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无力的整体——重解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的批判- -

Tag: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

无力的整体

——重解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的批判

栾轶玫

“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宿命联系,在谈到“法兰克福学派”时,所有的着眼点都在于“批判”二字上。这种印象来源于多种因素:首先,法兰克福学派较早旗帜先明地提出“批判理论”,与主要集中于“政治”“经济”领域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同,该学派将批判的目标与内容转向“社会”,转向“文化”,这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的转型,直接影响到该学派的批判视角以及其后的后现代主义等;其次,法兰克福学派在审视社会问题时,是以一种批判的视角,以一种超越的维度,以期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这与传统的阐释学派不同。正如阿多诺所言“批判的途径不仅仅是形式的,而且也是质料的。如果它的概念是真实的,批判的社会学,依照它自身的理想,必然也是一种社会批判。”[1];此外,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所代表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批判理想,除了超然的批判精神外,他们更倾向于彻底的批判意识与批判方法,其批判理论因此经常给人以走极端的印象。

法兰克福学派的前身是1923年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建立的社会研究所,首任所长是格林贝格。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以及早期的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后来脱离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哲学”是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的重点,究竟什么是他们所定义的社会哲学呢?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的理解是“它既不是一种专门为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高傲的义理之哲学价值理论,也不是五花八门的社会科学的成果的某种综合,而是这些科学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之根源,它是…普遍的整体将不会被遗忘?(the universal would not be lost sight of )”[2]

要想更好地理解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必须理解“普遍的整体将不会被遗忘”这一该学派进行批判的目的与初衷。

无论霍克海默、阿多诺,还是马尔库塞,他们的研究都涉及文化工业,而且基本上,对文化工业,都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他们对文化工业的反思与批判也都集中在“普遍的整体被异化为…无力的整体?”这一命题上。

一、文化工业批判的内容:

“文化工业”是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此,他们专门写了题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的论文来展开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指出,“文化工业”是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法兰克福学派通常使用的“文化工业”范畴与大众文化非常地接近,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最重要的是揭示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异化力量的消极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由于技术的异化作用,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已经丧失了真正文化的本质属性,艺术已远离创造,日益呈现出商品化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诚如马尔库塞所言,资产阶段的艺术作品都是商品,“由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组织起来的这个世界,已把个体的发展转化为经济的竞争,把他的需求的满足,抛入市场中。肯定的文化用灵魂去抗议物化,但最终也只好向物化投降。”[3]

关于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霍克海默与阿多诺也多有论述。对于…艺术与商品性的屈从?,他们在《启蒙辩证法》中有着精彩的见解:“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的系列产品,再加上普遍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更加具有商品性质了。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4]

随着科学进步,文化中越来越多地被加入技术的因质,当艺术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以后,文化的商品化趋势越发明显----“广告成了唯一的艺术品”,艺术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已然让位于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真正的艺术因此被搁置在不为人知的空间里。

(二)大众文化的克隆特征:

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定义中(“文化工业”是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我们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具有“克隆特征”——“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是文化工业一个显著特点。

霍克海默对此做出形象的描述:“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影、收音机、书报杂志等是一个系统。每一个领域是独立的,但所有领域又是相互联系的……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表现出来的统一性,说明了人民所代表的文化的新模式:即普遍的东西特殊的东西之间的虚假的一致性。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结构都具有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已经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5]

文化工业体系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克隆机器”,经由这种体系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具有“模样相同,内质近似”的特点,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艺术的唯一性、独特性因此销声匿迹。文化工业正以一种模式化的东西异化着人类真正的文化与艺术。

(三)大众文化的麻醉效应: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经由文化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娱乐消遣与通俗产品,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消闲需求。大众文化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麻醉着作为消费者整体的大众,使人们渐渐失去思想与深度,渐渐远离超越与批判,在无思想的享乐中,追求与他人的同一性及对现状的认同,从而获得片刻的安全感。

在现代社会中,整个世界都得通过“文化工业”这个过滤器,生活和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之间在人们的错觉中不在有什么区别,这在某种程度上转移了人们对现状的不满足,使得人们能通过沉浸在大众文化中而成功实现对现实的逃离。“文化产品本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声电影,抑制观众的主观创造能力。这些文艺作品,虽然能使观众迅速理解他们的真实内容,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能使观众熟悉它们,但是,如果观众不能摆脱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许多掠过的具体细节,它们就约束了观众的能动的思维。”[6]

二、文化工业批判的核心:

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批判”的核心是什么?本文以为“文化工业造成了人们整体的无力状态”是该学派对文化工业进行口诛笔伐的核心动力。

正如前文所述,…普遍的整体将不会被遗忘?——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进行社会研究的初衷与目的,也是他们进行社会批判的终极理想。该学派一直保有一种清醒的自觉意识,即追求人的全面的自由。由于深受马克思“异化”理论,特别是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他们在进行文化工业研究时,常常将文化工业对人,对社会的异化作为研究的重点。这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的著作中都有所反映。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在考察现代文化工业,发现文化工业导致了人们的异化与自我异化----激起了他们的强烈的批判意识,“无力的整体”正是他们对文化工业批判的一种简明表述。

这种“整体的无力状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文化工业促成了人的自我异化与个体心理结构的变异;

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的异化问题不仅仅表现在统治人的异化力量从有形的政治经济力量向无形的文化力量转化,更严重的是,异化的机制逐步深入和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中,导致了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异化。文化工业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直接作用。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异化是人的最深层的异化,而以技术发展和消费娱乐为背景的文化工业作为一种新的操纵力量,通过提供娱乐与消遣让人迷失在大众文化的盛宴中,从而放弃天赋的批判力量与超越维度,主动地与现存秩序认同,在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层面上消解掉超越和否定现存秩序认同,成为非创造性的人格。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中深刻分析了文化工业对人的这种异化现象。他指出:现代人往往“自由地”经受压抑,把压抑视为自己正常的生活,他们不像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工人那样反抗机器,逃避劳动,而是能够忍受劳动的枯燥与痛苦。他们借助劳动之外的娱乐消谴来平和自己的生活。而大众文化正好提供了这种娱乐消谴。

大众文化的齐一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人们的口味,使人们不但失去了创造性,同时也失去了个性特征,从而表现出一种“整体的无力”感。

(二)文化工业为意识形态统治提供了新的合法外衣,这种软化的力量变形为新的统治力量;

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欺骗性等特征,对此,阿多诺认为,意识形态以提供消谴、娱乐、舒适的生活为手段掩盖现存社会的内在冲突和分裂,在现代,意识形态的这种统治作用主要通过大

众文化,通过文化力量来实现的,特别是依靠大众传媒完成的。阿多诺用“电影”举例说明,他认为,电影就通过为人们提供美好生活的幻影,从而为现实辩护。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也指出:“……大众传播与交通工具、吃穿住日用品,具有非凡魅力的娱乐与信息工业输出,这些也同时带来了人为规定的态度、习俗以及多少舒适的方式使消费者与生产者结合并通过后者与整个社会结合起来的某些理智和激情反应。这些产品灌输、控制并促进一种虚假意识,这种意识不因自己虚假而受影响。而且,随着这种有益产品对更多社会阶层的个人变为可得之物,他们所携带的训诫就不再是宣传而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比从前的要美好的多,而且,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抗拒质变。一种单面思想与单面行为模式就这样诞生了。”[7]

文化工业将人变成“单向度”的个体,为意识形态的教化打下了基础。这种软化的力量成长为一种新的统治力量,实现着意识形态对个体的操纵与统治。无数个失去了自主意识与自觉能力的个体结集而成“无力的整体”,他们不再拥有批判意识与超越渴望,他们更加顺从,更加麻痹的面对社会现实,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整体的无力感”正在内化为一种群体意识。群体对“无力状态”变得习以为常,变得像是从来如此般的。“无力的整体”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最透彻、最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虽然带有某种极端的色彩,但是依然值得我们肯定的是,正是源于对社会最深切的关怀,才会有这样深刻的批判;正是有了这份关怀,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提出的“无力的整体”因此而更加振聋发聩,更能警示世人!

现代大众文化即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认为,现代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强制性等特点,从而成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照搬这一理论主张限制中国目前的大众文化发展并不合适,当前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文化产业市场.

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文化工业的理论批判为当代大众文化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对其再认识,以推动当代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对其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并指出其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历来被视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点。因此有人说“不读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就没有资格来谈大众文化。”从总体上来说,这一学派对文化工业持坚决的批判态度,其主要代表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等。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有哪些批判维度?作为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其局限性何在?这种批判对我们今天进行电视文化研究有什么启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一、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视野中,文化工业已经…

试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2004614500076 传播学

陈芳

内容摘要: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历经三代人的批判、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工业理论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然后在逐一分析法兰克福学派所概括的商品化、技术化、齐一化、强迫化诸种特征基础上,揭示了文化工业的基本内涵,最后对该理论存在的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批判。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前身是1923年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建立的社会研究所,首任所长是格林贝格。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以及早期的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后来脱离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宿命联系:首先,法兰克福学派较早旗帜先明地提出“批判理论”,而且把批判的目标与内容由传统的“政治”“经济”,转向“社会”和“文化”。这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的转型,直接影响到该学派的批判视角以及其后的后现代主义等;其次,法兰克福学派是以一种批判的视角,以一种超越的维度,来审视社会问题,以期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这与传统的阐释学派不同。正如阿多诺所言“批判的途径不仅仅是形式的,而且也是质料的。如果它的概念是真实的,批判的社会学,依照它自身的理想,必然也是一种社会批判。”

[1]此外,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批判理想,除了超然的批判精神外,他们更倾向于彻底的批判意识与批判方法,其批判理论因此经常给人以走极端的印象。

无论霍克海默、阿多诺,还是马尔库塞,他们的研究都涉及文化工业,而且基本上,对文化工业,都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的总称,不同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个体劳动者创造的精神产品,它是以建立在科学技术上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为前提的。其文化创造目的与创造手段与工业生产方式类似,它是一种标准化的、复制性的、大批量的生产,其目的是创造消费使用价值,经济效益是其运作杠杆。文化工业寄生于大众传播技术、家庭和闲暇,并不知不觉地把艺术、政治、宗教和哲学与商业融合起来,使文化领域都染上了商品的特征。以文化工业生产为标志、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的“现代大众文化”的出现,对人民大众来说是福还是祸,或者说主要方面是福还是祸?文化工业是如何出现的,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又是什么?这正是法兰克福学派所着重探讨的。

一、文化工业理论的提出

虽然在《论爵士乐》(1936)与《论音乐中的拜物特性与听觉的退化》(1938)等文章中,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理论已相当成熟,但是“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与文化工业现象被大张旗鼓地批判却是首次出现在他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的。为此,他们专门写了题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的论文来展开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指出,“文化工业”是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文化工业把古老的东西与熟悉的东西熔铸成一种新质(a new quality)。在其所有的分支中,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多或少是按计划炮制出来的。文化工业的各个分支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或至少能彼此适应,它们将自己组合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系统。”[2]

文化工业在20世纪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意识形态与社会物质基础融合的产物。

第一,社会信仰和价值中心的解体。精神消费、娱乐成为大众的普遍追求,这是以特定的社会氛围为基础和前提的。到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在奋斗中追求的实际目标已经达到,在放纵的消费享受和无情的商品原则面前,人们唯一感到内在需要的是,在紧张之余,能得到一种感官的愉悦。人不再需要为了神

圣和完善化而自我塑造,社会信仰和价值中心解体,只是听任感官享受对自己的塑造。关于享受艺术对人类理性、信念的消蚀,古希腊的柏拉图早就指出,这种艺术“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

第二,商品生产原则的普遍化。在一个高度成熟的商业社会里,一切生产分配系统、社会权利结构、思想观念,都是由商品化原则来支配的。它超越于行政权力和思想信仰之上,永远许诺人们以实惠和享受。对商品化原则在文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美国弗·杰姆逊指出:“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领域是无处不在的”。“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

第三,消费能力与现代技术为文化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一个商品要能大规模地进行和扩大,就必须具备消费该商品的能力的人是一个多数,有能力重复生产并提高产品性能的技术条件,有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法。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达,社会产品的丰富,中产阶层人数扩大,有能力并乐意在精神消遣上有较多投入的人们成了文化工业的可靠对象。由于大众的娱乐艺术是逃避理性和思想的,深度感被拆除,实际上是重复的,大批量的,谈不上独创性的。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工业提供的技术,使文化产品的复制和外观美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文化工业中,只是不是百分之百的重复,就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二、文化工业的特征

第一,商品化,具体地说,“呈现商品化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特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所归纳的文化工业的第一个特征,也是他们对文化工业抨击最甚的一点。商品化的艺术拜伏于交换关系下,被娱乐的光晕所笼罩,而娱乐工业又促使人们进入商品世界。商品拜物教体现为一种无生命的性感,这正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幻景。

阿多诺坚持认为,文化工业的产品不是艺术品,从一开始它们就是作为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而被生产出来的。文化艺术已同商业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接受为价值规律所统摄,纳入了市场交换的轨道,具有共同的商品形式的特性。马尔库塞则认为,文化工业的盛行是同“消费至上”的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是同广告和政治讲坛这些大众传播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工业以消费大众为上帝,只要适合大众的需求,不管怎样的东西都可以进行批量生产,这种文化工业消解了文化产品特有的人文价值。

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述,文化工业把娱乐消遣作为主要价值加以实现,便造成精神快餐式的消费模式,这不仅把文化推向单调平庸,而且把大众也推向单调平庸。现在人们常常哀叹出现了文化价值危机,殊不知其主要原因在于把文化产品商品化,企图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的方式来管理文化事业。

第二,技术化。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强调,文化工业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文化工业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载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录像,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卫星传播技术出现,使文化工业对时空获得更多的占有性和对接受者产生更大的强迫性。没有现代的科技手段,也就不可能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也就不可能产生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把此称为文化的“技术化”。

除了本杰明对文化的“技术化”持肯定态度之外,其他所有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都对文化的“技术化”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一部分;一定的技术,代表着一定的艺术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进步、艺术前进。而阿多诺认为,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的直接后果是人的理性变成了纯工具化的思维,工具理性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文化的“技术化”意味着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文化本来应该是想象和价值理性的天地。这一领域一旦被工具理性所占有,不仅是文化的生产者,文化的传播者和使用者都成了工具。大众传播在商业科技制导下形成了一种极权主义文化现象。后者的全盘否定固然片面,但他们所提示的负面效应确实存在需要引起重视,两者观点正好形成补充。

第三,齐一化。也就是说,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趋于一律。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一致认为,由于文化工业产品的制造者不仅仅象弥尔顿创作

《失乐园》那样是本性的流露,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从而这种生产完全是标准化的,类似于工厂生产出来,被大众购买。他们认为流行文化的生产就是一种标准化现象,所造成的后果是不仅扼杀了艺术创造的个性,而且扼杀了艺术哲学的自主性。

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大规模生产各种复制品,它促进和反复宣传某个成功的作品,使风靡一时的歌曲和连续广播剧可以周而复始地出现。马尔库塞把“现代大众文化”称之为“单面性文化”,其重要标志就是“单面性”,即“标准化”、“齐一化”。他认为文化工业的危害性在于消费主义的流行,而且在于泯灭人的个性。法兰克福学派把文化工业的主要特征归结为“齐一化”不无道理。这也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所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齐一化”,导致人的异化。按照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文化使人也变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单调平庸的文化把人也推向单调平庸。

第四,强迫化。即文化产品在对时空获得更强的占有性的同时,对接受者产生了更大的强迫性。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对文化工业最集中的批判也是它对逾期接受者的强迫性,他们认为,由于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强制性,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计其数的大批生产和‘大众文化’的机构,把因袭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的,令人尊敬的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履行着操纵意识的职能。这样,一方面,文化活动丧失了为人类提供娱乐和消遣、给人以精神享受的作用,而成为劳作的延长,旨在恢复精力,以能再次应付机械的工作,于是,“快乐变无趣”;另一方面,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关于文化工业强制性、压抑性的分析是振聋发聩的,尽管有言过其实的成分,但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

三、对文化工业理论的批判性思考

文化工业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归纳及其批判,的确十分深刻和犀利,给人带来的启发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而给不同学科提供了学术养料。然而,“文化工业”理论的背后,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出发点,有其产生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正因如此,也就不免带有自身的缺陷。

第一,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一大特征,然而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建构社会、消除弊端,相反,它怀疑现存秩序下一切人们所理解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对社会提供给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全然不信。批判,是以与他们的社会冲突为标志,冲突是批判思维方式的一切概念的特点。[3]然而,批判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撑提出的论点。阿多诺曾十分坦诚也带有无奈地说,“确确实实,暂时还没有彻底的研究提供论证严密的材料来证明文化工业的特定产品造成人们的心智衰退的效果”。[4]其实即便到了今天,阿多诺如果伸手想要能证明“心智衰退效果”的确凿材料,也未必能够如愿。其实,资本主义并不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那样稳定。它也并没有不断面临革命工人阶级运动绝对的或明确的威胁。因此在论述中,他们不得不采取历史和非历史的乌托邦相结合。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以乌托邦式的概念批判现实的不合理,以现实的不合理来证明乌托邦概念的真实存在。他们始终坚信不疑,“只有拒绝赞美现状,才有可能保存一个未来:在那时,写诗将不再是野蛮的行为”。[5]拒绝与现实的任何妥协和调和,自然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一个理想的模糊图景。

第二,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创造力最伟大的时期正好流亡美国,他们差不多就是一个局外团体。创造力的迸发,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孤立状态。这种坚持不受外部干扰和压力的情况,保证了批判理论家们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和自由,以其相对冷静客观的立场,按照自己的宗旨和兴趣进行研究和写作。但另一方面,与社会各方面的隔膜,无疑也使得他们对美国的情况缺少足够的了解,于是直把德国当美国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他们仅仅根据法西斯的潜能来判断美国社会,以至于无视使美国的发达资本主义和大众社会不同于他们在欧洲遭遇的独特历史因素。”[6]有关文化工业的讨论也是如此。其实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电视的出现,许多媒体被迫将它们的活动转向特定受众,广播电视台变得专门化,这就产生了后来所津津乐道的“小众化”或“分众化”趋势。尽管这似乎还不能完全舍弃类型化标准化,但与批判理论中所批判的早已不能同日而语。而这些,在法兰克福批判家那里却丝毫不见踪影。文化工业的是是非非,都必须首先还原到他们所经历的命运的语境,然后才可能对之做出比较恰如其分的评判、分析和使用。因此,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也有独特的历史局限性,现在必须用科学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

第三,当他们深度关切技术和技术理性作用,社会和人由此都成为单向度时,他们的取向同样是一种单向的循环观,即:人利用技术从而顺从技术逻辑,技术因此又乘机扩大了自己对人的影响和控制,忽略了甚至是故意忽视技术与人之

间,实际所存在的一种张力。“就社会实践循环往复的安排过程而言,最深入地卷入其中的因素,就是人类行动者认知能力所特有的反思性特征。”反思以理性化为基础。正依赖于此,我们才能领会在社会生活中,面对许多规范性的界限,“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它、操纵它。”[7]人与技术同样如此。此种极端在文化工业理论中体现在他们对“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口诛笔伐。他们认为,人已成为机器,自然只能是被动地“输入”与“输出”。于是,社会的不公正导致媒介的不公正,因为后者是前者的统治基础或帮凶。媒介的不公正就决定了媒介的效果,必然使得受众只能像机器般听从媒介的捉弄,人变成“机器”的“机器”,媒介的媒介。这种单一化的思路演绎本身就是机械的,且不说媒介的公正与否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媒介的效果。法兰克福学派对媒介效果的理解,几与“魔弹论”如出一辙。批判学派与行政学派就这样站在了一条线上,尽管看起来是各据一端而且似乎势不两立。

摘要:随着后工业时代和消费社会的来临,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活动也被彻底地裹挟进大众消费之中。波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休闲已经成为文化记号和被消费的对象。休闲是不可抗拒的责任伦理。因此,休闲和休闲中的自由是不可能的。波德里亚同时批驳了休闲之中人人平等的神话。

关键词:休闲,符号,消费,消费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种意义上,休闲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象征。1899年凡勃伦出版了《有闲阶级论》,标志着探索休闲对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意义的休闲学科在美国诞生。之后,不少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对休闲有所研究。与关于休闲的常识看法和流行观点不同的是,在某些思想家那里,大众休闲是一个应该慎重对待和批判的对象。

例如,早在韦伯那里,他就曾经不无忧伤地预见,随着合理性原则主宰越来越多的社会部门,人们的行动只能从一个合理系统转到另一个合理系统:从合理化的教育机构到合理化的工作单位;从合理化的休闲场所到合理化的家。社会除了成为一张完全封闭的合理化结构之网外什么也不是。

休闲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是作为文化工业的一部分来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区分了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批判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表明,包括大众旅游在内的休闲娱乐业的发展,恰恰掩盖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大众的统治,无非是在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幌子下满足人们对幸福和平等的追求,通过休闲娱乐这种特殊形式的"平等"掩盖社会生活事实上的不平等。

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对休闲的批判与法兰克福学派有某种渊源关系,但他把符号学应用到理论中,展开的是对文化工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波德里亚看来,消费必然导致对符号进行积极的操纵。把休闲放在以消费社会指称的后现代时代里,从消费的角度来评价休闲,休闲无法不成为符号消费的对象,因此,休闲就是大众文化之符号消费的一种。这就是被消费的休闲,

消费的一般意义

波德里亚对休闲的看法出发点在于他对大众消费的理解。这里不可少地必须回到波德里亚对消费的一般看法。消费在波德里亚那里是作为工业文明的一种典型模式的,它根本上不同于把消费作为满足需求过程的流行看法。与将消费看作是被动的消极的占有方式不同,波德里亚将消费看成一种积极的相互关联的方式,一种系统的行为方式和总体反应。总体上看,消费在消费社会中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通过符号建立差别。

波德里亚将消费定义为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行为。在波德里亚看来,消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实践,物品并不就我们的"消费"对象,它们充其量只是需求的对象和满足这些需求的对象。而需要的满足只是消费的前提,不足以界定消费本身。为了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必须变成符号。

那么成为什么样的符号呢?符号的意义在于建立差异,以此将符号所代表的东西区分开来。这里人们关注的是符号的所指而不是它的能指。符号之间的关系,使"差异"得以确立。与他人形成差异,正是日常生活中消费的主要用途之一。现代消费社会的本质,即在于差异的建构。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客体的物质性,而是差异。所以说,"物"从来就不是因其物质性而被消费,而是因为其同其他"物"的差异性关系而被消费的。

在现代消费社会里,关于竞争的意识形态已经让位于所谓"自我实现"的哲学,新的主题不再是获取物品,而是通过消费而达到个性的实现。因为特定的经济阶级或社会地位群体的成员资格,不再能为我们提供一种认同感、确定感和归属感,我们只能通过消费来与客体、集体和他人建立关系,来获得一种身份和建构意义。正如一句流行广告词所说:我买了,因而我就是( i shop, therefore i am)。[1]现代广告这样告诉人们说:买下这个吧,因为它与任何别的东西都不同(如:这是社会精英享用的肉食品,这是只有极少数佼佼者抽的香烟……);买下那个吧,因为这个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已经在用它。这两种广告的说法相反,意思却是一样的。这就是要让每一个具体的消费者,在他/她模仿别人的同时,却得到一种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感觉。事实上,"消费"一词在此展开了它的双重意义:它一方面意味着消耗,消灭,消除,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实现"。自我的实现。

其次,通过符号获得拯救。

波德里亚指出,现代消费行为的本质就在于,它"只是模仿了社会本质--地位"。实际上,现代消费就是一种通过物而拯救的等级逻辑,是一种要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的拯救办法。[2] 社会地位这个东西历史上是通过恩赐和继承得来的,只有少数人拥有人人羡慕的象征高等地位的东西,比如服饰和休闲。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对社会地位的向往,希望高贵的出生和社会地位。在无法从血缘上继承社会地位的情况下,消费社会提供了满足人们向往心理的替代力量,那就是物的丰盛和拥有。通过占有更多的物和消费,人们在"无法通过恩赐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拯救"。

游荡在城市丛林中的现代人,籍消费来达到拯救--"幸福"。物的丰富和丰盛,其实只是幸福的符号而以,但是物品所提供的满足感和人们对幸福的希盼,恰是使日常的平庸生活得

以延续下去的维系力量。在日常社会里,消费并不是作为工作或生产过程的结合来体验的,而是作为奇迹,一种籍物质的丰盛和拥有来达到的奇迹:幸福。

另外,对符号的追逐也是无穷的。

以消费来拯救自身的做法,实质上是将"生命的计划表达于一种飞逝的物质性中"[3],人生的计划或者目标纵然没有消失,也已自甘消解在一系列的物质性的满足中。可是,物质的满足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消费作为"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的实践",不可能有彻底满足的时候。我们注定要不停地"欲求"下去,无穷地追逐消费的象征符号。

也就是说,消费是没有止境的,并且它是不可克制的,消费具有了对于人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不是什么心理上宿命性的结果,也不是来自于社会威望单纯的强制力。如果说消费显得不可抑制,恰恰表明它是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的实践,不再与需要满足和现实原则有什么关系。消费之所以不可克制,最终原因在于人生根本意义的匮乏。于是消费成了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因为人生似乎只剩下了这条证明自身存在和获得拯救的途径。

简要地说起来,在波德里亚看来,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行为",人们消费的并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符号。当然,人们消费符号是有目的的,在于通过此一活动获得一种身份认同,通过符号的差异来建立与他人的差异。

另外,消费是对人的一种强制力量。

休闲的符号性

现代社会关于休闲的流行观点是,休闲,就是对时间的自由支配。假如人们在劳动时间中被奴役和异化,那么在休闲时间中他是自由的。时间是一种先天的范畴,它就象空气和水一样,是不可让度的东西,在休闲中的时间是大家的私有财产。在波德里亚看来,这样的流行观点无非是重复了我们在休闲中得救和休闲中人人平等的神话。

波德里亚认为,对休闲和自由时间的研究必须放到整个时代的背景中。这个时代就是他所指称的消费社会。在这个时代里,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生存状况有了新的特点,即詹明信所说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无深度性。文化的无深度性表现为一切文化的意义都被挟持进消费文化之中。大众象一个"黑洞",渗透在媒体符号、类像和超真实中,吸进了所有的信息、意义和交流,并使它们变得毫无意义。[4]具体到休闲这一现象,波德里亚的基本观点是,休闲是一种文化消费。作为文化消费的一种,休闲既有文化消费的一般特点,又有它作为休闲方式的特殊性。首先就是休闲的符号性。

休闲作为文化消费之一种,渗透了大众传媒的操纵性结果,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伪事件和伪现象。在消费社会里,文化不再是为了延续而被生产出来的,而是根据媒介自身,根据一些规则被制订出来的。

传媒总是向个体宣扬和灌输,普通个体要获得文化公民资格所必须拥有的一套公共文化(p.c.c.c),建构个体的文化身份应该消费哪些物品和服务,你该如何保养你的身体,如何养护你的温柔气质,作为一个有身份的体面的人,你至少应该到过哪些地方,以什么方式旅游,这样才能体现你的学识和品位。以什么样的方式休闲,如何休闲,都是这个社会的公

共文化规定的,人们之所以去休闲,正是力求使自身获得身份象征,惟恐自己的做法落伍,丢失了与他的地位和身份想匹配的符号性力量。假如有人忘了这样做,就立即有人好心地提醒他没有权利不幸福。所以,休闲是符号,这样的休闲已经脱离了事件本身,人们在休闲之时不过消费着它所代表的符号。

休闲的符号性同时还体现为它是一种对历史事物的符号再现,是对过时事物的复兴。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八的雾月十八日》中谈到拿破仑三世时曾指出,同一件事物在历史上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但具有真实的历史意义。第二次是作为闹剧出现,它们的意义只在于对先前有意义事物的夸张可笑的追忆和模仿。波德里亚借用这种说法来解说文化消费,因为在消费社会里,文化消费纯然是一种模仿,是对历史上有意义事物变形的复兴:"文化消费可以被定义为那种夸张可笑的复兴,那种对已经不复存在之事物--对已被’消费’事物进行滑稽追忆的时间和场所。"[5]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只要看看眼下各种时兴的度假文化就能明白,那些吸引游客的旅游胜地不过是一种复制出来的场景,死亡的历史,或者说对历史的漫画式的再现。波德里亚举的一个例子是,人们纷纷乘汽车涌向北极地带,到曾经出现过淘金热的地方消费历史上的淘金热场景。在这里,人们消费的是"对汽车以及由于汽车的出现而被宣告死亡的一切事物的已消逝幻景--以及由汽车所唤起的那些幻景的即时、混合、共同的享受"。在这幅幻景里,人们拿着租来的杵头,穿着租来的爱斯基摩人的紧身衣,在冬季时候围着露天烤肉架,使用埃索的柴火来烤肉。于是,他们在仪式般的形式下消费曾经是历史事实而又被牵强附会为传说的事物。波德里亚认为,类似这样的旅游文化消费不应简单地看作对过去的怀念,而是应该看到,正是在这种漫画式再现的基础上,人们对消费的符号进行了颂扬。就象这个社会上越缺少什么人们越歌颂什么一样,家庭在解体,人们便歌颂家庭,孩子们再也不是孩子,人们便将童年神圣化,旅游也和它们一样,在消费符号之下以某种方式庆祝着真实自我之消失和漫画般自我之复活。

休闲的强制性

前面曾提到,消费是不可克制的冲动,它是对人的强制性力量。波德里亚指出,可以证明消费的原则和和目的性并不取决于享受的明证之一便是,今天,享受不再是权利或乐趣的约束机制,而是公民义务约束机制。[6]所以,娱乐和休闲中的约束性是消费之强制性的集中体现。在波德里亚看来,通常所谓的娱乐和享受,包括休闲,其实是一种受束缚的东西。也就是说,作为文化消费之一种的休闲实际上就是对人们的一种强制性力量,这就是休闲的强制性特点。

首先,作为休闲方式之一种的旅游并非对时间的自由支配,相反,它是由劳动时间的缺席规定的,它是不由自主的,因为,时间是一种服从于交换价值的珍贵的、稀缺东西,不仅劳动时间,而且自由时间本身也变的越来越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被购买才能被消费。对空闲时间的消费类似于礼物的交换,人们必须赚取自己的休闲时间,假期里的自由时间仍然是度假者的私人财产,是他通过一年的汗水赚取并拥有的财富。

其次,不仅如此,波德里亚进一步指出,和人们被束缚于劳动时间一样,人们也为休闲

时间所束缚。休闲的基本规定性就是休闲之中具有的束缚性,虽然与劳动时间里的束缚性不同。

这是因为,在休闲中同样存在着与劳动领域相同的强迫伦理和尽责精神。人们在休闲之中追求的是这一符号之下的象征性和理想性,借用里斯曼的话就是"快乐道德",人们以它来象征人的被救赎。因为它象征着幸福和救赎,象征着对劳动中奴役的摆脱,于是人们趋之若骛地奔赴旅游景点和各种休闲场所,以此证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甚至,你没有权利不休闲。消费社会本身就是"一个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的社会",它是一种集体行为,一种约束,一种道德,一种制度。[7]于是休闲之中对自由时间的消费成了尽责伦理之一种。而且,休闲和其他类型的消费一样,是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的实践,是无法彻底满足的实践,注定要不断地进行下去。这都是由消费社会里的消费的特性决定的。休闲所具有的强制性,以人们被迫不停地购买、旅游、健身、保养身体等等体现出来。

比如,为了追求旅游的象征意义,为了将休闲时间消费掉,为了要晒黑身体,旅游者们急切地游览各地,出现了旅游及度假集中化倾向。可是人们逃离了劳动,逃离不了集中。并且这里仍然有社会不公平。越是社会地位低的人们越是需要海岸、阳光和人群来掩饰自己的窘迫,来使自己在旅游中消费一种人人平等的神话和获得自由的幻觉。波德里亚在这里强调的是,休闲并非自由的活动,并非在自由的时间里自由地挥撒生命活力。相反,休闲是一种强迫伦理和责任行为,休闲本身更体现了一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波德里亚告诫,不要相信关于休闲中自由和平等的双重假象,消费的时间即是生产的时间。

评述

随着二战之后闲暇时间的增多,大众休闲兴起,休闲已经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波德里亚的论述证明了休闲的符号性和强制性。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社会已经把休闲构建成一种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的社会事实。而这恰恰是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休闲的前提之所在。

波德里亚从消费文化解释休闲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在后现代和消费社会里,"一切坚固皆化为烟云",休闲的意义也成为消费的对象。人们因为强迫伦理而被迫休闲,休闲遂成为一种强制性力量。当以往被人们认为属于自由领域的娱乐和休闲化解为一堆仪式化的再现时,当娱乐和享受成了掩饰事实上的不平等并制造一种平等的幻觉时,并被强迫伦理所束缚时,休闲与自由无缘了,休闲彻底地被后现代社会"消费"了。休闲被消费,意味着人们离生活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

the more you cinsume,the less you live [8]。

对于波德里亚将符号学运用于对消费文化的解释,迈克?费瑟斯通有不少批评,认为是用后现代策略本身来看待后现代主义中的矛盾性、统一性、差异性。费瑟斯通同意波德里亚把旅游描述成那种以返回文化和风格为标志,却消解了文化的传统意义的活动,他同意,不能脱离文化记号来谈论旅游,但是他与波德里亚的分歧是,他认为,文化消费之中的这种文化失序不仅是由于广告人、设计者、文化媒介人生产出了一系列体验,而且还决定于这些机构的所有者、赞助者、受托人及财政支持者之间结成的联盟。我们需要以整个后现代为背景

来考察在特定的场域中,将文化带给当下人们的那些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矛盾冲突[9],而不是仅仅用后现代的修辞来谈论后现代现象。

说大众是被控制的,休闲(消费)是被操纵的,正如有些人指出的那样,事实上忽略了大众其实不是一个被动的实体。因为大众不仅是在消费文化商品,也是在利用和改换它;文化商品,包括旅游和休闲,不只是消极接受的对象,还是民众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材料。因为任何社会中的民众都不是单质的实在群体,而是异质复合的关系组合。[10]所以休闲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不能过于强调它对大众的操纵性,虽然,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它的确具有强制性的力量。

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这个概念是阿多诺的哲学理论的中心,它首次出现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1948年)。在这部著作中阿多诺称文化工业是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这部著作标志着批判理论早期的结束。

后来阿多诺用文化工业这个词来描述文化事件和产品对社会的影响。阿多诺希望以此找到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的文化角度来看自相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俄稳定的。他的答案是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胶”,它是统治和结合的工具。文化工业的结合作用在于其产品也不断地调节着消费。这个调节作用不但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而文化工业本身就有相当高的物质性的趋势。

文化产物的商品特征

阿多诺在分析文化产品时主要使用了两个基本的分析商品的技术:

按照卡尔·马克思对商品的特征的分析分别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在另一方面他对比文化产品与“真正的艺术品”之间的差别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一个物件有一个可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用途,这个用途决定着这个物件的使用价值。一个物件的使用价值是在这个物件内本来就存在的。而交换价值只有在人们对这个物件进行交换时才存在。只有在这个时候这个物件才成为商品。马克思称交换价值是一个商品的基本特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商品交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件被生产的目的在于交换。而在另一方面,“真正的艺术品”是文化商品的一个对比。阿多诺使用这两个技术对文化工业进行批评性的分析。阿多诺将他的分析分为两个部分,来体现文化在文化工业出现前和出现后的不同:

市民-自由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后期

艺术和文化是解放的标志

艺术和文化是关键的刺激的起点

艺术和文化对当权的敌人始终是反对的

艺术和文化相当独立

艺术和文化能够突出社会现实,发展创新的思想

通过文化工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

文化的独立性大部分消失了

文化世界分裂成了两个部分:

大部分是文化工业的商品

小部分是剩下的市民阶级的真正的艺术

文化工业的商品成为了市民文化的继承人,从而成为了“真正的”艺术

按照阿多诺的看法在市民-自由主义时期艺术虽然是一个优秀阶级的产物——因此阿多诺在他的启蒙辩证法中称之为市民艺术,从一开始它就与下层阶级隔绝,但它总的来说是为整个社会的福利服务的,而且是整个社会可以接触到的。它的刺激导致了社会的发展。但在资本主义后期它的社会的发动机的作用改变了。阿多诺认为在这个时期里本来只具有使用价值的艺术(这个使用价值体现于满足社会的正义感)成为了一个市场商品,其价值在于它的交换次数。这个艺术丧失了它的独立性,它的作用仅仅在于产生资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文化工业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网络。这个网络的基本结构在于文化生产、文化商品、及其在全世界的分售。此外它还制造了一个文化商场,这个文化商场成为了商品与其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它是这个网络中的第四个基本点。

工业化的出现、通讯技术的提高和跨地区报纸的出现使得文化机关的性质改变了。没有这些创新文化工业是不可能的。阿多诺认为,任何文化产品,尤其传播媒体都无法逃脱文化工业,相反地文化工业也离不开文化产品,尤其是传播媒体。工业与产品总是分不开的,总是必须看作为一个整体。媒体与其它文化产品一样是文化工业的一个产品。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不按照其自己的需要而产生,而是按照其交换价值而被生产。整个文化工业将其利润的需要强加在其产品的精神价值上。这样一来文化工业的精神价值也完全成为了商品。

对象

作为商品文化当然要找到它的消费者。一个消费者只有在一个产品中看到其用处,或者以为在一个产品中看得到用处的时候才会消费这个产品。一个艺术家,或者围绕着这个艺术家的机构必须合乎这个消费者的口味才找得到他的产品的消费,因此他必须适应他的消费者的口味。这样一来文化就丧失了它在这会儿中的批评作用,而成为了社会的结合体。同时文化的对象对文化并不提出创新的要求,而是让文化来为他服务。阿多诺认为这样一来文化就成为了消遣的一部分。而消遣只不过是一个人工作过程之间的休息恢复过程,因此是工作过程的一个服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应该尽量少化力气。文化也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少化人的力气。

相互作用:对象<->大众消费品

阿多诺相信文化工业对其消费者有操纵的作用。不过这个操纵作用并不是有目的性的、受控制的、有方向性的,而是潜伏的。虽然如此这个潜伏的操纵对整个社会施加影响。阿多诺认为这个操纵作用有两个结果:

个人被文化工业退化为了消费者

文化工业向其消费者提供通俗的、表面的无意义的事物

因此文化工业是一个由上层阶级领导的文化影响,而不是一个大众文化,也不是一个民族文化。

阿多诺认为这个“上层社会”并不是一个阴谋的主导人。他们并不是因为文化的批评作用而想要控制文化,

将文化变成陈腐的琐事,他们是资本主义的主导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试图将一切变成商品。

文化要成为商品必须受到其消费者的欢迎,文化工业必须向他提供他所想要的、他明白的、不使他迷惑的货物,比如简单的、优美的旋律、简单的侦探小说和电影。这是消费者与文化工业之间的相互作用。

产生文化工业的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工业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停滞,而且还有许多其它的影响。它们可以分为:

对消费者的影响:文化工业在这里是工业与观众之间的调解人。在这个作用中它也影响人的意识。不广泛的,通过文化工业无法交换的物件无法存在

在消费者内的影响:文化工业防止人产生批评性的思想。这样人也无法抵抗文化工业了

这样一来文化工业稳定统治。这个稳定作用不是一个副作用,而是文化工业的本质。它向它的观众提供思想。通过这个方法它成为人的基本原则的定义者。

此外文化工业还使得人不再认识到关键点,而只注意不重要的东西。一个例子是将一场首演推进为一个社会大事。这样一来首演的交换价值成为了看到和被看到。而首演的节目只不过是这个社会大事的原因。重要的不再是首演的节目(假如其内容是古典的话反正没人能懂),而是在那里和旁边的闲谈。想到的不再是艺术家想通过这个节目表达什么,而是参加这个节目会怎样影响到一个观众的社会地位,而是别人会怎样想。这也是艺术丧失其独立性的一个标志。阿多诺非常尖刻地说,过去人们不允许自由思考,今天人们允许自由思考,但不会自由思考了,因为一个人只想他应该想什么,而这个思想被感觉为自由。

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

一、文化工业概念辨析和现状

“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主将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首先,文化工业意指一种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体系,是与大众的权益对立的(这种工业不仅是“工艺学的”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时刻利用自身媒体的技术优势及其商业背景进行“公开的欺骗”从而使大众获得一种“摆脱思想的解放”)。其次,文化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文化工业”用“技术无比的威力”以及标准化、统一性等科学意识,瓦解了艺术本身所需求的个性,从而造成艺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蜕化”或者“终结”的趋向。这个定义是站在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严厉批判的立场上做出的。

然而,文化工业在它诞生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商业与文艺的合谋是显而易见的,文化工业已成为每个国家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产业而得到普遍的强调和重视。有人预测: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领导产业。在中国,文化工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自动萌发、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纪的培育发展,令人注目地崛起为文化产业,并呈现出与世界接轨,继续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文化工业理论对艺术蜕变的论述

在文化产业化的现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一点上,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文化工业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产业和当代艺术的现实状态仍然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将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造成艺术蜕变的论述表述如下。

文化工业的商业化性质导致艺术本性的改变。文化工业是在资本驱使之下所进行的文化生产,从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资本这只无形之手在背后的操纵作用。文化工业不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而是“有目的的无目的性”,这是对于文化工业的市场化、商品化本性的绝好概括。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光盘影碟等文化工业产品既是艺术品,同时更是商品,他们是为了上市获取实利而生产出来的。这就完全打破了康德以来讲审美与物质实用二分的界限。在文化工业中,“无目的”的审美活动成了纯粹的娱乐消遣形式,物质实用的“合目的性”成了不耻言利的商业经营,艺术的生产与销售都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运转。

文化工业的这种商业化和市场化破坏了传统意义上艺术的本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说过一句话:“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它破坏了文艺作品的反叛性。”对于实际生活来说,艺术具有疏远性、否定性、反抗性。艺术诞生在实际生活的尽头,艺术产生的必要性就在于实际生活有缺陷,如果实际生活十全十美、无可挑剔,那么艺术就根本没有必要产生。艺术以完美的理想化的方式弥补实际生活的缺陷,它是实际生活的一种对照、一种参照,也是实际生活的一种否定、一种对抗。艺术对于实际生活的否定性和反抗性表现在它的个性和独特性,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摆脱束缚的自由本性,它对于世俗功利目的的超越,它对于社会的启蒙功能和批判功能等。另外,艺术的否定性和反抗性还在于它以审美形式建立起一种有别于实际生活的新的经验世界,用语词、声音、色彩、形象构成了一种与实际生活之维相疏离的审美之维,对实际生活保持一种假定性、距离感和超越感。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艺术接近大众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照像和印刷技术巅覆了艺术作品原真性的神话,随着独一无二的原作被不断地复制,原作所具有的独特韵味在复制品中消失,或者大众对这种韵味的审美疲劳、感觉麻木。大众与艺术的距离被拉近,人们不再膜拜原作,甚至无法辨认原作。艺术与现实的距离就被拉近了。这表明文化工业取消了艺术对于实际生活的疏远性、否定性、反抗性,抹煞了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界限,将艺术变成了纯粹的商品形式。

不可否认,文化工业也不是不看重艺术的独创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但是这种重视只有在不妨碍其市场效益的情况下才是真诚的,一旦艺术对于后者构成障碍,艺术的追求与利润的追求发生龃龉,它对利润的关注必定压倒对艺术的关注,让艺术作出牺牲常常是毫不含糊、毫不犹豫的抉择。

文化工业以现代技术为手段形成模式化的艺术风格。文化工业是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采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制作出来的,是标准化、模式化的。文化工业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文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艺术赖以安身立命的个性、风格、独特性、独创性的失落。关于这一点,瓦尔特·本雅明最早有所警觉,提出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面临丧失“韵味”的问题。后来阿多尔诺在分析文化工业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指出在技术的逻辑支配之下形成的艺术技巧与在艺术的逻辑支配之下形成的艺术技巧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他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著名的理论流派之一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批判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通常它被简称为批判理论。这一派的理论主张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在过去50年间,它已经逐渐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传播占据了这一理论流派的中心位置,因此,它对大众传播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法兰克福学派是指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有关的一群德国知识分子。该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它迁往纽约,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又迁回德国。其主要成员包括麦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虽然这些人从未加入过任何政党,但他们的理论最初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提出的。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学术性的,这些学者前后移民美国。他们的研究兴趣也逐渐转向大众传播,把媒体视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一种压制性结构。 一“文化工业”理论 “文化工业”或者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这一名词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辨证法》(1947年出版)中首次提出的,是用来取代“大众文化”的专门概念。其实,就“文化工业”的根本特征而言,最早出现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和异化理论,这一理论开了文化工业批判的先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把政治、艺术和文学理解为“工业本身的一个特殊部门”,并明确指出,在异化范围内,“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自身异化的活动。“这就第一次把人的“文化”同“工业”活动联系起来,第一次把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统一起来。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说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某些特征:非生产劳动是艺术家“天性的能动表现”,生产劳动则是被资本家雇佣,为增加资本的价值才完成。商品生产的逻辑日益渗透并控制了艺术生产,艺术家蜕变成为利润或剩余价值的雇佣生产者,艺术品也就变成了无个性标准化的商品。以上种种思想后来在法兰克福学派得到了发展,成为其批判理论的重要范畴——“文化工业”概念的萌芽。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再认识

目录 前言 (1) 一、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再认识 (1) 1、关于“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 (1) (1)“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概念 (1) (2)“文化工业”的特点 (2) (3)文化工业的性质和作用 (4) (4)文化工业的社会根源 (6) 2、为现代主义艺术立论 (7) 二、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根基:艺术的否定性本质论 (9) 1、艺术的否定性本质论 (9) 2、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与为现代主义的辩护 (12) 三、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意义 (14) 1、阿多诺的理论在历史上的地位 (14) 2、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价值 (17) 结论 (20) 注释 (22) 参考文献 (24)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当代文化价值 关键词: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Keywords] Culture Industry Criticize Theory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文化工业的概念、特征、性质及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本质进行了批判。其理论的目的是为现代主义艺术立论。理论的根据是他的艺术否定性本质论。这包括艺术对现实“同一性”的批判和否定,以及坚持艺术的自律。 阿多诺在与卢卡契、本雅明的争论中都表现出他对文化工业坚决反对、对现代主义艺术热情支持的态度。既表现出他的理论的合理的一面,也暴露出明显的不足。阿多诺的理论对中国的大众文化现状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汲取阿氏理论作中合理性因素,同时也应看到中西大众文化存在着差异,也应区别对待。 对阿多诺的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于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的交流以及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重构和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主要观点,与文化产业,大众文化的关系。 法兰克福学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创建于1923年,被认为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支。 主要的人物包括第一代的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弗洛姆(Erich Fromm)、瓦尔特·本雅明、哈贝马斯等人。 主要观点:法兰克福学派在媒介研究中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文化工业” 的概念,“单向度文化”的概念以及“机械复制”理论。 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用语。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包括商业性的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流行音乐等各种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介。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收入《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在这本著作中,他们首次揭露了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具有大工业的特征。这种大工业化的文化生产,不同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个体劳动者的精神劳动。那时,文化是少数“天才”的特权,他们所造就的文化即所谓的精英文化、贵族文化。现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文艺作品制作的手段日渐普及,文艺创作转变为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的可以大规模成批进行生产和复制的活动。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使“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而转变成了“工业”,因此就以“文化工业”指代这些新的文化现象。其含义是:马克思对商品生产的批判理论能够也应该被运用于符号产品的生产,应用于具有审美的、娱乐的、意识形态的使用价值产品的生产上。精神文化产品像任何其他资本主义工业一样具有以下特征:使用异化劳动,追求利润,依靠技术、机器提供的优势,主要致力于生产“消费者”等等。这就是“文化工业”。文化工业的产品,是一种适合于大众口味的、方便面式的精神文化消费品。今天流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畅销小说、商业电影、通俗电视剧、流行歌曲、休闲报刊等,都是这种文化工业的产物。法兰克福学派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工业”予以否定。他们认为文化工业被满足“大众”需要的商业力量所操纵,以娱乐消遣为目的,它所制造出来的精神文化消费品丧失了艺术作品作为艺术本质的否定与超越精神。同时,这种艺术创造的方式依赖于机械技术,作品内容和风格千篇一律,缺少艺术价值。文化产品“趋于一律”,相互只有细小差异,不追求艺术完美,只热衷投资效果;它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束缚人的意识,剥夺人的情感,阻碍人的自主性发展,它是操纵和欺骗的一种手段,是稳定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文化工业实际上是社会统治的帮凶。另一方面,凭借对媒体的垄断,文化工业控制了大众日常生活直至内心欲望,取消了个体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使之成为“单向度”的人。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则通过文化工业对广大民众进行意识形态控制,巩固自身的统治。文化工业的特点包括: (1)先进的传播技术带来的先进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手段。他们认为电影、电视、广播、无线电是“特别为文化工业打磨出来的”,“它既不存在首先关心大众

简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简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把20世纪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大众文化以及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大众日常生活,诸如广告、电视、报刊、杂志等作为分析和批判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以商品拜物教为其意识形态,以标准化、齐一化、伪个性化与欺骗性为基本特征,以制造人们的虚假需求为其主要欺骗手段,最终达到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的目的。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是在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塑造并加以支撑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和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在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批评和指责声中发展、壮大,在传统美学难以对其正确解释的尴尬中游走、突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文化借助于市场化、技术化、全球化这三大推动力量,以不可抵挡之势,全面渗入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大众文化的弊端也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和批判,其中最为激进激烈的批判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诞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最初是针对“肯定的文化”这一概念而提出的。1936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在《利己主义与自由运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肯定的文化”一词,1937年马库塞的《文化的肯定性质》的长篇论文又对这一概念做了专门论述。马库塞指出:“所谓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的时代文化,……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维护一个普遍强制的、永远更为美好和有价值的、必须无条件肯定的世界”。作为自由资产阶级时代的肯定的文化,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仅凭借个人内心活动而无需改造社会就可实现。在他看来,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肯定文化的基本社会功能既能充当现实的装饰品,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引导人们同现存相调和;又可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人们的反叛欲望。因为它是理想主义的,幸福的享受只允许存在于理想化的精神形式之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法兰克福学派

一、兴起 二、第一阶段(早期) 三、第二阶段(中期,黄金时期) 四、第三阶段(衰落时期) [编辑本段]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无论从代表人物的数量,还是从其成员理论建树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它都是20世纪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可以断言,不研究和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可能十分全面与深刻地理解20世纪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众多,著述丰富,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而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活动年代又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与卢卡契、布洛赫等人是同龄人,而它的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等人至今依旧健在并十分活跃。[编辑本段]一、兴起 1923年,正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以卢卡契、科尔施等人为代表的一批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新反思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并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内部建立起一个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社会研究所。研究所创办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杂志,它的第一任所长由属于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历史学家格律伯格(Carl Crunberg 1861-1940)担任。格律伯格在马克思主义内部不同派别的争论中持某种中立的态度,他对东方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卢卡奇等西方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持同样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了西方和东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联结点,它所办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对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一视同仁,既发表新发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稿,发表伯恩施坦等人的文章,也发表卢卡奇和科尔施等人的文章。可以说,格律伯格担任所长时期,社会研究所的成员尚未形成我们今天所称谓的法兰克福学派。 1930年,霍克海默接替患病的格律伯格担任社会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以社会批判理论而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可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编辑本段]二、第一阶段(早期) 1930年至1949年的幻年间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时期和早期,从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活动地域来讲,这一时期主要是该学派的美国时期。霍克海默与格律伯格最大的不同点是他不把社会研究所及《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仅仅当作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交汇或对话的场所,而是为社会研究所的成员确定了明确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建立社会批判理论或批判的社会理论。霍克海默在就任所长时所做的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演说中,明确提出,社会研究所的任务是建立一种社会哲学,它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而揭示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由此,霍克海默一方面引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另一方面,他为这一研究引进和组织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如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等人(第一代理论家),这些人或是成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成员,或是成为研究所新创办的《社会研究杂志》的撰稿人,由此而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强大阵营。然而,事隔不久,法西斯上台,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大多是持激进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犹太人,因而无法继续在德国活动。社会研究所被迫于1933年迁往美国,先后隶属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和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在此期间,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逐步发展和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批判。 其间,霍克海默于1937年发表的《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明确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概括为批判理论。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发表了许多阐述批判理论的重要著作,如霍克海默的《独裁主义国家》、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的辩证法》、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马尔库塞的《理性与革命》等。 [编辑本段]三、第二阶段(中期,黄金时期) 1949年至60年代末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中期,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重新回到德国,在西德活动的时期,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鼎盛时期或黄金时代。1949年,应西德政府的邀请,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等人回国,重建社会研究所,二人分别担任研究所的正、副所长。不久,霍克海默担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后又赴美讲学,实际上社会研究所的工作主要由阿多尔诺主持。这一时期,不仅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无论是回到德国还是留在美国)继续建构与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而且一批年轻的理论家,如哈贝马斯、施密特、内格特等人开始崛起,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理论家。在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他们进一步强调辩证的否定性和革命性,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特别是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并制定了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革命战略。法兰克福学派的激进的文化批判理论在60年代末席卷欧洲的学生和青年造反运动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主要代表人物已成为十分著名、十分有影响的社会思想家。代表法兰克福学派这一时期思想的主要著作有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弗洛姆的《健全的社会》和《爱欲与文明》、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等等。 [编辑本段]四、第三阶段(衰落时期) 从70年代起,法兰克福学派进入了自己的发展晚期,这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相继去世,学派开始走向解体的时期。60年代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论文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论文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不同时期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透过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面现象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性和强制性的根本特征及其危害。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的,但同时对我们也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20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并使现代化成为一切不发达民族的主导性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又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使生存于技术世界中的现代人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现代西方各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人的这一生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从不同视角建构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批判占据了十分独特和重要的地位,从而大众文化批判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 一、“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有其历史背景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西方社会,娱乐工业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的成长,纳粹及其他极权国家对文化的野蛮操纵,批判理论家们移居美国之后对美国电影业和录音工业显赫地位的发现及震撼,所有这一切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把眼光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着的文化模式的评估,即开始注重研究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问题。可以说,大众文化批判构成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及后来的许多著作的一个中心主题。“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花费三十年时间才取得成功”,这实际上点出了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文化工业论的时间。具体地说,该学派在历史上依次提出了三个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即“肯定文化’’(affirmafiveculture),“大众文化”(massculture)和“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霍克海默在1936年所写的《利己主义和自由运动》一文中首先提出“肯定文化”的概念;马尔库塞次年写了一篇题为《文化肯定性质》的长篇论文,展开了霍克海默的这一概念;;1942年,霍克海默和卢旺塔尔在通信中提出“大众文化”的概念;而在被奉为当代研究“大众文化”的“开山之作”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使用“文化工业”一词,以取代“大众文化”。什么是肯定文化?按马尔库塞的观点,“肯定文化”是资本主义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新兴的资产阶级将他们对一种新的社会自由的要求奠定在人类理性的普遍的基础上,但是理性和自由并没有超越这些资产者自身的利益范围,而他们的利益越发与大多数人的利益对立起来。对资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为了应付这一难题,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制造“肯定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肯定文化”的基本功能既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引导人们同现存秩序相调和,又可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人的反叛欲望。也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还有其积极一面的话,那么到后来,它则完全起着消极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或发达工业社会,肯定文化日益蜕变为单面文化。在发达工业社会,文化的成就本应是人们获得自由的前提,现在却异化为意识形态,成为统治和奴役的工具。 20世纪40年代初,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主要成员移居美国之后,则把注意力从肯定文化的研究转移到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批判。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意义相近,但为什么用“文化工业”取代了“大众文化”?阿多诺在后来的《文化工业再考察》(1967)一文中作了说明:在我们的设计草案里,我们谈到了“大众文化”。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这一表述,以便一开始就排除其倡导者的下述解释的可能:这是一个类似一种从大众本身、从流行艺术的当前形式自觉地产生出来的文化问题。文化工业必须与后者严格区分。阿多诺在这里讲得非常明白,他之所以选择“文化工业”这种表述而舍弃“大众文化”,主要原因是防止人们望文生义,认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从人民大众出发,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明确说明“大众文化不是为大众服务的文化”。那么何谓“大众文化”?按照法兰克福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20世纪,人类经历了深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并使现代化成为一切不发达民族的主导性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又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使生存于技术世界中的现代人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现代西方各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人的这一生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从不同视角建构了自己的文化批判理论。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批判占据了十分独特和重要的地位,从而大众文化批判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 一、“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有其历史背景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西方社会,娱乐工业的出现,大众传播媒介的成长,纳粹及其他极权国家对文化的野蛮操纵,批判理论家们移居美国之后对美国电影业和录音工业显赫地位的发现及震撼,所有这一切导致了法兰克福学派把眼光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着的文化模式的评估,即开始注重研究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问题。可以说,大众文化批判构成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及后来的许多著作的一个中心主题。 “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花费三十年时间才取得成功”,这实际上点出了法兰克福学派提出文化工业论的时间。具体地说,该学派在历史上依次提出了三个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即“肯定文化”(affirmafive culture)、“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霍克海默在1936年所写的《利己主义和自由运动》一文中首先提出“肯定文化”的概念;马尔库塞次年写了一篇题为《文化肯定性质》的长篇论文,展开了霍克海默的这一概念;1942年,霍克海默和卢旺塔尔在通信中提出“大众文化”的概念;而在被奉为当代研究“大众文化”的“开山之作”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使用“文化工业”一词,以取代“大众文化”。 什么是肯定文化?按马尔库塞的观点,“肯定文化”是资本主义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新兴的资产阶级将他们对一种新的社会自由的要求奠定在人类理性的普遍的基础上,但是理性和自由并没有超越这些资产者自身的利益范围,而他们的利益越发与大多数人的利益对立起来。对资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为了应付这一难题,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制造“肯定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文化是从现存秩序的利益出发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反映。“肯定文化”的基本功能既是提供一种辩护,充当现实的装饰品,引导人们同现存秩序相调和,又可使人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平息人的反叛欲望。也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 中图分类号:B5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10)02-0048-03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王小岩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不同时期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透过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面现象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性和强制性的根本特征及其危害。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的,但同时对我们也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 收稿日期:2009-10-10 作者简介:王小岩(1972-),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适用性的辨析

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适用性的辨析 文化工业这一术语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首先使用的,特指大众文化中过分工业化的那一部分,以便一开始就与自下而上、自然而然从大众中产生的大众文化相区别。文化工业的兴起,表明发达的工业国家可以凭借现代科技传媒手段,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工业的标准化生产。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商业机制开始形成,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内地原创的影视作品、流行音乐、通俗报刊、畅销书、网络文学、广告文化、粉丝文化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科技传媒将大众文化的发展推进到一个由大众广泛参与的交互式阶段,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能够摆脱大众文化的影响了。随着中国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文化工业理论已然成为分析与解读中国正在兴起的大众文化热潮的重要理论资源。借鉴文化工业理论,必然要区分法西斯集权统治、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与中国社会大众文化的现实语境,辩证看待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从文化工业的特征来看,标准化是联系商品化、技术化、伪个性化等特征的纽带,同时,标准化的文化生产深刻影响着艺术的创作方式和受众的接收方式。因此,本文试图从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大众文化的艺术道路以及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体这三方面来讨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现实启示。 一、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 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消费社会在中国的形成以及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经济条件、发展动力和技术支持。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迅速改变了文化与市场分离的状态,将文化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力量从计划管理体制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模式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出发点,要求大众文化直面市场,以简单高效的标准化制造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将大众文化的营利性发挥到极致。其次,消费社会在中国渐成规模。广大民众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和休闲娱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众文化迫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才能迎合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再次,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高潮。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大众传媒的广泛运用,不断催生大众文化形式的快速更新,尤其互联网的盛行使大众文化进入了全球性的数字化时代,大众文化进行批量复制和整齐划一的产业化生产已是大势所趋。 文化工业理论对文化的标准化持否定态度,但实际上,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并非一无是处。文化工业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的高度垄断之下,文化不仅没有日益分化,花样翻新,反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文化给一切事物都贴上了同样的标签。电影、广播和杂志制造了一个系统。不仅各个部分之间能够取得一致,各个部分在整体上也能够取得一致。因此,标准化构成了大众文化产品的显著特征,这也适合描述我国大众文化规模化生产与批量销售的特点,类似于企业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以保证产品规格齐一。但是,文化工业理论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标准化的强调,是为其对产品个性的磨灭和自上而下的思想整合服务的,除此以外,别无他用。我们也应当看到大众文化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意义:规范高效的工业化生产机制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和传播大量文化产品,既保证了大众文化市场的高效运作,促进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开发,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又能满足广大民众迅速获得大量文化产品的需求,实现了大众文化的平等性和民主化。如果没有大众传媒的支撑,我国电影制作无法实现标准化作业,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钗》等商业大片就不能顺利打开国际市场,从而丧失了海外淘金的机会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时机,中国电影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及电影文化软实力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文化产品被大量标准化生产后,很容易陷入伪个性化的泥潭,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个性不过是普遍性的权力为偶然发生的细节印上的标签,只有这样,它才能够接受这种权力。可见,文化工业理论所担忧的是,文化商品的个性是为迎合工业生产和

论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论文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文化工业论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日益商业化与工业化,使人们丧失了对现存社会反抗的能力,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这一理论是当前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它也存在着某些缺陷,有待重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曾对大众文化进行过深人批判,其中的“文化工业论”是他们的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霍克海姆与阿多诺于在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把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与对于工具理性的批判联系起来,指出启蒙的核心就在于用科学化的、综合化的、工具化的理性来控制自然,把自然从神话中解放出来;但同时,人们对这种理性控制的盲目崇拜,将启蒙精神推至极端,使理性成了用来制造其它一切工具的一般工具。启蒙理性为了达到对自然的统治,追求知识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把一切都归到了纯粹的量,消除了物质的差异。数字成了启蒙的规则,从而把思维与数学混淆起来,剥离了知识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启蒙精神在依靠知识对自然的统治过程中,技术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技术成为知识的本质。技术不仅成为统治自然的工具,而且成了人统治人的工具。这样,启蒙理性对自由、公正、平等的追求却导致了对人性本身的压抑和扭曲,甚至为了效力于现存制度而疯狂欺骗群众。这样,启蒙理性也就成为新的统治人的工具。不仅如此,启蒙理性还造就了人们的顺从意识,使人们形成了程式化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象机器一样生活。由于工具理性盛行,资本主义的文化也堕落成为商品文化,这种文化受价值原则的支配,成为可以大规模生产和复制的特殊商品,文化的创造变成了文化的生产,导致了文化工业的产生。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姆与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所创造出的“大众文化”,已经完全丧失了文化本身应具有的特点,使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就是说,文化被商品化了,文化工业所创造的化关系状态。文化工业的出现使得文化产品按“标准化”、“一律化”模式大批量制造,结果必然是文化产品丧失其应有的创造性和个性,个性的迷失则带来了“伪个性化”的盛行。霍克海姆与阿多诺还认为文化工业具有控制和操纵人们意识的意识形态职能,这种控制和操纵是通过它所生产的大众文化不断向人们提供整齐划一和无思想深度的文化产品来实现的。文化产品控制了人们的消费喜好,剥夺了人们的自由选择,使人们不得不接受文化工业所提供的产品。同时,文化工业所制造出的无深度的、平面化的文化产品,尽管能使人们在娱乐和文化欣赏中得到放松,但它却又使人们放弃了思想,放弃了反抗的权利,娱乐和文化欣赏因此丧失了其本真的内涵。文化工业不仅使人们丧失了对现存社会反抗的能力,而且它还通过对消费者进行欺骗,成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霍克海姆与阿多诺以电影为例,指出“影片向观众保证,他们不需要再做更多的努力,就可以保持现在的状态,他们也不需要努力学习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就得到同现在一样好的报酬。但是同时电影也向观众报道了经过努力也根本不能改变处境的那个角落的人,因为他们通过自己低微的劳动是根本不能获得资产阶级的幸福的。”可见文化工业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忍受永远是令人失望的状况,以便能够更牢固的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综合以上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理论,可以看出这个理论不乏深刻犀利之处,但是任何理论都是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语境,都具有因此而带来的有效性域限。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