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中医临床途径22个专业95个病种》制订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

.疾病诊断 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

2007)。3.15—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有点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在中年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

年)。空腹血糖(FPG)》7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

1

11.1mmol/l(200mg/dl)。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具体证候诊断:

)主证(1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无力,气短懒言,易出汗,胸闷憋气,2

脘腹胀闷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阳痿,面目浮肿,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兼证(2①瘀证:胸闷刺痛,肢体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心烦失眠,或中风偏瘫,或视物不清,唇舌紫暗,舌质紫暗,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迂曲,苔薄白,脉弦或沉细而涩。

②痰证:嗜食肥甘,形体肥胖,呕恶眩晕,口黏痰多,食油腻则加重,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滑。

③湿证:头重昏蒙,四肢沉重,遇阴雨天加重,倦怠嗜卧,脘腹胀满,食少纳呆,便溏或粘滞不爽,舌胖大,边有齿痕,苔腻,脉弦滑。

④浊证:腹部肥胖,实验检查血脂或血尿酸升高,或伴脂肪肝,舌胖大,苔腐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

3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编码:BNV060)和 2型糖尿病(ICD-10编码:

)。E11.902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尿酮,尿常规,粪常规,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测量身高、体重、BMI、血压等指标。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早上空腹及三餐后 2小时或三餐前血糖、睡前、必要检测夜间 0时、凌晨 3时等时间点的血糖)。

(3)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和血脂。

(4)血清胰岛素、C肽,胰岛素抗体,GAD。

4

(5)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口服糖耐量试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风湿常规、免疫五项、甲状腺功能、肝炎病毒系列、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主证

①肝胃郁热证:开郁清热。

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岑、半夏、枳实、白芍、大黄、生姜等。

②胃肠实热证:通腑泄热。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大黄、黄连、枳实、石膏、葛根、元明粉等。

③脾虚胃热证:辛开苦降。

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连、黄岑、党参、干姜、炙甘草等。

④上热下寒证:清上温下。

乌梅丸加减:乌梅、黄连、黄柏、干姜、蜀椒、附子、当归、肉桂、党参等。

⑤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白虎汤加减:知母、黄柏、山萸肉、丹皮、山药、石膏、粳米、甘草、天花粉、黄连、生地黄、藕汁等。

5

⑥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熟地、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等。

⑦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

金贵肾气丸加减:偏阴虚,左归丸加减;偏阳虚,右归丸加减。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甘草、杜仲、菟丝子、肉桂、当归、鹿角胶等。

(2)兼证①瘀证:活血化瘀。

桃红四物汤加减: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等。②痰证:行气化痰。

二陈汤加减,偏痰热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连、大枣等。

③湿证:健脾燥湿。

三仁汤加减:杏仁、寇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等。

④浊证:消膏降浊。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大黄、黄连、枳实、石膏、葛根、元明粉、红曲、山楂、五谷虫、西红花、威灵仙等。

2.辨证口服中成药。3.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如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6

4.基础治疗: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 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07年)执行。

5.中药外用

(1)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下肢麻和/凉和/痛和/水肿者,可采用汤剂泡脚。

(2)中药外敷:可选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中药研末加工双足心贴敷。

(3)中药离子导入:辨证使用。

6.非药物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1)膳食与药膳调配:可基于中医食物性味理论,进行药膳饮食治疗。

(2)运动疗法: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

(3)针灸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磁疗、激光穴位照射等。

(4)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红外线疼痛治疗、电磁疗法等。

7.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改善。

2.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且无低血糖事件发生。

3.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7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