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讲义(上)

古代汉语讲义(上)

古代汉语讲义(上)
古代汉语讲义(上)

序言

序言讲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什么是古代汉语和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问题同时也就解答古代汉语课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性质、方法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这个问题很简单,学习古代汉语就是为了更好地领略和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科学遗产,以便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创造比前人更加辉煌伟大的成就。要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科学遗产,就不能不懂古代汉语,因为古代的典籍都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不懂古代汉语连古书都读不懂,还谈得上什么批判地继承吗。所以说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说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准是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任务,那么对文科特别是中文系大学生来说就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首先,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拥有极其丰富的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整理、去发掘。我国的古籍丰富到什么程度,可以以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十八世纪末叶干隆年间曾编纂一部《四库全书》,其中入选的书籍就达到3475部,79070卷,目前大多数还没有标点整理出来,其中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材料和经验,大可发掘。根据古书中的材料可以写出许多有价值的着作。比如英国人李约瑟写了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大概800多万字,这项工作就是根据我国古代科技典籍做出来的,象这一类工作我们中国人不去做实在是愧对祖先。而要做整理古籍的工作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古代汉语的知识和能力。

其次,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毕业后免不了要接触古籍,即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接触古籍也要知道古今是有联系的,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提高我们现代汉语的水准,提高我们的语文修养。一个古代汉语水准很低的人,他的语文水准不可能高。所以,不论是从哪方面说,具备古代汉语知识,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是一名文科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以上我们强调了学习古代汉语的必要性,主要是从理论上道理上来讲的,比较空泛。现在就举几个例子来从事实上加以证明。

先说只有学好了古代汉语,才能学好古代文学或者说欣赏研究古代文学。我们知道,要欣赏或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必须了解作品的内容,而要彻底了解作品的内容,第一步是过文字关。如果我们对古人作品中的文字不求甚解,就可能产生误解,作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唐诗中有这么一首诗: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的是贫女自伤迟暮——老女盼嫁。实质上寄托着士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主旨用一个“伤”字点明。为什么自伤呢?一,贫家没有好的穿戴;二,没人赏识自己高雅的风姿品格;三,大家都喜爱流行的俭梳妆;四,可惜自己有才、有德,而不得其用。全诗比较通俗易懂。问题主要出在第二联上,“俭”字一般是俭朴、节省的意思,这样理解,与诗句就有矛盾。所以许多注释本都觉得不好解释。大致有三种解释:

1、一种是认为这一联是说有谁来爱这贫女的风格,共同赏识她俭朴的打扮呢?(这样

解使“谁”管到两句,很勉强。)

2、第二种解释是谁能赏识我不同庸俗的高尚风格?我却跟大家一起体会时世艰难,总

是打扮得很朴素。(这样添字太多。分别可以用“岂”和“自”。)

3、第三种解释是谁去追求那些奢侈的高格调,时世艰难只能维持俭朴的梳妆。(这样

描绘出来的贫女,有点安于贫困,鄙弃高贵,那又何必自伤呢?)总之,三种解释都“于文不安”。原来,“俭”在此并不是“节俭”之意,而是通“险”。“俭妆”就是“险妆”。所谓“险妆”是唐代的流行习惯语,不仅不是俭朴的打扮,反而是时髦的打扮,是时髦的发型。古人曾记载“唐文宗下诏禁高髻俭妆”。《唐会要》:“妇人好高髻俭妆,去眉开额,甚乖风俗,破坏常仪,费用金银,过为首饰,并请禁断。”“俭妆”这样一解全诗就贯通了,贫女为什么自伤就好解释了。可见研究古代文学不能不懂古汉语。再举一个例子: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也许有人说我将来不搞古代文学,只搞现代文学,我们说学习、研究现代文学也要有古代汉语的基础。举个例子。鲁迅曾经说: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太圣’,大可不必动手。

1981年版注释:“原作齐天大圣,即孙悟空。”这个注释等于没注。“太”是什么?“大之极”“大之尊”,“太上皇”、“太后”、“太子”。比“大”还“大”。

也许有人说我将来不搞语言和文学,只搞文化,姑且不说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就是单纯说文化,不懂现代汉语也会闹笑话。比如前些年我国有所谓“文化热”。“文化热”中有几派,北京有个文化书院请了梁漱溟等老先生讲传统文化。有位叫黎鸣的先生有不同意见,曾在《中国文化报》写了一篇很短的文章讽刺:

老专家不久将仙去,赶紧给他们安排好传人,让他们手把手地言传神授,却不知文化、科学不同于祖传的技艺,并不需要周公吐哺。

后来有人在《中国文化报》上撰文指出他的错误,“吐哺”黎文理解为某些鸟类中老鸟给小鸟的喂食方式,以作比喻而与“言传神授”相应,这显然是望文生义,不了解“周公吐哺”是一个典故,有特定的含义。古书中记载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周公世家》)曹操有诗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周公吐哺”表示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为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中文系或者说文科的学生将来很多是从事行政工作,比如当秘书、公务员等,免不了要写文章,写文章就免不了要旁征博引,弄不好也会出错。比如植树节刚开始时,有人在《光明日报》写文章鼓励种树,为植树节作宣传。其中举了我国历史上重视植树造林的故事:

1、汉景帝三年春正月下诏书说:“农,天下之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

树,可得衣食物。”

2、宋太宗赵光义在太平兴国七年下诏书说:“明树艺之法者一人,县补为农师。”

“种树”在古代就是“种植”,不限于树木,包括五谷;“树艺”也是“种植”,两个都是动词并列,却理解为今天的动宾和偏正,词义和词性都错了。《孟子》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由于“种植”是一种本领,引申为“技能”、“技艺”,后来引申义反而成常用义了。

即使你不写文章,懂古汉语也能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准确使用,比如现代汉语有很

多成语,如具备古汉语知识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它的意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时不再来不毛之地跳梁小丑

清出于蓝而胜于蓝打破沙锅问到底

再举个翻译的例子。美国前总统尼克森第一次来华访问,在会谈中讲到中美关系时,说双方的利益是“parallel”的。中国翻译把“parallel”译为“平行”,尼克森的翻译弗里曼提出了异议,说平行的意思是永远不会相遇,例如双杠(parallel bar)始终往同一方向延伸而不相遇,他认为尼克森的意思不是这样的。周总理于是问他以为如何译才是他们总统的原意。弗里曼说:“我认为应当译为殊途同归。”在后来的一次宴会上,总理问他是在哪里学的汉语,弗里曼回答说是在台湾学的汉语。周总理感叹说:“台湾对古典汉语比我们重视。”(以上见前些时候《中华读书报》上转载的章含之文)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今年元旦某报第八版有篇配图的体育新闻,标题赫然七个大字:“阎世铎坐怀不乱”。乍一看还以为阎掌门艳福不浅,比如碰上了“足球宝贝”投怀送抱什么的,其实不然,该文说的是面对裁判收黑钱的报导,阎世铎“并没有乱了神,而是静观其变”。“坐怀不乱”这样使用还真是匪夷所思。

很难设想一个人只掌握现代的汉语而不懂一点古代汉语,也很难设想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不需要熟悉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和语言传统。

二、什么是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代汉语?也就是说我们古代汉语课所学的古代汉语究竟是什么?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一般是指五四以来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那么古代汉语就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语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口语的形式,一种是书面语的形式。显然,古人的口语我们今天已没法听到,所以,我们所接触到的古代汉语,只是三千多年来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形式,也就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

这个三千多年来古代汉语的书面语由于时间很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大致分成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文;另一个是六朝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古白话。文言文和古白话都属于古代汉语,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以为古代汉语就是文言文,也就是说不要认为古代着作都是用文言文写的,实际上有的是用古白话写的,比如《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等。文言文和古白话的区别在于一个建立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一个建立在唐宋以来口语的基础上,前者逐渐脱离了口语,后者接近以后的口语。具体说来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材料是甲骨文,那是商代的东西,但很零碎,成篇的文章主要是周代(特别是春秋战国)的作品,如《论语》、《左传》、《孟子》等。这些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和当时的口语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先秦的作品和口语基本一致。但是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到了汉代,人们说话语音、辞汇、语法就和先秦时期不那么一样了,再到魏晋南北朝差别就更大了,再到唐宋几很不一样了。这样先秦两汉时作品的语言就完全脱离了口语,而我国历代文人都喜欢用先秦两汉作品的那种语言写文章,这种建立在先秦口语基础上的书面语言就叫文言文。与此同时,后代还有一些作品并不用先秦作品的语言写作,而是用当时的语言写作,这主要是六朝以后唐宋开始,比如唐宋时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这种建立在唐宋以来口语基础上的语言形式就叫古白话。白话白话,就是像说话一样。文言文作品可以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代表,古白话的作品我们念一段《水浒》为代表: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

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的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腿,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很明显,今天读古人写的文章,难点不在用古白话文写的着作,而在用文言文写的。因为古白话是用离我们时间较近的口语写的,古白话文是现代白话文的前身,语音、辞汇、语法系统基本一致,虽然有差别,不影响到阅读理解。而文言文不同,不学根本就看不懂。反过来,能够阅读文言文一般也能读懂古白话文。所以,我们古代汉语课所学的对象一般就限于文言文。这个范围很广,既有接近先秦口语的先秦作品,也有后代模仿的作品,还有魏晋以后历代的骈体文和诗歌散文,文言文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此之后,白话文才开始取代文言文。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以上我们讲了两个问题,古代汉语课程的目的和内容。从这个目的和内容,可以确定,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而不是理论课。它和外语课差不多,主要是使大家尽快地掌握古代汉语这个工具,以便今后能阅读一般的古籍。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古代汉语、掌握这一工具呢?我觉得必须遵循一个总的精神,抓住一个主要的方法。

总的精神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辛亥革命以前古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式是“十年寒窗”、“死记硬背”,从五、六岁开始就读四书五经,通过穷年累月的背诵,把古书背得滚瓜烂熟,才把古代汉语学到手,这种方法显然是一种笨方法,是所谓“置之庄岳之间”办法,在现代是不行的。我们现在还有许多其他课程要学习,不能整天来背古文。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用这种光加强感性认识的方法。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人懂了语法等等语言学理论,在此之前中国人不知语法为何物。有的学校就光讲文字、音韵、训诂等课程,这种偏重理性认识的办法也不行。我们说了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掌握工具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不等于理论的学习,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游泳、骑自行车等等都是一种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掌握,把流体力学、游泳的理论学得再好不去实践还是不具备这种能力,语言也是这样,从来没有一个人光靠背语法、背字典就学好了英语,学习古代汉语也是这样。所以要掌握古汉语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又必须熟读几十篇古文。所以根据我们的条件,我们必须贯彻感性理性并重的精神,既要尽量多读古文,又要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也就是掌握古汉语通论中的语法、辞汇、语音等方面的知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理性知识又用以指导感性认识。

所谓抓感性就是抓文选,所谓理性就是通论。在这两者中,我认为必须注意两点:

文选方面要努力弄懂、弄熟每一篇文章,要做到字词句的落实。所谓字词句的落实就是不能不求甚解,只了解个大意就行了,必须尽量把每个字、词的意义搞清楚,把句子结构搞清楚。千万不能采取那种方法,即先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把译文背下来,原文却抛在一边。这种办法只能读一篇懂一篇,而对其中辞汇、语法现象并没有掌握,碰到新的又不懂了。怎么才算字词句的落实呢: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如果我们讲过的课文,每篇都能这样逐字逐句分析落实,那么有个几十篇,古代汉语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通论方面涉及的范围较广。我们知道语言由语音、辞汇、语法三要素组成,这三部分古今汉语都有差别。但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方块汉字又是不直接表音的(可以按自己的方音读),所以语音不成为主要的学习障碍,除非碰上押韵、平仄、通假等才需要古音知识。在开始接触古文时,古音的知识不是当务之急。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因素,古今差别小而相同处较多。当然差别处要记住,但记住了一些规则问题也不大。在古汉语知识中最重要的是应当掌握常用词,也就是学习古汉语的难点或着手处应当是辞汇。这个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这样,如英语。难的并不是语法,而是辞汇,尤其是常用词、惯用语。语言三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数量又庞大,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古今之间千差万别,加上通假字、古今字、繁简字等,更是障碍。所以我们必须把大力气化在词义的学习上。比如:

弃甲曳兵而走藉寇兵而赍盗粮

句法结构没有什么变化,字基本认得,字义却不了解,所以我们要重视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等,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要注意同义、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等。如“行”是“走”,“走”是“跑”,“怨”是“恨”,“恨”是“憾”等。

一个方法是注意古今汉语的对比。既要注意“异”又要注意“同”。掌握差异我们前面的例子已说过了,不再举例。我们还要注意到古今汉语还有相同的一面。因为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即使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现象也常常可以在现代汉语中找到残留的形式。如:“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中的“败”是使动用法,现代汉语也有:“外语系败数学系”,去掉宾语就意义相反,因为没有宾语就无所谓使动。联系到现代汉语就好理解使动用法了。

再如“莫”,“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为四化贡献青春是莫大的幸福”;又如“求全责备”的“备”是全、尽的意思,“前人之述备矣”—“准备齐备了就出发”;再如“何去何从”等。如果我们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联系起来,对比着学习,就既能帮助我们学好古汉语,又能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

总之,古汉语并不难学,外语尚且要学会,古汉语有何难?不要有畏难情绪。

第一章汉字的结构

一、汉字的性质

1、什么是文字的性质

要讲汉字的性质,首先要讲清什么是文字的性质,也就是所谓文字的性质指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确定的。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个工具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由于声音稍纵即逝,所以语言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于是就有了文字。什么是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有了这个书写符号系统,就使得语言能够传至异地,留至久远。所以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工具。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我国古人曾有精辟的论述,孔颖达等说:“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很明显,文字的功能就在于把语言这个听觉符号

系统转变成了视觉符号系统。它是在语言符号音义两要素上加了一个新的要素:形,它是通过形来记录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正是在如何通过形来记录语言上,产生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字。也就是说,文字的性质是由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即它是怎样记录语言来确定的。我们所说的文字的性质指的就是这个。

2、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一般说来,根据文字如何记录语言,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划分为表音和表意两大类别。对于表音和表意要有正确的理解。常常听到这样一类表述:“标记语言声音的文字就是表音文字,标记语言意义的文字就是表意文字”。这种说法是笼统而模糊的,是不够准确的。为什么呢?我们刚刚讲过,文字是以形来记录语言符号的,任何文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三者缺一不可。光有形、音不是文字,如“多、来、米”;光有形、义也不是文字,如交通符号()和图画。任何文字实际上都是既标音又标义的。比如“树”这个汉字,怎么能说它不标记声音呢?tree不是同时标记了意义(一种有枝有叶的植物)吗?再如rest和“休”、sun和“日”。可见,所谓表音和表意不是就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说的,而是就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简称“字元”,通俗地说就是构成“字”的部件)说的。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和作为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是不同层次上的东西,表音和表意是在后一层面上划分的。举例来说,我们说rest是表音文字,并不是说rest不表示意义只表示声音,而是说组成这个字的符号r、e、s、t不表示意义只表示声音,所以叫表音字。英国人看到这个字,根据各个字母的读音及其拼音规则,也就是根据这个“形”读出[rest]的音,然后知道它是语言中常说的rest这个词而知道它指“休息”。同样,我们说“休”是表意文字,也并不是说它不标声音,而是说组成这个字的符号“人”和“木”与声音没有直接联系,而只是表示意义。古人看到“休”()的形状,知道它的意义是人靠树休息然后与语言中的“休”词建立联系,从而得到它读“xiu”。再如sun和“日”。由此可知,表音和表意不是指整个字,而是指组成字的字元,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划分标准是字元跟词的语音相关还是跟词的意义相关。

3、汉字是表意文字

那么汉字是表音还是表意的呢?根据汉字字元的实际情况,我们说汉字主要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理由有:

第一,汉字是建立在象形基础上的,造字之初就是从意义着眼,“因形示义”,存在着大量的像“休”这样一类字。

第二,汉字发展到楷书以后,一个个字元不“象形”了,只起了个记号的作用,但这些记号主要并不是起表音作用,而是起表意作用,如:驰驱驼驭驶驷驾驽骈骏驿,等等。我们一看到“马”旁,就知道它与马或马的动作、性质有关。

第三,汉字中虽然有很多形声字,其声符是表音的,但这些声符本身仍是表意的,在甲字中表音,在乙字中又表意了。如“沐”中表意,在“桃、李”等中又表意了。而且很多声旁同时兼表意,如“娶、婚、婢、汲、熄”。而且形声字声符表音远不如形符表意那样系统。如“木”作形符有几百个,如:松柏杨柳桃李植树梢枝根……,而作声符只有“沐”一个,但同时作“MU”声符的还有“目、母、幕”等,比较凌乱。由此可见,汉字没有严密的标音符号和系统,没有专职的标音符号,只是记录具体的音节,不象字母文字所代表的是语言中抽象的音素或音节。

第四,从汉字的分化和发展来看,新造的字要受到意义的约束。比如:—暮、包—胞、益—溢、禽—擒等。可见汉字造字的原则主要还是在字形上尽量把词义区别开来,始终没有

脱离表意系统。所以,我们说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或以表意为主兼有表音因素的文字。

顺便说,世界上的不少文字的发展规律是由象形到表意再到表音,汉字却以这种表意文字存在了几千年至尽没有进入表音文字,这是为什么呢?是否能说汉字是落后的呢?

汉字所以长期停留在表意阶段的原因是:

1、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有相适应的一面。古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的,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语素也是一个词,记录下来就是一个字。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不必标记音素,所以不要求向表音化方向发展,而且印欧语言多为多音节词,汉语音节简单,由于音节简单必然产生大量同音词,于是需要在书面上用文字符号来区别。比如一个人说他姓yu,究竟是姓余还是姓于还是俞,说话时可以多费口舌解释,而写到文章就没有办法了。比如我说“我们qizhong 考试写篇文章”究竟是“期中”还是“期终”呢?但汉字可以区别。因此,汉字对汉语有它的合理性。

2、汉语方言复杂,语音差异很大,甚至同一方言区的人也无法交谈。汉字和语音联系不紧密,具有超方言的特点,尽管各地读音不一样,意义却一样,所以汉字可以弥补语言的不足。这也就限制了汉字向表音方向发展。

文字发展规律是建立在古埃及文字及其后裔基础上的,汉字并没有走到这一步,可见是以偏概全,不能以此说汉字落后。汉字固然有很多缺点,如难读难记难写,但也有其优点和长处。比如阅读,“鶗鴂”不知是什么东西,至少可以根据意符知道是一种鸟,而写成tijue,简直就不知是吃的用的还是穿的了。再如汉字占用篇幅小,节省纸张等。更重要的是看一种文字是否先进,要看它是否以最合理的形式反映它所代表的语言。汉字是适应汉语的,所以有人认为现行汉字对汉字来说是最先进的文字,正如对于印欧诸语言,表音文字是一种最先进的语言。

二、汉字的结构

既然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义,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汉字的形体结构。

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形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比如我们常说:“贵姓?”“姓章。”“弓长张还是立早章?”这里所谓弓长、立早即使说的结构,但这说的是它的书写结构。为了使字写好,写得美观整齐,有所谓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结构、交叉结构等。而我们这里说的不是这些书写结构,而是汉字的造字结构,即造字之初,它是如何通过各种形体的结合、构造出一定的意义来的。所以我们讲造字结构就是指造字之初,这个结构是如何表示意义,表示出什么意义。如“章”,《说文》的分析是:“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这就告诉我们,“章”的造字结构不是“立早”而是“音十”合成的,因而与音乐有关,“十”就是结束的意思,数数数到十就结束了,再从一数起。可见“章”是与一定的音乐段落这一意义联系的,由此又引申为诗歌、文章的一段等。

2、汉字结构的类别——六书

汉字结构的类别也就是汉字造字结构的基本类型。对于此,我国历来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它提到“六艺”(礼乐射驭书数)的第五项时说:“五曰六书”,但当时只有总名,无分名。具体提到的是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注《周礼》时说:“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在《说文》中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并下了定义,清代以后就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次序采用班固的,即: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

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象形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但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代表语言中的词,有固定的读音和意义。而图画却没有这个特点。象形大多是描绘实物的全体,如:日、月、山、人、鸟;极少数是描写实物的一部分以代表全体,如:羊、牛;有的依附一定的物体才不致误会,如:瓜、须。

象形是造字的基础,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表示实物,且客观事物纷繁复杂,很多东西不好描绘。具体事物还有形可象,抽象的事物就无形可象了,因此有其他的造字法。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一看字形就能知道是什么,考察一下字形便可了解它所表示的意义。如:亦、旦、寸、刃、本、末等。

指事是象形的进一步发展,符号的作用更突出,能表达比较概括的意义,多是概括的“事”,而不是具体的“物”。指事字大体有两种:

(1)用单纯的抽象符号来表示

回表示回旋的动作或形状

纠用两条曲线相勾连表示

(2)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

旦寸牟甘

3、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武信是也。”

比从伐

会意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或者说就是一个复杂的象形字。其不同是象形是独体,会意是合体;象形具体,会意抽象。会意也可分为两种。

(1)异体会意

安囚即既盥

(2)同体会意

从北比斗

由于会意字较灵活,所以比象形、指事多得多,但三者都只能以形表意。

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事:事物、事类;名:字,这里指意符;譬:比况,这里指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以事为名”是就意符说的,即根据所要表示的事物的类别来取一个名(立个意符),“取譬相成”是就声符说的,即又找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声符。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构成一个新字。如:问、箭、景、昧等。

形声字的出现使汉字从单纯表意过渡到了具有表音因素的阶段。正因为形声具有既能表意又能表音的优点,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逐渐成为汉字创造新字的主要方法,占80%以上。

形声字声符和意符的位置有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内形外声、内声外形等。有些形声字的部件偏于一角:

修、倏、脩、条(攸声)胜、腾、滕、誊(朕声)

从、徒、徙(从辵从、土、止声)旌、旗、施、旂(从)

注意有些位置反常:

祖、福、祈、祷——视、祁连铁、铜、银、镶——锦、钦

剑、剁、剃、刖——钊、到闺、阁、阀、阂——闻、问、闷

衷、裹、亵、里——哀

5、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这个定义不很明确,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类“指类属,“首”指部首,“同意相授”是互相训释或相通相关,意义有引申关系,即转注是文字孳生的一种方式。当语言中某个词经过引申衍生出一种新的义项或同源的新词时,在文字上为了区别词义或词性,便以记录那个旧词的现成的字为基础转换注入部分构件(声符、义符),构成一个新字,用来记录同源新词或新义项。建类一首为字音,同意相受为字义。如“考”和“老“本为一词,后来衍变为音近义通的两个词“老迈”和“寿考”,在文字上就用转注造字法,转换“老”的部件“匕”,注入表音符的“丂”。

主形派:江声、陈澧,同部首的字都从其部首得意,如考、老、耆都在老部。

主义派:戴震、段玉裁,凡同义的字可互训或同训者,如初、基、始、首。

引申说:朱骏声,“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主声义派:章炳麟,类为声类,同音或音近,意义相同或有联系,同源。

转注一般认为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6、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语言中已有某个词,但书面上没有对应的字,于是借一个现有的同音字来寄托那个本无其字的意义,即借一个字来表示另一个字。

其:,本义是簸箕,虚词“其”借而用之。

之:,本义是前往。莫:本义是日暮,虚词“莫”借而用之。

假借很好理解,我们现在的语言中也有很多有词无字的现象,我们要写只好用同音的字。再举一个古代的例子:

“师慧过宋朝,将私焉。其相曰:‘朝也。’慧曰:‘无人焉。’相曰:‘朝也,何故无人?’慧曰:‘必无人焉,若犹有人,岂其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朦?’”(《左传襄公十五年》)假借的条件是声音相同。很明显假借不是造字的方法,因为它没有造出新字。

小结

1、六书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分析归纳出来的汉字结构的六种类别。虽然有不太科学之处,但基本可以成立。

2、六书可以分为两类,前四类是造字的问题,后二类是用字的问题。前四类又可分为两类:象形、指事是独体,会意、形声是合体。从表音与否又可分成纯粹表意字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3、六书中最重要的有三类:象形是造字的基础,是组成千万个汉字的元素,如“人”可组成:从、比、北、休、及、众……,而这些字又可再组成新字,如“及”:极、级、圾、汲、吸……。形声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法。假借字的重要性有两点:一是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一字多用,也就是不需要为语言中的每一个新词造字,从而节省了汉字的数量,解放后汉字简化就采用了假借的原则,利用同音代替。二是假借是造字的桥梁,推动了新字的创造。原有字被借后,另造一新字表示原义,如“其—箕”、“莫—暮”;

或原有字被借后,另造一新字表示新义,如“采—彩”、“何—荷”。

三、了解汉字结构的意义

如前所述,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在造字之初,一般是根据一定意义的特点来考虑其形体结构的,字形和字义有密切联系。又由于古汉语是单音节词为主,表现在书面上一个词就是一个字,因此分析汉字的结构有助于了解词义,尤其是本义,帮助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书。

止:“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止”在古文字中像人的脚,可知其本义是脚。“趾高气扬”的“趾”不是脚趾,就是脚。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亡”是会意字,篆文作,从入

乚(YIN,指弯曲隐蔽之处),可见其本义是“逃走”。“亡羊补牢”的“亡”也与此有关。

放:“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放”是驱逐、放逐。篆文像一只手拿着棍子敲打,可见其本义是驱逐。

班:“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礼记)“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物。”“班”,本义为分玉,引申为一般的“分”。李白有诗曰:“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派:“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说文》:“派,别水也。”古文字作,像许多河流,即指支流。长江的中下游支流很多,用“九派”来指称它。“派出所”的派也与此有联系。

此外,了解汉字的结构还有如下用处:

1、辨别字形,纠正错别字

“病入膏肓”的“肓”常有人写成“盲”,“肓”是从肉,与肉体有关(类似的有肝、脾、胆、肚、肠、胃、肢、胳、臂、脏、腿、脚、腔、胸……);“盲”从目,与眼睛有关。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从犬在穴中。”点明是会意字,就不会漏一点了。

“戊、戌、戍”:古文字分别是斧一类兵器、平口大斧、从人持戈。

“冠、寇”:(从冖MI、元、寸),(从宀、元、攴)。

2、辨析词义尤其是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步、走、奔”古文字分别为、、。差别表现在速度上,慢速曰步,两组一前一后表示徐行,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走”是跑,摆动双臂疾趋,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奔”既摆双臂又一个接一个大步迅跑,如“段出奔共”。

“贼”和“盗”:,本义为毁坏、危害,从字形上看是杀人、杀人越货,作名词则是叛乱、入侵的强盗;,上面是“”(“涎”的本字,右边的“欠”是张着的大口,如“吹、欠、欺),意为看到人家家里的器皿就贪婪地流着口水,居心不善,要偷了。

四、汉字书体的演变

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经历了一个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再到隶书到楷书的阶段。其中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叫古文字,从隶书到楷书为今文字,从篆文到隶书叫“隶变”,也就是说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从最早说起的话,现在可以见到的最古的记事符号是陕西关中地区仰绍文化遗址(如西

安半坡、临潼姜寨)发现的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大约在六千年前。但这些原始陶刻还不能用来记录成句的语言,只能算是文字的萌芽状态。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铸在青铜器上的商代金文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记多为卜辞和占卜有关的事,189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距今三千多年。又叫殷墟卜辞、殷墟书契、贞卜文字等。笔划尖细、形体古朴。

金文:铸刻在钟或鼎等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器一般分为礼器、乐器两类,乐器以钟为主,礼器以鼎为主,所以又叫钟鼎文,笔划较甲骨文粗圆肥硕。

周人灭商,继承了商代文字,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在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分化比较明显,总体上说,战国文字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比较保守传统的西方周秦文字,一是变异较大的东方六国文字。《说文解字》所收的字,以小篆为主,小篆以外的各类古文字基本上都属战国文字,其中“籀文”(大篆,出自《史籀篇》),即周秦文字,而所谓“古文”即六国文字。小篆怎么来的呢?

秦统一后,命李斯将“史籀大篆”略加省改,形成小篆,比此略早,战国时期,为书写方便,将篆文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成为早期的隶书(又叫左书或佐书,隶人(下级官吏)日常书写)。至秦代,除官方正式文书用篆书外,日常书写的都是草率的篆书,叫做秦隶。到西汉中期以后,隶书盛行,逐渐成为正式文字。东汉时期,隶书已成正规文字,而日常用的草率隶书成为新的手写体,由此产生了章草和行书。至魏晋间,书法家将行草笔法融入隶书中,创造了“真书”,也叫“楷体”(形体方正,笔划平直,可作楷模),沿用到今天。

隶变对汉字的影响巨大,书体上的变化表现为:

1、笔势(笔划形态,风格)的变化:变圆笔为方笔,变连笔为短笔,变曲笔为直笔。

2、结构(组装结构)的变化:简省、混用。如:

人:在左为亻手:在左为扌,在右为攵火:在下为灬

水:在左为氵爪:在上为爫网:在上为四

服、脍、朔:从舟,从肉,从月

第二章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汉字由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楷书,形体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我们一般人阅读古书影响不大,因为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古书不是甲骨文写的而是用楷书写的。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字有几种不同的形体,从而造成了阅读理解古书的障碍。比如我们课文中的几个句子:“姜氏欲之,焉辟害?”“”这些文字上的问题形成了一个一个拦路虎。我们分别称之为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等。为什么有这些区别?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各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一章就讲这个。

一、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及其产生的根源

所谓古今字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意义范围有大小分别的一对或一组字,先起的叫古字,后起的叫今字。举例来说:

“郑人有且买履者,先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坐—座

“支叶繁茂。”“三岁四支不能自用。”“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支—肢—枝

这一对或一组字就叫古今字。“坐”、“支”产生在前叫古字,“座”、“肢”、“枝”产生在后,叫今字。也就是说,原先没有“座”、“肢”等字,凡是表示座位、肢体等意义的都用“坐”、“支”等字。反过来说,“坐”等本来就具有这些意义,后来为把坐和座、支和肢、枝区别开来,就另造了新字。

很明显,造成古今字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古代文字比较少,一个字往往记录几个意义。《四书》只用了四千多字,不能说先秦古人只有四千多个概念,而是因为同一个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但是,一字记录多词,难免会造成表达上的混乱,如“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究竟是“不要凭栏”还是“暮凭栏”呢?于是人们就给其中某个意义另造一个今字,如“座”、“暮”,所以就形成了古今字。

再展开来说,一个字在其初创之际,本是专为所记录的词造的,这个词的意义就是这个字的本义,字与词的关系是单一的,但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常会发展引申,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字也常被假借,因此一个汉字实际上往往记录了好几个词,这就产生了多义字,多义字的产生既增加了汉字的灵活性、丰富性,但也有可能造成意义过多而影响交际,因此某些多义字的多项意义后来就可能分出一些意义让新字承担,这新字与原来的字就构成了古今字的关系。总之,一字多义是古今字产生的根本原因。

2、今字和古字的关系

由古字产生今字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意义关系来看,有三种情况。

①今字承担了古字的引申义

如“竟”,本意是乐曲完了,引申为区域的终线,即疆界的意思。“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个“竟”就是疆界的意思,后来为了区别,另造了“境”。再比如“取”,其本义是获取猎物或敌人,后来引申为一般的“取来”包括嫁娶等,如“云是当为河伯妇,即聘取”、“令壮者无取老妇,老者无取壮妻”。再如“景”,初义是日光,光包括明亮的和阴暗的,所以“景”又有阴影的意思,如“天下云集而回应,赢粮而景从”。

这种情况就好比某人原先与父兄同居,后来成家立业,另起炉灶,自盖新房。

②今字承担了古字的假借义

如“舍”本义是宾馆、房舍。“舍”又借作“舍弃”,如“食舍肉”。后来写作“舍”。再如“采”,本义是“采摘”,借作“彩色”的“彩”,如“吾令人望其气,皆成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这种情况好像某人本无房子,一开始就寄人篱下,后来才有自己的房子。

③今字承担了古字的本义

比如“要”,本义就是“腰”,篆文为,古文献里也多为此意义,如:

“楚灵王好士细要。”“一胫之大几如要。”“敢泄言者要斩。”

后来引申为要害、重要以至要不要等,为了区别就另造了“腰”。再如“孰”,本来是生熟的熟的意思,课文中有“宰夫胹熊蹯不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徐公来,孰视之。”后来这个“孰”借为疑问代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借而不还,就为其本义另造,在下面加四点,即“火”的变体,从而形成了古今字。同样的还有“然”和“燃”。又如“州”

本指水中的陆地,引申为九州、州郡的州(行政区域),再造“洲”。再如“益”本来就是水漫出来的意思,引申为超出、更加等,再造“溢”。这种情况就好比某人原有一幢房子,后来有一个人挤进来,喧宾夺主,本人搬出,另造新房。

3、古字与今字的区别

①时间上有先后之别:今字是后起字,古字是原有字,应注意这里的古今是相对而言的,“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段玉裁)

②意义范围有大小之别:今字只承担了古字的一个意义,因此古字的意义大于今字。

③今字产生后,古字并不废弃,古字还用以记录今字所不能表示的意义,如“辟”和“僻、避、辟”,“辟”原有的“君主”义(如“复辟”)其他字还不能表示。

4、识别古今字的办法

古今字的种种特点都是和汉字的表意特点一致的,多数的今字都是以古字为基础,增加表意的成分,这是识别古今字的关键:

①从字形上看,今字一般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如:禽—擒、反—返、弟—第、贾—价、辟—避等;或改换意符,如说—悦、赴—讣。

②从字音上看,古字一般以今字为声符,读音差不多:昏—婚、要—腰、止—趾等。

二、通假字

通假字又叫“通借字”,是古文中通用的同音或近音替代字。通假字是与本字相对而言的,放着一个本字不用,而借用另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个字就叫本字的通假字,例:“甚矣,汝之不惠!”“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

由于这种通用假借是建立在古音的基础上,是指古音的相同或相近,所以这种现象又叫做“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在古书中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不明白古音通假,阅读古书就会碰到许多困难,难免会“望文生训”,误解文意。如:

1、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七月)

2、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曷冠子学问篇)

3、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金,乱流而渡。(古今注)“壶”通“瓠”,即葫芦。

4、八月剥枣。

5、若木生于山,取之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朱熹《语类》)

6、俄而,柳生其左肘。(庄子至乐)

就同音代替这一点看,通假字与别字有相通之处,但就实质上说,却未必然。首先,写别字是本字不会写,而写通假字却不是本字不会写,很难说那些大作家会写错别字;其次,通假字和本子之间是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固定,而错别字则没有对应规律,因人而异、杂乱无章。举个笑话来比较通假字和别字:说是有个考生在卷子上写:“我是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考官批道:“既是中堂大人之亲戚,我不敢娶(取)。”前者是别字,后者就可以说是写通假字(双关)。

1、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①文字本身的原因

文字都具有表音性质,汉字虽属表意体系,但作为语言的符号,每个字都有读音,古人书写时,有时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语音符号来使用。

②习惯上的原因

先秦两汉有写同音字的习惯,并不认为是写别字,这些别字往往是通用的,得到公认的许可的,所以一部书中,,通假字、本字并存,数量不相上下。

③文字不规范、不统一

这恐怕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关。焚书后,不少经典失传,有的经传凭记忆、靠背诵传下来,难免写了同音字。比如《尚书》靠伏生口授29篇。“伏生年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晁)错。”(经典释文)

④书写工具的限制

古代写字比较困难,因而常用笔划少的代替笔划多的本字。

2、通假字的种类

通假的基本条件是音同或音近,所以通假字有几类:

①同音通假

通假字和本字的声韵完全相同。如“畔—叛”、“倍—背”等,又如: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措

②音近通假

A 声母相同(双声通假)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陈—墀“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时—待

B 韵母相同(叠韵通假)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邻国。”

信—伸“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性(同属耕部)

3、怎样识别通假字

对于通假字不能望文生训,否则就会指鹿为马,铸成大错。比如,王安石曾写过一本《三经释义》,书中对《诗经器乐》“八月剥枣”一句解释说:“剥枣者,剥其皮而进之,养老故也。”据说他把书写好送给宋神宗后,一天到郊外散步,走到一间茅屋前,见一老妇人,问她主人到哪去了,回答说:“扑枣去了。”王安石听了猛然一惊,回去后立即写了一个奏章请求将上述十三个字删去。(《经义述闻》)由此可见,由于通假字是借用一个同音字,所以识别通假字的根本办法是打破字的形体束缚,“以声求义”。具体说来:

①紧扣上下文,推敲意义,如果碰到一个字在文中显然讲不通时,就要想到它有可能是通假字。比如“俄而柳生其肘”等。

②有时两可时,要有例证、旁证材料。如“庄公寤生”。再如《汉书高帝纪》:“(项羽)遂围成皋,高祖跳。”《史记》有:“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

③熟记一些常用的通假字,如:

罢—疲辩—辨蚤—早要—邀趋—促趣—促常—尝由—犹

归—馈距—拒适—嫡亡—无财—才矢—誓以—已错—措

4、通假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区别

①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

A 假借属于六书,通假不属于六书。

B 前者是本无其字,后者是本有其字。通假有个对立面,即本字,假借没有,因为本字一直没有造出来。如“而”,像胡须之形,本义是胡须。

C 假借是永久性的,一经借用,便长期替代;通假是临时性的。

②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A 性质上:古今字是不同历史平面上产生的字,有先有后;通假字是同一历史平面上的字,同时存在。

B 意义上:古今字意义往往有联系,如大—太、竟—境、益—溢等;通假字在意义上毫无关系,如罢—疲、蚤—早、矢—誓。

③形体上:古今字形体上相当多的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而成,而通假字在形体上毫不相同。

三、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仅仅形体不同的字。简单地说,音同、义同形体不同的几个字我们就称之为异体字。比如鲁迅小说说到的“回”字的四种写法。

1、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异体字的出现和存在,反映了汉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种不统一的状况。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因构思角度的不同、造字方法不同,因而产生了异体字。

2、异体字在形体上的分歧

①造字方法不同:岳—岳、磊—磥、泪—涙、犇—奔、嵩—崧、淼—渺

②造字素材不同:

换意符:咏—咏、哺—餔、棋—碁、杯—杯、暖—煖、绔—袴、唇—脣、睹—覩

换声符:猿—猨、蚓—螾、溯—泝、烟—烟、粮—粮、馈—餽

声符、意符都不同:呆—獃、斧—鈇、村—邨、诉—愬、迹—迹—迹

③变换成分的位置:群—羣、畧—略、峰—峯、期—朞

3、辨记异体字应注意的问题

异体字的根本特点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互相代替。根据这一点可以把异体字和非异体字区别开来,这是划分的界限。

比如古今字只有一个意义相同,异体字则用法全同。试比较:果—菓(果:果实;实现“未果”、充实“食不果腹”不通用)。

正因为必须用法全同,以下情况都不能算异体字:

游—游:游玩通用,但水中只能用“游”,试比较:“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

沽—酤:买卖酒通用,但“和、沽”还可以是其他买卖,如“待价而沽”、“沽名钓誉”。

修—脩:在长、研究、修饰、美好(如“恐修名之不立”)等意义上都可以通用,但“脩”还有“干肉”的意思:“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

雕—彫—凋:“雕”又作“雕”,是一种鸟;“彫”是“彫饰”、“彫琢”,有时可写成“雕”,如:“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凋”是“凋零”,有时写作“彫”,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但不能写“凋刻”,“凋、彫”均不能表示“雕鸟”。

异体字的存在徒增困难,是应当废除的,所以55年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但在古籍中还有不少,应该认识,有些偏僻的可以查字典。

四、繁简字

繁体字和简化字合称繁简字,是以笔划多少划分的。为什么要了解繁简字,特别是繁

体字呢?

首先,学习古代汉语必须认识繁体字,因为古书都是繁体字写的。其次,学古汉语要查字典、词典,古人、前人编的无疑是繁体字,不论是按部首、笔划、四角号码排列的,都要知道繁体字。如:发—发(查“弓”部)、发—髪(查“”部)、开—开(查“门”部),当—当(查“田”部),盐——盐(查“卤”部)。再次,繁体字在形、音、义方面都带有古汉语的痕迹,对了解本义有好处,所谓分析汉字结构就是分析繁体字的结构。如“术”不知道本义是什么,有“道术”、“法术”、“技术”、“艺术”等意义,而通过繁体字,马上就知道其本义与道路有关,可见“大道”是它的本义,其余均为引申意义。如“亦有甲第,当衢向术。”(文选蜀都赋)

繁简字之间的关系有两种:

1、一对一(绝大多数):如:笔—笔、习—习、办—办等;

2、一对多:这是同音替代造成的,即本来是在意义上不相干或意义上有一定联系的字,因为读音相同,就归并为一个字,取其中笔划少的。又有两种情况:

A 意义不相干,如:

谷—谷、榖;几—几(几案)、几(几何、近);丑—丑(地支)、丑(丑恶);

仆—仆(仆倒)、仆(奴仆);斗—斗(斗升)、斗(斗争);云—云、云;

里—里(里程、乡里)、里(里外);

B 意义有联系,如:

征—征、征;饥—饥(吃不饱)、饥(年成不好);

制—制(制裁、制度)、制;系—系(联系、谱系)、系(关系、是)、繋(缚)

这种“同音替代”情况特别值得注意,如果不了解其对应关系,在阅读用简体字印刷的古籍时,就容易产生误解:

①余阵兮躐余行。(楚辞)②香稻啄余鹦鹉粒。③以余之残年余力……

④树干则知,涂干则轻。⑤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其上。

⑥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⑦唐牛僧儒为相,李逢吉呼之为丑座。(魏泰《东轩笔录》)

⑧君还而后退。(仪礼)

⑨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史记孝景本纪)

其他如:后、后;谷、榖;升、升、陞;斗、闘等。

第三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义和今义

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句话中固然内有个别不认识的字,但大多数还是已经认识的字,似乎不难理解,但拿惯常的理解去解释时却讲不通全句和上下文的意思,这就是遇到“古今词义的异同”问题了。

举例来说,《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其中“行李”和“乏困”都是很普通的词,可是,在这句话里,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就讲不通。这就是古今词义不同的缘故。“行李”现指旅行时带的被子、衣物、箱子等,而古代指外交使节;“乏困”现在都是疲劳的意思,如“人困马乏”,古代却指缺少吃用,行

而无资叫“乏”,居而无食叫“困”。古籍中有很多这种似乎熟悉但又不好解释的词。再如:“天子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其中的“季”、“行”、“封”、“阳”都有这个问题。再如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之。”《史记》)“寻”还有“八尺”的意思,如:“布帛寻常,庸人不释”、“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除”还有“台阶”的意思,如:“听事前除雪后犹湿。”再如成语“洒扫庭除”。这些句子中的“寻”、“除”都是很简单的词,但如不了解古今意义的差别,就不知所云。所谓古今词义的异同,指的就是上述情况,即同一个词在意义上古今之间的差异。“古义”说的是这个词古代的与现在不同的意义,今义说的是这个词在现代的意义。

古今词义的异同问题显然是我们在掌握古汉语辞汇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古今词语从古到今有了变化,仍然用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去解释,就会产生误解甚至怀疑,不能真正读懂古书。比如《汉书郦食其传》中:“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其中“踞”是什么姿势,与“坐”有什么区别?“床”和现在的床是否一样?“洗”是洗什么?“见”是不是看见的意思?不见得都能准确地回答。“踞”是“蹲”,“足底着席而下其臂耸其膝”,“床”是“安身之几坐”,主要用于坐,所以“踞床”不像今人垂足而坐。“洗”是“洗脚”,“见”则是使动用法,即令郦食其谒见,一般可译为召见、接见。如果我们对这几个字不甚了然,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这段话。

二、古今词义产生差异的原因

以上我们举了一些例子说明古今词义存在差异。现在简单地说一下造成古今词义差异的原因。古今词义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辞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敏感、最易变的成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言中的大部分词的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词义的演变是造成古今词义异同的直接原因。那么,为什么词义会发生演变呢?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社会的发展,二是人们认识的变化,三是辞汇系统内部的调整。正是这三种情况使得词义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古今词义有了区别。

1、社会的发展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中的生活现实发生了变化,标志这一客观现实的词的内容也就会发生变化。如:“坐”,古人没有凳子、椅子,古人的“坐”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随着现实中出现了凳子、椅子,“坐”的姿势就改变了,意义也就不同了。所以“坐”的古今意义就有了差别。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坐行蒲服(匍匐),乞食于吴市”的意义。与此相关,“跪”的意义也有了变化。我们现在的“跪”是从立姿或坐姿改变为“双膝弯曲向下着地”,而古代的“跪”往往是从“坐”的姿势变来的。前者是“跪下去”,后者是“跪起来”,前者往往表示卑对尊的礼节,后者则不一定是卑对尊的礼节而可能相反,古书中很多是尊者对卑者“跪”,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战国策》中:“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史记》中:“秦王跽而请曰……”,《汉书》中:“长君跪曰:‘幸甚’”,《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这里的“跽”和“跪”同义,或者表示尊敬,或者表示紧张。懂得了这些,才能读懂下面一段文字:

“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灌夫不悦。”

再如“寺”。现在的意义是“寺庙”,即和尚所居之处,古义则有“官舍”的意思,如

“大理寺”。其词义演变也是由于社会的原因。汉代的鸿胪寺是接待外宾的中央机构,汉明帝时,有僧以白马驮佛经自西域来,让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死了,尸体留在寺中,后来就称和尚居地为“寺”。

再如“烛”。先秦两汉是指火把,一般是用芦苇或麻杆扎成束状,点燃后用于照明。如:“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到了魏晋时期才有今天的蜡烛,“烛”的词义就从火炬变成了蜡烛,如“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比较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又如:“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树下。’……庞涓果夜至斫树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此“烛”也是“火把”,只不过是用作动词。

再如“百姓”原指百官,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上古只有统治阶级才有姓,一般民众没有姓,所以古书上有:“百姓、千品、万官、亿丑(类)”。后来社会发展,原来的贵族后代变成平民,一般人也有了姓,“百姓”的词义也随之改变。

2、人们认识的发展

在客观事物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人们认识的发展,词义也会产生变化,因为词义是表现概念的,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及其主观评价,认识变了,词义所表示的概念也变化。比如:“皮”原指兽皮,“皮”与“革”相对,带毛的叫“皮”,去毛的叫“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的皮则叫“肤”,“肤如凝脂”。后来人们认识到人皮、兽皮均为一类事物,“皮”的意义就演变为“一切的皮”,一直到现在,这就形成了古今的差异。同样,“肉”原义为“鸟兽之肉”,人肉叫“肌”,以后演变为一切“肉”都叫肉。“皮、肉”本身并未变化,是早已存在的客观现实,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发展才引起了词义的演变。所谓“食肉寝皮”不仅表示了对之刻骨仇恨而且包含了对之的极度蔑视,人格侮辱,视之为禽兽。

3、词义系统的变化

语言中的词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与其他词彼此联系着的,当辞汇系统内部某一成员发生变化后,就会引起词义的重新分配,从而导致词义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个词义变了,或者语言中出现或消失了一个词,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现代汉语例如“爱人”的变化(从相爱未婚的一方变为已婚的一方),引起了“朋友”、“对象”的变化。古代汉语中,如“跑”的出现引起“走”和“行”的意义变化。“跑”取代了“走”的RUN义,而“走”又取代了“行”的WALK义。结果“行”就不再作为能够独立运用的词出现了。“觉”的睡醒义在口语里的消失,促使“醒”的意义由“酒醒”扩大到“睡醒”。再如古代“涕”指眼泪,“痛哭流涕”、“感激涕零”,不是“鼻涕”,“泗”才指“鼻涕”,所谓“凭轩涕泗流”,“涕泗滂沱”。后来有了“泪”,取代了“涕”,“涕”又转过来挤“泗”,结果把“泗”挤走了。

试比较:

洗(脚)、澡(手)、沐(发)、浴(身)、沬(面)

向(北出牖也)、窗、牖(在(西)墙曰牖,在屋曰窗)

髭(玉篇:“口上须”)、须(释名:“颐下曰须”)、髯(释名:“颊须”)

(另有:胡须——胡人)

三、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无非是三种: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这主要属基本词汇部分,体现了基本词汇的稳定性,如:天、地、人、马等。除基本词汇外,其他还有一些词古今意义差不多,如“尝”古今都是“辨别滋味”的意思。这种情况占少数。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有的词字面上古今一样,实际上代表两个不同的词,词义完全不同。比如“豆”,现在是一种植物、庄稼,古代却指盛食物的器皿。这种情况还包括古有今无的词,如“宰夫胹熊蹯不熟”中的“胹”。再如“擐甲执兵固即死也”中的“擐”。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某些不同。比如:

现在是“购买”,古代是悬赏征求。《说文》:“以财有所求也。”“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购僮罗捕之”。在以财求物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而“购”是征求,重金收买,其对象不是商品。

现在表示暂时,而古代只表示时间短暂。“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滕王阁序)“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进学解)在时间的不久上相同,但现代还含有将来要怎样的意思,古代不存在这种对比。

很明显,在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中,第一种不成问题,第二种关系不大,因为那些意义相差很大的词特别是已经消失的词,会引起注意,只要查以下词典就可以解决。对我们阅读古书影响最大的是第三种情况。因为古今词义有同有异很容易忽略过去,我们常常自以为读懂了,实际上是用今义去解古义,并没有真正读懂。我们说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就是指这一部分词,重点是讲异,讲词义的发展变化,下面专门讲发展变化的情况。

四、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一般从发展的结果来看有四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是说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大于原来的范围,并把原来的词义包含在其中,具有从个别到一般的特点,逻辑上讲是由种概念扩展为类概念,外延扩大,内涵变浅。如:江、河、诗、书。

本义是回声,如:“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若响,国其若之何?”(昭12)后扩大为一切声响。

本义是“草之可食者”(说文),专指蔬菜。“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为廉士。”(鹤林玉露)

原义为“干粮”,如:“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是说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小于原来的范围,具有从一般到个别的特点,逻辑上讲是由类概念变为种概念,外延缩小,内涵加深。如:

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如“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现在只指屋顶上的瓦片。

古代泛指金属,既可指铜也可指铁,“说文”中“银”注为“白金”,“铜”注为“赤金”,“铁”注为“黑金”。“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僖18)现代只指黄金,金属义只存在片语中,如“金文”、“五金”、“金戈铁马”。

古代是鸟兽之总名,华佗有“五禽之戏”,五禽指虎、鹿、熊、猿、鸟。现专指鸟类。

3、词义的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是说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词义所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更换,逻辑上外延内涵都变了,如:“走”、“闻”、“兵”、“去”。

古代的常用意义是“信使”。“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现代只书信,而古代书信不叫信而叫“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信常寄书,无信长相忆。”

古义是热水,“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沐兰汤兮浴芳。”今义指菜汤,《水浒》中常说打来一盆“面汤”,这是不可喝的。

古义指“诉讼之事”,即官司。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义为监狱。

4、词义的褒贬差异

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并不表现在所指称的客观对象的变化上,而是表现在词所带有的感情色彩的差异上,主要是褒贬色彩起了变化。或者由褒变贬,或者由贬变褒,或者由中性词变褒或贬。

古代是背后议论或批评,无所谓褒贬。如:“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能谤讥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女无面谀,退而谤予。”现在为贬义“诽谤”。

爪牙

古指武臣猛将,含有褒义。如:“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李广传)“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复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择而养也。”

古指预兆、征兆,凶兆和吉兆都可以叫祥,如“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僖16)“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战国策楚策)

以上四种情况并不能概括古今词义异同的全部情况,而且有些究竟属于哪一类也是可以讨论的,但不论是哪一类都反映了古今词义的差异,都证明必须注意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情

古代汉语(郭赐良版本)考研复习资料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胡安顺古代汉语内部资料

陕师大古代漢語期末试题 一、默寫:鈷鉧潭西小丘記(10分) “丘之小不能一畝------所以賀玆丘之遭也。” 二、説明下列漢字的結構,並指出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10分) 亦所北莫象徒風朱岳鹿 三、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它古今詞義的變化是屬於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還是感情色彩不同。(15分) 1、飾幣馬,執扑而從之。 2、厲王虐,國人謗王。 3、聽事前除,雪後猶濕。 4、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 5、將使歸糞除宗祧以事君。 6、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7、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8、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9、王命金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 10、宋以郜大鼎賂王。 四、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是本義還是引申義。(15分) 1、表裘不入公門。 2、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3、肅肅鴇羽,集于苞栩。 4、兩載之間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 5、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 6、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 7、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 8、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9、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10、君子有酒,旨且多。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15分 1、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 2、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3、東鄉坐,西相對,師事之。 4、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5、權曰:“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6、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7、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8、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9、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10、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説明它們的前置條件。(5分) 1、舜喪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 2、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 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國之將亂也?以其不嗜賢也。 5、且古之志士,至於耄老,猶且居不求適,維道是奮。 七、翻譯下面句子。(15分) 1、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 2、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3、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八、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25分) 燕人畔王曰吾甚慙於孟子陳賈曰王無患焉王自以爲與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惡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請見而解之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曰古聖人也曰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曰賈然曰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曰不知也然則聖人且有過與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陕师大古代汉语试题A 一、默写:(21分;1题10分,2题11分) 1.“十三经”的名称 2.《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二、解释术语:(15分;每小题3分) 1. 传 2. 正义 3. 之为言 4. 拗救 5. 破读 三、多项选择题:(12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句子中,“及”用作连词的句子是()。 A、生庄公及共叔段。 B、故不能推车而及。 C、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D、无庸,将自及。 E、七月亨葵及菽。 F、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 2.下列句子中,“乎”用作介词的句子是()。 A.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 B.求解乎楚、魏。 C.人能胜乎天者,法也。 D.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馀地矣。 E.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第十一节代词 1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指人的。有“谁、孰”。a“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奚以”询问方法。 (3)指处所。有“安、恶、焉”。a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 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

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2、指示代词:(1)“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之、兹”泛指,c“之”作定、宾。 (2)“此、是、斯”近指。a表示“这”义。b作主、定、宾语。c“此、是”可作判断谓语。d此和彼对应。 (3)“彼、夫”远指。a表“那”义。b“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 (4)“尔、若、然”,谓词性。a表“如此”“象这(那)样”义。b在先秦,“尔”作定、宾语。c“若”只作定语。d“然”多作谓语。 (5)“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a“焉”相当“于此(之)”,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c“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d相当“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里,如“投诸渤海之尾”;e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有诸?”。

中国古代汉语 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汉语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什么事神话:神化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原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势本身’,神话可以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 2.《山海经》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最有神话学价值的一本书。 3.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共工触山》。 4.《淮南子》和《山海经》是我国最古老最全面的两部书。 5.《诗经》是我国最早【或‘第一部’】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汉代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分为‘赋、比、兴’在内的多种表现手法。 6.《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时用的歌舞曲,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 7.《七月》根据节气而写,《国风》中最长的一篇,也是第一篇反映农业生产的诗。 8.先秦文学,一类是以记诉人物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史家之文;另一类是以议论说明为主的论述散文,又称诸子之文。 9.西汉刘向编《战国策》,战国的纵横家为他辅佐的君主出谋划策,主要记述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略和辞说。 10.《楚辞》既《诗经》之后又一部诗经总集,楚辞又称‘骚’或‘骚体’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士人创作的诗歌,它是继《诗经》之后的一种新体诗歌。 11. 屈原,名平,字原。也是我国最早的爱国主义伟大诗人,最早的诗人。 12.香草美人:屈原从《楚辞》中开创的意象。1.美人:初比君王,后以作者自己。2.以夫妻比君臣。3.香草:以自身丰富美人的意象。独立体指品德高尚的人。 13.《史记》第一部人物纪传体。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由十二“本纪”全书的题纲,按年月日时间机载帝王的言行政纪。十“表”用表格的形式来记载各个时期的历史大事简单记载。八“书”天闻、地理、水利、经济等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三十“世家”诸侯王国之事。七十“列传”不同类形、不同阶层的人物传记。14.互见法:又叫旁见侧出法。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本人有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的主要经历和特征,而他的一些不易在本纪中写的,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写出。 15.乐府:初时为汉朝的音乐部,收集民歌,了解民情。后为诗集名。“乐府双壁”为《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6.《行行重行行》为《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 17.建安诗歌: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成就最大】、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风骨:雄健深沉、慷慨悲壮的风格。 18.《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19.南北朝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 20.谢灵运:是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 第八节、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a 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b 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a 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b “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c “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d “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2)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 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如“吾不能早用子。”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莫弗称之。 (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另外,有两种情况:a “惟(唯)+ 宾语+ 是(之)+ 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意思是“惟瞻余马首”。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用以复指宾语的代词只用“之”。如“其斯之谓与?”b “此(是)之谓……”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1)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2)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 4、动量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 (1)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三战三北”。(2)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 5、主语的省略:(1)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2)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6、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有:(1)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2)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 第九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漢語字典辭書編排方式: 音序編排(平水韻106韻排列),部首和筆劃(《說文》首創540部首),編碼(四角號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二、《說文解字》 1、許慎著。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寫定,遣子沖進上 2、歷史評價: (1)《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敘目闡述對漢字起源流變的看法、“六書”理論,以及撰作緣由、原則、體例等 (2)收篆字9353個,解說133441字 (3)首創部首540部,用“讀若”和聲旁來標音。 3、大徐本和小徐本 小徐本:[南唐]徐鍇;大徐本:[北宋]徐鉉(徐鍇之兄) 4、清代《說文》四大家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三、《康熙字典》 1、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集體編纂,成書於清康熙五十五年 2、部首214,以筆數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後釋義,以反切注音為主;釋義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書、韻書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證古書最早的例證 3、[清]王引之《字典考證》;[日]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的辭彙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有的古今詞義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詞義僅有細微的差別,表現出同中有異。 一、一些實例 該:[古]完備;[今]應當。搶:[古]撞;[今]搶奪。找:[古]劃船;[今]尋找。 綢:[古]纏繞;[今]絲綢。去:[古]離開;[今]相對“來”。揭:[古]舉;[今]把東西拿開

二、詞義差異的分類: 1、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適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所指對象。借用形式邏輯的說法是指概念的外延)(1)詞義範圍的擴大: 睡(坐著打瞌睡→打盹兒或呼呼大睡) (2)、詞義範圍的縮小 臭(一切氣味→惡臭氣味)宮(一切居室→帝王居室)瓦(一切陶器→建築材料)(3)、詞義的轉移 湯(熱水→菜湯)行李(外交使節→隨身攜帶的東西) 2、感情色彩的差異(詞義的褒貶色彩和詞義輕重程度不同兩個方面) (1)褒貶義不同 爪牙([褒義]得力助手→[貶義]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 (2)詞義輕重不同 誅([輕]口誅責備→[重]殺戮) 3、一些注意 (1)“古”概念的簡單化:古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所謂歷史的概念就是要隨時空的變換而改變二、現代的雙音節詞在文言文中不一定還是雙音節合成詞,有的根本就不是一個詞的組合(例如:消息,睡覺,地方) 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一、單音詞 1、單音詞定義:以一個音節結構構成的詞 2、單音詞變雙音詞的對應情況: (1)換一種說法:信→誠實;師→軍隊 (2)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加一構詞詞素,詞頭、詞尾:虎→老虎;石→石頭 (3)將同義的、反義的、或意義相關的兩個單音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雙音詞,使原來能單獨成詞的字,變為雙音詞的一個構詞詞素:婚姻、險阻(同義)消息、睡覺(反義) (4)加上不同的區別性詞素:弓→安弓、危弓、王弓 二、複音詞

古代汉语(上册)小学讲义

古代汉语 第一章文字 第一节汉字的产生(了解) 一、汉字产生的传说 1.结绳说 2.八卦说 3.仓颉造字说:仓颉在群体创造的基础上,将艺体纷呈的汉字进行了加工整理,因此也称为造自大众的杰出代表。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的形成 途径:①产生于契刻号;②产生于记事图画,而且主要是生产于记事图画。 第二节汉字的性质和演变 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的性质:表意。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 以秦为分界,汉字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秦朝以前,即先秦文字(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籀字和小篆)属于古文字范畴;秦以后的文字基本属于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第一阶段,秦以前的文字。 ㈠殷周文字 1.甲骨文 甲骨文又名殷墟文字和殷墟书契。 甲骨文的特点:①因其字是从原始文字发展而来,有些字与原始文字较为接近,还保留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形象逼真,颇似画面。②异体字繁多。③偏旁不固定,可以互换。 ④款式自由灵活,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 2.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 毛公鼎竟多达497个字,足抵《尚书》一篇。 ㈡战国文字 1.六国文字(蝌蚪文) 主要写在竹简和缯帛上。字体草率诡异,简体流行,俗体字大量涌现。 2.秦国文字 分大篆和小篆。 大篆有籀文、石鼓文和诅楚文。 第二阶段,秦以后的文字。 1.隶书 隶书分为古隶和今隶,古隶又称秦隶,今隶书又称汉隶。今隶后人又称“八分”。

(简答)汉字的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剧烈的变革。 它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了今文字的新时期,使汉字的形体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古文字形象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过渡到今文字符号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彻底地改变了古汉字的象形面貌,进一步声化和符号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大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折曲撇。那挑勾的笔画及他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整个字方正平直,棱角鲜明。成了不像形的象形字。 第三节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传统的“六书”说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屈曲),日月是也。”——所谓象形,就是要画成所表达的物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日”、“月”就是这样的字。 根据形体构造的方式,象形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独体象形。二类是合体象形,也称之为依附象形。 2.指事 “指事者,视面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所谓指事,就是初看能够识别形体,审视方能显现意义,“上”、“下”就是这样的字。 根据形体构造的方式,指事字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独体指事。二类是加体指事。三类是变体指事。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同‘义’),以见指?(hui),武信是也。”——所谓会意,就是比并二字或数字,会合其意以成新意,由此看出造字者的意向,“武”、“信”就是这样的字。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壁相成,江河是也。”——所谓形声,就是以表事类的字为形,取音同或音近的字为声符,合形与声为新体,“江”、“河”就是这样的字。 形声字的变体结构形式:①关于省形,如“考”,老也,从老省,丂声,省去了形符中的“匕”;②关于省声;③关于亦声。 郑玄,“右文说”。 5.转注 6.假借 假借与通假的关系: ⑴六书中的假借,是借用同音字来写意义抽象、难以用形象法造字的词,所谓“本无其字”;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同音字来替代,特点是“本有其字”。 ⑵用字通假一般是暂时的借用,而六书假借往往是长期的甚至久借不还,所谓鹊巢鸠占。如“蚤”通假“早”,当后世字词关系确定以后,就只用本字而不再借用。 二、“六书”说的局限与对它的新探索(略) 第四节分析字形,推求字义(重点:例字本义) 一、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一)纯表意字与词义 1.象形字 ①豆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eg.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 ) 在孤之侧,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

古代汉语讲义 第一章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 一、文字方面 1、“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古今字躲避。 2、“姜氏何厌之有? “厌——餍古今字满足。 3、“公赐之食。食舍肉。”舍——捨(古今字)放着,放在一边。 4、“佗邑唯命。”佗——他异体字 5、“不义不暱。”暱——昵异体字 6、“庄公寤生。”寤——牾(逜),通假字,倒逆 7、“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掘,通假字,挖掘 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生民心。”“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无——毋通假字不要 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赐,通假字赐予 二、词汇方面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国:这里指诸侯的封邑。有时也指诸侯的国都。如:“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意为国都的三分之一。 2、“君将不堪。”堪:经得起,受得住。不堪,即受不了。 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所,处所,地方。“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滋蔓:滋长蔓延。图:图谋,对付。 4、“况君之宠弟乎?”宠:尊,处于尊荣地位。 5、“多行不义,必自毙。”毙通獘,倒下去。这句意思是,多做不应该做的事,一定会自招垮台。 6、“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过了不久。鄙:边境上的城邑 7、“无庸,将自及。”无庸:不用。及:课文“赶上”,应释为危害。自及:自危。 8、“厚将得众。”厚:丰大,这里指土地扩大。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完:修茸城郭。聚:聚集民众。缮:修缮。甲兵:甲,铠甲;兵,兵器。具:备,准备。 10、“夫人将启之。”启:开门。 11、“公伐诸鄢。”诸:“之于”的合音字,“之”为代词,指代共叔段;“于”为介词,介进地点状语“鄢”。 12、“遂寘姜氏于城颍。”寘: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 1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封人:封,疆界;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 1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尝:品尝,体会滋味。未尝,不曾尝过。 羹:带汁的肉食。请:表敬副词,表示“请允许我……。”遗:(wèi)赠,送给。 15、“敢问何谓也?”敢:表敬副词,表自谦,有大胆,冒昧的意思。 16、“君何患焉?”患:忧虑,担心。 17、“颖考叔,纯孝也。”纯:敦厚。 18、“爱其母,施及庄公。”施(yì):延,扩展。 1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kuì):尽。永:长久。 20、“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黄泉:复合词,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使……惊。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庄公)。 ⑵“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合乎法度。 ⑶“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生。“民”、“心”为“生”的双宾语,意为:不要使民生二心 ⑷“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

古代汉语讲义

第七章古汉语被动表示法 任何叙述句都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一个动作行为的句子,必然存在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与主语的关系问题。主语和动词谓语的关系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主语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施事者,一种是主语是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即受事者。据此,主谓之间有两种关系: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古今汉语表示被动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形式标志的,一种是无形式标志的。所谓有形式标志即句子中有助动词、介词等表示被动的词语,从句式本身能看出来的,这种句子就叫被动句或被动句式,如现代汉语主要用“被”。所谓无形式标志的,即句式本身没有表示被动的词语,本身跟主动句差不多,人们只从意念上、概念上知道主语是被动者,这叫做概念被动或意念被动。 一、被动句式 现代汉语最典型的是“被”字句,古汉语被动句式比较多。 1.“(於)于”字句,即:动+介词“于”+主动者 ①卻克伤于矢。 ②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 这种句式先秦比较常见。注意: A 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已用于被动的意义,“于”只不过引进主动者使之更明确,如:“卻克伤”。正因为“于”使被动明确,所以古人常用之于对比,一表主动,一表被动: ③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④物物而不物于物。 B 并不是所有的“于”都是被动句,有的“于+名”是引进处所做补语等。有时不好辨别,须紧密结合上下文来辨别: ①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 ②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懦,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③随亡于荆,吴并于越,智伯灭于晋阳之下。(韩非子·说疑) ④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 2.“为”字句,即:主语+“为”+主动者+动词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为”字句是古汉语常用的被动句,现代也用,“为”的作用跟“被”差不多,位置、性质都一样。由这种主要的格式还发展出另外几种: 主语+“为”+主动者+“所”+动词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列传) 主语+“为”+动词 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主语+“为”+“所”+动词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同样要注意“为”是个很灵活的词,既可作介词,也常作动词,要仔细辨析: ①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②翟永令母皈心释氏,日诵佛不辍声。永令佯呼之,母应诺;又呼不已,母愠曰:“无事何频呼也?”永令曰:“吾呼母三四,母便不悦,彼佛者,日为母呼千万声,其怒当何如?”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全套)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一) 2007 年05 月18 日10:04 来源:自考365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 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 )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 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 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 )描写:对被释 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 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 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 540 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 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 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 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 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 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 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 年第一卷出 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 1 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 绪论 第一节综论 (一)关于教材 内容、怎样读。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汉语 1、工具课程,为阅读古籍打下语言基础。 2、古为今用,知今语之由来 例:栉风沐雨//沐猴而冠//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缘木求鱼//望洋兴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3、创作 文言文创作、诗词歌赋、文学研究。 (三)什么是古汉语?古汉语诸要素? 1、古汉语(Chinese in the ancient times):上古(archaic Chinese / the old Chinese)/中古(ancient Chinese / middle Chinese)/近代(modern Chinese / modern Mandarin)/现代(contemporary Chinese / contemporary Mandarin) 2、文字(a letter/ a character/ written language)、词汇(vocabulary)、语法(grammar)、语音(phonetics) (四)怎样学习古汉语? 利用工具书、以今(方言)勘古(典籍)、阅读文献以培养语感 (五)课程目标、要求 能阅读汉代文献、熟悉语法、掌握一定的词汇量(300~500) 第二节古代汉语定义与分期 一、文献语言学 1、“五四”以后——现代汉语 2、鸦片战争——“五四”为早期现代汉语 3、隋唐五代——鸦片战争为近代汉语 4、周秦两汉为古代汉语 5、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为上古汉语 二、古代书面语言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例如: (1)用白话写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散文个诗歌一直以文言写作为主。唐宋以后,首先是一些民间文学作品采用白话,如敦煌曲子词、敦煌变文、宋元话本、金元时的诸宫调等。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戏剧等,也采用白话,如元杂剧、《水浒》、《金瓶梅》等。 (2)为特定目的而作的口语实录。包括禅宗语录、理学家语录、外交谈判记录、司法文书、直讲体、会话书等。 (3)散见于文言作品中的白话资料。如诗、词、曲中反映口语的语句或词语,笔记、史传中反映口语的片断或词语等等。

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 1.《尔雅》13年 我国第一部词汇学、训诂学专著,第一部词典,分为两部分,前三篇重在解释一般词汇,后十六篇具体解释古代典籍制度。开创了“类聚群分”体例来释词,对后代辞书的编纂有着重要影响。历代“《尔雅》之学”有清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2.二义同条(二义不嫌同条):本是《尔雅》的一种体例,指在《尔雅》部分条目中出于同一条目的若干个被解释的字在含义上分为不同的两组,而用同一个字来解释,因而这个解释的字也相应地表示两种不同的含义,最早提出二义同条的是清王念孙之子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尔雅》。如:林、烝、天、帝、王、后、辟、公、侯、君也。君有二义,为君上之君,天、帝、王、后、辟、公、侯是也;为群聚之群,林,烝是也,。古者,君与群同声,故可得和而释之。(洪城《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 3.《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开部首检字的先河。全书共15卷,把不同于小篆的古文等异体字列为重文,所收字体是研究上古文字的重要依据,创立540部首,再“据形系联,引而申之”,归并为14大类,“举一形而统重形”系统阐释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即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六书 秦汉间学者分析汉字结构的特点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按照许慎《说文序》的名称,班固《汉书艺文志》的顺序,他们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即为“四体二用”。 5.(三国魏)李登《声类》,是我国最早的韵书,“始判清浊”。 6.(梁)顾野王《玉篇》体例仿《说文》,但《说文》只讲本义,着力于字形,《玉篇》则侧重于字义的说明,并广泛征引。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 7.(隋)陆法言《切韵》(残卷),是现存最早的韵书,分193韵,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音系统。 8.《中原音韵》元泰定元年周德清编纂,是供北曲创作的韵书。他突破了旧韵书的束缚,根据当时北曲押韵的实际,将本书分为19韵,韵目用两个字表示。本书四声不分立,入派三声(阳平、上声、去声),是研究近代普通话的重要材料。 9.类书是辑录古书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辞骈语、自然知识等,按类或按韵编排的工具书。从总体上说,类书的内容方面是包罗万象的,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从编排形式上说,它是各种材料的分类汇编,“只有搜集、选择和剪裁、排比之功,而无解说和考辨之责”。 10.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读音。上古运部转化有对转、旁转、旁对转三种。古音中的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的相互转化叫旁转。如裘,从求声,在古韵母里属幽部。阴阳对转:戴震发现,孔广森提出,章太炎发展。11.中古音:之魏晋唐宋语音,以隋代陆法言的《切韵》,研究中古音的材料主要有《韵书》、《韵图》,清代陈澧首创反切系联法来研究中古音。

古代汉语讲义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 ,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运用古代汉语各项知识分析说明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大致有以下情况:说明文言句型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的现象,并能对其类型加以分析;能在句子中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用字歧异的现象,如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等。 由此可知,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举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就应当做到既扎实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各类基础知识,又注重这些知识化为应用能力的转换。古代汉语课如此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本门课程考核的着眼点也注重于知识和能力、尤其是阅读古书能力的检验。 时常看到有的学生把古代汉语教材里常识部分所阐释的知识理论一条一条地抄录下来,背诵得滚瓜烂熟,却不注意结合文言材料对这些知识理论加以消化理解,也就不能指导对文言文的阅读。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是徒劳无功,也决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本门课程指定教材的介绍 (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的体例特点 《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以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这是目前古代汉语教材普遍采用的格局。这三

王力古代汉语专升本+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1]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