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及其文学批评

论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及其文学批评

论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及其文学批评
论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及其文学批评

2008年3月求是学刊Mar.,2008第35卷第2期SEEKINGTRUTHVol.35No.2

□重塑文学史:古代文学研究新视界

论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及其文学批评

李铎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摘要:二重证据法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古来有之,而王国维始名之,且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并影响了他的整个学术方法,成为他中西结合的方法论中中国传统方法的核心部分。但他并非不顾研究对象盲目地运用,而是灵活地对待治学方法,从而使研究对象更加明晰可辨,发掘意义与考证本源互相映衬。

关键词: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传统概念定义法

作者简介:李铎(1960—),男,河南新郑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古代文学与文论、文献学、中文信息处理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8)02-0114-05收稿日期:2007-03-05

二重证据法是明确的方法论问题,它是基于史学考古学而提出的,属具体的科学方法;由于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科学方法并不可截然分离的,这三种方法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甚至说是互相移位的,所以,如果将之运用到一般的科学研究,那么它又是一般科学方法。又因为二重证据法与中国的传统学术有着密切关系,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如果从大处着眼,它又可以是哲学方法。例如,它表面上与概念定义并无直接关系,然而,如果将二重证据法的互证方法和概念定义的互训方法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这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重证据法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古来有之,而王国维即静安先生始名之,且有意识地运用,并影响了他的整个学术方法,成为他中西结合的方法论中的中国传统方法的核心部分。

一、狭义的二重证据法

静安先生学术成就与其方法的密切关系人所共认。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许多理论家就开始注意到静安先生的方法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寅恪先生。陈先生对其治学方法的概括也最精切,他在《王国维遗书序》里说:

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吾猃狁考等是也。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于辽金元史事及边疆地理之作,如蒙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等是也。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等是也。[1](P2)对陈先生这段话的理解,往往侧重于静安先生的学术方法是中西结合,其成果也归于方法的“新”,从一般意义上讲,这是正确的。然细考之,发现静安先生所使用的方法,并非他的独创,也不是简单的中西兼用。重要的是,静安先生于自己的治学方法是自觉的,有意识地不断加以调整。因此,他对同时及后世的影响不仅是学术成果,更有意义的是他的方法论。

“二重证据法”提出于《古史新证》: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

114--

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2](P2)

易造成误解的是“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这句话,学界或认为“二重证据法”乃静安先生所首创,或引经据典而驳此论。其前提一致,均将此言理解为静安先生自称首创。其实这与他“拈出境界”是根本不同的,静安先生并不认为古代无“二重证据法”,只是前人未能有丰富的地下挖掘的材料——

—殷墟出土的甲骨而已,今日幸而有之,故可“在今日始得为之”,而不是“始为得之”。

前人以地下之材料证史者并不鲜见,如赵明诚《金石录序》曾说:“若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刻考之,其抵牾十常三四。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辞当时所立,可信不疑”。身为史学大师的静安先生不可能将此方法视为“鄙人拈出”的方法。

从理论上看,任何史书都不可能脱离实物,刘勰曾说:“是以在汉之初,史职为盛,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必阅石室,启金匮,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于稽古也”[3](P148)。写史和证史有着共同性,即都力求使史籍更接近于历史事实,所以不论是什么材料,只要有利于此,均可被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所使用。

反过来,对金石古器出土文物的辨识整理,需要借助古代文献,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在于,这文献是否可靠,如果这文献的部分内容已得到文物的证实,那么被证实的部分是可以肯定的了。未被证明的部分却不能加以否定,由于其部分的肯定,对未肯定的部分则可以推理得出其可肯定性。静安先生说:

由此观之,则《史记》所述商一代世系,以卜辞证之,虽不免小有舛驳而大致不误。可知《史记》所据之《世本》全是实录。而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1](P52)

那么这“当然之事”便可以用来证明地下挖掘出的甲骨文,否则,解读甲骨文便近乎不可能之事了。由此可以看出,他所谓的“二重证据法”并不是简单的互相“补证”,而是在其中加入了推理,这种推理作用,在《毛公鼎考释序》中静安先生说得更为明确:

苟考之史事与制度文化以知其时代之情状,本之《诗》《书》以求其文之义例,考之古音以通其义之假借,参之彝器以验其文字之变化,由此而之彼,即甲以推乙,则于字之不可释,义之不可通者,必间有获焉。然后阙其不可知者,以俟后之君子。[1](P308)

此种推理不同于西方传统逻辑中的三段论,它更接近于近代数学中拓扑学的理论,即认为实物必和历史中的某些点相吻合,尽管这历史文献有“缘饰”,有“不雅训”的成分,但其相吻合的部分的某些属性(如类似拓扑学中线性的那种历史延续性)是不可能改变的,又据此不可改变的属性还原历史,将未得证明之部分,用历史延续性法则来证实,这是还原历史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用今人之生活常识穿凿附会。“由此而之彼,即甲以推乙”,反之亦然,这种推理方式本源于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的互训法则。

二、从二重证据到概念定义

由上已知,融入二重证据法中的推理,已是西方传统逻辑无法解说的了。那么我们不去讨论二重证据法内部的推理过程,仅用形式逻辑来分析二重证据法本身的论证过程,就会发现二重证据法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种“错误”在中国传统的理论中,尤其是在概念定义过程中犯的尤多。由此也可以看出二重证据法与中国传统的定义方法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史学研究方面,究二重证据法之实质则是将本来模糊的历史史料清晰化,同时又依据史料来证实地下之材料(文物)产生年代,并予以解说。这方法便是设立一个双重的参照系,互证互训。这在中国传统的学术中是屡见不鲜的。如作为经典的《说文》中所谓六书中的“转注”,即是以甲训乙,反过来又以乙训甲,这在西方人看来是荒谬的,而在中国人看来,对于一些概念也只能用此方法。

双重参照式的互证互训与西方逻辑中的循环论证又有不同之处,即:循环论证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在同一“属”的概念中让两个相同的“种”互训,被西方逻辑学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G.史坦因的“Aroseisaroseisarose(玫瑰花是一种叫做玫瑰花的玫瑰花)”。而双重参照则使用两个不同的“属”中概念相近的(甚至读音相近)或者相同的两个“种”互训。前人注中经常见“德者,得也”、“风者,风也”等注法,其中“得”与“德”,后“风”与前“风”属不同的范畴相类概念,也即不同的“属”中相近的“种”概念。以此法训释,前人以为理所当然,而今人看来真正的莫名其妙了。

就定义方法而言,西方遵循着亚里士多德的规定:“表明事物的本质的短语”。西方传统逻辑中最常见的定义方法也就是属种差定义,即被定义项等于种差加属概念,如“文学是语言艺术”,此种种差定义法在中国古代却极为鲜见。中国古

115

--

代的定义则有自己的法则,主要有两种,一是训义式:也即“种”与“种”关系定义,如“仁者,爱人”,“仁”和“爱人”并无种差,只是一个属中的概念来取代另一属中的概念。此种定义粗看给人一种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中国传统的这种无种差定义并不是完整的定义,它需要另一描述语句来使之完善。如《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里“仁”被定义为“克己复礼”,接着“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么这四个“非”便是追加的描述语句,它和前面的“克己复礼”构成完整的定义。颜渊明白这一原则,因此在他未能明白“克己复礼”的明确含义时,便问“其目”。如果不要“其目”就能明白,那么这“目”便可以省略。

另一种是纯粹的描述句,如老子释“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如果将这也视为无种差的定义,即与上述相同的定义方式,则等于是省略了第一层的定义项,如果补上的话便是“道者,道也”。《说文》云:“道者,所行道也。”这和上句所补一致,但重要的还在于描述本身。在《论语?雍也》中:“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勿欲,勿施于人。’”这也只是描述,可以说是省略了“仁者,爱人”,或者“仁者,克己复礼”等。这种定义与西方传统逻辑中的实物项定义也不相同,用实物项定义太狭,如对一个没见过苹果的人,可以指着苹果告诉他,“这就是苹果”。这种定义无法脱离语境,不具有普遍性,在中国传统的定义中亦不多见。

传统定义的描述项可以有较大的随意性。西方人至今还认为,加描述的定义是不能道出被定义项的本质的,DanielBonevac在《逻辑的艺术与科学》中明确指出具有描述性的定义“是有缺陷的,因为它用同样意义不清的词语来定义某词语,所以是起不到定义的作用的”[4](P109)。现在以《文心雕龙?史传》中给“史”的定义来分析这种定义法:“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也。”[3](P140)这是一个带有附加描述的完整定义,虽然说如此言“史”,并不能涵盖“史”的全部意义,但它确实明了易懂,而且也不会造成什么误解。在西方,如《韦氏大词典》将历史(History)定义为:“Anarrativeofeventsconnectedwitharealorimaginaryobject,person,orcareer(与真实或想象的事物,人物,经历相关的事件的记述)”。又:“Asystematicwrittenaccountcomprisingachronologi-calrecordofevents,andusu.includingaphilo-sophicalexplanationofthecauseandoriginofsuchevents(包含着事件历时记录的系统的记述,通常包括这些事件的起因的哲学阐释)。”对于中国人来说恐怕还是刘勰的定义来得明快。由于未能将定义项和描述句视做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学者往往将中国的理论概括为“感悟的”,用以区别西方的“分析的”。当然“综括”与“分析”为西方人之所长,然而,中国的定义方法并不是不能分析的,只是不能用西方逻辑来分析而已。

无描述句,或者说是省略了描述句的定义法能够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接受并广泛运用,这是因为:(1)秦统一以后的中国,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代的士阶层的知识结构大都一致,甚至阅读书籍的先后顺序也大致相同,因此在阐述某理论时,往往不需要费很多口舌。或可省略描述语句,或可省略判断式。(2)中国的文字本身已具有表音表义的功能,有时望文即可生义,偶有舛错,稍加训注也就行了。如读《上林赋》,其写山则山字旁、山字顶、山字底的字比比皆是,并不需要每个字都认识,甚至草草一览,亦可识其大意,如果字字加详注,不仅烦琐,而且对理解文意帮助也不大。汉字字音亦有此功能,朱熹强调“涵咏”法读诗,也是有道理的,有时虽暂时不明字意,但在不断的“涵咏”之中,字意也渐渐明了了。(3)汉文的骈丽结构对理解概念极有帮助,上下句中的概念可以“互证”、“互训”,例如“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一句,因沈、宋为二人,那么“钱郎”也不会被理解为“张郎”“刘郎”之类称谓了,自然想到了钱起、郎士元。如此者不胜枚举。甚至可以说,二重证据法的形成亦与骈丽文法有一定的联系。(4)汉字本身形态不显示词性,因而在脱离原属种关系时并不显得突兀,在西语中,用动词训名词,由于词性关系,就会使人觉得难以接受。由于附加的定义项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描述语句,如同给一立体物设立了一个可变化的坐标,随着这一坐标的变化,那立体物的多面性也就表现得就更加丰富,因而也就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被定义项具有多重意义,这往往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把握对象的部分质的规定性,以接近对象的本质。所以说,转注式的定义只不过是省略了描述项而已。二重证据与此相关也是因为它用的两个不同属的材料互证。

由此来分析静安先生给“境界”下的定义,这种中国传统的定义方法是显而易见的。他先将境界分为“有我”和“无我”两种,进而将此二者分别训为“优美”和“宏壮”,所以他是在用“美”来训“境界”,相当于“境界者,美也”。而其进一步的描述句则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境界全出矣。”“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境界全出

116--

矣。”这种描述可以有很大的随意性,凡是他认为美的作品,都可以总结出一些句子来追加前面的定义项。如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如此写景,境界全出矣。”“大漠孤烟直,著一直字,境界全出矣。”完全不必在一“闹”字,一“弄”字上研究是否与拟人有关,或者此二字如何如何,而应将这追加的描述和其训义联系起来看,这追加的描述可以随时随地换成别的句子。如果西方人说《人间词话》未能给境界以明确定义或可理解,因为它不遵循西方形式逻辑的定义方式,国人便不应如此。至于中西学术之差异,静安先生是很清楚的,他在《论学语之输入》中已作了分析,显然他仍沿用了中国传统式的方法。

二重证据法在静安先生看来原本只是治史学的方法,但由于其内在的逻辑体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定义的方法也是“二重证据法”,我们也用“二重证据法”来推理,静安先生所治文学艺术及西哲,无不使用着“二重证据法”。

三、广义二重证据法

如果用形式逻辑来给二重证据法下个定义的话(静安先生本人已下了定义,只不过是用了中国传统的定义法而已),似可这样定义:在学术研究中,为使被研究的双方得以互相参照而将此两者设立为互相的参照系统,并将任一方纳入另一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句子已经很长了,还觉得不完整,确实不如静安先生自己的定义,但静安先生自己的定义也有个问题,他将二重证据法限制在了史学研究的范畴。那么我们最好就用本文前面所引的陈寅恪先生的话做附加的描述项,而且在二重证据法之前冠以“广义”二字。就从这“广义”而言,陈寅恪先生的“以诗证史,以史证诗”方法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二重证据法了。

但是,在文字学及史学方面所使用的二重证据法往往是静态的、直接的,也就是说将设立的参照坐标固定在某一角度即可。如将其运用于治文学、哲学等,就必然要求这参照坐标不断地变幻,角度不断地更新,这也是由文学、哲学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静安先生引入西学研究中国文学的成功的例子一般都认为是《〈红楼梦〉评论》。他在《自序》中说:“去夏所作《〈红楼梦〉评论》,其立论虽全在叔氏之立脚地,然于第四章内已提出绝大之疑问,旋悟叔氏之说半出于其主观的气质而无关于客观的知识,此意于《叔本华及尼采》一文中始畅发之。”这种立脚地和现代人用西方某家某派理论来解说中国文学是有着极大不同的,如用弗洛伊德的学说看《诗经》,里面几乎全是性描写,不是的也是,不过是间接的或象征的性描写罢了。静安先生的“立脚地”便是一参照系统,也即他用叔本华的理论系统来观照中国文学作品《红楼梦》,自然会有一些前人所未发的新“立论”,但静安先生的目的不是标新立异地提出一些新观点,而是求客观之知识,因而在讨论中又不时地转换坐标,将叔本华的理论纳入到《红楼梦》所描绘的艺术世界之中,“反观”叔本华的理论,这样才能够提出“绝大之疑问”并尽可能地予以解说批判。

就批评方法而言,《〈红楼梦〉评论》不同于以前的评点式的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所谓改“感悟”为“分析”者,似乎为学术界所共认。因而结论也就十分明确了,《〈红楼梦〉评论》使用了西方的方法。我们暂且同意这种观点,但这也只是限于形式上,即与传统评点相比较而言的。如若从总的方法论上来看,《〈红楼梦〉评论》的方法并未脱离“互训”的方法,即未脱离广义的二重证据法,这是中国学术的独特的方法,是静安先生治学的主要工具。

评点式的批评和前文所讲的中国传统的定义方法是一致的,而且大多省略了描述式的语句,这对于知识结构大致相同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来说,并不会影响他们对作品及评点本身的理解。至静安先生所处时代,由废科举到兴新学,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便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静安先生本人亦颇受西学影响,特别是因为本篇的“立脚地全在叔氏”,故用“分析式”分析《红楼梦》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并不说明《〈红楼梦〉评论》“完全”用了西方的批评方法,简单地概括为中西结合也失之笼统。可以说此文的批评方法首先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并且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批评方法,这种发展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虽然也不能否认受了西学方法论的影响,但是并非中西掺半的批评方法,甚至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称不上。

回到人们所熟悉的《人间词话》上来,不禁有人要问:静安先生何以不用《〈红楼梦〉评论》所使用的方法,即他发展了的批评方法,而又回到更传统的方法中了呢?我想这主要有三点:1.研究对象不同。《红楼梦》是所谓的客观的“诗”,是小说,是易于与西方文学比较和沟通的文学作品。而《人间词话》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主观的诗,是“纯文学”,或者说是“纯文学”的核心问题——

—艺术美。中国古代的诗词与西方诗歌的不同无须在此分析,用更传统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这种独特的艺术更为恰当。2.本身的文体不同。《〈红楼梦〉评论》是批评专论,也可以说是静安先生发展中国传统批评理论的一次尝试。而《人间词话》是美学系统论,其中论美也仅限于诗歌等“纯文学”,因为它名为《词话》,从形式上看也是近于随笔的著

117

--

作,所以没有必要使用更加详尽的描述和论证。3.阅读对象不同。《红楼梦》本身是通俗作品,《〈红楼梦〉评论》的阅读对象是广大的为“欲”所累的各色人等,而《人间词话》的阅读对象则是与他本人有着共同学术基础的“文人”、或曰“诗人”、或曰“艺术家”。

那么,在《人间词话》中除了定义方法使用了广义的二重证据法,其他方面,诸如论证方式是否也使用了二重证据法呢?回答是肯定的。即他的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学的互证。静安先生不是用既定的美学思想来约束规定中国文学,而是首先将中国文学纳入到他的美学系统中进行观照,进而又将其美学理论纳入到中国文学的创作实际中,正是在这种往复不断的论证中,完善了他的美学思想,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人间词话》手稿原有126则,至手定稿发表仅余64则,所去近半,且编排顺序,某些字句都有改动。读其稿本,真觉得是“词话”,从形式上看和前人“诗话”、“词话”并无太大差别,而至64则手定稿发表时,则是有着显著内在逻辑的论美专著,从境界的本质论、直觉论、气象论至文学发展论次序井然,从而建立了他的完整的诗学美学体系,使他的“词话”完全不同于以前的“词话”,成了美学理论专著。

在史论方面,二重证据法解决了非此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但在文学史证方面,很多人并不能被静安先生说服,如他在《人间词话?第26则》讨论三境界时,引“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声称欧阳修语,很多人指出这是静安先生误记。但在《手稿》中却有一则专门考证这首词的作者:

《蝶恋花》(独倚危楼)一阕,见《六一词》,亦见《乐章集》。余谓:屯田轻薄子,只能道“奶奶兰心蕙性”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等语固非欧公不能道也。[5](P87)

批评者无非指摘静安先生太过主观。但是,此种考证并无异于史证中的二重证据法,这也不是凭借着直觉的感悟,而有其细密的推理,即:静安先生精读了柳永词作,可证其人品,大约同于“知人论世”,并且将柳永的用语习惯等理出线索,进而看《蝶恋花?独倚危楼》,不合于柳永的人品文风。若此词只存于《乐章集》倒仅是一可疑点,或者可补柳永之人品,然而同见于《六一词》,此词所言又合于欧阳公人品文风,为欧阳公词当无疑义。另外说者不应仅停留在这两句上,如本词中有“也拟疏狂图一醉”等语,而柳永本是疏狂之徒,根本不须拟。

由是观之,在静安先生的研究中,二重证据法的使用是普遍的,其他杰出的理论家研究成果也都离不开二重证据法,只不过不自觉罢了。据此也可窥探出二重证据法是一种灵活的治学方法,它不但可以使研究对象更加明晰可辨,而且也可以使研究者的认识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深入,通过其内在的推理,对还原历史等研究对象有着重要作用。如若僵硬地将地下之材料套在纸上之材料,或者将西方的学术思想套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或者作为参照系统的坐标系僵化滞涩,甚至说研究者头脑不够灵活,那么,不论怎么从形式上看在使用着二重证据法,这都与二重证据法无缘,除了在概念里兜圈子外,并不能解决任何学术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刘勰.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DanielBonevac.TheArtandScienceofLogic[M].MayfieldPublishingCompany,1990.

[5]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杜桂萍]OnWANGGuo-wei’sMethodofDual-Proofand

ItsLiteraryCritique

LIDuo

(ChineseDepartment,Pei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TheMethodofDual-proofisakindofmethodusedinhistoricalresearchfromancienttimes,butitisformallynamedandusedconsciouslybyWANGGuowei,andinfluenceshisacademicmethodthroughouthiswholestudy,whichalsobecomesthecoreoftraditionalChinesemethod,partofhisChinese-westerncombinationmethod.Anywayheusesitwithdefiniteaimandflexibly,makinghisobjectiveofstudyclearerandleadingtotheantithesisbetweensignificanceandorigin.

KeyWords:WangGuowei;methodofdual-proof;classicalmethodofdefiningtheconcept118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一)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在寒假期间阅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其实是不乏深奥的文学评论书,甚至涉及谈人生、谈哲学。我跟着飞快地通读了一遍。 王国维这本书里面最广为人知的片断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儿的所谓境界是指修养或者造诣。王国维的境界说我读中学时就知道,但那时似懂非懂,如今重读此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诉读者要学会享受孤独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诉读者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第三境是告诉读者成功往往青睐那些不轻言放弃者,在你困惑不堪时翩然来临。 《人间词话》是一本好书,岁月更是一本好书。 (二)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三)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清代文学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采取宋词三首中各一句,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王国维选择三首词的三句话集在一起,选的很巧,集的很妙。我们每个人在确立了自己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推荐5人10人喜欢喜欢2012-01-15 06:22:23 马蹄达达(内敛)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每个人的行动都受思想支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大致分一下,人的境界不外乎三种: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家庭,三是为社会。 为自己也就是为个人。之所以说“个人”,就是这种人不要说社会责任,连应有的家庭责任都没有,连父母和妻子儿女都不顾。有的为了自己吃喝玩乐,把父母的退休金当作自己的银行,甚至以刀子逼迫父母,于是酿成父母忍无可忍怒而杀子的悲剧;有的放弃了做丈夫的责任,自己在外吃喝嫖赌,让妻子在家独守空房;有的丢掉了做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有毛病就弃之于大街;还有的只生不养,让孩子早早辍学……这种人属于极端个人主义者,信奉的是“只要一个人吃饱,哪管一家子饿”的哲学…… 为家庭,也就是一切为了家庭利益。有的追求光宗耀祖,有的追求小康生活,有的追求夫妻恩爱,有的追求后继有人,有的追求豪宅美车,有的追求金钱无数……应该说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这种境界的人为数众多,大有人在。这些人往往对家庭的责任感很强,对父母来说

浅谈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浅谈王国维在文学研究中的美学思想 ——论叔本华对其的影响 俞捷琦110110079 中文师范2班 王国维是本世纪初中国美学的创始者和奠基者。其学术渊源, 绝大多数论者都追溯到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他从叔本华那里吸取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其“原罪——解脱”说;二是“第三种悲剧”说。这两个方面都植根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其在伦理学和美学上的延伸。 王国维在写作《红楼梦评论》时正醉心于叔本华哲学,他以此分析《红楼梦》,并从中找到了某种对应关系,进而宣扬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因此,解读《红楼梦评论》有助于了解叔本华哲学对王国维的影响。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的第一篇美学专论。在此文中,王国维借评《红楼梦》为契机,系统阐发了他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获得并信奉的美学思想。叔本华说认为人作为“意志的个体”就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而解脱之道就是消除自我意志、成为一个纯粹的“认识主体”;艺术的作用就是让人作为纯粹的认识主体来看待世界,因而得到暂时的解脱。他说:“生活本身、意志、存在本身,是一种持续的痛苦,它部分是可悲的,部分是可怕的。然而,这同样的事情,当它只是作为表象、单纯被观照,或被艺术再现出来,就摆脱了痛苦,成为一种有趣的景观展现给我们。”王国维以同样的观点立论,他说:“宇宙,—生活之欲而已!而此生活之欲之罪过,即以生活之苦痛罚之:此即宇宙之永远的正义也。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王国维深受叔本华悲剧思想的影响。他在《红楼梦评论》中对三种悲剧类型的划分和表述均来源于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理论,而且基本是从叔本华的理论中照搬过来的。对人生悲剧的构成,王国维认为有三种:一是悲剧的主人翁,所蒙受的种种苦难是由极恶的人所造成的;二是由某种机遇或命运所造成;三是由于巨大主角所处的位置、关系而不得不然地构成悲剧的结局。前两种悲剧是偶然的,较为罕见的。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如蛇蝎的恶人;也不一定

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

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 二重证据法是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第l~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广义的民法是指 A.民法典 B.商法典之外的民法典、民事法律法规 C.民法通则D.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解释方法的是 A.文义解释B.类推适用 C.体系解释D.历史解释 3.根据民事权利的相互依赖关系,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A.主权利和从权利 B.原权利和救济权 C.支配权和请求权 D.绝对权和相对权

4.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向税务机关缴税 B.政府向某灾区拨款 C.乙向某小学捐款 D.违章司机丙被交警罚款 5.在下列选项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A.中华总工会 B.某乡政府 C.某市教育局 D.某大学法学院 6.北京甲公司与上海乙公司签订了一书面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将该合同寄给乙公司签字、盖章。该合同的成立时间为 A.甲、乙公司达成合意时 B.甲公司签字、盖章时 C.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的签字、盖章时 D.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7.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A.某企业寄送的价目表 B.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 C.某校教学楼施工招标公告

D.某超市货架上标价陈列的商品 8.甲向乙发出要约,下列选项中,甲可以撤回该要约的情形是 A.甲确定了承诺期限,但要约尚未到达乙 B.乙已经收到要约,但要约人未确定承诺期限 C.乙收到要约后,但尚未作出承诺 D.乙收到要约后,信赖要约不可撤销且为履行做好了准备 9.甲与乙订立空调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给付5万元,日后若甲提出解除合同,则甲丧失5万元;若乙提出解除合同,则乙应向甲返还10万元。本案中,甲所给付的5万元是 A.证约定金B.预付款C.违约定金 D.解约定金 10.甲、乙签订了一份机器设备买卖合同。因卖方乙已将该设备出租给丙,故双方约定租期届满时由丙负责交付。租期届满后,丙未交付。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只能向乙请求交付 B.甲只能向丙请求交付 C.甲不得向任何一方请求交付 D.甲既可以向乙请求交付,也可以向丙请求交付 11.甲是乙的债务人,丙受甲委托,为甲的债务提供抵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09王国维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 纵横语文教研室 09.王国维

一、人物简介 (3) 人物事件1:王国维的辫子 (3) 人物事件2:沉湖自尽 (4) 人物事件3:“三重境界” (4) 人物事件4: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6) 人物事件5: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6 二、经典语句 (7) 三、名家评价 (8) 四、作文文段 (8) 话题1:勇气 (8) 话题2:死亡与永恒 (9) 话题3:耐住寂寞 (9) 话题4:读书 (9) 话题5:理想 (10) 话题6:奋斗 (10) 话题7:收获 (11) 五、精选范文 (11) 静水流深,方能致远 (11) 莫逞高论,修道立德在自身 (12) 秉承“六不”做学问 (14) 花开无声,方显人生 (16) 六、适用话题................................. 17 目录

09. 王国维 一、人物简介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其实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人物事件1:王国维的辫子 王国维在受西学浸染极深的清华校园里,头戴白棉布瓜皮小帽,穿长袍,勒条粗布腰带,典型的冬烘先生模样,而且,他顶着一条辫子(那是在辛亥革命后重新续起来的)。王国维的辫子留得不合时宜,却也并非是为忠君而留——溥仪的辫子已经剪掉了。看来,保存一点对传统文化的纪念,作为与现实生活抗衡的文化品格象征,才是这条辫子存在的意义。这种欲以一己之坚贞持守与社会相对抗的想法,如果仅就个人品格而言,自然有其可敬的一方面,但就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则又显得极为愚执可怜。这种带有极浓重的悲剧色彩的选择,也注定了王国维在悲剧中度过他的后半生。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新文体:梁启超把自己流亡日本时期所写的政论文章称为“新文体”。这些文字具有空前的开拓创新精神、思想新颖。文字介于文言白话之间,纵笔所至不检束,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文法,然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鼓动力量。这种报章体语言是文言向现代白话的一种过渡,对五四新文学的语言产生较大影响。 2、文学研究会:五四时期的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沈雁冰、蒋百里、孙伏园等人。《小说月报》为其重要发表园地,又创办《文学》旬刊、《诗》月刊。该社团倡导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把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作为表现对象,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较广的一个新文学社团。 3、创造社:五四时期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张资平等人。发表园地有《创造》周报、《创造季刊》和《创造日》。艺术上注意吸收西方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创造社早期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强调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该派强调作家的主体性、艺术的自觉性以及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较有特色、较有影响的新文学社团。 4、语丝社:五四时期的新文学社团。1924年11 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人。创办《语丝》周刊。该社团重视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逐渐形成一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及、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在当时的文坛独树一帜。 5、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闻一多、徐志摩、陈源(西滢)、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他们在理论上强调艺术美的至高无上,提倡纯粹的艺术,形式上乐意戴着脚镣跳舞。其创作具有章法谨严,句式整齐,语言凝练,意象新颖,意境深邃的特点。该派既吸取祖国传统诗词的营养,又借鉴外国诗的技巧,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湖畔诗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代表诗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他们诗歌合集为《湖畔》,以创作大胆清新的爱情诗闻名于二十年代的诗坛。 7、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在1919年--1923年间兴盛一时,它思考和表现的内容是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人生理想、生活哲理。题材相当广泛,透露出五四时代特有的时代信息。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有力地推动了五四时期启蒙运动的开展。(思想大于形象,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8、乡土文学(小说):20世纪20年代在周作人等人的提倡和鲁迅的文学实践影响下出现的一种文学创作潮流。它以小市镇或农村生活为题材,用现代价值观念表达对农村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反映了特定地域的风俗人情和地方色彩。代表作家有王鲁彦、王任淑、许杰、许钦文、蹇先艾等人。乡土文学对纠正此前问题小说概念化的弊病、实现新文学的民族化具有重要意义。 9、零余者:郁达夫在早期小说中塑造的一个缺乏存在的主体性和自为性的形象系列。“零余者”是一些无为的理想主义者,是多情的懦夫,他们在外国留过学,有一技之长,却求职无门,被挤到社会的边缘。他们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与人无损”。由于封建科举制度把知识分子变成统治阶级的工具、奴才和玩物,所以,他们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小说中的主人公成为封建礼教与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作者通过对“零余者”形象系列的塑造,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马尔赫恩: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

第20卷第1期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0No.1 2000年1月 J ournal of South-Central U nivers 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 ce) J an.2000 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 李建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为传统文化所化之人值此文化衰落之时的心灵痛苦,与为西方文化所熏所染之人遭遇新文化冲击之时的美学兴奋,构成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王国维的人格悲剧铸成其人格理论的两大特征:改造传统文论“知人论世”、“觇文见心”的人格分析方法,引入西方哲学—美学的生存悲剧感和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王国维的悲剧人格理论和人格境界理论促进了中国文论的世纪转型。 关键词:王国维;人格悲剧;人格理论;中国文论;世纪转型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39(2000)01-0098-05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是一位但丁式的人物:他是传统文论的终结,又是现代文论的肇始。论及王国维文论的转型意义,学界谈得更多的是他的悲剧理论和境界理论,而对于他的人格理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分析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入手,进而把握其人格理论的文化张力与文论内涵,并最终揭示王国维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对于中国文论之近代转型的意义。 一、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文化人格”则在心理学基础上又具有伦理学和审美学内涵。后者既包含其气质、性格,亦包含其伦理观念、精神境界、哲学—美学理想。对于学者而言,文化人格的生成与演变呈现于其生活道路与学术道路及其二者的相生相悖之中。王国维近30年的学术生涯始于哲学研究,而他之所以选择“哲学”又与其性格直接相关。《静安文集续篇?自序》:“(吾)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又《静安文集?自序》自叙其研读康德、叔本华、尼采之哲学时的精神愉悦:“然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也。”缪钺《王静安与叔本华》称“王静安之才性与叔本华盖多相近之点”[1],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则对此“相近”有详尽的论述,说王国维“既关心现实而又鄙薄功利,既重视理想而又悲观失望,内心常充满着矛盾痛苦而显得忧郁而深沉,故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唯意志论一拍即合。”[2]以忧郁悲观之才性研读悲观忧郁之哲学,王国维能不“心怡神释”? 王国维的哲学观和文学观都是超功利的,而他“从事于哲学”却潜藏着些微的“功利”:期冀着以叔本华人生哲学的终极追问和形而上激情,来荡涤生活的庸烦,来抚慰忧郁悲观的天性,来获取直接的精神与心灵的慰藉。然而,他失望了。王国维在《三十自述》中写道:“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其实,早在因“疲于哲学”而转向文学之前,王国维已经开始了文学研究,其著名的《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语》等均写于30岁(1906年)之前。这一批文论作品用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家,探讨自然、社会、人生、人格,并藉此消释着论者的忧郁与悲观。《三十自述》之后,王国维全身心地投入词学和曲学研究。在中国文论史上留下《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不朽之作。照理说,“独上高楼”的观堂先生应该有“蓦然回首”之感了,然而,人们发现他很快又“疲于文学”而一头扎进了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的研究之中。欲于殷商甲骨敦煌残卷“求直接之慰藉”?欲于辽金史事边疆地理获“心怿神释”?西方哲学真切的人生感悟与中国文学鲜活的人生体验尚不能消 98 作者简介:李建中(1955-),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 填空题:1.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2.凌吉士是由作家丁玲创立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人物形象。华威先生是张天翼《华威先生》的人物形象。(2人均为左联作家)戴望舒《雨巷》(成名作),《望舒草》(作品集)。 3.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闻学社团是1921年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等12人。 4.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本、郁达夫和成仿吾等人。 5.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事先,冯乃超、沈端先(夏衍)、冯雪峰与鲁迅商谈,共同开过以“清算过去和确立目前文学运动底任务”统一了思想,后来,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 6.鲁迅思想:个性主义“图强”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受尼采思想影响);后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7.“乡土文学派”是在鲁迅的影响下成立的一个小说流派。 8..192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沉沦》(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步短篇小说集。 9.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此后,《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的出版现实了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垦新诗处女地的是胡适,1920年他出版了新诗集《尝试集》但真意义上的第一本新诗集要算是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女神》。 11.(茅盾)沈雁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蚀》,原稿笔名为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该著作包括三个系列中篇,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 12.茅盾的小说处女作是《蚀》,其是有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所构成的,他最著名的两个短篇散文是《风景谈》《白杨礼赞》。{链接: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巴金;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巴金} 13.80年代寻根小说代表人物有韩少功《爸爸爸》,贾平凹,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等人。 14.七月诗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15.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描绘了的潘先生是一个带有浓厚小市民气味的卑锁形象,他苟且侥幸,表里不一。 16. 30年代戏剧曹禺《雷雨》,《日出》均为现实主义。40年代钱钟书《围城》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张爱玲主要作品有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金锁记》(可以称之为“女性情欲的研究”)和小说《传奇》与散文《流言》,有着现代都市小说特征。 17.红色经典:写解放战争的《红日》,《红岩》;写农民(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的《红旗谱》,《创业史》(梁三老汉,梁生宝)柳青;写(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简称“三红”一创一歌。 17.建国后,对《武训传》,《红楼梦》,胡风有批判。 18.莫言的抗日故事《红高粱》主人公人物形象自尊自信坚韧不拔与表现中华民族血性性格。 名词解释:

批评的解剖王国维与20 世纪意境论批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J OU RNAL OF RENMIN UN IV ERSIT Y OF CHINA No.6 2005 [收稿日期] 200520322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4CWW003) [作者简介] 范方俊(1969-),安徽蚌埠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欧美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 批评的解剖:王国维与 20世纪意境论批评 范方俊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2) [摘 要] 意境论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出现最早、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同时也是20世纪得以最早重塑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现代文学批评。在意境论文学批评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王国维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王国维的意境论文学批评存在着一定的误解,特别是对其意境论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认识不够。有必要以王国维意境论文学批评为个案,对其文学批评的理论重心、批评模式和批评特色进行剖析。 [关键词] 王国维;意境论;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420(2005)0620114207 一、王国维与20世纪意境论批评 意境,又称“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用来标示审美意象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指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知和领悟[1],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氛围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 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 [2] 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意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早在先秦时期,先哲们就开始了对“意”的追寻。其中作为儒家诗学经典的《易传》提出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观点, 而作为道家诗学经典的《庄子》则提出了“得意忘 言”、“得意忘象”的主张,它们是意境说的源头。从唐代开始,在“意—象”这条线索之外,人们在文学批评中又突出强调了一个“境”字。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包括“物境”、“情境”、“意境”在内的“三境”之说,以后有关“意”与“境”偕的论述不绝如缕。明清时期,“意境”作为一个特定的美学范畴正式出现,但直到清末民初的王国维以集大成的面目出现,意境论文学批评始得以正式确立。 王国维拥有扎实的旧学功底,精熟于传统的诗词歌赋及理论,甲午之役后开始接触西洋新学。凭借着对于中西美学的融会贯通,以“意境”为核心,王国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开始了 — 411—

文献学名词解释若干

同等学力研究生《文献学》“名词解释”部分参考资料: (说明:本参考资料所包括的条目不尽全面,解释当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望各位同学以此为大致线索,进一步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为国考“文 献学”部分做好充分准备。顺祝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 《文选》五臣注:唐代开元时五位朝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对《文选》进行合注,进献朝廷后流行,世称“五臣注”。自南宋以来,《文选》五臣注与李善注多合刊,称为《六臣注文选》。 六经皆史:中国古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六经中《春秋》与《尚书》是史书,而《诗》、《礼》、《易》、《乐》也源自史官,具有记录历史的性质,因此也都算史书。“六经皆史”说的集大成者是清代章学诚,这一提法提升了史学的研究价值,拓宽了史学的研究对象。 疏不破注:疏不破注是训诂学的基本术语之一,指作疏者尽量依照注文的意思进行诠释,不试图去改变旧注的任何观点,这在唐代成为注释家的基本准则。疏即正义,是对“注”解释,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注,不另作主张。 “经今、古文”:所谓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书。在汉代,奉行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学者形成不同的教学体系、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从而形成“今古文之争”,对中国古代学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纬书:汉代的方士和儒生依托今文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有的与经义在离合之间,有的则全无关系。因相对于“经书”,故称为“纬书”。谶纬西汉末及已经流行,王莽曾召集文士对谶纬之书进行一次大的结集。汉光武帝刘秀就是靠图谶兴起,纬书及其代表的文化在东汉形成极盛的局面。 以训诂代本字:在引用古代文献资料时,常常对古奥艰涩的字句今行译释,为古文的解释、翻译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有的是对译,有的是意译,有的是增文译释。 “四部分类法”:大部分中国典籍所采用的主流分类方式,即按照经、史、子、

试述王国维的意境理论

试述王国维的意境理论 新密市来集镇宋楼小学陈锋智 面对一个国学大师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我们当让要奉其为经典;但是,面对一个对社会无望而选择结束的知识分子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我们又当要如何思考呢? 王国维的三句话其实也就是展现了立志、磨练和顿悟的三个层次,看似很有道理,因为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古人讲求的正途是读书,讲求耕读传家,所以对一个读书人而言立志求学,寒窗苦读,功成名就有所顿悟是很合理的一个过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

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王国维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那么喝酒的这个境界则是酒至酣处,心雄万丈、脸飞红霞。此阶段,飞觞杯交,颐指气使,最来“感觉”的时候,嘴上豪言壮语:“干了!酒个嘛,水个嘛,喝个嘛,醉个嘛,倒个嘛,睡个嘛,干!”,“人生难得几回醉”,“人生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什么什么的,反正是狂语迭出,唾飞沫溅,一付一醉方休之气势。灌水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打字飞快,论坛、聊天室也论“混”了个“脸熟”了,静时也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动时则如脱兔,呀、哈、呵、吗、拉、吓,招式齐出,胡搅乱打,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架势。 王国维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目录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示众》《铸剑》、《复仇(其二)》《过客》《狗的驳诘》《墓碣文》《立论》《颓败线的颤动》《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随感录三十八》《战士和苍蝇》《夏三虫》《小杂感》《谈皇帝》《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略论中国人的脸》《说“面子”》《一思而行》《二丑艺术》《读书杂谈》、《狗?猫?鼠》《父亲的病》 郭沫若 《天狗》《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屈原》《虎符》《孔雀胆》、《银杏》茅盾 《子夜》《春蚕》《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白杨礼赞》 巴金 《寒夜》《家》《憩园》《龙?虎?狗》 老舍 《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断魂枪》、《想北平》 曹禺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周作人 《谈酒》《乌蓬船》《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水里的东西》、《小河》 沈从文 《边城》《长河》《柏子》《丈夫》、《鸭窠围的夜》《桃源与沅州》 艾青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封锁》、《公寓生活记趣》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冬天》《匆匆》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寻梦者》《我的记忆》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徐志摩《再别康桥》《沙扬那拉一首》《我不知道风……》 萧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回忆鲁迅先生》 冰心《繁星》《春水》、《山中杂记之七》 孙犁《荷花淀》《嘱咐》《桥》 郁达夫《沉沦》《迟桂花》、《故都的秋》 胡适《尝试集》《终身大事》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许地山《春桃》《落花生》 废名《桃园》《菱荡》 闻一多《死水》《发现》 田汉《名优之死》《义勇军进行曲》 冯至《十四行集》、《伍子胥》 臧克家《难民》《老马》 夏衍《上海屋檐下》、《包身工》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吻》 穆旦《赞美》《诗八首》 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底头》 梁实秋《雅舍》《下棋》 林语堂《京华烟云》、《论读书》

古代文学批评特点

一、引言文体是文本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艾布拉姆斯《欧美文 学术语词典》中认为文体是指散文或韵文里语言的表达方式,是说话者或者作家在作品中如何说话的方式。文学批评文体,是指批评文本的体裁样式,是体现在批评文本中的批评家的话语方式,是指涉如何说的问题。按照西方近现代学术分科治学的规则,文学 创作与文学批评应各有其体,前者应是诗笔,后者应是议论,文学与 批评各行其是,虽命脉相连却又泾渭分明的分管各自的独特领域。 但是,这个理与中国文学批评之实并不相符,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批评文本之中,批评文体可能就是文学文体,批评可能是文学的或具有文学性,文学亦可能是批评的或具有理论性。纵观中国文学批评史,从先秦的对话体,两汉南北朝的骈赋体,唐时的论诗诗,宋 朝的诗话、词话,元明清的曲话、小说评点等,无不是文采翩翩、形 象生动、情辞激越,具有鲜明审美化特点的美文。如陆机《文赋》以赋体论文,铺陈论述,对仗工整,举体华美;刘勰《文心雕龙》全文用精美的四六骈体写成,在写作中追求语言的声韵、对仗和藻饰,大量使用形象的比喻、类比、典故等;钟嵘的《诗品》分明是二十四 首四言诗,其取譬之奇特、意象之丰富、语言之飘逸、意境之唯美, 凭借极具诗意和想象性的文字出场,勾勒和呈现了一幅幅自然清丽、 哀婉幽深的优美画卷,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令人遐想无穷。 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特征使得中国的文学理论著作与西方截然不同,它没有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式的长篇大道的逻辑说理,也不运用甲是甲, 乙是乙的语法判断句式作严格而确切的概念界定;而总是用诗性感悟

的思维方式,运用文学创作中惯用的拟人化、比兴式的言说策略,通 过呈现活泼生动的形象,向读者暗示其所表达的思想和内涵,让听话人去体悟而不是理解他的生命哲思和意象世界。因此,古代文论呈现出随意化、感悟化、印象化、自由化的特征,这正是其优点和 特色也是其缺点和局限所在。文论中所体现的可以是文人的兴会、名士的随意和智者的顿悟,是一些以阅读为基础的感性断想。 这其中如吉光片羽般闪烁于历史长河中的生命碎片纷繁涌动,倘加以解读,便可直探亘于诗论中的深沉的生命之流,折射出主体强烈的生命意识。总之,正是这种文学性特征滋生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 学批评,形成了其诗性化、生命化感悟的言说方式。在中国古人的这些文字中,我们似乎领会到他们对于诗性领悟的珍惜、对于直觉的偏爱以及对于逻辑推导的不信任。他们在诗性思维与诗化文字之中,找到了最能直探本源的途径与方法,此外的一切似乎都是不完满的。诚然,这种文学性特征的形成又有其深刻的根源, 笔者试图从先秦朱子典籍的文学化、散文化及批评家身份的特殊性来分析其对文论同体的影响,及其如何作用于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二、润物细无声——先秦诸子典籍的文学化、审美 喻象化的影响文学寄生于文化之中,吮吸着文化的营养;同样,批评 也寄生于文化或文学之中并吮吸着它们的营养。中国传统文论的批评文体,即其如何说的问题,深受先秦诸子以来的诗性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影响。试看先秦诸子时期的中国文化典籍,无论对话体的《论语》和《孟子》,诗歌体的《道德经》,还是寓言体的

文学批评方法

第九章西方现代文艺批评方法的借鉴 20世纪欧美文艺批评形形色色,各种流派都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同一流派中也存在不同见解,兴衰更迭,情况复杂。西方文艺批评流派及其方法,产生于外国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即使在欧美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是各具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与中国特有的文化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研究外国文艺批评方法,要联系具体方法产生的时代及文化背景,了解其理论主张及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加以比较辨析,才能正确借鉴。 特别要指出,西方各种批评理论与方法,往往与某种哲学观。念、美学思想、文艺理论或与某一门学科的理论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欧美哲学表现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峙,随着战后情况的变化,在美学中表现为经验主义抬头和理性主义衰微,一个新的经验主义的时代开始了。在艺术理论上继承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兴起以来,强调艺术创作中的无理性和直觉能力的理论;弗洛伊德学说更加推进了无理性的导向;艺术被排斥在社会主流之外,与现代主义兴起同时表现出反写实、反传统、反理性的偏向,强调主观,倡导表现,关注审美经验,注重形式,从模仿论走向表现论。在文艺批评上摆脱传统批评模式,批评对象从以作家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文本和读者为中心。批评范围由作家身世及社会文化背景缩小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从阅读作品研究接受转移到抛开作品去研究阅读接受。总的看来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脱离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注重形式,分析作品本文;二是引进现代学科成果,使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向文艺批评渗透结缘,注重综合互补,开拓新方法。我国80年代文艺研究出现“由外向内转”的趋向,如果走向极端,把作品与外部联系分割开来,将使文艺远离社会,使批评走向歧路。这方面西方就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由于西方各种文艺批评理论、方法,都是一门专门学科,加上流派繁多,本章只能就几种主要批评方法概略评介,供大家批判地学习,为发展和完善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提供借鉴。 第一节新批评 新批评的产生 新批评又称形式主义批评、本体论批评或本文批评。它产生于20年代的英国,30年代出现于美国,四、五十年代在英、美红极一时,60年代在法国形成一个高峰,成为一股国际性的文学理论批评思潮,之后逐渐衰落。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仍然活跃于西方,特别是大学的文学课堂。美国韦勒克就是当代新批评的著名代表。 新批评得名于1941年美国兰索姆发表的《新批评》一书的标题。所谓“新”,主要是针对英美传统的旧式批评流派而言。它是在反对只注意作家,从历史、道德、心理或社会等外在方面去寻求作品解释的流行批评倾向,一为适应现代派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直是一种适用于现代派文学的批评方法。新批评只强调研究作品本文,中心是探讨作家如何表现他们的经验和感爱?作品如何通过形式产生美学效果?兰索姆的《新批评》提出了“本体论”的主张,体现了新批评的根本特点,即认为文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作品本身,把作品本文看作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新批评发展了20年代苏联动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使文艺批评的中心从作者引向作品。兰索姆认为“新批评几乎可以说是由理查兹开始的。”因为英国理查兹所代表的语义分析学为其提供了批评方法。而被认为是新批评派的创始人的文略特,作为新批评派的批评家、现代派诗人,他所提出的有机形式主义的文学观和象征主义的诗歌理论。奠定了新批评的理论基础。 理查兹从语义研究出发,把语言的使用分为“科学性”的和“感情性”的,前者的功用是指事称物,传达真实信息;后者的功用则是激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前者是真实的陈述,是科学的真,后者是所谓的“伪陈述”,是艺术的真。艺术的真实不等于客观事实。他强调文学作品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认为一部作品只要总的效果是统一的,前后连贯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使读者觉得合情合理,就具有艺术的真实。因此文学作品本身符合逻辑,就形成了一个独立体,不必仰仗历史或科学来取得存在的理由,因而在批评中也无须用实证的态度来进行。 艾略特针对浪漫主义的表现理论,宣称: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因为艺术的情感不是个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要表现这些情感就必须找到与这些情感密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