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林颖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精神指导,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审题、操作和灵活应用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次月考试卷分析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教学和成绩,找问题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次月考成绩不是太理想,成绩偏低,试卷重基础,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如何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我思考,要加强课堂目的性,出现问题我们有办法去解决,学生重课上学习,不注重课下消化知识,不论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要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

二、试卷的结构及特点

考试范围为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及勾股定理这两章的内容。试卷共26题,结构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选择题,填空

题,解答题。1——6题,每题2分共12分,填空题7—13题每题3分共24 分,解答题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共4题每题5分共计20分,第二部分4题每题7分共28分,第三部分2题每题8分共计16分,第四部分2题,每题10分共20分,全卷合计120分,命题基本以《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基本体现了学校对本次月考命题的要求,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

1.知识点覆盖比较很全面,立足基础,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如选择题1、2、3、4,填空题7、8、9、11、12、13、14、15,解答题16、17、19、20等题目。

2.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能力的考查,如第5、6、10、12、25、26等题目。

3.本次月考试卷试题背景很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三、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答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审题不清,不能完全理解题意。如填空题第10题。2.计算能力普遍较差,学生知道试题如何解决但是往往计算不够准确,如解答题15、16、17题。3.基础知识掌

握不牢,运用不是太灵活,如19题,21题。4.分析综合能力差,不会利用已知条件,不会分析图形给出的条件解决问题,如24、25、26题。5.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差,如23题。

以下逐题分析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重全面更注重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例如1.选择题2名同学满分,其他同学失分较多是第3、5题,出错原因,第3题是主要考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第5题学生对已知考虑不全,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许多同学只是计算出一个结果,忽视了已知条件给出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误认为给出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只得到一个答案。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失分较多的是第10题1人做对,学生对第10题没有理解题意,所以造成了知识上的错误。第12题答错较多,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二次根式的公式没有更好的理解。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形结合

当今信息社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最典型的填空题第13题和14题以及解答题的18题、25题,充分的体现了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如在第26题这一题中,设置了请你利用猜想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线段的长度,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样强化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同时第26题也是一个很好的难度区分的题目,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利用勾股定理的解决实际问题。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夯实基础,立足基础。平时教学力求落实每一个知识点,重点,考点。强化双基,在时间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应指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剖析上,侧重于主干知识,兼顾其他知识点。

2.要理解掌握围绕主干知识设计的典型题,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准确率和解题速度。

3.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学习迁移的能力,提高审题能力。

在学习中注意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要能正确分析题意,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能运用数学语言准确帮助理解题意,叙述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条理性,不犯低级错误。

4.平时教学要求,选择适合学情的题目,适当控制教学起点,不能求难、求多、求快,食而不化。

5.针对优秀学生抓巩固,针对个别学生抓提高。对一知半解的学生,多督促,方法上多指点,多鼓励,好学生鼓励多问问题,作业分层布置,主动找学生谈话,对于被动学习的学生多督促。

6.重视对学生进行答题策略的指导。

7.加强对概念及公式的记忆与理解,实行知识点课课考,考后有辅导,争取人人过关。

2020五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2020五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测试,我班22人参考。测试结果:100分5人、95分-99分10人、90分-95分4人、90分以下3人。班级总分2088分,均分94.9分,及格率是100%。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精神,注重了学生能力与思维的测查。本次试题主要从试一试、对号入座、大显身手、解决问题四部分组成。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本册书三、四单元的掌握情况,整张试题相比较简单,只有个别几个题稍有难度。 三、答题情况及分析 1、试一试部分,第1题,只有一位同学因未看懂图而出错;第3题,学生在用假分数表示整数的时候,不能做到上下联系,将整数写成了分母为1的假分数;第4题,有一位同学未能正确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对号入座部分,第1题,有两位同学因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不熟练,而导致了失分;第5题,有三位同学不能及时把分数与除法联系起来,被除数扩大原来的2倍,除数缩小原来的2倍,商就扩大4倍。 3、大显身手部分,第1题,有两位同学对在直线上面的括号里填分数应用不熟,对于只给出几个分数的填写掌握比较乱;第2(4)题,这是一个练了很多次的题,班中依然有八位同学做错了。 4、解决问题部分,第1题,是练习中的一个新题型,有两位同学在分数后加了单位,有两位同学算出了剩余,却忽略了从图上发现的相关信息;第2题,有四位同学没有准确理解合唱组中女生占几分

之几这个问题中的单位“1”到底是谁;第3(4)题,有一位同学“独具创新”的给本题加了一个不必要的条件;第4题,只有一位同学犯错,他认为100秒跑两圈,那么一圈就是50秒,因此而犯了错误。 四、得失分析 本次测试,班级总分2088分,失分112分,其中计算、书写失误5分左右,未认真读题5分左右,未认真考虑有20分左右,剩下的均为掌握、应用不熟练而导致的。 1、真正做到针对教学,寻找到每一位同学的“弱点”,有针对的辅导。 2、继续每天做计算方面的练习,避免做题中出现不应该发生的错误。 3、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避免再次发生审题不清的错误。 一.命题情况 二.整体情况 (一)填空 1小题,写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学生写的不好,基础知识比较薄弱。6小题商不变的性质,学生内容知道,名字不熟悉。9题,学生做题时候缺少解题方法。 (二)选择 1题,规律学生掌握的不好,需要在强调。2题,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强。4题比较难,可以教学生举例的方法来做。 (三)计算 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仍然是存在的问题。像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感的形成等方面,不同程度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的口算能力都有待加强

数学月考试卷分析六年级人教版

六(一)班数学月考试卷分析及后段 教学对策 教师:严自红 本次六年级数学月考是由卢乃文老师出的试卷,考察的内容是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两个单元的知识。试题注重了基础,贯彻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并准确的检测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具有良好的导向功能。 一、学生成绩分析 本次六(一)班参考人数56人,及格11人,及格率20%,平均分38.12,优秀2人,优秀率3.57%。 二、答题情况: 总体来看,学生答题情况不够好,发挥一般。此次质量检测,共分六道大题,总分100分, 下面逐题进行分析: 填空题,学生得分在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或者缺乏认真分析的过程,以致于计算错误,填空出现错误。选择题,学生得

分不高,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理解不够,或者缺乏认真分析的过程,以致于理解偏颇,选择出现错误。判断题,学生平均得分在一半以上,但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判断,主要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牢或理解不够造成的。计算题,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不会计算。但有学生做对,主要是因为解比例掌握不熟练,失分较多。解决问题。第1题、第2题、第6题失分比较多,这些题都是很容易错的。有些同学不理解题目就做题,有的是不认真审题。 三、不足: 1、分数乘法掌握不够,需加强训练。 2、简算题和应用题须加强训练。 3、学生应试心理须针对训练。 四、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我认为今后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在平时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利用自习抓好学生的计算,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利用辅导时间抓好“补差”工作,把学困生的转化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因材施教。

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doc

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 这篇关于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月考考了八年级数学上册十一至十三章共三章内容,即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和实数。全年级共 72 人参加考试,有32 人及格, 100 人以上的有 1 人, 90 分以上有 6 人, 80 分以上有14 人, 70 分以上有 18 人, 60 分以上有 32 人, 40 分以下有 13 人,平均分为 56.6,低分率为 18%,优秀率为 8.33%,及格率为 41.67%。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共三大题即24 小题,选择题14 题共 42 分,填空题 4 题共 12 分,解答题6题共56分。 三、得失分情况。 在第一大题的12 道选择题中,没有全错的,只有一人全对,71 人半对半错。其中第 2 和 6 题正确率达 80%,而第 9 题的错误率达 98%。 在第二大题的 4 道填空题中,全对的有 2 人,全错的有 5 人,其余的均为半对半错。其中第 15 的正确率为90%,第 18 题错误率为 80%。 在第三大题的 5 道解答题中,有 1 人全对的,也没有全错的,得分率占80%的题有第19、 20 和 21 题,失分率占80%的题有 22 和 24 题。 四、比较分析 1、与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对比: 平均分名次 及格率名次

优秀率名次 低分率名次 七年级 21 21 21 18 本次 12 13 14 9 结论:学生有了很大进步,说明有许多学生是想学好并有能力学好,作为教师要给予帮助,不要给学生太大的打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与七年级最后一月考对比:

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 .了解“中国达人秀第六季”节目的收视率 B .调查某学校某班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情况 C .调查我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的情况 D .调查我国目前“垃圾分类”推广情况 2.已知实数,a b 满足2 |2|(4)0a b -+-=,则以,a b 的值为两边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0 B .8或10 C .8 D .以上都不对 3.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 和()n m n <,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则( ) A .22320m mn n -++= B .2220m mn n +-= C .22220m mn n -+= D .2230m mn n --= 4.下列交通标识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5.点(3,2)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3,2) B .(3,2)- C .(3,2)-- D .(2,3)- 6.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约为5810cm -?,近似数5810-?精确到( ) A .0.001cm B .0.0001cm C .0.00001cm D .0.000001cm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34y x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 ) A .31y x =-+ B .32y x =-+ C .31y x =-- D .32y x =-- 8.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 (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 A .2 B . 32 C . 52 D .1

三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河阴寄宿制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调研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卷共六大题,满分9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分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位置与位置与方向;计算题;和解答题六部分。我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1分,最高分是95分,最低分24分。优秀率为80%,及格率为93%. 二、试题分析 1.突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试卷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注重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加强了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提高了试卷的概括性和综合性。 2.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直接考查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试卷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研究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试卷中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设置分布广泛,力求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实现对数学思想方法不同程度的考查。通过设置操作、观察、探究、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研究空间,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数学活动过程等方面的数学素养,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三、存在的问题 1、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透彻,使一些简单的题失分的原因。 2、粗心,不认真,理解能力较差导致答错题。 3、审题不细心,解题方法等掌握的不熟练。 4、时间分配不合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前半部分的题上,其实后面的题并不难。却没有时间做,实在是很遗憾的。

四、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一如既往的努力,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提高计算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特别要注重提高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分析教师:余梅花 2016年4月1日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B。C。AD.。 2、和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3,2) B.(-3,2) C. (3,-2) D.(-3,-2) m的值等于(.若x+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31 2) 或-D.7 C.7 1A.或5 B.5 4.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中有唯一条对称轴的是() (A)圆(B)正方形(C)长方形(D)等腰梯形 33)b2b??2)((,那么这个多项式是()5、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66664??4?44?bbb?b B、、A、D、C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A) 1,1,2 (B) 2,2,5 (C) 3,3,5 (D) 3,4,5 4x?1得(7、分解因式) 2222)11)(x?(x?)?1?1)(xx(、 B 、A23(x?1)(x?1x?1)(x?1)()x?1)( C 、D、8.已知∠AOB=45°,点P在∠AOB内部,P与P关于OB对称,P与P关于OA对称,21则P,O,P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 21(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9.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m 10、如图,如果直线m是多边形ABCDE的对称轴,A E 其中∠A=130°,∠B=110°,)那么,∠BCD的度数等于(D B 、40° B、50° A C、60° D、70°C 分)3二.填空题(每题分,共3032a?ab分解因式的结果是、多项式1 242?y?16?49x())(2、?7050?。AD3.在

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38B.39C.4 D.22 7 2.下列图形中的五边形ABCDE都是正五边形,则这些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已知:如图,∠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AB=AC B.BD=CD C.∠B=∠C D.∠BDA=∠CDA 4.某种鲸鱼的体重约为1.36×105kg,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精确到百位B.它精确到0.01 C.它精确到千分位D.它精确到千位 5.以下问题,不适合用普查的是()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B.为保证“神州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C.了解某班级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6.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A.πB.C.D. 7.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即是∠AOB的平分线画法中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SSS B.SAS C.ASA D.HL

8.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9.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交BC 于点D ,△ABD 的周长为16cm ,AC 为5cm ,则△ABC 的周长为( ) A .24cm B .21cm C .20cm D .无法确定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线段AB 的两个点坐标分别为A (﹣1,﹣1),B (1,2).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A ′B ′.已知点A ′的坐标为(3,1),则点B ′的坐标为( ) A .(4,4) B .(5,4) C .(6,4) D .(5,3) 二、填空题 11.17.85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 12.某厂现在的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今后每年增加2万元,年产值y 与年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 13.点A (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14.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 15.若关于x 的方程233 x m x +=-的解不小于1,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6.如图,在Rt ABC △中,90B ∠=?,30A ∠=?,DE 垂直平分斜边AC ,交AB 于D ,E 是垂足,连接CD ,若1BD =,则AC 的长是__________. 17.如图,在△ABC 中,∠B=40°,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交AB 于E ,若CE 平分∠ACB,则∠A=______°.

最新六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此次月考试卷就总体而言,难易适度,本次试卷命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覆盖面广,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试题内容紧扣教材,贴近生活实际,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试卷分析: 本次参考人数为221人,平均分83.9分,及格率 91.9%,优生率70.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38分. 从整个卷面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解题分析能力过硬,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 1、填空题、判断题及选择题部分学生完成较好,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较为透彻,但应用不够灵活,对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应用较为熟练,但在把3﹒142,3﹒1415,3﹒15,π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时很多学生不能区分出它们的大小,说明部分孩子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掌握不够好. 2、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部分学生较为粗心,计算时漏点少数点或忘带单位,不检验,丢分多. 3、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在给定圆心、半径、直径画圆时,少数学生作图不够规范. 4、解决问题失分较多,主要是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导致无法理解题意,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就试卷总体来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大多学生计算太粗心,不检验,丢分多.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比如,卷面中的一些开发性的题目学生空间与图形题目视图能力差,语言表述能力差.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为( ). A .2(5)5-=- B .257+= C . 64 32 2 +=+ D . 36 22 = 2.若a 是最简二次根式,则a 的值可能是( ) A .2- B .2 C . 3 2 D .8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732-= B . () 2 55-=- C .1232÷= D .03812+= 4.已知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1)a a +的结果为( ) A .1 B .﹣1 C .1﹣2a D .2a ﹣1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2-=﹣6 B 311 82 -- C 4=±2 D .52=10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52223-=y y B .428x x x ?= C .(-a-b )2=a 2-2ab+b 2 D 27123= 7.()()a x a a y a x a a y --= --a 、x 、y 是 两两不同的实数,则22 22 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 A .3 B . 13 C .2 D . 53 8.设222222 22 11111111 111112233499100+ +++++++ + S 的最大整数[S]等于( ) A .98 B .99 C .100 D .101 9.若|x 2﹣4x+4|23x y --x+y 的值为( )

A .3 B .4 C .6 D .9 10.若a b > ) A .- B .- C . D . 11.若a =,2b =+a b 的值为( ) A . 1 2 B . 14 C D 1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2 B 5=- C x D 6=- 二、填空题 13.已知x =( )21142221x x x x -??+?= ?-+-??_________ 14.设12211112S =+ +,22211123S =++,322 11 134S =++,设 ...S =S=________________ (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 为 正整数). 15.下面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 根据数阵排列的规律,第 5 行从左向右数第 3 个数是 ,第 n (n 3≥ 且 n 是整数)行从左向右数第 n 2- 个数是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16.÷ =________________ . 17.. 18.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a(a -b)+b(a +b),如: 3◇2=3×(3-2)+2×(3+2)=13=_____. 19.3y = ,则2xy 的值为__________.

初一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七一班数学10月份月考试卷分析 洛阳华夏外国语学校 一、对试题的分析 这次月考考试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这次考试主要考察了初一数学第一章的内容。主要内容有,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的比例设置考题,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二、存在的问题 1、两极分化严重 2、概念理解没有到位 3、缺乏应变能力 4、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三、基本概况 这次数学月考七一班参考41人,平均分77.32,及格率87.8%,优秀率43.9%,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5分

四、试卷分析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有:1—8,13—16、21;这些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的应用,说明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有:9、11、12、17、18、19、22 。下面就得分率较低的题目简单分析如下:9、没看清绝对值,排除负数选项;17—19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计算功底较薄弱,今后多训练学生计算题;22题第三问书写不完整,今后多规范学生书写格式。 五、今后工作思路 1、注重“三基”教学 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工 这次考试数学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生还比较多,怎样使这些学生尽快“脱贫”、摆脱中考成绩个位数的困境,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这个n 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n 个 B.(n -2) 个 C. (n -3)个 D. (n -1)个 2.下面设计的原理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 A. 三角形的房架 B. 由四边形组成的伸缩门 C. 斜钉一根木条的长方形窗框 D. 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 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此多边形是( )边形. A .八 B .十 C .十二 D .十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 .20 B .120 C .36或120 D .20或120 6. 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6、5,则第三条边c 的范围是( ) A.9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窟窿台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出卷人:快乐星猫 一、填空题(3×10=30) 1.数3的平方根是,算术平方根是; 2的平方根是,a2的算数平方根是; 3.a的取值范围是; (= ,= ,4.= ,2 = ; 5= ; 6.已知a+b=-3,ab=2,= ; -= ; 7.有意义,则(2)a 8.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9.若是整数,则非负整数a= ,的值为; 10.在一个半径为2m的圆形纸片上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二.选择题(3×8=24) 11.二次根式能表示的最小实数是() A.0 B.2 C. D.不存在 12.) A B.3 4 C12的算数平方 根D 13.a的值是() A.2 B.3 C.4 D.5 =-,则x的取值范围是() 14.1x A.x≤1 B.x≥1 C.x<1 D.x>1 15.下列各数中,与2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A.B.2+C.2 D.2-+ 16.若a≤0,化简a的结果是() A.0 B.2a C.-2a D.2a或-2a 17.化简,正确的结论是() A.B.-C.

D 18.下列计算中:① 3 5==,②=,③ ==完全正确的个数是( ) A .2 B .1 C .4 D .3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计算: (1) 解: 解: (3) 2(- 解: 解: 20.(5分)化简求值:2a (a+b )-(a+b )2,其中a ,b ; 21.(24分)化最简二次根式: (1 (2 解: 解:

(3 (4解: 解: (5)- (6) 22.(10分)计算: (1) (2) 222)(2-- 23.(61x x =- 24.(5

徐州市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徐州市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组数,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456cm cm cm 、、 B .123cm cm cm 、、 C .234cm cm cm 、、 D .123cm cm cm 、、 2.如图,D 为ABC ?边BC 上一点,AB AC =,56BAC ∠=?,且BF DC =, EC BD =,则EDF ∠等于( ) A .62? B .56? C .34? D .124? 3.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 ) A . B . C . D . 4.一次函数1 12 y x =-+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下列各点中,在函数y=-8 x 图象上的是( ) A .(﹣2,4) B .(2,4) C .(﹣2,﹣4) D .(8,1) 6.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被正方形纸板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该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a=a B .a 2?a 3=a 6 C .a 9÷a 3=a 3 D .(a 3)2=a 6 8.已知一次函数y=kx+b ,函数值y 随自变置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 <0,则函数y=kx+b 的图象大致是( )

A.B.C.D.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5151 + 22 +- =25B. 51 2 + ﹣ 51 2 - =2 C.5151 22 +- ?=1 D. 5151 22 -- ?=3﹣25 10.计算 2 2 63 y y x x ÷的结果是() A. 3 3 18 y x B. 2 y x C.2xy D. 2 xy 二、填空题 11.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AC=AD=DB,∠C=70°,则∠B=_____°. 12.写出一个比4大且比5小的无理数:__________. 13.如图,直线l1:y=﹣1 2 x+m与x轴交于点A,直线l2:y=2x+n与y轴交于点B,与直 线l1交于点P(2,2),则△PAB的面积为_____. 14.公元前3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曾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且a

一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doc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三班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贺进小学:杨晓丽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难易度适中,考试范围是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重点考察了5以内数的大小排序、计算、方向与位置、根据具体情境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从整张试卷来看,题目大多都是基础题,涵盖了一至三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共有39人参加,平均分83.6,85分以上人数:15人,70分以上: 29 人,60分以上39人,从分数上来看85分以上人数占了48%,说明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错,这说明我们整个一年级的数学成绩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不及格的人暂时没有,但是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够强读题方面欠缺。对于几个学困生的辅导和如何教学生理解题意并做正确已经成为迫在眉捷的问题,当成为今后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中。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知识空格共7个小题,1、3、5、6、7小题为基础类型的题,照样子,本题准确率96%,只是少数同学由于马虎而出错。第2小题,部分学生对位置前后顺序不清,“前后”两字的书写不正确,出现了错误,第4小题,比多少,部分学生弄不清楚,也出现了一定的错误。第二题:数学审判长,判断对错,2小题出现的错误比较多,学生对位置混淆不清。第三题精挑细选,选择对的后面打对号,这类题大部分学生出错,这样的题型学生没有做过,以后要多训练这样的题型。第四题,神机妙算,考试内容是课本上的,加之,平时多次训练,故失分很少,只是个别学生粗心,有丢题现象。第五题:照样子,涂一涂,分一分,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好题,没有涂颜色。这是原课文,学生背诵的很熟练,也抄写了好几遍,因而失分少。 四、总体分析 1、学生对“﹥”、“﹤”、“方向”的认识掌握得不够牢固,需要再花课时复习。 2、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3、如何转化学困生已成了当前的重要工作。 五、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将每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提取出来及就如何突破这些重难点,找到合适的方法。

三年级第二次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三年级第二次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一 . 成绩分 析 全班参加考试的有11人,其中有3人考得80~100 分,7人考70~79分1人考不及格。优秀率是27%,及格率是91%,平均分82.5. 二 . 试卷反映情况分析 这次的试题基础分占的比例很大,体现在位置与方向,几位数除以一位数等知识占分较多,其它一些比较灵活的题也是围绕着这些基础知识来出的,从学生的考试情况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但是一些灵活性的题学生丢分比较多,这说明了我在教学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漏洞. 1、平时对学生做作业时出现的粗心大意的毛病虽然纠正了,但没有进行长期的严格要求,时严时松,使学生粗心大意的毛病不能得到彻底的纠正. 2、平时上课都是老师读题,然后进行条件分析,才让学生思考,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得不到良好的锻炼,考试时容易出现学生读题难,理解难,分析更难的情况. 3、平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学生遇到难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三、改进措施 1 、对学生粗心这一毛病要长期的严格要求,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2 、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 、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生产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就要多采用激励法,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更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因为他们基础差,学习中的困难比较多,表扬和鼓励可以使他们的脑细胞更加活跃.同时又可以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4 、要关住学生的校外时间的利用,要经常与家长联系,纠正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家长一起,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外环境. 5 、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对后进生的改造是个必须有耐心的,长期的工作,急于求成只会是适得其反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13{ x x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A .A B =DE ,B C =EF ,∠A =∠D B .∠A =∠D ,∠B =∠E ,∠ C =∠F C .AC =DF ,∠B =∠F ,AB =DE D .∠B =∠ E ,∠C =∠ F ,AC =DF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 .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3、已知,如图,在△ABC 中,OB 和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过O 作 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BD+CE =5,则线段DE 的长为 ( ) A .5 B .6 C .7 D .8 4、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5、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 kx+b>0的解集为( ) A .x>0 B .x<0 C .x<2 D .x>2 6、已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66x y ->- B .33x y > C .22x y -<- D .3636x y -+>-+ 7、将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应是( ) A A C B D

8、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 与正比例函数y =ax (a 为常数,且a ≠0)相交于点P ,则 不等式kx+b>ax 的解集是( ) A .x>1 B .x<1 C .x>2 D .x<2 二、填空题(18分)。 1、在△ABC 中,AB =AC ,∠A =44°,则∠B = 度。 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逆定理是 。 3、不等式930x ->的非负整数解是 。 4、如图,AB =AD ,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以判定△ABC ≌△ADE 。 5、如图,在△ABC 中,∠C =90°,D 为BC 上的一点,且DA =DB ,DC =AC , 则∠B = 度。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A =30°,BD =1.5cm , 则AB= cm 。 三、解答题(58分)。 1、(8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112x x -+≥ (2) 3(2)41213 {x x x x --≤+>-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总结 五蛟初中王瑜 在上周我们进行了组织了第一次月考,对于这次考试的结果我做如下总结。 一、试题特点 试卷较全面的考查了第十六、十七章所学习的内容,试题知识分布合理、难易适中,突出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 1、基本概念的考查上灵活、严谨、深刻,通过这些试题测试,可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的准确程度及领悟能力。 2、基本运算的考查上,算法及变形能力的考查常规、基本,试题难易适中. 3、在思想方法的考查上,试题内容基本、综合层次分明,题型形式上,新颖、灵活、开放。较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领悟能力及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从学生试题解答中,反映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为教学尺度,教学过程要有针对性。 从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的情况看学生优劣不等,这说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已经两极分化,对成绩相对低的学生而言,必须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要使学生在基本知识的形成上出现较大差距,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重视初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答题中可以看到计算题的失分率较高,许多优等生比普通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还低,而试题也没有要求较高的运算能力,这说明学生的运算能力很差。而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中的重要能力,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时重视对学生运算方向的训练,传授一些基本的算法、算理,强调运算的准确性。

3、学生考试经验不足。 从学生试卷的解答过程中看到:学生在处理试卷时,答题经验不足。主要表现是:审题不认真、计算过程不严谨、结果不准确,对各类型试题的解答方法掌握不得当、解题格式不规范、结果形成不规范、盲目追求试卷长度、解题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答题过程的得失,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效的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试卷中各类题型,尽可能减少失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注意以下几个发面: 一、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每一次备课都要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数学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技巧,我应多向他们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小薄中学 七年级组

七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整套试题来说,容易题约占70%、中档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主要考查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节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问题分析 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 1、基本概念的考查上灵活、严谨、深刻,主要试题有(1—7、11)题,通过这些试题测试,可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的准确程度及领悟能力。 2、基本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能力的强弱对数学答题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能力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解答题的第23题的(4)、(10),24题的(2),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都出现不少错误. 3、数学思维能力差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填空题的第10题,第15题,第12题和解答题的26题. 4、审题能力及解题的综合能力不强。如16题。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得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也就是要有清晰的解题过程。数学联系生活的能力稍欠。 三、从学生试题解答中,反映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为教学尺度,教学过程要有针对性。 从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的情况看学生优劣不等,这说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已经两极分化,对普通生而言,必须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要使学生在基本知识的形成上出现较大差距,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重视初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答题中可以看到计算题的失分率较高,许多重点生比普通学生的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4D.﹣= 2.如果是任意实数,下列各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A.B. C.D. 3.下列各组线段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1、B.5、5、5C.6、8、9 D.3k、4k、5k(k>0) 4.下列的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B.C.D. 5.若x<0,则的结果是() A.0 B.﹣2 C.0或﹣2 D.2 6.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D. 7.下列命题: ①如果a、b、c为一组勾股数,那么4a、4b、4c仍是勾股数; ②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是3,4,那么斜边必是5; 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是12,25,21,那么此三角形必是直角三角形; 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是a、b、c,(a>b=c),那么a2:b2:c2=2:1: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8.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 ① ② ③; ④. 做错的题是() A.①B.②C.③D.④ 9.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得() A.B.C.D. 10.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0.4米,则梯足将向外移()

A.0.6米B.0.7米C.0.8米D.0.9米 二.填空题(每题3分) 11.若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2.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5,则第三边的长为. 13.已知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为. 14.若不是二次根式,则x的取值范围是. 1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和为200,则斜边长为. 16.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边长为6,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OA上,且D点的坐标为(2,0),P是OB上的一个动点,试求PD+PA和的最小值是. 17.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 18.若|a﹣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05=. 三、计算(共66分) 19.(1)(+)2 (2) (3) (4). 20.已知:a+=1+,求的值. 21.若x,y是实数,且,求的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