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

生命存在于呼吸之间,人的生命的确与呼吸息息相关。正因为呼吸如此重要,就应该尽可能地把握好日常的每一呼和每一吸。故主动地学习呼吸锻炼的方法,就是在学习主动地把握好生命。健康的呼吸方法会对生命的质和量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能够起到益寿延年的神奇作用。常见的呼吸功能锻炼技术包括清理呼吸道、控制性的呼吸技术、锻炼全身骨骼肌3个方面。

(一)清理呼吸道

1、背部叩拍

时机: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

体位:侧卧或坐位

方法:手似杯状,利用腕关节的力量,

有节律叩击,与呼吸过程无关

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分钟120-130次

原则:从下至上,从外向内,避开乳房,脊柱,肋骨上下等部位

2、有效嗽咳

体位:取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的病人

方法: 1.进行5-6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

2.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

3.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二)控制呼吸技术

缩唇式呼吸

1.通过鼻子缓慢深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

2.缩唇如吹口哨样

3.保持缩唇姿势缓慢呼气,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

4.作两次呼吸呼出吸入的气体

5.不需用力将肺排空

腹式呼吸

体位:坐位或卧位

方法

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呼气深而慢

每分钟7-8次,每次10-20分钟,反复训练

采用腹式呼吸有以下好处:

1.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

2.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

3.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腹式呼吸可通过降腹压而降

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4.对安神益智有好处。

(三)全身骨骼肌的锻炼

静止不动是分泌物积聚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全身骨骼肌的锻炼对促进分泌物的排出,肺的复张及预防肺部感染有明显的效果。功能锻炼开始是以个体能耐受为主,运动量以个体自觉稍累但无呼吸困难,心率较安静时增加<20次/min,呼吸增加<5次/min,可根据个体情况参加步行,气功,骑自行车等。

呼吸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因人而异

结合呼吸生理和呼吸力学的机制,针对个体术。差异,选择制定一套呼吸肌训练技

2、循序渐进

根据个体的病情轻重程度,制定训练计划,开始训练时,应有医护人员在场,先做示范动作,再给予具体指导和及时纠正。开始训练次数不宜过多,掌握方法后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

3、确保安全

开始训练时,要密切观察面色、神态及生命体征,如有不适,不宜强行训练,锻炼量以个体自觉稍累而无呼吸困难,心率较安静时增加<20次/min,呼吸增加<5 次

/min为宜;如训练过程中出现心衰、呼衰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停止训练。

4、持之以恒

呼吸肌训练要坚持长久,短时间的训练不会有明显成效,要指导病人坚持锻炼,帮助病人制定持久的训练计划,天天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取得近远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最终达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材料专业英语常见词汇(一Structure 组织Ceramic 陶瓷Ductility 塑性Stiffness 刚度Grain 晶粒Phase 相Unit cell 单胞Bravais lattice 布拉菲点阵Stack 堆垛Crystal 晶体Metallic crystal structure 金属性晶体点阵 Non-directional 无方向性Face-centered cubic 面心立方 Body-centered cubic 体心立方 Hexagonal close-packed 密排六方 Copper 铜Aluminum 铝Chromium 铬 Tungsten 钨Crystallographic Plane 晶面 Crystallographic direction 晶向 Property 性质 Miller indices 米勒指数Lattice parameters 点阵参数

Tetragonal 四方的Hexagonal 六方的Orthorhombic 正交的Rhombohedra 菱方的Monoclinic 单斜的Prism 棱镜 Cadmium 镉 Coordinate system 坐 Point defec点缺陷 Lattice 点阵 Vacancy 空位Solidification 结晶Interstitial 间隙Substitution 置换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 固溶强化Diffusion 扩散Homogeneous 均匀的Diffusion Mechanisms 扩散机制Lattice distortion 点阵畸变Self-diffusion 自扩散Fick’s First Law菲克第一定律 Unit time 单位时间Coefficient 系数Concentration gradient 浓度梯度Dislocations 位错Linear defect 线缺陷Screw dislocation 螺型位错Edge dislocation 刃型位错Vector 矢量Loop 环路Burgers’vector柏氏矢量Perpendicular 垂直于Surface defect 面缺陷Grain boundary 晶界Twin boundary 晶界 Shear force 剪应力Deformation 变形Small ( or low) angel grain boundary 小角度晶界Tilt boundary 倾斜晶界Supercooled 过冷的Solidification 凝固Ordering process 有序化过程Crystallinity 结晶度Microstructure 纤维组织Term 术语Phase Diagram 相图Equilibrium 平衡Melt 熔化Cast 浇注Crystallization 结晶Binary Isomorphous Systems 二元匀晶相图Soluble 溶解Phase Present 存在相Locate 确定Tie line 连接线Isotherm 等温线Concentration 浓度Intersection 交点The Lever Law 杠杆定律Binary Eutectic System 二元共晶相图Solvus Line 溶解线Invariant 恒定Isotherm 恒温线Cast Iron 铸铁Ferrite 珠光体Polymorphic transformation 多晶体转变Austenite 奥氏体Revert 回复Intermediate compound 中间化合物Cementite 渗碳体Vertical 垂线Nonmagnetic 无磁性的Solubility 溶解度Brittle 易脆的Eutectic 共晶Eutectoid invariant point 共析点Phase transformation 相变Allotropic 同素异形体Recrystallization 再结晶Metastable 亚稳的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马氏体转变Lamellae 薄片Simultaneously 同时存在Pearlite 珠光体Ductile 可塑的Mechanically 机械性能Hypo eutectoid 过共析的Particle 颗粒Matrix 基体Proeutectoid 先共析Hypereutectoid 亚共析的Bainite 贝氏体Martensite 马氏体Linearity 线性的Stress-strain curve 应力-应变曲线Proportional limit 比例极限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强度Ductility 延展性Percent reduction in area 断面收缩率Hardness 硬度Modulus of Elasticity 弹性模量Tolerance 公差Rub 摩擦Wear 磨损Corrosion resistance 抗腐蚀性Aluminum 铝Zinc 锌Iron ore 铁矿Blast furnace 高炉Coke 焦炭Limestone 石灰石Slag 熔渣Pig iron 生铁Ladle 钢水包Silicon 硅Sulphur 硫Wrought 可锻的Graphite 石墨Flaky 片状Low-carbon steels 低碳钢Case hardening 表面硬化Medium-carbon steels 中碳钢Electrode 电极As a rule 通常Preheating 预热Quench 淬火Body-centered lattice 体心晶格Carbide 碳化物Hypereutectoid 过共晶Chromium 铬Manganese 锰Molybdenum 钼Titanium 钛Cobalt 钴Tungsten 钨Vanadium 钒Pearlitic microstructure 珠光体组织Martensitic microstructure 马氏体组织Viscosity 粘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题库10-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题 库10-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60岁肺心病患者,近来咳嗽、气促加重,神志模糊动脉血气分析,pH7.31,氧分压50mmHg,二氧化碳分压80.6mmHg,应立即给予() A.高压氧治疗 B.吸纯氧 C.间歇吸纯氧 D.开始吸低浓度氧,逐渐增加浓度 E.以上都不是 肺心病患者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应立即行呼吸机辅助通气。不应吸入高浓度氧。二氧化碳分压80mmHg时,呼吸中枢反受抑制,呼吸运动主要靠低氧的刺激,若高浓度吸氧,会降低低氧血症对呼吸的刺激,使通气量减少。临床上对Ⅱ型呼衰的氧疗吸入氧浓度小于33%。

问题: [单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心律失常 B.休克 C.消化道出血 D.呼吸衰竭 E.电解质紊乱

问题: [单选]关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强心剂的指征,以下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感染控制,呼吸功能改善,但仍有反复水肿的心力衰竭患者 B.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的病人 C.合并冠心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D.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E.心率120次min,有房性早搏者 出处:森林舞会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511028844.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不符合肺心病体征的是() A.颈静脉怒张 B.肺动脉区第二音亢进 C.剑突下示心脏搏动 D.下肢水肿 E.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一男性,66岁。慢性咳嗽20余年,近5年来呼吸困难渐进性加重来诊,现勉强能够自理生活。体检:消瘦,静息时亦气急,呈耸肩张口状。医生嘱其练习缩唇深呼气,理由是() A.改善肺泡-毛细血管膜氧交换 B.减少呼吸运动氧耗量 C.改善肺内气体分布 D.纠正通气/血流比率失调 E.不使肺泡-口腔压力梯度下降过快,避免气道陷闭 肺气肿患者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支撑力削弱,气道等压点向周围移动,主动用力呼气胸腔压升高会压迫等压点以及外周较小气道,引起气道陷闭。缩唇缓慢深呼气增加口腔部位阻力,避免肺泡-口腔压力梯度下降过快,使等压点移向中央气道,使外周小气道保持较大的腔内压,呼气时小气道不能过快地陷闭,有利于减少功能残气量,改善气体交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 一、危险因素 1.吸烟:吸烟为COPD重要发病因素。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史。3.感染: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4.家族史:有家族倾向。 二、临床表现 1.症状:(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4)喘息和胸闷:不是COPD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2.体征: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疾病进展,常有以下体征:(1)视诊及触诊:胸廓形态异常,包括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常见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辅助呼吸肌如斜角肌及胸锁乳突肌参加呼吸运动,重症可见胸腹矛盾运动;患者不时采用缩唇呼吸以增加呼出气量;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伴右心衰竭者可见下肢水肿、肝脏增大。(2)叩诊:由于肺过度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度清音。(3)听诊: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相延长,平静呼吸时可闻干性啰音,两肺底或其他肺野可闻湿啰音;心音遥远,剑突部心音较清晰响亮。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监测指标 1.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其重复性好,对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气流受限是以FEV1和

慢阻肺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有什么锻炼技巧吗

慢阻肺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有什么锻炼技巧吗 发表时间:2019-07-16T11:28:48.4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5期作者:王静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保持适当、适量的运动,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慢阻肺指的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最大的特点是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平常会觉得呼吸困难,有的患者还会因为这样保持长期卧床不运动,因为一些患者觉得自己只要稍微进行一点运动就会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的感觉,所以慢慢地很多人觉得慢阻肺患者不能运动。其实,慢阻肺患者是可以运动的,只要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就可以对身体起到好的作用,一直处于不运动的状态,人的免疫力也会下降,身体素质会降低,长期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来讲更不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保持适当、适量的运动,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慢阻肺概述 慢阻肺患者的呼吸气流一般是受限的,而且会持续性加重,临床研究显示,慢阻肺主要是由于吸烟导致肺部出现异常炎症引起的,虽然慢阻肺是直接影响肺部,但也会对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影响,引起全身性反应。有研究显示,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之间的联系很紧密,当一个人患有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是否出现了慢阻肺。一般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得出准确的结果。 慢阻肺的死亡率较高,一般出现慢阻肺之后也会伴随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呼吸急促、咳痰、喘息严重,对气道、肺泡以及肺部血管的损伤都很严重,同时还会影响到骨骼、骨骼肌以及心脏等器官,一般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二、适合慢阻肺患者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技巧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适当的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虽然运动的时候会感觉到呼吸困难,但是只要选择的运动合适,掌握了正确的运动技巧,慢阻肺患者就不会感觉到太难受。适合慢阻肺患者的运动有以下几种: 第一,散步。散步是很常规的运动形式,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讲,十分适合,在饭后散步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还能适当增加慢阻肺患者的肺活量,而且散步的强度也不高,不会让患者觉得劳累。 第二,固定自行车运动。在室内使用固定自行车进行运动也很适合慢阻肺患者,这种运动是一种强度循序渐进增加的运动,强度不会太大,而且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运动的强度,如果感觉到呼吸急促,呼吸比较困难的时候,就可以停下来休息,每天增加一点运动量,可以适当地提高患者的运动水平,有益于身体健康。 第三,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广泛普及的运动,强度不大,属于有氧运动,可以运动的时间较长,而且在运动的时候本身就会对人的呼吸进行锻炼。太极拳采用的是深而且缓慢的呼吸方法,在有氧状态下可以保持身体内不缺氧,所以太极拳很好地迎合了慢阻肺患者的需求,长时间慢速运动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减少不适现象。 第四,适当的呼吸锻炼。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呼吸训练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呼吸比较困难的患者,在静止的状态下可以随时进行呼吸锻炼,比如腹式呼吸、吹笛式呼吸、呼吸操等,都可以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锻炼。以吹笛式呼吸为例,这种呼吸方法需要患者找到一个舒适的状态,放松身体,嘴部保持闭合状态,然后用鼻子缓慢地呼吸,撅起嘴部假装在吹口哨或吹蜡烛,并且要保持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吹笛呼吸是慢阻肺患者进行呼吸练习时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减缓慢阻肺患者的呼吸不顺畅的现象,让肺部的气体逐渐排出,吹笛呼吸适合每天坚持锻炼。 第五,进行朗读、歌唱训练。朗读和歌唱可以对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进行锻炼,而且朗读与歌唱也会让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有益身心健康。在朗读或者歌唱的时候,人应该要保持放松的状态,让呼吸保持在一个均衡的频率上,使胸肌和腹肌保持有节奏地扩张和收缩,增加肺活量的同时,改善呼吸系统的新陈代谢功能,对于调节患者的肺部功能有很大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比正常人要弱一些,常有呼吸不畅的现象。为了对这种现象进行缓解,慢阻肺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每天坚持锻炼,选择散步、太极拳、呼吸训练等方式,适当进行运动,保持合理的运动强度,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试题

第六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名词解释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氧疗 3.腹式呼吸 二、填空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特征的肺部疾病。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和其他因素。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最常见的原因是。 4.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是检查。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的首选给药途径是。 三、单选题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度的分级为 A高危、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B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C高危、轻度、中度、重度 D正常、轻度、中度、重度 E高危、中度、重度、极重度 2.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活动与休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A较重者卧床休息 B 病情较轻者可适当活动 C 立位时上半身可略向前倾

D应取卧位或半卧位时应使膝半屈 E立位时上半身伸直可使腹肌放松 3.以下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的目的描述错误的 A增加可利用氧 B提高血氧饱和度 C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D 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E使肺功能恢复正常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的原则是: A低流量持续 B低流量短期 C高流量长期 D高流量间隙 E中流量长期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的流量(L/min)是: A1~2 B2~3 C3~4 D4~5 E5~6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的时间(小时/天)是: A>15 B>10 C>8 D>6 E>4 7.协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训练腹式呼吸时,护士一手放在患者的A腹部 B腰部

C背部 D 上胸部 E 下胸部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吹蜡烛来训练缩唇呼气,错误的是A蜡烛与口唇的距离15~20cm处 B缩唇的大小程度要适合 C 要使蜡烛火焰熄灭 D 蜡烛与口唇等高 E避免用力呼气 9.不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换气的姿势是 A全身松弛、上身略前倾的坐位 B 上身略前倾趴在窗台边的站位 C全身松弛、上身略前倾的站位 D上身前倾趴在桌上的坐位 E端坐位挺胸 1.不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的是 A费用高 B死亡率高 C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D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 E 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吸烟 B感染 C空气污染 D 职业性粉尘 E糜蛋白酶含量增高

最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1992年在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对102230名农村成人进行了调查,COPD的患病率为3%。近年来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COPD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 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COPD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至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 【病因与发病机制】 确切的病因不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这些反应存在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互相作用。 (一)吸烟 为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如本章第一节所述香烟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和纤毛运动,促使支气管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 (二)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接触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均可能产生与吸烟类似的COPD。 (三)空气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四)感染因素 与慢性支气管炎类似,感染亦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其中a1-抗胰蛋白酶(a1-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吸人有害气体、有害物质可以导致蛋白酶产生增多或活性增强,而抗蛋白酶产生减少或灭活加快;同时氧化应激、吸烟等危险因素也可以降低抗蛋白酶的活性。先天性a1-抗胰蛋白酶缺乏,多见于北欧血统的个体,我国尚未见正式报道。 (六)氧化应激 有许多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氧化应激增加。氧化物主要有超氧阴离子(O2-)、羟根(OH)、次氯酸(HClO)、H2O2和一氧化氮(NO)等。氧化物可直接作用并破坏许多生化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细胞死亡,还可以破坏细胞外基质;引起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促进炎症反应,如激活转录因子NF-κB,参与多种炎症因子的转录,如IL-8、TNF-а、NO诱导合成酶和环氧化物诱导酶等。 (七)炎症机制 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COPD的特征性改变,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均参与了COPD发病过程。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聚集是COPD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中性粒细胞组织蛋白酶G、中性粒细胞蛋白酶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 (八)其他 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都有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COPD发病机制见图2-6-1。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教学案例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 (1)概述肺通气的过程;(2)描述呼吸运动的原理;(3)说出平静时和运动后呼吸频率的不同,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2.能力: (1)通过演示“呼吸”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观察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针对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知识介绍,过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开展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比赛吹气球,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以增强自己的肺通气能力。 设计思路 1.以多媒体课件引入能引起悬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新教材的全部文字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

织和实施中,应该时时不忘探究。虽然在本节课中没有探究活动,但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体现探究的思想。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材料,让学生先自己观察,然后提出问题,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一个问题的解决又会引出新的问题,整个一堂课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3.通过课堂反馈可以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查漏补缺。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的居民,其小学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进入中学后,同样面临这种状况: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目的复杂多样,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习惯差。加之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较多,疏于对孩子的管理。这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教学重点 ①描述呼吸运动的原理;②概述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第一过程(即肺通气)。 教学难点 呼吸运动的原理。 教法设计 (1)引导探究法 本课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景,采用模型、多媒体课件等作为教学手段,引导

肺通气原理

肺通气原理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实现肺通气器官:呼吸道、肺泡、胸廓 (一)肺通气的动力 1.肺内压的变化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平静吸气初:肺内压<大气压→气入肺 平静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气流停 平静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气出肺 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气流停 2.呼吸肌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1)呼吸肌与呼吸运动 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它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主要的呼吸肌:膈肌和肋间外肌,辅助吸气肌有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 主要的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 (2)呼吸运动的形式 ①平静呼吸(每分钟12~18次,小儿较快,老人偏慢) 吸气运动:主要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完成。膈肌收缩时,其隆起的中心下移,使胸腔上下径增大。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上举,同时肋骨下缘向外翻转,使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因此,引起整个胸腔和肺容积增加,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流人肺内,完成吸气过程。 呼气运动:是由吸气肌的舒张所致。吸气肌舒张时,肺依靠自身的回缩力而回位,牵引胸廓使之缩小,从而引起胸腔和肺容积减小,肺内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被呼出,完成呼气过程。所以平静呼吸时的呼气过程是被动的。 ②用力呼吸 用力吸气:膈肌和肋间外肌加强收缩,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使胸腔和肺的容积进一步扩大,故能吸入更多的气体。 用力呼气:,除吸气肌舒张外,还有呼气肌参与收缩。由于肋间内肌的行走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其收缩时使肋骨和胸骨下移,肋骨还向内侧旋转,使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进一步缩小,呼气运动增强,呼出更多的气体;同时腹肌收缩压迫腹腔器官,推动膈肌上移,并牵拉下部肋骨向下向内移位,从而使胸腔容积缩小,加强呼气。故用力呼气时,呼气过程是主动的过程。 3.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扩张状态的重要条件 胸膜腔内压的形成与作用于胸膜腔的两种力有关: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二是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胸膜腔内的压力是这两种方向相反力的代数和,即:胸膜腔内压=肺内压一肺回缩力。在吸气末与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所以:胸膜腔内压=大气压一肺回缩力。若以大气压为0,则: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生理意义: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①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②肺泡表面张力(2/3) (2)胸廓的弹性阻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习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习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的是() A.咳、痰、喘 B.每年至少咳嗽、咳痰3个月 C.除外其他疾病 D.进行性呼吸困难 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 A.吸烟 B.职业粉尘 C.大气污染 D.气温突变 3.下列措施对预防COPD错误的是() A.戒烟 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控制大气污染 D.减少职业性粉尘接触 4.下列哪项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 A.呼吸困难 B.咳嗽、咳痰 C.咯血 D.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5.对COPD诊断、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是() A.胸部X线 B.动脉血气分析 C.肺功能检查 D.血常规 6.下列是诊断COPD常用的肺功能指标的是() FVC TCL % 7.关于LTOT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称是长期家庭氧疗。 B.主要指证是PaO 2 <60mmHg。 C.氧流量控制在1 ~ 2L/min,每日吸氧时间≥15h/d。 D.氧疗目标是使SaO 2>90%,并且CO 2 潴留无明显加重。 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的吸氧浓度为() % ~ 20% % ~ 25% % ~ 45% % ~ 35% 9.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缩唇呼吸时,吸气与呼气之比为() :1 :1 :1 :2 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训练的目的是() A.减少疼痛 B.避免小气道塌陷 C.提高肺泡表面活力 D.降低呼吸相支气管内压 11.以下不是胸部叩击的禁忌证的是() A.咯血 B.未引流的气胸 C.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D.胸部外伤 二、多项选择题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包括() A.戒烟 B.预防感染 C.长期家庭氧疗 D.应用糖皮质激素 E.机械通气 2.对COPD病人进行胸部叩击时正确的做法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共2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 (2019年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以下简称COPD)是常见地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地身心健康.对COPD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可阻抑病情发展,延缓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一、定义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地可以预防和治疗地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地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地不良效应.肺功能检查对明确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地百分比(FEV1/FVC%)<70%,则表明存在不完全可逆地气流受限. 二、危险因素 COPD 发病是遗传与环境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地结果. (一)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地危险性.已知地遗传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欧美研究显示,重度α1-抗胰蛋白

酶缺乏与肺气肿形成有关.我国人群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在肺气肿发病中地作用尚待明确.基因多态性在COPD地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二)环境因素. 1.吸烟:吸烟是发生COPD最常见地危险因素.吸烟者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患病后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被动吸烟亦可引起COPD地发生.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吸入职业性粉尘,有机、无机粉尘,化学剂和其他有害烟雾地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可引起COPD地发生. 3.室内、室外空气污染:在通风欠佳地居所中采用生物燃料烹饪和取暖所致地室内空气污染是COPD发生地危险因素之一.室外空气污染与COPD发病地关系尚待明确. 4.感染:儿童期严重地呼吸道感染与成年后肺功能地下降及呼吸道症状有关.既往肺结核病史与40岁以上成人气流受限相关. 5.社会经济状况:COPD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相关.这可能与低社会经济阶层存在室内、室外空气污染暴露,居住环境拥挤,营养不良等状况有关. 三、发病机制 烟草烟雾等慢性刺激物作用于肺部,使肺部出现异常炎症反应.COPD可累及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表现为出现以

第二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

第二节肺通气 呼吸运动:由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与缩小的变化。 呼吸动作:指随胸扩变化肺容积也随之变化使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肺通气:胸廓运动的结果,其过程与肺内容积和压力变化密切相关。 一、呼吸运动(肺通气原动力)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之出入肺靠肺内外气体的压差。空气之被吸入肺内,是由于肺扩张,肺内压低于大气压;而气体之被呼出体外,则是由于肺缩小,肺内压高于大气压,肺本身不能主动地扩张和缩小,它的张缩是靠胸廓运动。呼吸运动就是肋间肌和隔等呼吸肌群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它是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肌群收缩和舒张时,胸廓的变化如下: (一)呼吸肌 属于骨骼肌,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 1、吸气肌 膈肌、肋间外肌膈和肋间外肌属于吸气肌。膈受膈神经支配,收缩时,其穹窿圆顶下降,使胸廓上下直径增大,同时使腹腔脏器下移,腹内压升高,腹壁向外凸出。肋间外肌受肋间神经支配,收缩时使肋骨上抬并外展,胸骨亦随之上移,使胸廓前后、左右直径增大。胸廓扩大肺容积随之扩大,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空气吸入肺内,为吸气动作。 2、呼气肌 腹壁肌、肋间内肌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和肋骨回位,腹腔脏器也上移回位,腹壁收敛,胸廓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增加,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为呼气动作。这种呼气是一种被动呼气。 (二)呼吸运动分类 1、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呼吸运动主要由于隔肌的活动,腹壁的起落动作比较明显,称为腹式呼吸。膈肌收缩为主,腹壁起伏明显。 胸式呼吸呼吸运动主要由于肋间外肌的活动,则胸壁的起落动作比较明显。称为肠式呼吸。肋间外肌收缩为主,胸壁起伏明显,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方案(参考模板)

湖北省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方案 一、中医病名:肺胀 二、西医病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多见于老年人。 (2)常因外感而诱发。其它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 (3)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煽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胸廓隆起如桶状,扣之成过清音,听诊有痰鸣音及湿罗音,心音遥远。病程轻重不一,每因感受外邪加甚而致伴有寒热表证。 (4)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征积、神昏、谵语、出血等证。 (5)辅助检查: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7年)。 COPD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1)病史特征: 患病过程应有以下特征: ①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 ②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期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

气体接触史。

③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 ④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随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愈渐频繁。 ⑤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史:COPD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2)症状: ①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②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③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④喘息和胸闷:不是COPD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⑤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3)体征: 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疾病展,常有以下体征: ①视诊及触诊:胸廓形态异常包括胸部过度膨胀、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凸等;常见呼吸变浅,频增快,辅助呼吸肌如斜角肌及胸锁乳突肌参加呼运动,重症可见胸腹矛盾运动;患者不时采用缩唇吸以增加呼出气量;呼吸困难加重时常采取前倾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伴右心衰者可见下肢水肿、肝脏增大。 ②叩诊:由于肺过充气使心浊音界缩小,肺肝界降低,肺叩诊可呈过清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单项选择试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单项选择试题(2019年12月18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阻塞性肺气肿,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A.经积极治疗可以痊愈 B.仅限于肺泡弹性减退与膨胀 C.其病理改变不完全可逆 D.a1—抗胰蛋白酶增加易发生肺气肿 E.肺功能改变主要是肺活量减少 2.护士指导患者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应首先强调() A.戒烟 B.预防感冒 C.避免受凉D加强锻炼 E.改善环境卫生 3.COPD并发肺心病急性加重时,采取的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应用利尿剂 B.应用呼吸兴奋剂 C.控制肺部感染 D.应用血管扩张剂 E.应用强心剂 4.作为护士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使呼吸幅度扩大,增加肺泡通气量 D.增加呼气末气道内压力 E.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 5.慢阻肺病人的主要护理问题包括() A.清理呼吸道无效 B.气体交换受损 C.活动无耐力 D.焦虑 E.以上都是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征是() A.大气道阻塞 B.小气道阻塞 C.双肺哮鸣音 D.桶状胸 E.胸片示肺野透亮度增加 7.患者男,62岁,咳嗽20余年,近日咳大量脓痰、胸闷气短,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士指导患者下列哪种措施能有效改善该呼吸困难() A.祛痰剂 B.超声雾化 C.插管吸痰 D.呼吸器 E.腹式呼吸训 二、多项选择题 1.护士指导慢阻肺病人家庭氧疗注意事项描述准确的有那些()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吸氧浓度1-2L/min C.每天吸氧15h以下 D.氧疗装置定期更换清洁 E.每天吸氧15h以上 2.下列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病因的是() A . 长期吸烟 B .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C .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D . 大气污染 E . 反复肺部感染 3护士指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正确的是() A.胸廓随呼吸大幅度活动 B.呼气时腹部尽力收缩 C.深吸慢呼 D.鼻吸口呼 E.吸气时腹部尽力挺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C A C C BAE 二、多选题:1.ABDE 2.ACDE 3.BCDE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上课教学方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教学设计(附教学 反思)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教学设计;生活资源(学生亲身体验到的,亲自经历过的);媒体资源(网上下载的录像,杂志和书中获得的知识);再生资源(课堂上随机产生的,老师根据学情拓展的,根据教材创生的模拟探究)等有机结合,拓展学习的路径。 教学评价: 快乐人生三句话。现代中学生追求时尚,崇尚个性,喜欢快乐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要有评价的意识,适时地运用教学评价,激励他们自主学习。 老师随机的鼓励性评价,如:太棒了,你真聪明等。 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如:我们认为他的看法很有创意。 学习小组相互的评价,如:快乐小组的模型做得很形象。 教学过程: 接下来请欣赏我的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引出新题 通过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入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课题。 二、观察质疑

探究发现 多媒体展示[播放录像]人吸气呼气的动态过程,根据画面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主动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感同身受 体验新知 课堂上我引导同学们认识呼吸就是肺通气。用大屏幕展示胸廓的正面、侧面结构,让同学们把手放在胸部两侧和正中央,亲自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照片),来认识呼吸运动。老师演示自制的胸廓结构模型(照片),提出问题,用问题唤起学生的思维,同学们分组讨论,展开课堂抢答,营造活跃热情的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强调的是一种过程体验,同学们能积极地在观察中思考,主动获取知识,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又及时地帮助同学们测量胸围差(照片),针对不同的胸围差,谈对自己的启示,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四、模拟制作 走进科学 在本课中我大胆设计了一个模拟制作,来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通过这一个自主探究活动,让同学们能亲自验证胸廓扩大肺也扩大的实验前假设,学生在课前准备了气球,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2586

住院病历 姓名:王子科籍贯: 性别:女性民族:汉族 年龄:60岁入院日期:2015年12月22日 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5年12月22日 职业:农民病史述者:患者本人 住址:西营镇花亭村7组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咳嗽咳痰10年余,加重伴气喘1月。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0年因受凉感冒后出现了咳嗽咳痰,痰量多,为白色泡沫样,前往当地村卫生室就诊,给予消炎止咳等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以后患者每于冬春季节或感冒后症状就会再次发作,每次持续数月,症状时轻时重,也曾间断的在我院住院治疗,于入院前1月,患者因感冒后症状再次加重,随于今日来我院,我科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收住入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有肺结核病史5年,无手术史、外伤史及血制品输注史,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活较规律,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子1女,家庭和睦,配偶体检,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其他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无冠心病早发家族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6 ℃脉搏86 次/分呼吸 25次/分血压 13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形正常,慢性病容,自主体位,表情自然,神志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无皮下结节及肿块。全身及局部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大小及形态正常,无异常包块或凹陷,无压痛。眼睑无水肿,无倒睫。眼球无异常凸出及凹陷。眼球运动正常,无震颤。结膜无充血、无苍白,巩膜瓷白无黄染,角膜透明无白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调节反射,辐辏反射存在,耳廓外形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形正常,无鼻翼扇动,鼻中隔居中,鼻腔通畅,无出血,无异常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无压痛。口唇无紫绀,牙龈无出血无溢脓,伸舌居中无震颤,咽无充血,悬雍垂居中,扁桃体未见肿大。双侧对称,无包块,颈软无抵抗,未见颈动脉异常搏动或颈静脉怒。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及结节,未闻及颈部血管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局部隆起、凹陷、压痛。胸壁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无胸壁静脉怒。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增宽。胸廓扩度对称,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及皮下捻发感。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及喘鸣音。语音传导对称,无增强或减弱,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异常搏动及隆起,未见明显心尖搏动。心尖搏动无弥散。无抬举样心尖搏动。各瓣膜区未及震颤,无心包摩擦音,心率75 次/分,律齐,心音有力,A2=P2 ,未闻及额外心音及心脏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双侧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对称正常,脉搏 75次/ 分。无交替脉,无水冲脉,无脉搏短绌,无奇脉。毛细血管搏动征阴性。未闻及大血管枪击音。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无疤痕,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无疝。腹软无紧,无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剑下肋下未触及肝。脾未及。胆囊未及,Morphy’s征阴性。肾未及。全腹叩鼓音,无肝、脾、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5次/分,无气过水声。未闻腹部血管杂音,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外形正常无侧凸,各向活动度正常,无压痛,无直接、间接叩击痛。四肢外形正常,各向活动度正常,肌力正常对称,肌力正常,双侧无下肢静脉曲及水肿,浮髌试验阴性,无杵状指/趾。腹壁浅反射存在,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桡骨膜反射存在。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存在。Brudzinski征及Kernig征阴性,双侧Babinski征、Hoffmann征、Gorden征及Oppenheim征阴性。 辅助检查:(1)X光片示:慢性支气管炎。

内科学测试题及答案——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讲解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3题) 1、男性,50岁,慢性咳嗽咳痰6年,肺功能测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C】 A、肺活量减低 B、残气量增加 C、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降低 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减低 E、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减低 2、男性,54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气急3年,逐渐加重。X线胸片示肋间隙增宽, 两肺透亮度增加,右上圆形透亮区,两下肺纹理增粗紊乱,诊断应先考虑【D】 A、支气管哮喘 B、自发性气胸 C、支气管扩张 D、慢支、肺气肿 E、慢性支气管炎 3、男性,60岁,咳嗽5年,呼吸困难加重7天,桶状胸,X线示:肺透过度增强,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RV/TLC=40,MVV占预计值50,FEV1/FVC为55,该患者最恰当的诊断为 【C】 A、代偿性肺气肿 B、老年性肺气肿 C、阻塞性肺气肿 D、间质性肺气肿 E、旁间隔性肺气肿 4、男性,32岁,3年来咳嗽,咳痰,冬重夏轻,3天来咳嗽加重,咳黄痰。查体:双肺干、湿性啰音,心脏正常。BC11×10的9次方/L,胸部X线片正常。你认为此病人早期最可能发生 下列哪项肺功能改变【D】 A、VT↓ B、TV↑ C、VC↓ D、CV↓ E、TCL↑

5、男性,32岁,3年来咳嗽,咳痰,冬重夏轻,3天来咳嗽加重,咳黄痰。查体:双肺干、湿性啰音,心脏正常。BC11×10的9次方/L,胸部X线片正常。你认为此病人早期最可能发生 下列哪项肺功能改变【C】 A、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B、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C、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D、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 E、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6、男性,32岁,3年来咳嗽,咳痰,冬重夏轻,3天来咳嗽加重,咳黄痰。查体:双肺干、湿性啰音,心脏正常。BC11×10的9次方/L,胸部X线片正常。你认为此病人早期最可能发生 下列哪项肺功能改变【B】 A、慢性肺心病 B、阻塞性肺气肿 C、呼吸功能衰竭 D、肺纤维化 E、支气管扩张 7、男性,67岁,慢性咳嗽,咳痰20多年,活动后气急4年,查体: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心脏正常。血WBC11×10的9次方/L,胸片双肺中下肺野纹理增强。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C】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细菌性肺炎 E、支气管内膜结核 8、男性,67岁,慢性咳嗽,咳痰20多年,活动后气急4年,查体: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心脏正常。血WBC11×10的9次方/L,胸片双肺中下肺野纹理增强。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E】 A、确定诊断 B、了解病情变化 C、帮助判定预后 D、疗效的客观指标 E、鉴别诊断和确定有无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COPD)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实践证明,慢阻肺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对慢阻肺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定期监测和长期管理,可以减缓肺功能下降,减轻呼吸道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国家和患者的疾病负担。 一、我国慢阻肺的现状 (一)患病率。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约为9.9%。 (二)疾病负担。根据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慢阻肺的疾病负担居前列。 (三)慢阻肺诊治情况。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长期治疗和管理。由于慢阻肺症状隐匿,患者常于呼吸道症状逐渐加重时才到医院就诊,此时往往已到疾病的中晚期。对于出现慢性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的患者,医疗花费巨

大,而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我国还存在慢阻肺漏诊、误诊、治疗不规范现象。 二、慢阻肺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 (一)目标。充分发挥团队服务的作用,指导慢阻肺患者合理就医和规范治疗,减轻呼吸道症状,减少疾病急性加重发生,预防、监测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延缓肺功能的下降,改善生活质量。发挥中医药在慢阻肺防治与康复方面的作用。 (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慢阻肺管理中的作用和任务。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由于慢阻肺首诊大多在基层医院,所以社区医生对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负有重要使命。主要包括慢阻肺预防、高危及疑似患者的识别、患者教育、稳定期治疗、康复治疗和长期随访。为保证慢阻肺诊疗工作质量,应将疑似患者及时转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及早明确诊断,同时启动随访管理和双向转诊机制。 2.二级及以上医院 二级医院主要协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诊和管理慢阻肺患者,开展双向转诊,与三级医院专家研究鉴别诊断、制定疑难病例的诊治方案。主要包括慢阻肺确诊、患者综合评估分组、戒烟干预、制定稳定期分级治疗方案。如果二级医院具备相应的诊断设施和技术,可以独立进行慢阻肺的诊疗工作,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共同管理慢阻肺患者。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的影响

慢阻肺是一种多发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随着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的发展,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有效性不断被临床实践证明[1]。本研究在慢阻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呼吸功能锻炼,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福鼎市医院呼吸科就诊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平均(66±9)岁;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年龄平均(65±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阻肺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 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结缔组织病、肝炎、严重心、肝、肾疾病。②合并其它肺部疾病或伴有病毒感染。③不能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④行走不便。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①长期家庭氧疗,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0~2.0)L/min,吸氧时间(10~15)h/d。②支气管舒张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别选择短、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短、长效抗胆碱能药物。③祛痰药盐酸氨溴索30mg,每日3次;羧甲司坦0.5g,每日3次N-乙酰半胱氨酸0.2g,每日3次。④糖皮质激素,对高风险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 实验组加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对抗阻力呼吸锻炼。①腹式呼吸:放松,双手轻按腹部,吸气时腹部放松,使腹部逐渐膨出,同时将口闭拢,让空气至鼻逐渐吸入,稍憋气后慢呼出;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逐渐下陷,使气体逐渐经口缓慢呼出。每日训练2~3次,每次10~15min。②缩唇呼吸:取坐位、立位或卧位,调整呼吸,用鼻吸气,并将嘴唇缩成鱼嘴状或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每日练习5min。③对抗阻力呼吸锻炼:选容积800~1000mL的气球,先深吸气后含住气球,呼气时自己收拢嘴唇,尽量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内,每日4次,每次10min。 3 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采用德国康讯肺功能测定仪进行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1秒率(FEV1/FVC)测定。 呼吸困难评价:采用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0级:除非剧烈活动,无明显呼吸困难。1级:当快走或上缓坡时有气短。2级: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步行得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3级:在平地上步行100米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呼吸。4级:明显的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屋或者当穿脱衣服时气短。 6min步行试验:按照美国胸科协会(ATS)制订的“6min步行指南”进行测试。告知受试者在安静及空气流通的约30米的走廊上来回行走,试验前先让受试者熟悉测试方法和环境,了解测试目的,然后嘱其尽可能快地行走,必要时可自行调整速度(慢下来或稍作停歇),在6min内完成步行最远距离。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2009年新开发的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中文版量表。检查肺功能后当天内完成问卷。 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采用无锡市尚沃医疗公司生产的纳库仑一氧化氮分析仪。主要检测指标FeNO (ppb,1ppb=1%109mol/L)。要求检查前1h内无剧烈体力运动、主动或接受被动吸烟。检查前2h内禁食富含氮的食物(如香肠、动物内脏、莴苣和菠菜等)、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脱落10例。实验组7例,对照组3例。两组6min步行距离、FEV1占预计值、FEV1/FVC比较见表1。表1 两组6min步行距离、FEV1占预计值、FEV1/FVC比较 (x±s)组别n 6min步行距离(米)FEV1占预计值(%)FEV1/FVC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7228±65.2237±63.952.3±9.663.4±8.052.6±9.853.4±9.5实验组33225±61.0307±63.0△52.5±9.069.8±7.1△52.2±9.658.6±10△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两组呼吸困难程度、CAT评分、FeNO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困难程度、CAT评分、FeNO比较 (x±s) 组别n 呼吸困难程度(分)CAT评分(分)FeNO(ppb)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71.13±0.541.15±0.5620.3±5.918.0±7.232.6±8.426.3±9.5*实验组371.10±0.571.08±0.59△22.5±6.413.0±7.3△32.2±9.122.6±7.8△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5 讨 论 慢阻肺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伴有许多肺外表现[2],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慢阻肺往往存在合并症,治疗中必须尽可能减少治疗的副作用,这在COPD 的治疗中尤其具有挑战性。近些年来,康复医学的发展给慢阻肺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Troosters等[3]学者认为慢阻肺患者早期开始且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可使其受益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本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呼吸功能锻炼更有益于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S aey D,Maltais F.Role of peripheral muscle function in rehabilitation[M].London:Pulmonary Rehabilitation,2005:80-90. [2] B linderman CD,Homel P,Billings JA,et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的影响 张 冰,郑宏宗,吴正琮,谢建春,倪孔守,敖日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呼吸内科,福建 福鼎 355200) [中图分类号]R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35-02[摘 要]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响。方法: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行6个月的呼吸功能锻炼。结果: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CAT评分、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呼吸功能锻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