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检测上岗人员培训考试题

一、填空

1、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I p 大于10的土。

2、地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3、测量地基土沉降的量测系统,有观测基准支架和测量仪表两部分构成。

4、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 级,一般分为10 级。

5、静载试验设备安装顺序是:先下后上、先中心后两侧。

6、静载试验正式加荷前,应将承压板上的百分表调至零位。

7、规范要求,静载试验时,承压板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

8、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等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地基土。

9、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时,试坑(井)底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10、检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地基基础检测的资质。

11、根据加荷值的大小,确定加荷设备,对液压加荷系统,加荷值不应超过加荷设备额定值的0.8 ,量测仪表进度应不大于加荷值的1% 。

12、复合地基试验试坑在标高处的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 倍。

13、若压重平台支墩边距试桩过近,堆载地面下沉对桩产生负摩阻力,特别对摩擦型桩将明显影响其承载力。

14、当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静载试验采用锚桩压重置联合反力装,锚桩为六根,每根锚桩提供最大反力为300 kN,则堆载重量不得小于1080kN 。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30min 读一次沉降,当连续两个小时内,每小时沉降量0.1mm时,则认为已达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16、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17、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主要测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系数。

18、试桩场地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有的地段,并尽可能结合

的布置。

19、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低应变动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

20、地基土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应绘制P—s 、s—t 等曲线。

2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绘制Q—s、s—lgt等曲线。

2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应绘制U—△、△—lgt等曲线。

2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应绘制H—t—x、H—△x/△H 、lgH—lgx 等曲线。

24、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其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梁,另一端

应该简支在基准桩上。

2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位置,

测点应牢固地固定在桩身。

26、试桩的成桩工艺与质量控制标准应于工程桩一致。

27、试桩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时可终止加载。

28、对作为锚桩用的灌注桩和有接头的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前宜对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29、低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包括反射波法和机械阻抗法。

30、桩身缺陷有三个指标,位置、类型(性质)、程度。

31、低应变激震设备分为瞬态和稳态两种。

32、《规范》JGJ106—2003对低应变受检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的最低要求是C15 。

33、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可分为三种方式:(A)桩内跨孔透射法;(B)桩内单孔透射法;(C)桩外孔透射法。

34、低应变测桩时,传感器安装应与桩顶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5、桩身混凝土钻芯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1.5m 内。

36、基桩钻芯法钻孔数量应根据桩径D大小确定:1.2m≤D≤1.6m ,每桩宜钻二孔。

37、对于锚杆加固的工程的验收试验,锚杆应抽取锚杆总数的5% ,且不得少于3根。

38、从锚杆施工结束到开始试验的时间间隔一般应遵循下列要求:在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15Mpa 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 时进

行。

39、蠕变试验的验收标准为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系数小于2.0mm。

40、验收试验是对锚杆施加大于设计轴向拉力值的短期荷载,以验证工程锚杆是否具有与设计要求相近的安全系数。

二、单项选择题

1、粉土是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大于

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C )的土。

A. 20%

B. 25%

C. 50%

D. 75%

2、(A)适用于一定深度处的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层。地下水位以下,深层软土地基。

A. 螺旋桩载荷试验

B.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C.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D. 平板载荷试验

3、平板载荷试验中,基准桩距离承压板中距离不小于(B),以确保观测系统稳定。

A. 1B

B. 1.5B

C. 2B

D. 4B

4、平板载荷试验中,对液压加荷系统,加荷值不应超过加荷设备额定值的(B),量测仪表精度应不大于加荷值的(B)。

A. 80% 1.5%;

B. 80% 1%;

C. 75% 1% ;

D. 75% 1.5%

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D)倍。

A. 0.8

B. 1.2

C. 1.6

D. 2.0

6、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求深部地基土层(C)及大直径桩桩

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A. ≧4m

B. =4m

C. ≧3m

D. =3m

7、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破坏性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当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时,锚桩与试桩的中心距应不小于试桩直径的(D)倍。

A. 1.5

B. 2

C. 3

D. 4

8、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为安置沉降测点和仪表,试桩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D)mm。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9、桩长35m,φ1200的钻孔灌注桩,Q-s曲线呈缓变形,可取s=(C)mm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

A. 40

B. 50

C. 60

D. 100

10、一组5根试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经查明低值承载力并非偶然施工质量造成,则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应取(C)。

A. 将最高值去掉,后面4个值取平均

B. 最高和最低值都去掉,取中间3个值的平均

C.依次去掉高值后取平均,直至满足极差不超过30%de条件

D.无法确定,应增加试桩数量

11、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每一级恒、零载的累计持续时间为(C)min。

A. 10

B. 20

C. 30

D. 40

1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后应休止一定时间才可以开始静载试验,

原因是(A)。

A.打桩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有待消散

B.因打桩而被挤实的土体,其强度会随时间而下降

C.桩身混凝土强度会进一步提高

D.需待周围的桩施工完毕

13、使用千斤顶时会出现荷载量和油压间不呈严格的线性关系的状况,这是由于(B)

A. 油压的影响

B. 活塞摩擦力的影响

C. 温度的影响

D. 空气的影响

14、钻芯法检测时应采用(C).

A. 钢粒钻头

B. 硬质合金钻头

C. 金刚石钻头

D. 牙轮钻头

15、当钻芯孔为1个时,开孔位置宜在(D)。

A. 桩中心位置

B. 距桩中心0~5cm

C. 距桩中心5~10cm

D. 距桩中心10~15cm

16、当桩长大于30m时,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的取样数量不少于(D)

组。

A. 1

B. 2

C. 3

D. 4

17、采用钻芯法鉴别嵌岩桩的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时,钻孔孔深宜(D)。

A. 钻入持力层2倍桩径且不应少于1m

B. 钻入持力层2倍桩径且不应少于2m

C. 钻入持力层3倍桩径且不应少于1.5m

D. 钻入持力层3倍桩径且不应少于3m

18、当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超过(D)mm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

A. 0.1

B. 0.2

C. 0.5

D. 1.0

19、对于带有明显缺陷或加工不合格的芯样(B)作为混凝土强度检测用的芯样试件。

A. 可以

B. 不得

C. 可以,但是要乘以大于1.0的折减系数

D. 可以,但是要乘以小于1.0的折减系数

20、利用钻芯法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时,当芯样的垂直度不满足规范时,则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会(B)。

A. 偏大

B. 偏小

C. 没有影响

D. 都有可能

21、芯样试件制作完毕后(B)

A. 须室内干燥后才能进行强度试验

B. 可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C. 须清水浸泡后才能进行强度试验

D. 须养护28d后才能进行强度试验

22、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1组3块试件强度值的(A)确定。

A. 平均值

B. 最小值

C. 最大值

D. 统计值

23、局部混凝土破碎、无法取样或虽能取样但无法加工成试件,一般应判定为(C)桩。

A. Ⅲ或Ⅳ类

B. Ⅱ或Ⅲ类

C. Ⅲ类

D. Ⅳ类

24、钻芯孔数为3个,某1孔的芯样均局部混凝土破碎、无法取样或虽能取样但无法加工成试件,长度小于10cm,另2孔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较高,宜判定为(C)桩。

A. Ⅰ类或Ⅱ类

B. Ⅱ类或Ⅲ类

C. Ⅱ类

D. Ⅳ类

25、钻芯法测定桩长小于施工记录桩长,但是桩端按设计要求进入了持力层,基本不影响桩的承载力,应判为(D)桩。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26、低应变法中电磁式稳态激振器的扫描范围是(C)

A. 10~1000Hz

B. 10~1500Hz

C. 10~2000Hz

D. 10~2500Hz

27、只考虑地区地质条件差异时,桩的有效检测桩长受(A)大小的制约。

A. 桩土刚度比

B. 桩的长径比

C. 桩周土刚度

D. 桩周土阻尼

28、“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描述的是(B)桩的时域信号特征。

A. Ⅲ或Ⅳ类

B. Ⅳ类

C. Ⅲ类

D.可能是Ⅱ类

29、低应变检测,无桩身缺陷,且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实测桩长小于施工记录桩长,按桩身完整性定义中连续性的涵义,应判为(D)桩。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30、低应变动力检测,多次反射现象的出现,一般表明缺陷在(B)

A. 较深部位

B. 较浅部位

C. 多个部位

D. 桩头破损

31、对原始速度波形曲线进行平滑处理,相当于(B)

A. 高通滤波

B. 低通滤波

C. 带通滤波

D. 带阻滤波

32、实现电能与声能相互转换的装置叫做(D)

A. 发射器

B. 辐射器

C. 转换器

D. 换能器

33、桩长D=2000mm,应埋设(B)声测管。

A. 不少于2根

B. 不少于3根

C. 不少于4根

D. 2根或3根

34、接收换能器接收到的声波是(B)

A. 反射波

B. 透射波

C. 散射波

D. 折射波

35、声波投射法检测时,增大声波频率,有利于(A)。

A. 增强对缺陷的分辨率

B. 延缓声波的衰减

C. 增大声波的探测距离

D. 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36、下面哪一组性能是声波检测仪最重要的性能?(C)

A. 采样长度,采样间隔,发射脉宽,通道数

B. 谐振频率,工作面长度,水密性

C. 频带宽度,动态范围,声时分辨力,声幅相对误差

D. 发射功率,耗电功率,重量,工作温度

37、“无法检测首波或声波接收信号严重畸变”是(D)桩的特征。

A. Ⅰ类或Ⅱ类

B. Ⅱ类或Ⅲ类

C. Ⅲ类或Ⅳ类

D. Ⅳ类

38、对于砂类土的锚杆基本试验,不应少于(A)天。

A. 10

B. 15

C. 25

D. 28

39. 锚杆基本试验中,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B)次

A. 2

B. 3

C. 4

D. 1

40. 岩石锚杆的(C)是导致锚杆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

A. 强度

B. 刚度

C. 蠕变

D. 挠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成因,岩石主要分为(ACD)几种。

A. 岩浆岩

B. 石灰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基础要求时,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从作用机理来说,下列方法属于化学处理的方法有(BC)。

A. 强夯法

B. 灌浆法

C. 搅拌法

D. 振冲法

3、地基土的静载荷试验根据载荷板的形式分为(AC)几种。

A. 平板试验

B. 十字板试验

C. 螺旋板试验

D. 旁压试验

4、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采用厚约300mm的(CD)

A. 预制的刚性方板

B. 现浇混凝土方板

C. 直径800mm现浇混凝土板

D. 直径800mm的预制刚性板

5、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宜采用下列(ABCD)形式。

A.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B.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C. 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

D. 地锚反力装置

6、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通常可采用(ABCD)作堆载重物荷载。

A. 袋装砂石

B. 预制混凝土土块

C. 钢块

D. 水箱配重+

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包括下列(ABCD)。

A. 慢速维持荷载法

B. 快速维持荷载法

C. 等变形速率法

D. 循环加卸载法

8、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出现下列(ABD)情况,即可终止加荷。

A.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B.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C. 锚桩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设计值的0.9倍

D. 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

9、静载试验所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BCD)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A. 对于陡降型的Q-s曲线,取明显陡降段起点所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

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B. 对于缓降型的Q-s曲线,一般可取s=40~6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C. 对于细长桩缓变型的曲线,一般可取s=60~8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D. 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10、下列关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说法中,(AE)选项是正确的。

A.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对单位工程内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检测值统计,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而得到的数值结果

B.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严格建立在概率统计学基础上的统计结果

C.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涵盖所有试桩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D.工程桩承载力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E. 无法给出全部基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11、试桩轴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有以下(ABC)确定方法。

A. 对陡升的U-δ曲线,取陡升段起始点荷载

B. 取δ-lgt曲线尾部显著弯曲的前一级荷载

C. 取δ-lgt曲线斜率明显变陡的前一级荷载

D. 对陡升的U-δ曲线,取陡升段起始点的前一级荷载

12、下列关于单桩水平临界荷载的说法中,(ABC)选项是正确的。

A. 单桩水平临界荷载是桩身混凝土明显退出工作前的最大荷载

B. 只有混凝土桩才有临界荷载

C. H-σs曲线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D. H-Y0曲线产生明显陡降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

1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检测方案一般情况下宜包含(ABCD)内容。

A. 工程概况

B. 检测方法及其依据标准、抽样方案

C. 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

D. 试验周期

E. 桩头加固处理方案

14、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包括(ACD)。

A. 低应变法

B. 声波反射法

C. 钻芯法

D. 高应变法

15、钻芯法的目的包括(ABCD):

A. 检测灌注桩桩长

B. 检测桩身混凝土质量

C.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D. 检测桩底沉渣厚度

16、抗压强度试验前应对芯样的几何尺寸做(ABCD)测量。

A. 平均直径

B. 芯样高度

C. 垂直度

D. 平整度

17、下列哪些选项是钻芯法桩身完整性判定Ⅳ类桩的特征?(BC)

A. 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连续

B. 钻进困难

C. 芯样任意段松散、夹泥或分层

D. 芯样局部破碎,破碎长度9cm

18、下列灌注桩质量检测方法属于动测法的有:(AB)

A. 反射波法

B. 机械阻抗法

C. 静载试验法

D. 钻芯法

19、基桩检测的直接法包括:(ABC)

A. 静载试验

B. 钻芯法

C. 开挖

D. 低应变

20、低应变检测的目的是:(BC)

A. 判定缺陷的具体类型

B. 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

C.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D. 推定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21、低应变完整性类别划分除需要考虑缺陷位置、程度以外,还需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ABCD)

A. 地质条件

B. 设计条件

C. 施工情况

D. 当地经验

22、低应变完整性类别除了Ⅰ类、Ⅱ类以外,还可能有哪些选项?(CD)

A. 报废

B. 可疑

C. Ⅲ类

D.Ⅳ类

23、完整性反射波曲线的特点是(ABC)

A. 桩底反射明显

B. 波速接近工地平均波速

C.曲线无异常反射信号

D.出现多处反射信号

24、下列哪些类型桩为合格桩?(ABC)

A. Ⅰ类桩

B. Ⅱ类桩

C. 经修补或经研究可继续使用的的Ⅲ类桩

D.Ⅳ类

25、下列哪些桩不宜采用反射法进行低应变完整性检测?(CD)

A. C20的素混凝土桩

B. C15的CFG桩

C. 碎石桩

D.水泥土搅拌桩

26、下列哪些桩适宜采用反射法进行低应变完整性检测?(AB)

A. C20的素混凝土桩

B. 桩径1.0m,桩长12m的人工挖孔桩

C. 薄壁钢管桩

D.C30的挤扩多支盘桩

27、当有下列哪些情况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宜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

综合分析?(ABCD)

A. 超过有效检测长度范围的超长桩

B. 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的桩

C. 检测推算长度与实际提供桩长资料明显不符的桩

D. 实测时域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进行可靠的桩身完整性判别的桩

28、灌注桩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有:(ABCD)

A. 缩颈

B. 断桩

C. 混凝土离析

D.桩底沉渣较厚

29、声波投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可分为:(ABCD)

A. 桩内跨孔透射法

B. 桩内单孔透射法

C. 桩外旁孔透射法

D. CT成像法

30、声波投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缺陷的方法可分为:(ABCD)

A. 平测普查

B. 单向斜侧

C. 扇形扫描

D. 交叉斜侧

31、声波投射法检测中,埋设声测管的作用是(BC)

A. 测定实际桩长

B. 发射换能器通道

C. 接收换能器通道

D. 检测桩底沉渣厚度

32、超声波检测桩内缺陷基本物理量有:(ABCD)

A. 声时值

B. 波幅

C. 接收信号频率变化

D. 接收波形的畸变

33、声波投射法检测判定桩身完整性时,涉及的参数为(BCD)

A. 声时

B. 波幅

C. 波形

D. 频率

34、下列关于声测管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管材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B. 管材应有较大的透声率

C. 声测管底部应密封

D. 声测管的连接处应有足够的水密性

35、声波投射法与低应变法测出的声速不等,原因有:(ABC)

A. 波长和边界条件不同

B. 声波频率不同

C. 测距不同

D. 应变量级不同

36、声波投射法的检测报告应包括:(ABCD)

A. 检测日期

B. 地质条件

C. 声波管布置图

D. 缺陷分布图示

37、锚杆基本试验应绘制(ACD)曲线?

A. 荷载—位移(Q-s)

B. 时间—位移(s-t)

C. 荷载—弹性位移(Q-s e)

D. 荷载—塑性位移(Q-s p)

38、从锚杆施工结束到开始试验的时间间隔一般应遵循下列要求:(AD)

A.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15MPa

B. 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5天

C. 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0天

D. 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天

39、影响锚杆锚固效果的因素主要有(ABCD)

A. 锚杆的质量和形状

B. 砂浆强度

C. 锚头型式

D. 砂浆在锚杆孔中的填充密实度

40、锚杆的抗拔力测试根据规范试验主要有:(ACD)。

A. 基本试验

B. 校核试验

C. 验收试验

D. 蠕变试验

四、判断题

1、通过载荷试验测得的变形,不是结构的最终变形。(√)

2、坑壁斜撑式加荷装置适用于试验深度小于2m,地下水位以上,硬塑或坚硬的土层。(×)

3、地基静载试验时,试验面应开挖成水平面,压板位置坑洼处可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厚度大于20mm厚。(×)

4、地基静载试验时,安装观测系统打入土中的基准桩应离压板中心一倍板直径。(×)

5、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宜采用圆形或方形刚性承压板。(×)

6、根据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在使用时应进行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修正系数取1。(×)

7、岩基载荷试验所得到的极限荷载除以2,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相比较,取小值作为岩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8、岩基载荷试验所得到承载力特征值在应用时不进行深宽修正。(√)

9、除非设计有明确要求,一般情况无需对锚桩进行上拔量检测。(×)

10、工程桩不得用于确定轴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试验。(√)

11、静载试验是确定基桩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

12、试桩桩头被压坏,该桩就是废桩。(×)

13、为加快施工速度,打入式预制桩应在沉桩结束后马上进行静载试验。(×)

14、静载试验用压力表精度应大于或等于0.4级。(√)

15、一般情况下,选用仪器的量程可以与拟定最大加载量相同。(×)

16、基桩钻芯法检测属于非破损检测。(×)

17、基桩混凝土钻芯芯样不得含有钢筋。(√)

18、钻芯孔可作为桩身桩底高压灌浆加固补强孔。(√)

19、反射波法可以直接测出单桩承载力。(×)

20、桩头疏松对反射波曲线影响不大。(×)

21、Ⅰ类、Ⅱ类桩为合格桩。(×)

22、Ⅲ类桩为不合格桩。(×)

23、波速明显偏高的桩,桩长可能偏短。(√)

24、桩底反射明显,清晰的桩就是“好桩”。(×)

25、断桩的竖向承载力肯定不行。(×)

26、扩径对桩的承载力有利,可不做缺陷处理。(√)

27、脉冲频率越高,对浅部缺陷位置的判断越精确。(√)

28、对施工中发现有问题的桩必须进行检测,其数量不应计入正常的抽检比例内。(√)

29、常根据桩长来选择超声波的发射频率。(×)

30、常根据测距来选择超声波的发射频率。(√)

31、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的桩属Ⅲ类桩。(×)32、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的基本构成是相同的,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使用。(×)33、声波透射法可以检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确定桩身缺陷位置、程度和范围,推测混凝土强度。(×)34、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时,声速和振幅均剧烈下降,通常在桩底

出现这种情况多属沉渣所引起。(√)

35、声测法的埋管必须平行。(√)

36、预埋声测管内不能进水,以免检测数据不准确。(×)

37、采用钢管作为声测管时,可替代一部分主钢筋截面。(√)

38、锚杆中钢筋沿杆长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

39、锚杆极限抗拔试验采用的地层条件、杆体材料、锚杆参数和施工工艺必须与工程锚杆相同。(√)40、对塑性指数小于10的土层锚杆、极度风化的泥质岩层中或节理裂隙发育张开日充填有粘性土的岩层中的锚杆,应进行蠕变试验。(×)

四、简答题

1、简述地基基础检测的检测程序?

答:1. 接受委托;2. 调查、资料收集;3. 制定检测方案与前期准备;4. 现场检测、数据分析与扩大验证;5. 检测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

2、简述地基基础检测的检测报告基本内容?

答:作为技术存档资料,检测报告首先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次是内容完整、精炼,其内容包括:

(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基础、结构形式,层数,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2)地质条件描述;

(3)检测点数量、位臵和相关施工记录;

(4)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描述;

(5)检测依据,实测与计算分析曲线、表格和汇总结果;

(6)与检测有关的结论。

3、地基静载试验测量荷载装置的方式及其用法?

答:测量荷载装臵有三种方式:

1.油压表量测荷载,在千斤顶侧壁安装油压表显示油压,根据率定的曲线,将千斤顶油压换算成荷载,或在油泵上安装油压表显示油压,换算成荷载。

2.标准测力计量测荷载,在千斤顶端放臵标准测力计(压力环),由测力计上的百分表直接测量荷载。

3.荷载传感器量测荷载(称重传感器的一种),通过放臵在千斤顶上的荷载传感器,将荷载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专门显示器,显示荷载大小

4、简述地基静载试验加载方式?

答:1.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慢速维持荷载法。

2.沉降非稳定法——快速载荷试验。

3.等沉降速率法。

5、地基土静载试验终止加载条件?

答: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s/d≥0.06(d为压板直径或宽度)。

6、声测管的连接与埋设要求?

答:用作声测管的管材一般都不长(钢管为6m长一根)当受检桩较长时,需把管材一段一段地联结,接口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声测管不致因受力而弯折、脱开;

2)有足够的水密性,在较高的静水压力下,不漏浆;

3)接口内壁保持平整通畅,不应有焊渣、毛刺等凸出物,以免妨碍接头的上、下移动。

7、简述锚杆基本试验设备及要求?

答:它主要由加载装臵和量测装臵组成,包含设备如下。

承压垫板、穿孔液压千斤顶、测力计、位移计、锚具、盒尺等。

千斤顶、测力计其额定工作量程应不小于最大试验值的1.2倍,且测力计、位移计应满足测试要求的精度。测力计最小分辨率不大于最大加值的1%。位移计最小分辨率为

0.01mm。

8、简述影响锚杆锚固效果的因素?

答:1.锚杆的质量与形状;

2.锚头型式;

3.砂浆强度;

4.锚杆在砂浆中的长度;

5.砂浆在锚杆孔内填充的密实程度等。

9、简述钻(冲)孔灌注桩的质量通病?

答:1)对于有泥浆护壁的钻(冲)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及孔壁泥皮过厚是导致承载力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2)水下浇注混凝土时,施工不当(如导管下口离开混凝土面、混凝土浇注不连续等)

会出现断桩现象,混凝土搅拌不匀、水灰比过大或导管漏水均会产生混凝土离析。

3)泥浆配臵不当,地层松软,或遇承压水,桩身会造成扩颈、缩颈或断桩现象。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说明 (2) 三、自然条件与地理概况 (2) 四、施工方案 (4) 五、土方开挖施工 (8) 六、灰土挤密桩施工 (11) 七、灰土地基 (15) 八、雨期施工 (18) 九、质量保证措施 (20) 十、环保、安全措施 (21)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说明 本工程为工程,建设地点在内。本工程主要工程量包括总图、建筑、结构、装饰、给排水、暖通、电力、消防、通信等。 本工程有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水罐及泵房、库房、主门卫及次门卫五个单体结构。压裂液配液站工程厂区占地面积为12650m2,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3742.5m2,占总面积的29.6%,道路面积及广场铺砌面积4461 m2,绿化占地面积3500 m2,占总面积的27.7%。主要工程量包括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水泵房、库房、1台1000m2水罐及门卫房。建筑结构类型: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泵房为钢结构,门卫为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 三、自然条件与地理概况

1. 自然条件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位于大陆腹地,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为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较平缓,加之夏季季风的影响,气候要素反应也较平缓。因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降雨量年、月分布不稳定,一般七、八、九月降水偏多,春旱较频繁。无霜期限较长,日照充裕,降雨量不足。 2.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部、六盘山东麓。东接西峰区、庆城县,南邻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西与宁夏彭阳县相邻。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层厚度150—22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梁、峁、沟交错,河、川、塬相间,地形西高东低,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3. 规模及标准 1) 规模 本次根据北京冶金研究院所出优化方案施工。 a) 压裂液配液站配液车间和库房按照湿陷性黄土建筑物分类 的甲乙类建筑考虑,维持现有桩基础方案。 b) 压裂液配液站水泵房按丙类建筑考虑,原桩基础取消,改 为混凝土扩展基础,基础底部地基采用3:7灰土换填4m 厚,水罐地基按照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

浅谈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浅谈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摘要:地基基础设计包括处理地基和基础设计两部分,二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地基基础设计中,基础选型必须综合土体的承载力、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工程造价等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地基处理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因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地基处理;基础设计 一、概述 基础是联系建筑物和地基的纽带,基础把建筑物整体从竖向体系上部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地基作为最终支承机构,提供的是一种分散的承载能力,而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地基承载能力与分散程度成反比。如果地基有足够承载力的话,则分布方式可以与竖向布置相同。但有时因为土壤或受到较大荷载,地基承载力不足,此时基础需要采用满铺的形式,采用筏板式的基础,以扩大基础接触面,但其工程成本会比独立基础高出很多,因此只在不得已时使用。 在前面两种情况下,基础都是通过基础形式将集中荷载扩散到地基,使扩散后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力极限。当建筑物层数不是太多时,采用独立基础加条形基础就可以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但应在独立基础之间加设拉梁,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并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在地基持力层不够均匀而荷载过小时或建筑物较高而整体荷载较大时,建议使用筏板基础的基础方式,这样既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又能提高建筑的抗震性。此外,加设拱式基础连接构件措施也可以使独立基础的荷载分布更加均匀、更接近于筏板基础的性能。 二、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等几种,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条件。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原理主要是通过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固结,防止冻胀、消除胀缩,提高地基承载力。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碎石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质型的地基此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强夯置换法是强夯法的一种,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太严格的工程,强夯置换法设计前必须经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度及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可以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消除土的湿陷性。饱和粘性土宜与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结合使用。 3.砂石桩法:砂石桩法是通过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

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全面]

常用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简介 目录 一、复合地基 (一)地基处理简介 (二)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三) 振冲碎石桩法 (四)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法) (五) 高压喷射注浆法 (六)水泥土搅拌法 二、桩基础 (一) 干作业螺旋钻孔桩 (二) 反循环钻成孔灌注桩 (三) 沉管灌注桩 (四)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 (五) 人工挖孔灌注桩 (六) 旋挖灌注桩 三、基坑支护工程 四、边坡支护工程

一、复合地基 (一)、地基处理简介 地基处理(ground treat米ent): 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原状软弱地基的性质. 1、改善剪切特性. 由于土体的强度主要是指其抗剪强度,土体的破坏是受剪破坏,而不是受压破坏,所以改善剪切特性实际上是提高土体强度(两个重要指标就是C,Φ值). 2、改善压缩特性 主要是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借以减少地基土的沉降.简而言之,就是提高地基抗变形特性. 3、改善透水特性 主要是解决由于地下水的运动而出现的问题.如流沙,管涌等. 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 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沙(包括部分轻亚黏土)将会发生液化.主要解决地基的振动特性,提高抗震性能.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特性

主要是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涨缩性. (二)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1)强夯法的起源 强夯法起源于法国,1969年首先用于法国某海边20来栋八层居住建筑的地基加固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为:表层4-8米为采石场废石弃土填海造地,以下15-20米为夹有高压缩性淤泥的沙质粉土,再下为泥灰岩.原拟采用桩基础,不仅桩长要达到30-35米,而且负摩擦力所产生的荷载将占整个桩基础承载力的60—70%,很不经济.后改用堆土(高5米,100kpa)预压加固,历时三个月,沉降仅20厘米,最后采用强力夯实,只一遍(锤重80kN,落距10米)就沉降了50㎝.随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国从1978年在塘沽新港首次使用以后,发展很快. (2)强夯法施工简介及适用条件 强夯和强夯置换法是用起重设备将很重的夯锤(一般10~40t)起吊到一定高度(一般10~40米),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利用其产生的较大的冲击能对土进行强力夯实,以提高其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强夯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节约三材,经济效益显著. 工程实践证明,经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其承载力可提高2~5倍,地基压缩性可减小2~10倍,有效加固深度可达5~15米,可消除饱和砂土地基的液化.强夯法多年来广泛应用在建筑、水利、交通、港口和石化等多种工程的地基加固上.

土力学地基基础电子教材

绪 论 一、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1.地基——位于建筑物基础的下方,支承建筑物荷载的那部分地层。 ? ? ??? ?人工地基天然地基 地基岩石土 地基的组成 土-—地球表面的大块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称为土。 ????? ?? ??残余变形变形包括了单性变形变形需一定的时间变形性较大透水性孔隙性液三相组成气由固土的主要特征..5.4.3..2 (1) 2。土力学: 土力学-—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应力、应变、强度、稳定和渗透等特性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 的学科,称为土力学. 3.基础: 基础——建筑物的一部分,位于地面以下,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形状是扩大的那部分下部结构, 称为基础。 ?? ?><特殊的施工方法 深基础施工方法简单 浅基础基础分类) m 5() m 5( 4.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原则: 安全、经济综合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要求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地基。在防止整体破坏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安全系数) 2.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允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沉降而损坏或者影响其正常使用。 二、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 ? ? ?????剪切性压缩性土的力学性质土的物理性质本课程的内容.1 土力学的基本原理:①应力——应变关系②强度理论③地基的计算 如遇相关课程的内容,本课程只是引用,而重点是要求理解其意义及应用条件,切不可把注意力放在相 关课程公式的推导上。 3。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运用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验了解土力学常规参数的获取方法。 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简要介绍)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1。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土 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 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2.土的组成?? ? ??孔隙中的水液气体气冰土颗粒 固::: 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相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如干湿、轻重、松紧、软硬等.这就是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生成(简要介绍)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简单介绍) 二、矿物与岩石的概念(简单介绍) 三、地质年代的概念(简单介绍) 四、第四纪沉积物(简单介绍) §1—1 土的组成及其结构与构造 一、土的固体颗粒(重点讲解) (一)土的颗粒级配

常用地基的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的处理方法 【摘要】 给大家推荐一个常用地基处理的资料。 【关键词】 序言、地基的处理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序言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地基的处理的主要方法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 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

公文排版格式规范(简版)

公文排版格式规范(简版)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 纸张A4 版式页眉1.5cm,页脚2.5cm 文档网络 网络:指定行和字符网络,每行28字,每页22行 字体设置:仿宋—GB2312,常规,三号 调整步骤:打开页面设置方式:选中页面布局?页边距?自定义边距所有数据设置完成后,要点左下角的:“设为默认值”?“是” 段落两端对齐,正文文本 段前0行,段后0行,设置固定值:28磅 选中“如果定义了文档网络,则自动调整右缩进” 选中“如果定义了文档网络,则对齐网络” 调整步骤:选中要调整的段落,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段落,出现段落对话框后,按照上面的要求调整后,要点左下角的:“设为默认值”?“是”即可。 标题文章标题小标宋,二号,加粗,居中,33磅行距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单倍行距,序号是:“一、” 二级标题楷体—GB2312,三号,28磅行距,序号是:“(一)” 三级标题仿宋体—GB2312,三号,28磅行距,序号是:“1.” 四级标题仿宋体—GB2312,三号,28磅行距,序号是:“(1)” 正文三号,仿宋—GB2312,两端对齐,行距设置固定值:28磅 页码页码用四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 位置:页面底端,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 附件1.公文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附件”二字加全角冒号,如:“附件:1.xxx” 2.“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中间不空,后面不加冒号。 3.附件正文格式同正文格式。 署名1.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2.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标全。

浅析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及处理方法

浅析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及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工程事故的具体实例,分析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 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事故原因、分析、地基处理方法 一、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1984年4月18日,“辽宁大连复县镇小学校舍倒塌案例”主要原因:基础置 于冻土线以上,埋深仅50~60cm,开冻后因地基下沉造成房屋倒塌。倒塌时间为; 199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市石湾东兴陶瓷厂球磨车间倒塌案例” 主要原因:由桩基破坏造成的。从倒塌现场上发现其部分桩承台厚度只有 38cm,仅达设计厚度90cm的30%左右,承台配筋也不及设计的1/3,施工中明 显偷工减料。从现场挖掘查出有些混凝土柱已穿破承台底达1m多。此外,勘察 设计违反规范,设计桩长15m,而地质钻探深度也只有15m,违反了“一般性勘 探孔应深入桩端平面3~5m”的规定。在不知桩端以下是何种土质、容许承载力 是多少的情况下,盲目设计桩长,造成工程桩承载力不够,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陷,促使房屋整体倒塌。 在建筑结构的建造的使用过程中,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是因勘测、设计、构造、制造、安装与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而这些因素中。某些因素 引起突发事故。另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消耗性逐渐发生的事故,从安全上讲,突发 事故是危险的。故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是 减少甚至杜绝此类事发生的必然要求。 二、地基处理方法 由于软弱地基特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许多种不同的 地基处理方法, 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的原理是地基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砂井或塑料排 水袋等),使土中的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孔隙比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地基 土的强度逐渐增长。 排水固结法主要用于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为了加速固结,最有效的 办法就是在天然土层中增加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设置竖向排水井(砂井或 塑料排水袋),以加速地基的固结,缩短预压工程的预压期,使其在短时期内达 到较好的固结效果,使沉降提前完成;并加速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增长,使地基承 载力提高的速率始终大于施工荷载增长的速率,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采用排水 固结法时常采用的施工方法有:(1)堆载预压法(2)砂井法(3)真空预压法(4)降低地下水位法;(5)电渗法。 2、挤密压实法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之一。通常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广,用冲击或 振动方法,把圆柱形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后形成桩孔,然后进行素土、灰土、石灰土、水泥土等物料的回填和夯实,从而达到形成增大直径的桩体,并同 原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特点在于不取土,挤压原地基成孔;回填物料时,夯 实物料进一步扩孔。根据采用的手段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表层压实法(2)重锤夯实法(3)强夯法(4)振冲挤压法(5)土桩和灰土桩(6)砂桩(7) 爆破法。

地基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地基基础考试真题及 答案

地基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基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板桩相对于钢板桩的优点是()。A A.造价低 B.施工方便 C.工期短 D.接头防水性能较好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土的自重应力一般不会引起地基变形 B.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会引起地基变形 C.饱和土中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 D.孔隙水压力会使土体产生体积变形 3.关于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的力学性质 B.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 C.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就是土的含水量 D.确定三相比例指标仅需要做密度试验 4.土的重度为20KN/m3,地面以下10m处的自重应力为()。A A. 200 KPa B.20 KPa C. 2 KPa D.10 KPa 5.土压力的单位是()。B

A.2 kN/m kN/m D.4 kN/m B.kN/m C.3 6.试验测得甲,乙土样的塑性指数分别为Ip甲=5,Ip乙 =15,则()。B A.甲土样粘粒含量大 B.乙土样粘粒含量大 C.甲土样工程性质好 D.乙土样工程性质好7.工程用土中,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是()。A A.碎石土 B.砂土C.粉土 D.黏性土 8.当仅有一层土时,土中自重应力与深度的关系是()。B A.线性减少 B.线性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9.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增大时,随之增大的指标是()。B A.塑限W P B.液限W L C.塑限指数I P D.液限指数I L 10.室内侧限压缩试验的e—p曲线平缓,说明土的()。B A.压缩性大 B.压缩性小 C.压缩性均匀 D.压缩性不均匀 11.黏性土具有抗剪强度的原因是黏性土本身具有()。B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第二章4冻土

第四节冻土 一、冻土的分类 冻土是指温度等于或低于摄氏零度、且含有冰的各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和冻结状态可将冻土分成多种类型。 (一)按冻结时间分 1.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冻土是受季节性的影响,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呈周期性冻结、融化的土。季节性冻土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因其周期性的冻结、融化,对地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季节性冻土根据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 (1)整体结构:土在冻结时,土中水分有向温度低的地方移动的性能。整体结构冻土是由于温度骤然降低,冻结较快,土中水分来不及移动即冻结,冰粒散布于±颗粒间,肉眼甚至看不见,与土粒成整体状态。融化后土仍保持原骨架,建筑性能变化不大。 (2)层状结构:地表温度不很低,且有变化,土中水分冻结一次,融化一次,又冻结一次,则形成层状结构冻土。这种土融化后骨架整个遭受破坏,对建筑性能影响较大。 (3)网状结构:由于地表不平,冻结时土中水分除向低温处移动外,还受地形影响,使水分向不同方向转移,而形成冰呈网状分布的冻土,这种土一般含水、含冰量较大,融化后呈软塑或流塑状态。 (4)扁豆体和楔形冰结构:由于季节性冻结和融化,土中水分向表层低温处移动,往往在冻层上限冻结成扁豆体状冰层,当冻土层向深度发展,扁豆体状冰层即夹于冻土层之中。当岩层或土层具裂隙时,水即在裂隙中成冰楔体。此类结构的冻土,承受荷载时易沿冰体滑动。

2.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是指冻结状态持续多年(一般是二年或二年以上以上)不融的冻土。多年冻土常存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其上部接近地表部分,往往亦受季节性影响,冬冻夏融,此冬冻夏融的部分常称为季节融冻层。因此,多年冻土地区常伴有季节性的冻结现象。 多年冻土根据其垂直构造、水平分布和冻结发展趋势,又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 按垂直构造分: (a)衔接的多年冻土:冻土层中没有不冻结的活动层,冻层上限与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冻结层下限相衔接。 (b)不衔接的多年冻土:冻层上限与季节性冻结层下限不衔接,中间有一层不冻结层。 (2)按水平分布分: (a)整体多年冻土:在较大的地区内呈整体分布。 (b)断续多年冻土:在冻土层中有岛状的不冻层分布。 (c)岛状多年冻土:呈岛状分布在不冻土区域内。 (3)按冻结发展趋势分: (a)发展型冻土:由于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多年冻土的厚度和分布范围仍在继续发展。 (b)退化型冻土: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多年冻土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在退化减小。 退化的规律是:先地势高处后低处,先阳坡后阴坡,先粗粒土后细粒土。 (二)按冻结状态分 1.坚硬冻土:土中未冻水含量很少,土粒为冰牢固胶结,土的强度高、压缩性小,在荷载作用下,表现脆性破坏,与岩石相似,当土的温度低于下列数值时,易呈坚硬冻土,粉砂- 0.3 °C,粉土-0.6 °C,粉质粘土-1.0 °C,粘土-1.5 °C。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论文

浅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摘要: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而地基基础的设计直接影响其质量问题。只有合理的设计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桩基础 abstract: the basic quality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building to the role, and foundation design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problem. only the reasonable design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foundation design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the stand or fall of ground treatment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base selection and cost.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ing of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desig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foundati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pile foundation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41196教学教材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41196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0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 岩土工程 年级班级: 1202班 学生姓名: 祝陆彬 指导教师: 马东方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二○一五年六月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目录 第1章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0 1.1 设计题目 ........................................................................................................................ 0 1.2设计资料 . 0 1.2.1 地形 ................................................................................................................... 0 1.2.2工程地质条件 .................................................................................................... 0 1.2.3基础设计技术参数 ............................................................................................ 0 1.2.4水文地质条件 .................................................................................................... 0 1.2.5 上部结构资料 ................................................................................................... 1 1.3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 (2) 1.3.1 选择基础材料 ................................................................................................... 2 1.3.2 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 2 1.3.3 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3 1.3.4 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 3 1.3.5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 4 1.3.6 计算基底净反力 ............................................................................................... 4 1.3.7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 ........................................................................ 4 1.3.8 变阶处抗冲切验算 ........................................................................................... 6 1.3.9 配筋计算 ........................................................................................................... 6 1.3.10 基础配筋大样图 ............................................................................................. 9 1.3.11 确定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 ......................................................................... 9 1.3.12 两轴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 10 1.4设计图纸 ....................................................................................................................... 10 第2章 桩基础设计 (11) 2.1设计题目 ....................................................................................................................... 11 2.2设计资料 .. (11) 2.2.1 地形 ................................................................................................................. 11 2.2.2工程地质条件 .................................................................................................. 11 2.2.3 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 11 2.2.4水文地质条件 .................................................................................................. 12 2.2.5上部结构资料 .................................................................................................. 12 2.2.6 上部结构作用 ................................................................................................. 12 2.3 灌注桩基设计 . (13) 2.3.1单桩承载力计算 .............................................................................................. 13 2.3.2基桩竖向荷载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 14 2.3.3桩基验算 .......................................................................................................... 14 2.3.4承台设计 . (15) 2.2.4.1 承台内力计算 .................................................................................... 15 2.3.4.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 16 2.3.4.3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 ......................................................................... 17 2.3.4.4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 18 2.3.5桩身结构设计 .................................................................................................. 19 2.3.5.1桩身轴向承载力验算 . (19) 2.3.5.2桩身水平承载力验算 (19)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摘要:要保证路基的稳定,首先就是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此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的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一、引言: 基于软土的流变性显著、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透水性差、天然含水量高等特点,因此在软土上修筑的市政道路路基就很可能因为剩余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各种失稳和破坏现象。例如路基开裂甚至塌滑、路基突然大量下沉或长期持续地下沉、路基整体坍滑等,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市政道路的结构安全。所以,要保证路基的稳定,首先就是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此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 1、垫层换填法 垫层换填法是一种软基的浅层处理方法,包括加筋碎石垫层换填法、换土加筋垫层换填法及换土垫层换填法。此方法适用于冲填土、淤泥质土、淤泥等软弱地基的浅层处理。一般是采用机械或人工挖除路基下软土,并换填强度较高的砂、砾、卵石或粘性土等材料。而当换填深度超过1m时,应当每隔0.5m设置一层土工布或土工布格栅,则效果更为理想。在湖州市二环西路建设中采用了此法,通过此方法换填处理的地基,能够将上部荷载扩散传递给下卧层,从而满足其地基承载力要求,并以此来减少沉降量,同时加速固结强度的提高和软弱土层的排水,还可以防止冻胀,有效调整地基强度的不均匀程度。 2、材料铺垫法 材料铺垫法通常应用于土层不均匀,并可能会出现侧向变位、局部不均匀沉降等情况的地基。只要能充分利用所铺垫材料的拉抗和抗剪力,就可以保证施工机械进行顺利地通行,同时还能有效地支承填土荷载,并控制地基侧向变化和局部沉降,从而大大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外加剂法 外加剂法一般应用于粘性的土层。当地面的表层是粘性土时,可以采用在表

土力学地基基础电子教材

绪 论 一、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1.地基——位于建筑物基础的下方,支承建筑物荷载的那部分地层。 ?? ??? ?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 地基岩石 土 地基的组成 土——地球表面的大块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称为土。 ????? ?? ??残余变形 变形包括了单性变形变形需一定的时间变形性较大透水性孔隙性液三相组成气由固土的主要特征..5.4.3..2 (1) 2.土力学: 土力学——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应力、应变、强度、稳定和渗透等特性及其随时间变化规 律的学科,称为土力学。 3.基础: 基础——建筑物的一部分,位于地面以下,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形状是扩大的那部分下部结构, 称为基础。 ?? ?><特殊的施工方法 深基础施工方法简单 浅基础基础分类) m 5()m 5( 4.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原则: 安全、经济综合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要求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地基。在防止整体破坏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 备。(安全系数) 2.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允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沉降而损坏或者影响其正常使用。 二、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 ? ? ?????剪切性压缩性土的力学性质土的物理性质本课程的内容.1 土力学的基本原理:①应力——应变关系②强度理论③地基的计算 如遇相关课程的内容,本课程只是引用,而重点是要求理解其意义及应用条件,切不可把注意力放在 相关课程公式的推导上。 3.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运用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验了解土力学常规参数的获取方法。 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简要介绍)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1.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土 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 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2.土的组成?? ? ??孔隙中的水液气体气冰土颗粒 固::: 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相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如干湿、轻重、松紧、软硬等。这就是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生成(简要介绍)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简单介绍) 二、矿物与岩石的概念(简单介绍) 三、地质年代的概念(简单介绍) 四、第四纪沉积物(简单介绍) §1-1 土的组成及其结构与构造 一、土的固体颗粒(重点讲解) (一)土的颗粒级配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1 总则 1.0.1 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1.0.4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 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1.2 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 换填垫层cushion 挖去表面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 2.1.5 加筋垫层reinforced cushion 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 2.1.6 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 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的地基。 2.1.7 堆载预压drift preloading 对地基进行堆载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8 真空预压vacuum preloading 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9 压实地基compacted foundation 利用平碾、振动碾或其它碾压设备将填土分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0 夯实地基rammed foundation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1 挤密地基compaction foundation 利用横向挤压设备成孔或采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共同作用下,将松散土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2 砂石桩复合地基sand-gravel columns composite foundation 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密实砂石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2.1.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cement fly ash-grava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2016地基基础教材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关联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本值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区别? 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容许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特征值=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平板载荷、基桩静载安全系数取2,岩基载荷安全系数取3;设计值=极限承载力/分项抗力系数,一般取1.65~1.70。 承载力特征值基本值:a.单点试验结果;b.对基桩静载基本试验为极限承载力与2倍安全系数的比值(不包括基桩静载验收试验);c.对平板载荷试验、演技载荷试验为极限承载力与安全系数的比值且与比例界限点比较,取小值,平板载荷试验安全系数取2,岩基载荷试验安全系数取3。 承载力特征值:a.对基桩静载基本试验、平板载荷试验而言,若3点或3点以上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基本值其最大差值在30%以内,则取其平均值作为场地承载力特征值;b.对岩基载荷试验而言,则取承载力特征值基本值的最小值为场地承载力特征值;c.基桩静载试验试验则取单桩极限承载力与2倍安全系数的比值。 2、地基与基础的区别? 答:地基是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3、地基基础检测的几项内容? 答:1、土工试验;2、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土工布、土工膜、排水板、排水带等);3、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4、桩的承载力检测;5、桩身完整性检测;6、锚杆锁定力检测;7、成孔质量检测;8、基础施工监测。 第8、9页习题 一、选择题:1、D 2、D 3、C 4、C 5、A 6、D 二、判别题:1、√ 2、× 3、× 4、× 5、√ 三、问答题 请简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有关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内容? 答:1、土工试验;2、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土工布、土工膜、排水板、排水带等);3、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4、桩的承载力检测;5、桩身完整性检测;6、锚杆锁定力检测;7、成孔质量检测;8、基础施工监测。 1、地基土的几种破坏型式? 答:有三种:一是整体剪切破坏,二是局部剪切破坏,三是冲剪破坏(又称刺入剪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自然条件与地理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土方开挖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灰土挤密桩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灰土地基................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雨期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环保、安全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说明 本工程为工程,建设地点在内。本工程主要工程量包括总图、建筑、结构、装饰、给排水、暖通、电力、消防、通信等。 本工程有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水罐及泵房、库房、主门卫及次门卫五个单体结构。压裂液配液站工程厂区占地面积为12650m2,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2,占总面积的%,道路面积及广场铺砌面积4461 m2,绿化占地面积3500 m2,占总面积的%。主要工程量包括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水泵房、库房、1台1000m2水罐及门卫房。建筑结构类型: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泵房为钢结构,门卫为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 三、自然条件与地理概况

1. 自然条件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位于大陆腹地,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为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较平缓,加之夏季季风的影响,气候要素反应也较平缓。因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降雨量年、月分布不稳定,一般七、八、九月降水偏多,春旱较频繁。无霜期限较长,日照充裕,降雨量不足。 2.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部、六盘山东麓。东接西峰区、庆城县,南邻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西与宁夏彭阳县相邻。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层厚度150—22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梁、峁、沟交错,河、川、塬相间,地形西高东低,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3. 规模及标准 1) 规模 本次根据北京冶金研究院所出优化方案施工。 a) 压裂液配液站配液车间和库房按照湿陷性黄土建筑物分类 的甲乙类建筑考虑,维持现有桩基础方案。 b) 压裂液配液站水泵房按丙类建筑考虑,原桩基础取消,改 为混凝土扩展基础,基础底部地基采用3:7灰土换填4m 厚,水罐地基按照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