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 范 性 文 件 解 析

规 范 性 文 件 解 析

规 范 性 文 件 解 析
规 范 性 文 件 解 析

规范性文件解析

颜鹏

前言

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是各级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行使各项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行政机关指导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行为规范。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合法与否、制定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务院对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非常重视。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8月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按照法定权限及程序立法和出台规范性文件”;明确要求,要“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和国务院各部门要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

典型案例

1、冒烟费

2003年6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吉林省珲春市一些城乡环境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只要看见进城的用车或拖拉机就截住,就要求农民交“公益费”,农民谷称“冒烟费”。

收费依据是1994年吉林省政府的一份规范性文件,但这份文件并没有明确规定这项“公益费”。一项没有依据的收费持续了10年,农民在“要么乖乖交钱,要么车别上路”之间,做着痛苦抉择。

2、馒头办

1998年,河南省郑州市加强对馒头市场的管理,发布“红头文件”——《馒头生产销售暂行管理办法》,市、区两级据此成立了“馒头生产管理办公室”,共有6个,其中1个市馒头办,5个区馒头办,负责监管并对馒头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由于两级“馒头办”为争夺办证权、处罚权打成一团,最终在2001年酿成了轰动全国的“馒头风波”。

规范性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

一是制定主体较为随意,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如有的机关内设机构以自己名义制定规范性文件;一些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在没有行政机关委托的情况下,以自己名义随意制定涉及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二是制定程序较为随意。

有的行政机关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范性文件以及规划和计划,往往根据某领导的一个批示甚至一句话、一次大会发言,便出台一个文件;有的对重要文件没有经过扎实调查研究、

充分论证协调,不经过广泛听取意见、集体讨论决定,也没有经过本部门的法制机构审查把关,而是由业务部门起草好后直接送领导审批后便发布。缺乏应有的程序规则予以制约,实践中往往导致一些行政执法争议的发生,一些规范性文件刚一出台就因违法而不能执行或者被撤销。

三是内容违法。

有的与上位法或上级规范性文件不一致,有的受利益(部门利益或者行业利益)驱动,不顾法定权限和分工,随意扩张本地区、本部门的权限;违法征收财物、摊派费用,创设收费权、处罚权、许可权;推卸法定责任和义务;更缺少指导服务性条款。导致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各行其是,出现“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倾向,政府管理失去有效控制,损害了国家法制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下面将系统的对规范性文件进行解析。

一、规范性文件概念

广义:

“规范性文件”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89年公布的《行政诉讼法》中,但那时的内涵和我们现在说的并不一样。《行政诉讼法》使用的规范性文件这个概念,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

狭义:

实践中,我们为了更好地界定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逐渐从狭义上来认识规范性文件,一般统称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命令为规范性文件。现在法学界和社会上也都接受了这一说法。我们这里所称的规范性文件就是一种狭义的理解,是指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之外,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规定、办法、规则等行政公文。

二、规范性文件的特征

(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是行政机关。

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有着明确规定。《宪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发布决定和命令……”《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一)……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第六十一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一)……发布决定和命令:”从以上的宪法、法律规定可以看

出,行政机关都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权,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可以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命令。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决定和命令,但在实践中,乡镇人民政府主要以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为主。

(二)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

行政法学上依法行政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法律保留原则,即在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等项方面,只有法律明确授权,行政机关才能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职权法定,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涉及公民权利义务时,自始至终皆需有法律依据或明确法律授权,没有明确法律授权均不可为,即奉行“法无明文授权即为禁止”的宗旨。制定规范性文件也不列外,不能超越法定权限。

(三)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所谓法定程序,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对有关主体作出一定行为规定必须经过的步骤、顺序、方式、方法和时限的总称。《立法法》是规范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它对制定法律的立法程序作了详细规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程序提出了原则性要求。2001年月11月16日国务院令第322号公布了《规章制定程序条列》,其第三十六规定:“依法不具有规章制定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参照本条例规

定的程序执行。”所以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应该参照规章制定程序。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执行并遵守《行政程序规定》的规定。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成为判断制定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的主要依据。

(四)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具有外部性。

按照相对人是内部相对人还是外部相对人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外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外部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而对内部的一些规定,如《行政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列举的;行政机关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决定、对具体事项的处理决定、工作部署、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以及其他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影响、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以反复适用的公文等,不属于规范性文件。

(五)制定规范性文件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范畴。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具有向后发生普遍性法律效力并可反复适用的特点。它在法国行政法学上成为规范行为,在我国行政法学上也有“行

政规范创制行为”一说。其有两个特点:一是适用范围为针对不特定对象;二是适用时间为反复适用。规范性文件是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公文,所针对的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范畴。

(六)规范性文件的名称。

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六条规定: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得称条例。”规范性文件的名称参照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一些地方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立法还在此基础上加上了“规则”、“细节”等。此外《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13种法定正式公文文种中,“命令”、“规定”、“公告”、“通告”、“通知”等也常被用作规范性文件的名称。

三、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的规范和限制

根据我国《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共有5个层次的9类行政机关有权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即国务院、国务院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部门;市(行署、州、盟)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部门;县(市、区、旗)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民政部公布的全国行政区划统计,全国有近5万个不同层次的行政机关有权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全省有2000多个不同层次的行政机关有权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这么大范围的规范性

文件制定主体,层次参差不齐,对其进行规范和限制,从源头上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政府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限制。

1、涉及两个以上政府部门职权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践中,一些部门和单位各自为营,随意制定和出台涉及其他部门和单位职权的规范性文件,导致政出多门,职权重叠、交叉、冲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部门之间规范性文件相互冲突,不相一致,不仅使得行政相对人无所适从,也使下级机关难以执行。为了避免政出多门现象的发生,规定涉及两个以上政府部门职权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由本级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或者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

2、重要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批准。制定部门规范性文件,涉及社会关注度高或者涉外、涉港澳台事项时,应当事先请示本级人民政府同意。社会关注度高,是指社会影响比较大,人民普遍关注的事项。比较常见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有“三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拆迁补偿等问题。重要涉外、涉港澳台事项,是指规范性文件对涉及国外和涉及港澳台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规范和调整。由于上述三类事项比较重要,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在制定涉及这三类事项的规范性文件的时候,应当事先请示本级人民政府

同意。

(二)议事协调机构、部门派出机构、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制定规范性文件的主体,必须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根据行政主体的理论,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的社会组织。显然,议事协调机构、部门派出机构、部门内设机构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不能制定规范性文件。

四、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规范和限制

规范性文件可以规范的事项包括两类:一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事项;二是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在规范性文件可以规范的事项范围内,还有一些禁止性规定。

(一)规范性文件不当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

1、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只有法律、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省级规章只能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2、关于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行政处罚法》规定,法律、

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规章只能设定警告和一定数量的罚款,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3、关于行政强制的设定权限。由于以前法律没有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进行统一的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比较乱,除了法律、法规设定了行政强制措施外,规章甚至规章以下其他规范性文件也设定了不少行政强制措施。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2011年6月30日出台的《行政强制法》第十条,对行政强制的设定权进行了严格限制,第四款规定:“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也就是说,规章和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4、关于行政收费的设定权限。《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之所以没有统一规定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收费,并不是说规范性文件都可以设定行政收费,而是因为考虑到时少数省级规范性文件有权设定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项目。针对全国范围内乱收费现象有抬头倾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06年联合下发、2006年7月1日施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四条再一次对收费标准进行重申:(1)收费标准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级政府”)的价格、财政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收费标准。(2)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包括中央驻地方单位,下同),以及全国或区域(跨省、自

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施收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家价格、财政部门审批。其中,重要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应由国务院价格、财政部门审核后报请国务院批准。(3)除上款规定的其他收费标准,由省级政府价格、财政部门审批,并于批准执行之日起30日内报国务院价格、财政部门备案。其中,重要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应由省级价格、财政部门审核后报请省级政府批准。也就是说,收费标准最低层次的审批权限在省级政府价格、财政部门。

(二)规范性文件不得与所依据的上位和相关规定相抵触。

我国是统一的、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就不能依法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社会的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否则就会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只能在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法定权限做出补充和实施性的规定,不得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三)规范性文件不能违法限制,剥夺权益或者增加义务。

实践中,一些行政机关通过制发规范性文件,变相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限制或者剥夺其合法权益,严重损

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利益,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如2007年6月,甘肃省某市拟规定,全市普通级牛肉面馆的大碗牛肉面不得超过2.5元。实际上,只要不违反《价格法》的规定,业主完全有权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定价。该规范性文件显然违法限制了业主的合法定价权。这些规范性文件一出台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最终也没有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执行。制定规范性文件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边界一定要十分清晰。规范性文件不得违法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力,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规定。

五、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程序的严格和规范才能保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为规范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维护法制统一,促进依法行政,近年来国务院、省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逐步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建立了一套严格、规范、高效的制度。

我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行政诉讼法》、《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山东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和《济宁市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在全市第一个制定了《泗水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并以泗政办发〔2012〕15号文的形式印发了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编号为SSDR-2012-0020001。

针对指导性和实用性,《泗水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规范性文件概念、制定主体和权限、制定审查原则、效力期限、公布和备案审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严谨、系统、准确的规定和说明。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针对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中的三个最新亮点要求做一下论述。

(一)年度“立法”计划制度。

《办法》第十六条规定:

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对报送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立项申请进行汇总研究,拟订本级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年度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年度计划应当明确规范性文件的名称、起草单位、完成时间等。

对未列入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年度计划的,原则上不予审查。

我县已经制定了年度“立法”计划,并以泗政办字〔2012〕16 号文件印发。《泗水县2012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共有47个项目,其中计划出台项目35件,调研项目12件。

(二)规范性文件的“身份证”制度

《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

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无效,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下面具体讲解一下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在文件首页版心左上角第1行顶格用三号黑体字标注登记号。例如:泗水县人民政府2012年第1件规范性文件,登记号应为:“SSDR-2012-0010001”。

登记号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登记机关行政区域英文简称加行政级别英文简称加“R”。登记机关行政区域英文简称,如“济宁(JN)、曲阜(QF)、泗水(S S)”等等,应大写;行政级别英文简称,市为“C”,县(市、区)为“D”,乡镇为“T”。

第二部分为年份,年份为登记当年的公元年份,以阿拉伯数字标识,标全称。

第三部分为制定单位代号和登记流水号。制定单位代号为三位阿拉伯数字,政府的代号为“001”,政府办公室代号为“002”,政府部门的代号,按机构编制机关的排序编;登记流水号为四位阿拉伯数字,每个制定部门编一组,按登记顺序,每年从“0001”起,末尾不用“号”字;制定单位代号与登记流水号连续,中间不用连接符分隔三个部分之间用占一个西文字符位的短横杠居中连接。

(三)明确“使命”有效期限制度。

“红头文件”天生的“生命力顽强”,即便是“暂行”的、“试行”的也都长效不衰,威力恒久。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规范性文件已经失去了原有生命力,已经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以下两个案例很值得人们深思。2006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一名市民穿越铁路道口时被火车撞死。经多次协商,铁路部门愿意按1979年出台的178号文件《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暂行规定》赔偿300元。2007年1月19日,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大殷家村10岁女孩殷家华国铁路道口时被撞身亡,经过殷华家属和铁路方面的再三交涉,铁路部门做出了赔偿300元的决定,依据仍然是国务院1979年发布的178号文件。这些案例,真实的反映了过时规范性文件在实践中的问题。

为避免这一现象,《办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规范性文件应当载明有效期和施行日期。

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3年至5年;标注“暂行”、“试行”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1年至2年。有效期届满的,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

规范性文件施行日期与公布日期的间隔不得少于30日。但是,规范性文件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影响法律、法规、规章、上级规范性文件执行,或者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试述学术道德失范论文的范文

试述学术道德失范论文范文 试述学术道德失范论文范文导读: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基于人文社会学科角度下的现状分析 摘要:研究生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通从人文社会学科这一角度出发,总结出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对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剽窃、研究数据造假和借助挂靠基金课题提升发表机会三大问题,并且对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从社会环境、制度和主观因素方面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学术不端一、引言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的质量可以说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投入的不断增大,高校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从表 1 我们可以得到2004 年至2011 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状况,2004 年研究生培养机构(包含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769 家,2011 年为755 家,整个8 年间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但同时从研究生招生人数我们可以看到2004 研究生招生数为326286 人,2011 年为560168 人,8 年间增长了71.68%。 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增长同时也带来了研究生学术研究成果激增的状况。 但学术成果繁荣的背后也隐藏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术道德失范在研究生中蔓延,研究生对待学术态度表现出一种浮躁的状态。 表004—2011 年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情况数量年份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研究生培养机构769 766 767 795 796 796 797 755 普通高校454 450 450 479 479 481 481 481 科研机构315 316 317 316 317 315 316 274 研究生招生数(人)326286 364831 397925 418612 446422 510953 538177 560168 普通高校教师(万人)85.8 96.58 107.6 116.83 123.74 129.52 134.31 139.26 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2)整理所得 在本文,学术道德失范采用江新华教授于2009 年提出的概念 1 ,指学术研究人员用不

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和学术失范(一)

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和学术失范(一) 【内容提要】学术失范乃至腐败已成为学术界以至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的传播,造成了学术的单一化、狭窄化、形式化以及学术管理中的非人本化倾向和部分知识分子特权,成为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学术研究应超越技术专家治国论的研究框架,知识分子既应当成为专家又应当坚持特有的人文价值理性和批判精神。 【关键词】技术专家治国论/学术失范/批判理性 【正文】 近些年来,学术失范乃至腐败已成为学术界以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造成学术失范的原因,学术界已做了不少研究,大致将其归结为“学术政治化”“学术经济化”,学术机制的约束力弱化和学者道德滑坡三大原因。笔者认为这些分析是十分深刻的。笔者所思考的是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某些学术失范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表现得也很明显,而西方学者是将其放在技术专家治国论背景下加以分析的。考虑到我国社会生活结构性的变化和学术发展与国外接轨的大趋势,我认为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的传播,可能也是造成我国学术失范乃至学术腐败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在揭示学术失范、腐败与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的联系方面做一点探讨。 一、技术专家治国论及其话语 技术专家治国论或科技治国论是一种主张专家政治,由科学技术专家

或按照科学技术专家提出的原则进行统治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可以追溯到培根、圣西门和孔德,而圣西门则被西方学界视为技术专家治国论之父。技术专家治国论认为,在当今社会(后工业社会),知识成为新的权力基础,掌握新的智力技术的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和工程师将成为统治人物(1],p.375)。技术专家治国论被认为是开辟了一条各阶层都能接受的通往较完善的社会的道路。 学术界普遍认为,技术专家治国论的本质是依照技术的规则塑造人和社会生活,其理论基础是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这是一种强调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的恰当与否的合理性。工具理性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合理化,它正在成为一种主流意识,现在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是按照技术专家治国论原则管理国家,都以追求效率、产量和经济增长为目的。 然而,西方学术界,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以功利目的和技术手段为核心的工具理性孕育着内在的深刻的文化危机,它造成了现实和先天目的,真与善、科学与伦理的分裂。在当代,工具理性已变成社会的组织原则,渗透到社会的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就了异化、物化或单面的社会和单面的思维方式及思想文化,成为这个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控制和操纵的深层基础(2],p.290)。 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根据美国政治学家卡尔·博格斯(CarlBoggs)的分析,大致包含了专业主义、技术崇拜、学术合理化等方面的内容。

学术规范测试4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作答得2分,错选不得分。 1. 学术研究指在()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 A.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 B.实证精神和研究精神 C.理性精神和探索精神 正确答案:A 2. 以人类为实验对象,实验只能由具备科研资格的人员操作,如果有学生参加研究,应有相关教师负责安排和监督,以保证() A.所有研究资料的安全与保密 B.所有实验步骤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C.所有实验步骤高度完善且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正确答案:C 3. 把注释集中于全文、全书或书中某一章的末尾。这种注释的形式属于()。 A.夹注 B.脚注 C.尾注 正确答案:C 4.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 A.可以再次发表 B.不可以再发表 C.发表时应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A 5. 以人类为试验对象的科学研究,被试人有()试验的权利。 A.参加拒绝 B.自由参加退出 C.更改退出 正确答案:B 6. 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A 7著、编著和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不同。三者的独创性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 A.著、编著、编 B.编著、著、编 C.编、编著、著 正确答案:A

8.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对试验结果的解释、判断错误,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9. 超过刊物退稿时间而突然发稿形成一稿两投,责任()。 A.在作者不在刊物 B.在刊物不在作者 C.既不在刊物也不在作者 正确答案:B 10. 引用未成文的口语实录,是否可以将作者不同时间多次的口语实录自行综合()。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11. 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A 12. 任何学术评价的最终主体()。 A.都是同行学术专家个人 B.不一定是同行学术专家个人 C.都应是非官方学术机构 正确答案:A 13. 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属于()行为。 A.学术失范 B.学术不端 C.学术腐败 正确答案:B 14. 科技工作者在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任务中完成的或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或名义完成的发明创造,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归()。 A.国家有关单位 B研究者本人 C.所属法人单位 正确答案:C 15. 在一种刊物上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期刊发表。这种行为()。 A.属于剽窃 B.属于一稿多投 C.符合学术规范 正确答案:C 16. 把注释的内容置于本页下端,在需要的地方用①、②之类的序号标示。这种注释的形式

高校学术失范分析

高校学术失范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赵世强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系统日益严重的学术失范,从教师和研究生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术失范学术道德高校教师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剽窃、抄袭事件在新闻媒体上频频曝光。学术失范,这个让学术界既震惊又颇感羞愧和愤怒的行为名词,日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所谓学术失范,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遵守学术研究行为规则的现象。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的教育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优势,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源地。然而可悲的是,目前所揭露的学术失范也主要集中在高校系统。正是这一方净土,滋生了少数弄虚作假的学术人,他们违背了道德,做上了“科研成果快速制造者”或“专著机器”,成为学术失范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下面着重分析这一现象: 一、高校教师的学术失范 古往今来,教师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却把光芒留给别人;人们把教师比作蜜蜂,只知辛勤地耕耘和付出,不求回报,却把甜蜜留给了别人。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像黑夜里的导航灯,为人们指引迷津。正因如此,人们对教师所应具有的学术修养和道德修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某些高校教师迷失了方向,急功近利,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个别学者学风浮躁,不专心研究,评奖、评职称时虚报科研成果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严重损坏了高校教师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声誉,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说明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的严重程度,下面仅举2个例子: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优秀教师王铭铭在1998年6月出版于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著作《想象的异邦》中,有10万字左右抄袭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汉译本。事件曝光后,北京大学对王铭铭迅速做出处理,撤销其包括北大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北大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北大人类学教研室主任在内的全部行政职务。 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曾在安徽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研究界都是赫赫有名的。然而,2001年9月,中共合肥工业大学委员会在《关于给予杨静安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写道:“杨静安在截止1999年底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严重抄袭国

研究生学术失范作业

浅析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各种学术失范行为也日趋严重。本文在学术失范进行界定、对造成学术失范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学术失范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学术失范;原因;对策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cademic Anomie of graduate student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universities have mad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in academic research .However ,the problem of academic misconduc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By clarifying anomie in academics and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academic misconducts, w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which will be enlightenment for setting up a set of academic standards. Key words :Academic Anomie;Causes;Countermeasur e 高校学术领地一直被外界看作是块“圣洁的土地”,尤其是被誉为“学术圣殿”的研究生院更应如此。令人担忧的是,这块领地的严肃性和圣洁性已经被严重污染。“钱学森之问”在拷问着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日益蔓延的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影响了学术的圣洁和声誉,损害了学术研究社会存在的能量根基,成为扼杀我国学术创新、危害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学术失范行为在当今高校学术界比较普遍,在研究生当中尤为突出,恰如郭世佑先生所感叹的那样:“凡是在我国学术界所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依据。” [1] 一、学术失范的涵义及主要表现 (一)学术失范的涵义

当前学术失范现象分析与对策

当前学术失范现象分析与对策 作者:曾如珍, 刘琳, ZENG Ru-zhen, LIU Lin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刊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6,32(6) 被引用次数:5次 参考文献(5条) 1.江新华学术何以失范--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 2005 2.王晓华学术失范与中国学术的深层危机[期刊论文]-学术界 2001(05) 3.姚利民论学术腐败及其治理[期刊论文]-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4.杨玉圣学术腐败、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期刊论文]-社会科学论坛 2002(06) 5.张保生从学术失范到学术规范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高一箴.朱天慧.Gao Yizhen.Zhu Tianhui关于学术失范现象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继续教育研究2006(2) 2.谢维营.刘晓雪对我国"学术失范"现象的制度伦理分析[期刊论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3.曹卫国学术失范原因探析[期刊论文]-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5) 4.原因和对策:关于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 5.张莉莉.Zhang Lili学术出版者控制不力问题的反思——站在反学术失范的视角[期刊论文]-东岳论丛 2007,28(1) 6.杨林.YANG Lin单位制度、学术社团与学术失范[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4) 7.岳可芳增加科学技术含量建设晋城绿色通道[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7) 8.郭国红试谈高校职称评审与职务聘任[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 9.黎秋华科技创新与绿色设计[会议论文]-2007 引证文献(5条) 1.曹春宇.赵进体育科学研究现状反思[期刊论文]-体育文化导刊 2008(5) 2.甘剑锋论现代大学精神的不易旨归[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 2008(10) 3.阎光才.张银霞高校学术失范问题的探索性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2) 4.陈淑妮.裴瑞芳.陈贵壹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认知的实证研究及其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7) 5.常亚平.蒋音播.阎俊基于组织因素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期刊论文]-管理学报 2009(2) 引用本文格式:曾如珍.刘琳.ZENG Ru-zhen.LIU Lin当前学术失范现象分析与对策[期刊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6)

关于学术失范现象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术失范现象的几点思考 摘要:学术失范是学术界不正之风的表现;在对学术失范的表现分析、原因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学术失范的建议,以期对学术规范的建立有所启示。 关键词:学术失范;表现;原因;建议 学术失范是对学术界的不正之风的概念表述,是指一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学术堕落行为。有针对性地根治学术失范现象,是实施学术规范的第一步,也是加强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因而探讨学术失范的表现、原因以及其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学术失范的表现 笔者认为,学术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学术成果的粗制滥造、东拼西凑、有些已经自称“著名”学者的人,由于经常性地东拼西凑学术成果,连自己都“拼”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第二学术成果的低水平重复,没有任何学术传承、学术积累,更没有任何学术创新的“学术成果”,而且这一类成果目前在学术界数量上多得惊人。第三隐匿自己的学术论点的渊源,参考文献列了一大堆,但涉及自己的关键性学术论点的参考书却没有列出,有意漏引他人的成果。第五抄袭国外学术成果的核心观点或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这种现象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中并不少见。第六无偿占有学生的学术成果,有些老师强行甚至欺骗性地摘取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占为已有。第七学术研究成果的“老板化”、“主编制”。“老板化”是指凡是参加课题的,参加者所有的成果的署名,都以“老板”为第一作者。“主编制“就是自称为”主编“把别人的学术成果作一些形式上的编排,堂而皇之地形成了个人的学术成果。第八攀附名学者,自我包装、自我炒作、自我宣传低劣学术成果。第九一稿多投,改头换面,重复发表。第十跑奖、要奖、骗取学术名誉等。 二、学术失范原因探索 除了目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不正之风对学术界的影响和渗透因素以外,学术失范的原因在学术界内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道德沦落

学术失范的社会学解读

学术失范的社会学解读 ——以失范理论为视角 作者:秦乃思 来源:学术批评网 来源日期:2009-4-7 本站发布时间:2009-4-7 9:14:05 阅读量:220次 一、引言 学术自古以来即是一项神圣的志业。梁治平先生引用《韦伯斯特第三版国际大辞典》的定义指出:“学术不仅指专科的学问或知识,也指学者的品质与特性。在此意义上,这个词可以被用来指‘真诚追求真理所包含的一切活动和态度。’”[1]而以学术为志业的学者理应“本能地要求进一步发展科学,特别是发展他们所选定的那部分科学。”[2]但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学术领域的抄袭、剽窃、不实署名、伪注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问题愈演愈烈,如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抄袭案、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抄袭案层出不穷,并且被曝光的还只是“冰山一角”。这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而且贬低了本应高尚的学者形象,更严重阻碍了学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有鉴于此,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共同体内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学术失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梳理,如方流芳教授的《学术剽窃和法律内外的对策》、何毓琦教授的《中国学术失范的原因及实例》等,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学术失范的著述,有江新华先生的《学术何以示范——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从文本上说,江先生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状况是比较到位的,但因其研究主题的的限制,故主要是从道德层面对大学中学术失范的状况进行分析,尚缺乏宏观建构;另外,在运用默顿的理论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本文从越轨社会学中的失范理论入手,对学术失范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分析。 二、从失范到学术失范——对学术失范的成因和控制对策分析 (一)失范理论 “失范”(anomie或anomy)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文,在16世纪的神学中,是指不守法和亵渎神灵。失范作为一种社会学上考察的概念,首先是一种越轨行为,“并不只是指个体行为,它也涉及群体的活动。”[3]第一个在学术上提出失范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他在两个不同意义上使用了失范的概念:在《社会分工论》中,“失范只是暂时的规则匮乏状态,社会习俗仍旧可以规定和协调新的社会器官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4]而在《自杀论》中,失范却又表现为“能够限制个体欲望的特殊规范类型的缺席状态。”[5]

《厦门大学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厦大研〔2018〕71号 全校各单位: 现将《厦门大学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厦门大学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厦门大学 2018年9月21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关规定,营造我校诚信、严谨的学术风气,维护良好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处理厦门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工程、实验等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学术失范或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条查处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应当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正当的原则。 第四条参与查处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回避原则与保密规定。 第二章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 第五条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可根据程度轻重分为学术失范行为与学术不端行为。 第六条学术失范指轻微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学术失范行为包括: (一)数据核实不足; (二)文献引用出处注释不全等;

(三)其他轻微违反学术规范的失范行为。 第七条学术不端是指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学术不端行为包括: (一)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三)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四)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 (五)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六)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七)其他违反学术规范的不端行为。 第三章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经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授权,厦门大学学风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学风委员会”)是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是履行对我校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建设进行指导、咨询和调查等职责的机构。 校学风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受理相关举报以及处理校学风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秘书处设举报电话和邮箱,在网站上予以公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