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教学大纲

( 供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用)

前言

本学科教学时数共计90学时,教学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绪论5学时、血细胞的形态学检验18学时、红细胞系统的疾病及检验24学时、白细胞系统的疾病及检验26学时、血栓与止血系统的疾病及检验17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后附录)

本学科教学内容按三级要求来划分,第一级为要求掌握的内容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也是理论和实验的重点范围;第二级为熟悉内容,其为选择性讲授和学生自修内容;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学习范围。

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本学科的进展定期修改教学计划内容。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血液学概述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血液学研究的范畴及其发展情况,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2. 熟悉血液病与检验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血液学概述、发展史及研究方法。

2.血液学与临床的关系

3.血液学与检验的关系

第二篇造血检验

第二章检验的基础理论

一、目的和要求:

1.熟悉造血器官的解剖、生理,血细胞的生理、血细胞的起源与分化,了解血细胞的命名。

2. 掌握造血微环境和造血的调控

3. 掌握血细胞发育演变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

1.造血器官、骨髓的结构。

2.骨髓造血微环境及造血的调控。

3. 血细胞的起源、分化、成熟演变规律。

4. 临床应用与评价。

第三章检验的基本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骨髓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特点。

2. 掌握骨髓象的分析内容和方法。

3. 掌握骨髓片报告的正确填写。

4. 熟悉细胞化学染色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5.了解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骨髓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特征(粒系、红系、单核系、巨核系、淋巴系)。

2. 骨髓象分析和报告书写。

3.各种细胞化学染色。

三、实验教学:

1. 正常骨髓粒系、红系形态学检查。

2. 正常骨髓淋巴、单核细胞形态检查。

3. 正常骨髓象分析及骨髓报告书写

4. 细胞化学染色(POX、PAS、NALP、NAE、铁染色)

5. 正常细胞形态学考试

第三篇红细胞疾病及检验

第四章贫血概述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红细胞膜、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2. 掌握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

3. 掌握红细胞增生和破坏的规律,红细胞破坏后的

转归与实验室检查的联系,贫血的诊断标准。

4. 掌握贫血的实验室的诊断程序。

二、教学内容:

1 . 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2. 贫血的病因及分类。

3. 贫血的一般临床表现。

4.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程序。

第五章铁代谢障碍贫血与检验

一、目的要求:

1. 熟悉铁的代谢和血红蛋白代谢途径。

2.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3. 掌握铁在代谢中的转归与实验室检查的联系。

4. 掌握血清铁、未饱和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及红细胞内原卟啉在诊断疾病中的意义。

5. 熟悉铁粒幼细胞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 掌握铁代谢障碍疾病的血象、骨髓象的特点及鉴别。

二、教学内容:

1. 铁的代谢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

3. 缺铁贫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生化检测、骨髓象和骨髓铁染色。

4. 治疗过程中实验室跟踪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5. 铁粒幼细胞贫血与缺铁贫的鉴别。

三、实验内容:

1. 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检查。

2. 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观察

第六章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分类。

2. 熟悉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类巨幼性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3.掌握以上三种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及鉴别。

二、教学内容:

1.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2. 恶性贫血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 类巨幼性大细胞性贫血病因及实验室检查。

三、实验内容: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象和骨髓象检查。

第七章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再障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 掌握该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3. 掌握急性再障、慢性再障的鉴别,特别是骨髓象鉴别以及不同部位骨髓穿刺结果的区别。

4. 熟悉再障的诊断标准,治疗效果的实验室观察。

5. 了解其它几种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二、教学内容:

1. 再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 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

3. 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实验室观察。

4. 与其它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鉴别。

三、实验内容:

急、慢性再障血象、骨髓象检查。

第八章溶血性贫血

第一节溶血性贫血概述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2. 掌握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转归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

3. 掌握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4. 掌握溶血后代偿机制及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程序。

二、教学内容:

1. 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2. 溶血的病理生理、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的转归。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的鉴别,溶血后的代偿机制。

3.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程序,溶贫的筛选试验,红细胞破坏的检测试验,红细胞代偿增生的检测试验。

第二节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性球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 熟悉以上三疾病的临床表现。

3 . 掌握红细胞膜缺陷的实验室检查。

4. 掌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与再障的鉴别。

二、教学内容:

1.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 遗传性椭圆性红细胞增多症。

3.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实验内容:

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 球形、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骨髓象检查。

3. Ham试验、热溶血试验。

第三节红细胞酶缺陷症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G6PD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分型。

2.熟悉丙酮酸激酶缺陷溶贫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3. 掌握G6PD缺陷溶贫和丙酮酸激酶缺陷溶贫的实验诊断。

二、教学内容:

1. G6PD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2. 丙酮酸激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3. 酶缺陷症的实验室检查。

三、实验内容:

1.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2. G6PD荧光斑点试验。

3. 丙酮酸激酶的荧光点发及紫外分光法测定。

4. 自体溶血试验。

5. 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

第四节血红蛋白病概述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血红蛋白的结构。

2. 熟悉异常血红蛋白的命名及表达方式。

3. 掌握血红蛋白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1. 血红蛋白的结构。

2. 异常血红蛋白的命名表达方式。

第五节血红蛋白血病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HbS、HbM,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继发性血红蛋白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掌握以上疾病的特点和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1. HbS病

2. HbM病

3.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4. 继发性血红蛋白病。

三、实验内容:

1. 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F的测定。

2. 抗碱血红蛋白的测定。

3. 异丙醇试验。

4. 变性珠蛋白小体测定。

第六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熟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3. 掌握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及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鉴别在诊断。

二、教学内容:

1.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H病、Hb Bart's、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特征)。

第七节自身免疫性溶贫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自身免疫性溶贫的发病机理。

2. 掌握自身抗体的分类及不同抗体引起的溶贫。

3. 不同自身免疫性溶贫的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1. 自身免疫性溶贫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2. 各种自身免疫性溶贫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三、实验内容:

1. 冷凝集素试验。

2. Coomb's试验。

3. 冷热溶血试验。

第八节其它其溶血性贫血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运动和其它机械性损伤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2.掌握微血管病性溶血血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1.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2. 损伤性心性溶血性贫血。

3.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第九章继发性贫血

一、目的和要求:

1. 了解继发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

2. 掌握感染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

3.了解肾脏性贫血、慢性肝脏疾病性贫血、.内分泌疾病与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4.骨髓病性贫血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1. 感染性贫血

2. 肾脏病与贫血

3. 肝脏病与贫血

4. 内分泌疾病与贫血

5.恶性肿瘤所致贫血

6. 骨髓病性贫血

第三篇白细胞疾病及检查

第十章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白细胞动力学。

2. 熟悉白细胞疾病的分类。

3. 了解粒细胞疾病的一般表现。

4. 熟悉粒细胞的生理、病理变化。

二、教学内容:

1. 白细胞的细胞动力学。

2. 粒细胞疾病的分类。

3. 粒细胞疾病的一般临床表现。

第十一章粒细胞减少症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粒细胞减少症的定义。

2. 掌握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掌握粒细胞减少症的实验室检查。

4. 熟悉各型粒细胞减少症的区别。

5. 了解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疾病。

二、教学内容:

1. 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 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

3. 粒细胞减少症的实验室检查。

第十二章粒细胞增多症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类白血病的定义。

2. 熟悉类白血病的病因和分类。

3. 掌握类白血病和白血病的鉴别。

4. 了解其它白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意义。

二、教学内容:

1. 粒细胞增多症的分类。

2. 粒细胞增多症的一般临床表现。

3.类白血病反应。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十三章白血病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白血病的定义。

2. 了解白血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3. 掌握白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4. 了解白血病的研究现状。

5.掌握白血病的各种分类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白血病定义及病因。

2.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3. 白血病的分类。

第十四章急性白血病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分类。

2. 掌握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3. 熟悉各型急性白血病的特点及各型之间的相互鉴别。

4. 了解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缓解标准。

二、教学内容:

1. 急性白血病的一般临床表现。

2. 急性白血病的髓外造血和各系统症状。

3.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4. 各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5. 各型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鉴别诊断。

6.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缓解标准。

三、实验内容:

1. ALL~L1、L2、L3骨髓象分析。

2. ANLL(M1、M3、M5)骨髓象分析。

3. CML、MM阅片。

4. 未知急性白血病骨髓片分析。

5. 白血病多媒体课件教学。

第十五章慢性白血病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慢性白血病分类。

2. 掌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

3. 熟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期。

4. 掌握慢粒急变标准。

5. 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

二、教学内容:

1. 慢性白血病分类。

2.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 慢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的鉴别。

三、实验内容: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骨髓象分析。

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及血片骨髓象分析。

第十六章淋巴瘤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

2. 了解恶性淋巴瘤的分类细胞的基础。

3. 熟悉恶性淋巴瘤的分期。

4. 掌握霍奇金病的临床主要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内容。

5. 掌握非霍奇金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

6. 掌握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病的鉴别。

二、教学内容:

1. 恶性淋巴瘤的概述。

2. 恶性淋巴瘤分类。

3. 霍奇金病。

4. 非霍奇金病。

5. 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病鉴别。

三、实验内容:

淋巴瘤检查电教。

第十七章浆细胞病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浆细胞病的分类。

2. 了解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分类。

3. 掌握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临床症状。

4. 掌握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

5.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1. 浆细胞的细胞动力学。

2. 浆细胞病的分类。

3. 多发性骨髓瘤。

三、实验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分析。

第十八章恶性组织细胞病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组织细胞病的分类。

2. 掌握恶组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组织细胞病概述。

2.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

三、实验内容:

恶性组织细胞病检查电教。

第十九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MDS的分型

2. 熟悉MDS的病态造血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3. 了解MDS的临床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MDS的定义及概述。

2. MDS的分型。

3. MDS的临床表现。

4. MDS的实验室检查。

三、实验内容:

1. MDS骨髓象分析

2. MDS的染色体的培养、核型分析。

第二十章骨髓增生性疾病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分类。

2. 熟悉脾功能亢进的血液学特点。

3. 熟悉骨髓纤维化的血液学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骨髓增生性疾病概述。

2. 脾功能亢进。

3. 骨髓纤维化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期。

4. 骨髓纤维化与慢粒的鉴别。

第五篇出血性疾病及检验

第二十一章止血和凝血基础理论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血管壁和内皮细胞的止血功能。

2. 掌握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3. 掌握血液的凝固机制及各凝血因子特点。

4. 掌握体液和细胞的抗凝机理。

5. 掌握纤溶系统的组成特点及激活途径。

6. 掌握止血与凝血疾病的诊断途径。

7. 熟悉止血和凝血疾病的分类。

二、教学内容:

1. 止血和凝血的生理。

2. 出血性疾病分类。

3.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实验室诊断程序。

第二十二章血管壁异常性疾病及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血管异常出血性疾病的一般临床特点。

2. 掌握实验室检查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过敏性紫癜及检查。

2.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检查。

第二十三章血小板异常性疾病

一、目的和要求:

1. 了解血小板减少和增多的原因及发病机理。

2. 掌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鉴别。

3. 熟悉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二、教学内容:

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检查。

2. 其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 遗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三、实验内容:

1. ITP骨髓象分析。

2. PAIgG检测。

3. 血小板聚集试验。

第二十四章凝血因子异常性疾病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血友病甲、乙、丙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 掌握三种血友病的诊断,特别是实验室诊断程序和实验室分型。

3. 掌握血友病与血管性假血友病鉴别。

二、教学内容:

1. 血友病甲、乙、丙。

2. 血管性假血友病

3. 血友病的实验诊断途径。

三、实验内容:

1. 内源性凝血途径:APTT、复钙时间测定。

2. 外源性凝血途径:PT、Ⅴ因子测定。

3. 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第二十五章抗凝因子异常性疾病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抗凝因子的种类。

2. 掌握生理性抗凝蛋白检查。

3. 掌握病理性抗凝蛋白检查。

二、教学内容:

1. 抗凝血因子异常的分类。

2. 抗凝因子异常的临床特点及检验。

第二十六章纤溶异常疾病及检测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纤溶异常的分类。

2. 掌握原发、继发纤溶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掌握原发、继发纤溶的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1. 原发性纤溶的病因、机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2. 继发性纤溶(DIC)的病因、病理、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三、实验内容:

1. 优球蛋白溶解试验。

2. 血浆凝血酶测定。

3. 3P试验

4. FDP测定

5. 可溶性纤维蛋白D-D测定。

第二十七章血液流变学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血液流变学检查原理。

2. 掌握血栓前状态的检验

二、教学内容:

1. 血液流变学概述。

2. 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诊断。

三、实验内容:

参观血液流变学检验。

教学计划学时分配表

总学时90 42 48

教学用书:《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谭齐贤主编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参考书目:

1.丛玉隆等主编,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与临床,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2.丛玉隆等主编,贫血、血栓及遗传学检验技术与临床,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3.阮长更等血液病实验室检查. 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 A.V.Hoffbramel.et.al , Essential hematology ,second edition

5. 张之楠,李蓉生主编,红细胞疾病基础与临床,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6. 李家增,王鸿利,韩忠朝. 血液实验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

(供医学检验专业用)

前言

临床检验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临床医学和实验室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前期课程的延伸,为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和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临床检验又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使临床检验工作在分析检测的速度和进度上有了很大得提高,检测的方法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本门课程通过对临床诊断应用较为广泛各种标本的检测,使学生对临床检验工作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掌握各种实验室理论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作风,为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检验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临床基础检验学》涉及面广,内容多,授课必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难点讲透,以确保学有所获。因此教学中尽可能配合挂图,实物,模型,幻灯片,投影片和录象片等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本门课程共分五部分:(一)血液常规检验(二)尿液检验(三)消化道排泄物与分泌物检验(四)其他体腔液检验。总学时72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28学时。

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掌握临床检验学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

1.临床检验的任务。

2.临床检验工作范围。

3.学好临床检验学的重要性。

4.学习临床基础检验课程的要求。

第一篇血液常规检验

第一章血液检验基础

一、目的和要求:

了解血液生成过程,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抗凝剂的选择。

二、教学内容:

1.血液的生成。

2.血液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3.血液的功能。

4.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方法及真空采血法。

5.抗凝集的选择。

三、实验内容:

1.学会末梢血取血方法。

2.掌握血细胞计数池的结构及不同血细胞的计数范围。

第二章红细胞的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2.了解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沉降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4.熟悉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内容:

1.红细胞生理概述。

2.红细胞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

3.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4.红细胞比积测定及临床意义。

5.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6.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点彩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

7.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及临床意义。

三、实验内容:

1.红细胞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法)。

2.血红蛋白测定。(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3.血片中异常形态的观察。

4.网织红细胞直接计数。

5.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第三章白细胞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白细胞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

2. 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

3.掌握血片中异常白细胞形态及临床意义。

4. 了解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

5. 熟悉红斑狼疮细胞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教学内容:

1. 白细胞生理概述。

2. 白细胞计数方法和电子血细胞计数法及临床意义。

3.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及血片中的白细胞形态。

4. 血片中各种异常白细胞形态及临床意义。

5.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及临床意义。

6. 红斑狼疮细胞检验及临床意义。

三、实验内容:

1.白细胞直接计数(显微镜法)。

2.外周血涂片制备和染色。

3.白细胞形态分类计数。

4.红斑狼疮细胞及异常白细胞的形态观察。

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血液分析仪的种类与原理。

2.掌握检测参数与细胞直方图的分析。

3.掌握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仪器的种类与原理。

2. 检测参数和细胞直方图的分析。

3. 临床应用与评价。

三、实验内容:血液分析仪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止血与凝血的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正常出血、凝血过程及各凝血因子的作用。

2.熟悉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机制。

3.了解各种出血、凝血试验检查的临床意义。

二、教学内容:

1.正常止血过程。

2.正常凝血过程。

3.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

4.血小板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

5.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血块回缩检查及临床意义。

三、实验内容:

1.血小板直接计数。

2.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测定。

3.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第二篇尿液检验

第六章尿液的检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尿液生成的机理,标本的采集及防腐剂的应用。

2.掌握尿液的理学、化学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3.熟悉显微镜下尿沉渣的检查。

4.了解肾功能的有关检测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尿液的生成及标本的采集。

2.尿液的各种理学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3.尿液的化学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4.尿液化学成分的自动化分析仪。

5.尿沉渣镜检,各种细胞、管型、结晶的形态及临床意义。

6.Aiddis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

7.肾功能检测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尿液的各种理学检验(色、味、比重、透明度)。

2.尿液的各种化学检验(蛋白、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

3.显微镜下观察各种尿沉淀物形态。(细胞、管型、结晶)

4.尿液自动化分析仪检测方法。

第三篇排泄物及分泌物检验

第七章粪便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粪便检验的内容。

2.掌握各种消化道疾病粪便检验的鉴别。

二、教学内容:

1.粪便的理学、化学检验方法。

2.粪便镜检及临床意义。

3.几种消化道疾病粪便检验的鉴别诊断。

第八章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胃液成分及胃液分析。

2.胃液的检验内容。

3.十二指肠引流液各标本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

1.胃液成分及分析方法。

2.胃液的理化检验及显微镜检查。

3.十二指肠引流液的采集及各标本的特征。

第九章生殖道分泌物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精液检验的临床意义。

2.熟悉精液检查的内容。

3.了解前列腺液检验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4. 了解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和显微镜检查。

二、教学内容:

1.精液检验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2. 前列腺液检验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3. 阴道分泌物检验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四篇体腔液的检验

第十章脑脊液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脑脊液形成的过程,功能及成分。

2.掌握脑脊液理学检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3.掌握脑脊液化学检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4.掌握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5.熟悉几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1.脑脊液的形成,成分及功能。

2.脑脊液的理学检验方法。

3.脑脊液的化学检验方法。

4.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5.几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的鉴别。

第十一章浆膜腔积液的检验

一、目的和要求:

1.熟悉浆膜腔积液形成的机制及特征。

2.掌握浆膜腔积液的理学和化学检验的方法。

3.掌握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4.掌握常见浆膜腔积液的鉴别。

二、教学内容:

1.掌握浆膜腔积液形成的机制及特征。

2.浆膜腔积液理学检验,量、颜色、浑浊度、比密、凝块的检验及临床

意义。

3.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验,蛋白、葡萄糖检验及临床意义。

4.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方法,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

5.几种常见渗透液的鉴别,渗透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教学计划学时分配表

教学用书:《临床检验基础》熊立凡主编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参考书籍:

1 王鸿利主编,血液学和血液血检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年

2. 孙尚武、王鸿利主编,临床实验诊断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3.刘达庄主编,免疫血液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4. 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5.李家增,王鸿利,韩忠朝. 血液实验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6. 寇丽筠主编. 临床基础检验学. 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

6.朱立华主编. 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指导. 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8.丛玉隆等主编.血细胞分析技术与临床,第一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水文地质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Hydro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2 【总学时数】:32 【实践学数】: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重点讲授有关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赋存、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物化性质、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的生态环境特性。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气带水的运动、化学成分成因类型、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等。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为学生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熟悉水文地质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应具有分析、研究、解决水文地质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 后继课程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注:“*”为重点部分;“#”为难点部分。 绪论 水文地质学概念;研究内容;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1章地下水概论 1.1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循环的概念、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1.2 地下水的赋存 岩石的空隙性: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表征和特征;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骨架中的水、岩石孔隙中的水(重力水*、毛细水*)。 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表征及相互间的关系; 有效应力原理与岩土压密:有效应力原理*、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 包气带与饱水带:概念;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理解掌握概念; 地下水的分类: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介质条件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色、嗅、味、比重、透明度、温度等;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PH值、硬度、矿化度、侵蚀性。 *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用。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溶滤水、沉积水和内和生水。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资料整理:简分析、全分析和专门分析;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表。 *1.4 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上层滞水:概念及特征; *潜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位线图及其应用; *承压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压线图及其应用; 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第2章地下水的运动和动态 *#2.1 重力水的运动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MF 课程名称:物理光学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Optics 总学时:50 讲课学时:50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外辅导学时:学分:3.0 开课单位: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授课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2春 先修课程: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电动力学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书:1、Born & Wolf, Principles of Optics, 7th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2、《物理光学》(第三版),梁铨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3、《物理光学学习指导与解题》刘翠红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一、课程教学目的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时又是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程有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以及光的吸收、色散、散射现象。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物理光学的重要知识,掌握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后续课程以及今后工作中所遇有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共10学时) 光波的特性:光波与电磁波、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物质方程;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相速度和群速度;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包括反射和折射定律;菲涅耳公式;反射率和透射率;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全反射。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等。 第二章光的干涉(共10学时) 双光束干涉;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典型干涉仪及其应用;光的相干性理论。 第三章光的衍射(共10学时) 衍射的基本理论:包括光的衍射现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夫琅和费衍射:包括夫琅和费衍射装置;矩孔、单缝、多缝以及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巴俾涅原理。菲涅耳衍射:包括圆孔和直边菲涅耳衍射。衍射的应用和傅立叶光学基础等。 第四章光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共10学时) 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包括张量的基础知识;晶体的介电张量。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包括光波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和几何法描述。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晶体光学元件及晶体的偏光干涉等。 第五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共4学时) 晶体的电光效应(原理及应用)、声光效应和旋光效应(自然旋光现象、菲涅耳的解释、磁致旋光效应、应用)。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煤矿地质学》测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试题

————————————————————————————————作者:————————————————————————————————日期: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A)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节理与解理 答: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层理构造与层面构造 答:层理构造—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层面构造—不同性质沉积层的分隔界面称层面,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 泥裂、印模和结核。 3.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答:年代地层单位—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成层或非成层的岩石体:宇、界、系、统、阶、时带。每个年代地层单位都有一个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地质时间间隔):宙、代、纪、世、期、时。 4.煤的变质作用 答: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答: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外力地质作用,按外应力的类型可以分为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按其发生的序列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地质学基础实习》教学大纲【模板】

《地质学基础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及其与农业的相关性有更具体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原理和地质观测与研究方法以及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实践知识和方法,使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野外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目的、任务与意义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通过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有助于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帮助同学们更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地质学内容,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特别是矿物、岩石、矿产、地质演变等方面的知识,弥补校内教学中标本和器材不足的弱点。 2)实地观测并记录各种岩石及其所含矿物特征和野外产出状态,认识各种岩石中的代表岩石类型,特别是沉积岩中的各种代表岩石,如砂岩、砾岩、页岩、粉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各种岩石在野外的产出状态和一般特征。使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野外实践中得到验证,使理论知识有了实践基础。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认识基本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不仅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实际验证,而且能有新的认识,开阔视野。 4)观察不同岩层间的接触关系,观察不同岩层在野外的出露情况,寻找典型地段观察并分析各种岩石演化为土壤的过程和机理。这都有助于对农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第一天: 1)观察晚古生代石灰岩、砂岩等沉积岩的特征;

2)观察石灰岩中燧石结核的特征及其产出规律; 3)观察石灰岩中珊瑚、菊石等化石的特点; 4)认识一般的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褶皱); 5)介绍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第二天: 1)学习使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2)认识砾岩、砂岩、泥岩; 3)在泥岩中寻找和观察植物化石; 4)学习观察河流二元结构。 第三天: 1)观察差异风化; 2)观察层内揉皱; 3)观察断层并判断其性质; 4)观察褶皱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5)观察燕山期正长斑岩的特征及其产出状况; 6)观察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泥岩、页岩中的笔石和灰岩中的腕足类动物化石。 第四天: 1)观察上白垩统浦口组角砾岩及其层理构造; 2)认识河流阶地和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层状构造特点; 3)观察石灰岩表面的溶蚀现象以及溶洞形态,并分析其成因; 4)观察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的生长状况; 5)观察三级溶洞—地壳三次抬升的证据; 6)观察直立岩层和倾斜岩层; 7)观察背斜核部的特点并学习绘制素描图; 第五天: 1)上白垩统赤山组红色粉砂岩和细砂岩; 2)观察火山构造; 3)观察玄武岩与下伏的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4)观察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的玄武岩; 5)观察玄武岩的球状风化; 6)辉绿岩岩墙; 第六天: 1)观察和描述晚古生代地层剖面:五通组石英砂岩、黄龙组灰岩、船山组生物碎屑灰岩; 2)观察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3)观察洞穴形态; 4)观察洞穴堆积类型—石柱、石钟乳、石笋; 第七天 1)观察玄武岩及其中的橄榄石包裹体,仔细观察并描述玄武岩的柱状节理和气孔状构造; 2)观察玄武岩的基底岩石-第三纪中新统浦镇组砾石层、砂砾层;

《光学》教学大纲

《光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光学 英文名称:Optics 学分:4 总学时:72 实验(上机)学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物理专业及相关专业,二年级第一、二学期 一、课程说明 (一)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 为适应我校学分制教学计划的要求,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基本要求,建立严谨的教学体系,特制定本大纲。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光学是普通物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一方面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训练提供必要的准备,另一方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物理学的基本课程,应着重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使学生建立起鲜明的物理图象。 在教学中,还应通过分析、概括丰富的自然现象,联系科学发展和生产实际中的有关事例,注意采用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以及加强习题运算,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了解光学的最新发展,体会到综合运用基础物理学知识联系实际、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共轴球面组成像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基本原理及典型应用。 难点:运用菲涅耳公式解释半波损失问题偏振光的干涉旋光现象解释。 (四)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研究光的传播规律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问题.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力学及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同时本课程又与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激光原理、光纤通信、信息光电子学等后继课程有密切关系。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 1、《光学》(上、下册), 赵凯华钟锡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五次印刷; 2、《光学》,易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3、《光学》,章志鸣沈元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4、《光学》,王楚汤俊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普通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1.实习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肉眼观察和描述手标本的一般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的鉴定特征,学会设计地层柱状图;培养学生进行地质科学实验的兴趣,掌握地质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分析地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要求: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普通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实验尤为重要,它是掌握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环节。作为实践性启蒙教育,普通地质学实验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野外实习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加强训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要求观察、描述和鉴别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训练设计制作地层柱状图。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方式 在实验室观察、描述和鉴别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训练阅读地质图,设计制作地层柱状图。 四、实习时间及安排 总共14学时,根据理论课程进展情况,安排进行各实习。 五、实习成绩考核 每次实验要求写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总成绩。

《地质学基础》(一)实验教学大纲(水文) 一、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实验性质 《地质学基础Ⅰ》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了解通过手标本认识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的鉴别。 2、实验的目的 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表达书写能力、观察与判别能力。 3、实验的任务 通过对实标本的观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矿物、岩石手标本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基础Ⅰ》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doc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72201008/72201009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学时 学分: 2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的同时,受到严格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磁学学部分

光学部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基础知识 测量与误差,主要讲述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的综合测量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2.方法原理 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和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和高度。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滚珠、圆柱管。 4.掌握要点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的使用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及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2)用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 (3)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二单摆 1.目的要求 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并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方法原理

g l T π2= ()()2 22)(?? ? ??+??? ??=t t u l l u g g u 。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单摆、停表、钢尺。 4.掌握要点 测量单摆周期的注意事项、重力加速度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2)用钢尺测悬线的长度。 (3)用停表测单摆的周期(不改变摆长,测5次,每次30个周期的时间) (4)计算重力加速度和它的不确定度。 (4)改变摆长,测单摆的周期,用作图法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 测重力加速度 1.目的要求 掌握几种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方法原理 自己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由落体装置、数字毫秒计、光电计时装置 ,单摆 气垫导轨。 4.掌握要点 掌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5.实验项目: (1)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方案。 (2)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四 密度的测定 1.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掌握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2.方法原理 v m = ρ,质量用天平称量,体积用阿基米德定律求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比重瓶,小烧杯、温度计、酒精、不规则玻璃块。 4.掌握要点 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方法、测量密度的两种方法: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5.实验项目: (1)学习调整和使用物理天平。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实验五 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 1.目的要求 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学习光杠杆原理并掌握使用方法。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煤地质学复习重点

煤地质学 植物残骸堆积的学说(或理论)及其依据 植物残骸的堆积方式两种观点 1)原地生成说原理:造煤植物残骸堆积于植物生存的泥炭沼泽内,没有经过搬运,在原地堆积转变成为泥炭。证据:现在很多煤层底板存在大量根土岩或煤层至上的直立树干。 2)异地生成说原理:泥炭层形成的地方不是成煤植物生长地方,残体经长距离搬运后,在浅水盆地、泻湖等地堆积。证据:现代三角洲地带存在上游漂木,煤中可见树根朝上以及大量矿物质。 3)微异地生成说(或称“亚原地生成说”)泥炭沼泽内部植物残体、部分泥炭受冲刷搬运并重新堆积的现象比较常见。 什么是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 1)泥炭化作用:植物物质经受生物化学分解及合成的复杂的过程且最终形成泥炭的作用 2)腐泥化作用: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滞流还原环境和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软泥(腐泥) 的过程称为腐泥化作用 什么是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残值化作用 1)凝胶化作用: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 2)丝炭化作用:高等植物死亡后在微生物参与下不断被分解、化合、聚积,发生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泥炭的过程 3)残值化作用:中水介质流通较畅,长期有新鲜氧供给的条件下,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产物被充分分解破坏并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大量集中的过程称为残植化作用 比较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与残值化作用发生的条件 1)凝胶化作用:①较为停滞的、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②弱氧化至还原环境,在厌氧细菌的参与. 2)丝炭化作用:①沼泽覆水程度发生变化;②沼泽表面变得比较干燥,氧的供应较为充分;③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参与下由于失去被氧化的原子团而脱氢、脱水,碳含量相对地增加 3)残植化作用:①水介质具有流动特性—敞流沼泽②长期有新鲜氧供应,发生氧化作用③稳定组分聚集 煤化作用的阶段划分与基本特点 1.泥炭化作用阶段:从成煤原始物质的堆积,经生物化学作用直到泥炭的形成 2.煤化作用阶段:当泥炭形成后,由于沉积盆地的沉降,泥炭被埋藏于深处,在温度、压力增高等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褐煤、烟煤、无烟煤、变无烟煤 特点:①煤在连续地系列演化过程中,可明显地显现出增碳化(相对)趋势;②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表现为结构单一化趋势;③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结构表现为致密化和定向排列的趋势;④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显微组分性质呈现为均一性趋势;⑤煤化作用是一种不可逆的反应;⑥煤化作用的发展是非线性的,表现为煤化作用的跃变,简称煤化跃变 煤化作用的演化主要是受温度的高低、经历的时间长短及压力的大小所决定的。 什么是希尔特定律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希尔特定律:在地层大致水平的条件下,每百米煤的挥发分降低约%,即煤的变质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高,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普通地质学是对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概括介绍,是面向地质学及地质类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于地质学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开设的一门先导性课程,每学年授课64学时(含48学时讲课与18学时实验课程)。课程包括以下基本教学内容:宇宙中的地球、矿物、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质年代、地震与地球内部构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风化作用、河流及其地质作用、冰川及其地质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地球环境与资源、地球系统科学概述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地质思维与地球系统科学观,为进一步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面向低年级地质类专业开设,学生通过普通地质学的学习,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教学模块:地球基本知识、地表外动力地质作用、岩石圈内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环境与人类与实验教学等五大部分。 地球基本知识主要介绍最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矿物、地质年代等内容。 地表动力地质作用介绍各种地表动力作用和产物,和主要包括外动力地质作用与 - 4 -

沉积岩、河流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地质作用、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和地下水地质作用等。 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主要介绍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和产物,包括岩浆作用和岩浆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震活动、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等。 地质环境与人类主要介绍与地质相关的环境和对人类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球资源、地质环境、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实验教学主要介绍和培养学生的地质基本实践技能,主要包括晶体模型、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罗盘使用和地形图、地质图填绘以及图切剖面等实验教学内容。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质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全院每年平均有60余名学生学习该课程。作为地质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是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对祖国河山与大自然的热爱,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地质园地,培养学生地质学思维方法、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地质学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初步学习与掌握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学会地质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分析和研究地质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课后作业和地质实践技能训练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和实验报告。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 - 4 -

物理光学实验指导大纲

(上机)课程名称:《物理光学》 实验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实验总体介绍 1、本课程上机实验的任务: 1)学会利用计算机数值计算的方法处理物理光学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本课程上机实验的简介: 对等厚干涉和夫朗和费多缝衍射的物理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 TLAB 软件对其过程进行编程和模拟仿真,从而加深对光的干涉和衍射基本原理的理解。 3、本课程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工程与光通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4、本课程上机实验涉及核心知识点: 1)光的干涉和衍射理论; 2)matlab程序设计基础。 5、本课程上机实验重点与难点: 重点:建立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 难点:相应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及调试。 6、本课程上机实验运用软件名称:MATLAB 7、总学时:4 8、教材名称及教材性质(自编、统编、临时): 《光学教程》,叶玉堂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统编。 9、参考资料: 1)《物理光学教程》,谢敬辉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光学原理与应用》,廖延彪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3)《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4)MATLAB教程罗建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二)包含实验项目基本信息 实验项目1 1、实验项目名称: 等厚干涉条纹分布的模拟 2、实验目的和任务: 目的:通过对等厚干涉光强分布的模拟仿真,加深对光的干涉基本原理的认识。 任务:以一个曲率半径R = 5 m的柱透镜的凸面紧贴在一个平板玻璃上,其凸面与平面相切于O点(如图所示),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空气薄层,用波长 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从反射光中可观察该空气薄层所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模拟此等厚干涉条纹的一维光强分布曲线图和二维光强分布的灰度图。 柱透镜置于平板玻璃上的截面图 3、上机实验内容: 1)编写模拟仿真程序,上机调试并运行; 2)改变柱透镜曲率半径,观察条纹分布的变化; 3)改变入射光波长,观察条纹分布的变化; 4) 改变柱透镜凸面和平板玻璃间的介质的折射率,观察条纹分布的变化。 4、学时数:2 实验项目2 1、实验项目名称:多缝夫朗和费衍射的模拟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地质学基础大纲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旅游管理 【学分】:3 【总学时】48 【先修课程】:无 二、教学目标 如今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已经更紧迫地显示出来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向地球作了更多的索取,然而人类如稍有处置不当,便会招致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只有当地球上的居民都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才能和它友善相处,和谐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大学生,理应首先了解地球科学知识,带头向社会传播,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专业工作中去,以造福于人类。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建立地球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一些实际的技能,增强探索自然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激励大家了解地球,关爱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地球科学的学习目的、意义和课程的学习要求。一般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二)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概略地了解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终于证实大地是一个球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太阳系中一颗不大的行星,太阳系是拥有2000多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中一个不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是数以百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旋涡星系,地球是现在已知的、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等基本知识,通过练习作业初步掌握地球上主要地形特点及其名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宇宙的特征 2、难点:理解宇宙观 第二节行星地球简史 (一)教学要求 概略地了解:宇宙应是无限的(但在自然科学中,却作为一个有限的研究对象来对待),这个宇宙产生于约137亿前的大爆炸,是现今比较流行的看法,冷的气体与宇宙尘埃组成的星云逐渐形成太阳系,是目前比较合理的假说,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它们有共同的起源,是自然本身演变的产物。重点掌握:将今论古、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器官相关律等原理是认识地球历史的基本方法,20世纪开始,利用同位素等方法来取得地球的年龄资料。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宇宙应是无限的 2、难点: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器官相关律等原理 第三章地球的结构 第一节地球的物质组成 (一)教学要求 地球的元素组成,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自己的物理、化学特征,矿物内部的晶体结构是决定其外部形态及特性的主导因素,由矿物集合而成的岩石构成地球的主体。一般了解元素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不断迁移和重新组合。 (二)重点、难点

光学教学大纲

《光学》课程教学大纲(54学时) (理论课程)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概况 课程中文名称:《光学》 课程英文名称:Optics 课程编码:3910252108 开课学院:理学院 适用专业/开课学期:物理学/第三学期 学分/周学时:3/3 《光学》是物理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普通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及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它和《原子物理学》、《电动力学》和《量子物理学》等后继课程有着密切联系。激光的出现和发展使光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更加扩大了光学在高科技领域、生产和国防上的应用。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学 (二)课程目标 1. 牢固掌握有关光的传播及其本性,包括干涉、衍射、偏振等基本现象、原理和规律,为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并了解它们在科研、生产和实践上的应用。 2. 牢固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和作图方法。熟悉典型助视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3. 了解现代光学的发展概况以及现代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学时分配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开展课堂讨论、课外自学、学生课外查阅文献了解学科前沿,结合课程内容完成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教学。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含绪论)光的干涉(10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知道光学发展历程; 2.理解相干叠加和非相干叠加的区别联系; 3.理解光的相干条件和光的干涉定义; 4.了解干涉条纹的可见度以及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对可见度的影响; 5.掌握光程差和相位差之间的关系; 6.掌握分波面干涉装置的干涉强度分布的基本规律,即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干涉条纹 的形状; 7.掌握分振幅法等倾干涉条纹的条纹特征和光强分布及其应用; 8.掌握分振幅等厚干涉的条纹特征和光强分布及其应用; 9.掌握迈克尔孙干涉仪和法布里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干条件,以及分振幅和分波面干涉装置及干涉光强分布。 难点:薄膜干涉和多光束干涉。 三、主要内容 1.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光学发展史; 2.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和相干性; 3.光程和光程差,实现相干光束的方法; 4.半波损失; 5.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 6.迈克耳孙干涉仪; 7.多光束干涉,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第二章光的衍射(8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衍射现象,并注意区分菲涅尔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 2.理解衍射现象的理论基础-----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