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
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

第一单元古代世界

第1课文明社会的曙光

人类的共同祖先:露西少女—南方古猿阿法种

最早的人类:东非能人(约190万年前)—打制石器—采集、狩猎

(元谋猿人约170万年前)—火的发现和使用:天然火、人工火

走向文明:生产力发展:打制石器打磨石器(约1万年前)金属器(工具进步)

采集狩猎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出现(约1万年前)

农业革命是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农耕定居:村落。

城市。前4000年左右北非和西亚出现最早的城市金属器、农业、城市、国家等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第2课大河哺育的文明

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赠礼:埃及文明

打开埃及文明之门:商坡良成功破译罗塞塔碑上的象形文字

埃及建立世界史上最早的统一国家:前3100

金字塔:有形建筑:法老的陵墓

社会结构:塔尖—塔腰—塔基

两河流域文明:两河一平原

开始:苏美尔人建立国家前3500。楔形文字

强大: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顶峰: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前6世纪

印度文明

早期文明:(前2300年)雅利安人建印度国家(前9—前6世纪)

种姓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佛教:时间、创始人、主要教义、传播

答:

文化遗产:数学:0—9十个数字符号;十进位制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希腊文明:前8—前6世纪

斯巴达:平等者公社:全体公民享有平等权利(统治阶级)

被征服的居民和奴隶构成被统治阶级

雅典:人民主权:公民大会、公民法庭、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所有的公民都有权参加

轮番而治:实行抽签选举,全体公民都有中签担任国家公职的机会希腊人的遗产:文化遗产

罗马文明:前8世纪、罗马建城、君主制——共和国

共和国与保民官:共和国:两民名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

保民官:有权否决元老院不利于平民的决议。

它的设立是罗马人和世界史上的创举

剑与火的编年史: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超级大国。迦太基。

罗马奴隶制成为古代世界最为发达的奴隶制。角斗士。

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基督教: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

第4课基督教的世界

蛮族王国:日尔曼人在西罗马建立的诸多王国,其中最著名的:

法兰克王国——查里曼帝国——843年,法、德、意三国

基督教会:形成了由主教等主持的教会组织(产生完整教规和教阶体制)

教皇成为思想文化垄断者、最大土地所有者

封建制—(封土建园)—领有土地者—领主:大领主(王族、教会);最低级别的领主(骑士)

领有的土地—庄园:其田地分成两部分: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

领主和农奴是中古西欧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城市重新兴起:11世纪时、西欧

大学的诞生:1158年、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第一所)

课程设置:(1)基础课“七艺”;(2)教会法规、神学

第5课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古兰经》,麦加麦地那(建政教合一国家)

阿拉伯的强大:631年,穆罕默德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后来,继承人建横跨三洲的大帝国(8—9世纪鼎盛)

阿拉伯文化:《一千零一夜》(文学)

第6课印地安文明

玛雅人(中):玉米、太阳历、二十进位制(4—9世纪鼎盛)

阿兹特克人(北):铁诺蒂兰城(14世纪建城)

美洲金字塔、填海造田

印加人(南):美洲大陆最大的文明中心(15世纪鼎盛)

印加大道(高原大道、沿海大道)

第7课工业文明的前奏

新航路的开辟

背景:原因:(1)渴求黄金;(2)马可·波罗说东方“黄金遍地”;

(3)陆上商路被土耳其人阻断

条件:科技的发展:地圆说、罗盘针等

经过:1487 葡萄牙人迪亚士好望角

1497葡萄牙人达·伽马印度西海岸

1492 意—西哥伦布美洲

1519 葡—西麦哲伦环球航行

(1522)

后果:(1)殖民掠夺—经商办企;(2)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文艺复兴

时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6世纪吹遍欧洲

实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武器(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成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意义:树立了人的自尊、自信,肯定了人对今生幸福生活的追求,弘扬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意识

宗教改革:

背景:教皇——控制思想、封建地主、政治权威

改革:马丁·路德——公开挑战教皇权威、质疑赎罪卷的效能

(16世纪、德国)主张信仰得救,建立廉俭教会

扩展:形成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

第8课资产阶级革命的狂飙

第三单元现代世界

第14课战争与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德、奥匈、(意)

协约国:英、法、俄(美)

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经过:1914——1918

爆发:1914、7、28,奥匈向塞宣战

战场:西线、东线、南线(巴尔干)

转折:凡尔登战役

变化:1917、俄国退出,美国加入

结束:1918、奥匈、保、德投降,一战结束

性质:资本主义列强争夺霸权、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

结果: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美国、俄国、欧洲

列强争霸依然如故: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和稍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所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成了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十月革命:背景:一战暴露了沙俄的腐朽落后,人民对沙皇统治极为不满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此后两个政权并存)

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

捍卫:奋战3年,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力量的联合进攻

建设:政治:1922、苏联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经济:推行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

(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

第15课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经济危机:概念理解:生产过剩—减产停产—股票狂跌、

经济危机:概念理解:生产过剩—减产停产—股票狂跌、工人失业—经济停顿=经济危机直接原因:生产过剩社会购买力下降

标志:纽约股市崩溃

时间:1929——1933

范围:从美国蔓延到欧美、日本,演化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危害:物质损失甚至超过一战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使得资产阶级统治岌岌可危)

美国新政:1933,罗斯福

实质:用国家调节(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缓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

内容:(1)稳定金融(2)振兴工业(3)调整农业(4)兴建公共工程

实行以工代赈效果:经济回升、走出危机

目的:对人民做了一定的让步,但最终的目的仍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三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建立:意:1922、墨索里尼出任首相,意大利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1935入侵阿比西尼亚)德:1933、希特勒出任总理,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先大陆后海洋”)

日:1936、广田宏毅组阁,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国策基准”,“向南方海洋发展”)异同:同: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打击的背景下建立的

异:意:一战后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因而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德:利用了人们对一战后强加在德国头上的、过于苛刻的《凡尔赛和约》所引起的普遍不满情绪,上台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日:具有军国主义传统,很容易地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第1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源:帝国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近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序幕:慕尼黑阴谋—将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爆发:1939、9、1,德国闪击波兰;3日、战争全面爆发(东线)

初期:1940年,法国投降(马奇诺防线)

不列颠之战(空战)以英国胜利告终(西线)

结盟:1940、9,德意日形成轴心国同盟

扩大:1941、6、22,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7,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结盟: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同盟国

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战场—瓜达尔卡纳尔战役/

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胜利:1943、9、3,意大利投降/ 1945、5、8,德国投降/ 1945、8、15、日本投降

后果:人员伤亡十分惊人,数千年文明成果几乎毁于一旦

性质:反法西斯的正义的战争

反思: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第17课冷战时代

概念:铁幕—界限。冷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间,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的对抗两大阵营: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东欧、亚洲等12国

资本主义阵营: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

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1948、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实行经济援助

1949、美英法等12国:“北约”/ 1955、苏联、东欧:“华约”

冷战表现: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苏联切断西方进入西柏林的水陆通道

美国随后对苏占区实行封锁。时间长达11个月

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苏联要求美英法半年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

苏联修筑柏林墙,同时取消撤出期限

古巴导弹危机:1962、苏联撤出安装在古巴的导弹

恐怖的平衡:核武器:

原子弹:美国1945——苏联1949(中国1964)

氢弹:美国1952——苏联1953(中国1967)

此外,还有卫星、洲际导弹等战略武器的竞争

相互对抗

(1)组织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华沙条约组织(1955)(2)美国全力对西欧实行经济援助;苏联与东欧也展开了广泛的经济合作

(3)在生产制造核武器等方面展开军备竞赛

(4)制造危机:两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第18课改革与调整

社会主义改革

计划经济:优越性:国家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全局性、战略性的建设

(苏联模式)如、建立了覆盖整个社会的福利制度

最大缺点:缺少活力

艰难的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东欧: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资本主义调整

美国民权运动:(1)要求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待遇——美国由金字塔型社会过渡到橄榄型社会(2)黑人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英法社会民主改革:英国工党——国有化和社会福利政策

法国政府——国有化与计划调节经济

法国成为西方世界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北欧五国福利政策:社会民主党确立起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政策

瑞典是北欧福利国家的典型

第19课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及落后西方的原因

补充问题: 1.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4)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3. 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特点,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何影响。 特点:宋元科技具有开创性、开放性;继续领先于世界。 影响:科技发明应用于农业、手工业生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我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明朝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播;促进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4. 明清科技发展的特点。 传统的科学技术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出现《本草纲目》等几部综合性科技著作;西方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不能产生,而西方能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中国:见2。 西方:①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物质基础和动力。 ②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思想基础。 ③资产阶级革命——政治保障。 ④工业革命的促进。 5.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 A.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B. 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C. 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 D.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 E. 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世界古代史测试题

世界古代政治专题测试题 1.(2017·湖北荆州二模·32)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在势力迅速扩展的过程中,罗马在其新控制区不断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征收其新控制区的财物但不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这种差异( ) A.消除了罗马境内的民族矛盾B.使雅典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C.保障了雅典统治的相对稳定D.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广泛2.(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六·31)古希腊政治家执政官尼西阿斯曾反对出兵西西里岛,并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尼西阿斯虽不赞成远征,但仍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材料反映出古希腊( ) A.公民大会的实权遭到削弱B.多数暴政毁灭了民主政治 C.民主权力行使有滥用色彩D.人民真正享有了民主权利3.(2017·全国Ⅱ卷高考模拟一·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一般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一定的民主和法律平等观念 B.原告和被告必须辩护是审判程序的必要条件 C.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范 D.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4.(2017·四川内江五模·32)伯里克利在一个演讲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制,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体现了( ) A.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B.雅典民主不只是贵族的民主C.雅典公民是雅典民主的决定性力量D.雅典民主根本上是公民的人民民主 5.(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32)公元前541年,雅典开始经历庇西特拉图及其子长达37年的僭主统治。后来,为防止野心家复辟僭主政治,克里斯提尼( ) A.实行陶片放逐法B.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组建“十将军委员会” 6.(2017·四川成都三模·32)伯里克利任雅典执政官时期,他的老师、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斯因主张“太阳只是炽热的石头”而被群众控诉犯了渎神罪,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只能让他离开雅典。这反映出雅典( ) 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B.哲学与宗教尖锐对立 C.民主制度形同虚设D.公民言论自由被剥夺 7.(2017·福建三明二模·31)按雅典城邦旧制,公民担任公职是尽义务,一律不给工资,甚至要由自己负担有关开销。伯利克里时期,首先为担任民众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给每日生活补贴;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均可领取津贴。城邦的这些变化表明( )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遭破坏C.古希腊城邦实行轮番而治D.公民广泛参政有了经济保障

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学基础考试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详解(中世纪的东亚与南亚)

第10章中世纪的东亚与南亚 10.1 考点归纳 一、从大化改新到幕藩体制 (一)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的背景 (1)生产过程的个体性加强,以血缘氏族为主的部民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亚洲政治形势的变化给日本带来巨大压力。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4)圣德太子改革为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 (5)日本留学生为大化改新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并成为改革的中间力量。 2.大化改新的内容 (1)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对农民班给口分田,六年一班,死后归还。 (2)废除王室和贵族一切私有土地和部民,全国土地和人民都直接归属天皇。 (3)改革国家机构,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制度。 (4)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法。 3.《飞鸟净御原令》 天武天皇继续实行全面改革,确立了天皇专制的集权统治。681年(天武九年),天皇制定《飞鸟净御原令》,以立法形式肯定了大化改新的成果。后修成《大宝律令》,标志着大化改新的完成。

4.大化改新的意义 (1)改革有积极的意义: ①改革确立了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②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法,将部民奴隶制生产关系变成了封建生产关系。 ③广大部民得到解放,地位有所改善,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2)改革也有一定的局限: ①农民负担过重,不堪忍受。 ②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土地私有。 (二)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 710~794年是日本史上著名的奈良时代,794~1192年是平安时代。这两个时代在一般(或名义上)由天皇掌权,所以又称王朝时代。 1.律令制 律令制是以律令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制体系。《大宝律令》是第一部律令法典,718年修订成为《养老律令》。通过律令制,日本建立了天皇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官僚政治体制。 2.摄关政治与院厅政治 (1)摄关政治 858年,9岁的清和天皇即位,藤原良房出任摄政。877年,藤原良房之子藤原基经摄政,后改任“关白”。摄政和关白便形成一种例行的政治体制,史称“摄关政治”。 (2)院厅政治 1086年,白河天皇让位于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而成为太上皇,在居处建立院厅,国政大权悉归院厅。自1086年院厅建立至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的百余年,史称“院政时代”。

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19

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19 (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 1.单项选择题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 )。 (分数:2.00)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琐罗亚斯德教 解析:解析: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在伊斯兰教旗帜的引导下走上了建立统一国家的历程。 3.中古时代著名的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 A.《古兰经注》 B.《医典》√ C.《黄金草原》 D.《地形学》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阿拉伯文化。伊本.西纳,西方称为阿维森纳,是伊斯兰世界著名医学家和哲学家,著有医学百科全书《医典》。 二、名词解释(总题数:22,分数:44.00) 4.名词解释21-28小题。(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5.丕平献土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丕平献土:751年,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与罗马教廷相勾结,自己登上王位,建立了加洛林王朝。754年,教皇为丕平加冕。为了报答教皇,丕平率军进攻威胁教皇的伦巴德人,把夺得的意大利中部的部分赠与教皇,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这一事件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影响了后来欧洲的政治宗教进程,创造了教皇国,教会势力开始拥有世俗权力从而权势日增。日耳曼蛮族文化与罗马基督教文化的结合,构成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底色。) 解析:解析:“丕平献土”说明教会需要依靠一个强有力的世俗力量来保护。 6.查理大帝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查理大帝是矮子丕平的儿子,在其统治时期,加洛林王朝臻于极盛。查理大帝在位46年,通过开疆扩土,形成了一个版图广大、民族众多的帝国。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其举行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他在政治上加强世俗政权与教权结合。推行封君封臣制,同时发展文化事业,在其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文艺复兴,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解析:解析:查理大帝(查理曼)被称为西方的皇帝,希望取代拜占庭皇帝获得最高的合法性权力。 7.《凡尔登条约》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凡尔登条约》:814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死后,加洛林帝国即告分裂。843年,

【中考历史实战题库】世界古代史专题测试题

【中考历史· 实战题库】世界古代史专题测试题 1.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桑奇佛塔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 D.美国(1787年宪法 3.下列关于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出现于古代印度 B.其实质是等级制 C.种姓制度出现于古代,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 D.它是雅利安人进人印度后实行的制度 4.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含 D.首陀罗 5.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一一古巴比伦一《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一一古埃及一一金字塔 C.尼罗河一一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一一中国一一种姓制度 6.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其主要目的是() A.保障公民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维护奴隶主利益 D.健全民主法制 7.以下对古代文明古国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埃及是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B.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汉漠拉比法典》 C.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方法 D.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这些国家人口众多、疆域辽阔 8.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 9.“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オ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孺、外邦 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文中的“它”指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法典 C.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D.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知识要点新人教版必修2

第1单元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知识要点新人教版必修2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历史悠久,素称发达。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③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④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知识要点归纳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 夏:铸造比较讲究 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 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 西周: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明中期以后,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开始使用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丝织品工艺精巧,如“妆花缎”,后又增加了新品种金宝地 1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材及参考文献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材及参考文献 符松涛

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材 《世界古代史》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第二版。此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史编》,分上、下两卷。此书为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参考文献 (一)世界上古史 (1)辅助教材类 朱寰等:《世界上古中世纪史教学参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王建吉等:《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陈隆波、罗静兰:《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上古分册),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丁建弘、孙仁宗:《世界史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古代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世界上古史纲》,人民出版社,1981年 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 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2)学术专著类 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蔡俊生《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杨国章《原始文化与语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美]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上,下) 商务印书馆1977年[美]E·霍贝尔《原始人的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民出版社1971年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2年。 [苏]别尔什茨《原始社会》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人民出版社1956年 马克思《科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所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 朱天顺《原始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金观涛等《悲壮的衰落,古代埃及的衰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何芳川主编《非洲通史:古代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 [埃及]阿·费克里《埃及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3年 埃及教育部文化局《埃及简史》,三联书店,1972年

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作者:陈普琴学院:生命科学班级:2014级生物科学01班时间:2014.11月摘要:回顾我国古代发展,科技一直领先世界。问及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我国的大统一;是文化的交流;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关键词:封建制度、统一、文化交流、教育事业、实践。 17世纪明清之前,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几个文化发展的高潮: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有特殊地位,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到了隋唐时期,其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我国古代创造领先世界科技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与此用时中国古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封建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相似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发展连续性与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我国古代科技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集体的智慧得到了不断地进步。 其次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这使百姓得到了相对安定的生活,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从而使国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由于中国民族的统一,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有了统一的前提,进一步的,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不断加强,共同创建了龙古代文化。明之前,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华民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我国古代教育也不断地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原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层面逐渐被打破,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聚众讲学,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教学经验至今仍在延用。我国科技就因为这些伟大的教育家而不断突破前进。 我们知道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知道实践产生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当然,所有的科技创造都来源于人类自己,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最后,一些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他们取得的卓越成就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比如震惊世界的四大发明,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推向高潮,面向世界。

中国古代度量衡领先世界

中国古代度量衡领先世界 1、最早的度量衡器具商代骨尺 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骨尺是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测长工具。出土的商代骨尺的长度分别为16.95、15.78、15.8厘米,相当于中等身高者伸开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是商代一尺长度之参考。尺面十等分刻度线表示寸,而寸再十等分为分。 布手知尺的原型商代骨尺 图1布手知尺的原型商代骨尺 2、记载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器栗氏量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11年)齐国制造的标准量器“栗氏量”,可谓应用了当时数学、物理学以及冶金等方面的最新成就而制造。栗氏量器已不存,但《考工记》中对栗氏量作了详细的叙述:“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量之以为鬴〔fu釜〕,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鬴。其臀一寸,其实一豆。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其声中黄钟之宫。概而不税。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 这段文字简要地阐述了制造标准量器的技术要求:铜量铸作的工艺过程、量器的形制、各器的规格、尺寸、容积以及校准的方法等。“金锡”是指青铜,即铜和锡的合金。古代度量衡器多用青铜制造。

青铜冶炼精纯之后,便可以铸成量器。 栗氏量包括鬴、豆、升三量,鬴是主体,呈圆筒形,深一尺,底面是边长为一尺的正方形外接圆。圈足深一寸,容一豆;两侧有耳,深三寸,容一升,即“以度审容”。 栗氏量不仅有尺度、有容积,还要求有一定的重量,即“重一钧”,这样便可以从一件器物上得到度量衡三个单位的量值。根据《考工记》记载,第一步“权之”,把铜锡金属按比例熔炼成青铜合金,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m;第二步“准之”,用排水法求得青铜合金的体积v,从m和v可以求出其密度ρ(ρ=m/v);第三步“量之”,根据设计要求做出一定容量的量器模型,同样用排水法求得模型本身的体积。体积乘以密度则为此金属量器的重量。如果容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调节模型的厚薄,然后用模型翻砂成型,经过浇铸,修整成器,使它达到设计要求。这种用水来测定物质比重的方法与阿基米德所用方法同出一理,可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这种方法却比阿基米德至少早了一百多年。 3、现存最早的以度审容的标准量器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在公元前344年设计制造,现藏上海博物馆。由于栗氏量已失传,商鞅方升是现存最早“以度审容”的标准量器。 现存最早的以度审容的标准器商鞅方升 图2现存最早的以度审容的标准器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内口长12.4774厘米,宽6.9742厘米,深2.323厘米,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 章节题库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第11章 古代美洲文明)【圣才出品】

第11章古代美洲文明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公元初期,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南部已建立了起一些()。 A.农村公社 B.国家 C.部落联盟 D.城邦 【答案】D 【解析】尤卡坦半岛是玛雅人的故乡。根据已发现的石碑,公元初,玛雅人就已在尤卡坦半岛南部贝登·伊查湖的东北建立了城邦。不久,在窝马辛塔河流域和半岛最南端又建起了一座新城,但这些古城都没留下任何痕迹。 2.古埃及的金字塔与北美印第安人的金字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建筑地点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建筑风格不同 D.建筑目的不同 【答案】D 【解析】古埃及的金字塔与印第安人的金字塔最根本的不同是建筑目的的不同。埃及的金字塔是国王法老的陵墓,而美洲金字塔是僧侣、贵族用以进行宗教祭祀和举行盛大典礼的场所,它往往是一种祭坛或者是神庙的一个大土台。

3.史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美洲印第安人来自()。 A.大洋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答案】B 【解析】美洲大陆原有居民为印第安人。一般认为印第安人属于蒙古利亚种,约在5万年前通过白令海峡(当时有陆桥相连)进入阿拉斯加,然后逐渐分布到美洲各地。 4.阿兹特克文明以前托尔特克人最著名的建筑是()。 A.太阳金字塔 B.月亮门 C.太阳门 D.月亮金字塔 【答案】A 【解析】托尔特克人,是10世纪左右在墨西哥中部地区统治着的民族。是拥有自己的文化的民族,以建筑和手工艺品而闻名,在统治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而在后来,该地区被另一个游牧部落奇奇迈加所侵占,而托尔特克人文化从此逐渐衰落,只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托尔托克人建造的“太阳金字塔”,高64.5米,底部面积为220米×230米,塔分4级,呈方形,方位极正。太阳金字塔的建筑规模可与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媲美。

世界古代史测试题

第二章世界古代政治专题测试题 1.(2017·湖北荆州二模·32)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在势力迅速扩展的过程中,罗马在其新控制区不断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征收其新控制区的财物但不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这种差异() A.消除了罗马境内的民族矛盾 B.使雅典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C.保障了雅典统治的相对稳定 D.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广泛 【答案】B 2.(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六·31)古希腊政治家执政官尼西阿斯曾反对出兵西西里岛,并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尼西阿斯虽不赞成远征,但仍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材料反映出古希腊() A.公民大会的实权遭到削弱 B.多数暴政毁灭了民主政治 C.民主权力行使有滥用色彩 D.人民真正享有了民主权利 【考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实权遭到削弱,与材料中?公民大会……最终通过出兵决议??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不符,故A项错误;毁灭了民主政治与材料中?材料反映出?不符,故B项错误;有滥用色彩与材料中?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公民?不等于人民,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7·全国Ⅱ卷高考模拟一·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一般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一定的民主和法律平等观念B.原告和被告必须辩护是审判程序的必要条件 C.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范D.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考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包括原被告的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反映了一定的民主和法律平等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表明原告和被告必须辩护是审判程序的必要条件,故B项错误;古希腊司法审判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最终只是一轮审判,并且是秘密投票并不公开,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民主和法律平等观念,但是并不完善和规范,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表明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且说法太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7·四川内江五模·32)伯里克利在一个演讲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制,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体现了() A.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B.雅典民主不只是贵族的民主 C.雅典公民是雅典民主的决定性力量 D.雅典民主根本上是公民的人民民主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雅典民主不在少数人手中,但也不是在多数人手中,享有的人很有限,故A项错误;据材料?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制,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虽然是在奴隶制时代,但随着民主的发展与演进,也不只是贵族的民主,故B项正确;雅典公民是雅典民主的参与者,但并非是决定性力量,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是奴隶制民主,并不是公民的人民民主,故D项错误。 【答案】B 5.(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32)公元前541年,雅典开始经历庇西特拉图及其子长达37年的僭主统治。后来,为防止野心家复辟僭主政治,克里斯提尼() A.实行陶片放逐法 B.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组建“十将军委员会”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僭主统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的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故A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针对对民主构成威胁的个人,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设立五百人议事会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组建?十将军委员会?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A 6.(2017·四川成都三模·32)伯里克利任雅典执政官时期,他的老师、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斯因主张“太阳只是炽热的石头”而被群众控诉犯了渎神罪,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只能让他离开雅典。这反映出雅典() 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哲学与宗教尖锐对立C.民主制度形同虚设 D.公民言论自由被剥夺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据材料?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只能让他离开雅典?可知雅典坚持法律至上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阿那克萨戈拉斯因主张‘太阳只是炽热的石头’而被群众控诉犯了渎神罪?是个案,不具有广泛代表性,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只能让他离开雅典?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被群众控诉犯了渎神罪,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7.(2017·福建三明二模·31)按雅典城邦旧制,公民担任公职是尽义务,一律不给工资,甚至要由自己负担有关开销。伯利克里时期,首先为担任民众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给每日生活补贴;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均可领取津贴。城邦的这些变化表明()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遭破坏 C.古希腊城邦实行轮番而治 D.公民广泛参政有了经济保障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仅是法律面前公民内部的相对平等,并不是人人平等,故A项错误;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不是遭到破坏而是得到保证,故B 项错误;材料与轮番而治无关,故C项错误;给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就为那些没有过多财富的穷人阶层提供了进行参政的机会,为其参政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 【答案】D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复习思考练习题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复习思考练习题 符松涛

(一)世界上古史 第一章前言及原始社会 复习思考题: 1、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经过了哪几个主要阶段?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 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名词解释: 氏族制度军事民主制对偶婚图腾 第二章古代埃及 复习思考题: 1、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的具体情况如何? 2、埃赫那吞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性质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名词解释: 金字塔埃赫那吞改革《伊普味陈辞》阿蒙神庙 第三章古代西亚诸国 复习思考题: 1、述两河流域南部城市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状况。 2、试述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3、试述犹太教的产生及其教义。 4、试述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大流士改革的内容。 5、亚述奴隶制的特点 名词解释: 腓尼基字母乌鲁卡吉那改革汉谟拉比法典居鲁士巴比伦之囚犹太教摩尼教 第四章古代印度与贵霜帝国 复习思考题: 1、种姓制度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如何? 2、古代印度的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有何特点? 3、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和基本教义是什么? 4、孔雀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如何? 名词解释: 哈拉巴文化雅利安人吠陀时代种姓制度婆罗门教耆那教早期佛教阿育王佛本生经四谛《摩奴法论》 第五章古代希腊 复习思考题:

1、荷马时代希腊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2、公元前8-6世纪希腊向海外殖民的原因和后果如何? 3、斯巴达和雅典在国家形成的途径、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异同? 4、试述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5、克利斯提尼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6、试述希波战争的起因、过程以及希腊取胜的原因。 7、试述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内容及其阶级实质。 8、叙述古希腊在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名词解释: 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僭主政治提洛同盟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罗奔尼撒同盟伯利克里时代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第六章古代罗马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塞尔维斯·图里乌斯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2、试述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3、试述布匿战争的起因、经过和性质。 4、试述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5、试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失败的原因。 6、试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 7、评述述屋大维的内外政策。 8、阐述罗马帝国公元三世纪危机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9、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名词解释: 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塞尔维乌斯改革布匿战争十二铜表法格拉古兄弟改革前三头同盟后三头同盟斯巴达克起义元首政治 隶农制米兰敕令 (二)世界中世纪史 第一章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产生 复习思考题: 1、叙述民族大迁徙的原因、过程和后果。 2、论述法兰克王国封建化过程。 3、论述查理·马特采邑改革的内容和后果。 4、阐述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名词解释: 查理曼帝国教皇国采邑制凡尔登条约诺曼征服末日审判书 第二章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发展 复习思考题: 1、述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021年高三历史总复习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资料(精品)

世界史?古代部分 【阶段特征】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 (1)经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商业高度发达,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2)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所建立的民主原则与民主经验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渊源。古罗马逐步建立起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和法律原则,对其统治起到有力的维系作用,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公民有较高参政意识。(3)思想:古希腊出现了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精神,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渊源。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一、希腊政治形成的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地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有利于吸取亚非文明。 2、三面环海: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影响:有利于海外贸易,海外

殖民活动等。 3、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经济作物发达。(葡萄、橄榄) 4、地形:多山,平原少。经济上:不利于农耕,商品经济发达。政治上:城邦林立。 二、希腊政治形态——城邦 1、城邦的含义:即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一些村落。 2、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政治民主。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异常繁荣。 3、城邦的影响: (1)激发了公民的积极性,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环境。(2)成为联系各城邦关系的纽带。(联系包括:相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共同的遵守和信仰阿波罗神庙的神谕、共同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等) (3)创造出异常繁荣的思想文化。 三、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公民 1、条件: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自备武器作战、成年男性。 2、权利及义务:(1)权利:有权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等。 (2)义务:保卫城邦、建设家园等。 3、公民的基本要求: (1)重视公民的参政素质的培养。书写、修辞、演讲、音乐和体育

世界史名词解释

第三章、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史前人类: 1、【进化论】:生物物种起源和发展的理论,1859年达尔文出版 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动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 断变化发展的进化学说。1871年又出版《人类起源和性选择》,其 中论述了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位置,人和高等动物的亲缘关系及其区别。他认为人类起源于动物,是由已经灭亡的古猿进化而来。进化 论理论的提出科学认识人类起源问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图腾崇拜】: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一词来源于 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语言,原意为“他的亲属”。图腾崇拜产生于 旧时代晚期,它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的动植物或其他物件。图腾 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在各民族中的含义不尽相同。有 的将它当作氏族标志或象征,有的认作部落或氏族的血缘关系等等。 二、古代西亚诸文明: 1、【苏美尔文明】:两河文明早期文化。BC4300—3500年为军事 民主制阶段。BC3500—3100出现小城市,产生早期文明。BC3100—2900年进入奴隶制城邦盛期,乌鲁克、拉格什、乌尔为主要代表。BC2378年乌鲁卡基那改革,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次社会改革。BC2371年为北部的阿卡德所灭。 2、【乌鲁卡基那改革】:苏美尔城邦末期,拉伽什国王乌鲁卡基那执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据《乌鲁卡基那改革铭文》记载,改 革的主要内容:禁止贵族侵夺平民财产,废除向祭司征收重税,减 轻平民负担,兴修水利等等。约前2371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攻占 那伽什,乌鲁卡基那改革失败。这次改革增强了祭司贵族的力量, 削弱了王权,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阿卡德王国】: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由阿卡德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约BC2371年,萨尔贡击败卢伽尔扎吉西,征服了苏美尔诸城邦,建立阿卡德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 统治。阿卡德王国至纳那姆辛时期,国势最盛,后逐渐衰落。约 BC2191年,库提人入侵两河流域南部,阿卡德王国灭亡。 4、【乌尔第三王朝】:古代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约BC2113年,乌尔王乌尔纳姆在乌尔建都,统一南部两河流域。建立乌尔第三王朝(BC2113—BC2006)。乌尔纳姆颁布了现今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指广义的文化,也就是文明,对世界影响颇大。中国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确是世界上现存的,并且仍然在延续的最古老的亚洲文明。 1.古典哲学。《易经》包含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基础,现代数理逻辑也要依托于《易经》,《老子》思辩哲学应用于现代哲学、《孙子》应用于商战、《四书五经》对中国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朝鲜等影响更大,这些国家都是中国文化圈的成员。启蒙运动中,法国伏尔泰便利用了中国儒家思想,伏尔泰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伦理、人性观念、社会法则等加以综合研究,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新的社会学说。明代王阳明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第一本提到儒教的书《儒家道德》,1641年在伦敦出版。 2.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在现代战争中作用很大,就是航天也要用到。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彻底地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卜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火箭也是中国首先发明的。中国漆器,中国冶铁和穿井技术都是世界最先出现的。中

餐、中医也世界独具特色的。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中动情地写道:“中国文献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发明和发现,考古证据或绘画实物证实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比欧洲的或照搬采用的发明或发现一般往往领先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二项式系数排列,还是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转移的方法,或是第一台时钟中的擒纵装置,或韧性铸铁犁铧,或植物学与土壤学的开创,或皮肤与内脏的关系,或天花痘苗接种的发现——不管你探究哪一项,中国总是一个接一个地居世界第一。”李约瑟着的长达2000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向世界生动详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与影响。 3.文化方面(狭义的)。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日本大化改新使其进入封建社会,中国文化圈也在这时形成。中国的文化在明代以前一直是世界领先。中国的城市发展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宋代以前,世界是许多国家学习中国的城市建造。中国中古的开放时代为世界各国培养了许多各方面的人才。在艺术门类内,中国的书法、国画、诗歌独树一帜。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1570—1870年的300年间,西方国家出版的有关介绍中国文官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书籍竟多达70种。《三国演义》、《西游

世界古代史选择题练习

世界古代史选择题练习 1、中国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2、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 3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文明是 A.印度河的馈赠 B.幼发拉底河的馈赠 C.尼罗河的馈赠 D.底格里斯河的馈赠 4、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坛 5.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这一地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许多文明遗址和文 物遭到破坏。这一地区曾是哪一个文明古国的所在地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希腊 6、下列属于古代巴比伦王国文明成就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金字塔C.种姓制度D.帕特农神庙 7、在法国罗浮宫,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说:“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制定该法典的国家位于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8、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9、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10、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阿拉伯数字C.种姓制度D.佛教 11、古代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A.与大河流域有关B.建立封建国家 C.民众享有参政权利D.信奉伊斯兰教 12、埃及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泰姬陵”。上述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古代罗马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阿拉伯文明 D.上古亚非文明 13、大化改新标志日本 A.幕府政治的建立 B.奴隶制社会的确立 C.已过渡到封建社会 D.确立天皇中央集权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 编3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2,分数:64.00) 1.名词解释21-28小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瓦尔那制】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世界通史真题;复旦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苏州大学2014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世界通史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该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的典籍规定了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与婆罗门、刹帝利同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形成后,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和职业世袭,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能通婚。瓦尔那制度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解析: 3.【阇提】200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印度中古时期的种姓制度。该制度按行业划分成众多种姓,种姓内职业世袭,设管理机构监督成员遵守规章制度和风俗习惯,违章者要受到惩罚。阁提之间互相隔绝,不准通婚。随着手工业分工的加细,各种手工业阁提的数目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全被组织于阁提之中,处于封建主的统治之下。该制度成为印度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障碍。) 解析: 4.【难陀王朝】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印度摩揭陀的王朝。据《往世书》中记载,难陀王朝的创建者是摩诃坡德摩.难陀。他篡夺了摩揭陀国卡拉索卡的王位,创建了难陀王朝,建都华氏城。摩诃坡德摩.难陀先后占领了羯陵伽、拘萨罗、俱卢、迦尸等国,将印度的大部分领土统一在单一的王权之下,可算是印度史上第一个帝国建造者。公元前324年被孔雀王朝的创造人月护王所推翻。) 解析: 5.【耆那教】南京大学2002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南京大学2005年世界史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印度的宗教。创始人是第二十四祖筏驮摩那,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该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无始无终,只有形式的变化;世界的一切都包含两部分,即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因子;认为要使灵魂超越轮回,必须奉持“三宝”,即正信、正知、正行;五戒是不杀生、不欺狂、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耆那教教人以身体的极苦去追求灵魂的极乐。) 解析: 6.【早期佛教】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世界通史真题 (分数:2.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