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地学考试复习2013(重点版)

环境地学考试复习2013(重点版)

环境地学考试复习2013(重点版)
环境地学考试复习2013(重点版)

第一章

在环境科学中所讲的环境也称人类生存环境,是指以人群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层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换句话说,以人类为中心,人以外的充满着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空间、条件和状况,即为人类环境。

从环境地学研究的角度,可以将地球环境系统分解为生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在这个系统中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遵循以下规律:

木桶定律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原理

相互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

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环境地学并不是研究人-地系统的全面性质,而只研究自然环境作用于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作用于环境而引起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反馈的那部分内容。

环境地学研究的起步必须立足于坚实的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结合室内化验分析与实验模拟资料,运用综合比较研究法和相关分析研究法,才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角度把握环境系统过程与功能时空分异规律。

图片中子解的常识:叠层石,由古老的蓝绿藻和沉积物所形成,1800Ma;三叶虫,兴盛于寒武纪,5亿年;恐龙兴盛于珠罗纪、白垩纪,绝灭于第三纪开始0.65亿年。

第二章

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其公转。

按照2006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新的定义,太阳系中共计有八大行星,按距太阳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按照最新的行星定义,原来的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在广阔的恒星世界中,太阳是一颗中等质量的壮年星。

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黑子是指光球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黑色斑点,是光球表面剧烈旋涡状气流形成的局部强磁场区域,是光球活动的重要标志。

八大行星可归为三类:①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密度大,卫星少的行星;②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其特征是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卫星多;③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其特征介于前两者之间。

八大行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形的椭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即行星的轨道运动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和同向性。

小行星是指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旋转的为数众多的小天体。大多数小行星的体积都很小,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或碎屑物质。目前已登记在册和编了号的小行星已超过8000颗。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微小天体,是由冰冻着的各种杂质、尘埃组成云雾状的斑点。

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适宜生物生长发育的温度场、压力场、电磁辐射场、充裕氧气和液态水的星球;唯一经由板块构造过程不断更新的地表结构,使生命体所必需养分反复循环的星球。

根据对地震波传播的研究,地球内部分为四个主要圈层,即地壳、地幔、地外核和地内核。各个圈层之间存在着一个物理上不连续的界面,即莫霍洛维奇界面(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简称莫霍面、古登堡面(Gutenbery Discontinuity)和利曼界面(Rehmann Discontinuity)。

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纵波,另一种是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横波。纵波又称P波;横波又称S波。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其厚度变化在5-70 km之间。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km。

地壳为固态岩石所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这些岩石主要由各类富铝的硅酸盐矿物所组成。它们具有架状、链状或层状等比较松散的硅酸盐晶体结构。

地幔:其厚度约2850km,占地球体积的82.3%,质量的67.0%。是地球的主体部分。是由固态的岩石所组成。球粒陨石的密度(3~5g/cm3)、化学成分与地幔相近,主要是由与球粒陨石成分相当的橄榄岩类[(Mg,Fe)2SiO4]所组成的。还含有少量金属硫化物或氧化物的流体。

地核其体积约为地球的16.2%,质量约占地球的32.0%,地核的密度达9.98~12.5g/cm3。其成分以铁镍合金为主。在外核中,根据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发生大幅度衰减的事实推测其为液态。

岩石圈在地质学研究中常常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刚性岩石层统称为岩石圈,其厚度约60~120km。岩石圈厚度不均一,通常认为在大洋中脊处岩石圈厚度接近于零,到大陆下部大约100~150km处。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和人类智慧圈所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也是环境科学、环境地学和地理科学重要的研究内容。

根据地球最古老的岩石及其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地球大约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早期是一个炙热的球体,球体表面的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即早期的地球是一个无生命的世界。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才逐渐形成了现代地球环境。

物质是指那些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空间的客观存在。在地球环境系统之中物质常以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存在;其存在形式可归结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有92种自然元素存在。

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原料和燃料的来源,或是社会生产力布局的必要条件和场所。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并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与危害的各种自然变异过程和事件。一般将自然灾害划分为突发性灾害和非突发性灾害。?

环境质量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全方位、持续性的影响。

第三章

大气圈是指连续包围地球外围的空气层。大气圈的总质量约为5.3 1015t,其中98.2%的空气集中在30km以下的近地层。大气是由多种气体及悬浮其中的液态和固态杂质所组成的混合物。

影响大气污染程度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

①气温,②气压,③湿度,④降水量,⑤风,

⑥云量,⑦大气能见度。

依据大气温度、成分、电荷和大气垂直运动状况的垂直差异性,可以将整个大气圈划分为对

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逸散层五个层次。

辐射是能量传播方式之一,也是太阳能传输到地球的唯一途径。

太阳辐射通过星际空间到达地球,实际上大气层顶单位面积的表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并不均等于太阳常数,而是随时间和空间不同而变化,其变化受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三个因素所制约。

由于地面和大气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因而地面和大气辐射的电磁波长比太阳辐射波长得多,其能量集中在3~120μm的红外波段。故习惯上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尽管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从全球范围来看,热量分布总趋势仍然与纬度大致平行,由低纬向高纬呈带状排列,形成地球上的热量带。热量带的划分有着不同的标准。

气压梯度力:因气压在空间分布不均,便产生一个从高压指向低压的力,这是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分量,水平方向分量对地球上任何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作用力;摩擦力。

季风,是指大范围的具有显著季节性变化的盛行风。

在大气运动的过程中常常伴随有水分的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液态水吸热转化为水汽的过程叫蒸发。蒸发消耗的水量称为蒸发量,以蒸发失去的水层厚度(mm)表示。蒸发量大小与所在地区的年降水量也有关系。

降水量是指降落在地面的雨和融化后的雪、雹、霰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mm)。

全球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受地理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地形等多种因素制约。从降水量的纬度分布来看,全球可划分为四个降水带:

赤道多雨带

亚热带15?~30?少雨带

中纬度多雨带

高纬少雨带

人类活动时刻不断地对大气圈施加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可归结为: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耗损、大气污染、城市小气候与热岛效应。

大气层中那些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且能够吸收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其种类主要有:CO2、CH4、N2O、CFCs等。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其正常本底值且持续的时间足以对人体、生物及材料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危害,这时的大气状况就称之为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装置和设备。按大气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主要有:①火山喷发;②森林火灾;③自然风尘;④沼泽释放温室气体;⑤海洋飞沫。

人为大气污染源可分四类:①工业企业排放源——点源;②家庭炉灶与取暖设备排放源——面源;③交通运输污染源——线源;④农业污染源——面源。

按大气污染物发生成因可归为两大类,即一次污染物(primary air pollutants)和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air pollutants)。

自然大气中O3多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平流层中,其浓度峰值在距地面25km左右,O3分子的混合比是指单位体积大气中所含O3气体的体积,以mL/m3 表示。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已进入了平流层,如超音速飞机向平流层中排放大量水汽、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另外现代化学工业所释放的制冷剂、喷雾剂和发

泡剂,这些含有CFCs类物质的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能够加速O3耗损过程。

一个区域大气污染程度取决于本区域污染源特征、环境因素。污染源特征决定着区域污染物数量和组成、排放方式和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密集程度;环境因素决定了大气对污染物稀释扩散速率和迁移途径。

城市小气候是大气圈局部经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之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气候。

第四章

水圈是指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被深层岩石所封存的液态水以外,由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和大气水分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环绕地球表层的不连续的圈层,其中海洋是水圈的主体。

河流和大气水是水圈中水分交换最活跃、更新最快的水体。

从整体上看水圈具有以下特点:

在地球环境系统中水以液、固、气三态存在

水是一种可重新利用、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对流层中天气现象与水迁移转化密不可分

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原料

水是再生的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水是地球环境中物质迁移转化的重要媒介物

水分及其运动,一能调节气候,二能净化环境

地表水热的不同组合孕育了多样的生存环境

地球环境系统中水分循环的主要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地心引力。

从环境地学角度来看,地表水分循环的重要意义有:①缓解了地表湿度、温度的时空梯度,为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②是地球环境系统中营养循环的传送带;③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水资源;④是地表环境自净过程的主要机制;⑤是自然环境过程主要组成部分;

⑥许多矿产资源的形成也有赖于长期的水分循环。

地面流水:分为片流、洪流和河流。

片流:是指沿着山坡流动的面状暂时性流水。

洪流:是指沿着沟谷流动的线状暂时性流水。

河流:是指沿着沟谷流动的常年性流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或堆积物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地下水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及水中物质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湖泊也是地表交替周期较长、流动缓慢的滞流水体,因受周期陆地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制约,湖泊与河流和海洋相比,湖泊的动力学过程、生物化学过程均具有明显的个性和地区性的特点。

沼泽是地表有多年薄层积水或土壤层水分过饱和、生长着喜湿和喜水植物的地段,沼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地表经常有薄层积水或土壤层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其上生长湿生植物或沼生植物;地面表层或有泥炭层或无泥炭层,但地表下层均有灰蓝色的潜育层。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层、土壤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它又以地下渗流的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部土壤层中的水分则通过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再散发到大气之中。

地下水硬度的增高:一般把含有一定数量的Ca、Mg、Al和Mn的碳酸盐、重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及硝酸盐杂质的水称为硬水。而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除K、Na之外,溶解的全

部金属阳离子浓度的总和。常用德国度表示,即一个德国度相当于10mg CaO/L。

海水是含有多种可溶性盐分、气体和少量悬浮物的混合物,其中水约占96.5%,其他物质仅占3.5%。因此化学元素氢和氧是海水中最主要的化学元素,据分析在海水中已经发现有约80种化学元素,但它们之间的含量差别很大。

广阔无垠的海洋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引起海水运动的原因主要有:天体引力、太阳辐射、大气压力梯度等;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规模宏大的洋流系统、周期性涨落和水平运动的潮汐系统、澎湃激荡的波浪系统、永无休止的混合系统。

在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濒临东太平洋的数千千米海域,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一种上层海水异常回暖的现象,当地人们称之为厄尔尼诺流。

近代科学观测表明,厄尔尼诺不仅是局部的海洋异常,其影响也不限于热带太平洋的东部,而是波及全球,造成世界性的天气异常。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地球上生命已经具有长达30多亿年的发展史,其中85%以上的时间是完全在海洋中度过的。

冰冻圈或低温环境是指最暖月月平均气温低于10~14 C,且地表有以固态水、多年冻土或苔原植被所组成的区域。它主要包括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水环境净化与修复技术主要是在全面了解特定水环境特征、水环境系统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化学与生物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净化水环境,修复水体系统的正常结构与生态环境功能的总称。

第五章

岩石圈(Lithosphere)是指上地幔软流圈以上的坚硬岩石部分。包括属于地壳的硅铝层、玄武岩层和属于上地幔最上部的超基性岩层。

德国学者韦格纳(Alfred Wegener)于20世纪初期先后发表了《大陆的生成》和《海陆的起源》,他认为距今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地球上所有大陆和岛屿都连接在了一起,构成一个庞大原始联合古陆即泛大陆(Pangea);围绕泛大陆的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即泛海洋(Panthalassa) 。

韦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主要依据有:

全球地貌学证据即世界大陆轮廓相似性

物理学证据即根据阿基米德定律

地质学与地球物理等方面相似性和连续性

古气候学和古生物学证据

现代大地测量与古地磁学证据

海底扩张学说是关于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科学解释。它是大陆漂移学说的进一步发展。1960年美国学者赫斯(H.H.Hess)设想大洋中海岭(中脊)是新地壳不断产生的地带,海岭高峰被中间谷分成两排峰脊,中间谷是地壳张裂的结果。

板块构造学认为地球表层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块拼合成的,它们“漂浮”在地幔软流层之上不停地移动着。

地壳可以分为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和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

据地球化学分析,在地壳中已发现90多种化学元素,但它们的含量差别很大,其中以O、Si、Al、Fe、Ca、Na、K、Mg、H、Ti等为主。这些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即丰度)称为克拉克值。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它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目前已经分析的矿物有3000多种,其中硅酸盐类矿物约占1/3,其他含氧盐类矿物占1/3,

其余为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卤化物和自然元素类矿物。

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是形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

?岩浆岩经过岩浆熔融之后,再冷凝下来的岩石(也称火成岩)。

按岩浆中硅酸盐的含量(即SiO2多少),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酸性岩浆(SiO2> 65%)

中性岩浆(SiO265-52%)

基性岩浆(SiO252-45%)

超基性岩浆(SiO2< 45%)

?酸性岩类——流纹岩

?中性岩类——安山岩

?基性岩类——玄武岩

?超基性岩类——科马提岩

?碱性岩类——粗面岩

?超基性岩类(超浅成岩)——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是金刚石的母岩)

通常把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称为色率。超基性岩暗色矿物含量一般约90%,基性岩约50%,中性岩约30%,酸性岩约5~10%。色率,不但反映了岩石中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变化,而且也是鉴定岩浆岩和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志。

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外力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地质活动等所造成的理化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使岩石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可使区域温度、压力及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出现,从而促使附近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tectonic movement)主要是指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岩石圈的变形、变位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可使地壳的地质体发生变形、变位和改变地壳各部分之间的空间组合形式,从而形成各式各样的变动形迹。

发生在晚第三纪末以前各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为(古)构造运动,发生在晚第三纪末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为新构造运动(neotectonics)。把有人类历史以来发生的新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recent tectonics)。按岩石运动的方式可以将构造运动划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岩层是指由两个平行的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相同或近似的层状岩石。岩层的上下界面叫层面。岩层的顶面和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的厚度。

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如动物骨骼、硬壳)和遗迹(如动物足印、虫穴、蛋壳、粪便、古人所使用过的石器等)。

著名地质学家莱尔(Charles Lyell)在19世纪提出了“以今证古”、“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的科学方法,即当前正在进行着的地质作用和方式与地质时期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量的差别。

地质时代单位是从年代地层单位概括抽象出来的时间概念,即组成地壳的全部地层(从最古老到最新)所代表的时代称为地质时代,不同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代称为地质时代单位。

外营力是指由于太阳辐射、重力和日月引力等作用通过大气、水体、生物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而产生的各种营力。外营力作用使地表地形发生变化,使高处被削平,低处被填充。按作用方式可将外营力作用划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或堆积作用等。

凡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作用就叫喀斯特作用,它包括化学过程(溶蚀和沉淀)和机械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坍陷和堆积等)。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风挟带沙粒沿地表流动时对地面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过程称为风沙作用。风沙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沙地貌或风成地貌。风的作用以干旱地区最为活跃,因此那里的风沙地貌也最普遍。

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主要是由于风力搬运堆积而成。黄土主要分布在相对干燥的中纬大陆腹地,全球黄土分布区总面积达10×l06 km2。中国是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等地,以黄土高原最为集中,其厚度一般为50~150 m。

冰川运动是寒冷地区重要的地貌营力,可塑造一系列冰川地貌。冰川作用是冰川在运动中对地表进行侵蚀并将侵蚀物在地表堆积下来的过程。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海岸带地貌外营力包括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洋动力作用。

人类活动正日益促进岩石圈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岩石圈及其地貌演化不再是纯自然过程。学术界已经将促使岩石圈表面及其地貌变化的驱动力划归为三大类,即自然地貌内动力、自然地貌外动力,人为作用的第三地貌动力。

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过程中,作用于岩石圈表层导致区域地貌发育速率的改变,具体表现为对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往往能导致地表组成物质风化速率的进一步加剧,而且这种作用的性质包括物理、化学两个方面。

第六章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矿物质,是经过成土因素的长期作用的产物,即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包括海、湖浅水区)。

土壤圈(pedosphere)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土壤圈犹如地球的地膜,通过它与其他地圈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

土壤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向人类和陆生动物提供食物、纤维物质,故土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二是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可分解和净化环境中的污染物,故土壤是维持生存环境质量的净化器。

土壤由固相、液相、气相和土壤生物体四部分组成。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土壤生物体均生活在土壤孔隙之中。

土壤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直接来源于母岩特别是岩浆岩,它只受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其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并未改变。

土壤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 of soil) 是在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它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次生矿物一般具有活动的晶格呈现高度分散性,并具有强烈的吸附代换性、膨胀性和明显的胶体特性。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组成成分和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形成发育的主要标志。土壤有机质可分为两大类:非特异性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腐殖质。

腐殖质是一种分子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生物是指栖息在土壤中的生物体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高等植物根

系,它们以紧密的方式和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许多土壤生物则扮演着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双重角色,通过食物链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联系起来。土壤流体组分是指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土壤空气和土壤溶液,它们都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构成土壤肥力与土壤自净能力的重要因素。

主要成土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humification)

泥炭化过程(paludization)

矿质化过程(mineralization)

淋滤作用(eluviations)

淀积作用(illuviation)

灰化过程(podzolization)

黏化过程(clayification)

富铝化过程(alitization)

钙化过程(calcification)和脱钙过程(decalcification)

盐化过程(salinization)和脱盐化过程(desalinition)

碱化过程(solonization)和脱碱化过程(solodization)

潜育化过程(gleyization)与潴育化过程(redoxing)

白浆化过程(albicbleaching)

土壤的熟化过程

土壤退化过程(soil degradation

土壤退化(soil degradation)是指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第七章

生物圈(biosphere)是地表生命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

从生物活动与影响范围来看,生物圈包括岩石圈表层(主要为风化层)、土壤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对流层,其厚度约20 km ,但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它们的接触带。

生命形成与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元素演化、化学演化和生命演化过程,到距今约15亿年前的太古代,原始细菌生命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这种真正有形的生命则出现在距今30亿年前,脊椎动物或多细胞动物则出现在距今5.7亿年前,而真正的早期人类则出现在距今约300万年的第四纪初期。

据统计,现今地球上已被人们发现、记载和定名的生物约有200万种。

一般认为,生态幅比较狭窄的生物比生态幅宽广的指示意义大;生物群落的指示性要比一个种或其个体的指示性可靠些。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共同栖居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一般包含4种主要组成成分:

非生物环境(abiotic environment)

生产者(producer)

消费者(consumer)

分解者(decomposer)

其中非生物环境、生产者、分解者是任何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food chain)。水体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

鱼类→大型食肉鱼类;草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则较长,如绿色植物→蝴蝶→蜻蜓→蛙→蛇→鹰。

某些污染物如重(类)金属元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DDT)进入生态系统之后,一般都具有沿食物链逐级浓缩的现象,这说明研究食物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物质流动是循环式的,信息传递则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构成信息网。

实验观察表明,当生命体由于缺乏某一微量营养元素时,其生长发育就会停滞、异常或不能完成其生命循环,如甲状腺肥大与人体缺碘就密切相关;地方性心肌病(即克山病)与人体缺硒、钼也有相关性,这类问题便是所谓的第一环境问题。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总是相伴发生的;物质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中却能被反复利用;能量一旦转化为热,它就不能再被有机体用于做功或作为合成生物量的燃料了,热耗散到大气中后就不能再循环。

能量是驱动生态系统物质运动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服从热力学定律。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反映了地球上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内的一切生命都各有不同的特征及生存环境,它们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描述了一个真实又精彩的大自然。

当代人类活动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可以归结为:①大规模农业生产导致了陆地生物资源的单一化;②人类活动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多种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③外来物种的入侵加速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第九章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环境系统中可被利用来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按照自然资源在地球环境系统中的位置及其形成过程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岩石圈中的矿产资源、大气圈中的气候资源、水圈中的水利资源、土壤圈中的土壤资源、生物圈中的生物资源五大类。

土地资源是指凡可以被农林牧副业利用的陆地。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非生物以及人为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地域综合体,它包括区域之上和其下组成生物圈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水文、动植物等要素,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劳动的结果。

水资源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为人类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

可见水资源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循环性与可恢复性。

流动性和水力功能,水资源属于流体态资源,

其循环性、可恢复性、系统性、自净性能都是通过水流运动过程维系和实现的。

利弊两重性与可调节性。

中国水资源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水资源总量多而人均量少

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巨大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其降水具有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年际降水变率大的特征。

生物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可更新性和周期性

地域性和有限性

系统性和可解体性

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挖掘、扩大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的,但是,当今我们生存环境中的许多污染物均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有关。

有色金属矿产包括重金属矿产、轻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和稀有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请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或调查观察,讨论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旅游资源作为满足人们好奇、求知、休闲与健身的特殊资源,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综合性

时空差异性

可重复利用性

第十章

自然灾害的定义是“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群或生物种群受到威胁或损害的现象”。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环境系统中,并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与危害的各种自然过程变异和事件,即那些会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各种灾祸的自然现象的总称。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环境原因、人为活动原因或二者兼有的原因给人类社会系统带来不利后果的现象,自然灾害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而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是自然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根据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在地球环境系统中出现的位置,可以将自然灾害划归为以下类型:

天文灾害

地质灾害

气象水文灾害

海洋灾害

土壤生物灾害

环境灾害

按照自然灾害发生的速率和持续的时间,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突发性灾害和非突发性灾害。

旱灾是指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农作物体内水分发生亏缺,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在气象学上干旱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二是干旱灾害。

由于旱灾的发生使地表植被干枯死亡,导致农业生产减产或绝收,区域人畜饮水困难。干旱还导致表土干燥裸露,如遇强风就会引发严重的地表扬尘过程,从而损害区域大气质量。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灾。前者是指因大雨、暴雨或大量积雪快速融化而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园林,毁坏农舍、农业设施和交通设施的现象;后者是指由于当年降雨量比常年显著偏多,造成农田积水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区域发生涝灾的频繁程度与该地降水量的变率大小密切相关。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草场退化、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赤潮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或聚集,并在单位水体中达到一定的生物量且引起表层海水变色的一种

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赤潮生物的存在;二是要有适宜赤潮生物快速繁殖和聚集的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海水中N、P等的富集、海水温度、盐度、微量养分以及维生素类物质等。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气候复杂多变、地形起伏巨大、人口众多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

第十一章

物质循环(matter cycles)是指物质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地球环境系统中的物质都时刻不停地迁移转化着,这一物质循环过程是当今环境地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按物质状态及功能的差异,可以将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分解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从地球环境形成演化的角度来看,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循环可划归为物质的地质循环、物理循环、生物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三大类型。

在地球环境系统中碳元素的存在状态有碳酸盐(如CaCO3、MgCO3、Na2CO3、NaHCO3等)、CO2和CO、有机化合物(如土壤腐殖质、生物躯体、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油页岩等)、单质的碳(如石墨和金刚石)和海洋底部的可燃冰(固态CH4)等。

碳素循环过程包括:生物的同化和异化作用,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呼吸作用;大气圈与水圈之间CO2交换过程;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之间CO2交换过程;水圈之中的碳酸盐沉积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岩石圈中碳的加速释放和对陆地生物圈碳储量的影响等。

由于氮元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以不同形态存在,故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非常复杂,如在好氧条件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土壤中氮素就向着形成NO3-的方向转化,而在厌氧条件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土壤中氮素则向着形成N2的方向转化。

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系统中氮循环过程的扰动,已经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O3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亚硝酸盐污染和光化学烟雾等。

地球环境系统中磷素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循环,其基本过程包括:岩石圈表层及土壤中的磷酸盐被风化、迁移转化、淋溶流失,进入水圈然后再沉积形成磷酸盐。

人类活动对磷素循环所引发的环境影响:磷素随农田退水、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进入天然水体中,使水体中营养元素浓度增加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由此引起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水体富营养化。

地球环境系统中硫素循环的基本过程是:岩石圈中的硫及海洋挥发出的硫被氧化成SO2进入大气圈,大气圈中的硫以硫酸或硫酸盐气溶胶通过沉降过程进入到生物圈、土壤圈和水圈之中,之后这些硫素再被植物吸收同化并经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最后又返回到环境之中。

地方性氟病也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在各大洲均有分布。地方性氟病是由于长期饮食当地高氟水和食物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氟中毒,是全身性疾病。

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症状的地方病,因1935年最早在中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而得名,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是中国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对其病因有多种假设,如水土病因说或环境地球化学病因说。

大骨节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不易觉察,后来发现关节疼痛、增粗等症状,晚期发生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重患者臂弯腿短、关节粗大、步态蹒跚,不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此病是中国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

人为排放的重(类)金属元素(Hg、Cd、Pb、Cr、As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重(类)金属元素具有很大的毒性,它们在水体或土壤中不能被微生

物降解,只能发生形态的转化和分散、富集过程,并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环境法期末考试整理

2、环境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围绕某个中心事 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便构成某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上的环境:也叫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 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生境”。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 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生境”。 ?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 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环境的功能 ?生命支持功能(提供物质资源) ?废物消纳功能 ?生态审美功能 4、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比较 ?定义: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

量都称为自然资源。 ?比较: ?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属于环境要素中可被人类利用的自然 物质和能量。 ?二者的相近:如果把自然资源作为环境因子,自然资源则纳入环境的外延; 也可以把环境作为自然资源系统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把环境纳入资源的范畴。 ?二者的区别:自然资源的认识侧重点是其经济效用、经济价值,而环境则 侧重于系统平衡的生态性概念作为人类共同保护的客体,其根本目标是维护人类环境系统的平衡、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自然资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可以界定产权。而环境则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很难通过界定产权来保护。 ?二者的融合:环境资源化(即赋予环境以价值);资源生态化(作为整体 系统的资源生态功能) 5、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调,对 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它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法的科学基础-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它探索环境演化的规律,研究环 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统一,研究人类生存发展在不同范围内对环境的整体性影响,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

环境管理学复习资料

1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人们依据各种信息,对全社会的环境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监督、调节和评价,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特定的管理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之总和。2共赢原理是指在制定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各方的合理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和照顾,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外一些方面的利益。3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 4环境绩效管理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环境管理方法。 5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 6环境统计是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包括为了取得环境统计资料而进行的设计、调查、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 7环境绩效管理就是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8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9生态需水是指为了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保证其所需的水量。 10三种生产理论人与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本质上是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自称的复杂巨系统,在物质运动的基础层次上,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资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 11环境管理的主体?(1)政府(2)企业(3)公众和非政府组织 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持续性原则(2)公平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 13环境监测类型?(1)常规监测(包括环境要素监测和污染源监测)(2)特殊目的的监测(包括研究性、事故和仲裁监测) 14环境信息的特点?(1)时空性(2)综合性(3)连续性(4)随机性 14城市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的内容?(1)排污申报(2)总量审核(3)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15环境绩效评估的方法?(1)基于ISO14031标准的环境绩效评价方法(2)企业环境绩效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16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1)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2)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为目的,合理调配土地利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3)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为墓地,综合运用政策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严格控制各种形态污染物向地下转移 17环境管理的内容?(1)按管理领域划分,所谓管理领域,是指环境管理行动要落实到的地方,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的什么地方、人类活动中的什么方面(2)按环境物质流划分:①自然资源环境管理②产业环境管理③废弃物环境管理④区域环境管理 18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环境管理学是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半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特点:(1)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2)它是综合性科学(3)它是正在发展的科学 19人与环境和谐的五种环境需求?(1)适应生存(2)环境安全(3)环境健康(4)环境舒适(5)环境欣赏 20环境管理实证方法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实地研究方法、无干扰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 21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最新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 1、专业词汇: 最新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流Materials Flow 物质流Mass Flow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 目标与范围确定goal and scope definition 清单分析inventory analysis 影响评价impact assessment 结果解释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 生态设计Eco-design/ED 清洁生产Zero Waste Processing 2、最新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定义:生态环境材料是一种具有与环境协调的特殊功能材料,是指在设计、制造、加工、使用以及再生过程中均考虑到资源、环境、生态等因素,具有最低环境负荷、最大使用功能、或者是能够改善环境的人类所需材料.既包括经改造后的现有传统材料也包括新开发的环境材料. (2)特点: ?先进性:能为人类开拓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发挥其优异性能.在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体系时,既要考虑到技术环境负担的大小,材料本身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又要顾及材料使用时的传统性能(材料的先进性),在要求优异的使用性能这一点上,新材料与传统材料是相同的. ?环境协调性(优先争取的目标):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同外部环境协调,减轻地球环境的负担,使枯竭性资源完全循环利用.在材料的生产环节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少,工艺流程中采用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技术,废弃后易于再生循环.材料及技术本身要具备环境协调性,这是区别于传统材料观念而增加的概念. ?舒适性:使活动范围中的人类生活环境更加繁荣、舒适,人们很乐于接受和使用. 3、从手段、目标和要求角度阐述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 4、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评价系统层次阐述环境材料的具体研究内容 (1)基础研究:材料的开发、应用、再生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a. 人类的材料需求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规律; b. 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 c. 与环境协调并适应环境发展的材料开发、应用和再生理论; d. 低环境负担的合金理论,无机材料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理论; e. 可循环性的材料自分解和分离理论; f. 材料再生循环难易程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规划: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水体的自净过程: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简答题: 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2.环境统计的范围及其调查方法? 答:涉及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变化带来的后果。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调查方法:定期普查抽样调查科学估算专项调查 3.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别及其适应范围? 答: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资源法复习重点

环境资源法 题型:名词5个、简答5个、案例1个、论述2个 一、环境法四分法 1.基本法 2.环境要素法 3.自然资源法 4.防治污染法 二、环境的概念 环境资源法律中的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三、环境问题 (一)概念: 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简称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和危害(课件: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二)发展(三阶段):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即从人类诞生至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 基本特征:人对自然的依赖、盲从、迷信和崇拜。这个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局部性、短期性和个别性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急剧发展、局部恶化的阶段,又称近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工业革命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基本特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对环境的占有、征服、统治和掠夺。 3.环境问题全面发展和局部被抑制的阶段,又称现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基本特征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这个的环境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1)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着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以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 (2)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着名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为代表,以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 (三)主要表现: 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淡水资源危机 5.资源、能源短缺 6.森林锐减 7.土地荒漠化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 9.垃圾成灾 10.有毒化学品污染 四、环境资源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环境资源法(简称环境法)是指关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及其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表现形式的总和 (二)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保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保护人类共享的自然环境,更强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和秩序 2.综合性 环境问题的综合性、环境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资源法是—个高度综合化的法律部门;相关法律部门的交叉和相关学科的渗透,则为这种综合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环境地学》复习题

第一章地球 一、名词解释: 宇宙、天体、日界线、地转偏向力、黄赤交角、 二、填空题: 1、太阳系包括大行星,,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两组,即行 星和行星。 2、地球固体地表以内可以分为三层,即、和。 3、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和三个圈层。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三、简答题: 1、地球自转产生哪些地理意义? 2、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产生哪些地理意义? 4、地球公转产生哪些地理意义? 第二章地壳 一、概念: 火山喷发、地震、矿物、褶皱、断裂、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 二、填空: 1、地壳的八大组成要素是、、、、 、、、。 2、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四种主要方式是、、和

。 3、、和,既是矿物的特征,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4、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 5、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 6、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7、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是和。 8、沉积岩的岩相通常分为、、。 9、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三类。 10、层状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构造变动表现最明显,主要有、 、、四种类型。 11、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即、、。 12、火山喷发形式有两类:、。 三、简答:世界主要的地震带有哪些? 第三章大气和气侯 一、概念: 干洁空气、气压、太阳常数、露点温度、白贝罗风压定律、地转风、梯度风、气团、锋、气旋、反气旋、气候、厄尔尼诺、 二、填空: 1、在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大气圈分为:、、 、、。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和。

3、依据不同的成因,雾可以分为、、、和 。 4、云滴增长主要有两个过程和。 5、根据降水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和。 6、作用于空气的力有、、和。 7、地方性的风主要有、、。 8、气团按其热力性质可分为和。 9、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锋可分为、、 、四种类型。 三、简答: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大气中水汽产生凝结的条件。 3、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 4、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5、气候变化的原因。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一、填空: 1、水量平衡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是 、、。 2、和是海水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3、波浪包括、、、四个要素。

20XX环境管理学第三版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环境科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不包括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所指的是狭义环境问题。 二、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 1?环境科学的产生:环境科学是伴随着对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的。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交叉为特点的综合科学,它以环境学位核心,包括环境自然科学、环境工程科学、环境社会科学、环境人文科学、环境管理科学等主要分支学科。 2?环境科学的内涵、功能与作用:环境科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调整和控制人类行为的方法以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协同演进的目的。从根本意义上来看,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组织、协调、控制活动的全过程。 三、环境管理任务 1.转变环境观念 2?调整环境行为 3?控制“环境一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4?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

一、政府 1?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 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 1 / 34 二、企业 1?作为管理主体的企业 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 三、公众 1?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公众 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 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 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 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 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手段的阶段:20世 纪70年代末~~ 90年代初 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 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_____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 们共同的未来》;_____ 年,又通过了《里约宣言》4?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文明演替推动力的新阶段 、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1?环境管理学: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科学。环境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

环境材料学课后思考题教程文件

环境材料学课后思考 题

1 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 答: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 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再生利用率较高的一类材料。 1 你认为那些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材料?举例说明。(举例之后还要简要说明一下) 答:比如: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环境工程材料 天然资源环境材料、电磁波防护类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 2 试用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理论来说明材料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答:众所周知,材料的生产往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当生产效率一定时,除有效产品外,大量的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去,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对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而言,资源消耗是源头,环境污染是末尾。也就是说,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与资源和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图2-1是一个典型的开环工业生产链,从环保的角度看,若能实现闭环的工业生产链,可明显减少废弃物排放。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产品设计一个闭环生产流程。 资能源资能源资能源

铁矿铁水钢胚成品(热轧钢板等)使用废弃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 4 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材料产品或过程,用物质流方法进行资源效率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资源效率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 答:钢铁的资源效率高达10.4%,就是生产1t纯金属材料所消耗的原材料将近12t。具体技术措施:1)由外界向高炉-转炉流程内某中间工序输入废钢,可提高流程铁资源效率;2)由外界向高炉-转炉流程内某中间工序输入铁矿石等自然铁资源,可提高该流程铁资源效率。3)通过提高电炉钢比,提高铁资源效率。 5 根据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考虑如何实现(1)金属材料,(2)高分子材料,(3)无机非金属材料(选一种)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几项可具体实施的技术措施。 金属材料:利用微生物冶金;代替含稀缺合金元素的新型合金材料和不含毒害元素的材料,以及废弃物无害资源化转化技术;少合金化与通用合金,形成绿色/生态材料体系,有利于材料的回收与再生利用。高分子材料:1)建立必要的法规,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2)回收塑料,变废为宝:燃烧废旧塑料利用热能,热分解提取化工原料和改进操作技术、设备3)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合成,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合成的生物高分子。

环境管理学考试资料

当今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区域环境质量的下降,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上空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区的扩展、自然资源的耗竭、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有害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堆弃 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错误的发展观(将发展观实际上作为增长观且仅仅是经济增长观导致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不协调) 2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缺乏人与生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准则) 3不正确的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和要素是无价值的) 4不正确的科学观(认为认识、改造、征服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科学的唯一价值尺度,提取自然资源越快的技术是好技术)5错误的消费观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全过程控制原则、双赢原则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规划和协调原则 环境管理对象和手段分别包括哪些? 对象: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行为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简述三种生产理论 环境生产: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换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 三种生产理论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一)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 (二)揭示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三)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四)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 (五)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简述界面活动控制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概念: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共同部分或联系渠道 特征:界面只存在于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界面是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通道,它是相互作用的事物或系统所共有的 一般说来,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作为环境系统要素的自然资源,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表征环境状态的环境质量。而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则是商品,而三种生产之间的共同界面则是废弃物。 简述冲突协同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冲突: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面对同一个有限的利益目标,追求的各方都想以最小的支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

人类环境分类: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指所有能够对人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因素。 人工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对自然物质加工和改造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 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界的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由此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有害影响。【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如地震、洪涝、干旱等;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又可以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指因为人为的因素,使某些物质或能量进入环境之中,引起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发生改变,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并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现象。 生态环境污染,又称“环境破坏”,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过度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引起某种或某几种环境要素发生数量减少、形态改变、质量降低,导致这些环境要素固有的环境功能弱化或丧失,从而使环境产生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影响的一种现象。 两者之间的联系:既有区别也有共同点。从差异的角度来看,环境污染主要发生在生产和生活的排放环节,而环境破坏则主要产生于人类对环境要素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更多地表现为对环境要素性质上的改变,而环境破坏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要素形态的改变。共性:两者最终都表现为对环境要素固有结构或功能的损害,使环境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现实中不可能对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进行截然的划分。】 环境问题的产生:农业文明时期(农耕火种)——产业革命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日趋严重)——20世纪80年代之后(环境问题开始逐渐表现为全球性的影响) 产生根源: 哲学根源:柏拉图、伽利略、培根和笛卡儿。其中,笛卡儿的“主客二分”对于确立人的主体性和科技的发展的确发挥了进步的历史意义,但他忽视了大自然的整体性和价值尊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盲目的、肆无忌惮的征服和改造。 宗教根源:基督教:只要为了人的利益,征服和掠夺自然是天经地义的。 伦理学根源:自然界只有工具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价值仅是满足人类永无止尽的欲望。 技术根源:技术发展的不足&对技术的滥用 经济根源:1.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负外部性即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不利的影响)/2.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3.经济的贫困化(缺乏资金和技术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因过度开采资源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的贫困化) 环境保护:指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以及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理解【1.具有法的一般属性——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保障实施的/ 2.调整的是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3.是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农业环境学考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农业环境:指农业生物(主要是指各种栽培植物、林木植物、牲畜、家禽和鱼类等)正常生长繁育所需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综合整体,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光照、温度等环境要素。 2.环境问题:广义,就是由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3.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有生物群体与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或者说是生态系统与无机环境系统在特定时空间的组合。 4.生态平衡:指在一定的时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5.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物种及基因的数量和出现率。 6.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了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以至于破坏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7.阈值:植物在长时间接触污染物时,使植物发生伤害的污染物最低浓度。 8.水体:一般意义是指水的积聚体,通常指地表水体,广义的水体也包括地下水体。环境科学中的水体,包括水、水中的溶解性物质,非溶解性的微小悬浮物,

水中的生物以及底泥等。 9.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水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状况,使其丧失或减弱了人类的使用价值的现象。 10.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用mg/L表示。BOD 越高,表示水中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越多。 11.BOD5:通常采用20℃的条件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水体中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d生化需氧量。 12.COD: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质时所需的氧量。C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质越多。(重铬酸钾氧化剂测得) 13.水体富营养化:指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半封闭水体中接纳过多N、P 等营养元素,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过程。 14. 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具有限制性和可再生性。 15.土壤环境背景值:在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和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 16.土壤污染: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使污染物逐渐积累,改变土壤成分的组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劣,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复习内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环境问题P1 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称为环境问题。(狭义) 2.中国环境管理的任务P14-16[(四)为目的,非任务]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为:转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动,进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求。(一)转变环境观念;(二)调整环境行为;(三)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3.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P17-25 一、政府 (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 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社会行为主体中,政府是整个社会行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它是各国利益冲突的协调者和发言人。政府能否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公众的利益关系,促进保护环境的行动,对环境管理其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作为环境管理的主体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恰当的环境发展战略,设置必要的专门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环境政策制度,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服务,开展环境教育,以及在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社会中,参与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管理等。 (二) 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 要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是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程序,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好的开端。 第二是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公众能否通过各种途径对政府的决策和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具有最根本和决定性的意义。 第三是政府决策的法制化。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二、企业 (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企业 对企业而言,环境管理一词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经营”的含义。从环境经营角度看,企业

(完整word版)环境材料学课后习题第1-5章

第一章 1-1 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环境材料的定义 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且再生利用率高的一类材料。 1-2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分析一下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找出材料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时代都是以材料的发展来命名的,如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现代的高分子时代,都是由于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同时就材料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看,也是随着历史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如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材料、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材料、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材料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材料,他们都是应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3 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属于环境材料?试从你身边找出一些环境材料的例子。 冰箱内的全无氟制冷剂、可降解塑料、可食用包装袋、无溶剂涂料、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环境工程材料、天然资源环境材料、电磁波防护类材料、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 1-4 用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包括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设计及清洁生产、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环境材料关键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环境工程材料。 1-5 结合自己的体会,分析一下环境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材料的环境性能将成为21世纪新材料的一个基本性能,各种环境材料及绿色产品的开发将成为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 2. 环境治理材料仍然是环境工程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更高的性能、更长的寿命以及更低的成本成为新型环境治理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环境修复替代材料和废弃物的自资源化研究也将成为环境工程产业的另一大热门。 3. 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的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新材料及绿色材料制品。 4. 功能化、智能化的环境功能材料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正渐渐走下“高端”的神坛,更好的耐久性能和经济性能将成为环境功能材料研究的主攻方向。 1-6 环境材料是材料和环境两大学科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考虑如何从交叉学科这个角度去发展环境材料。 环境材料作为跨材料和环境两大领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保持资源平衡。能量平衡和环境平衡,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将环境性能融入21世纪所有的新材料开发,完善材料环境负担性评价的理论体系,开发各种环境相容性新材料及绿色产品,研究降低材料环境负担性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将成为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

环境管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学 一、选择 1、环境日:6月5日 2、BOD:生化需氧量 3、COD:化学需氧量 二、填空 1、环境管理的分类: (1)从范围划分:1)资源管理;2)区域环境管理; 3)专业环境管理 (2) 从性质划分:1)环境规划管理;2)环境质量管理; 3)环境技术管理 2、环境管理三大基本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政策; (2)“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3)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3、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4、“三同时”制度 5、三种生产理论: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 6、环境监察分类:事前监察;事中监察;事后监察 7、环境监察依据:法律依据;标准依据;事实依据 8、限期治理对象: (1)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 (2)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 9、环境保护法概念 三、名词解释 1、环境管理学:以缓解管理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 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 2、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 行为。通过全面规划和有效监督,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 3、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 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环境政策:是国家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对一切影响环境质量的人为活动所规定 的行为准则。 5、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基础,由排 污单位的申报登记、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颁发、执行情况 的监督检查四部组成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 6、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环境的开发利用之前,对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规划方案 或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和建成后将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拟采用的防 范措施和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所进行的调查、预测和估计。 7、“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点整理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 点整理 https://www.doczj.com/doc/c7515689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2014年新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主要是由于高发展和高消费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对策:发达国家可以率先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以降低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可以带头开发更洁净、非资源密集型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服务,在财力和科学技术诸方面支持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除了贫穷之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自然资源和转嫁污染,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 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对策: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扩大生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要使用清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人口,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 3.环境保护的概念:所谓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总称。) 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1)概念: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2)《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

环境地学复习资料

环境地学概念: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人—地”中的“地”指的是:地球表面。 地球自转的环境意义: (1)、天球的周日运动; (2)、昼夜的交替; (3)、地球坐标的确定; (4)、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地球公转的环境意义: (1)、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自西向东; (2)、四季变化,太阳的回归运动; (3)、五带的划分;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5)、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 大气层、海洋水层、地壳、地幔、地核 大气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风、云量、大气能见度 湿度及表示方法:反映大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高)。 相对湿度(f):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相同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即f=e/E 饱和差(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d=E—e 比湿(q):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空气总质量的比值,q=m湿/m总=0.622e/p 水汽混合比(Υ):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q=m湿/m干=0.622e/(p—e) 露点温度(Td):气压一定,空气中水汽含量一定,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大气圈的层结: 对流层;(1)、从地面得到热量,高度越高,气温越低(干空气1度每100米)(2)、温度高低不同,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强度随纬度、季节及天气特征的变化而不同 (3)、地面的物质及性状的差异使对流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具有空间不均匀性。 平流层:(臭氧层空洞)水汽含量极少 中间层:高度升高,温度下降强烈的垂直对流,没有云层 热层:没有明显的顶部高度 散逸层: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区域。 气温的水平分布: (1)、全球等温线的总趋势大致与纬线平行 (2)、北半球一月份等温线密集,即南北温差大;七月份等温线稀疏,即南北温差小;南半球有海洋调节,变化不明显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4118 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时/学分:36/2.0 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开课系或教研室:城建学部环境工程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学时:理论学时36。 2.作业次数:5次 3.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1.基本内容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2.基本要求 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1.基本内容

1)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4)环境标准体系 5)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2.基本要求 了解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掌握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理解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分类,作用和意义。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标准体系。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1.基本内容 1)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 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2.基本要求 理解各个理论基础(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各个理论基础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关系。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1.基本内容 1)环境数据处理方法 2)最优化分析方法 3)常用决策分析方法 4)环境数学模型 2.基本要求 了解数据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最优化分析方法(线性规划)、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决策树)的应用,理解环境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 3.重点和难点

胶凝材料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石膏板不能用作外墙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性差。 2.石膏制品应避免用于和较高的环境。 3.按消防要求我们尽可能用石膏板代替木质板材,是因为石膏板具有好的特性。 4.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______,体积发生显著______;石灰硬化时放出大量的______,体积产生明显______。 5.石灰浆体的硬化包括______和_____两个交叉进行的过程,而且______过程是一个由_____及______的过程,其硬化速度_____。 6.在石灰应用中,常将石灰与纸筋、麻刀、砂石等混合应用,其混合的目的是______,否则会产生______。7.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制成混合砂浆,掺入石灰膏是利用了石灰膏具有______好的特性,从而提高了水泥砂浆的______。 8.生石灰按氧化镁的含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9.生石灰在使用前的陈伏处理:是使其在储灰池中存放______天以上,储存时要求水面应高出灰面,是为了防止石灰______。 10.菱苦土在使用时不能用水拌制,通常用_________水溶液拌制,由于菱苦土与各种_________粘结性好,且______较低,因此常用之与木屑等植物质材料拌制使用。 11.菱苦土耐水性差,吸湿后会产生______变形,表面___,强度______。为了改善其耐水性,可采用MgSO4 7H2O等来拌制。 12.常用水泥中,硅酸盐水泥代号为_______、________,普通水泥代号为_______,矿渣水泥代号为_______,火山灰水泥代号为________,粉煤灰水泥代号为________。 13.改变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可制得具有不同特性的水泥,提高含量,可制得高强水泥,提高_____和__的含量,可制得快硬早强水泥,降低_______和_______的含量,提高_______的含量,可制得中、低热水泥;提高_______含量、降低________含量可制得道路水泥。 14.常用的活性混合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性混合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些活性成分能与水化产物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而参与水泥凝结硬化。15.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沸煮法能检验_______的危害;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作______处理。 16.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17.活性混合材的激发剂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18.水泥熟料中掺加活性混合材可使水泥早期强度_______,后期强度_______,水化热________,耐酸及耐水性________。 19.水泥石腐蚀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________表示,其他品种的通用水泥用________表示。细度越大,水泥活性________,但细度过细,水泥硬化过程中易引起________。 21.水泥初凝时间是指自________起,到水泥浆________为止所需的时间。初凝的作用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凝时间是指自______起,至水泥浆________开始产生为止所需的时间。终凝的作用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具有早期强度________,后期强度________,水化热________,耐软水和铝酸盐侵蚀性________,其蒸汽养护效果________,抗冻性________,抗碳化能力________的特性。其中矿渣水泥具有________好,火山灰水泥在干燥条件下________差,在潮湿条件下________好,粉煤灰水泥具有________小、________好的特性。 23.高铝水泥具有早期强度________,水化热________,耐蚀性________,耐热性________的特性,高铝水泥由于晶型转化,不宜用于长期_______的结构,同时高铝水不能与硅酸盐水泥等能析出________的材料混合使用,否则会出现________,无法施工,同时高铝水泥不适宜于________养护,也不宜用于________条件下施工。 24.在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后,石膏可与水泥熟料水化生成的__ ______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________,减少了溶液中的高价________,从而________水泥浆的凝聚速度,但如果石膏加入量过大会造成水泥___________不良的后果。 25.水泥是一种具有_______大且________强的粉体材料,在运输或贮存时,水泥会吸收空气中________和________与之发生化学反应,故水泥是一种随着时间的增长强度逐渐降低的材料。因此水泥必须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有效期是指自__________起______个月,为了防止使用时水泥强度等级不符合标准,通常新出厂水泥28天抗压强度应比标准规定的强度最低值有所富裕。 26.我国南方水位变化区(淡水)的工程,宜选用________水泥;我国北方,冬季施工混凝土宜选用________水泥;抗淡水侵蚀强,抗渗性高的混凝土宜选用________水泥;要求早强高、抗冻性好的混凝土宜选用________水泥;填塞建筑物接缝的混凝土宜选用________水泥。 二、选择题 1.石膏适合制作雕塑和模型是由于它______。 A.凝结硬化速度快B.强度高C.硬化时体积微膨胀D.耐水性好 2.______水泥需水量大,干缩大,抗冻性差,抗渗性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