(和学生一起说),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更高的化合物叫高分子化合物。 [过渡]接下来,我们从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几方面来认识它们。 [板书]第一节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师]请大家写下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和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 [一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有机物结构特点解析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二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知识点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很难得到或失去电子,通常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2.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总是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不仅能与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如氧、氯、氮、硫等)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C—C)、双键(C =C)、三键(C≡C)。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也可以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碳环,碳链与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因此,含有原子种类相同,每种原子数目也相同的分子,其原子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 要点解释: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仅以单键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这样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当碳原子以双键或三键与其他原子成键时,这样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种类实例含义应用围 化学式CH4、C2H2 (甲烷)(乙 炔)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 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多用于研究分子晶体 最简式(实验式)C6H12O6的 最简式为 CH2O ①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 式子②由最简式可求最简式量 ①有共同组成的物质 ②离子化合物、原子晶体常用 它表示组成 电子式用小黑点等记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最外层 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多用于表示离子型、共价型的物质 结构式①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映物质 的结构②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或排列顺序 的式子,但不表示空间构型①多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性质 ②能反映有机物的结构,有机反应常用结构式表示 结构简式(示性式)CH3—CH3 (乙烷)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点(官 能团) 同“结构式”① 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 (立体形状)

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

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 1 引言 磁性材料是一簇新兴的基础功能材料。虽然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已发现磁石相互吸引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并在世界上最先发明用磁石作为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的应用, 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著的《论衡》两书中所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 但毕竟只是单一地应用了天然的磁性材料。人类注意于磁性材料的性能特点、制造、应用等的研究、开发的发展历史尚不到100年时间。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磁性材料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按材料的磁特性来划分, 有软磁、永磁、旋磁、记忆磁、压磁等; 按材料构成来划分, 有合金磁性材料, 铁氧体磁性材料, 分类情况如下: 上述材料尽管种类繁多, 庞杂交叉, 但都属于无机物质的磁性材料或以无机物质为主的混合物质磁性材料。 近年来, 由于一种全新的磁性材料的面世, 使磁性材料家族喜添新成员, 这就是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属于纯有机物质的磁性材料。过去

一般认为,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难于具有磁性的, 因此本身具有磁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出现, 就是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的发现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80年代末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它的发现在理论和应用上可与固体超导和有机超导相提并论。有可能在磁性材料领域产生一系列新技术。 2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 由于高分子有机磁性材料既属于高分子有机材料, 又属于磁性材料, 对这类材料的研究属于交叉科学,人们对这类新型材料的研究和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尽管专家们已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测量、试验和分析、研究, 但对其特性的认识仍很不系统、很不准确、很不全面。从现已了解到的一些测试数据和分析情况可以初步看出其主要的性能特点: (1) 该材料是采用与过去所有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完全不同的高分子化工工艺制成的高分子有机物质,是高分子有机物再加上二茂铁的络合物, 分子量高达数千。该类材料和元件制备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 有机物的主要构成元素是碳、氢、氮,结构和化学性能十分稳定。将磁粉加工

有机物结构特点

有机物结构特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分每小题2分) 1.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质上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十九世纪中叶,科学家们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1828年德国青年化学家维勒(Wohler)在蒸发氰酸铵溶液(NH4CNO)时得到了一种有机物,该有机物是(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 B.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乙醇,消耗O2体积相同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烯烃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都相等 3.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22∶9,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3 B.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1 C.该有机物分子中肯定含氧元素 D.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4.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 ) B.CH3CH2Cl和CH2ClCH2CH2Cl C.C2H5OH和CH4O D.CH3COOH和C17H33COOH

5.已知化学式为C4H10O的醇有4种异构体,若在该分子中增加1个羰基,形成的C5H10O2的羧酸可能有的结构有( ) A.2种B.4种C.6种D.5种 6. 某烃分子中有一个环状结构和两个双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4H6B.C7H8C.C5H6D.C10H6 7.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n个-CH2-,m个,a个-CH3,其余为-OH,则羟基的个数为( ) A.2n+3m-a B.m+2-a C.n+m+a D.m+2n+2-a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己烷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3-二甲基丁烷B.2-甲基戊烷C.3-甲基戊烷D.4-甲基戊烷 9. 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CH(CH3)2CH(CH3)C(CH3)3,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和 B.H2N-CH2-COOH 和 H3C-CH2-NO2 C.CH3-CH2-CH2-COOH 和 H3C-CH2-CH2-CH2-COOH D.H3C-CH2-O-CH2-CH3 和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3分每小题3分) 11. 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下列事实中它不能解释的有( )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B.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二课时 [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 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知识导航1] 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 (1)“同分”——相同分子式(2)“异构”——结构不同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 (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分子式不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检测1》] 《自我检测1》 下列五种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一

物质; 互为同系物。 ① ② ③ ④ CH 2=CH -CH 3 ⑤ CH 2=CH -CH=CH 2 [知识导航2] (1)由①和②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 (2)②和③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 (3)由①和④是同系物,但与⑤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义理解。(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 (4)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板书] 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 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CH 3-CH -CH=CH 2 ︱ CH 3 CH 3︱ CH 3-C=CH -CH 3 CH 3-CH=C ︱ CH 3 CH 3 ︱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性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总结 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卤代烃:只有一氯甲烷[CH3Cl]。以上均为无色难溶于水。含氧衍生物:只有甲醛[CH2O],无色易溶于水。 均为无色气体。 2、常温下为液体的有:烃[C x H Y]:当x>4时。卤代烃:除一氯甲烷外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除CH2O(甲醛)外低级衍生物。硝基苯。溴 苯。一般无色,油状,易挥发,比水的密度小(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卤代烃:除CH3Cl为气体外其余常见的卤代烃为油状液体。 难溶于水。 3、常温下为固体的有:饱和高级脂肪酸、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高级脂肪酸盐、所有糖类、所有高分子化合物、肽、三溴苯酚、三硝基苯酚、 三硝基甲苯等均为固体。(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一定是混合物)

1、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3、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 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4、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 CH2O、C2H4O;酸:CH2O2。 5、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6、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卤代烃(CH3CH2Br)、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 维素)、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 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 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环的侧链上烷烃基与卤素。 —CH3+Cl2 —CH2Cl(注意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悬浊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 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 甲酸某酯(HCOOR)。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 (醚键)、C=C (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 n H2n+2;烯烃与环烷烃:C n H2n;炔烃与二烯烃:C n H2n-2;苯的同系物:C n 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 n H2n+1X;饱和一元 醇:C n H2n+2O或C n 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 n H2n-6O或C n H2n-7OH;醛:C n H2n O或C n H2n+1CHO;酸:C n H2n O2或C n H2n+1COOH;酯:C n H2n O2或 C n H2n+1COOC m 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 → 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光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ompounds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氢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无机物为原料合成,这说明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但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相对无机化合物而言,有机化合物大致有如下特性: 1.2.1数量庞大和结构复杂Enormous Quantities and Complicated Structures 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虽然种类不多,但有机化合物的数量却非常庞大。迄今已知的约2 000万种化合物中,绝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数量庞大与其结构的复杂性密切相关。有机化合物中普遍存在多种异构现象,如构造异构、顺反异构、旋光异构等。这是有机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特性,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数目极多的重要原因。 1.2.2热稳定性差和容易燃烧Thermally Unstability and Inflammability 碳和氢容易与氧结合而形成能量较低的CO2和H2O,所以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且容易燃烧。人们常利用这个性质来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2.3熔点和沸点低Low-melting and Low-boiling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一般是共价键,而无机化合物一般是离子键。有机化合物分子之间是范德华力,无机化合物分子之间是静电引力。所以,常温下有机物通常以气体、液体或低熔点(大多数在400℃以下)固体的形式存在。一般来说,纯净的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因此,熔点和沸点是有机化合物非常重要的物理常数。 1.2.4难溶于水Weak Solubility in Water 溶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服从“相似相溶”规律。有机化合物是以共价键相连接的碳链或碳环,一般是弱极性或非极性化合物,对水的亲和力很小,故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难溶或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正因如此,有机反应常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终极最全版)

《有机化学基础》总结(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一、断键部位小结——预测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1、双键(C=C,C=O)、三键 2、极性键:极性键极性越强越易断(共价键的极性) 3、不同基团的相互影响(官能团相邻碳上的氢) 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一)烷烃 1、取代反应: 注意: ①反应条件:光照(室温下,在暗处不发生反应,但不能用强光直接照射,否则会发生爆炸)。 ②反应物:纯卤素单质气体,如甲烷通入溴水中不反应。 ③反应不会停留在某一步,因此产物是5种物质的混合物。1 mol H被取代,需要1mol Cl2,认为1个Cl2分子能取代2个H原子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2、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 () n2n+2222 C H+O nCO+n+1H O 3n+1 2 ???→ 点燃 3、裂化反应: 注意: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 (二)烯烃 1、加成反应:烯烃可与H 2、X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如: 反应物与烯烃R—CH=CH2反应的方程式 溴水,卤素单质(X2)R—CH=CH2+Br2—→R—CH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氢气(H2)R—CH=CH 2+H2? ????→ 催化剂R—CH 2—CH3 水(H2O)R—CH=CH 2+H—OH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R—CH—CH3或R—CH2—CH2OH 氯化氢(HCl)R—CH=CH 2+HCl? ????→ 催化剂R—CH—CH 3或R—CH2—CH2Cl OH Cl

氰化氢(HCN)R—CH=CH 2+HCN? ????→ 催化剂R—CH—CH 3或R—CH2—CH2CN 2、氧化反应 (1)将烯烃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直至消失。 5CH2=CH2+12KMnO4+18H2SO4→10CO2↑+6K2SO4+12MnSO4+28H2O 注意: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4。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4 拓展:烯烃与KMnO4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烯烃被氧化成二元醇,高锰酸钾被还原成MnO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烯烃中碳碳双键完全断裂,CH2=基被氧化成CO2,RCH=基被氧化成羧酸,基被氧化成酮。高锰酸钾被还原成Mn2+。 (2)催化氧化:在催化剂作用下,烯烃可直接被氧气氧化。如: 2CH2=CH2+O2????→ 催化剂 △ 2CH3CHO (3)可燃性:烯烃都可燃烧,由于其分子中的含碳量较高,所以在燃烧时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3、加聚反应:单烯烃加聚的通式为 拓展:二烯烃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加聚反应 (三)炔烃 1、乙炔的氧化反应 (1)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乙炔的可燃性:2C2H2+5O2???→ 燃烧4CO 2+2H2O 2、加成反应 乙炔可与H2、HX、X2(卤素单质)、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如: HC≡CH+2H2????→ 催化剂 △ CH3CH3 HC≡CH+H2O????→ 催化剂 △ CH3CHO 3、加聚反应 (在聚乙炔中掺入某些物质,就有导电性,聚乙炔又叫导电塑料) (四)芳香烃 CN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例子

高二(下)化学39(杭州学军中学陈进前编制) 8-1-1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 (2)常识性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烃、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化合物跟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差别。 (4)理解“结构单元”“链节”“聚合度”“单体”等基本概念。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学会判断跟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关的“结构单元”“链节”“聚合度”“单体”等方法。 通过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基本性质的学习,提高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通过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化学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出重大贡献的认识,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重点与难点] 教学难点是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过程] 由教师质疑,师生共同释疑讨论。 教师提问: 1.什么叫高分子化合物?你学过哪些高分子化合物?能否说出这些实物的主要组成成份,并写出它们的分子式? 要求学生答出: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至少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叫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 要求学生写出:聚乙烯(食品袋)、聚氯乙烯(服装袋)、酚醛树脂(电木)、聚异戊二烯(硬橡皮或橡皮筋)的分子式,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判断上述高分子化合物中哪些是天然高分子?哪些是人工合成高分子? 要求学生答出:天然高分子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合成高分子有电木、聚乙烯、聚氯乙烯、人工合成橡胶等。 3.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有哪些主要的共同特征呢?(学生回答或教师自问自答) (1)组成上:高分子是以一定数量的结构单元重复组成,例如:聚乙烯

有机物的特征

有机物的特征 有机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认识有机物的特征,了解甲烷及乙醇的一些性质。 2.认识身边一些常见材料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有机物的特征。 2.甲烷、乙醇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论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它们都是含碳化合物。有机物种类非常多,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衣食 住行 燃料建材

[观察活动]【实验9-1】了解有机物的特征 结论: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有机物 都含有碳元素。 [板书]一.有机物的特征 [你知道吗]P.97 完成空白 [探究活动]【实验9-2】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完成课本空白 结论:甲烷的化学式是CH4 ,它是无色、无味,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溶于水。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 体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板书]二.甲烷(CH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存在:天然气、沼气、煤矿矿井瓦斯气 [讲解]沼气的产生、发展沼气业的重要意义。 [板书]三.乙醇(C2H5OH) 俗称:酒精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 化学性质:可燃性。 [讲解]饮用酒、消毒酒精、工业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

过量饮酒的害处。 乙醇的用途。 [板书]甲醇(CH3OH):无色易燃的液体,易挥发。[讲解]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的危害。 [板书]四.乙酸(CH3COOH) 俗称:醋酸 物理性质: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讲解]乙酸的用途。 [阅读]P.100 知识视窗过氧乙酸消毒液 [小结]甲烷、乙醇、甲醇、乙酸的化学式,甲烷、乙醇、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