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

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

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
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

21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2017-12-13 06:40 来源:未知编辑: 王天龙(负责人/共同执笔人)王东信(共同执笔人)梅伟(共同执笔人)欧阳文(共同执笔人) 于金贵、马正良、马琳、王国年、王建珍、王锷、毛卫克、尹岭、左明章、石翊飒、吕黄伟、刘敬臣、刘靖、刘新伟、孙玉明、纪方、严敏、李民、李茜、李恩有、肖玮、汪晨、张洁、陈彦青、努尔比艳克尤木、易斌、罗艳、赵国庆、胡双飞、贾慧群、顾尔伟、徐庆、徐国海、郭永清、黄雄庆、葛圣金、黑子清、曾庆繁、薛荣亮、衡新华 一、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风险评估 (一)总体评估 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评估是实施麻醉手术前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客观评价老年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及其风险,同时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提出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调整用药方案、功能锻炼甚至延迟手术麻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老年患者术前应当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代谢当量水平、营养状况、是否可疑困难气道、视力状况、精神/认知状况、言语交流能力、肢体运动状况、是否急症手术、近期急性气道疾患、过敏史、脑卒中病史、心脏疾病病史、肺脏病史、内分泌疾病病史、用药史(包括抗凝药物等)、头颈部放疗史、既往外科病史等对患者进行评估,以期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必要时,邀请相应多科专家参与讨论手术时

机、方案以及相应的术前准备。 ASA分级及年龄可初步预测患者围术期死亡率,ASA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的关系见表1。有文献报道,大于80岁的患者接受大中型非心脏手术时,年龄每增加1岁,围术期死亡率增加5%。 表1 ASA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注:ASA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二)外科手术类型、创伤程度与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过程本身可以显著影响围术期风险,包括外科手术类型、创伤程度、出血以及对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表浅性手术围术期不良预后比胸腔、腹腔或颅内手术者低得多。以下手术风险较大:重要器官的手术、急症手术、估计失血量大的手术、对生理功能干扰剧烈的手术、新开展的复杂手术(或术者技术上不熟练的手术)和临时改变术式的手术。同类手术在施行急症或择期手术时,急诊手术的不良预后比择期手术者高3~6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麻醉风险的影响不同,应该根据手术类型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风险。 (三)术前脏器功能的特殊评估 1. 心功能及心脏疾病评估 区别心脏病的类型、判断心功能、掌握心脏氧供需状况是进行心

第29章 老年病人手术的麻醉

第29章老年病人手术的麻醉 一、选择题 A型题 1.患者65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开始1小时后血压渐降,经快速补液血压下降更明显,并出现颈静脉曲张,此时不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经硬膜外追加局麻药 B.停止补液 C.静推呋噻米 D.给予西地兰 E.快速输入胶体 2.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应连续监测血糖水平,当出现低血糖时应补充葡萄糖,并按比例同时给予胰岛素,胰岛素与葡萄糖的比例为() A.1U:6~8g B.1U:5~7g C.1U:1~2g D.1U:2~4g E.1U:5~10g 3.老年人术后出现通气不足时应尽早给予气管插管及辅助通气,务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以上,不能低于() A.90℅ B.85℅ C.92℅ D.80℅ E.88℅ 4.按照WHO的标准,老年的年龄段是() A.90岁以上 B.75~89岁 C.60~74岁 D.70~80岁 E.60岁以上 5.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年,吸入麻醉药的NAC减低() A.5℅ B.4℅ C.3℅ D.8℅ E.10℅ 6.老年人对吗啡.芬太尼和哌替啶的消除半衰期可延长至4.5小时.15小时和7.5小时,所以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剂量应减少() A.1/2 B.1/3 C.1/4 D.1/5 E.2/3

7.老年人呼吸系统改变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肺活量减少 B.呼吸储备功能降低 C.残气量减少 D.气道阻力增加 E.解剖和肺泡死腔量增加 8.老年人对下列药物敏感性增加,但除外() A.吸入麻醉药 B.巴比妥类药物 C.麻醉性镇痛药 D.镇静催眠药 E.肌松剂 9.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局麻药的需要量减少 B.穿刺操作可能出现困难 C.应用镇静.镇痛药物时要慎重 D.胸段以上麻醉对病人的影响不大 E.易发生血压下降 10.老年病人术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时最有效而且常用的是β-受体阻滞剂,但是如果病人伴有支气管哮喘则应改用() A.ACEI类药物 B.利多卡因 C.洋地黄类药物 D.钙通道阻滞剂 E.镇静药物 X型题 1.下述哪些是老年人脊麻的特点() A.起效快 B.起效慢 C.扩散范围广 D.扩散范围窄 E.阻滞作用时间延长 2.老年人下列哪几种情况需要行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测定() A.长期大量吸烟史 B.呼吸困难 C.70岁以上 D.肥胖 E.严重神经肌肉或胸壁疾病 3.老年人术后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 ) A.呼吸道梗阻 B.反流误吸 C.感染 D.呼吸衰竭 E.呼吸抑制

老年病人的麻醉解答

老年人手术麻醉 术前估计及麻醉前准备 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并存其他疾病的发生率高,因而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普遍高于青壮年病人。术前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对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作全面评估;对原发病和并存症积极治疗,使其在最佳生理状态下实施麻醉和手术。这是提高麻醉、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术前估计包括病人的全身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应详细了解病人的现在和过去病史,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检查,必要时增加一些特殊检查,对所获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对异常状态进行治疗。 老年人麻醉、手术的危险,主要与原发病的轻重,并存疾病的多少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评估麻醉和手术的风险程度时,一般均需考虑病人、手术、麻醉三方面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辨证的消长关系,每一具体因素也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危险因素越多、程度越重或其性质越严重则风险越大。 老年人由于衰老过程所带来的生理改变,虽然增加了手术和麻醉的风险,但其危险程度远不如其术前存在的并存症以及并存症发展加重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外科病人的年龄越大,存在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机率就越高,其体格状态也就可能越差。老年病人术前的病情及体格状态与围术期的发病率有明确的相关性。对病情和体格情况的粗略评估一般采用ASA分级标准,就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而言,ASA 4级>ASA 3级>ASA 2级和1级。老年外科病人常并存有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据统计,老年病人有4种以上疾病者约占78%,有6种以上疾病者约占38%,有8种以上疾病占3%。这些疾病对老年人已经减退的各脏器系统的功能有广泛和(或)严重的影响,将进一步损害重要器官的储备功能,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危险。可见老年病人手术时的病情和体格情况是头一项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急症手术是另一个危险因素。与择期手术相比,急症手术的危险要增加3~10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急症手术各方面的条件要比正常情况下的择期手术差;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不足;急症情况本身的严重程度及其急性后果对老年病人所造成的影响等。感染和脓毒症则无疑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再者,手术部位和手术创伤大小也是决定围术期危险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老年人,手术部位浅表或创伤小的手术与体腔、颅内或创伤大的手术相比,其死亡的危险

老年人手术麻醉前病情估价和准备

老年人手术麻醉前病情估价和准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孙大金 一、目的 二、方法 三、病情估价 四、麻醉前准备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延长。1997年,我国已有四分之一省市的老年人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上,进入老龄化。到2000年,全国将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在死亡以前至少经受一次以上的手术治疗。有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年手术病人2378例中,ASA Ⅲ级以上者148例,占总数的60.2%,大部分ASA Ⅲ级以上病人并存高血压、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老年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青壮年。因此,麻醉前详尽地评估病情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是老年人麻醉成败安危的首要关键。 一、目的[返回] 麻醉前病情估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包括将行手术治疗的疾病和其他并存疾病;各系统的功能状态、精神状态和营养状况,以及目前应用或在起作用的药物等对围术期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制定并执行麻醉的各项准备措施,以期充分治疗并存疾病,改善各系统功能,力求在预定麻醉和手术时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从而预防麻醉和手术的并发症,缩小风险,提高成功率和安全性。 二、方法[返回] (一)麻醉前访视与检查

对一般病人,麻醉医师应在手术前1天访视。其目的:①获取病史和体检的资料。②与病人交谈,解释其疑虑,取得其信任和合作。③与手术医师交流,了解手术方案,充分估计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④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理解和同意,签署“麻醉同意书”。⑤拟定麻醉实施方案,包括术前准备、术前用药以及麻醉选择等。对高危疑难复杂手术或新开展手术病人,应提前数日无访视病人,必要时与外科等有关医护人员一起进行术前讨论,共同评估,早做准备。 (二)病史复习 在访视病人时应仔细阅读病历,重点了解本次入院的目的与拟行手术。是否有并存疾病及其目前所用治疗用药的种类、剂量和效果。重要的过去史,包括手术、麻醉史,有无麻醉并存症及过敏史等。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及安眠药服用史。 (三)体检和常规检查 体检的主要项目有:心肺听诊,有无贫血、脱水、紫绀、肥胖或消瘦,有无张口困难、义齿、牙齿松动、颈部活动受限制、气管位置偏移,以及精神状态(紧张、焦虑、异常)等。对拟行椎管内麻醉的病人应检查脊柱有无病变、畸形或变性,穿刺点邻近组织有无感染等。 术前常规检查的项目应按病情和手术大小而定,一般通过血、尿粪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为初步评估病人心、肺、肝、肾提供依据。 (四)特殊检查 对并存重要器官疾病,或进行特殊手术的病人,应借助特殊检查作出评估。 1、对合并肺部疾病,或进行胸部、上腹部大手术病人,应进行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检查。肺功能检查结果与预计术后肺功能不全的危险指标见表1。

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

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 一、经尿道手术(TUR)的麻醉 经尿道手术包括经尿道膀胱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 术9TURBT)等。 (一)经尿道手术的特点和要求 1、病人:高龄,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病。 2、手术:膀胱内大量灌洗,失血量较难估计,灌洗液有进入血循环的可能。 3、体位:截石位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二)术中并发症 1、血流动力方面: (1)阻滞平面过高(超T10)时,会引起低血压。 (2)截石位时,下肢抬高和可因膀胱灌洗液的吸收,使回心血量增加,虽有手术失血,但 未必即时反映于血压的改变。 (3)截石位改为平卧位,回心血突然减少,血压(显著)下降。 (4)防止血压下降:手术结束前补足血容量;放平下肢时动作应轻巧;必要时加快输液。 给小量血管活性药。 2、低血钠症及水中毒: (1)原因:手术(易于)损伤后尿道而致静脉窦开放,或因手术(电灼)损伤,创面血管 开放以致大量(低渗)灌洗液被吸收。 (2)病理:循环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细胞外液被稀释;低渗而致溶血、凝血障碍。 (3)临床表现: ①血压升高、脉压增宽、心率减缓。 ②水中毒: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昏沉、恶心、昏迷、惊厥、休克。 (4)预防:避免使用低渗液灌洗(可使用3%-5%甘露醇或1.2%-1.5%的甘氨酸); 灌洗液瓶的高度不应超过手术台1m(距病人60cm);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5)处理:快速利尿;利尿药(如速尿等)作用不明显时,可人以高渗(3%)的氯化钠 灌注。 3、膀胱穿孔:偶见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时(膀胱颈部损伤),灌洗液进入腹腔。 (1)临床表现:血压骤降、出汗、腹部膨胀、腹壁僵硬、休克。 (2)处理:立即引流。 (三)麻醉 1、硬膜外阻滞上:L1-2穿刺,向头置管,平面达T10即可。 2、蛛网膜下腔阻滞:轻比0.125千瓦时%或(0.2%)丁哌卡因8-10ml(或4-5ml); 重比重丁哌卡因10-15mg. 3、全麻:病人要求或禁忌阻滞麻醉时采用。 二、肾切除术的麻醉 (一)体位 侧卧折刀式(宜用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 (二)麻醉方法 1、蛛网膜下腔阻滞:适用于粘连不多、手术较简单、时间不长的手术。 2、硬膜外阻滞:适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于T9-10或T10-11穿刺)。 3、全麻:适用于半肾切除术及其它较复杂的手术。 (三)麻醉管理 1、辅助药:阻滞麻醉时,探查及牵拉肾脏前10-15min给予。 2、血压下降:易发生于阻滞麻醉时,可适量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 3、粘连严重者有发生撕破胸膜的危险。术中及时发现者,用面罩加压辅助呼吸,待撕破胸膜缝好,无漏气后,再停止辅助呼吸。高平面阻滞或全麻时,术中不易发现手术气胸,宜术后加强观察,如有术后呼吸困难者,应及时摄胸片。 4、输血输液:宜开放上肢静脉,以免手术意外损伤腔静脉时输血困难。 三、回肠膀胱成型术的麻醉

腹部外科手术麻醉常规

第二十一篇腹部外科手术麻醉常规 一、腹部外科麻醉的特点 1.腹部外科手术需要良好的肌肉松弛,尤其在腹腔探查、关腹等 操作时所需肌松要求最高; 2.腹腔脏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内脏牵拉反应与 内脏的神经支配有关。因此腹部外科手术中常需要追加麻醉性镇痛药抑制内脏牵拉痛,追加阿托品抑制内脏牵拉所造成的心动过缓; 3.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常有胃肠道梗阻或功能紊乱,造成呕 吐、腹泻或液体转移至第三间隙,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上述病理生理改变一般已在术前得到纠正,但麻醉医生仍应保持高度警惕; 4.消化道肿瘤、溃疡病人可继发消化道出血和贫血,同时伴有营 养不良,应在术前加以纠正; 5.胆道疾病常伴有感染、阻塞性黄疸;门脉高压症病人则发生于 肝硬化基础,两者都可以引起肝功能损害和出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应注意保护肝功能,改善凝血功能; 6.腹部外科急诊病人多,常见的有感染、创伤、穿孔、梗阻和栓 塞等,病情差异大,严重的病人常伴有血容量不足、休克、内环境紊乱和饱胃等。术前应争取时间访视病人,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做一些必要的术前准备,使病情有所改善,并有时间制订合理和安全的麻醉方案。

二、腹部外科手术的麻醉选择 (一)全身麻醉 1. 优点 (1)适合于各种手术和各类病人,无禁忌证; (2)确保呼吸道通畅和控制呼吸; (3)诱导快速,麻醉深度调节灵活、方便。 2.缺点 (1)术中及麻醉苏醒阶段有反流、误吸的可能。 (2)全身麻醉可能引起较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二)蛛网膜下腔阻滞(脊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仅适用于下腹 部以下,手术时间2~3小时之内的手术,如斜疝修补、肛门、会阴区手术等,效果确切可靠。 (三)联合麻醉 即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具有硬膜外阻滞和全麻的优、缺点。目前已经成为上腹部大手术(如肝叶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和门体分流术等)的首选麻醉方法。 1. 优点 (1)病人术中意识丧失,苏醒迅速、舒适; (2)联合麻醉使局麻药和全麻药量都下降,因此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3)术后止痛完善,有利于维持循环稳定。对呼吸功能的维护和康复也有帮助。

外科手术麻醉知多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48104183.html, 外科手术麻醉知多少 作者:贾运华 来源:《保健与生活》2006年第07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外科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手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越来越完善,手术中病人的安全系数也越来越高。 外科手术可简单分为大、中、小三类。大手术要求的条件比较高,要等级较高的医院才能完成;对设备要求较高,要有资历的熟练的主任医生来完成。中手术一般由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来完成。小手术一般由住院医生来完成。 任何手术都要在麻醉下进行,大中手术的麻醉都要由麻醉医师来完成,小手术的麻醉大多数是手术医生来做。麻醉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又称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等。麻醉药物也同其他药品一样发展很快,常用的是局麻药,主要用于椎管内麻醉和各种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等。麻醉药使用的量不一样,作用的时间也不一样,医生会根据手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给相应剂量的药物。局部麻药主要作用于相应的神经支配的区域,阻滞神经的传人起到暂时麻醉的作用,麻醉药时间一过,痛疼就会产生。全身麻醉需使用多种药物,包括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吸入麻醉药等,这些药物会使病人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和痛觉,肌肉松弛,有利于手术医生操作。等手术结束,麻醉药停止使用,病人会慢慢地清醒。一般病人对术中的任何事都没有印象,术中也没有任何疼痛感。在实施麻醉时需要建立一条静脉通道,所有的药物都由静脉注射。麻醉药必须由麻醉医师使用,有严格的剂量限制,如果超剂量使用会带来生命危险。 麻醉医师在进行麻醉后还要全程监测术中病人的生命体征。主要包括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尿量等。特殊的病人还有特殊的监测项目,例如心脏病手术的病人要做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便及时进行各种特殊情况的治疗和处理。麻醉医师是手术病人的保护神,麻醉医师的各种治疗都和病人的生命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好的麻醉医师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及时的处理各种问题,以让病人处在最佳的手术操作状态和最小生理干扰状态。

第20章--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第20章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一、选择题 A型题 1.成人脑的重量约为体重的百分比为: A.2% B.3% C.4% D.5% E.6% 2.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为: A.50~100mmHg B.100~150 mmHg C.150~200 mmHg D.100~200 mmHg E.50~150 mmHg 3.二氧化碳分压在多少范围内,对脑血流量的调节最灵敏: A.25~50 mmHg B.50~100 mmHg C.50~80 mmHg D.25~80 mmHg E.25~100 mmHg 4.颅内压正常值为: A.50~100 rnmH20 B.70~200 rnmH20 C.100~150 rnmH20 D.100~200 rnmH20 E.70~150 rnmH20 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多少时,会发生脑缺血.缺氧: A.20 mmHg B.25 mmHg C.30 mmHg D.35 mmHg E.40 mmHg 6.脑是机体代谢率最高的器官,静息时脑平均耗氧量约为: A.3 ml/(100g?min) B.4 ml/(100g.min) C.5 ml/(100g.min) D.6 ml/(100g.min) E.7 ml/(100g.min) 7.可增加脑代谢和脑血流量的静脉麻醉药是哪一个: A.异丙酚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巴比妥类药 8.颅内压升高的病人应慎用的静脉麻醉药是哪一个: A.异丙酚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巴比妥类药 9.目前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较理想的静脉麻醉药是哪一个: A.异丙酚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巴比妥类药 10.不能降低脑血流.脑代谢,降低颅内压静脉麻醉药是哪一个: A.异丙酚 B.硫喷妥钠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巴比妥类药 11.可引起癫痛样脑电图变化的吸入麻醉药是哪一种: A.氟烷 B.安氟醚 C.异氟醚 D.七氟醚 E.地氟醚 12.下列哪一种麻醉性镇痛药物可降低脑血流量和脑代谢率,从而降低颅内压和脑血容量:A.吗啡 B.芬太尼 C.舒芬太尼 D.阿芬太尼 E.哌替啶 13.下列哪一种肌肉松弛药对脑血流和颅内压无明显影响: A.琥珀胆碱 B.筒箭毒碱 C.泮库溴铵 D.阿曲库铵 E.维库溴铵 14.判断颅内并发症的重要标志是哪一项: A.呼吸频率 B.循环状态 C.意识水平 D.血压变化 E.心率变化

最新麻醉科手术分级标准

手术分级制度 一、手术(麻醉)的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麻醉分为四级: 一级麻醉: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麻醉: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麻醉: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麻醉: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目录 1.麻醉医师级别 2.各级医师麻醉权限 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 3.麻醉分级标准 手术(麻醉)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

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各级医师手术(麻醉)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 急诊手术的麻醉 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麻醉权限级别内时,可施行麻醉。若属高风险麻醉或预期麻醉超出自己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向科主任汇报。

关于老年人麻醉的分析

关于老年人麻醉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3T11:39:45.1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陶佳兵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老年人患者的数量及比例显著增加,而且高龄患者的术期并发症与死亡率是年轻患者的3倍左右,其中几乎有2%是与手术麻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此本文对老年人麻醉进行分析。(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人民医院 6291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老年人患者的数量及比例显著增加,而且高龄患者的术期并发症与死亡率是年轻患者的3倍左右,其中几乎有2%是与手术麻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此本文对老年人麻醉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5月-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人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都是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其中,普通有10例普通的外科手术,骨科手术4例,泌尿外科手术8例,妇科手术5例,其他手术3例。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及麻醉方法,手术当中的麻醉效果较好。 2 老年人麻醉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2.1在手术前对老年患者进行访视,受到年龄及身体条件的影响,老年人的伴发疾病相对较多,如“三高”、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并注意到治疗用药的复杂情况,重点向他们询问是否吸烟,或者有无病史与各类疾病等,若是PaCO2>6.7kPa(50mmHg),则表明在手术之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障碍,而饮食状况可能会对老年人的体重、血浆蛋白量等产生直接的影响。长期卧病在床的老年人,其心肺功能一般较差,在手术当中可能会无法承受体位变化带来的疼痛,从而出现心脏骤停或是体位性低血压。全身麻醉的诱导,也极易诱发低血压,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因为对伴发疾病的治疗,也许会应用到各类不同的药物。所以,应该注意药物的使用时间及长短,同时重点与麻醉药物发生的病理作用。在手术之前禁止饮食,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则按照一般成人的标准进行。手术前的药物若是可以尽量不要使用东莨菪碱或者是阿托品,因为使用抗胆碱药能够少数老人早手术后出现谵妄的症状。安定类药物及氯胺酮也要小剂量使用或者是不用,因为它能够造成手术之后的清醒延迟,以及在手术之后的数天内,产生认知功能上的障碍。 2.2 老年人麻醉的方法 在麻醉之前需要禁食禁饮十二个小时,应用不间断的硬膜外麻醉,入室之后,常规的进行不间断的监察与护理,创建两条有效静脉的通道,并运用面罩吸氧的方式。使用套管针行静脉的穿刺方式,按照手术部位上的差异,选出合适的穿刺点为T8-9或T9-10、T11-12或T12-L1,麻药的浓度是l%的普鲁卡因+0.25%的布比卡因+1/20万肾上腺素,试验剂量是3~5ml,用药之后,观察5~10分钟。按照麻醉阻滞的平面和是全身的情形,应用小剂量多次追加麻醉药的方式,同时按照手术当中的实际情况附加使用芬太尼与眯唑安定作为辅助类的用药。当失血过多的时候,输入红细胞悬液400~800毫升。以此来保持血压及脉搏的稳定。 3 老年人麻醉的管理特征 颈椎病、困难气道颞颌关节炎,或者是颈椎关节的僵直,均会产生头后仰性障碍等问题,使得在气管当中的插管操作会变得非常的困难。牙齿松动也许会使得在插管的时候,将牙齿碰落,甚至是脱落的牙齿会滑入到气道当中,进而诱发气道的梗阻。所以,在插管之前务必要清楚的问明白牙齿的实际状况,特别是上门齿的实际状况。面罩也许与过瘦的脸型无法更好的吻合,使得正压式辅助呼吸无法有效的进行。吸入性肺炎的老年人由于他们的气道反射相对迟钝,极易产生胃部的反流,诱发吸入性肺炎症状。麻醉的方式选择,需要考虑到手术要求及病人的实际病情,尽可能的选择使用对老年病人生理不会产生较大干扰的麻醉手段,便于患者在手术之后能够快速的恢复。所以,局部阻滞麻醉的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老年人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代谢率,以及药物的清除率偏低,同时血浆蛋白、循环血容量的减少等因素,都会使得他们对于药物的耐受性大幅度下降,从而延长药物发生作用的时间。所以通常而言,应用的药物需要适当的减小剂量,并使用药的间隔时间得以延长。 4 老年人麻醉后的基本反应 麻醉苏醒之所以会出现延迟的现象,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使用药物的种类相对较多,而且用药的剂量较大,老年患者可以接受小剂量的静脉麻醉用药。巴比妥盐、异丙酚、依托咪酯,以及苯二氮卓类的用量,需要降低到20%~40%。当异丙酚与咪唑安定、氯胺酮及阿片类药物进行合并使用的时候,常协同性地增加异丙酚在麻醉上的强度,所以需进一步的降低异丙酚的剂量。虽然降低该药物的剂量,也会经常发生低血压。但是其血压最低点通常是发生在意识丧失之后的数分钟之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吸入的麻醉药的最低肺泡浓度也会随之下降。然而七氟醚诱导的低血压,以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相比于异丙酚的诱导极少。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联合的时候,胸部硬膜外麻醉,会降低吸入麻醉药MAC、MACawake近1/2。若是在硬膜外、全麻联合的期间吸入到同等的肺泡浓度,那么清醒的时间就会延长。 全麻之后超过两个小时未能恢复意识,即为麻醉苏醒延迟。这是老年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的一类较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高龄人群、身体肥胖,以及身体状况较差与肝肾功能受损较为严重的患者。诱发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麻醉药物的残留、低氧血症或者是高碳酸血症.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脑血管意外等。在这当中,麻醉药物的残留诱发是老年患者苏醒延迟的常见原因。此外,通过椎管进行麻醉的时候,使用较多的镇静药物,也会引发清醒延迟的问题。而且老年患者相比于年轻人更容易出现感染,麻醉的全部操作都应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麻醉计划的完美制定,以及手术之后的镇痛完善性,都会对老年患者的康复,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在手术麻醉期间,老年人的心肺等功能会逐渐衰退,体内细胞代谢紊乱,这些都是麻醉死亡率提升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对老年人实施麻醉手术的期间,应该根据他们的身心状况,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确保老年人的麻醉安全。 参考文献 [1]周立芳.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健康之路,2017(1):33-33. [2]王金福.试分析全身麻醉术后对于老年人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23):4364. [3]仇晓娟,胡彬,罗志锴,等.七氟烷应用于老年人麻醉的临床研究进展[J].系统医学,2017(9).

20-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

20-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7)2017-12-13 06:41 来源:未知编辑:点击: 203 王天龙(共同负责人)王东信王秀丽严敏冯泽国李民李军肖玮张兰陈绍辉欧阳文袁红斌徐懋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梅伟(执笔人) 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伤性疾病。该类患者常伴发多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不当,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本指导意见根据相关文献、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提出改善患者转归的若干建议,包括手术时机选择、术前评估和准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麻醉和镇痛方案选择、术中呼吸循环管理以及术后康复计划等方面,以加强该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一、发病率和预后 髋部骨折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为957.3/10万和414.4/10万,髋部骨折中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占75%。由于对骨质疏松和跌倒的有效预防,自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下降了24.5%和19.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全身性疾病。最常见的并存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35%)、呼吸系统疾病(14%)、脑血管疾病(13%)、糖尿病(9%)、恶性肿瘤(8%)和肾脏疾病(3%)。约70%患者为ASA Ⅲ~Ⅳ级,35%患者至少并存一种疾病,17%并存两种疾病,7%并存三种以上疾病。

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比同龄人群高3倍。调查显示该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3%~13.9%,术后6个月死亡率增至12%~23%,男性患者死亡率高于女性,约3/4老年患者的死因与其并存疾病有关。转归不良的主要相关因素依次为高龄(>90岁)、器官储备功能下降、并存疾病和合并症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比择期髋关节置换术高6~15倍。近年来由于临床诊疗技术和流程的改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活动能力恢复困难,能完全恢复术前活动能力的仅占1/3,50%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借助辅助装置生活,25%患者需要长期家庭护理。 二、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 98%老年髋部骨折需要采用外科治疗,手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采用非手术治疗者30d住院死亡率是采用手术治疗者的2倍,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及时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如入院48h内实施手术)除可减轻患者疼痛外,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术后自理能力。与入院48h内手术相比,48h后手术者术后30d 全因死亡率增加41%,一年全因死亡率增加32%;患者手术拖延时间越长,住院死亡率越高;而在48h内手术可降低术后死亡风险(OR=0.74,95%CI 0.67-0.81)。此外,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也会导致肺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导致手术延迟的因素通常源于管理和医疗因素。需要尽量避免因

老年人的麻醉

二O一四年第二季度麻醉科业务学习 时间:2014年3月15日 地点:麻醉科办公室 学习内容:老年人的麻醉 讲授者:秦江维 参加人员(签字): 老年人的麻醉 由于人生理功能衰退的程度与其年龄并不相符,故麻醉医师在对老年病人进行评估时,应注意对老年人造成威胁的是其并存症而非年龄本身。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改变,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 应熟悉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老年病人麻醉的特殊性。 1 老年人生理特点及常见合并疾病 1.1 心血管系统的改变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心脏的大小和重量均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血管系统对应激反应的能力减弱,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以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多见。老年人动脉硬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常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1〕。 1.2 呼吸系统的改变大、小气道变得较为松软,致最大呼气流速下降并使余气量增加。肺泡数目减少,肺活量减小,通气血流比率、肺储备和气体交换功能下降,易引发老年性低氧血症。老年人肺部并发症增多,包括慢性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不张等。 1.3 肝脏的改变老年人肝脏发生退行性改变,肝细胞数量减少,肝血流相应降低,常有萎缩和硬变,酶活性 降低,清除率下降,解毒功能降低,使药物经过肝脏的生物降解过程延长。再者肝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降低,血浆 蛋白减少,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降低。由于血液循环中白蛋白浓度减少,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作用下降,使更多 的药物以游离形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2〕。 1.4 肾脏的改变老年人的肾组织萎缩、重量减轻,肾单位减少,肾血管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 率和尿浓缩能力降低。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药物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增加,药效增强,作用时间延长。 1.5 神经系统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呈退行性变,脑血流减少,脑萎缩,神经元物质不断丧失,突触的传递 也逐渐减慢,神经递质的合成率也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且降解率增加,所以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因此,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对老年人的抑制效应增强。 1.6 内分泌系统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糖耐量逐渐降低,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强,糖尿病多发。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和有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另外,老年人对体内水钠代谢的调节功能减退,导致水电解质失衡的发生率增加。

老年人麻醉

老年人麻醉 老年人机体细胞逐渐退化,器官功能减退,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小,敏感性高,术中应变能力差,危险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也有一些个体,其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与年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必须根据病人的生理改变着重考虑年龄的影响。在麻醉实施与管理中,特别要注意老年病人各种不同时期的变化。 第一节麻醉前病情估计与准备 对老年病人术前心血管的检查和准备要详细,如应根据需要检查心电图、X 线片、眼底变化、血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 一、麻醉前应重点查看的情况 对有下列全身情况异常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处理 (一)心电图:心肌缺血、梗死,房颤,左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肺性P波。 (二)心胸比值>0.5。 (三)眼底动脉硬化Ⅲ度以上(Keith-wagener)。 (四)血压160/100mmHg以上。 (五)血浆胆固醇270mg/dL以上。 (六)呼吸功能:长年哮喘史、吸气性屏气试验值在30秒以内 实测肺活量 ﹤85% 预测肺活量 一秒量 ﹤60% 实测肺活量 SaO2﹤80% (七)肾功能:BUN≧23mg/dL;RPF﹤225m1/min;GFR﹤40m1/min。 (八)肝功能不正常,白蛋白﹤2.9g/dL。 (九)其它:血红蛋白﹤9.0g/dL、血清蛋白总量﹤5.0g/dL。有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心肌梗死及心肾功能衰竭史。 Goldman等试图为危险病人提供定量估算,如病人累积达26分以上认为手术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这种病人只能接受保命手术。如累积13分~25分,术前

应对心脏功能作出全面评价。53分中有28分可以通过适当的术前准备或延迟手术时间得到纠正,从而可减少手术的危险性(见表.1)。 老年病人术前如存在有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及贫血等情况,麻醉前尽可能给予纠正。 表.1 术前估计心脏危险的指数 因素分数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 11 六个月前曾有心肌梗死 10 非窦性节律或房性早搏 7 每分钟超过5次室性早搏 7 年龄大于70岁 5 急诊手术 4 腹腔、胸腔内或主动脉手术 3 重症主动脉狭窄 3 内科情况不佳 3 二、麻醉前用药 用药目的在于使病人达到镇静,有睡意,对周围环境没有过激的反应,但又不能抑制病人呼吸与循环。同时,由于病人代谢率降低,各器官呈退行性变,应激性低,耐药量低,所以老年病人术前用药量应适当减少。 (一)一般阿托品不可缺少,麻醉中若需要可重复应用。 (二)东莨菪碱易引起谵妄,尽可能不用。 (三)阿片类抑制呼吸,不宜随便应用。 (四)镇静剂用量应酌情减少,一般应用苯巴比妥钠或地西泮。 第二节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处理原则 基本原则:选用对机体呼吸循环等重要脏器生理功能影响小、比较稳定、便于调节、麻醉效果肯定、安全范围大的方法和麻醉药物。 一、局部浸润麻醉与区域神经阻滞 适用于表浅及较小的手术,宜选用小剂量和低浓度的局麻药,局麻药中不用或慎用肾上腺素。

麻醉发展史与外科手术的联系

疼痛会使肌肉收缩,心率和血压上升,呼吸加快,并且出汗,严重时会导致休克,死亡。实际上,古代医生一直在想法设法解决手术疼痛的问题。一些医生会用具有致幻作用的植物来缓解疼痛,还有一些医生,通过将病人灌醉或者敲晕来达到使病人昏迷的目的。但这些病人,通常会在手术过程中尖叫着醒来,剧痛甚至会让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死亡。 对19世纪中期以前的医生来说,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速度,快是唯一的要求。比如被公认为“伦敦第一快刀医生”的罗伯特.李斯顿医生,他最快的一次截肢手术仅仅用时28秒。然而这样的后果就是手术的不精确,在一次截肢手术中,这位医生除了给病人截肢,还误切断了病人的生殖器官使病人术后感染死亡,切断了助手的两根手指使助手因为流血过多死亡。 如果无法解决止痛的问题,外科手术自然无法向精细和复杂继续发展,于是医生们开始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19世纪中期,局面开始出现转机。 19世纪美国的一名医生,威廉.莫顿苦恼于病人拔牙时发出的尖叫声,在从朋友听说乙醚可能具有麻醉效果后,莫顿从朋友那里借来了各种介绍乙醚的书籍进行学习,并对乙醚在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他他从书中得知乙醚对于动物没有危险时,立刻投入了实验。他先后在自家的小狗以及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尝试这种化学物质,通过将乙醚倒在手帕上吸入体内。实验不仅使他明白乙醚在麻醉上是卓有成效的,并且必须要有效控制乙醚的吸入量。当时控制流量的仪器十分简单,有一个衔嘴,两个阀门,气体从一个阀门进来,经过乙醚液体,液体雾化吸入人体,吐出的气体则从旁边的另一个阀门排除。 1846年10月16日,莫顿在哈佛大学成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的无痛手术,在之后的十年间,麻醉几乎被应用到了所有当时的外科治疗中。 乙醚麻醉手术的成功,也成为现代医学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标志着手术摆脱了恐惧,科学战胜了疼痛,患者得到了尊严,由此诞生的现代麻醉学在170多年的岁月长河里,一直支撑并推动着手术医学的发展,人类健康的提升,社会文明的进步。如果没有麻醉学的发展,现代外科学的进步不会那么突飞猛进。 麻醉的发展使外科手术得以向精细和复杂继续发展,直至今天,手术医学的发展使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变得更加密不可分。“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麻醉医生的责任重大,必须时刻警惕超高风险,每一秒都是生命,抢救不及时就意味着生命流逝。 麻醉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技术飞速发展,更多先进的麻醉技术诞生并运用到手术当中,从而让病人获得更舒适的手术体验。麻醉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人员还在努力探索其中机制,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三基考试8老年人麻醉

麻醉科三基考试8- 老年麻醉 姓名: A1/A2 型题 1. 老年人出现哪种情况时, 麻醉前用药需要用东莨菪碱代替阿托品 A. 心动过速 B. 限制性通气障碍 C明显心肌缺血 D.低钾 E. 高龄 2. 老年病人麻醉期间给氧的主要原因是 A. 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B肺顺应性降低C. 闭合气量增加D常患肺气肿 E.多有心肌损伤 3 .老年病人吸入麻醉加深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气道阻力小 B 心排血量低 C肺活量大 D.功能残气量小 E 肺内分流率高 4. 有关老年人术后肺并发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精心护理可以减少肺并发症 B. 非全麻可完全避免肺并发症 C. 注意排痰 D. 加强抗炎 E. 可适当的吸氧

5. 老年人全身麻醉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方法是 A. 诱导要平稳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 持续较深的麻醉 D.选择毒性小的药物 E.术后麻醉的恢复要尽量迅速 6. 下列有关老年人麻醉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尽可能避免全身麻醉 B. 硬膜外局麻药扩散较广 C. 神经阻滞效果满意较年轻人高 D. 麻醉性镇痛药应减少量 E. 硬膜外麻醉应选用作用时间较短的局麻药 7. 有关老年人的全麻诱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诱导药量要减,注药速度要慢 B咪达唑仑诱导不会有血压的下降 C. 插管时避免呛咳 D. 静脉麻醉药起效延迟 E. 诱导前充分吸氧去氮 8. 老年人在下述哪种情况下不适宜应用洋地黄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 充血性心力衰竭 C. 左心舒张末前后径68 cm D .房颤伴心室率快 E. 房室传导阻滞

9. 评估老年人心血管功能最重要的是了解 A. 血压 B.ASA 分级 C.心率 D. 储备功能 E. 心脏指数 10. 引起老年人脑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脑血管阻力增加 B. 脑血流量减少 C. 脑脊液增加 D. 神经元进行性减少 E. 脑细胞质合成蛋白能力下降 11. 老年人术前心率低于60 次/分,其检查首选 A. 超声心动图检查 B. 安装心脏起搏器 C. 心电图检查 D. 阿托品试验 E. 心胸比测定 12. 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的改变,错误的是 A. 自主神经反应减弱 B. 肾上腺髓质的体积增大 C. 血浆儿茶酚胺的水平较年轻人低 D. 受体功能减退 E. 自主神经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

老年病人麻醉常规

老年病人麻醉常规 一、老年病人的器官功能改变 1. 心血管系统 (1)心排血量下降年龄>30岁,每年心排血量下降1%; (2)心脏储备功能减少; (3)心脏在发生应激反应时的代偿能力下降,如麻醉诱导或术中出血时易发生低血压,液体过量时易发生肺水肿; (4)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减少,静脉全麻诱导速度减慢,吸入全麻诱导加快;老年病人对缺氧的耐受力下降;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加,心瓣膜钙化,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纤维化,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房室传导和心室内传导阻滞,心脏对阿托品和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下降; (6)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一般收缩压=年龄+100 mmHg。 2. 呼吸系统 (1)通气储备功能下降; (2)气道反射和咳嗽能力减退,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3)闭合容量增加,超过功能残气量,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导致低氧血症; (4)呼吸中枢对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降低。 3. 肾脏功能 (1)肾脏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减退,造成由肾脏排泄的药物在体内潴

(3)容易发生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4)对肾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5)肾脏对体液调节能力下降,易发生液体过量的液体不足。4. 肝脏功能 (1)肝脏血流量减少,肝胆功能减退; (2)药物代谢和分泌功能下降; (3)肝糖原储备减少,对饥饿的耐受力下降,易发生低血糖; (4)白蛋白减少,蛋白结合的药物数量减少,易出现药物过量; (5)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功能减退; (6)使用肝脏毒性药物、低氧血症或大量输血后易发生肝脏功能损害。 5. 血液系统 (1)老年病人常有贫血,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铁储备减少、VitB12吸收减少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2)白细胞功能下降,病人易发生感染。 6. 胃肠道系统胃肠道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易发生反流,造成误吸。 7. 内分泌系统常见糖耐量下降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8. 中枢神经系统 (1)老年病人常有意识紊乱,常见原因为老年性痴呆,其它可引起老年病人意识改变的原因有尿毒症、感染、镇静药物过量和电解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