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知识汇总二-磁盘管理与挂载
- 格式:docx
- 大小:46.68 KB
- 文档页数:5
linux与磁盘和存储管理相关的命令
Linux中与磁盘和存储管理相关的命令包括:
1.df:用于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2.du:用于显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
3.fdisk:用于创建、删除和重新分区磁盘。
4.mount:用于挂载文件系统。
5.umount:用于卸载文件系统。
6.lsblk:用于列出块设备的信息。
7.fsck:用于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
8.sync:用于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
9.dd:用于复制和转换磁盘或文件。
10.mkfs:用于在磁盘上创建文件系统。
11.lvextend和xfs_growfs(针对XFS文件系统):用于扩展已挂载的逻辑卷或文件系
统的大小。
12.iostat:用于监视磁盘I/O性能。
13.iotop:用于监视磁盘I/O使用情况,按进程排序。
14.badblocks:用于检查磁盘上的坏块。
15.smartctl:用于监控和诊断SMART(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兼容的磁盘驱动器。
这些命令提供了在Linux中管理磁盘和存储设备的基本工具,包括查看空间使用情况、分区、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监控I/O性能等。
linux挂载光盘的常用方法
《Linux挂载光盘的常用方法》
在Linux操作系统上,挂载光盘是一个常见且必要的操作,它允许我们访问并使用光盘上的内容。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方法来挂载光盘。
1. 使用mount命令挂载光盘: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来挂载光盘:
```
$ sudo mount /dev/cdrom /mnt
```
将光盘设备文件/dev/cdrom挂载到/mnt目录下。
如果/mnt目录不存在,可以使用其他目录,
如/media/cdrom。
2. 使用udisksctl命令挂载光盘: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来挂载光盘:
```
$ udisksctl mount -b /dev/cdrom
```
这将使用udisksctl工具将光盘挂载到默认的挂载点。
3. 使用gnome-disks工具挂载光盘:
Gnome Disks是一个图形化的磁盘管理工具,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的Gnome桌面环境中都
可以找到。
打开Gnome Disks应用程序,选择光盘,然后点击右上角的"挂载"按钮来挂载光盘。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挂载光盘的方法,它们都可以让我们方便地使用光盘上的内容。
在使用完光
盘后,记得要及时卸载光盘,以免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
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卸载光盘:
```
$ sudo umount /mnt
```
总之,挂载光盘是Linux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通过了解和熟练使用这些常用的挂载光盘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光盘上的数据。
1、用fdisk -l 查看系统下的磁盘信息
磁盘vdb无分区,需要重新分区并挂载
2.新建硬盘分区
使用fdisk /dev/vdb创建硬盘分区
输入n回车新建分区,接着再输入p回车新建主分区,如图
此处要求选择分区号在1-4间,输入1回车
First cylinder (1-2610, default 1):这里是设置分区起始的柱面,直接回车选择默认即可,回车后如下图
Last cylinder, +cylinders or +size{K,M,G}(1-2610, default 2610):此处是设置分区结束柱面,直接回车选择默认即可.完成后输入p查看分区是否成功,输入p回车,如下图:显示分区成功
最后输入w回车,进行保存退出。
现在再用fdisk –l查看磁盘分区情况
3、使用mkfs -t ext3 /dev/vdb1 格式化分区为ext3格式。
4、挂在磁盘到/yonyou目录下
使用mkdir /yonyou 创建目录
使用mount /dev/vdb1 /yonyou将磁盘挂载到yonyou目录
mount查看挂载详情
5、修改yonyou目录权限
使用chmod -R 777 /yonyou修改目录权限为可写
6、如果想让服务器重启后,挂载的磁盘不需要重新挂载,可以使用vim /etc/fstab
仿照此文件之前存在的去进行添加:磁盘名挂载的目录格式化的格式defaults 1 1
编辑后保存并退出
/dev/vdb1 /yonyou ext3 defaults 1 1
建议最好重启一次服务器保证磁盘已挂载正常。
linux磁盘管理常用命令Linux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不同的是,它是由许多小工具组成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磁盘管理命令。
磁盘管理命令是用于管理硬盘的命令,包括创建、删除、格式化、挂载和卸载等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磁盘管理命令。
1. fdisk命令fdisk命令是Linux中最常用的分区工具之一。
它可以用来创建、删除、查看和修改磁盘分区。
使用fdisk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创建分区:$ sudo fdisk /dev/sda删除分区:$ sudo fdisk /dev/sda查看分区:$ sudo fdisk /dev/sda2. mkfs命令mkfs命令用于格式化磁盘分区。
它可以在磁盘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使用mkfs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格式化分区:$ sudo mkfs.ext4 /dev/sda13. mount命令mount命令用于将文件系统挂载到目录中。
它可以将磁盘分区挂载到Linux系统中的任何目录上。
使用mount命令需要管理员权限。
挂载分区:$ sudo mount /dev/sda1 /mnt卸载分区:$ sudo umount /mnt4. df命令df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它可以显示文件系统的总大小、已使用的空间和可用的空间等信息。
查看分区使用情况:$ df -h5. du命令du命令用于查看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情况。
它可以显示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量。
查看目录或文件使用情况:$ du -h /home/user6. fdisk -l命令fdisk -l命令用于列出系统中所有的磁盘分区信息。
它可以显示磁盘分区的大小、类型和文件系统等信息。
列出系统中所有磁盘分区:$ sudo fdisk -l7. shred命令shred命令用于安全地删除文件和目录。
它可以将文件或目录覆盖多次,以确保其无法恢复。
安全删除文件或目录:$ shred -v /home/user/file总结在Linux系统中,磁盘管理命令是非常重要的。
挂载盘原理挂载盘是指将一个分区或存储设备连接到文件系统的目录上,使得文件系统可以访问该分区或设备。
在Linux系统中,挂载盘的原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文件系统:挂载盘之前,首先需要创建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文件的方法,用来实现文件的读写和存储。
常见的文件系统包括Ext4、NTFS、FAT等。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例如mkfs.ext4)创建文件系统。
2.设备识别:在挂载盘之前,需要识别并确定要挂载的设备。
在Linux系统中,系统会将硬盘和其他存储设备表示为特殊的文件,以块设备文件的形式存在于/dev目录下。
常见的块设备文件包括/dev/sda、/dev/sdb等。
可以使用命令(例如fdiskl)查看系统中的设备列表。
3.挂载点:挂载盘时,需要选择一个目录作为挂载点,用来承载连接到该目录的文件系统。
一般情况下,挂载点是一个空目录,通过将设备挂载到该目录,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就可以在该目录下被访问到。
可以使用命令(例如mkdir)创建挂载点。
4.挂载命令:挂载盘的最后一步是使用挂载命令将设备连接到挂载点。
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mount命令进行挂载操作。
挂载命令需要指定要挂载的设备和挂载点,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的选项,例如读写权限、文件系统类型等。
示例命令:mount/dev/sdb1/mnt/data。
5.自动挂载:为了实现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设备,可以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相应的挂载配置。
在该文件中,可以指定设备、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选项等信息,系统启动时会按照配置自动进行挂载。
总结起来,挂载盘的原理就是将设备连接到文件系统的目录上,通过创建文件系统、识别设备、选择挂载点和使用挂载命令实现。
这样,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就可以通过挂载点进行访问。
而自动挂载则是通过配置文件实现系统启动时的自动挂载。
虚拟机中Linux对于虚拟的磁盘的挂载
1、使用“fdisk -l”的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分区(如果刚才设置VMware--setting的时候运行了系统,则会出现下图情况:没有识别到新的磁盘即sdb),解决办法,重启虚拟机:shutdown -r now
2、如果执行第一步的时候是关闭虚拟机中的系统的,则使用“fdisk -l 命令的时候则
会出现新的磁盘sdb(不过提示未分区)
3、对新建的磁盘进行分区及格式化的工作:
输入 fdisk /dev/sdb
终端会提示:Command (m for help):
4、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输入:m 则会出现下列的提示:
5、然后根据提示输入:n
会出现下面的提示,依次输入p 和 1 即可
接着便会提示卷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都保持默认按回车的即可(意思是只分一个区)
6、输入“w”保存并推出
7、再次使用“fdisk -l ”这个命令来查看会发现出现了/dev/sdb1(说明已经完成了分区工作)
8、对新建的分区进行格式化:格式化成ext3的文件系统即可
9、下面便是对于分好区的/dev/sdb1 这一个分区进行挂载及访问
9、1手动挂载:使用mount /dev/sdb1 /要挂载的目录(自己自定义)
访问时:cd /挂载的目录即可对其进行存储和访问
9、2自动挂载:修改/etc/fstab即可
使用vim /etc/fstab打开配置的文件,然后将下面的一行文字添加即可
/dev/sdb1 /media(这个挂载的目录你自己设置即
可)ext3 defaults 0 1。
Linux中磁盘的挂载流程
在Linux中,磁盘的挂载流程一般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查看需要挂载的设备:首先,你需要确定要挂载的磁盘设备。
这通常可以通过查看/dev目录下的设备文件来完成,例如/dev/sda、/dev/sdb等。
2.新建分区:如果磁盘尚未分区,你需要使用fdisk命令来创建新的分区。
执行fdisk /dev/sda(将/dev/sda替换为你的设备文件名)进入操作界面。
在fdisk命令中,你可以使用m来查看可操作的命令,使用n来新建分区,根据需要选择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完成分区创建后,使用w命令保存退出。
3.格式化新建的分区:使用格式化命令(如mkfs.xfs)对新建的分区进行格式化。
例如,mkfs.xfs /dev/sda1会将/dev/sda1分区格式化为XFS文件系统。
4.挂载磁盘:
•临时挂载:使用mount命令将分区挂载到指定的目录。
例如,mount
/dev/sda1 /data会将/dev/sda1分区挂载到/data目录。
这种挂载方式在机器重启后会失效。
•永久挂载:为了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分区,你需要修改/etc/fstab文件。
在文件的末尾添加一行,指定分区设备、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挂载选项等。
例如,/dev/sda1 /data xfs defaults 0 0表示在启动时自动将/dev/sda1分区挂载到/data目录,使用XFS文件系统,采用默认挂载选项。
完成修改后,重启机器,挂载即会生效。
5.验证挂载:使用df命令或cat /etc/mtab命令来查看分区的挂载情况,确保分区已成功挂载到指定的目录。
linux实⽤命令(3)--硬盘挂载
0、序⾔
⼀、⽂件存储
硬盘挂载成功后在/dev/{name}下显⽰。
设置硬盘开机⾃动挂载,需修改⽂件 /etc/fstab
# 设备 挂在路径磁盘格式挂载时参数是否⽀持dump备份,不管直接输0 是否检查扇区,不管直接输0
UUID=1114fe9e-2309-4580-b183-d778e6d97397 / ext4 defaults 1 1
/dev/vdb1 /sanye xfs defaults 0 0
⼆、整体流程
1、选择分区
parted /dev/sda print ----注意没有数字,输出信息partition Table:gpt等等。
fdisk/gdisk /dev/sda -----输⼊命令后,按照提⽰来就⾏,fdisk重新分区MBR格式,gdisk分区gpt, parted 都可以
剩下步骤同2、不分区
2、不分区
lsblk ----查看硬盘信息
mkfs.xxx /dev/sda1 ----xxx部分,根据lsblk查看的分区格式填写,如 mkfs.xfs /dev/sda1
mount /dev/sda1 /sanye ----直接挂载
lsblk ----查看已连接硬盘信息
3、不分区、不格式化(硬盘不格式化,系统可能不能对硬盘写数据)
lsblk ----查看硬盘信息
mount /dev/sda1 /sanye ----直接挂载
lsblk ----查看已连接硬盘信息
4、设置开机⾃动挂载
lsblk/blkid ----查看硬盘信息
vi /etc/fstab ----根据最上⾯的提⽰输⼊相应的值即可。
linux磁盘分区和挂载的心得linux磁盘分区和挂载的心得在Linux操作系统中,磁盘分区和挂载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它们对于存储空间的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在我使用Linux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磁盘分区和挂载的心得体会。
一、磁盘分区磁盘分区是将硬盘分割成多个逻辑单元的过程,每个分区都可以被操作系统识别和管理。
磁盘分区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1. 最大限度地利用硬盘空间:对于较大的硬盘,将其分割成多个分区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硬盘空间。
例如,可以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安装在一个分区中,而将用户的数据存放在另一个分区中,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系统崩溃而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
2. 提高系统的性能: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分区中,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例如,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放在一个分区中,将用户数据放在另一个分区中;或者将频繁访问的数据放在一个分区中,将不常访问的数据放在另一个分区中。
3.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如果系统只有一个分区,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整个硬盘数据的损失。
而将系统和用户数据分开存放在不同的分区中,可以降低系统故障对用户数据的影响。
在进行磁盘分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分区类型:常见的分区类型有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用于存放文件系统,而逻辑分区则是在扩展分区中再次划分的分区。
2. 分区大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硬盘容量,合理地划分分区大小是很重要的。
通常将系统分区的大小设为10-20GB足以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的应用程序,而用户数据分区的大小根据需求而定。
3. 文件系统类型: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也很重要。
常用的文件系统类型有ext4、XFS、NTFS等。
二、磁盘挂载磁盘挂载是将分区连接到文件系统树的过程,使得分区中的数据可以被访问和使用。
磁盘挂载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 提供文件系统的访问路径:当一个分区被挂载到特定的目录下时,该目录将成为访问该分区文件系统的路径。
Linux 磁盘管理
磁盘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问题。
磁盘管理常用三个命令: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fdisk:用于磁盘分区
df
df命令参数功能: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
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统;
-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方式;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
-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du
Linux du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间的,但是与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du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还是和df命令有一些区别的,这里介绍Linux du 命令。
语法: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已。
-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
-s :列出总量而已,而不列出每个各别的目录占用容量;
-S :不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与 -s 有点差别。
-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例:
[Yzx@Linux Desktop]$ du /etc/sysconfig/network
4 /etc/sysconfig/network
fdisk 是 Linux 的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
语法:
fdisk [-l] 装置名称
选项与参数:
Options:
-b <size> sector size (512, 1024, 2048 or 4096)
-c switch off DOS-compatible mode
-h print help
-u <size> give sizes in sectors instead of cylinders -v print version
-C <number> specify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H <number> specify the number of heads
-S <number> specify the number of sectors per track
-l :输出后面接的装置所有的分区内容。
若仅有 fdisk -l 时,则系统将会把整个系统内能够搜寻到的装置的分区均列出来。
磁盘格式化
磁盘分割完毕后自然就是要进行文件系统的格式化,格式化的命令非常的简单,使用 mkfs(make filesystem)命令。
语法: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装置文件名
选项与参数:
-t :可以接文件系统格式,例如 ext3, ext2, vfat 等(系统有支持才会生效)
磁盘检验
fsck(file system check)用来检查和维护不一致的文件系统。
若系统掉电或磁盘发生问题,可利用fsck命令对文件系统进行检查。
语法:
fsck [-t 文件系统] [-ACay] 装置名称
选项与参数:
-t :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义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则不需加上此参数
-s : 依序一个一个地执行 fsck 的指令来检查
-A : 对/etc/fstab 中所有列出来的分区(partition)做检查
-C : 显示完整的检查进度
-d : 打印出 e2fsck 的 debug 结果
-p : 同时有 -A 条件时,同时有多个 fsck 的检查一起执行
-R : 同时有 -A 条件时,省略 / 不检查
-V : 详细显示模式
-a : 如果检查有错则自动修复
-r : 如果检查有错则由使用者回答是否修复
-y : 选项指定检测每个文件是自动输入yes,在不确定那些是不正常的时候,可以执行 # fsck -y 全部检查修复。
磁盘挂载与卸除
Linux 的磁盘挂载使用 mount 命令,卸载使用 umount 命令。
磁盘挂载语法:
mount [-t 文件系统] [-L Label名] [-o 额外选项] [-n] 装置文件名挂载点用默认的方式,将刚刚创建的 /dev/hdc6 挂载到 /mnt/hdc6 上面!
[root@www ~]# mkdir /mnt/hdc6
[root@www ~]# mount /dev/hdc6 /mnt/hdc6
[root@www ~]# df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中间省略.....
/dev/hdc6 1976312 42072 1833836 3% /mnt/hdc6
磁盘卸载 umount
语法:
umount [-fn] 装置文件名或挂载点
选项与参数:
-f :强制卸除!可用在类似网络文件系统 (NFS) 无法读取到的情况下;-n :不升级 /etc/mtab 情况下卸除。
卸载/dev/hdc6
[root@www ~]# umount /dev/hd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