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1.我们的感觉器官有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其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 如给文具分类,可以以用途为标准分,也可以以大小为标准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oC表示。

5.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刻度、玻璃泡三部分组成。

6.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7.专门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叫做量筒。一般用毫升做单位ml表示

8.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持平。

9.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上轻下重 , 底部半球形。

10.我们研究不倒翁的过程在科学上被称为解暗箱,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通过研究不倒翁我们知道了物体上轻下重是不容易倒。(√)

2.1升等于1000毫升。(√)

3.只有统计图才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统计表格也可以反映。

4.温度相同的两杯热水,少的一杯降温一定降的慢。(×)少的降温快。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必须放在液体中一段时间,当液柱静止后才能拿出来读数。(×)不能拿出来读数。

6.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7.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用手可以摸出袋子中的物品,所以说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手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正确答案:眼睛

9.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 )

10.科学是神秘而不可捉模的。( × )正确说法: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1.我们经常作的观察活动看起来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但是我们这样的研究和科学探究没有关系。(×)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2.所有动物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归”的。( × )猫头鹰老鼠都不是

13.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不相同

14.充足气的皮球比没有充足气的皮球抛得高。(√ )

15.所有的植物都开花。( × .) 不开花的植物有很多

16.小汽车的外型很光滑,是为了减少前进时空气的阻力。(√ )

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科学每日一背

1.你知道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热水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的。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最后降到与室温相同的温度。

2.说明一件你知道的仪器或设备,是延伸了人体的哪个器官,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能听到更小的声音,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能观察到微小的物体,望远镜也是视觉的延伸,能观察到遥远的天体。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科学每日一背

1.蚂蚁是如何辨认回家的路?

答:蚂蚁的视觉敏感,不但可以利用陆地上的景致认路,还可以根据天空中的位置和反射的日光辩认回巢的方向;此外,除了依靠眼睛外,蚂蚁还在它爬过的地面上留下一种气味,或利用路途中的天然气味认路。

3.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分类。请至少说出三种。

答:图书馆中的图书,服装店的服装,超市中的货物,药店的药品等。

2019年1月1日星期二科学每日一背

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019年1月2日星期三科学每日一背

1.像水、牛奶、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像木块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

做固体,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它随容器的形状发生变化。

3.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捞铁牛”“曹冲

称象”、“死海不死”都与水的浮力有关。

4.我们可以用改变物体的轻重和形状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浮和沉。

5.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6.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7.水几乎无处不在,所以浪费点水没什么。(×)

8.冰块、木头、橡皮是固体。(√)

9.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10.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11.只有在水中上浮的物体,才会受到水的浮力。(×)

12.装满水的杯子里不能再装进别的物体了。(×)

13.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2019年1月3日星期四科学每日一背

1.为什么铺砖的地面容易返潮?请根据你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因为砖块中有许多空隙,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把土壤中的水吸出来。

2.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与地下暗河里。

3.既然地球上的水无处不有,为什么又说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

答: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我们的生活里,自然界中,几乎处处有水,所以说地球上的水无处不有。而地球上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3%,这3%的淡水中冰占总体积的76%,浅表地下水仅占12%,深层地下水占11%,河流湖泊占0.34%,水蒸气占0.037%,其他淡水占0.623%,所以说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

2019年1月4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可以及早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

2.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表述天气的天气。

3.我们一般把风力分为13级

4. 我们想知道降水多少,简单方法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5.测量风向的仪器叫风向仪。它的箭头总是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6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南时,是刮南风,当风向标箭头指东时,是刮东风,当树叶向北飘时,是刮南风,当学校的国旗向西北飘时,是刮东南风。

背诵风级歌

0级风烟直上,1级风烟稍斜,2级风树叶响,3级风旗飘动,4级风灰尘起

5级风水起波,6级风大树摇,7级风步难行,8级风树枝断,9级风烟囱毁

10级风树根拔,11级风陆罕见,12级风浪滔天。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科学每日一背

1.认识下面的天气符号,让爸爸或妈妈画出来你认。

2.测量降雨量时应注意什么?

答:(1)雨量器应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2)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降水结束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2019年1月4日星期五科学每日一背

风向仪箭头指哪刮哪风

风向仪的箭头指向北方,是刮的北风。

风向仪的箭头指向南方,是刮的南风。

风向仪的箭头指向东方,是刮的东风。

风向仪的箭头指向西方,是刮的西风。

风向仪的箭头指向东北方,是刮的东北风。

风向仪的箭头指向西北方,是刮的西北风。

风向仪的箭头指向东南方,是刮的东南风。

风向仪的箭头指向西南方,是刮的西南风。

物体北飘刮南风。

红旗向北飘,是刮的南风

红旗向南飘,是刮的北风

红旗向西飘,是刮的东风

红旗向东飘,是刮的西风

红旗向西北飘,是刮的东南风

红旗向东南飘,是刮的西北风

红旗向西南飘,是刮的东北风

红旗向东北飘,是刮的西南风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北风就是从北方吹来的风。南风就是从南方吹来的风。

西风就是从西方吹来的风。东风就是从东方吹来的风。

西北风就是从西北方吹来的风。东北风就是从东北方吹来的风。

西南风就是从西南方吹来的风。东南风就是从东南方吹来的风。

2019年1月7日星期一科学每日一背

1.小白鼠的基因序列和人类的相似,一些医学的科研和临床实验都是由小白鼠来完成的。在一次实验中,将小白鼠放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发现它竟然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在探究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时,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

(1)水温是怎么变化的?

答:水温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

(2)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水温的变化说明水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的温度是20°C ,那么1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

答:1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20°C。

3.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我们的健康离不开新鲜的空气。请根据科学课上的学习,谈谈自己对创造清新的学习居住环境的看法。

答:要想有一个清新的学习居住环境,我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外出多步行或乘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2)保护环境,多种绿植。不随手丢垃圾,家中、教室多种植、摆放绿色植物,净化空气。

(3)使用环保电器,少开空调。

三年级下册科学素材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第一课时仰望天空 1、在“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大小”的模拟实验中,我们发现离我们近的看起来“大”;离我们远的,看起来“小”。即“远小近大”。 2、太阳会发光发热,而月亮不会。 3、太阳表面有黑子,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4、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都是东升西落。 5、我们可以用维恩图来记录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点。 第二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通常需要借助的仪器是日晷。 2、放置日晷时应根据太阳或指南针确定方向。 3、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是:上午是由长到短,下午是由短变长。 4、关于影子的方向变化,同一时间,学生们记录的影子方向相同;不同时间,学生们记录的影子方向不同。

第三课时影子的秘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2、光源: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3、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照射角度有关。 4、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有关。 5、影子的形状与物体被照射面的形状有关。 6、物体的大小与物体距离光源的远近有关。 第四课时月相变化的规律 1、月相:人们看到的月球亮面部分的形状。 2、我们现在一般用农历(阴历)研究月相变化规律。 3、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然后又由圆变缺。 4、农历每个月的月初和月末没有月相;农历的每月初一也叫新月。 5、农历十五、十六一般都是满月。

第五课时月球——地球的卫星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 2、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3、对于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有科学家认为是宇宙中的陨石击月球形成的。 4、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有单个的,有几个重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5、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6、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大小不同的球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石。 7、月球自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 8、潮汐现象是月球影响地球的一种表现。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比如我们见过的钱塘潮。 第六课时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颗椭圆球形的行星,太阳是恒星。 2、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能推翻这种认识的证据: ①在海边,用望远镜看远方进港的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②月食时,观察到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形的。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020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范文2020 Summary of science teaching in grade three of primary school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020 本学期我上了三年级四个班的科学课,四个班程度不一,各有特点,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一学期下来,总结如下:一做好课前准备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使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 二关心学生的参与意识。竭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小学三

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和发展。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以致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语言平缓,不够生动,没有激情;对后进生的态度比较急躁,缺乏一些辅差的经验与方法等等。 在今后的科学课教学中,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努力做到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质”的提高。加强学习,不断充实,以更新自我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 XXX创意设计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姓名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1.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4.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4月,花期3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20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阳光 氧气+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章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依课本结构编排,分八个单元,分别罗列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本资料着重突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辅佐以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对于复习、应考,本份资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编者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罗列了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既有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又包含了大量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且以后者为主。对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与复习、应考来说,本份材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来看看吧。(一)第一单元 1、多音字 (1)假:假装、假日 (2)好:问好、好奇 (3)发:发现、白发 (4)晃:晃眼、摇晃 (5)朝:朝向、朝霞 2、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

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 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强调话语) (3)话语分隔式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总结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元知识点 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等。 5.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6.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

是否有质量。 7.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9.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1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2.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知识点

最新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总结 三年级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观念。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 二、主要做法: 1、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此外,我坚持检查后进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2、经验浅谈: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课标,深钻教材,准备好每节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称:“+”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例:100(加数)+(加号)300(加数)=(等于号)400(和) 加法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7.减法: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2018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以来,严格按要求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按实验计划的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具体做法 1、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下发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随着实验室的建成,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我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3、表册资料的搜集整理 对表册资料的搜集,主要采取了“课前填写,课后整理归档”的方法进行。虽然实验管理员和实验教师为同一人,但课前应填写的“实验通知单”、“仪器借(领)还登记表”等都能如实填写,然后进行整理归档,装入档案备查。 三、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实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总之,本期的实验教学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努力,不断改进。 秀屿区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总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总结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一是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二是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三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第一单元多音字 假:假装、假日好:问好、好奇发:发现、白发晃:晃眼、摇晃朝:朝向、朝霞 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与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就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就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就是一般记叙文与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就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就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与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古诗积累《小儿垂钓》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 1《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内容:课文层次清楚。先写同学们上学的路上与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与课下的情形,最后以自豪的赞美之情点题:这就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就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有爱与团结。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课文语言平实。描写“我”与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与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第三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就是引导读者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与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通过对这两个情景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欢乐与探索发现的喜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爬天都峰》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我”爬天都峰的经过,“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我”与老爷 爷的两次对话以及一起登上天都峰;最后,爸爸的话含义深刻,发人深思。“您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可见,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主题思想:本文写了“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一起爬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金额信心的道理,教育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从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槐乡的孩子》主要内容: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就是孩子们唱着欢乐的歌,满载而归,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可以瞧出孩子们有很强的自立精神。主题思想: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淳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就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她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二)第二单元 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止。”语言在动作之前

2019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归纳 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2、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3、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等多项工作。 5、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6、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8、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9、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1、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具有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 12、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旺盛期、开花结果期。 13、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陆续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4、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

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1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直径。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它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17、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小生命。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18、蚂蚁、蜻蜓、蚕、蛾的身体一样都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觉。胸部有三对足和翅膀,所以它们都是昆虫。 19、蚕的一生经历乐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20、蜻蜓、青蛙、蝴蝶、蚕等一生都要经过变态,而人、羊、狗、猫等则不经过变态,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2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22、人和各种动物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23、人的一生根据年龄分组,还可以分成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 24、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的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1岁,第二个周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岁到20岁间。 25、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高和体重增长很快身体的各部分都有明显变化,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度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膳食,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26、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根据发育过程孩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绝大多数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蜜蜂、蚂蚁、苍蝇、蚊子、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以来,严格按要求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按实验计划的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具体做法 1、实验教学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下发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随着实验室的建成,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我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3、表册资料的搜集整理 对表册资料的搜集,主要采取了“课前填写,课后整理归档”的方法进行。虽然实验管理员和实验教师为同一人,但课前应填写的“实验通知单”、“仪器借(领)还登记表”等都能如实填写,然后进行整理归档,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总结

教育资料:_________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总结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第 2 页共 6 页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篇二】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 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篇三】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天气》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如台风、洪水、干旱。 4.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我们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计有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5.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温度计的单位时摄氏度(℃)。 6.气象预报一般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气象学家一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观察记录。 7.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10mm以下为小雨,10-25mm为中雨,25-50mm为大雨。 8.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即风速和风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来描述风向。简易的风速为3个等级(0无风、1微风、2大风),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难艰,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少见)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 9.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浮在空气中形成了云。云根据形状和高度分为三种:大团堆积的云叫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叫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叫卷云。云量的多少与天气有关,把云看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就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但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 10.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1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的一些规律。 1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制作天气预报有5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x x小学三年级(x)班 科 学 教 学 总 结 任课教师:x x x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可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课前准备。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二、关心学生参与的意识。竭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意探究。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

科技的发展。以致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语速过快,不够生动,没有激情;对后进生的态度比较急躁,缺乏一些辅差的经验与方法等等。在今后的科学课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做到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加强学习,不断充实,以更新自我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 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 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 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 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 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 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最全面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3)(精华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即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我们来看看。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 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 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 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5 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 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