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力-资料

劳动力-资料

劳动力-资料
劳动力-资料

劳动力-资料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但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剩余数量高达1.7亿之众。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的总体状况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

根据各地统计,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比2000年增加267万人,增长0.6%,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

从性别上看,男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7%,女劳动力为48.3%;

分行业看,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4.5%,第二产业的占11%,其中工业为7.4%,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4.5%。

分地区看,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高的省份集中在直辖市、江浙及沿海地区,比重低的分布在边远地区。二、三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比重达到35%以上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比重在20%以下的有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中18—30岁人员比重最高。各年龄组的构成为:18岁以下的比重为5.2%,18—30岁的比重为27.6%,30—40岁的比重为25.6%,40—50岁的比重为24.9 %,50岁以上的比重为16.7%。

受教育程度情况是: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为31.1%,初中程度的为49.3%,高中程度的为9.7%,中专程度的为2.0 %,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 %。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见说明)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18.6%;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54%,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增减相抵,2001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14%,比2000年下降4.6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514万人。

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2000年一些大的国债项目及其他工程较多,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高于常年,转移比例由1999年的6.4%增加到8.3%。二是今年返回比例大幅度提高,由2000年的0.55%增加到1.4%,增加了0.85个百分点。据安徽省反映,由于工作难找,再加上收入不稳定,拖欠工资情况严重,去年转移的部分农村劳动力只得返乡务农。另外,陕西、广西等一些大省反映,去年有些铁路、水利等大工程竣工,村村通路、茅草房改造、地头水柜建设等各种基础设施大会战基本告一段落,使得打工返回人数明显增多。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2001年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以上的有:江西、福建、重庆、四川、湖南、安徽、广西和宁夏。转移比重较低的省份有:新疆、海南、吉林、云南和黑龙江。

特征之二:向建制镇和各级城市转移的热度开始降温。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向省会城市的占18.5%,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转向地级市的占17.7%,下降2.4个百分点;转移到县城的占14.9%,下降3.1个百分点;转移到建制镇的比重为8.7%,下降11.3个百分点;转移到非农行业的比重为40%,上升17.1个百分点。当年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9.2%,比上年又减少4.5个百分点。

特征之三: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从转移的行业看,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

上升。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36.5%,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建筑业的为13.3%,下降4.7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为44.6%,上升1.2个百分点;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为5.5%,上升了2.5个百分点。

特征之四:东部地区仍是转移热点。在2001年转向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东部地区的比重为84.2%,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7.7%,转向西部地区的比重为8.1%。

特征之五:在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上升较多,乡内转移人数大增。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达到65.8%,比上年上升7个百分点;转向外省的占34.0%,下降了7 个百分点;转向省外的占34%,下降7.1个百分点。转向外省的劳动力又以就近转移为主,如流入北京的以河北、河南为多,流入上海的又以苏北人为最多。就近转移的背后有经济成本在起作用;转向国外的占0.1%。

2001年农村劳动力在乡内转移的人数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35.1%,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县内乡外转移就业的占15.4%,基本持平;转移到省内县外的为15.4%,下降3.4个百分点。

特征之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特征之七: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转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1-5个月比率为3.4% ,而在本乡从事非农行业1-5月的比率为18.3%。

特征之八:地理位置的不同,转移速度有明显差别,山区、丘陵地区高于平原地区。平原地区1999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山区的比重为5.0%,高出平原地区1.4个百分点;而丘陵地区的比重达到5.4%,高出平原地区1.8个百分点。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在增大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几百万人,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据最新的模型测算,我国目前大约有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待转移,占现有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35%,就业压力相当大。

(二)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根据协议,我国在2005年将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入世虽然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但从短期看,入世将使第一产业就业机会减少。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如果按进口3%的粮食计算,同比减少的就业机会约上千万个,这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其主要是在技术含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投资的外延扩张而吸收的。“六五”时期,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552万人;“七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596万人;“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688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平均每年仅增加90多万人。另据抽样调查,2001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9.2%被安置在本乡乡镇企业就业,比去下降了4.5个百分点。

(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5%,比2000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

(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篇大文章。目前我国还有不少荒地和草山草坡、滩涂等尚待开发的资源,中低产农田占现有耕地的2/3,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大。通过合理垦殖、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目前我国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现阶段应优先发展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市场交通范围,扩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应注重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此外,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休闲、观光、

度假为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三)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也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转移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做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从近期看,要着重抓好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四)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世界劳动力资源的五分之一,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劳务输出总量的3%左右,两者极不相称。根据对国际劳务市场总体情况的分析,国际市场仍然有条件吸纳新的劳动力,无论是老龄化趋势的增强,还是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都为我国扩大劳动力输出提供了新的机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共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及与人口总量变化相关联。但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

交织的作用,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是转移到非农产业,流向收入水平高或预期收入高的部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四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渠道。从1998年到200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并于2006年达到1.468亿人。二是农民向城镇转移。我国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有效地吸引了部分农民向城镇转移。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77亿。三是农村异地转移和跨区域流动。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逐步放开,部分农民纷纷外出就业,劳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四是

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农业就业空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吸引农民由产中向产前、产后转移,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出路。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一)流向分布:省内城市和东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额工资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1.2%的人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在省城打工的占19.6%,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占21.6%。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5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9和1.0个百分点。

(二)行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

外出务工劳动力受文化水平和技能的限制,

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所需技术不高、投资少、风险少,比较适合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耐劳的农村打工者。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建筑施工业16.3%、电子电器业13.5%、制衣制鞋业11.7%、住宿餐饮业9.4%,在以上四个行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50.9%。除上述行业外,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制造业6.2%、商务服务业6%、食品制造业4.9%、交通运输业4.3%、居民服务业4%等。

(三)就业途径:亲友介绍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7年的一项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所找到的工作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

7.38%、5.15%、3.85%、2.46%和2.05%。

(四)务工模式: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长期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大概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摆钟式”流动,即农民外出务工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往来;“兼业式”流动,即农村劳动力利益农闲时间季节性地外出打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的调查,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平均为18.1%,其中东部的劳动力转移率最高(为23.55%)。这表明转入非农产业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已经有接近40%的属于常年在外从事非农业。举家外出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平均为5.29%,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举家外出率最低(为4.71%),而西部地区举家外出率最高(为6.61%),外出劳动力中的三分之一已经实现了举家外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正在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就业兼业性减弱;由“候鸟式”流动向“迁徙式”流动转变,转移稳定性增强;由城乡间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逐渐增多。

(五)发展规模:外出务工队伍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迅速增大,这些都构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的直接动因。近几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外出从业时间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目前农村有1.5亿剩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外,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发展,也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程就业具有巨大引力。这预示着农民工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

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现行土地制度既有经济功能,也有保障功能。尽管目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在许多农民中存在农业生产的消极懈怠性,但土地经济功能的减弱并没有因此削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从而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效率的提高。这就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面临两难困境,既想成为非农业劳动力,又不想放弃户口农业。一方面,土地由于细碎化经营而效率低下,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出去才是农户合理配置其劳动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转移劳动力又不敢轻易放弃土地承包权,在转移中始终与土地保持着松散或紧密的联系。

(二)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过程中,会遇到一个现实的户籍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真正的转移。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改革开放后,虽然将自主择业的权力交给了农民,但农民进城后却因户籍问题而无法实现身份的转变,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另外,户籍制度还造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难以取得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有关待遇,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转为市场,传统的户籍制度与新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户籍制度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尽管经过新中国50年的努力,我国文盲率已大幅下降,农民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但目前的整体文化素质仍普遍偏低(如图1)。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份额只有1%,初中程度所占的份额最大。我国农村劳动力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有相当比重。这就使得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只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在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协调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各产业间发展层次和发展顺序的问题。

(三)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

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应重点扶植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促进其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四)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在

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