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与儿童生长发育

蛋白质与儿童生长发育

蛋白质与儿童生长发育
蛋白质与儿童生长发育

蛋白质与儿童生长发育

据中国营养学会1988年10月修订的“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儿童蛋白质供给量:

婴儿:2-4克/公斤体重;

1岁:男、女均为35克;

2岁:男、女均为40克;

3岁:男、女均为45克;

4岁:男50克、女45克;

5岁:男55克、女50克;

6岁:男、女为55克;

7岁:男、女均为60克;

8岁:男65克,女60克。

8~10岁:为65~70g。

10~11岁儿童每日摄入的蛋白质总量基本与其父母相同

12岁以上儿童每日摄人的蛋白质总量则要超过其父母

儿童饮食中蛋白质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出现发育迟缓、贫血、乏力、食欲不振及对疾病抵抗力差、智力低下。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存在于人体的化学组织中,其含量仅次于水,约占体重的18%,是构成机体细胞及体液的重要部分,因此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怎样认识蛋白质对孩子生长发育的作用呢?

一、从蛋白质不足后出现的症状来

白质的需要量与热能摄入量有密切关系,研究儿童营养,在注意氨基酸利用率时,同时须注意每天热能的摄入。婴幼儿需要蛋白质较成人多,因为他们不但需要蛋

白质来补充丢失的热量,而且还需要它来增长和构成新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在内,幼年各种组织均处于旺盛的发育时期,蛋白质长期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导致:

1.消化不良,食欲不好,吸收不好,严重时常腹泻。这是因为构成肠黏膜和消化腺的蛋白质的更新最快,因此,可能最早出现症状。

2.水肿出现。水肿就是通常所说的浮肿,最先出现在下肢,进一步可发展至腹部,然后是上肢和面部。这主要是由于蛋白质缺乏导致肝脏功能障碍,合成的白蛋白减少,降低了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内的水分不能进入血液,进而经肾脏滤过排出。

3.体重减轻。这可由脂肪消耗和肌肉萎缩导致。

4.贫血发生。这是因为合成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原料不足所致。

5.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

6.免疫力低下,常容易感冒发烧;

7.头发枯黄,毛发稀少;

二、从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来认识。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以下几种:

1、构成和修补组织。人体的肌肉、骨骼、皮肤、血液等一切细胞组织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儿童处在不断生长发育时期,各组织器官不断增长,都需要蛋白质作为生长的原料。

2、调节和促进生理功能。蛋白质是酶和激素的重要成分,而机体内所有的分解、合成、代谢,均依赖酶和激素的作用。儿童的新陈代谢及合成、分解代谢旺盛,需要酶和激素的作用。

3、增加机体抵抗力。人的抗体也是一种蛋白质,例如儿童对流行性感冒、麻疹、传染

性肝炎等的抗体形成都与丙种球蛋白有关。

4、对神经、肌肉活动的影响。蛋白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疲劳,增加活动能力。儿童脑神经细胞逐渐成熟,智力也不断发展,需要足够的蛋白质。

5、供给热能。每克蛋白质可产生16.75等等千焦热量,是机体热量的来源之一。儿童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消耗的热能一部份由蛋白质氧化后供给。

三、从孩子的需要来认识。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8种氨基酸是孩子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供给。儿童需要含氨基酸全面、组合比例合理的优质蛋白质,这样才有利于生长发育。

在每日膳食中,动物性及豆类蛋白质不宜少于每日所需蛋白质总量的50%。但动物性食品含脂肪、胆固醇较高,尤其猪肉,比其他肉类更高。所以也不是吃肉越多越好。

大家可以参考下表蛋白质含量值给孩子选择食物:

蛋白质最多的食物是黄豆,每100克含36.3克;

含蛋白质最多的动物是鸡肉,每100克含23.3克;

每一百克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燕麦15.6

莲子16.6

黄豆36.3

蚕豆28.2

猪肉(瘦) 16.7

豆腐皮50.5

猪皮26.4

花生26.2

核桃15.4

牛肉(瘦) 20.3

羊肉(瘦) 17.3

鲢鱼17.0

兔肉2l 2

鸡肉23.3

鸭肉16.5

海参(干) 76.5

鸡蛋14.7

龙虾16.4

值得一提的是,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并不高,每100ML牛奶中含的蛋白质仅为3克,不可完全依赖牛奶来补充蛋白质。

另外,若孩子偏食,食量偏低,摄入的蛋白质无法满足每天所需摄入量或出现蛋白质缺乏症状,建议可以适量额外补充蛋白质粉或高蛋白饮品

1945年

日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所有在校小学生的午餐全部为政府免费提供,是由专门的营养学家配制的高蛋白饮食,至1970年调查,其12岁少年的身高由原来的

37.8l厘米增至147.1厘米,平均增高了9.3厘米。“将近10厘米啊!不简单!可见蛋白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可惜目前我们国家有困难,没

有条件这么做。”何教授感慨说。

大豆蛋白分为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普通大豆蛋白所含的氨基酸中,因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较低,限制了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而大豆分离蛋白,

采用复杂的高科技手段分离而成,除了保留原有的大豆蛋白以外,还有效改善了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配比。

3年时间制定的用于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大豆是为0.6,牛肉是0.7,鸡蛋是0.9。而大豆分离蛋白,即蛋白粉,被评为1,即满分100,是科学的,能够为人体充分吸收利用的优质蛋白。

中国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二〇〇九年九月) 表1: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年龄月龄-3SD-2SD-1SD中位数+1SD+2SD+3SD 出生045.246.948.650.452.254.055.8 148.750.752.754.856.959.061.2 252.254.356.558.761.063.365.7 355.357.559.762.064.366.669.0 457.960.162.364.666.969.371.7 559.962.164.466.769.171.573.9 661.463.766.068.470.873.375.8 762.765.067.469.872.374.877.4 863.966.368.771.273.776.378.9 965.267.670.172.675.277.880.5 1066.468.971.474.076.679.382.1 1167.570.172.775.378.080.883.6 1岁1268.671.273.876.579.382.185.0

1873.676.679.682.785.889.192.4 2176.079.182.385.689.092.495.9 2岁2478.381.685.188.592.195.899.5 2780.583.987.591.194.898.6102.5 3082.485.989.693.397.1101.0105.0 3384.488.091.695.499.3103.2107.2 3岁3686.390.093.797.5101.4105.3109.4 3987.591.294.998.8102.7106.7110.7 4289.393.096.7100.6104.5108.6112.7 4590.994.698.5102.4106.4110.4114.6 4岁4892.596.3100.2104.1108.2112.3116.5 5194.097.9101.9105.9110.0114.2118.5 5495.699.5103.6107.7111.9116.2120.6 5797.1101.1105.3109.5113.8118.2122.6 5岁6098.7102.8107.0111.3115.7120.1124.7 63100.2104.4108.7113.0117.5122.0126.7 66101.6105.9110.2114.7119.2123.8128.6 69103.0107.3111.7116.3120.9125.6130.4 6岁72104.1108.6113.1117.7122.4127.2132.1

学前儿童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010-08-13 16:16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指群体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般现象。虽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个体差异,但一般的规律还是存在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因此,幼儿园的保教人员必须了解、研究和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共同规律,结合各年龄幼儿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以达到保护、促进、增强和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目的。 (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由不明显的细小的量变到突然的质变的复杂过程。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全身各个器官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量变和质变通常是同时进行的,但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例如,消化系统由新生儿到达成人时,各器官在不断长大、长重的同时,结构和机能也逐渐复杂和完善起来。如:小儿的胃容积小,胃腺数目少分泌液的量少,胃酸的浓度和胃蛋白酶的效能低,随年龄增长,变大增多增加,质也发生了变化,效能也提高了(新生儿只能接受少量流质食物,随着消化器官的发育,结构和机能的加强,逐渐能消化固体食物) 由此可见,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幼儿不仅身体比成人小,而且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机体。幼儿动作粗大,情感简单,是一个没有成熟,缺少经验的机体,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对自身的保护,以及各种知识及能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加强。因此在进行卫生保健、教养工作时,必须结合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来安排具体措施,绝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以成人的标准来安排幼儿的生活和教育。 (二)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各有独有的特点,各阶段按顺序衔接着,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下一阶段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出生时只能吃流质,只会躺卧和啼哭,到1岁时便能吃多种普通食物,会走路和说单词,这是很明显的变化,但在这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如在说单词之间,必须先学会发音,同时,要学会听懂单词;能吃固体食物之前必先能吃半流质食物;会走路之前必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站立等发育步骤。其中任何一上环节产生障碍,都会影响整个婴儿期的发育,并使幼儿前期的发育延迟。 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例如在胎儿期的形态发育的顺序:头部领先,其次是躯干,最后为四肢。再如,婴儿期的动作发育的顺序:首先是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3、咀嚼有那些作用?幼儿园为什么不宜举行吃饭速度的比赛? 答:咀嚼的作用:(1)可以对口腔、舌部和齿根进行清扫而保持其清洁度,降低龋齿发病率,保持和增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齿龈的健康。(2)可以防止牙列排列不齐的发生;(3)可以使食物得以磨碎,有助于胃肠对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4)可以让具有硬度、弹性以及温度的食物感觉刺激口腔,使儿童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其心理上的紧张。 吃饭速度比赛不利于儿童咀嚼功能的发挥和发展 4、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牙齿?kg=age*2+7 cm=age*7+70 (1)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早晚要刷牙,进食后要漱口,少吃甜食,尤其是临睡觉前;定期检查,及时治疗。(2)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冷或冷热交替;适当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帮助儿童充分咀嚼;(3)保证营养的供给,特别是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供给,促进儿童恒牙的发育。 为何要为儿童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要求老师? 要创造快乐饮食的意境和韵味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1.学前儿童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答:1、基础代谢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生长发育4、动作需要 5、排

泄的损失 6、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铁、锌、碘 钙的生理功能:①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钙是骨髂的重要组分。②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钙的食物来源:①儿童最理想的钙源: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②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为丰富。③芝麻、小虾皮、海带等。 (2)铁的生理功能:①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②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促进抗体产生④促进脂类从血液中转运 ⑤促进药物在肝脏中解毒等功能。 铁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等。 ②植物性食物含铁量高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3)锌的生理功能:①结构: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②催化:有近百种酶依赖锌的催化③调节功能: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锌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及其他海产品,尤以墨鱼卵及牡蛎含量较高。 (4)碘的生理功能: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其生理功能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来体现。甲状腺素参与能量代谢,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并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

-了解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

了解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 ——访谈幼儿xx医生小组成员: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9学前教育 彭勤勤0013麦子雅杏0017谢璐临0013黄青云0032 访谈目标: 了解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 访谈时间: 2011年3月31日17:50 访谈地点: 花园xx 访谈对象: 幼儿xxxx 访谈内容(问题设计): 1.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的必要性(预期得到的回答是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和关键性决定的之类……) 2.那么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都有那些特点呢(答: 各种特点 3.针对某个特点(就是你提出的抽取切入点)问如何对其进行测量和评价(答: 各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4.深入对各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原由道理进行提问……

一访谈幼儿xx医生摘要 1.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的必要性。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是幼儿保健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使得幼儿保健有了个较为全面的、可借鉴的一些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方面。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 因此,我们要做好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并做好各项幼儿保健措施,让每个幼儿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成长。 2.那么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都有那些特点呢。 特点: 一般中班以下的孩子,在3岁以下的孩子。一个生长发育较前稍减慢,尤其在体格发育方面。当然,还是在长,只是比较起来没有一岁前长的那么快。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呈现: 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整个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二个孩子的先天免疫力已开始下降,孩子得传染病的发生率达到高峰,计划免疫的各种防疫针都在这个时期接种也就是这个道理。 中班之后,体格发育速度已经减慢,达到稳步增长.学龄前期小儿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孩子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是传染病继续发生的年龄,还是要时时注意卫生保健。 3.针对身体生长发育方面,问如何对其进行测量和评价。 测量: (1)通过一摸(小孩是否发烧);二看(精神、五官、皮肤);三问(在家饮食、睡眠……)利用家访跟家长交流孩子情况,早上入园时一般也会向家长了解一下孩子的昨晚的饮食、睡眠、大小便,获得家长的建议,甚至是要求,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_20200402172240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2009-2020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7岁以下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该标准已于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可参考以下表格数据,看看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表1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2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3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表4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说明:“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3sd)之外(比例小于0.5%)。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一)常用的评价方法 生长发育评价在儿少卫生工作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①评价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现时的生长发育水平,处于什么等级。②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碍、评价营养和生活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保健咨询建议。③列入社区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观察指标变化,评价各项学校卫生措施的实效,作为实施学校卫生监督的依据。根据这些需要,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水乎、生长发育速度、各指标相关关系等三个方面。 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是进行正确评价的关键。迄今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满足对个体、群体儿童的发育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因此,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力求简单易行,直观而不需要附加计算;可结合体格检查、生活环境条件、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较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 (二)指数法 指数法利用数学公式,根据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相关联,转化成指数进行评价。本方法计算方便,便于普及,所得结果直观,应用广泛。常用指数有:(1)身高体重指数,表示单位身高的体重,体现人体充实度,也反映营养状况。 (2)身高胸围指数,反映胸廓发育状况,借以反映体型。 (3)身高坐高指数,通过坐高和身高比值,反映人体躯于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反映体型特点。可根据该指数大小,将个体的体型分为长躯型、中躯型和短躯型。 (4)BMI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又称体重指数。近年来受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认为它不仅能较敏感地反映身体的充实度和体型胖瘦,且受身高的影响较小,与皮脂厚度、上臂围等反映体脂累积程度指标的相关性也高。我国已建立的"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性别一年龄别筛查标准",是BMI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的具体应用。l8岁时该指数≥24和≥28,可分别筛查为超重和肥胖。 (5)握力指数和背肌力指数:均利用肌力与体重的密切关系,借助单位体重的握力和背肌力校正体重的影响,分别显示上臂和腰背部的肌肉力量,比原指标更具可比性。 (6)肺活量指数:分别利用肺活量和体重、身高的密切关系,利用单位体重或身高校正肺活量,以更确切反映机体肺通气能力的大小。 由于身体指数存在显著的种族、域乡、性别、年龄和身高等差异,应结合专业知识应用,注意克服指数的机械性弱点。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不能忽视身高因素。同性别、年龄而身高不同的儿童,身材高大而粗壮者和身材矮小而瘦弱者可同样被评价为"体型匀称".克服方法是利用年龄别身高标准,先筛出那些生长发育迟滞者。②充分注意指数(尤其源自体格指标者)鲜明的种族、地区差异。③大多数指数呈非正态分布。因此,最好依据百分位数法先将指数分若干等级,确定其等级含义。 (三)等级评价法 等级评价法是离差法(用于评价个体、群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现状的常用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利用标准差与均值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评价时将个体该发育指标的实测值与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的发育标准比较,以确定发育等级。国内最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见表9-1. 一般生长发育评价中,身高和体重是最常用的指标。个体的身高、体重值在判定标准均值±2个标准差范围内(约占儿童总数的95%)均可视为正常。但在均值±2个标准差外的儿童少年,不能据此定为异常;需定期连续观察,结合其他检查,慎重做出结论。个体的体重有升有降,易受内外环境影响。若儿童体重连续数月下降,则应先排除疾病再评价营养状况。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试题

第三单元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试题(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生长: 2、发育: 3、胎儿期 4、新生儿期 5、婴儿期 6、幼儿前期 7、幼儿期 8、学龄期9、青春期 10、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二、填空题(31分) 1、生长和发育紧密相关,是发育的物质基础。 2、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很恰当。 3、学前儿童发育的程序性一般遵循规律 和规律。 4、胎儿期形态发育的顺序是领先,其次是躯干,最后为。 5、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身和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在,第二次在,且女性比男性大约早出现。 6、淋巴系统在岁左右发展达到高峰,以后逐渐萎缩。 7、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个体在因素 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8、合理而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而言,身高增长最快,体重增长最快。 9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包括、、指标等。 10生物化学指标有粪便检查、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和。 1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有和。

12、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指数评价法、、百分位数评价法、,发育年龄评价法。 13、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内容包括询问个人现状及既往病史、、全身体检和。 14、人的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并不是随年龄呈上升,而 是上升。 15、遗传决定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性,环境决定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性。 16、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父母的素质及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这体现了因素的影响;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这体现了因素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判断题(8分) 1、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是:下肢发育最快, 头颅最慢。() 2、幼儿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这个过程是无顺序衔接的,具有跳跃 性。() 3、学前儿童发育畸形或患有先天性疾病都是因为受遗传因素影 响。() 4、幼儿期为逐渐完善运动的协调能力可以从事一些细致的手工 和轻微劳动。() 5、有的幼儿头大,有的幼儿头小,这也体现了幼儿生长发育的个 体差异性。() 6、胎内前三个月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7、体格发育减慢,但四肢增长较快,这描述的是幼儿前期。() 8、身心都在急剧的变化,从未成熟达到成熟,从未定型达到定型, 可塑性很大,这描述的是青春期。() 四、简答题(21分) 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有哪些规律(10分) 2、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11分)

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实用标准

实用标准文案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二〇〇九年九月

表1 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年龄月龄-3SD -2SD -1SD 中位数+1SD +2SD +3SD 出生0 45.2 46.9 48.6 50.4 52.2 54.0 55.8 1 48.7 50.7 52.7 54.8 56.9 59.0 61.2 2 52.2 54. 3 56.5 58.7 61.0 63.3 65.7 3 55.3 57.5 59.7 62.0 64.3 66.6 69.0 4 57.9 60.1 62.3 64.6 66.9 69.3 71.7 5 59.9 62.1 64.4 66.7 69.1 71.5 73.9 6 61.4 63. 7 66.0 68.4 70. 8 73.3 75.8 7 62.7 65.0 67.4 69.8 72.3 74.8 77.4 8 63.9 66.3 68.7 71.2 73.7 76.3 78.9 9 65.2 67.6 70.1 72.6 75.2 77.8 80.5 10 66.4 68.9 71.4 74.0 76.6 79.3 82.1 11 67.5 70.1 72.7 75.3 78.0 80.8 83.6 1岁12 68.6 71.2 73.8 76.5 79.3 82.1 85.0 15 71.2 74.0 76.9 79.8 82.8 85.8 88.9 18 73.6 76.6 79.6 82.7 85.8 89.1 92.4 21 76.0 79.1 82.3 85.6 89.0 92.4 95.9 2岁24 78.3 81.6 85.1 88.5 92.1 95.8 99.5 27 80.5 83.9 87.5 91.1 94.8 98.6 102.5

谈谈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谈谈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 摘要: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就每一个个体而言,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是互为影响的相辅相成的。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了解掌握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育过程、特点和规律一级心理发育状况的评价等等,以此作为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保健的依据,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身体的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及形态变化,是量的变化。身体的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变化。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括生长,生长寓于发育之中。生长发育到了比较完备的阶段,即个体在形态、胜利等方面都达到成人的水平。 关键词: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心理发育保健 1 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育包括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促成的。 1.1 动作的发育 动作的发育状况常被用作评价新生儿和婴儿心理发育状况的很有价值的指标。例如某些反射和粗动作的发育障碍常是判断智力落后的最早症状。然后,对儿童动作的发育做进一步研究就比较困难,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动作发育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儿童动作的发育是不孤立的,它有赖于视觉、脑和肌肉的发育和成熟,又影像学前儿童认知、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发育,因而,在儿童早期,动作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儿童心理发育的水平。儿童动作发育迟缓和异常的原因,除了家庭遗传倾向外,还有环境因素(如没有学习的机会等)、肌张力异常(如脑性瘫痪等)等原因。 1.2 语言的发育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育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学前期是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言语逐步发展的时期。3岁时,儿童已能掌握最基本的本族语音,6—7岁时则能基本上掌握本民族的口头语言。语言能力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学前儿童语言的发育实现理解后表达,先学发音,然后能通用词法和句法。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0~3岁婴幼儿体格心智发育表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固定的开饭时刻 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餐习惯。 2.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3.促进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4.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 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5.多花心思在菜色变化上 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 6.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 例如:上市场买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询问孩子的意见,请孩子协助您一起做饭,孩子不但能有参与感,同时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样步骤,进而更喜爱吃饭这件事。 7.为吃饭增添趣味性 在喂孩子吃饭时,加入一些轻松、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有趣的事情。其实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不要随意的根据自己或宝宝的需要而改变什么。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该标准已于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可参考以下表格数据,看看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表1 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3 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表2 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4 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说明:“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3sd)之外(比例小于0.5%)。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查看详情 ?婴幼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如何测量宝宝身长体重 ?科普教室:早产儿体重标准 ? 1

儿童生长参照数据

儿童生长参照数据 一、数据来源:“2005年第四次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城区数据 二、制定方法:国际通用的LMS方法 三、参照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1. 主要指标:体重、身长/身高、身高的体重、头围、体块指数(BMI) 2. 生长标准为数字表格形式表达,表格表达方式为百分位数表达方式。 标准图表(数值表、曲线图) (1).生长标准图表:采用每月龄间隔,用百分位数表达方式。 百分位数标准包括:3rd、5th、10th、25th、50th、75th、90th、95th、97th (2).图表范围:年龄的体重(0~83个月)、年龄的身高(长)(0~83 个月)、年龄的头围(0~72个月)。 身长的体重(45cm~105cm)、身高的体重(65cm~125cm)和年龄的BMI(0~83个月)。 所谓用百分位数法来评价身高的方法,是将某年龄组的男孩或女孩,取出100名,按身高的厘米数由小到大排列起来,小的百分位数值低,大的百分位数值高,求出某个百分位(用P做代号)的数值,常分为第3、10、25、50、75、90、97百分位数。P3即代表第3百分位数值,P50则代表第50百分位数值即平均身高数值,P97则代表第97百分位数值。医学上根据百分位法把人体生长发育分为5个等级:排在第25至第75位之间的属于中等,在第75至第97位的为中上等,第97位以上者为上等,第25一下3以上之间为中下等,第3位以下的为下等,属于身材矮小。 如果一个儿童的身高不在预计的靶身高的百分位曲线范围内,就需要寻找阻碍其生长发育的原因。因此在使用生长标准判断儿童身高是否正常时,结合父母的身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青春发育期的儿童,则还需结合性征发育,骨龄等综合指标来判断。 男童、女童各有相应一套标准。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参照表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参照表 参考内容参考对照数据 体重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千克,以后每月增加500~600克;1岁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2岁以后每年增加2千克。 体重计算公式(千克) 1~6月体重=月龄×0.6+3;7~12月体重=月龄×0.5+3;2~10岁体重=年龄×2+8 身长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加25厘米,以后每年增加5厘米。 头围出生时33~34厘米,前半年长8厘米,1岁时46厘米,2岁48厘米,4岁49厘米,10岁51厘米左右。 牙齿乳牙共20颗,一般从生后6~7个月开始萌芽,最早4个月,最晚10个月。10个月的孩子约有4颗,2岁半出齐,小儿在6岁左右开 始换恒牙共32颗。 视觉3~5周能看清1~1.5米的物体;满3个月时能达到4~7米;6个月后能注视远距离物体。出生后便有颜色视觉 听觉出生后听到响声就有反应,4~5个月能分辨熟悉和不熟悉的声音,1周岁后就和成人一样分辨声音。 神经精神包括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纤维。出生时大脑约为350~370克,1岁时900克,成人1500克。 说明1、体重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以上体重标准仅供参考。2、身长个体差异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3、牙齿萌芽早迟,数目及外观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佝偻病、克汀病表现为牙齿晚出。4、大脑发育关键时期是胎儿期和出生后半年之内,出生后脑细胞不在增加;所以要注意这段时间孕妇和出生儿的营养。 男孩0~3岁成长表(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月(年)龄体重(kg)(平均值) 身长(cm)(平均值) 头围(cm)(平均值) 初生 2.5~4.2(3.3) 46.2~54.8(50.5) 31.9~36.7(34.3) 1月 3.0~5.6(4.3) 49.9~59.2(54.6) 35.5~40.7(38.1) 2月 3.6~6.7(5.2) 53.2~62.9(58.1) 37.1~42.3(39.7) 3月 4.2~7.6(6.0) 56.1~66.1(61.1) 38.4~43.6(41.0) 4月 4.8~8.4(6.7) 58.6~68.7(63.7) 39.7~44.5(42.1) 5月 5.4~9.1(7.3) 60.8~71.0(65.9) 40.6~45.4(43.0) 6月 6.0~9.7(7.8) 62.8~72.9(67.8) 41.5~46.7(44.1) 7月 6.5~10.2(8.3) 64.5~74.5(69.5) 42.0~47.0(44.5) 8月7.0~10.7(8.8) 66.0~76.0(71.0) 42.5~47.7(4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