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发表时间:2013-01-21T16:26:12.85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旦增

[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的。

旦增(米林县中心小学,西藏林芝850400)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选择利用,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利用探究,强化认知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在探究尝试计算“8.54÷0.7”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转化方法:一种是将8.54÷0.7转化为85.4÷7,一种是将8.54÷0.7 转化为854÷70。在汇报交流时,请两位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将8.54÷0.7 转化为85.4÷7 来进行计算更简单。此时,可以进一步引导,遇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应该以哪一个数为标准来进行转化?通过上面的尝试探究、对比讨论,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先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同时为后面的计算做好了铺垫。

二、利用质疑,启迪思维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体。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当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时,课堂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这种意外和新鲜往往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鼓励学生质疑能引发精彩的非预设生成,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个内容时,从复习乘法分配律的归纳到得出结论都进行得很顺畅。可就在全班学生都在埋头做笔记时,有一个的学生说:“老师,这个算式就不符合乘法分配律。”

笔者快步走到他身边,看了一眼,心想:这不正是本堂课要解决的一个学习难点吗?本想等会儿重点强调。笔者抓住这个教育的时机,立即让他说出了算式,且一边板书(2+7)×2=7×2+7×2,一边解释:“左边算式的计算结果是18,而右边算式的计算结果却是28,它们不相等。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学生们的一番激烈讨论交流,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为此,笔者表扬肯定了这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努力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胆略,鼓励学生质疑,并不失时机地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使学生将更多的个人经验融入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三、利用练习,调整教学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利用学生练习,从反馈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获取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

教学完小数乘法后,在一次练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学生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居然按照小数乘法的对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案例引起了笔者的重视,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增设了一个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对比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对比,强化了对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避免了知识的混淆。

四、利用错误,促进思考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典型的。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能独具慧眼,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使错误巧妙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在教学完小数乘法之后,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65 平方米,用边长0.8 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100块够吗?结果在全班学生中出现了三种解答方案:

一是0.8×100=80﹥65,答:够。

二是0.8×4=3.2,3.2×100=320﹥65,答:够。

三是0.8×0.8=0.64,0.64×100=64<65,答:不够。

在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将这三种解答方案一一板书了出来,但没有马上给予评价,启发学生思考赞成哪一种,说明理由。学生们开始展开激烈的争论。

“我认为第一种解答方案不对,因为0.8 表示的是边长,不能直接和100 相乘。”

“我认为第二种解答方案也不对,因为0.8×4 求的是地砖的周长,这道题应该先求出地砖的面积。”

“我赞成第三种方案,因为问100 块砖够吗,就要先求出一块地砖的面积,这里只告诉了地砖的边长是0.8,要求它的面积就应该用0.8×0.8。”

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使全班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该题的题意,并且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有趣味。

当学生知道了正确的解答方案之后,笔者又追加了一个问题:“如果想要第一种解答方案0.8×100=80 成立,这道题该怎么改一改?”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把用边长0.8 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改为‘用0.8 平方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学生已经理清了这道题的数量关系。

数学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的疑惑或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利用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细心倾听导致学生错误的理由,找到产生错误的根源。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身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有效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促进学生的发现、探索与思考,让数学课堂在生成中异彩纷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