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感器原理课程设计论文设计格式要求规范及实用模板(新)

传感器原理课程设计论文设计格式要求规范及实用模板(新)

传感器课程设计论文格式规及模板

1、基本要求

(1)纸型:A4纸;

(2)页边距:上3cm,下3cm,左3.5cm、右2cm;

(3)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

(4)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5)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

(6)页码:居中、五号、底部,正文起始页为1;

(7)奇数页页眉:居中、宋体,五号,“化工学院软件课程设计论文”;

(8)偶数页页眉:居中、宋体,五号,论文实际题目。

2、具体格式要求

(1) 目录

标题“目录”(黑体、小三、居中);

章标题、节标题、页码(小四、宋体)。

注:目录可以通过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自动生成。

(2) 论文正文

①章标题(黑体、小三、居左);

②节标题(黑体、四号、居左);

③级标题(黑体、小四、居左);

④正文(宋体、小四、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行)。

注:

①章标题、节标题、级标题的格式已在论文模版中设置好,请不要修改其格式,直接输入标题,然后在目录区自动更新就可;

②标题分为章标题、节标题、级标题,不要再新加其它标题,正文容确实要再细分的话,采用分层的格式,最多再加两层(参见以下例1);

③粘贴的正文容不具备自动调整格式的功能,请在粘贴后,手动按以上要求调整正文容格式;

④正文容遇到章标题时,一定要重新分页; ⑤正文容不得有空页;

⑥正文容除每章结束时可以有空行外,其它地方原则上不能有空行。由于图表放置造成的空行,请调整文字的位置填充空行(参见以下例2);

下面着重介绍无线通信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的三种技术,即(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包括人)与固定体之间及移动体相互之间的通信联络,传递信

①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主要采用小区制蜂窝系统,……,是面向语音技术的模拟移动通信技术。

②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是在80年代后期,用数字传输方式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业务,90年代中期得到了全面应用,是当前语音通信中比较完善的移动通信技术。

③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于2001年在一些国家开始投入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3G 系统是CDMA2000、WCDMA 和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TD-SCDMA 。

例2:调整文字填充空行

上页 下页

(3)参考文献

①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小三、居中);

②参考文献容(字体为五号、宋体、多倍行距1.25);

③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参见以下例1);

例1:参考文献表示

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序号] 作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1] 薛华成. 管理信息系统. : 清华大学, 1993: 14-43.

[2] 霍斯尼 R K著. 庆龙译.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 : 中国食品, 1989: 45-56.

[3] Borko H, Bernier C L. 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 Academic Pr., 1978:44-56.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明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序号] 作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4] 徐滨士, 欧忠文, 马世宁等. 纳米表面工程. 中国机械工程, 2000, 11(6):707-712.

[5] Kuehnlw M R, Peeken H, Troeder C et al. The Toroidal Driv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981, 103 (2): 32-39.

会议论文

[序号] 作者.篇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起止页

[6] 惠梦君, 吴德海,柳葆凯等. 奥氏体—贝氏体球铁的发展. 全国铸造学会奥氏体—贝氏体球铁专业学术会议, , 1986:201-205.

[7] Rosenthall E M,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 of Montreal, 1961. Toronto: Univ. of Toronto Pr., 1963:84-88.

专著(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篇名.见(In):文集的编(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8] 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见:程裕淇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地质,1982:38-39.

[9] 傅承义,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科学,1985:447-490.

[10] Buseck P R, Nord G L, Veblen D R.Subsolidus phenomena in pyroxenes. In: Prewitt C T, ed. Reviews in mineralogy, pyroxenes v.7. [s.l.]: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80.

117-211.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c49266683.html,/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12] 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 :中国大百科全书,1996. 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3] 永禄. 唐代长安词典[z]. :人民,1980.

(4) 图

①图名称:正文中的图要有中文名称,图的中文名称为5号宋体字;

②图序号:分章编号,如图3.1、图3.2、...;

③图生成:图文字全文统一,为5号宋体字,包括各种框图、流程图、示意图等。除复杂的图粘贴外,其它简单文字图均要用WORD绘制;

④图尺寸:图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图,图及其中文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⑤图格式:“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于文字之上”;

⑥图位置:图居中排列,图与上文应留一行空格,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图名与下文留一个空行(参见以下例1);

例1:图

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更灵活地控制板件实体的温度分布,可适当引入冷源。根据冷源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背向冷源和跟随冷源,……。

图2.9描述了跟随冷源对板件温度场的影响。可以看到,……。

(5) 表

①表名称:正文中的表要有中文名称,表的中文名称为5号宋体字;

②表序号:分章编号,如表3.1、表3.2、...;

③表生成: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表文字全文统一,为5号宋体字;

④表尺寸:表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表,表及其中文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⑤表位置:表居中排列,表名居中并位于表上,表名与上文应留一行空格,表与下文留一空行(参见以下例1);

⑥表分类:表的种类很多,除例1的基本表外,还可以采用例2、例3所示的表。

例1:基本表

在2004年第二季度,公司销售统计见表2.3。

表2.3 销售统计表

产品4月5月6月合计

MP3 12 8 10 30

移动硬盘9 11 8 28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司销售情况....。

例2:总计表

表2.3 销售统计表

产品4月5月6月合计

MP3 12 8 10 30

移动硬盘9 11 8 28

主板10 12 16 38

DVD光驱16 12 10 38

总计53 50 49 152

例3:带分栏表

表2.3 销售统计表

公司产品4月5月6月合计

MP3 12 8 10 30 信利公司

移动硬盘9 11 8 28

主板10 12 16 38 伟业公司

DVD光驱16 12 10 38

(6) 公式

①公式序号:分章编号,如(3.1)、(3.2)、...;

②公式位置:公式居左,并缩进2个汉字,公式上下分别要与正文隔一空行,公式序号在公式所在行的最右边列出(参见以下例1);

③公式生成:用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生成。

例1:公式

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XX大学 《XX》课程设计 题目 姓名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一、论文的主要结构和排列顺序 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七个部分组成,排列顺序为: (一)封面 (二)中文摘要 (三)英文摘要 (四)目录 (五)主体部分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二、论文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2.1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各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 各节一级标题:小三号黑体,居左 各节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各节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居左 条、款、项标题:小四号黑体,居左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眉:五号宋体,居中 页码:五号宋体,居中 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体 2.2 页面设置 2.2.1 页边距及行距 设计说明书的页面边距上下左右各为25mm 正文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

2.2.2 页眉页脚 页眉标注从论文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开始,标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页眉的上边距为15mm,在版心上边线加一行1.5磅粗的实线,其上居中打印页眉;页脚的下边距为15mm。 2.2.3 页码 论文页码从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开始,直至“参考文献、附录”结束,用五号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2.3 公式 居中书写。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2.4 图题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2.5 表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应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30㎜、下边距30㎜、左边距30㎜、右边距20㎜、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页眉内容统一为“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体。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 章标题:三号黑体(1□□×××××) 节标题:四号黑体(1.1□□××××) 条标题:小四号黑体(1.1.1□□×××)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25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四)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作者: ————————————————————————————————日期: ?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电商专业09级(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6月 20 日起至2011年 6月 24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5#3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整机 概念。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根据课程设计题目认真查阅资料; (2)实验前准备好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3)实验独立认真完成; (4)对实验结果认真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实验步骤、调试过程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和讨论等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出勤情况和课设态度; (2)设计思路; (3)代码实现; (4)动手调试能力; (5)论文的层次性、条理性、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习题详解与实验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实验与调试 3 实验室 撰写论文 1 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包含若干条简单的计算机指令,其中至少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寄存器访问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学生须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出这些机器指令对应的微指令代码,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并利用机器指令设计一段简单机器指令程序。将实验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联机软件将机器指令程序和编写的微指令程序存入主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通过联机软件显示和观察该段程序的运行,验证编写的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情况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并对程序运行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 学生签名: 亲笔签名 2011年6月20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设计思路:优( )、良()、中( )、一般()、差( ); (2)代码实现:优()、良()、中()、一般()、差();

课程设计封面及格式要求(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专业:地下建筑工程 班级:地建07-3 姓名:张顺 学号:0709170329 指导教师:兰常玉 学期:2009-2010 日期:2010/12/31

附件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前提,也是建立科学、严谨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 二、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论文写作规范国家标准GB7713-87》,特制订本写作规范。 第二章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由开题报告、附本、毕业设计(论文)、图纸等组成。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针对毕业设计(论文)所选题目,根据毕业实习期间收集资料并通过方案设计形成,各教学单位要统一开题报告格式,完成后的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

二、毕业设计(论文)附本(以下简称《附本》) 《附本》中各项内容要由责任人按要求完整并准确地填写。《附本》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过程检查表、中期考核记录、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答辩委员会意见。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书由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主要内容和工作阶段安排组成,由指导教师根据情况认真填写。 2.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表 检查表由指导教师按照每个时间段应完成的阶段性工作重点,根据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填写。 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答辩记录由答辩小组秘书根据学生答辩时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及回答情况,即时以“问”和“答”的形式认真填写,不得做总结性记录。 4.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评语及答辩委员会意见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评语(包括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及答辩委员会意见,按栏目要求分别由专业建设负责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填写并签字,答辩委员会意见由答辩委员会主席(或秘书)填写,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或加盖蓝色印章)。“考核”、“评语”及“意见”要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际水平和特点,实事求是地给出,内容要有针对性,切忌千篇一律。中期考核、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填写分值,答辩委员会综合三项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级别填写总成绩。 对于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相关教师要认真填写《二次答辩修改说明》。《二次答辩修改说明》要重点填写第一次答辩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修改意见及毕业设计(论文)的改进情况。 三、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包括封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保证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1.封面 封面填写要做到清晰完整,题目等项内容要与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档案袋等处保持一致。打印封面要与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封

课程设计(论文)的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论文)的评分标准 优秀: 1.按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 2.立论正确,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概念清楚,分析透彻,论证充分,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编号齐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3.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尺寸标准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文、经、管类各专业可参照此要求)。 4.答辩时能简明、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熟练、正确地回答问题。 良好: 1.按期完成设计(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好。 2.立论正确,文理通顺,概念清楚,计算正确。符合规范化要求。 3.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图面整洁(文、经、管类各专业可参照此要求),布局合理,书写工整。 4.答辩时能较简明、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正确地回答问题。 中等: 1.按期完成设计(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一般。 2.设计方案比较合理,论述清楚,计算基本正确,文字表达无原则性错误。 3.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图面较整洁,布局较合理(文、经、管类各专业可不作此项要求),书写一般。 4.答辩时介绍方案尚能表达设计内容,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

及格: 1.独立工作能力较差,基本上能完成设计(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 2.设计方案基本正确,论述基本清楚,计算无大错误,文字表达较清楚。 3.论文图纸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图面质量较差(文、经、管类各专业可不作此项要求),书写较工整。 4.答辩时能基本正确回答大部分问题。 不及格: 1.未按期完成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课程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2.态度不认真,纪律松懈,独立工作能力差。 3.设计方案有原则性错误,缺乏必要的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基本知识。 4.图面质量差(文、经、管类各专业可不作此项要求),文字表达较差,文理不通,答辩时有原则性错误,经启发后仍不能正确回答。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格式

附件十二: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格式 一、基本要求 1、每位学生选题应有所区别,不得几位学生选同一题目; 2、写作应注意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音流畅; 3、内容较为新颖,不得抄袭,需要引用时,应注明引文出处; 4、排版整齐,插图清晰准确,全文篇幅恰当,字数在3000~6000之间。 5、毕业设计(论文)严格按照本文规定格式撰写。 6、毕业设计(论文)做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计算机软件绘图,对于手工绘图须进行扫描后插入文档中。 二、排版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组成 按书写先后顺序分别为:目录、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1.目录:单独占页,需自动生成的。小四号楷体,一级标题加粗。 2.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用三号黑体,居中。 3.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各另起一行,用四号楷体,居中。 4.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整篇文档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文档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摘要一般为150字左右。 关键词是反映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排在摘要部分下方。 5.正文 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引言、前言、序言)、主体及结束语。 (1)绪论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文章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文章所要说明或研究的内容。 (2)主体是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 (3)标题统一采用以下格式:

三个级别的标题的段前段后均设置0.5行。 (4)正文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行间距设为1.5倍,首行缩进两个字符,段前段后设为0。英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5)结束语是整个文章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所做的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分析和讨论,一般不超过两页,作为单独一级排列。 (6)图表 所有图表要求版式为“嵌入式”,居中。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五号宋体,居中;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五号宋体,居中。表头、图题的编号格式,如:表1-1(表示第1章里的第一张表),表1-2,表2-1……;图1-1(表示第1章里的第一张图),图1-2,图2-1…... 6.致谢:内容是对指导过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老师或帮助过自己的同学表示感谢。 7.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刊出主要参考文献。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正文中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置于所引用部分的右上角如******1。 参考文献表上的著作按正文中引用顺序排列,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版次。 8.打印版面设置 (1)打印纸张规格:A4 (2)页边距: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3)页码:目录不编页码,从正文开始插入页码居中。 (4)页眉: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用小五号宋体,居中。 9.使用软件: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 10.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的内容一般包括完成设计(论文)过程中所用的调查问卷、实验报告、符号说明(含缩写)、工程图等“附”“录”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 三、其他要求 1.文字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装订成册的书面说明书和完整电子文档各一份,说明书统一采用A4纸打印,说明书格式如下,顺序为: (一)封面 (二)索命数正文,包括: 1、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 分别为300字左右,应包括:工作目的、内容、结论、关键词 2、目录 以上部分以I、II……编制页码。以下部分根据章节编写序号和页码。 3、主体部分(不少于1 字,按要求设定页眉页角,要求居中) 主要包括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采用全角符号,英文和数字半角。每页28行、每行32-35个汉字,1.5倍行间距 3.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由1页开始。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3.2序号 3.2.1毕业说明书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

次格式为: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小三号黑体,居左) ×××××××××××××××××××××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四号黑体,居左) ××××××××××××××××××××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3.2.2说明书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号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 2.1、表 3.2式(3.5)等 3.2.3说明书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由前言(或绪论)的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并为右页另页。题名页、摘要、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可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统一标注每页页脚中部。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右页作为单页页码。 3.2.4说明书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英文字母A、B、C……编序号,如:附录A。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

物理化学法污水处理技术 专业班级:姓名:课程名称: 摘要:开始…………(全文页面设置:页边距上3.5cm、下2.4cm、左2.7cm、右2.0cm,装订线在左侧0.5cm的位置,页眉1.5cm,页脚1.6cm。正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 关键词:课程知识;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个体建构 正文开始………… 正文的文章结构为:标题 (汉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置顶,标题中数字及英文字母为Times New Roman)换行后书写一级标题“1”(汉字为小三号黑体,左起顶格;标题中数字及英文字母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另换行后书写二级标题“1.1.”(小四号黑体,左起空两个汉字)。正文的题序层次不宜太多,标题不可以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 1.吸附法 正文汉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数字、英文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吸附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流动相与多孔颗粒充分接触,使流动相中组分被选择分离或滞留在颗粒相的过程。污水处理中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硫化煤等,活性炭以其发达的毛细孔结构及易改性的表面特性而最为常用[7]。 1.1污水处理 吸附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流动相与多孔颗粒充分接触,使流动相中组分被选择分离或滞留在颗粒相的过程。污水处理中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硫化煤等,活性炭以其发达的毛细孔结构及易改性的表面特性而最为常用.。 2.萃取法 萃取法利用与水不相溶解或极少溶解的特定溶剂与废水充分混合,使溶于污水中的。萃取法利用与水不相溶解或极少溶解的特定溶剂与废水充分混合,使溶于污水中的。萃取法利用与水不相溶解或极少溶解的特定溶剂与废水充分混合,使溶于污水中的。萃取法利用与水不相溶解或极少溶解的特定溶剂与废水充分混合,使溶于污水中的15℃~25℃(ABCDEFG)。

数据库课程设计格式要求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宋体小四号空九行) 设计题目: 年级专业: 组长: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年6月10日

题目 摘要: 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300以内。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最后不加标点符号。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课程设计 ,

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1) 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1) 1.3 论文正文格式 (2) 1.4 章节标题格式 (2)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2) 1.6 正文中的编号 (3)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4) 2.1 图的格式说明 (4) 2.1.1 图的格式示例 (4) 2.1.2 图的格式描述 (5) 2.2 表的格式说明 (5) 2.2.1 表的格式示例 (5) 2.2.2 表的格式描述 (6) 2.3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6) 2.3.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6) 2.3.2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6) 3 打印说明 (8) 3.1 封面 (8) 3.2 中英文摘要 (8) 3.3 目录 (8) 3.4 正文 (8) 4 第4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 (9) 4.1 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9) 4.1.1 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要求及规定(学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 文)管理规定(试行) 一、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论文)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或撰写论文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制图能力,学会应用有关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课程设计(论文)要求学生在认真复习教材的基础上,阅读有关规范、设计手册及资料,独立按时完成任务;课程设计的说明书、计算书、论文要求简洁、通顺、计算正确,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二、选题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的选题应尽量覆盖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其题目应当满足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综合训练;题目的深度、广度和难易程度适当,使学生在计划时间内经努力能够完成任务。 三、任务书及指导书 1.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指导书由指导教师编写,教研室主任审定,课程设计(论文)的题目也可由学生自拟,但必须报教研室主任审批,同意后方可在课程设计(论文)开始之前印发给学生。 2.任务书应包括设计(论文)题目、目的与要求、主要任务、参考资料(参考格式见附件1)。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及设计成果有明确要求。 3. 指导书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论文)的指导性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设计(论文)的类别、目的、内容; (2)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设计要点; (3)课程设计(论文)中所涉及主要技术的关键性分析和解决方案。 四、说明书(论文)的要求和撰写规范 对课程设计的成果一般由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或其他作品)两部分组成,对工科类课程设计,一般要至少完成Al 图纸1 张,另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对于理、文、管、经等类的课程设计或论文,要撰写一篇完整报告或论文(原则上不少于6000字)。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应包括封面(见附件2)、任务书、设计总说明或摘要(约300 字左右)和关键词(仅对论文,一般为3~5个)、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手写、打印均可,手写要用统一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论文用纸,用蓝墨水或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统一用16K纸,具体格式参照如下:(1)字体设置要求为: ①题目:二号黑体居中,题目一行排不下时可排两行,行间距为1.5lines; ②班级、学生姓名及指导教师姓名等:三号黑体居中,行间距为1.5lines; ③设计总说明或摘要:“设计总说明或摘要”为四号字体居中,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二个字。“关键词”为小四号黑体字,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字),各关键

软件课程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及模板(新)

软件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及模板 1、基本要求 (1)纸型:A4纸; (2)页边距:上3cm,下3cm,左3.5cm、右2cm; (3)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 (4)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5)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 (6)页码:居中、五号、底部,正文起始页为1; (7)奇数页页眉:居中、宋体,五号,“吉林化工学院软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8)偶数页页眉:居中、宋体,五号,软件课程设计题目。 2、具体格式要求 (1) 目录 标题“目录”(黑体、小三、居中); 章标题、节标题、页码(小四、宋体)。 注:目录可以通过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自动生成。 (2) 论文正文 ①章标题(黑体、小三、居左); ②节标题(黑体、四号、居左); ③级标题(黑体、小四、居左); ④正文(宋体、小四、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行)。 注: ①章标题、节标题、级标题的格式已在论文模版中设置好,请不要修改其格式,直接输入标题,然后在目录区自动更新就可; ②标题分为章标题、节标题、级标题,不要再新加其它标题,正文内容确实要再细分的话,采用分层的格式,最多再加两层(参见以下例1); ③粘贴的正文内容不具备自动调整格式的功能,请在粘贴后,手动按以上要求调整正文内容格式;

④正文内容遇到章标题时,一定要重新分页; ⑤正文内容不得有空页; ⑥正文内容除每章结束时可以有空行外,其它地方原则上不能有空行。由于图表放 置造成的空行,请调整文字的位置填充空行(参见以下例2); 下面着重介绍无线通信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的三种技术,即 (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包括人)与固定体之间及移动体相互之间的通信联络,传递信 ①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主要采用小区制蜂 窝系统,……,是面向语音技术的模拟移动通信技术。 ②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是在80年代后期,用数字传输方式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业 务,90年代中期得到了全面应用,是当前语音通信中比较完善的移动通信技术。 ③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于2001年在一些国家开始投入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 3G 系统是CDMA2000、WCDMA 和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TD-SCDMA 。 例2:调整文字填充空行 上页 下页

课设格式

关于课设论文(设计)撰写和装订格式的说明 为了使我院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统一,现在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和装订格式作如下说明: 一、封面及论文用纸 1、一律使用教务处统一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书写用纸应该使用我院印刷厂印制的专用纸张,打印用纸应该使用16K打印纸。 3、统一使用我院印刷厂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内部装开题报告,毕业 论文(设计),有关论文附件,译文及原文。 二、装订格式及要求 封面之后,首页为毕业设计(论文)书,其余依次为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前言(序言,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装订时,封面必须对齐,封底允许短一些。四周切平整,要求字迹清楚,整齐美观。 三、关于“摘要” 毕业论文(设计)摘要为500字左右。一式叁份,一份装在论文中,一份存放系里,一份交教务处(装订毕业论文摘要汇编)。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规格用论文纸。 摘要打印格式:天头,订口留边25毫米地脚、切口留边20毫米。题目选择三号黑字体;“学生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字样为四号宋体,其填写内容选择四号楷体字;“摘要”、“关键字”字样为四号黑体字,其内容选择五号宋体字。 摘要由班级学习委员在毕业答辩前收齐,并按学号顺序理成两份,送系验收合格后,再由系送教务处,以备装订成册。摘要格式附后。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 1.题目(题名、立题) 1.1 “以最恰当的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 1.2 写法规则 1.2.1 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公式等。 1.2.2 尽量集中一完整句子,避免在题名中出现符号。 1.2.3 确有必要时,可用副题名在正式题名下用括号括起。 1.2.4 题名在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都应完全一样,不得简化。 1.2.5 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

课程设计论文规范

根据微分几何中的曲面论,用两个变量就可以完全参数化一个二维曲面。也就是,当一个粒子约束在曲面上运动时,只需要两个独立的变量就可以完全刻画粒子的运动。 …… …… ……发现规范相因子会自然出现在动能算符中。

THE OPERATOR ORDERING PROBLEM IN QUANTUM to surface theory in differential geometry, the two-dimensional surface is parameterized by two variables. This is, when a particle moves on the surface, only two variables suffice to describe the motion of the particle. …… …… Key words:quantum mechanics; operator ordering;

目 录 1 绪论.................................................................................................1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2 1.3 课题研究方法....................................................................................3 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4 2 I 级叶/盘协调转子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1) 2.1 基础知识 ………………..…………………………………………………………. .1 2.1.1 有限元法..................................................................................1 2.1.2 循环对称结构的分析方法 .......................................................... 6 2.2 I 级叶/盘转子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7) 2.2.1 计算模型..................................................................................7 2.2.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8) 3 I 级叶/盘转子错频方案的对比分析 (11) …… 3.6.2 动态响应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36) 参考文献...................................................................................................14 附录.........................................................................................................16 附录A .................................................................................................16 附录B .. (17)

课程设计格式规范2016

课程设计格式规范 第一、构成项目 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封面、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其中“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第二、各项目含义 (一)封面 封面由文头、课题名称、作者、系别、专业、任课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二)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课程设计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关键词是从课程设计标题、摘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课程设计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三)目录 列出课程设计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参考文献、附录等对应的页码。 (四)正文 正文是课程设计的主体部分,通常应包含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小结等若干部分组成。这几个组成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正文字数一般应在10000字左右,配以图片与表格。 (五)参考文献

在课程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课程设计中参考过的专著、期刊论文及其他资料(包含网站电子版材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六)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第三、课程设计格式编排 (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 课程设计一律采用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不需要打印,提供电子版(word)即可。页边距为:天头(上)2.5cm,地脚(下)2.5cm,订口(左)3cm,翻口(右)1.5c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cm。 (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三)课程设计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文头 封面顶部居中,小二号行楷,顶行,居中。固定内容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标题 小一号黑体。文头居中,按小一号字体上空一行。(如果加课程设计副标题,则要求:小二号黑体,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课程设计标题以下的行距为:固定值,40磅。 3.作者、系别、专业、年级、任课教师、完成日期 课题名称用小三号黑体,后填写的内容处加下划线标明,8个汉字的长度,所填写的内容统一用三号楷体,各占一行,居中对齐。 4.摘要及关键词 紧接封面后另起页,版式和字号按正文要求。 其中,“摘要”,黑体,三号字,居中,“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上空一行,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关键词”与“摘要”间隔两行,“关键词”后加“:” ,顶格书写用,黑体,小四号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回行空两格,关键词通常不超过七个,一般为3—5个,词间空一格。 5.目录 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目”与“录”

课程设计格式

基于摄像头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设计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魏武 学号:6100307142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指导教师:黄玉水 二0一0年 1 月10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页码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页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页 4.结论………………………………………………………………页

1.课程设计目的 了解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使用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基于摄像头传感器的智能小车设计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 系统总体设计 1.1机械系统设计及实现 智能车系统的总体工作模式为:CMOS图像传感器拍摄赛道图像,输出PAL制式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硬件二值化,采用LM1881进行视频同步分离,二值化图像信号、奇偶场信号、行同步信号输入到MC9S12XS128微控制器,进行进一步处理获得主要的赛道信息;通过光电编码器来检测车速,并采用 MC9S12XS128的输入捕捉功能进行脉冲计算获得速度和路程;转向舵机采用PD 控制;驱动电机采用 PID控制,通过PWM控制驱动电路调整电机的功率;而车速的目标值由默认值、运行安全方案和基于图像处理的优化策略进行综合控制。根据智能车系统的基本要求,我们设计了系统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在满足比赛要求的情况下,力求系统简单高效,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尽量简化硬件结构,减少因硬件而出现的问题。 MC9S12XS128LM1881图像处理模块CMOS摄像头光电编码器电机驱动模块舵机转向模块上位机模拟图像信号奇偶场信号行同步信号二值化后图像速度信息PWM23PWM01IIC/SCI/SPI 2.1车体机械建模 此次竞赛的赛车车模选用由北京科宇通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B型车模,控制采用四轮驱动方案。,基本参数见表2.1。1可见原装车模的电池由两个部分连接而

课程设计规范和表格

学校名称 201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题目 系、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摘要(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两格字符)

(空二行换行) 空4格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 关键词:(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ABSTRACT ①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②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③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Key words aaa;bbb;ccc

目录(3号,黑体,居中) (空1行,以小4号黑体设置字体及大小,行间距22、字间距标准) 1 XXXXXX………………………………………………………………………… 1.1 XXXXXX……………………………………………………………………… 1.2 XXXXXX……………………………………………………………………… ┇ 2 XXXXXX………………………………………………………………………… 2.1 XXXXXX……………………………………………………………………… 2.2 XXXXXX……………………………………………………………………… ┇ 参考文献………………………………………………………………………………. 致谢……………………………………………………………………………………附录……………………………………………………………………………………

课程设计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撰写规范 一、总体要求 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6厘米,1.5倍行距。 1.字体设臵 (1)“摘要”(“ABSTRACT”选用“Times New Roman”)、“目录”、“参考文献”等字样均选用“三号黑体”,其内容统一选用“小四号宋体”。 (2)正文第一级标题选用“三号黑体”;第二、三级标题分别选用“四号黑体”和“小四号黑体”;第四级标题和正文内容选用“小四号宋体”。 2.正文撰写格式 正文分章节撰写,第一级标题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连续编号,每章应另起一页,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标题居中排列,下空一行接写第二级标题。从第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如第二级标题为“1.”、“2.”、“3.”等,第三级标题为“1.1”、“2.1”、“3.1”等,第四级标题为“1.1.1”、“2.1.1”、“3.1.1”等。 正文中的标题一般不超过四级,标题层次要清晰,第二至第四级标题均单独占一行,且靠左端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前不留空格,第三、四级标题序数前要空两个汉字位臵。第一级标题序数后空两格接写标题;第二至第四级标题序数后均空一格接写标题。 3.论文字数 字数不少于5000个字符数。 4.文献查阅 学生查阅与课程设计相关的文献(不含教科书)不少于8篇。 二、具体内容和撰写要求 1.课程设计封面 课程设计封面上的题目填写要准确、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外文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必要时可加副标题;系别、专业要写全称。 2.摘要

摘要应简要说明课程设计所研究的目的、内容、主要成果和结论等,应短、精、完整、不加评论,一般不超过300字。 “摘要”二字和“ABSTRACT”一词单独一行居中,其正文后空一行书写“关键词:”三字(中文摘要)和“Keywords”一词(英文摘要),字体要加粗,在此后写出3-5个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符号。英文摘要的关键词中,每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外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书写时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一般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各单独占一页。 3.目录 目录中所列的标题不包括“摘要”和“ABSTRACT”,主要为正文标题(不超过三级)及“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字样。标题的右侧要注明页码(不加括号)。 4.正文 (1)前言 前言又叫引言、导言、绪言,它是论文的开头、引子。撰写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现在的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课程设计的主要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精炼、语句通顺。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明出处,涉及到的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文中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符号表示。正文、表、图三者中的数据尽可能不要重复,图片、线条、标字必须清楚、规范。表有表题,图有图题及各自的编号。 (3)结论 结论是作者撰写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等。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具体,要以文字表达为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