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 操纵盖

课程设计 操纵盖

课程设计 操纵盖
课程设计 操纵盖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操纵盖

课程名称机械CAD/CAM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4年7 月 1 日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建造模型 (3)

第三章工艺制定 (19)

第四章数控加工 (20)

第五章NC代码 (37)

第六章心得体会 (43)

第一章前言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产业。CAD/CAM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对制造业的制造模式和市场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制造业市场形势的变化。 CAD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来完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如草图绘制、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装设计、工程分析等;CAM是指借助计算机来完成从生产准备到产品制造出来的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如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编程、制造过程控制、质量检测与分析等。

作为21世纪的机械自动化方向的大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先进的设计绘图软件是一门必修的课程。CAD/CAM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此次设计是机械专业的学生一个必不可少的课程设计项目,它是学生踏上工作岗位的一个模拟设计过程,使我们初步熟悉应用绘图软件进行设计的一般步骤与要求,通过应用先进的绘图软件,再综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产品的初步设计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能力,同时通过此次设计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回顾与复习,使我们能够在专业领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此次设计对我们的设计能力以及三维软件的运用能力都是一个锻炼。我们应该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

2、熟悉并掌握零件图的绘制方法,能熟练运用拉伸、旋转、扫描、混合、镜像、阵列、孔、

壳等功能绘制零件图;

3、掌握peo/E中构造模型和数控加工仿真的步骤和方法;

4、能够通过本次设计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熟悉机械制造学中加工工艺方法和流程;

零件分析技术要求

操纵盖实体图如右:

要求:

1、未注明的圆角半径为R2,未注壁厚为3。

2、拔模斜度为2度

第二章建造模型

1、建立新文件

启动Pro/ENGINEER软件,单击菜单“文件”→“新建”命令,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选择“零件”→“实体”类型,并在此输入文件名并取消“使用默认模板”项,如图2-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part_solid模板进入零件模式。如图2-2所示。

图2-1 新建文件类型2-2新建文件选项

2、建造实体

(1)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底板“拉伸”操控面板,如图2-3所示。

图2-3 拉伸操控面板

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RIGHT面为草绘平面,TOP 面为参照,如图2-4所示。

图2-4 草绘选项

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底座二维截面。

绘制的截面如2-5图所示。

图2-5 草绘底板轮廓

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模式,在“拉伸”操控面板中选择,深度设置为11,如图2-6所示。

图2-6 拉伸设置

其它项接受默认设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加材料的拉伸实体如图2-7所示。

图2-7 底板

(2)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RIGHT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底座右侧的大圆柱二维截面。

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模式,

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49.2。其它项接受默认设置。单击控制

面板中的按钮,创建加材料的拉伸实体如图2-8所示。

图2-8 拉伸大圆柱

(3)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RIGHT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底座上边的两个小圆柱二维

截面。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

模式,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28。其它项接受默认设置。单

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加材料的拉伸实体如图2-9所示。

图2-9 小圆柱拉伸

(4)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底板“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RIGHT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底座下边的两个小圆柱二维

截面。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

模式,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38。其它项接受默认设置。单

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加材料的拉伸实体如图2-10所示。

如图2-10 小圆柱拉伸

(5)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RIGHT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底座上边的两个小圆柱二维

截面。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

模式,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28,单击按钮。其它项接

受默认设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移除材料实体如图2-11所示。

图2-11 小圆柱打孔

(6)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RIGHT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底座右侧的大圆柱二维截面。

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模式,

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49.2,单击按钮。其它项接受默

认设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移除材料实体如图2-12所示。

图2-12 大圆柱打孔

(7)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RIGHT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底座下边的两个小圆柱二维

截面。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

模式,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38,单击按钮。其它项接

受默认设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移除材料实体如图2-13所示。

图2-13 小圆柱打孔

(8)单击工具条中的按钮,再选取RIGHT面为基准面,偏移15.5,单击“确定”按钮,建立平面DTM1。如图2-14所示。

图2-14 创建平面

(9)单击工具条上的按钮,进入“旋转”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DTM1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操纵盖后端的圆筒二维截面,截面如图

2-15所示。

图2-15 草绘旋转截面

截面绘制完成后,单击按钮,退出草绘模式,回到“旋转”操控面板,旋转角度设为

360,如图2-16所示。

图2-16 旋转设置

单击按钮,旋转后的实体如图2-17所示。

图2-17 旋转后实体

(10)单击工具条上的按钮,进入“旋转”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DTM1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操纵盖中间部分的旋转体,草绘图如图2-18所示。

图2-18 草绘截面

草绘完成后,单击按钮,回到“旋转”操控面板,旋转角度设为180,再按按钮,旋转后的实体如图2-19所示。

图2-19 旋转后实体

(11)单击工具条上的按钮,进入“孔”操控面板。单击按钮,再单击“放置”,选取底面放置,如图2-20所示。

图2-20 孔放置设置

再选取ISO标准,M6x1,孔深设为9,如图2-21所示。

图2-21 孔参数设置

单击面板上的按钮,孔设置完成。

(11)单击工具条上的按钮,进入“旋转”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DTM1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

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操纵盖后部的旋转体,草绘图如图2-22所示。

图2-22 草绘截面

草绘完成后,单击按钮,回到“旋转”操控面板,旋转角度设为360,再按按钮,旋转后的实体如图2-23所示。

图2-23 旋转后实体

(12)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操纵盖底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底座上的凹槽二维截面。

草绘图如图2-24所示。

图2-24 草绘凹槽截面

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模式,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6,单击按钮。其它项接受默认设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移除材料实体如图2-25所示。

图2-25 拉伸除料后的凹槽

(13)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操纵盖底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二维截面。绘制截面如图2-26所示。

图2-26 草绘圆

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模式,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4.5,单击按钮。其它项接受默认

设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移除材料实体如图2-27所示。

图2-27 除料后实体

(14)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

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操纵盖凹槽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

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二维截面。截面绘制完

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模式,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9.5,单击按钮。其它项接受默认设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移除材料实体如图2-28所示。

图2-28 除料后实体

(15)利用旋转除料和拉伸除料移除腔内和圆孔内多余的材料后得实体如图2-29所示。

图2-29 去除多余材料后实体

(16)单击主菜单“插入”→“拉伸”命令,进入“拉伸”操控面板,单击“放置”→“定义”选项,打开“草绘”对话框,选取操纵盖底面为草绘平面,TOP面为参照,其他项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草绘”按钮,进入草绘模式绘制二维截面。草绘截面图如图2-30所示。

图2-30 草绘凹槽截面

截面绘制完成,单击“草绘器”工具条中的按钮退出草绘模式。操作回到拉伸模式,

在“拉伸”操控面板中设置拉伸方式为,深度为15.5,单击按钮。其它项接受默

认设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创建移除材料实体如图2-31所示。

图2-31 除料后实体

(18)单击工具条中的按钮,进入“倒圆角”操控面板,分别拾取线条如图2-32所示。

图2-32 需拾取的线条

倒圆角半径设为1,如图2-33所示:

图2-33 倒圆角设置

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再分别拾取线条如图2-34所示。

图2-34 需拾取的线条

倒圆角半径设为2,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倒圆角后的实体如图2-35和2-36所示。

图2-35 倒圆角的实体

图2-36倒圆角的实体

(19)单击工具条中的按钮,进入“边倒角”操控面板,在面板中选择角度xB,角度

设为20,长度设为1,如图2-37所示。

再分别拾取线条如图2-38所示。

图2-38 边倒角拾取的线条

选择完毕后,单击按钮,再按以上的方法给右边大圆筒底面内圆边倒角,角度为20,长度为1.5。边倒角后的图如图2-39所示。

图2-39 边倒角后的实体

第三章工艺制定

1、加工部位的选择

采用铸造的方法加工出理想的毛坯,根据图中所给的粗糙度的要求,得以下需要加工的端面及孔,如下图所示。

图3-1前端圆筒端面A (Ra=6.3) 图3-2小圆筒端面C(Ra=12.5) 图3-3 右侧圆筒底面

(Ra=6.3)

图3-4右端圆筒端面D (Ra=3.2)图3-5底面端面E(Ra=3.2)图3-6螺纹孔F(Ra=12.5)

图3-7右侧圆筒内孔G

2、加工机床的选择

由以上所需加工的部位为端面和孔,选择数控铣床和钻孔加工技术。

3、加工刀具的选择

端面加工采用铣,使用端面铣刀进行加工,孔加工采用钻,使用基本钻头进行加工,螺纹孔加工采用攻丝。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连杆盖》

1、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零件为连杆盖合件之二-连杆盖,连杆盖的视图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此零件形状结构较为简单,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但是基准孔?81+0.021 0mm以及小头孔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μm偏高。基本思路为先加工大头孔再以其为基准来加工小头孔。在小头孔中间的大的沟槽需要用R67mm具去加工,同样在加工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时也要用特殊的R25mm的刀具去加工。此外还应该注意: 1.该连杆盖为整体铸造成型,其外形可不在加工。铸件尺寸公差,铸件尺寸公差分为16级,由于是中批量生产,毛坯制造方法采用金属模铸造,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查得,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13级。 2.连杆大头孔对A基准的平行度公差为0.01mm。 3.大头孔两端的台阶面对B基准的对称度公差为0.3mm。 4.小头孔中间的沟槽,对基准B的对称度为0.2mm。 5.铸件毛坯需要经过人工时效处理。 6.材料 QT450-10 。 7. 工序(12)采用2mm的锯片铣刀加工,也可以改为线切割加工,该道工序使的连杆大孔为一个不完整的半圆。若采用线切割可减小加工缺陷,但是采用铣刀可以节约加工时间。由于加工为中批量生产所以采用铣刀加工。 8.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的检验,可采用穿入专用心轴,在平台上用等高的V型块支撑连杆大头孔心轴,测量大头孔心轴在最高位置时两端的差值,其差值一半即为平行度误差。 2选择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在各类机械中,连杆盖为为传动件,由于其在工作时处于运动中,经常受冲击和高压载荷,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该零件的材料选择QT450-10,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不是很复杂,为成批量生产模型,从减少加工难度来说,经查机制工艺手册,毛坯采用铸造成型。 因为零件形状并不复杂,但为减小加工时的切削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毛坯材料,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形状接近。即外形做成台阶形,内部孔铸造出。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冲压机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自动送料冲压机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065班 姓名:廖小琴李朝万 指导老师:吴海涛 日期:2008/9/4

说明书索引

自动送料冲压机构及送料机构设计 自动送料冲床用于冲制、拉延薄壁零件。冲床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其工作原理如图(a )所示,上模先以较大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型工作,然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冲床动作工艺图 设 计 题 目 机构工作原理

上模运动规律S-Φ图

本题要求设计能使上模按上述运动要求加工零件的冲压机构和从侧面将坯料推送至到下模上方的送料机构。 原始数据与设计要求 1)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下模固定,从动件(执行构件)为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b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等特性。 2)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工作段的传动角γ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γ]=40?。 3)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 4)生产率为每分钟70件。 5)上模的工作段长度l = 30~100mm,对应曲柄转角?0 = (1/3 ~1/2 )π;上模总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段长度的两倍以上。 6)上模在一个运动循环内的受力如图1c所示,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1=5000N,其它阶段所受的阻力F0=50N。 7)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1.5。 8)送料距离H = 60 ~250mm。

9)机器运转速度波动系数δ 不超过0.05。 冲压机构的原动件为曲柄,从动件(执行构件)为滑块(上模),行程中有等速运动段(工作段),并具有急回特性,机构还应有较好的动力特性。要满足这些要求,用单一的基本机构(如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需要将几个基本机构恰当地组合在一起来满足上述要求。送料机构要求作间歇送进,可结合冲压机构一并考虑。 1. 齿轮-连杆冲压机构和凸轮-连杆送料机构 如图2所示,冲压机构采用有两个自由度的双曲柄七杆机构,用齿轮副将其封闭为一个自由度(齿轮1与曲柄AB 固联,齿轮2与曲柄DE 固联)。恰当地选择C 点轨迹和确定构件尺寸,可保证机构具有急回运动和工作段近似匀速的特性,并使压力角α 尽可能小。 送料机构由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串联组成,按运动循环图可确定凸轮推程角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使其能在预定时间将坯料推送至待加工位置。设计时,若使l OG < l OH ,可减小凸轮尺寸。 2. 导杆-摇杆滑块冲压机构和凸轮送料机构 如图3所示,冲压机构是在摆动导杆机构的基础上,串联一个摇杆滑块机构组合而成。摆动导杆机构按给定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它和摇杆滑块机构组合可以达到工作段近于匀速的要求。适当选择导路位置,可使工作段压力角α 较小。 送料机构的凸轮轴通过齿轮机构与曲柄轴相连。按机构运动循环图可确定凸轮推程运动角和 图2 冲床机构方案之一 D ω1 E B A 1 2 ω2 H K O G C F R α C D E O A B G H ω1 参考方案

课程设计---连杆盖夹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1年5月

目录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 序言 (4) 一、零件的分析 (3) 1、零件的生产类型 (3) 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5) 1、毛坯的选择及毛坯的余量确定 (6) 2、基准的选择 (6) 3、制定工艺路线 (7) 4、工序内容设计 (8) 三、铣床夹具设计 (9) 1、设计任务 (13) 2、夹具方案分析 (13) 2.1工件的定位方案分析 (13) 2.2加紧方案分析 (13) 2.3夹具体设计 (13) 四、设计小结 (14) 参考文献 (17)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设计连杆盖铣下地面(连杆盖与连杆体的剖分面)专用夹具设计(生产纲领:大批量) 二.设计要求:(上交电子文件和纸资文件) 零件图 1张 工序图 1张 专用夹具装配图 1张 夹具体零件图 1张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三、时间:二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的第十四、十五周) 四、设计步骤及要求: 第一部分检验、分析 1.检验、分极零件图 绘制零件图,分析视图是否完整,是否有不合理之处 2.零件技术经济分析 哪些面是重要表面,哪些面的技术要求较高,哪些面有位置精度要求 第二部分制定工艺路线 1.毛坯的选择及毛坯余量确定 2、基准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卡 第三部分.夹具的设计 1.确定加工部位,分析技术要求 2.确定定位方案 1).选择定位元件,包括尺寸和公差

2).分析定位的合理性,判断有无欠定位和过定位 3.确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元件和夹紧结构 第四部分.夹具结构设计 1. 夹具体及其它零件设计,确定夹具详细结构。 2. 定位误差计算 第五部分.夹具体绘制 总装图绘制,零件图绘制 序言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而做的,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地分析和拟定一个零件的合理工艺路线,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熟悉和应用各种手册、图片、设计表格等技术资料,以便掌握从事工艺文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端盖零件说明书

端盖零件图 1端盖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端盖的用途 端盖主要用于零件的外部,起密封,阻挡灰尘的作用。故其在机器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对机器的稳定运行影响不是很大,其在具体加工的时候,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加工起来也十分容易。

1.2端盖的技术要求: 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1.3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该端盖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一般的盘盖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有端盖左、右端面,方形端面,要求其端面跳动度相对中心轴线满足0.03mm,其次就是φ25孔及φ10孔,φ25孔的加工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φ10孔的加工表面虽然在圆周上,但通过专用的夹具和钻套能够保证其加工工艺要求。该零件除主要加工表面外,其余的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加工工艺性较好。 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5000件/年,m=1件/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

b%分别取3%和0.5%。代入公式得: N=5000台/年X1件/台X(1+3%)X(1+0.5%)=5175.75 端盖重量为0.5kg,由表1-3知,端盖属轻型零件;由表1-4知,该端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1选择毛胚 端盖在工作过程中不承受冲击载荷,也没有各种应力,毛胚选用铸件即可满足工作要求。该端盖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亦不是很复杂,故采用砂型铸造。 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由表2-1至表2-5可知,可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1.公差等级 由端盖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CT=9。 2.2端盖铸造毛坯尺寸工差及加工余量

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序言……………………………………………………… 三、零件工艺分析…………………………………………… 四、确定生产类型…………………………………………… 五、毛坯选择和毛坯图说明………………………………… 六、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七、工艺路线的制定………………………………………… 八、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九、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十、心得与体会………………………………………………十一、参考资料书目……………………………………………

蚌埠学院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层次:本科专业:2011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 6

任务书审定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 6 月 3 日学生(签字) 1轴承盖的工艺性分析 1.1轴承盖用途 轴承盖的主要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滚动体保持架等易损件受外力作用而损坏。轴承盖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轴承盖零件图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Ra12.5。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表1 轴承盖零件技术要求表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mm 及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μm 形位公差/mm

连杆体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连杆体工艺工装设计 题目: 连杆体夹具设计 专业班级:2013数控(技师) 学生姓名:章圣放(05),陈骄奇(06)指导教师姓名:郑瑞芳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下表选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连杆体的两端面工序 的夹具。 内容:(1)零件一毛坯合图一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套 (3)夹具装配总图一张 (4)夹具零件图一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 题目:连杆体夹具设计 班级:___________ 2013数控(技师) 学生姓名:章圣放(05) 指导教师姓名:郑瑞芳

目录 序言 (4) PART1工艺设计 (4) 第1章零件的分析 (4) 1.1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6) 第2章毛坯的制造 (6)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2.1.1选择毛坯公差等级 (6) 22各加工表面总余量 (6) 2.3根据加工余量绘毛坯图 (7) 第3章制定工艺路线 (8)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3.2拟定工艺路线 (8) 3.3工艺方案 (8) 第4章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9) 4.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4.1.1加工余量的确定 (9) 4.1.2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9) PART2夹具设计 (11) 2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 (11) 3装夹方案的选择 (11) 课程设计总结 (12)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 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课程,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的 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课程之 后,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 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

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课程设计 说明书 院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新能源1002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潘剑锋 2014年1月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出行方便,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提高发动机性能,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增强发动机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连杆作为发动机活塞运动的主要部件,它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承受着剧烈的动载荷作用。这就对其性能有极高的要求。而连杆的强度与任性也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因素之一。 为了保证连杆的疲劳强度,要求连杆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以往连杆材料几乎普遍采用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为节省能源,欧美和日本开始大量应用非调质钢,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随着汽车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连杆的强度、刚度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对发动机连杆用材料及制造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 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连杆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关联很大,非调质钢的应用就是考虑节省调质工序。近年来,采取裂解连杆体和连杆盖分界面技术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机械加工工序,由此开发了高强度低韧性的高碳非调质钢和粉末冶金锻件,以满足工艺的需要。

目录 前言 (2) —设计任务— (4) 一、连杆概况 (4) 1、连杆结构特点 (4) 2、工作工作环境 (5) 3、连杆设计要求 (5) 二、三维建模 (6) 1、二维图纸 (6) 2、UG三维建模模型 (6) 三、基于ANSYS对连杆有限元分析 (7) 1、材料性能参数确定: (7) 2、导入连杆三维模型 (7) 3、设置单元属性 (7) 4、网格划分 (8) 5、设置载荷和约束 (9) 6、求解及结论分析 (10) 1)位移变化图 (10) 2)应力应变结果图 (10) 四、课程设计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 设计说明书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 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设计任务 、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 、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 、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 、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 、材料:HT200 、零件加工方法: 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 造芯方法:手工制芯 、主要技术要求: 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 、零件图如下: 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 三维立体图如下: 图3.三维图(1) 图4.三维图(2) 4、工艺设计过程 、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 铸件壁厚 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

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造型、制芯方法 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连杆盖 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2)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三、工艺设计 (5) 四、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32) 五、设计心得体会 (37) 六、参考文献 (39)

前言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这次设计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过去所学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搞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学及相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零件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机床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此次课程设计对给定的零件图分析并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其中考察了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便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等相关知识,历时三个星期的设计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今后能够熟练地运用于工作中。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问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都得以解决,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与指教。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 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1、设计任务 1.1、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1.2、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 1.3、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 1.4、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 2.1、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 2.2、材料:HT200 2.3、零件加工方法: 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 造芯方法:手工制芯 2.4、主要技术要求: 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 3.1、零件图如下: 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 3.2三维立体图如下: 图3.三维图(1) 图4.三维图(2) 4、工艺设计过程 4.1、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 4.1.1铸件壁厚 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

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4.1.2造型、制芯方法 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4.1.3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本铸件在一砂箱中高约52mm,长约130mm,宽约100mm,重约2.75Kg。这里选用一箱四件,根据本铸件分型面的确定,可以先确定下箱的尺寸。根据铸件重量在<5kg时,查得模型的最小吃砂量a=20mm, h=30mm, c=40mm,d或e=30mm, f=30mm, g=200mm,其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图5所示。先确定下箱的尺寸,再根据表格可以选择标准的砂箱。选用Z145A顶杆式起模的震实式造型机,砂箱最大内尺寸为500mm X 400mm X 300mm。根据本铸件的大概尺寸,在设计中采用一箱四件,因为浇注系统位于上箱,所以上砂箱的高度我们还要考虑到浇注系统才可以确定。铸件在砂箱中的放置方式初步设计为图6所示方式。 图5. 最小吃砂量示意图图6. 铸件排布的初步设计 4.2、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2.1铸件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在实际生产中,铸件的实际尺寸和重量与设计图纸所规定的尺寸和重量相比,总会有一些偏差,这种偏差愈小,铸件的精度也愈高。但铸造过程中影响铸件精度的因素很多,如铸造收缩率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分型面、浇冒口系统和砂芯的设计,造型和制芯的工艺操作以及工艺装备本身的精度等。如果其中某个因素处理不当,就会降低铸件的精度。也不应该不顾铸件的要求和具体生产条件,盲目提高对铸件的精度要求,否则会导致铸件成本的提高和使工艺复杂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级精度灰铸铁铸件的尺寸偏差如表2所示,重量偏差如表3所示。

连杆盖机制工艺说明书

目录 一、序言 ..................................... (2) 二、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 (2) 三、零件的分析 (2) 四、选择毛坯 . ....................................... (3) 五、工艺规程设计 5.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 5.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 5.3 制定工艺路线 (5) 5.4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5) 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七、小结........................................................ . (11) 八、参考文献... ............................................. .. (11)

一、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提高结 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训练,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 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锻炼。此次课程设计对给定的零件图分析并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其中考察了定位基准的选 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及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等相关知识,历时半个月的设计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今后能够熟练地运 用于工作中。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问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都得以解决,在此对老师表示忠心地感谢。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二、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此零件为连杆盖,由设计任务书要求,此零件为大批量生产。 三、零件的分析 此零件为连杆盖合件之二-连杆盖,连杆盖的视图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此零件形状结构较为简单,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但是基准孔?81 +00.021mm 以及 小头孔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 偏高。基本思路为先加工大头孔再以其为基准来加工小 头孔。在小头孔中间的大的沟槽需要用R67mn刀具去加工,同样在加工大头孔内表面的 沟槽时也要用特殊的R25mn t勺刀具去加工。此外还应该注意: 1. 该连杆盖为整体铸造成型,其外形可不在加工。铸件尺寸公差,铸件尺寸公差分为 16 级,由于是大批量生产,毛坯制造方法采用金属模铸造,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查得,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13 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端盖

·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 设计者: 郑四成 学号: 33 指导教师: 郭强 : ; 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系

机电091班 2012年12月02日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 二、设计内容: 1.零件图一张 、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套 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周一:绘制零件图 周二: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 周三:修订并完成科技设计说明书 周五:答辩 三、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目: ¥ 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 — !

年月日 : 目录 1端盖的零件图 (5) 2 零件的分析 (6) 零件的作用 (6) 零件的工艺分析 (6) 3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7) ( 4端盖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8)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选择毛坯 (13) 毛坯材料的分析 (13) 毛坯的结构简图 (13) 端盖的技术要求 (13) 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 (13) 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14) ~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粗基准的选择 (14) 精基准的选择 (14) 工序顺序的安排 (15) 机械加工工序 (15) 热处理工序 (15) 辅助工序 (15) 确定加工的设备、刀具、和夹具 (15) ] 6、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 (17) ? ,

连杆盖夹具课程设计样本

连杆盖夹具设计 本夹具有以下优点: 1. 安装方便, 将工件放入1个菱形销即可定位, 再用压扳压紧, 即可对工件加工; 2. 便于拆卸, 在普通压板上改进, 使用梯形设计, 能够很快拆卸和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3. 夹具结构简单, 夹紧可靠。 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 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 容易产生变形, 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 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 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 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夹具体的总体设计 1.1 确定定位基准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证加工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 需要 设计专用的夹具。 根据工艺决定设计第十道工序精铣上端槽铣床专用夹具, 本 夹具将用于 XX52型号立式铣床, 刀具为高速钢 错齿三面刃铣刀。 方案1: 由零件及零件加工工艺可知由大端侧面为和Φ81 的孔为定位精基准, 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案完全定位, 如下图:

图6.1 定位方案一 方案2: 采用一个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在小端定位, 在左边采用活动的V形块夹紧。如下图:

图6.2 定位方案二 1.2 确定夹具整体方案 方案一: 采用一面一销的定位方案: 用大端面定位侧面, 用一个菱形销定位Φ20孔, 底端经过夹具底面定位, 然后经过压板夹紧侧面。 方案二: 采用一个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在小端定位, 在左边采用活动的V形块夹紧。 方案比较: 第二个方案有些不足, 采用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定位难以保证槽的侧面的平行度, 而且在左端加V形块示以夹紧力会导致工件向右偏差影响Φ20孔的同轴度。

连杆盖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3) 二、工艺规程设计 (4) 三、铣床夹具设计 (9) 四、设计小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生产类型 根据所给要求,以确定,本两件加工属大批量生产。 2、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零件为连杆合件之一——连杆盖,连杆盖的视图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此零件形状结构较为简单,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但是基准孔?81+0.021 0mm以及小头孔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μm偏高。基本思路为先加

工大头孔再以其为基准来加工小头孔。在小头孔中间的大的沟槽需要用R67mm 刀具去加工,同样在加工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时也要用特殊的R25mm的刀具去加工。此外还应该注意: 1.该连杆盖为整体铸造成型,其外形可不再加工,根据GB/T 6414-1999的规定,铸件尺寸公差代号为CT公差等级分为16级,由于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不是很复杂,为大批量生产,从减少加工难度来说,经查机制工艺手册,毛坯采用铸造成型。 2.连杆小头孔对A基准的平行度公差为0.01mm。 3.大头孔两端的台阶面对B基准的对称度公差为0.3mm。 4.小头孔中间的沟槽,对基准B的对称度为0.2mm。 5.铸件毛坯需要经过人工时效处理。 6.材料QT450-10 。 7.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的检验,可采用穿入专用心轴,在平台上用等高的V型块支撑连杆大头孔心轴,测量大头孔心轴在最高位置时两端的差值,其差值一半即为平行度误差。 二、工艺规程设计 1、毛坯的选择及毛坯余量确定 在各类机械中,连杆盖为为传动件,由于其在工作时处于运动中,经常受冲击和高压载荷,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该零件的材料选择QT450-10,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不是很复杂,为成批量生产模型,从减少加工难度来说,经查机制工艺手册,毛坯采用铸造成型。 因为零件形状并不复杂,但为减小加工时的切削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毛坯材料,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形状接近。即外形做成台阶形,内部孔铸造出。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1)铸件质量:零件表面无明显的裂纹等缺陷。

端盖塑料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江汉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塑料模具设计 题目名称塑料瓶盖注塑模设计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B09061041 学号 200906104132 学生姓名黄超盛 指导老师杨俊杰、左志江、余武新

目录 一、塑件的工艺规程的编制 1. 塑件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2、塑件材料特性 3、聚乙烯的热性能 4.塑件成型工艺条件参数的确定 二、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1)模具的基本结构 (2)确定型腔数目及布置 (3)选择分型面 (4)确定浇注系统 (5)确定推出方式 (6)确定模温调节系统 (7)确定排气方式 (8)模具结构方案 三、选择成型设备并校核有关参数 1.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2.塑件成型设备的选取 四、模具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五、模架的选取 六、参考文献

端盖塑料模具设计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塑件CAD如图所示: 塑件原图:

名称:端盖 材料:PE(聚乙烯) 数量:大批量生产 颜色:红色 2、塑件材料特性 聚乙烯由乙烯进行加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根据聚合条件的不同实际分子量从一万至几百万不等,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稍能伸长,无毒,易燃,燃烧时熔融滴落,发出石蜡燃烧时的味道,聚乙烯的性能与其分子量有关,也与其结晶度有关。聚乙烯的很多机械性能都决定于材料的密度和熔融指数。其密度在0.90-0.96g/cm3范围内的变化。聚乙烯的熔融指数(熔体流动指数)变化范围很大,可从0.3-25.0以上。聚乙烯的很多重要性能都随着密度和熔融指数而变化。参见图表 3、聚乙烯的热性能 聚乙烯材料的玻璃化温度较低,为125℃,但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能保持它的机械性能,线性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平衡熔点为137℃,但一般很难达到平衡点,通常在加工时的熔点范围为132-135℃。聚乙烯的着火温度是340℃,自燃温度是349℃,其尘埃的着火温度是450℃,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决定于其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材料混合时,其熔融指数也按一定的规律取其一定的值。参见图表

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课程设计 说明书 院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新能源1002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潘剑锋 2014年1月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出行方便,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提高发动机性能,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增强发动机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连杆作为发动机活塞运动的主要部件,它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承受着剧烈的动载荷作用。这就对其性能有极高的要求。而连杆的强度与任性也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因素之一。 为了保证连杆的疲劳强度,要求连杆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以往连杆材料几乎普遍采用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为节省能源,欧美和日本开始大量应用非调质钢,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随着汽车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连杆的强度、刚度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对发动机连杆用材料及制造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 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连杆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关联很大,非调质钢的应用就是考虑节省调质工序。近年来,采取裂解连杆体和连杆盖分界面技术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机械加工工序,由此开发了高强度低韧性的高碳非调质钢和粉末冶金锻件,以满足工艺的需要。

目录 前言 (3) —设计任务— (5) 一、连杆概况 (5) 1、连杆结构特点 (5) 2、工作工作环境 (6) 3、连杆设计要求 (6) 二、三维建模 (7) 1、二维图纸 (7) 2、UG三维建模模型 (7) 三、基于ANSYS对连杆有限元分析 (8) 1、材料性能参数确定: (8) 2、导入连杆三维模型 (8) 3、设置单元属性 (9) 4、网格划分 (10) 5、设置载荷和约束 (10) 6、求解及结论分析 (11) 1)位移变化图 (11) 2)应力应变结果图 (12) 四、课程设计总结: (13) 五、参考文献 (14)

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机械08-3 姓名:唐殿龙 指导教师:红梅 完成日期:2011年6月

一、设计题目 (宋体,四号字,加粗) 二、上交材料 (1) 设计图纸 (2) 设计说明书(3000字左右)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2) 拟定设计方案 (3) 绘制图纸 (4) 编写说明书 (5) 整理及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年产量8000件)

摘要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大学中进行的第二次的课程设计,每次课程设计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次设计的是拨叉,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卡片各一。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零件是拨叉。了解了拨叉的作用,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对于这次机械制造的拨叉课程设计,是自己对机械加工方面的技术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不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受益颇深。

Abstrac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course design is we learned universit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 course, course and the most specialized technical after. This is our university in the second course design, each course design of graduation design has a lot of help This design is fork, have part drawing, casting chart, each one, mechanical drawings machining process card and with the design fixtures corresponding that procedure process card every one. First w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parts, the title of the parts are fork.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fork, next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and parts drawing parts on each end of the roughness of blank size and determined mechanical machining allowance. Then we can decide according to the locating datum, pure benchmark crude benchmark, and finally determined after worked out the process, formulate the roadmap cover the workpiece clamping fixture, draw assembly drawings. For the machinery production fork course design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is the technology ha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not only increased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better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benefited.

连杆盖夹具课程设计

连杆盖夹具设计 本夹具有以下优点:1. 安装方便,将工件放入1个菱形销即可定位,再用压扳压紧,即可对工件加工;2. 便于拆卸,在普通压板上改进,使用梯形设计,可以很快拆卸和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3. 夹具结构简单,夹紧可靠。 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夹具体的总体设计 1.1 确定定位基准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的夹具。 根据工艺决定设计第十道工序精铣上端槽铣床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于 XX52型号立式铣床,刀具为高速钢错齿三面刃铣刀。 方案1:由零件及零件加工工艺可知由大端侧面为和Φ81的孔为定位精基准,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案完全定位,如下图: 图6.1 定位方案一 方案2:采用一个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在小端定位,在左边采用活动的V形块夹紧。如下图:

图6.2 定位方案二 1.2 确定夹具整体方案 方案一:采用一面一销的定位方案:用大端面定位侧面,用一个菱形销定位Φ20孔,底端通过夹具底面定位,然后通过压板夹紧侧面。 方案二:采用一个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在小端定位,在左边采用活动的V形块夹紧。 方案比较:第二个方案有些不足,采用长销定位Φ81的通孔加一个V形块定位难以保证槽的侧面的平行度,而且在左端加V形块示以夹紧力会导致工件向右偏差影响Φ20孔的同轴度。 而第一个方案中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既能保证Φ20孔轴的同轴度又能保证槽侧面的平行度,所以第一个方案是最合理的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