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

绪论

一、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1、按用途分:毛皮动物、药用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

2、按自然属性分:特种兽类、特种珍禽类、特种水产类、其他类

3、按生物学分类原则分:哺乳类、鸟类、两栖和爬行类、其他类

二、1、任何动物的养殖要发展成一种产业,都必须经历抓捕驯化、小群饲养、适度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生产四个阶段。

2、在经济动物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1)品种的评定标准不明确,市场不规范,炒种倒种现象十分严重影响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的正常发展。(2)所做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品种选育、繁殖、饲料加工、畜舍设计与规划、环境控制等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绝大多数经济动物尚不具备集约化生产的技术条件。(3)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相对落后,产品规格化程度低,销售渠道不畅。(4)缺乏正确的宣传和引导,过分夸大经济动物的养殖效益,生产的稳定性差。

3、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水平,稳定毛皮动物饲养,积极发展药用、肉用动物,加快发展伴侣动物和观赏动物,是未来我国经济动物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鹿

1、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兽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动物。

2、产品:鹿茸,

3、配种方法:自然交配群公群母(25母:5~6公)、单公群母(25母:1公)、单公单母

人工受精

4、生茸期的饲养管理:日粮组成上要多价、全价,日粮的精料尽量采用多种原料,以达到营养互补。要供给大量的精饲料和青饲料,设法提高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含油量高的粮食不可过多,因为鹿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在管理上首先要对圈舍。保定器及附属设备进行检修,确保牢固,防止突出伤鹿伤茸,随时观察鹿的脱盘生茸情况,及时去掉压茸的角盘,对有咬茸、扒架恶癖的鹿应隔离单独饲喂。

5、常见疾病:布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口蹄疫

第二章肉犬

1、分类: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品种:藏獒、獒犬、蒙古犬

2、配种:自然交配,辅助交配交配两次一般选用“重复配”1公1母或2公1母

3、幼肉犬的饲养管理:仔犬在出生1周内死亡率最高:A、要及早吃上初乳B、要保温防冻(冬季15~18°C)、C、防压防踩,刺激排便D、要固定乳头E、防止贫血

4、常见疾病:犬瘟热、狂犬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

第三章水貂

1、分类:哺乳纲、食肉目、鼬科、鼬属的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

2、配种:复配法配种两次以上同期复配:同一发情周期配种两次(连续两天或间隔一天)

异期复配:不同发情周期配种两次

3、饲料:肉食为主,杂鱼、畜禽肉、豆类、玉米、瓜类等,添加剂:矿物类、驱虫类、抗生素、维生素

4、冬毛生长期饲养管理:日粮合理搭配,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特别注意含硫氨基酸的供应;日光长时间直射会使标准貂毛色变浅,最好把皮用貂养在棚舍的阴面或最底层;要保持笼舍清洁干燥避免粪便或饲料污染被毛。

5、常见疾病:红抓病、黄脂肪病、犬瘟热病

第四章狐狸

1、分类: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品种:赤狐(红狐、草狐)、银黑狐(银狐)、北极狐(蓝狐)

2、配种:一次配种法,两次配种法(次日或隔日复配),隔日复配法(1+0+1+1)连续重复复配法(1+1+1或1+2)

3、准备配种期的饲养管理:(1)9~10月份:食欲旺盛,是全年狐群规模最大、饲料用量最多的阶段,适量补充鲜血和增加脂肪的供给量,以提高狐的毛绒质量。种狐日粮中还应补充鱼肝油、维生素E。(2)11~12月:饲料用温水搅拌,补充温水,及时清理水盆和笼舍中的冰块。

(3)12~2月:调整日粮量,使种狐体况维持在中上水平,修好笼舍,消毒等。

4、常见疾病:李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犬瘟热、伪狂犬病

第五章果子狸

1、分类:食肉目、灵猫科。学名花面狸,又名青猺,白额灵猫。典型外貌:花脸。是传统的毛皮用动物

2、品种:指名亚种、南亚种、北亚种。产品有灵猫香

3、场地建设:干燥通风的环境,狸舍应建在背风、干爽、弱光、清静、通气的地方;由于果子狸的牙齿属于长冠齿,会不停生长,需要磨牙,最好用砖砌或使用铁笼;要有空间结构、横梁,假山等。

4、幼狸的饲养管理:(1)自然哺育:母狸恢复较慢,故在50天左右可断奶,仔狸与母狸隔开饲养。(2)人工哺育:出生后第三天将仔狸从母体处取出来,放到保温箱内,箱底垫稻草或烂布,用配制的乳汁喂养;15日龄后,幼狸已开眼,可在日粮中加20%~50%玉米糊;25日龄幼狸开始长牙,每隔7天加喂5~10ml复合维生素B液,以增进食欲;40日龄长到500~1000g重可喂玉米粥,加糖或食盐,平时补充南瓜、甘薯、香蕉及野果等。要特别注意对幼狸的保温,不要使其直接受风吹,更不要受到惊吓。

5、常见疾病:腹泻、便秘、寄生虫病

第六章雉鸡

1、分类:鸟纲、鸡形目、雉科、雉属。

2、鉴别雌雄:公雉鸡:头和颈的羽毛为淡蓝色至绿色,头顶两边各有一束青铜色毛角,脸部皮肤为红色,并有红色毛状肉柱突起,颈上有明显的白环,胸前部羽毛呈紫红色,两侧为浅蓝色,腹部两侧为淡黄色并带黑色的斑纹,背腰部为浅银灰而带绿色;尾羽较长呈橄榄黄色,并有黑色横斑,中央4对尾羽呈红紫色等。母雉鸡毛色单调。

3、选种:首先看雉鸡是否具有明显的品种、品系特征,然后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一般选留:羽毛生长快、体重适中、精神饱满的个体;成年雉鸡的选择要求:发育正常、结构匀称,性情温顺、活泼好动、觅食能力强,颈部长短适中,体躯长,胸宽且深、向前突出,两翼紧贴体躯,尾直,食欲旺盛,配种能力强。

4、雏雉鸡的饲养管理:(1)选择适当的育雏方式:早期或冬季多用地面厚垫料平养,后期或夏季多采用地面更换垫料平养。(2)控制好温度、湿度的光照:保温,25日龄可停止加温;湿度适宜防止球虫病发生;光照原则: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宜增加,采用弱光避免强光,补充光照不能时长时短,黑暗时间避免漏光。(3)科学饲喂:初饮在出雏后24~36小时,加0.01%的高锰酸钾水之后换成痢特灵,连用10天防治白痢和球虫。初饮后便可开食,1周龄内每日喂9次,第二周每日喂6次,以后每日喂5次。(4)安排合理的饲养密度(5)适时断喙、断翅:断喙在第10日龄和第20日龄左右,断翅在出壳后24内,最迟不超过7天。(6)做好预防工作。

5、常见疾病: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白痢

第七章肉鸽

1、分类:鸟纲、今鸟亚纲、鸽形目、鸠鸽科、鸽属。信鸽、观赏鸽、肉用鸽。品种:石岐鸽、王鸽、鸾鸽

2、繁殖:求偶、配对、筑巢、产蛋、孵化、哺育乳鸽。

3、保健砂:作用: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具有刺激和增强肌胃收缩、参与机械碾碎饲料、助于消化吸收、解毒、促进生长发育繁殖等功能。常用保健砂成份:黄泥、河沙、贝壳粉、蛋壳粉、木炭末、红土、骨粉、食盐、砖末、石膏、旧石灰等。配制保健砂时所用各种配料应纯净、无杂质和霉败变质,在配料时应混合均匀,现配现用,定时定量供给,一般肉鸽的保健砂消耗量约占饲料量的5%~10%

4、乳鸽的饲养管理:乳鸽又称幼鸽或雏鸽,是1个月内的小鸽。刚出壳的小鸽比成年鸽体温低2~3°C,待绒毛更换飞羽长满后才接近成鸽正常值41.8°C。(1)及时进行“三调”:调教亲鸽哺喂乳鸽,调换乳鸽位置,调并乳鸽(2)注意饲料的调换:给亲鸽饲喂较小的谷、豆类、籽实类,或加工成小颗粒,或将谷豆籽实浸泡晾干再喂,同时每天给乳鸽加喂半小片酵母类的健胃药。(3)保持巢窝清洁干燥(4)及时离亲

5、乳鸽的肥育:3周龄的乳鸽在上市前一周要进行人工肥育,对象是15~17日龄、体型较大肌肉丰满体重在350g以上健康的乳鸽;设备:填肥床、填肥器。饲料:玉米、糙米、小麦和豆类。方法:机械填喂、手工填喂

6、常见疾病:鸽痘、鸟疫、鸽霉形体病

第八章鸵鸟

1、分类:鸟纲、鸵形目品种:鸵鸟科只有1属,一种,非洲鸵鸟。没有牙齿和嗉囊,没有胆囊有胆管。

2、配种:自然条件下,每年4~6月1只雄鸵鸟带领3~4只雌鸵鸟寻找适宜环境筑巢繁殖。人工饲养下,雌雄比多为2:1或3:1,一般不超过5:1,交配时间30~60秒,1只雄鸟一般1天交配4~6次,多在清晨或傍晚。

3、场地建设:地势高开阔干燥、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水电便利,交通方便,远离居民区、工厂和畜牧场

4、饲料:青绿饲料为主、混合精料为辅。青菜、青草、胡萝卜、甘薯藤。成年个体每天需要青饲料2.5~5.0

5、常见疾病:新城疫、禽痘、白痢

第九章鹌鹑

1、分类:鸟纲、鸡形目、雉科、鹌鹑属。品种:肉用,澳大利亚鹌鹑,美国黄金鹌鹑,蛋用,日本鹌鹑、朝鲜鹌鹑。鹌鹑肉蛋动物人参

2、选种:(1)种蛋:新鲜贮存时间不超过5~7天,母鹑开产后4~8月的蛋最好,贮存于10~20°C,相对湿度78%,孵化时间16~17天,蛋形、蛋壳颜色符合。(2)种苗:初生雏体重7g以上,精神好,外貌清洁优秀。(3)种鹑:雄鹑健康雄壮,135g以上。雌鹑羽毛、色彩好、头小俊俏,眼明、颈细长,体重130~150g,耻骨与胸骨末端间距达3指。

3、配种方法:大群配种(15只母鹑与5只公鹑),小间配种(1只公鹑和2~3只母鹑),人工辅助交配(1只公鹑单独饲养,定时放入母鹑,每只母鹑每两天交配一次,公鹑每天最多交配4次),同雌异雄轮配,人工受精

4、雏鹑的饲养管理:育雏条件(温度30~3

5、湿度60%~65%,55%~60%、通风、密度、光照),定期观察、饮水充足、及时淘汰弱雏、迟出壳雏、畸形雏,雄雌分笼饲养,保持卫生,做好育雏记录5、成鹌鹑的日常管理:检查鹌鹑的健康概况,及时投料,按时给水,搞好清洁卫生,产品收集,防范天敌(蛇、鼠、苍蝇),定期淘汰老鹌鹑、做好统计工作

6、常见疾病: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雏白痢

第十章牛蛙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补中益气、壮阳利水、活血消於、清热解毒、补虚止咳

1、分类: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品种:美国牛蛙(牛蛙)、沼泽绿牛蛙(猪蛙)

2、鉴别雌雄:成年雌雄牛蛙的主要区别

部位雌蛙雄蛙

前肢第一指基无婚瘤有发达的婚瘤,与其他3指有明显差别

鼓膜直径小于或等于眼睛直径比眼径大,1.5~2倍

咽喉颜色灰白色,杂以暗灰细纹鲜黄色

叫声一般不叫,发情时“咔咔”叫有咽下内声囊,叫声洪亮,如小牛叫

背部常呈绿色,叫光滑常为黑褐色,多疣突

3、抱对受精:假交配,体外受精,每年4~9月,水温20°C以上,最适水温24~28°C

4、场地建设:环境僻静、植物丛生、接近水域;水源多、水质优良(含氧量、温度、pH、矿物质及微生物),排灌条件好、土质最好是粘质土壤,交通便利、阳光充足、饲料来源广,电力充足。

5、蝌蚪的饲养管理:清池消毒,放养温差不能过大,投饵,57~76天开始变态,在前肢即将展出的阶段为最危险期,第二危险期在后肢发生时。日常管理:定期巡池、及时记录;保持池水清洁卫生;最适水温23~25,降到4°C时开始冬眠;水质保持良好。

6、常见疾病:细菌性烂腮病、红斑病、红腿病、车轮虫病

第十一章蜈蚣又名天龙、百足虫、百脚、金头蜈蚣

1、分类: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亚纲、整形目、蜈蚣科、蜈蚣属。品种:少棘蜈蚣,多棘蜈蚣

2、种虫的标准:虫体完整、无病无伤、体色新鲜、光泽好、活动正常、体长在9cm以上。生长快、繁殖力强

3、交配:间接受精,

4、常见病害:绿僵病,黑斑病、脱壳病,腹胀病,肠炎

第十二章乌龟以腹甲入药,俗称龟板,补心肾、滋阴降火、止血(隐性尿血、子宫

出血)

1、分类:爬行纲、龟鳖目、淡水龟科,变温动物

2、雌雄鉴别:外形同日龄雌龟(800g以上,背甲壳粗糙)比雄龟(300g以下,背甲壳光滑)体大。颜色:雌龟浅黄,雄龟黑、褐色、乌黑。头部雌龟颈窝有斜生的黄色条纹,眼球下有黄点。尾部雌龟泄殖腔内缘与背甲后平齐,无突出,臭味,雄龟的超出背甲。

3、饲料:(杂食)鱼虾螺谷物基础日粮:谷芽粉、鲜蚌肉。以生料喂(压碎浸泡变软)

4、稚龟的饲养管理:暂养池或盆中饲养15~25天后转入饲养池,温度25~30,保证氧气充足,放少量水浮莲

5、常见疾病:肺水肿、水霉病、萎息病

第十三章麝鼠田鼠亚科中体型最大的,水陆两栖

1、分类: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田鼠亚科。草食性毛皮动物的典型代表(软黄金)

2、天然水域中的养育:放养地的条件:食物(水生植物),水域条件充足(不干涸,有深水区和浅水区)筑巢地(浮巢,1.5~2平方米杂草定心柱,筑土墩,楔形70cm高),定期捕猎。放养方法及管理:在晴天傍晚每隔20cm投放种鼠,原笼投料过渡,设专人值班检查水生植物生长,定期检查居住条件,灭敌害

3、常见疾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长牙病

自考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大纲

高纲100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17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 理学 南京农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科学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饲养与管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课程属于畜牧学科的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涉及多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营养与饲养方法以及疫病的防治等诸多内容,应用性较强,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帮助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特点和国内外的养殖与研究动态。 (二)学习要求 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第一篇哺乳类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生产-鹿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鹿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鹿的生活习性 2、掌握鹿的分类、外貌特点、生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哺乳类动物生产--犬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犬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犬的生活习性 2、掌握:肉犬的分类、繁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章哺乳类动物生产-其他兽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doc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1、种用七彩山鸡的利用年限一般为()年为宜。 (1)2 (2)3 (3)4 (4)5 2、绿头野鸭的孵化期为()天。 (1)20 (2)25 (3)28 (4)35 3、母犬一般每年有()个发情期。 (1)1 (2)2 (3)3 (4)4 4、林麝的配种公母比例一般为()。 (1)1:1 (2)1:2 (3)1:5-8 (4)1:10-12 5、狐的妊娠期平均为()天。 (1)20-25 (2)51-52 (3)90 (4)110-120 6、雄性鸵鸟的性成熟期()月龄。 (1)24-30 (2)10-12 (3)18-30 (4)35-40 7、狐的寿命一般为()年。 (1)1-3 (2)4-6 (3)8-12 (4)20-30 8、幼蛇出生后一般经()年达性成熟。 (1)1-2 (2)3-4 (3)5-8 (4)10-12 9、常见的生长速度较快、体大、产肉性能好的大型肉犬品种有()。 (1)圣伯纳犬(2)大丹犬(3)高加索牧羊犬(4)藏獒 10、乳鸽是靠()喂养大的。 (1)玉米(2)小麦(3)大豆(4)父母嗪囊中的鸽乳 二、名词解释 1、特种经济动物 2、乳鸽 3、麝香 二、简述题 1、家养狐狸的饲料种类? 2、七彩山鸡的繁殖特点有哪些?

3、如何进行梅花鹿的选种配种? 4、绿头野鸭的繁殖特点? 5、怎样防治梅花鹿的巴氏杆菌病? 三、论述题 1、肉鸽的一般饲养管理方法有哪些? 复习题(二) 一、选择题 1、七彩山鸡种蛋的保存时间以()天效果最好。 (1)7-14 (2)20-25 (3)25-30 (4)35-40 2、七彩山鸡配种公母比以()为宜。 (1)1:6-8 (2)1:10-12 (3)1:2-4 (4)1:15-18 3、绿头野鸭的开产日龄为()天。 (1)100 (2)150 (3)180 (4)210 4、鸵鸟的种类有()。 (1)非洲鸵鸟(2)美洲鸵鸟(3)澳洲鸵鸟(4)亚洲鸵鸟 5、目前我国人工饲养量最大的一种麝是()。 (1)林麝(2)马麝(3)原麝(4)黑麝 6、日前我国人工饲养用于生产鹿茸的鹿种,主要是()两种。 (1)梅花鹿(2)白唇鹿(3)马鹿(4)水鹿 7、下列哪两种动物在交配时出现“锁进”现象。() (1)犬(2)梅花鹿(3)狐(4)黑熊 8、黑熊的繁殖年限为()年。 (1)5-8 (2)10-15 (3)20-25 (4)40-50 9、选择种用肉犬应以犬的()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品种特征(2)外貌特征(3)健康状况(4)神经类型(5)繁殖性能 10、绿头野鸭的孵化期为()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特种动物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 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

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以水貂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水貂种兽存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年生产水貂皮近500万张;1988-1989年度,因国际毛皮市场大幅度滑坡,我国的水貂养殖业遭受巨大打击,貂场倒闭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貂养殖业又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目前存栏已达600万只以上;但貂皮市场何时会达到饱和,市场的准确需求量是多少尚无人能说清,水貂养殖业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 1.4行业管理相对薄弱,倒种、炒种和欺诈现象较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林业、农业和商业等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 2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1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养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在投资前要做好详细的预算,因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价值上可以将其分为药用动物、裘皮 ( 革) 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本地养殖的特殊品有蝎子、七彩山鸡、梅花鹿、牛蛙、蜗牛、蓝狐 ( 银狐、雪狐) 、獭兔等,笔者针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为准备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提供参考。 1 特种养殖的主要特点及现状 1. 1 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大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 2 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 1. 3 炒种和欺诈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许多养殖户上当受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任何一种动物的养殖要发展成一种产业,都必须经历抓捕驯化、小群饲养、适度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生产四个阶段。受经济、文化、科技、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的经济动物养殖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就同一经济动物而言,其发展现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受饮食习惯及文化的影响外,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和科技发达、自然条件好的国家或地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较快。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历史比较悠久,但由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低等因素,使得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长期处在抓捕驯化和小规模生产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逐步解放和农产品市场的培育,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经济动物及其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经济动物养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种类由少变多,饲养规模由小变大,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良好发展势头。部分经济动物的养殖已经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2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 1 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依据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 2 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 3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养殖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时亦需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同时还要依法符合动物防疫、检疫的要求。例如,对肉用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卫生检疫要依照相关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办理。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特种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驯化、饲养、驯化、繁殖、育种及、疾病防治和产品开发的的课程。是一门结合野生动物资源和家畜饲养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课程的重点在于特种经济动物的驯化历史,方法及产品加工内容,以及怎样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特点,受到动物生产、动物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及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福利与经济动物饲养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 2.掌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3.掌握毛皮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药用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5. 掌握各类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专题。 2.毛皮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3.药用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4.特种经济禽类生产与利用专题 5.肉食类经济动物开发和利用专题。 6.其他特种经济动物的的开发和利用专题。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基本要求,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可采取学生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网站 1. 余四九主编。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1世纪教材 2. 赵万里主编. 经济禽类生产. 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 3. 孙占鹏主编.特种动物生产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0 4. 朴厚坤.皮毛动物饲养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白秀娟.养狐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6. 潘红平.药用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郑文波.特种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家瑞.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9.《中国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置技术》杨嘉实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10.《经济动物学报》,主办:吉林农业大学, 11.《特产研究》,主办: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 12.韩坤,梁凤锡,王树志,中国养鹿学[M]1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504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级生物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掌握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生物 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 和团队精神;具有使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撰写 中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柞蚕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开展柞蚕的分子生物学、种质资源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2.昆虫生物技术及功能基因组 研究昆虫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昆虫功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研究昆虫生理生化及分 子生物学等。 3.蚕业病虫害综合治理 研究蚕业病害的病原及发生规律、传染途径、防治方法等;研究害虫种类、种群动态变 化规律及害虫的综合治理。 4.蚕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研究蚕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柞蚕饲养场建设原理及方法,研究树木生理生态、分 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等。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2—3 年,基本学业年限为 3 年,最长为 5 年。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 1 年。学业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及实践教育(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公益劳动),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 年,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不少于10 学时;其余为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 以导师为主成立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研究生论文工作所涉及的主要领域的专家,必 要时聘请校外教授和专家。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 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 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部。 2.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和必

一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科学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饲养与管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课程属于畜牧学科的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涉及多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营养与饲养方法以及疫病的防治等诸多内容,应用性较强,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帮助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特点和国内外的养殖与研究动态。 (二)学习要求 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第一篇哺乳类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生产-鹿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鹿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鹿的生活习性 2、掌握鹿的分类、外貌特点、生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哺乳类动物生产--犬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犬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犬的生活习性 2、掌握:肉犬的分类、繁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章哺乳类动物生产-其他兽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2、掌握: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繁殖和饲养管理方法,1~2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川农《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本科)》17年6月作业考核

2018春2017秋春川农《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本科)》17年6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饲养绿头野鸭具有的特点是投资省、见效快和()。 A. 收益高 B. 成本高 C. 时间慢 D. 繁殖快 正确答案: 2. 麝产仔集中在()月。 A. 1-3 B. 2-4 C. 5-6 D. 6-7 正确答案: 3. 鸽配种的公母比为()。 A. 1:1 B. 1:2 C. 1:3 D. 1:4 正确答案: 4. 鹿的单公群母配种法的公母比是()。 A. 1:15-20 B. 1:20-25 C. 1:25-30 D. 2:25-30 正确答案: 5. 育成熊的年龄段在()。 A. 3月龄至1岁 B. 5月龄至2岁以下 C. 6月龄至3岁以下 D. 9月龄至4岁以下 正确答案: 6. 人工养殖狐狸的主产品是()。 A. 狐肉 B. 狐心 C. 狐皮

D. 狐骨 正确答案: 7. 雄鸵鸟达性成熟的月龄为()。 A. 6-8月龄 B. 8-10月龄 C. 18-30月龄 D. 40-60月龄 正确答案: 8. 母犬的性成熟是在生后()。 A. 3-8个月 B. 6-12个月 C. 10-16个月 D. 14-18个月 正确答案: 9. 鹿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是()。 A. 巴氏杆菌病 B. 坏死杆菌病 C. 大肠杆菌病 D. 结核病 正确答案: 10. 狐的取皮时间一般在()。 A. 7月下旬-9月下旬 B. 8月下旬-10月下旬 C. 9月下旬-11月下旬 D. 11月下旬-12月下旬 正确答案: 11. 鸵鸟的孵化温度应保持在()。 A. 15-18℃ B. 18-20℃ C. 20-22℃ D. 22-25℃ 正确答案: 12. 北极狐原产于欧洲、北美洲北部和()。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西伯利亚 正确答案: 13. 狐的妊娠期为()。 A. 30-38天 B. 40-48天 C. 50-58天 D. 60-68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考试试题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考试试题姓名:年级:2014级专业:养殖 一、试述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 由于特养动物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加上近年来部分传统养殖项目效益偏低,所以特种养殖已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首选。但是,特种养殖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常规养殖业的补充,在整个畜牧业中,特种养殖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特种养殖是迅速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而事实上,目前我国特种养殖面临的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养殖种类多、乱、杂,引种盲目跟风种源品质差目前我国特种养殖除了肉大、鸵鸟、孔雀、山鸡、肉鸽、鹿等肉用畜禽和狐狸、貂、貉、早獭等毛皮兽外,还有一些宠物、观赏鸟类及药用饲用价值较高的昆虫等。这些仅是实际饲养品种中的极少部分,还有众多经济性状不明显、开发难度较大或是根本不存在产品市场的品种,甚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也被当做特种经济动物来推广,这对特种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外,由于整个行业妙作多于实质,盲目发展,市场波动明显。一个新品种往往一哄而上;盲目引进,忽略专业知识、技术的及时补充,加上农村信息闭塞,市场预测无法实现,技术不到位,风险加大,损失惨重。不少养殖户采用近亲杂交的方式扩大规模,造成品种退化。 ②养殖区域混乱。生产操作缺乏科技性的指导虽然部分特种经济

动物的饲养相对集中在具备适宜饲养条件的区域内,但仍然存在着整体布局混乱缺乏全国统一科学的区域布局规划和指导。由于生产技术的研究少,水平低,养殖环境差,大部分品种没有可依据的生产标准,大多采用原始传统的饲养方法,营养水平不能满足生长和生产的需要,潜在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产品数量下降,质盘降低。由于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多年来特种动物疫病广泛蔓延,甚至有的农场遭到毁灭。此外,近几年来未经国家审定的中试生物制剂广泛流通使用,以及频繁的引种,使得原有的疫病尚未控制而新的疫病又不断侵人。目前,毛皮动物的主要疫病如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等,以及特禽的新城疫、禽流感、马立克氏病、禽支原体病和球虫病等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疫病防治水平低,缺乏配套的饲料、兽药,从而导致疾病泛滥,环境污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饲养管理和产品开发方面科技含量低,造成资源和生产者资金的大量浪费。 ③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忽视综合加工开发利用我国的特种养殖业生产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技术水平落后,尤其是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产的发展,使得系统的产业链无法形成。特种动物产品可以全面开发,可以进行多次增值,诸如开发保健型、滋补型等专用型产品,但目前特种动物的潜在生产力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特种养殖业的出路在于优质产品的深加工和新型系列产品的开发上,所以应广泛开展综合性开发研究。新开发的产品不但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而且可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从我国养殖历史看.国内市场的空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和准备条件

特种动物养殖的特点和准备条件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 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

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以水貂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水貂种兽存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年生产水貂皮近500万张;1988-1989年度,因国际毛皮市场大幅度滑坡,我国的水貂养殖业遭受巨大打击,貂场倒闭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貂养殖业又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目前存栏已达600万只以上;但貂皮市场何时会达到饱和,市场的准确需求量是多少尚无人能说清,水貂养殖业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 1.4行业管理相对薄弱,倒种、炒种和欺诈现象较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林业、农业和商业等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 2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1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养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在投资前要做好详细的预算,因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价值上可以将其分为药用动物、裘皮 ( 革) 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本地养殖的特殊品有蝎子、七彩山鸡、梅花鹿、牛蛙、蜗牛、蓝狐 ( 银狐、雪狐) 、獭兔等,笔者针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为准备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提供参考。 1 特种养殖的主要特点及现状 1. 1 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大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 2 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 1. 3 炒种和欺诈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许多养殖户上当受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任何一种动物的养殖要发展成一种产业,都必须经历抓捕驯化、小群饲养、适度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生产四个阶段。受经济、文化、科技、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的经济动物养殖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就同一经济动物而言,其发展现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受饮食习惯及文化的影响外,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和科技发达、自然条件好的国家或地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较快。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历史比较悠久,但由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低等因素,使得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长期处在抓捕驯化和小规模生产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逐步解放和农产品市场的培育,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经济动物及其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经济动物养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种类由少变多,饲养规模由小变大,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良好发展势头。部分经济动物的养殖已经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2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 1 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依据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 2 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 3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养殖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时亦需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同时还要依法符合动物防疫、检疫的要求。例如,对肉用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卫生检疫要依照相关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办理。 2. 4 充分了解市场,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总复习

?第一章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总复习) ?特种经济动物:是有别于传统的养殖业而言的,指除家畜、家禽和家鱼以外的其他有较大经济价值且不同程度被人工驯养又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各种野生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以特种经济动物作为饲养对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产业称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研究特种经济动物的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品种特征、养殖技术、产品利用和疾病防治及其相关联学科知识的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可按其经济用途、自然属性分类 ?鹌鹑(quail)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古称鹑鸟、宛鹑、荞鹑,简称鹑。 ?鹌鹑的驯化和饲养起源于日本。 我国是野鹌鹑主要产地之一,饲养野鹌鹑的历史悠久 ?鹌鹑是特种经济禽类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周期短?鹌鹑肉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肥胖症患者食用。 ?人工孵鹌鹑只需17天即可出雏,一对鹌鹑一年可繁殖4-5代,一年可扩大到千只以上。 ?鹌鹑开产早,只需45天左右 ?在产蛋家禽中,鹌鹑首屈一指,被称为小型“产蛋机器”。 ?鹌鹑是一种野生候鸟,是一种早熟性鸟类。 ?鹌鹑形似雏鸡,雌鸟重于雄鸟。 ?成年鹌鹑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0—22℃。温度低于15摄氏度和高于30摄氏度,产蛋率下降。 ?鹌鹑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鹌鹑食量小,代谢旺。 每只鹌鹑从孵出到产蛋,仅耗750g饲料,但鹌鹑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鸡高。?日本鹌鹑系利用中国野生鹌鹑为育种素材,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中国及印度一带。 ?日本鹌鹑成年公鹑体重110g,母鹑130g。35-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50-300枚,蛋重10. 5g。 ?朝鲜鹌鹑系由朝鲜采用日本鹌鹑培育而成,形成了龙城品系和黄城品系,成年公鹑体重125-130g,母鹑约150 g。45-5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70-280枚,蛋量11.5-12g左右。 ?中国白羽鹌鹑由北京市种鹑场、南农、中农等单位培育的。成年公鹑体重145g,母鹑体重170g,开产日龄45天,年平均产蛋率80%-85%。年产蛋量265-300枚,蛋重11. 5-13.5g。但产蛋性能明显超过同期朝鲜鹌鹑。 ?种鹑无论公母都应选择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 ?雌鹑的选种标准是体格健壮,活泼好动,食量较大,无疾病;腹部容积大,耻骨间有两指宽,耻滑顶端与胸骨顶端有三指宽,产蛋力则高。 ?雌鹑的选种产蛋标准是,按雌鹑开产3个月的产蛋量推算,年产蛋达250个以上者为好,年产蛋率蛋用鹑应达80%以上,肉用型的也应在75%以上。月产蛋量24-27枚以上者为佳。 ?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课程论文

特 种 经 济 动 物 养 殖 课 程 论 文 题目:肉鸽保健砂的作用与配合方法 班级:网络技术13-3 学号:132108341 姓名:钱仁伟 时间: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

背景: 肉鸽也叫乳鸽,是指4周龄内的幼鸽。其特点是:体型大、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高级滋补营养品。肉质细嫩味美,为血肉品之首。经测定,乳鸽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氨基酸总和高达53.9%,且含有10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肉鸽性成熟早、繁殖较快、生长迅速。鸽龄5~6个月便可配对繁殖,种鸽每对每年可产乳鸽8~12对,而乳鸽只需经25~30天哺喂即可出售,体重可达500~750克。肉鸽饲养周期短、周转快、投资少、见效快。饲养肉鸽要求的房舍、设备简单,规模可大可小,饲料消耗少,每对鸽日耗粮最高不超过100克,主要以玉米等原粮为主,不用加工,价格便宜,饲料原料方便易得,饲养成本低。购入种鸽当月即可见效益。肉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疾病少,具有饲养管理技术简单,养殖收入高且收入稳定,风险小的优点。 保健砂是养好笼养肉鸽必不可少的物质,它能维持成年鸽的健康,促进仔鸽生长,防止肉鸽软骨症和产软壳蛋、薄壳蛋、破壳蛋等。保健砂能补充鸽子在饲料中不能摄取到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并且非常有利于鸽子的消化。 而不喂保健砂的鸽子,生长繁殖缓慢,严重的会出现营养代谢病。笼养鸽不喂保健砂,不仅生长繁殖停止,还会慢慢消瘦死亡。配好保健砂,使日粮的营养价值趋于完善,是养好鸽子的关键技术之一。 保健砂的配方很多,每个鸽场都有自己的配方,而且互相保密,其中的成分有的有十多种,有的仅有几种,每种成分在配方中的百分比差异很大。 为了帮助养殖者配置出合适自己的保健砂,特地写这篇论文经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6173)自考资料

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出家畜、家禽和家鱼以外的其他有较大经济价值且不同程度被人工驯养又能进行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包括:兽类、禽类和其他类。 养殖意义:1提供产品满足人们物质需要2增加出口创汇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3发展农村经济4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维持生态平衡。 兔 生活习性:昼伏夜出夜晚采食,合群性差争斗行腔,胆小怕经系安静,视觉退化嗅觉发达,怕湿热喜清洁。 采食性:草食性、肯食性、挑食性、惯食性、食粪性。 生长特性:生长发育快周期短,出生时闭眼无毛,4天张毛12天睁眼20-30天吃饲料。 繁殖特性:1繁殖力强3-6月性成熟,妊娠期30-31天四季均可,一胎多仔。2刺激性排卵, 3假妊娠:母兔在寿性刺激后排卵而未受精,但仍出现乳腺膨胀泌乳、衔草筑窝、不接受公兔交配等妊娠反应症状。公母比例1:8-10人工1:100-150利用年限3-4年。发情周期8-15天。 种公兔的饲养管理:1、种公兔的饲料要营养全面2、保持日粮营养均衡,配种前三周,应适当增加精饲料3、应加强运动,多晒太阳4、留种用公兔,应在三月龄前后就开始分笼饲养,一兔一笼5、配种时,应把母兔捉到公兔笼内6、要合理使用公兔。配种次数成年公兔每天两次为宜。初配青年公兔,每天一次为宜。连续配种两天,最好休息一天7、换毛期不能配种8、夏季配种最好在早、晚进行。冬季在中午进行。喂食前后半小时不要配种。

种母兔的饲养管理:1、空怀期:看膘喂料保持七八成饱2、妊娠期:看胎喂料,要做好护理工作,防止流产、早产和死胎的发生。做好产仔准备工作,洗刷消毒。3、哺乳期:自分娩到仔兔断奶一般为35~40天。做到看奶喂料。产后20天泌乳高峰,增加精料。 仔兔的饲养管理:仔兔依生长发育特点可分睡眠期和开眼期两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 1、早吃奶,吃足奶2、防寒防暑防鼠害。3、抓好开食补料工作4、做好产箱和兔笼卫生5、适时断奶(一次/分期断奶法)断奶时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 青年兔的管理:3-6月龄称青年兔或后备兔。1、分群饲养2、限喂高能量饲料,以清粗饲料为主、经饲料为辅3、定时限喂少喂多餐4、控制环境5、卫生防疫(防口腔炎、肺炎、感冒、球虫)6、加强运动、适时上笼、防止早配、乱配。 灵猫 妊娠期70-90天,6月分泌香膏,因素:体质年龄饲料生理。、 黄鼬 8-10性成熟。妊娠期34天5日长毛1月睁眼。。哺乳期45-50天,取皮11月至2月。 竹鼠 地下洞穴生活、胆小厌光,喜在阴暗、凉爽、幽静无污染环境下生长。野性动物,以竹、木、茎、秆为食。药用肉、脂肪、血、胆、牙。 竹鼠春夏发情旺季,妊娠期59-61天,3天张毛7天睁眼30-40天断奶。

XX科技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XX科技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二十一世纪蚕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树立献身事业、献身科学的精神;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开拓创新精神;遵纪守法,思想品德优良。 2. 系统掌握本学科及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牢固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摘要,并能进行日常会话;能较熟练地使用微机进行文字和数据处理,掌握一门高级语言,初步掌握网络技术;具有从事本专业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技术指导、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2. 病理与病原微生物 3. 特种经济动物营养调控 三.学习年限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校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硕士研究生学制最短为三年。 四.课程设置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至少为30学分,一般不超过34学分。

课程分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种。 (一)学位课(共20学分) 1.政治理论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 自然辩证法2学分 2.第一外国语 基础外语4学分 专业外语1学分 3. 动物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技术4学分 4. 细胞生物学3学分 5. 动物试验设计2学分 6. 特种经济动物研究进展3学分 (二)选修课(至少10学分) 硕士研究生必须根据所选定的研究方向,由导师指定学习3~4门有关课程作为方向选修课,硕士研究生也可按本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学习需要,自选2~3门作为一般选修课,征得导师同意后,计算学分。 1.研究生班讨论(必修)2学分 2.第二外国语(第一外国语为小语种者必修)2学分 3. 动物遗传资源学或植物遗传资源学2学分 4. 动物育种原理与方法或植物育种原理与方法2学分 5. 蚕病研究进展2学分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试卷

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特种动物养殖技术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15分) 1、目前我国人工饲养量最大的一种麝是()。 (1)林麝(2)马麝(3)原麝(4)黑麝 2、日前我国人工饲养用于生产鹿茸的鹿种,主要是()两种。 (1)梅花鹿(2)白唇鹿(3)马鹿(4)水鹿 3、林麝的配种公母比例一般为()。 (1)1:1 (2)1:2 (3)1:5-8 (4)1:10-12 4、狐的妊娠期平均为()天。 (1)20-25 (2)51-52 (3)90 (4)110-120 5、狐的寿命一般为()年。 (1)1-3 (2)4-6 (3)8-12 (4)20-30 二、填空题(32分) 1、梅花鹿是一种()食性动物。鹿茸的生长期在()月份。 2、梅花鹿(母)的性成熟期为()天。梅花鹿的配种季节在()月。梅花鹿的产仔季节是()。 3.林麝是()食性动物。我国麝种有()()()()()。林麝(公)泌香期在()。 4、林麝性成熟期为()个月;发情季节()配种季节在()月份。;妊娠期()天,产仔季节在()。 5、水貂性成熟期为()个月;发情季节()配种季节在()月份。;妊娠期()天,产仔季节在()。 6、狐是()食性动物。狐的寿命为()年,繁殖年限为()年。 7、狐的配种方法有()()。幼狐的性成熟期为() 8.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狐种类有()、()()及()。 三、名词解释(15分) 1、特种经济动物 2、麝香 3、鹿茸 四、简述题(30分) 1、梅花鹿的饲料种类? 2、怎样防治梅花鹿的巴氏杆菌病? 3、狐狸的生活习性及食性特点? 4、养麝的常用饲料有哪些? 5.如何搞好林麝的饲养管理工作? 6.如何保存麝香? 五、论述题(8分) 1、提高林麝繁殖力的措施有哪些?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现状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趋势 林学院水保二班孙高强20102039 近年来,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新兴的一支养殖大军,其特点是种类多、范围广、经济价值高。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已经成为城乡市场消费的热点,成为广大农民寻找的新出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新亮点,但在中国,它的发展还不是很健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现状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呈现的态势是:品种多、发展快、利润丰。 目前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品种达到了200多种,在改革开放前,只有少量的饲养,近年来特种养殖进入大发展阶段,每年都有很多品种和很多人进入特种养殖行业。由于特种养殖技术高、风险大、数量少,因此其中的利润相对于传统养殖业而言十分丰厚。 二、存在的问题 1、种源问题 种源是养殖业的源头,优良品种是基础,而特种经济动物的驯化时间短,对种的选育和改良方面水平较低,动物群体中近亲繁殖问题尤为突出,品种退化严重,再加上部分养殖户急功近利,以次充好,造成特种养殖产品质量下降,达不到标准。 2、饲养技术落后 特种养殖的发展历史短,品种繁多,而专业的研究机构和人员严重的缺乏,导致生产中很多的技术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加之特养量的发展速度与相应的技术发展速度不匹配,管理方法滞后等,导致特养的风险很大。 3、饲养规模小 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一般以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养殖户通常采用养殖畜禽的方法养特种经济动物,有的依据其他养殖户自己的养殖经验养殖,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养殖户开始饲养时,技术、饲养方法、饲料、管理、药物等有关配套的要素发展速度很慢,经常被一些问题难住造成亏损。同时,产业链不连续,即使养出来,也不能加工,直接卖也不方便等。 4、盲目的炒种、炒作 目前特种养殖业仍处于自发发展状态,不受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协调管理,与相关产业也缺乏紧密配合,信息交流尚处于借助报刊、会议的交流阶段。相当部分养殖户了解的所谓信息,大部分来源于炒种者的广告,而部分人发财心切业,一旦发现或者在当地饲养成功某个品种后,就盲目地、大肆地做宣传、登广告倒种、卖种。 5、产品深开发不够,各种深层次的潜在利用价值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我们国家大部分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户基本停留在肉用的整只活的卖出去,蛋用的卖蛋,毛皮兽取皮卖原料皮等的原始阶段,缺乏产品深加工的能力和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