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课改之路

我的课改之路

我的课改之路

王晓光

从事教师工作十余年,经历了两次教学改革。对于教改,从心里上说,我认为教改就是改变教材,而方法却无需改变多少。对于这一次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我开始从心里也是排斥的。

但是必竟是学校的要求,自己只能硬着头皮上吧,一步一步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做。按步就搬。过了一个月,我发现了学生的变化。第一点变化:学生从以前的只听不思考,变成了主动的思考质疑。课堂比以前活跃了,而且有质量了。导学案从一开始我认为的负担,到现在成了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且以它为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第二点变化:学习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进行课改之前,学生都自己自以为事,各扫门前雪。班级没有团结性,同学之间也喜欢斤斤计较。进行小组建设之后,小组在小组长的领导下,进行了小组的文化建设,每个小组教有了自己的名字,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充满了凝聚力的集体。再进到班级之后,就不再是乱哄哄的一锅粥了。而是在小组长的领导下,有序秩的学习。

第三点变化: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高效课堂给我如下的感受: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就阅读教学来说,我在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设计了四步教学模式。

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

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掌握方法的情况下,可以自己组织阅读课的教学与展示,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组长的监控下,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就充分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对于高效课堂,我也由当初的不理解,不愿意,到现在举手欢呼。虽然我的课堂还不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但至少比以前的死板让学生感学趣了很多。并且学会了用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

但是到现在实施高效课堂已经一年了,在收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深深的困惑着我。

在各种评价都实施之后,我们的学生变得不再积极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调动学生疲惫的学习热情。

随着学生的渐渐长大,做主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当教师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制止他的无理取闹,扰乱课堂,我们该怎么办?也就是如何给学生的评价以相应的回报?

我的课改反思

我的课改反思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知道自己肩负着多重的任务。为了让学生的生命绽放出力量,为了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我们就要加快课改的步伐,并且在课改中不断地反思。 【关键词】班主任;课改;反思 随着全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校也加快了课改的步伐,出台了相应的课改措施与方案,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知道自己肩负着多重的任务。为了让学生的生命在新的课堂里绽放力量,为了让学生在新的课堂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那么就要走课改之路。 1 首先转变观念,我们要坚信,课改是正确的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为了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在开学之际,在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先后到了新圩中学和文华中学听课,学习,还听了专家报告,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我对新课改有了初步的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课堂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所以,在课改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由于我认真学习课改资料,到文华,新圩等成功学校现场观摩,积累别人的先进办法,形成自己的课改理念与模式。一开学,我马上进行小组建设培训,先开组长会议,我套用杜郎口校长的话“我们班的课改成在组长,败在教师”作为组长首先要行动起来,组织本组的成员独学,促进对学,有不懂的问题在本组中群学,还是不懂的、或是一题多解的,或有争议的题就板书到本组的展示台上展示,我认为小组建设很重要,组长的作用更是关键,我对组长进行反复培训,鼓励,教育他们既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帮扶,不要恶意攻击。培训好组长是我作为班主任对班级建设的第一步。但是,尽管我经常开组长会议,如我们班的奋斗组,因为经常落后而对本组荣誉表现得无所谓,尽管组长有心“力挽狂澜”但组内成员由于懒惰加上基础较差经常不合作,致使组长“心力交瘁”,成为落后一组,一旦有些组放弃也影响到其他组的情绪,其他组的组长有时也会只顾自己学会而忽视了合作,因此小组建设仍有时流行于形式,因此我要制订相关激励方案,重新任命小组长,把小组建设这一块先做好,做活。 2 我制订好相关的量化评优方案

最新我的课改之路发言稿

我的课改之路发言稿 开学之初,袁校长作了关于转变教学方式的讲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股改革的春风,在邗中的校园泛起了波澜。“转变教育方式,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有幸地被选为初中语文组的代表,开设新模式的研究课,就《窗》这篇课文一共上了五堂课,如今再回首这五堂课,我想其实就是通过打磨,暴露问题,抛弃旧观念,凤凰涅盘,获取新的模式。 王国维先生在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斗胆借用一下,来形容我这五堂课以及这半个学期的实践所走过的历程。 阶段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想,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为什么我们举十隅,而学生不能反一隅时,我们依旧喋喋不休?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什么我们常常要代替学生来回答?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为什么我们更愿意灌输知识而不给他们反思的时间? 但是真要改革了,我又变的无所适从:一方面自己的观念无法立即改变,对新的教学方式很不适应,这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另一方面又很不放心学生,以前千叮咛万嘱咐的东西他们都不会,现在他们真的能自主学习吗? 面对着困惑,初中组经过学习和研讨,让我在迷茫中认准了方向:我们的课堂应当放手,将更多的空间让给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让学生自主发展”来设计。 阶段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堂课上完之后的沮丧。课堂上很多次我都感觉我体内有无数的话语要喷薄而出,但是被我硬生生咽回。我管住了我自己的嘴,但我没有撬开学生的嘴,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原因在哪里?因为问题设计上的导向不明显,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 第二堂课,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将两个问题重新修改,导向明确,问题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能得以发散,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课堂开始活跃,但思维一放开,我却又急于把他们的思维收回来,很显然,我自己在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同时,却又想要学生分析的一致性。所以在第二堂课上,我的话明显变多了,我太急于发挥自己的导向性,我想要牵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往我设计的思路上套。 感谢同仁们对我的批评,我想我在无意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就是传统课堂上的弊病,不敢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敢让课堂由“一言堂”变成“百家争鸣”。

学校课改工作制度

吐列毛杜中学课改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达到规范我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遵照上级推进课改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深化推进课改的工作制度。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工作计划 为了坚定我校教师深化推进课程改革之步伐,激发工作热情,我校紧紧围绕以下目标制定该项工作计划。 1、提高认识。在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今天,如不提高教师的认识,就不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因此,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和教育理论。 2、转变观念。教师要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理论水平,改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 3、提高课堂质量。要深化推进课改,就要不断提高课堂质量,要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要真正落实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保证学生课堂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

4、优化教学管理。在提高课堂质量的同时,要设法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及业务能力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课改的过程管理 1、科学统筹、持续推进。深化课改必须要全盘考虑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要划分各项工作环节的主次关系,有机协调,要突出重点,坚持科学统筹、持续推进的策略。 2、切合实际,勇于创新。要根据我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孕育一套属于自己推进课改的思想,开创一条高效的课改之路。 3、注重方法,科学研究。要推进课改必须要讲究方法,要努力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不盲目实施,要确保课改工作的稳定性。 三、增设推进课改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考勤制度 学校每次进行新课程改革研讨和培训都要严格考勤制度,对教师参加培训的出勤情况要进行记录,并把教师参加课改培训情况同对教师的评价挂钩,做到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 (二)奖惩制度 为了激发教师深化课改的积极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学校建立课改奖惩制度。凡是在课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在学年度教师考核评比中有被评为“优秀”的优先资格。

小学语文老师成长故事-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小学语文老师成长故事-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时间流逝飞快,不知不觉我已从事教育教学有十多年。回想以前自己的教学,觉得现在我的教学逐渐开始进行反思问题,研究问题,当然在反思中我也慢慢成长起来。虽然离成熟的教学教研相差甚远,但是我还是写一写自己的教学教研的成长之路。; 教研让我成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 以前总认为语文教学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照本宣科,让学生抄写、熟读、会背重点词句,教学任务就完成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讲台上的我犹如一位演讲家,滔滔不绝,学生的一张张小脸在沉默,一双双眼睛暗淡无神,感觉到我的语文教学出问题了。 自20**年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后,我带着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走入课改,当时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课堂要“活”,我们上的语文课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上我们让学生把课文用绘画、小诗、歌曲、舞蹈……等新颖形式展示课堂的创新,这样我们的公开课、优秀课已在头脑中形成定式一定要让音乐、美术等多学科融入语文课堂.; 一次,我参加了小学语文听课,专家的讲解中我感受到一堂课成功之处在于课堂教学中是否从小处着眼,加强品词析句地指导,加强书写指导;是否引导学生感受语文课的语言味;是否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思想,尊重学生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只观注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新奇,而忽略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在后来的教学中每堂课下我都帮自己找找这堂课中我用了多少时间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长期的反思让我的教学积累了一点经验。

在一次学校教研活动授课中,我所授《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那种花很多时间用来让谈个性体验、展示自己的感悟成果,更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课堂让学生多读文本,说说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理解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会运用作者优美的语言和总分的表达方法。课堂上我发现一张张快乐的小脸,一双双思考的眼神,一个个精彩的发言……我的教学方式受到当时中心教研组教师的一致好评。从此我知道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知识的传授,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教研提升我的课堂教学水平; 参加工作,我满腔热忱走入课堂,但是走入教室发现一切并非我想的那么容易,课堂中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课、不会思考……等问题,教学出现高付出低效率。有了问题怎么解决? 开始生怕学校老师领导笑话,“正规军”连个学生也弄不到手上,我每次上课看邻班的老师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经过模仿学习我发现孩子渐渐知道学习了,模仿学习给我很大的信心。后来,我开始反思自已的课堂,发现学生不会听课的问题,我就开始查找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听课习惯和听课能力的书藉。当发现学生不会学习时,我就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加以效仿……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在发生着改变,这让我尝到书藉带来的进步。; 我带着自认为还算不错的教学方法参加优质课竞赛,失败的结果重重的打击我年青的盛气,静下来反思,仅靠一个人的自学、自悟是不行的。在以后参加教学活动竞赛时,在准备课时,我先经过自已读教材、教参试备课,邀请年级组几名教师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中心教研组长带领大家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制定,到教学设计

走课改之路创自我特色

走课改之路创自我特色 闵行区颛桥中学七年级《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实施《体育与健身》课程时,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在设计单元教学流程中, 以课改理念为核心,通过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分析、评价的实施等方面来促进健康、健身,形成奋进、自信、协作、创新、有个性特点的发展方式。 二、相关分析 1?教材分析:接力跑融接力技术与跑于一体,接力技术的好坏决定跑的成败,根据七年级接力跑的教材特点,确定下压式传接棒技术为重点内容。因此,把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设计为四个课次。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是上海全面推进二期课改的首批实验群体,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但是,思维、实践等能力尚在发展之中。针对其特性,充分利用校园硬件,挖掘学生资源,促进学生成长。 三、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2、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通过接力跑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小组学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四、主要教学环节 1 ?自制接力棒、激发求知欲 第一课次:学习内容一一“上挑式”传接棒。课前引导学生对接力知识进行探究。 设计学生制作接力棒,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接力跑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上挑式技术要领的掌握,挖掘学生主动求知能力。 2.口诀化教学、学练显效率 第二课次:学习内容——“下压式”传接棒。研究教材,把技术要领编写成“口诀”的词句,便于学生记忆,建立正确传接技术的概念,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3.技术寓游戏、巩固有兴趣 第三课次:学习内容一一“下压式”传接棒。重点是“引跑传接”的时机,根据接力跑技术的要点,发动学生结合教具、学生实际,相互用接力棒调整传接距离,在追逐游戏中学习技术,营造积极奋进的探究氛围,学生既学到传接棒技术,又增进练习的趣味性。 4.运用与实践、会学亦会用 第四课次:学习内容一一合理运用“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运用学会技术同时,延伸为会学的方法,开展多种竞争、比赛,并设置不同的场景、环境,达到学习的目的。 闵行区颛桥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接力跑》单元教学流程

反思我的“课改之路”

反思我的“课改之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反思我的“课改之路”文章内容 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反思我的课改之路”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生 创造了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强调全面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它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作为 直跟随课改脚步的实验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边学习边教学的过程中,我积极汲取和消化课改新思想、新理念,在完整的理论指导下,我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去。 有人说: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经常回过头来,仔细思考一下,今后才能做得更好。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在四年的课改历程中,我感想颇多,现一一记录如下,愿与各位共同探讨 、对创设情境的几种做法:1、创设情境要充满童趣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

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 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 习中。如分与合,我设计了拍手、对口令等游戏,变换形式 地练习, 8 的组成我拍 2 下,同学们拍 6 下,也可同桌拍。 9 的组成,我说 8,学生说 1;也可我出卡片 8,学生出 1,也 可同桌玩。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加深了理解,在自然愉快 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 2.创设情境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 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 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 的,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如实践活动课《量一量》设 庹,并到篮球场去量,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测量方案,尝试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学生兴趣很高,使课堂上所学的知 识充分体现在生活中,学生们深深感到:学数学,真有用! 从学生生活出发, 从学生的家庭入手, 从学生周围环境着眼, 是我们对如何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几点感悟。 当然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所处环境不一样,所选择 的方法更是不尽相同,不论怎样,只要注意挖掘,就会发现 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服务 3.创设情境具有开放性 问题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问得恰到好处,可以引发孩子的 思考,也可以练习让孩子问,逐渐到会问。可以设置具有挑 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 之”。 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 非常好, 将量渗透到生活实际中, 量出自己的一柞、 止 步、

我的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我的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年华似水,岁月飞逝,回首相视,竟已在教育这个行业里耕耘了十五载了。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我一直秉承的理念。我曾多次对我的学生说“认真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勉了。 多年以前,我曾经读过臧克家先生写的一段话:“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他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幼苗的人,他会欣赏到它生长的风烟;一个忘我工作的人,他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永远鲜活;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他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臧克家先生的诗句正是我从教多载心声的写照。2000年从海南琼海师范学校毕业,我走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岗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开始体会了那诗句的甘甜。冬去春来,花谢花开,转眼间踏上讲台已十五载。流逝了却是永远难忘的岁月中,我经历了喜怒哀乐,也品味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无怨无悔,也乐在其中! 2000年刚从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在XX小学任教。那是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条件简陋。现实与理想的强烈落差,我觉得一下子心情跌到了谷底,也曾怀疑自己成为教师的选择。可当我面对那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目光,面对勤劳朴实的家长的殷切希望,我那彷徨、迟疑的念头顿时烟消云散了,于是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没有工作经验,我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生成绩不理

想,我就放弃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学年统考中,我所接的五年级二班的成绩便升至全镇第二名。还记得当年执教的班里有一位女学生,经常衣着不整洁,头发凌乱,上课总是一言不发,下课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成绩极不理想。经过多方了解,我知道了她同学父亲早逝,家境困难,又有严重的自卑心,同学们嫌她脏,都不愿意和她玩。同时我还惊奇地发现这位同学智商并不低,学习上只要一点拨就懂。于是,我就经常和她“套近乎”,请她帮老师收发作业,请她帮老师批改作业,……作为回报,我送她一把木头梳子,并告之老师希望见到漂亮的她。我还暗地里嘱咐同学们玩耍时邀请她。“丑小鸭”终于变了,曾同学的衣着变整洁了,头发也不乱了,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了。一番“良苦用心”下,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期末考中取得了81分的好成绩,欣慰不已中我终于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伟大,至今我还能记得她那羞涩笑容中落出的两个浅浅酒窝。 在农村有太多的孩子需要老师的爱心浇铸他们脆弱的童年,而这决非仅靠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所能办得到的。在农村教学的八年工作中,这样的故事经历过许多。我相信只有无私地奉献爱,处处播洒爱,我们的学生才会在爱的激励下不断进取,成长为撑起祖国一片蓝天的栋梁。与此同时,我也获得了市、区优秀教师等称号,这些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信念——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课改之路

课改之路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当今,“教育理念”一次风靡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新教育”等成为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成为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 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的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身体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认真摸索符合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课改之路。 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成功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愉快体验,还有对学生的自信、自尊、良好的个性、健康状况、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意志品质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必须转变自己教学观念,使自己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书的教书匠,而是一个懂得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运用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同时还要不断的探索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语言的把握、课堂环境的布置、教风学风建设以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课堂潜在因素。 我深刻领悟到: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应努力实现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新课程改革之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更需要学会互相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我通过互联网看课例、教育理论专刊等途径积极接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行之有效的结合我校的实际,深入思考,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新课改初具雏形,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旧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不断总结搜

我的课改经验心得

我的课改经验心得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落实课改,体现学生的主体、主动要看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为此,我努力构建自己的课堂结构,以期促进学生的成长。以下是我的课堂流程介绍。 运用故事、情境、设置悬念、抓住课题等方法导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借助课前预习(各年级结合学生特点培养相应的的预习能力),标出小节,读准字音,选择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运用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读通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在重点处或有感受的词句旁写下简单批注,试着提出问题并自主解答,不能解答的批注存疑。 课堂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掌握的字词及方法,不解的字词进行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收集记录下来;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谈理解或提出疑问,讨论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试着解决,解决不了的也收集记录下来。 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范围内汇报,说说字词掌握情况,读读课文,汇总合并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待下一步解决。

这个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自由和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从心底里放松,可以随心所欲地汇报自己的学习所得,不像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那么拘束,课堂气氛很融洽,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能都不大一样,大家各抒己见可以取长补短,这样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还实现了资源的开放。最终学生可以得到内在的自由,个性的张扬,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实现了课外资源的引入和共享。 带着归纳出的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阅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解决问题,加深理解感悟。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展开想像,并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入境入情地读,感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产生情感共鸣。 这个环节体现学生是带着问题自己朗读和感悟的,是带着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的,是自己去理解和内化的,这正是尊重生命关注生命的表现。 通过续编故事、课外拓展阅读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在对比阅读中,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

课改之路任重道远

课改之路任重道远 泸州天立国际学校何树文学生的分数是老师的功劳簿,也是老师的钱袋子,学生成绩的好坏关系到老师的评优、晋级。但以分数论英雄,学生们怕学物理;以分数论英雄,使我们失去“爱因斯坦”;以分数论英雄,中国至今没有培养出一个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专家对中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是最喜欢的学科:英、数;最不喜欢的学科:政、物;实用性最差的学科:政、史;内容偏多的学科:数、物;内容太难的学科:物、数;压力最大的学科:数、物。可见物理已成了中学生心中最难、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看来物理的课改之路任重道远,而课改的成败主要还是在于我们一线的老师努力。有人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而我认为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不能将其完全对立起来看的。更何况在现在社会的大环境继续“穿新鞋,走老路”也是不现实的。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中我们十分注意初二的第一节物理课——“走进神奇”,教学中老师不仅仅指导学生看插图,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吹不掉的乒乓球”(力学)、“重新沸腾的水”(热学)、“音叉激水”(声学)、“筷子折断”(光学)或“吹不灭的蜡烛”(光学)、“尖端放电”(电学)。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初步给学生展示了物理的几个板块的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物理是有趣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

持的基础。 在讲沪科版课标教材的第一册第一章的第二节“科学探究之路”时,涉及到对科学探究七个环节的理解和认识,若照本宣科,甚至只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七个环节,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讲这一节的时候,用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使枯燥的七个环节活动起来。“一张纸能承重吗?”——提出问题;“能或不能”——猜想与假设;“动手准备器材”——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动手探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根据实验探究作出评价”——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时间是有限”,——交流与合作。 在讲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观察时,采用给学生调“可口可乐”的办法,收到了奇效。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将白糖展示给学生看,然后一本正经地说这可是老师的独家配方,故而另两种配料(有色的豆油,无色的醋)暂时保密。接下来老师将白糖、豆油、白醋倒入一烧杯中,并用筷子将搅拌均匀,用中指蘸一点“可口可乐”,迅速将中指弯曲,让食指放入口中,并做出很好吃的样子。最后鼓励学生来尝一尝,学生多半会上当的。这样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地指出学习物理应注意——观察,学生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巧卖“关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摩擦力时,设计一个拔河的小游戏,请同学来和老师拔河,学生表现的很兴奋,都表示愿意和老师比赛。我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一端涂有油的棍子,说今天我们就用它来拔河。第一次选择一名女生,请学生猜一猜谁能获胜?同学们异口同声:老师。可结果是我输了,

我们的课改之路在何方

我们的课改之路在何方 说到课改工作,在我们普通的农村学校看来,派出去的教师参加教育发达地区先进教学与管理的观摩培训也不在少数,但落实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中则大多呈现出全面开花,形式上十分热闹而实际效果上起色不很明显,在体现课改的方式上,不少农村学校找不到突破口,多以听听课、评评课、写写文章。如果要上课题也是停留在文字上的多,实际工作中坚持付诸实践的少,更有甚者歪理曲理解为是给学校装门面,为教师个人评职称创造条件,使得教育科研不能有效融合于学校课改的实际,形成研与用两张皮的现象。所以日复一日,工作照样在做,学校教学风格仍涛声依旧,总是难登大雅之堂。我作为校长,应负主要责任,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带领老师们踏上精品教研之路在何方啊? ㈠该不该接受课改 师培训、行政号召……。应该说大政方针已定,不是改不改的问题,只是如何改,改的实际效果问题,因此课改工作毋容置疑,从工作纪律上讲,我们应该接受课改,可现实中有两大沟壑始终难以逾越。一是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知识与能力两项指标孰轻孰重难以取舍,能力高低评判难以操作和量化,为公平和稳定起见,国家考试制度也是在摸索中艰难前行,目前仍以文化知识考核为主,学生能力考核为辅,考试的指挥棒决定着人们的工作取向,这应该说是主要原因。二是执教者传统的教学思维惯性难以克服,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师讲、学生听占据主课堂)时间+汗水,照样在出“成绩”,因此不管学生能力如何,只要分数高就行,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泯灭了教育的真谛,扼杀了学生发展的潜能。现实中的“高分低能”、“读大学无用论”、“大学毕业即失业”、“北大生辍学读技校”等怪现象将教学改革的功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师、家长与学生的思想上、意识形态上树起了一道困绕和阻碍课改的高墙,形成了教师改家长压,学校改家里补,课堂改课后补”的怪圈。三是我们的老师在心理上没有做好课改的准备,看课改的眼光短浅,总是认为习惯了的传统方法来得简单快捷,课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工作上,是一种额外工作负担,没能认识到成功的课改就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捷径的路子。这三大原因是目前导致我们课改工作迟迟不能大刀阔斧推动的主要症结。第一个层面是国家战略,相信它的实质性改革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一旦时机成熟,是带有行政强制手段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当务之急了。换句话说,你准备好了吗?可以不要求一蹴而就,但应该行动起来,首先从观念上改变自己,改改传统的教学思想,反思一下自己一路走来所用的套路、效果如何?乏味不?学生欢迎不?时代如此高速在发展,而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手法仍停止不前,不落伍才怪。其次从理论上丰富自己,多学习,多借鉴,让自己改起来有底气。再就是从课堂上着手,试着改改满堂灌的陋习,多放手一下学生,关键看你如何设计、如何组织使放而不乱,达到预期目的。不要奢想一两堂课就有效果,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地约束自己少讲,培养学生多“动”(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一旦养成可能就会春暖花开。分析不愿做的原因可能有:一是怕失败,功利心作祟;二是怕麻烦,老套路轻车熟路,最关键是第二点,这需要我们提升师德修养,践行学高为师的价值观。试想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有想成为优秀教师的追求,困难都可以克服,但如果任何一项改革都患得患失,那也终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应该行动起来,紧跟形势,接受课改。 ㈡如何进行课改? 课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设计,而且也是一个复杂工程。目前也还没有一条完全畅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路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翻转课堂,解决“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个问题,现实版中很多名人大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法都是在围攻这个堡垒,找最佳的突破口。虽教无定法,但主攻方向没变,我们听专家辅导,看

我的成长之路教师演讲稿精选

我的成长之路教师演讲稿精选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我的成长之路教师演讲稿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说:其实地上有很多路,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坚持走下来,一定会越来越宽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人生之路。回望我自己走过的路,虽然不那么宽广,不那么平坦,却洒满了汗水和泪水,也留下了一串串用心走出的深深脚印…… 村小、实小、名校——我的行走之路 回顾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十几年历程,有这样几个词将记刻在我人生的辞典中:村小、实小、名校,它们是我人生山路上的一级级台阶。 1989年中师毕业后,千方百计想留城的我,连乡镇中心小学都无法留下,被分配到一所村小工作,而且一呆就是十一年。一开始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常常废寝忘食,曾一人担任两个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得兼顾一个班的班主任。可是为师之路也不是平坦的,记得上班没几天,我就遇到了“麻烦”,乡镇教育助理来听课,我穿着一件红衬衫,踌躇满志、信心十足讲了起来,可他们的评价是:此人油腔滑调,讲课重点不突出,对我的教学能力很是担心。

为此,我几天睡不着觉,这就是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我?从此,我刻苦学习,虚心求教,终于在第一次参加乡镇统考中,所教班级的成绩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才打消他们的担心。渐渐地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社会的赞许。 可是几年下来,我又开始思考了,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吗?就这样成为一个“教书匠”?显然不能。于是我静下心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常常挑灯夜战。没有资料,采取自费订阅和去书店购买;没有专家指导,我就到处请教,市县教研室是我常去的地方,并且一听说有教学业务的学习和比赛,我都尽力参加,有时还毛遂自荐。那些日子里我不仅出色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还多次参加了教学比赛,每一次参与都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渐渐地我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1995年我被建湖县教育局聘为小学数学教学能手,1998年我被评为盐城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作为村小的老师能成为市级教学能手,成为当地的美谈。然而别人不知道,这是我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当别人在休假的时候我在研读教育专著,别人在热衷于搞家教的时候我在钻研教材,我曾几乎读完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著作,研读了十多本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专著,以至到了结婚的时候我连一台象样的电视机都买不起,因为我的微薄工资几乎都投进了购买资料和自费出去学习了。所以当我看到有名师

“生本课堂”课改之路-2019年精选文档

“生本课堂”课改之路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和教育政策分析家戴安娜?拉维奇说:“在教育中没有捷径,没有乌托邦,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武器,没有神话也没有童话。学校的成功很难像生产线一样移植。”临沂四中人不仅认识到了,而且敏锐地观察到课堂模式背后必须有一个系统在支撑,比如听评课制度、备课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学校管理机制和学校文化建设等。 2013年,临沂四中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一届领导班子围绕“尊重规律办教育,从细从严抓管理,依靠科学提质量,以人为本促发展”的办学思想,营造“风正气顺心齐、科学优质高效”的工作氛围,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力图从整体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系统构建学校文化体系这一源头抓起,为课堂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一、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转变观念 教学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人,取决于学生认知基础、学习动机与风格,取决于教师深厚的学术背景、美丽的心灵与高尚情操的精神力量,甚至取决于其他与教学有关的人,而不完全取决于模式。为了让老师转变观念,学校除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级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性培训之外,一直坚持实施系统的校本培训。

1.专家讲授,科学引领 2015年4月25日,由中国专家学者协会教育委员会组织的“中小学微课程建设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论坛”在我校2号报 告厅举行。无须“车马劳顿”,老师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当今教育教学最前沿的理论。像这样的专家报告会,学校每学期举办多次,通过邀请全国各级专家、名师,向学校教职工讲解教育教学前沿理论、新课改理念、生本课堂、有效教学操作方法等,科学引领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专题讲座,具体指导 学校分期分批对教研室主任、学科备课组长举行专题讲座,从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科研上进行具体指导,鼓励老师大胆探索适合自己、适合学科、适合不同课型的有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和“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 3.校长讲解,答疑解困 校长深入教研室、深入班级、深入课堂,亲自调研,真实了解教师、学生对“生本课堂”的认识、理解情况,然后从教育思想、教改形式、教改理念和学校课改发展方向上强化课改领导力,明确提出,打造“生本课堂”,不是提出一种固化的模式,而是明确课改的方向――建设“以生为本的学习型课堂,把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不是提出一些僵化的要求,而是提出原则性的遵照――倡导“三讲三不讲”、“三布置三不

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刘敏

我的教学成长之路 刘敏今年9月,我又一次踏进了清塘铺镇完小。十年前,我作为一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去,十年后,我换了一个身份,从学生换成了老师,再一次踏进这里,成为了清小这个大家庭里面的一份子。 不经意间,我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学期就快接近尾声了。回顾自己这一学期走过的教学之路,真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 对于初上讲台的我,在教师这条道上,就如我们班的孩子,一个才进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什么都是从头开始学,尤其是我,学的是数学,语文真是我的短处,结果进来学校后,被告知我要从事语文教学兼班主任,而且还是一年级,当时的我,真的是迷茫而无助的,因为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管理那群才走进小学的娃娃们,我也不知道语文教学该怎么教,重点是什么,课时怎么安排,除了课本知识,还应该怎么去拓展他们的知识……一切的一切,对我都是一个个挑战。 记得才开学,我们班学习写单韵母a,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写,都还有很多人写不好,那时的我完全是崩溃的,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总之,开学的那段时间,是我这学期最难熬的日子,一节课永远都上不完计划的内容,甚至有时上课上得自己都上不下去了,为此,我哭过,无助过,也质疑过自己,是不是自己不会教书,是不是自己一开始就走错了一条道,教师这行业并不适合我。 所以,当接到要进行教学比武通知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但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学校配了一个非常好的指导老师罗老师来指导我,放学后罗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尽心尽力的对我进行指导,提出我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给我上带班课,听我的常态课,一切她能帮忙的,定尽全力的帮助我,只是比赛的时候,一我自己的心态不好,太紧张,二是我经验缺乏,不能坦然自若的处理各种课堂突发状况,因此在比赛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这让我有点愧对于师傅。但这次教学比武却让我学会了很多,我知道了详案该怎么写,也让我知道了,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紧紧相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保证课堂的有效性等等。也正因为有了这一次教学比武的经历,在面对中心校的教学比武时,我没有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与无助,更多了一点对自己的肯定,虽然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但我觉得自己能两次站上教学比武的讲台上,就已经够了。因为有人跟我说过:一个人,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经验是靠慢慢积累的,每一次,你只要突破了自己,挑战了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就值得表扬。 就这么不知不觉,我从才开始的懵懂新老师,变成现在能独当一面,管理好我们班学生的老师,这中间所经历的种种,也许只有自己能懂,但不管过程多么

我的教学成长之路作者

一、苦练基本功 冰心说“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为了练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每天都要定时听少儿广播中的《讲故事》,学习播音员的语速,语调,我还特意买了有关讲故事、名师讲课的碟片,我不仅琢磨主持人的抑扬顿挫,表情变化,甚至要模仿她的一举一动。比如,请人发言,伸出手掌,以示尊重,而不是用手指去指。为了写好粉笔字,每天回到家,我都要临摹字帖,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除了苦练基本功以外,我的爱好就是读书。因为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机智应变,左右逢源,才能胜任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工作。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多次在教师节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二、勇上公开课 着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根治自身的顽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专家面前真真实实地展露你存在的问题,请他们毫不留情地给你做思想内源的‘外科手术’,让你在‘痛苦’中脱胎换骨。”事实确实如此,每上一节公开课,对自己都是一次洗礼,一次进步。多年来,对领导交给的授课任务,我从不推辞。并尽力向多方请教,精心预设,追求课堂的清新、活泼、开放,张弛有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感悟语言,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1998年,我执教《手术台就是阵地》。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课前查了很多有关白求恩的故事以及有关国际主义精神的故事,在授课结束时,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补充这些资料,学生们兴趣大增,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啧啧称赞。2006年,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放飞理想》。虽然,我没有听过类似的课,但我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课后,镇上的一位领导说我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公开课让我受益匪浅,名师的“把脉”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同事的赞赏,让我看到了人生的价值。 三、勤写教后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名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况且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老师的教学更要与时俱进。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肯定要被淘汰。社会现实逼迫老师在不断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更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路,在反思中前进。近几年,我养成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无论是听课,还是上课,对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哪怕是小小的创新,一闪而过的灵感,我都及时记录下来,并与相关的理论结合,对照,争取在下一节课中有新的突破。这样,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还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不断充电 一个不会学习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要教给学生知识,你就必须拥有比学生多得多的知识。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你稍稍迟疑,就会被远远的落下。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做还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我每天都要上网学习,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整理成文,发表很多网站的教学资源网,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赞

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请先允许我来说一说用《行走在课堂教学改革路上》作为交流题目的初衷。第一个是课改之路任重道远,永无止境。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得永不停歇地想出对策,使得教育教学才能够有效高效的进行。第二个是人的资质有高低之分,悟性有好差之别。我就属于那种与马静,杨升等相比较而言资质平庸,悟性差之辈。以至于在我校推行课改这么多年来,虽然也一直在课改的路上摸爬滚打,但课改的成绩却不够显著,不够突出。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且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节省时间就是有效。有效即高效,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而言的。我们进行课改的目的是在有限课堂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四种。一、要有科学支配时间的计划。二、高效运用。三、精确计算。 四、迅速改进。那么把这四种方法,合四为一,只有导学案能够担此重任。导学案只是课改的一部分。课改有隐性课改和显性课改之分。隐性课改是指课堂之外的辅助活动。如小组建设,课堂评价的制定及课后分层作业的布置等。显性课改是指课堂之内的提高效率和效能的

活动。如导学案的有效运用。 说到导学案。我们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一方面:一定要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因为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哪一个,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未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为了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不具备自学能力是不行的。所以寻找真理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很重要。另一方面就是导学案的编制,必须立足学科特点之上。下面我就以英语学科为例,重点从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导学案编写的要求,导学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来谈谈导学案的编写。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其目的是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被形象地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二、导学案的作用。 导,推导,辅导,推导学习思路,形成学习策略。学,学生学知识,学方法,学思路。案,方案、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所以,导学案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介质,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