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标准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标准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标准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标准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标准

Ⅰ、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知识、技能范围与要求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范围为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其中选修模块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技术,共四个。

根据课标的规定,对知识、技能的学习目标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具体为:

A:对应了解水平与模仿水平;

B:对应理解水平与独立操作水平;

C:对应迁移应用水平与熟练操作水平。

1.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内容与目标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 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 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 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 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 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 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题库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和判断题 1、网络论坛是由传统的电子公告板发展而来的,也就是常说的(BBS) 2、一般说,按网络的覆盖范围来说,学校校园网属于(局域网) 3、制作电子报刊任务,软件合适的是(A) A、 word wps B、 word 写字板 B、C、word 记事本 D、写字板记事本 4、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是(D) A、access B、foxpro C、orcale D、wps 5、下列软件不是操作系统的是(B) A、unix B、word2000 C、windows xp D、dos 6、一般来说,矢量图像的文件容量比较小,图像在放大或者旋转等操作是不会失真(正确) 7、用word2000编辑文档时,要求图片作为背景显示,应设置其环绕方式为(衬于文字下方) 8、word2000中,(页面视图)查看方式具有“所见即所得”的效果,页眉、页脚、分栏和图文框既能显示在真是的位置上可用检查文档的外观。 9、FTP是专门提供文件传输的网站(正确) 10、网搜索引擎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只能按关键字进行查询 B、只能按分类目录进行查询 C、既能按关键字查询又能按分类目录查询 D、既不能按关键字查询又不能按分类目录查询 11、人类经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是: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12、对于计算机来说,信息处理其本质是(A) A、数据处理 B、事件处理 C、控制处理 D、资源应用 13.人们把人造卫星发射上天,得到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情报,这是(D)的过程。 B、信息处理 B、信息存储 C、信息加工 D、信息采集 14、下列四个文件是网页类型的是(C)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操作步骤教案资料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操作题操作步骤 一、Word题 1、字体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阴影、阳文、阴文、字符间距。 选择文字→“格式”→“字体”根据要求设置(如要设置字符间距:先点“字符间距”后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2、段落设置:对齐方式、首行缩进、段前/段后间距、行间距。 选择段落→“格式”→“段落”根据要求设置(如要设置“首行缩进”或“悬挂缩进”→选择“格式”→“段落”→“特殊格式”)→确定。 3、项目符号和编号: 选择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4、添加边框和底纹: 选择文字→“格式”→“添加边框和底纹”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5、分栏、取消分栏: 选择内容→“格式”→“分栏”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6、首字下沉: 选择内容→“格式”→“首字下沉”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7、设置背景: 直接选择“格式”→“背景”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8、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 选择位置→“插入”→“图片”根据要求选择“剪贴画”或“来自文件”后插入图片。 设置图片:在图片上点右键→“设置图片格式”后根据要求设置。(如看不到图片:在光标前点一下就会出现方框然后点右键选择“设置图片格式”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9、插入艺术字和修改艺术字 选择位置→“插入”→“图片”→“艺术字”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设置艺术字:在艺术字上点左键就会出现艺术字工具栏,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10、插入自选图形和修改自选图形 选择位置→“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在出现自选图形工具栏中选择。 设置自选图形:在自选图形上点右键→“设置自选图形设置”后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11、插入文本框并设置: 有文字时:先选择文字→“插入”→“文本框”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要求自己输入文字时:“插入”→“文本框”根据要求选择→在画布外面按鼠标左键拖出文本框→在文本框内输入文字→确定。 文本框设置:在文本框边线上单击鼠标右键→“设置文本框格式”→根据要求设置。 12、替换文字: 选中对象→“编辑”→“替换”→“查找内容”中打入要替换的对象→“替换为”精品文档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D)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B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D ) A:价值性B:可伪性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难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捑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 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

201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3)

2013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3) (本试卷总分100分,时量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一、公共知识(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学科专业知识(3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地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 )。 A、采用了开关电路 B、采用了半导体器件C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D采用了二进制 2.将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投影仪后,电脑显示正常而大屏幕却无法显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笔记本电脑感染病毒 B、没有按下笔记本电脑切换键 C、投影仪分辨率过高 D、笔记本电脑配置过低 3.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是()。 A、TCP B、FTP C、HTP D、VDP 4.设计网页时,为了方便浏览者从一个页面跳到另一个页面通常用()。 A、在网页上添加文字图像 B、添加新网页 C、用表单网页 D、设置超链接 5.与十进制数178、75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A、10110010、11 B、10011001、11 C、1111001、01 D、10001100、1 6.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B、深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软件。 C、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D、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7.《纲要》中指出: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以下作法错误的是() A、尊重并维护个人隐私信息 B、在工作和学习中合法使用软件 C、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有害的信息 D、在学习中引用他人的文章要征求其同意,并注明来源 8.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以下各环节的顺序安排最恰当的是()。 ①提出学习任务②设置任务情境③归纳总结,感悟提升④探究学习,完成任务⑤巩固练习 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⑤④③ 9.小王看到黑板上的通知在星期六去学校参加课外活动,结果发现因未注意活动时间,活动已于上周六结束了。这说明信息具有()。 A、时效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真伪性 10.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上课的铃声 B :收到的开会通知书 C:电视里播放的汽车跌价消息D: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11.12、被誉为“IT 业第一定律”的是指() A:摩尔定律B:牛顿定律C:比尔?盖茨定律D:冯?诺依曼定律 12.CPU 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目录 Ⅰ、考试性质 (1) Ⅱ、考试说明 (1) Ⅲ、测试内容与要求 (5) Ⅳ、模拟试卷与答案 (11) 试卷一(信息技术基础) (11) 试卷二(信息技术基础) (18) 试卷三(多媒体技术应用) (25) 试卷四(多媒体技术应用) (29) 试卷五(网络技术应用) (33) 试卷六(网络技术应用) (37) 参考答案 (41)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Ⅱ、考试说明 1.指导思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遵循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考试内容,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命题依据。2012年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和《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命题依据。 2.考试范围。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为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内容和一个选修模块的内容。根据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考生可从“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和“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中任意选择一个模块进行考试。 3.考试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次考试将学业水平要求定为三级标准,在不同内容上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A级:对应于了解水平与模仿水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别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B级:对应于理解水平与独立操作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C级:对应于迁移应用水平与熟练操作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4.考试形式。考试采用局域网环境下的无纸化上机考试,实行闭卷方式。考生使用考试软件、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答卷。考生的试卷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智能生成,考生答题的所有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模拟试题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模拟试题 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同学们通过主题班会交流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主要体现的信息特征是() A.共享性和价值性B.价值性和真伪性 C.时效性和传递性 D.时效性和真伪性 2.报纸的主要信息载体形式有() ①文字②视频③声音④图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B.只有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 C.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D.因特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 4.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发出方称为() A.介质 B.信道 C.信宿D.信源 5.下列选项中,属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A.可视电话 B.工业机器人 C.汽车碰撞仿真系统 D.多媒体教学系统 6.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A.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B.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C.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D.电报、电话、电视等的发明和应用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 B.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 C.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D.有了计算机技术才有信息技术 8.如图l所示的搜索引擎类型属于() A.全文搜索引擎 C.元搜索引擎 B.目录搜索引擎 D.特种搜索引擎

9.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检索京 剧脸谱的相关信息。下列关 键词中,最合适的是() A.京剧 B.脸谱 C.京 剧脸谱D.脸谱信息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下载工具软件的是() A.FlashGet C.ACDSee B.Photoshop D.WinRAR 11.在电子邮箱地址fjksy@126.com中,表示服务器名的字符是() A.fjksy B.https://www.doczj.com/doc/c46560451.html, C.0ksy@126 D.com 12.在网址http://https://www.doczj.com/doc/c46560451.html,中,“gov”表示该网站属于() A.政府机构 B.商业机构 C.教育机构 D.军事部门13.小李通过数码相机拍摄月食过程的照片,这属于获取信息过程中的() A.确定信息需求 B.确定信息来源 C.采集信息 D.发布信息 14.下列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有() ①扫描仪②鼠标③显示器④打印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小明想通过网络了解中国水资源的相关信息,他可以采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有() ①直接访问相关网页②使用搜索引擎 ③查询在线数据库④采访专业人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字处理软件的是() A.Word B.WPS C.记事本D.WinZip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纯文本文件的是() A.诗歌.ppt B.诗歌.txt C.诗歌.xls D.诗歌.swf 18.在Word编辑状态下,“撤消”的工具按钮是( D ) A. B. C. D. (图2适用于19、20、21、22题) 图1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某教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填报高考志愿,详细分析了近五年来各高校每年高考投档 分数线,终于从中发现了部分高校投档分数线的动态变化规律,今年毕业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都被自己理想的学校录取。这一事实最能说明信息具有()。 A、可传递性 B、共享性 C、载体的可变性 D、可处理性和可增值性 2、2006年8月15日,代表中国象棋界最高水平的国际大师柳大华应某计算机公司之 邀与计算机对奕,通过精彩的博杀后以两盘平局告终。这一事实说明()。 A、计算机比人脑更聪明 B、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特点,无所不能 C、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D、计算机运算速度比人脑快,存储信息多 3、对话框是Windows 98中一种常用窗口,当()时,就会弹出对话框。 A、选择了带省略号的菜单项 B、选择了带向右三角形箭头的菜单项 C、选择了颜色变灰的菜单项 D、启动了一个应用程序 4、文件名()在Windows98系统中是非法的。 A、My Note.txt B、Photo.jpg.exe C、readme/s.doc D、@320$.& 5、如下图所示,要将find文件夹下从1a.jqm至ss.txt连续的多个文件复制到Docum ents文件下夹,正确的操作是()。 A、单击1a.jqm,按住Shift键单击ss.txt,拖动被选文件到Documents文件夹下 B、单击1a.jqm,按住Ctrl键单击ss.txt,拖动被选文件到Documents文件夹下 C、单击1a.jqm,按住Shift键单击ss.txt,按住Ctrl键拖动被选文件到Document s文件夹下 D、单击1a.jqm,按住Ctrl键单击ss.txt,按住Ctrl键拖动被选文件到Documents 文件夹下 6、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中文输入法,中文标点与英文标点相互切换的快捷键 为()。 A、Ctrl+. B、Ctrl+, C、Ctrl+’ D、Ctrl+; 7、为了节省电能保护显示器,我们可以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选项卡,单击“监 视器的节能特征”组合框中的“设置”按钮来调整显示器的电源设置。 A、背景 B、屏幕保护程序 C、效果 D、设置 8、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机房的拓扑结构大多为()。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树型

2016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1)

2016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从网上下载一个大于300M的软件,使用()方式下载速度最快? A、直接下载 B、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 C、“网际快车”下载软件 D、复制、粘贴 2.关于信息,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需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D、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传播,信息与载体种类也存在必然联系。 3.英语老师要从网上搜索“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有关资料,如果使用 google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搜索范围更为有效。 A、New Concept English B、“New Concept English” C、“New Concept English” D、“New”+“Concept”+“English” 4.要建立一个“樱桃节”的主题网站,下面较为合理的信息集成过程是() ①收集反馈、评价修正②确定主题、设计目标 ③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④选择适当工具、实际制作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5.利用因特网我们可以申请自己的个性博客空间,关于博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它是继E-mail、BBS等之后出现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 B、博客基于网页,采用类似于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 C、我们可以通过博客将极富个性化的思想以“帖子”的形式在网络上发布出来共享。 D、博客可以写作“播客”,发帖内容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6.在计算机上将一份英文学习资料翻译成中文,可以使用()软件。 A、FlashGe B、ACDSee C、金山快译 D、WinRAR 7.在使用电子表格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时,若要描述学校历年来招生人数走势,最形象的图 表类型是() A、柱形图 B、条形图 C、折线图 D、饼图 8.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思维活动,如医疗诊断、模拟飞行等都属于()技术。 A、数值计算 B、自动控制 C、人工智能 D、辅助教育 9.使用中英文双向翻译软件翻译文章,属于信息的() A、集成 B、加工 C、存储 D、评价 10.为了获取计算机屏幕当前显示画面,可以使用()快捷键。 A、Print Screen B、SHIFT+C C、ALT+C D、CTRL+V 11.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必要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 12.使用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碟,这是利用了计算机的() A、人工智能技术 B、自动控制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信息管理技术 13.利用VB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信息的编程加工的一般顺序是() A、编写代码、设计算法、设计界面、调试运行 B、设计算法、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C、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设计界面、调试运行 D、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设计界面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含答案)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5、(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 B.不可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D)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B、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 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B)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C)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 B )的特征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D)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曹红霞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其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按计划,我省将于 2006年秋季开始实行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 术)》(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与现行的指导纲要(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相比有哪些不同呢?下面 我着重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对二者作以比较。 关于课程目标,《指导纲要》将小学、初中、高中合在一起,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 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 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

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课程标准》专门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沿着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纬度,将信息素养进 一步分解和细化为11条,这11条从不同的方面对信息素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诠释。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

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 务考试试卷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2015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2) 一、公共知识(20分) 二、学科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属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 A、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B、能熟练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C、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D、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说明课程设计从课程结构上体现了()的特点。 A、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 B.符合学生心身发展需要 C、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D、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 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是() A、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B、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C、为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D、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未来公民奠定基础 4、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普通高中教学的基本原则() A、强调基础性 B、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C、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教学的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新课程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 A、是否重视了高中教学的基础性 B、是否注意教学策略的研究 C、是否从教学模块的整体性角度设计教学

D、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 6、下列哪些媒体文件的格式可以相互转换()。 ①FLA ②JPG ③WAV ④PSD? ⑤MP3 A.②和③、④和⑤B.①和②、③和④ C.①和②、④和⑤ D.②和④、③和⑤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把信息写入U盘,也可以从U盘上读取信息,U盘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②触摸屏能接受触摸指令,也能像显示器一样显示信息,它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③防火墙能够防止非法入侵、实现信息过滤,它是一种硬件而不是软件 ④数码相机既能采集实景信息又能翻拍图文资料,它是一种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和计算机性能不断提高有着直接关系的,下列各图能大体反映计算机性能价格比(性价比)变化趋势的是() 9、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下列关于病毒传播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带病毒的CD-ROM光盘,在不同计算机上使用可能传播病毒 ②除了应用程序外,一些其他类型的文件也可能感染并传播病毒 ③只要没有进行浏览或下载操作,连网的计算机就不会感染并传播病毒 ④随着网络的延伸、3G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手持设备也会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病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已知变量x和y的值分别是6和5,那么以下运算结果为True的表达式是 () A、Not(x>y) B、(x<5)or(y>6) C、(x>=6)and(y>=5) D、Not(x>4) 11、USB的中文含义为( )。

(完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二)结构 (三)学分与选课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三)选修课程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附录 附录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2项目教学案例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覆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圈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海量信息、丰富媒体和多样化技术工具,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思考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履行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理性的技术反思者。 2.设计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结构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的必修部分致力于构建我国高中阶段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共同基础,关注系统性、实践性和迁移性;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问题情境的复杂度,为学科兴趣浓厚、学科专长明显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机会。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课程内容紧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结合信息技术变革的前沿知识与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感悟信息技术学科方法与学科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在课程中嵌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情境;结合数据加工、问题解决和信息系统操作的真实过程,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强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4.培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最新春季高考-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淄博市2016年春季高考模拟考试(第一轮) 信息技术类专业知识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 1至 4页,第II 卷5至8 页。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小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小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是 A.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B.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C.用户计算机终端 D.主机和通信处理机 2.如果某网络节点传输2MB 数据需要0.04S ,则该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A.200bps B.200Mbps C.400Mbps D.800Mbps 3.数据传输方式不包括 A.基带传输 B.频带传输 C.宽带传输 D.调制传输 4.以下拓扑结构图中,网络中任何节点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故障,可靠性最高的是 5.下列关于OSI/RM 参考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理层完成数据帧的传输 B.数据链路层完成数据帧的传输 C.网络层为分组传输选择最佳传输路径 D.应用层在模型的最高层 6.下列关于TCP/IP 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 属于应用层 B.TCP 、UDP 协议都要通过IP 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 C. TCP 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 D.UDP 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 7.ISDN 的含义是 A.网络服务提供商 B.广域网 C.信息高速公路 D.综合业务数字网 8.水平干线子系统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结构一般为 A.总线型 B.星状型 C.环状型 D.树状型 9.下列选项是光纤的特点的是 A.短距离时传输速率可达几千兆 B.价格便宜 C.布线方便 D.保密性较差 10.有2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若2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40Mbps 以太网集线器上,则每个站能得到的带宽与2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40Mbps 以太网交换机上相比较,每个站得到的带宽分别为 A. 20个站共享40Mbps , 每个站独立占40Mbps B. 20个站共享40Mbps , 每个站共享40Mbps C. 20个站独占40Mbps , 每个站独立占40Mbps D. 20个站独占40Mbps , 每个站共享40Mbps 11.路由器中时刻维持着一张路由表,这张路由表可以是静态配置的,也可以是由( )产生。 A. 生成树协议 B.链路控制协议 C.动态路由协议 D.被承载网络层协议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Internet 上,匿名FTP 是软件分发的主要方式 B.主机地址全为0的IP 地址是定向广播地址 C.发送电子邮件时主要使用POP3协议 D.目前使用的IP 协议版本号为IPv6 13.下列叙述不是Internet 的特点的是 A.商业化 B.分布式 C.交互式 D.开放性 14.数据包过滤防火墙通常安装在( )上。 A .中继器 B .集线器 C .路由器 D .收发器 15.采用ADSL 虚拟拨号方式上网,可以获得( )地址 A.动态IP B.虚拟IP C.虚拟域名 D.静态IP 16.下列哪些方法不可以产生新图层? A .双击图层面板的空白处,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定选择新图层命令 B .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新图层按钮 C .使用鼠标将图像从当前窗口中拖动到另一个图像窗口中 D .使用文字工具在图像中添加文字 17.下面有关通道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只有灰度模式的图像才能进行合并通道 B .通道是可以打印的 C .最多允许3个灰度图像执行合并通道 D .通道中也可以保存路径信息 18.将一幅颜色模式为RGB 的图像转换为双色调模式,应先将其转换为下列哪种模式 A.位图 B.索引颜色 C.灰度 D.双色调 19.下列颜色模式中,色彩范围最广的是 A .RG B 模式 B .CMYK 模式 C .Lab 模式 D .索引颜色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试卷

信息技术试卷 1.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 B.电视中某产品广告 C.石油 D.各班各科成绩 2.用户在因特网上最常用的一类信息检索工具叫做( ) A.搜索引擎 B.离线浏览器 C.ISP D.网络加速器 3.从覆盖范围上讲因特网属于( ) A.校园网 B.局域网 C.广域网 D.星型网 4.在电子信箱地址中表示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名的是( ) A.hnjjzx B.https://www.doczj.com/doc/c46560451.html, C.163 D.com 5.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数据库的表和excel相似,因此他们的功能也差不多 B.数据库可以高效的检索数据 C.数据库里有多个表,表和表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D.数据库只能给一个用户使用,不能共享 6.FTP的中文含义是: A.文件传输协议 B.域名服务系统 C.邮件系统 D.超文本传输协议 7.在域名中,代表公司机构的是: https://www.doczj.com/doc/c46560451.html, B.rar C. com https://www.doczj.com/doc/c46560451.html, 8.以下说法中错误的的: A.网页就是网站 B.网页制作工具的选择与网站整体风格没有关系 C.主页也是网页 D.只有1张网页也能称为网站 9.下列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A.打印机 B.显示屏 C.电视机 D.扫描仪 10.网站树立整体形象的关键是: A.计划,栏目和版面 B.音频,视频和文字 C.标志,色彩和字体 D.表格,图片和文字 11.我们常说的Internet是指: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国际互联网 D.信息高速公路 12.打开Excel后会自动创建一个名为Book1的文件,该文件扩展名为: A.PPT B.DBF C. DOC D.XLS 13.全文搜索引擎显示的 A.搜索引擎索引数据可中的数据 B.人们索要查找的全部内容 C.本机资源管理器中的信息 D.被查找的在互联网各网站上的具体内容 14.下列有关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传染性,易读性 B.安全性,伪装性 C.破唤醒,可激发性 D.传染性,不可复制性 15.通讯通过学校的网上图书查询系统查询新书介绍,这体现了网络功能的: A.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B.数据通信 C.资源共享 D.协同工作 16.下列软中,不能完成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是: A.Powerpoint B.画图 C.FrontPage D.Authorware 17.广域网和局域网的主要区别在于: A.使用者不同 B.网络覆盖范围不同 C.采用的协议不同 D.提供的服务不同 18.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分别分成几层: A.4和7 B.7和4 C.4和4 D.7和7 19.在Access中,数据表中的行、列对应对下列数据库术语中的: A.属性、实体 B.字段、实体 C.记录、字段 D.字段、记录 20.下列术语输出设备的: A.鼠标 B.摄像头 C.打印机 D.扫描仪 21.VB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他属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