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下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下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下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下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下的理解

摘要:马克思说“实践出真知”。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创作了《实践论》。那么什么才是实践呢?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又该何去何从?

关键字:实践马克思主义当代大学生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区别于其它以往的哲学观点,有鲜明的独特性。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因此,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感性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在改变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讲的实践就是人们所从事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并使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和解放的社会历史进程。

二,实践观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扬弃和超越。马克思既不把实践看作是纯思辨的理念活动,也不认为实践只是饮食男女等物质活动,而是把它理解为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他立足于劳动生产的基础上,阐明这种现实的感性活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活动。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并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而劳动充当着感情媒介的作用,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他在《资本论》中对劳动过程作了深刻的剖析,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古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作为人身外的自然界是物质的,人自身(作为劳动力)也是物质的,

人与自然之间的传导物——工具,也是物质的。因此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是客观的物质过程。

总之,感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费尔巴哈不满意黑格尔的抽象思辨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不是把感性看作是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因此,甚至连人的感觉的社会性,他也不能理解。马克思认为,人性的感觉,各种感觉的人性,都是凭相应的对象,凭人化的自然,才能形成。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的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不理解这一点,费尔巴哈就不可能成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2)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人活动是有意识的。十分清楚,实践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而进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主体活动和自主活动。其特征是:

第一,任何实践的过程都是人借助一定的手段,不仅改变客观对象的形式,让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对象中实现了预定目的过程。

第二,从实践的手段来看,一定的手段(即生产工具)体现着人类理性机巧,以及人类本质力量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

第三,实践体现人的内在尺度和事物外在尺度的统一。作为现实的人的自主活动,实践蕴含着人的全部智、情、意的内容。

3)实践是社会历史的过程

实践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变换活动,表现出人的自觉能动性,更重要的,它是社会历史的过程。实践体现着自然过程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理解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恰恰是理解两者双重统一的关键,这一点是崇尚自然的旧唯物主义者所不了解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其不彻底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首先表现为自然生成为人的历史过程。人不是单纯自然选择的产物,而是通过实践劳动而生成的。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首先表现为自然生成为人的历史过程。人不是单纯自然选择的产物,而是通过实践劳动而生成的。

实践的社会历史过程性还表现在,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始终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马克思讲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正是指人和

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劳动生产实践。事实表明,人对自然的关系即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着的。离开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对自然的物质变换活动就不可能进行。“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性’”。

人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实践这一概念反映的是人类作为系统存在的主要运动形式——生产方式的发展。回顾人类历史, 如果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那它就是实践, 实践作为不可思议的“系统工程”使得个人相对淡化犹如一瞬而逝的流星, 除了极少数代表, 大多无从留下丝毫符号化的信息, 几代人之后更是如此。既或每个人都能够留下些个人痕迹, 那也会因为难于检索而失去意义。然而无数的无闻平凡的个体,恰恰是实践的前提。个人与实践这庞然大物的关系, 如同你我他的人体细胞与相应人体的关系——细胞为人体机能提供着前提, 但细胞的新陈代谢与被视为系统的相应人体的新陈代谢, 似乎不存在可比性。也可以被视为系统的单个细胞, 与人体细胞不能等量齐观,后者不具备独立方存在的意义和可能。在某些哲人眼中, 个人是互相独立的主体, 顺理成章地也将各主体实践的拼盘与人类系统意义上的实践混为一谈, 这相当于将细胞与人体混为一谈一样, 势必将思维导入歧途。

那种把个人主体实践当成独立于人类系统实践的执着性, 无异于视菜市场的猪肝为实实在在的猪器官, 他们混淆了不同的运动存在形式, 忽略了菜市场的猪肉、猪肝早已与猪的内涵无关。个体意义上的实践与系统意义的实践都被称为实践这正与个体意义上的人与系统意义上的人都被称为人一样,使得人们观察自身时无所适从, 大众哲学认为,上述实践或人个体与系统绝非单数与复数的关系而是系统的“细胞”与人体“细胞”之间的关系。如果将系统意义上的人和实践记做人和实践或许有助于摆脱窘境。如果说启用实践, 以更科学地约定实践的内涵,那么实践的“外延”就应从大众哲学的基础理论淡起。

信息的物质性或客观性信息, 是大众哲学认识论的基点。实践作为大众哲学的范畴之一 , 所反映的是人的物质性信息, 并构成大众哲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大众哲学是实践概念的基础和“思维程序软件”。

世界的统一性在其物质性,没有无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及其相应的运动存在形式、空间存在形式、时间存在形式是一统一体, 这四者是

四而一、一而四的关系, 人们只能从观念上而不能在实际中将其区别开。

存在的必然是已经发生的, 大众哲学认为存在在时态上只有过去时, 所谓现在时其实质仍为过去时。与将来时相对应的只能是存在的可能性——或为现实的可能性, 或为虚假的可能性, 不论哪种情况毕竟还不是存在。与可能性对应的是假说,现实的可能性对应于积极假说,虚假的可能性对应于浪漫假说。

物质以时间存在形式为前提这就意味着物质存在表现为过程。过程如果被理解为时间的“函数”那么作为时间变量的不同“函数值”意味着不同或不尽相同的客体。

人之初是由准人类的个体通过排列组合成最初级的社会结构才得以正式“注册”世界之间也是由不分彼此的最基本物质单元——夸克和电子,按照客观规律排列组合为最初的元素。人类历史过程可以理解为最初级的社会单元按照客观规律, 逐级排列组合发展的过程,而大千世界也可以理解为最初时元素, 按照客观规律, 逐级排列组合演化的过程。

通常所说实践的主体是人, 而大众哲学认为, 实践与人之间, 即人类实践与人类系统之间, 不宜硬性划分主体、客体。实践是人的运动存在形式, 没有无人的实践, 也没有无实践的人。恩格斯所说的最高的运动形式—社会的运动, 指的就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恩格斯以社会表述人还有其更深的涵义—社会是人的空间存在形式。人—实践—社会—时间—信息是五位一体的。这同样也只能从观念上而不能在实际中将其区别开。

单个人尽管被某些哲人奉为“主体” , 但这“主体”既没有独立的运动存在形式, 也没有独立的空间存在形式从系统观点出发, 人才是真正的主体, 而且这主体也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进步。实践或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兴未艾, 如果以人均耗能为参照当量,那么原始人的漫长历史相当于“慢放镜头” ,其时间存在形式不过相当于常速的一瞬。这或许就是科学工作者所说的物质的时间存在与速度成正比。无论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并非是划一的, 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平衡, 意味着相应主体在质量上的差许。单个人作为系统的“原子”或“细胞”其存在价值以相应上体的实践形态为指归。就如末代皇帝他作为人类一员的性质并不以其个人消费为衡量标准而要以系统实践主体的性质为指归平民溥仪比皇帝溥仪在人性上的进步不过是主体性质进的折射反映。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上的不平衡一国之内地区与地风之问在经济卜的不平衡意味着相应系统主体的性质有别意味着相应系统主体在时间存在形式上的不平

衡。在实践或生产方式相对停滞的情况下,“个人奋斗”相当于“座号”的调整,只有在与新生的生产方式萌芽相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个人的完美。

如果说地球的运动应以太阳系的运动为主体, 那么个体人的性质也应以具体的人为体。换句话说, 个体人的性质是作为具体人运动意义上的存在, 即作为具体实践意义上的存在。你我他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实践意义上的存在。有些人习惯以关键人物解释历史, 既或如秦皇汉武也同样是环境所造就的, 即由相应具体实践所造就的。由秦皇汉武充当相应具体实践的特定“角色”是种偶然, 但特定“角色”本身却是必然没有秦皇汉武, 也会有其他人被推上同一“舞台”。

单个人相当于具体人的“细胞” , 然而个人终究不同于细胞, 你我他并非纯被动地充当特定的“角色”。不妨将“角色”引伸为剧场内的不同座号, 虽然座号都是给定的, 但不同座号上你我他却可以是随机的。你我他或许始终为某一“座号”所束缚, 你我他也可能不断地调整“座号”。

实践, 即生产方式的发展, 作为客观过程, 显然有其内在规律性。通过对自身客观信息的反思, 人们也在逐步深入地认识客观规律适应客观规律, 并且尽可能地按客观规律力、事。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归根到底, 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不管人们是否理解和使用实践这一概念, 但是其所反映的现实——人们所客观从书的活动,均为系统运动意义上的活动——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实践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 排列组合的深度有别, 给定的“角色”有别反过来讲任何给定的“角色”均会与相应的实践发展状况相同步。与今天相比, 上一世纪的人有其特有的局限性与不太远的将来相比今天的人也会显示出其特有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既表现为一观的也表现为客观上的人们不可能穷尽客观规律人们也不可能兑现所谓人的无限创造力。某些哲人以所谓精神“实践”衬托物质实践的不足道把所谓内宇宙的无限创造力想象成随时可以兑现的支票, 用以突出所谓个人的主体地位。然而在现实中, 实践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既使在精神领域也不会出现超前的奇迹。正像前人所设想的蓝图很少能与今天的现实相吻合一样, 哲人有关未来的想入非非基本上也是无源之水。就物质实践而言, 今天所呈现的排列组合多样性是依赖前一轮的排列组合为基础的同时今天的排列组合又为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提供着基础对于务实的实践者而言, 再以后的几轮排列组合应属于后人所关心的问题。这一原则对于精神领域同样有效, 正像原始人无从想象飞船腾空一样, 我们也无从想象将来的共产主义自由人将把实践推向怎样一种高度。

实践是你我他的共同“名片” , 也就是说, 只有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 你我他的“人性”才会相应“水涨船高”。投入到社会发展进程中, 那么你我他将会对此有更深的体会——人即实践、实践即人。

当代大学生的实践

自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中国从落后走到富强,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这正是无数中华儿女将自己融入为国争光的红河中,不断实践的产物。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来说,该如何选择自身的选择自身的实践呢?

当今时代虽是繁荣盛世,然而于国于己都存在很多问题.南海争端日益严峻,台海问题不得解决,中印竞争日渐焦灼,西方利益集团虎视眈眈,微妙的国际形势让我国多年来如履薄冰.而反观国内情势,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观,社会观的改变并没有得到最好的沉淀,日益浮躁的社会气氛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让无数青年成为这个社会最为迷茫的一代,蚁族,富二代,二奶,这些新生名词不断涌现,也让十字路口的青年们不知何去何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的确立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实践之源,使我们的实践能够从根本上引领社会的发展。所以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应该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价值的反映和判断,并影响自己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等。价值观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指导人们价值活动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一般思想原则。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使得价值判断标准不一,使人们的思想出现混乱,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困惑(二)价值取向多元化,且趋于务实

二、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上的价值观念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会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如此敏感,使他们必然站在社会发展的前列,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社会

赋予大学生如此重托,因此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将决定其实践的方向。那么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使自我价值服务于社会发展?

(一)什么是自我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指客体所具有的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的特性。所以人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对社会、他人(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具有两重性,人作为价值的主体是指他有人的需要和享受的满足;人作为价值的客体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社会实践去创造价值,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自我价值是指个人通过社会实践去创造价值,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个人的行为和活动是置身于社会之中的,因而个人的价值归根到底是个人的社会价值的一种个性体现,而不可能存在游离于个人的社会价值之外的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只有具有社会价值的人,才会具有崇高的自我价值。

当代大学生是积极进取的一代,他们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又是非常务实的一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有“生存、成才、发展”的要求,而崇尚自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特征。他们渴望能在社会上体现自身价值,他们渴望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但他们有时候不能深刻地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保证。

(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价值的最根本特点是实践创造性,所以人的价值是在实践中由潜在的价值向现实的价值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和个人处境不同的制约,会产生极其复杂的情况。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其中主要一点是看他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的程度,即他对社会所作的奉献(包括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大小来定。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

所以大学生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人的价值离不开社会,归根到底不能脱离社会去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我们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必要性,其主要是指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我们强调社会、群众、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尽可能地为社会、群众、集体的利益和需要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我们提倡有社会责任感的、努力为社会作贡献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在社会利益和个人

利益发生矛盾时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提倡为人民服务,从而在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大学生要提高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还必须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同其内在的文明素质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其认识能力、创造能力就越强,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就越大。创造的社会价值越大,对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也就越大。由此可见,大学生虽然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一个人仅仅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乐于奉献的精神,高度的社会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才是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这才是正确实践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

[2] 百度百科(有删节).http:https://www.doczj.com/doc/c44262952.html,

[3] 人民网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其明确的指出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主要有实事求是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以及走广大人民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最近,我们就马克思主义展开了一些实践调查和实践,如下: (一)调查——网络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

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557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道德观念隐藏在染指结构的黑箱里面,难以直接评价、判断。具体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上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路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收到网上想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母语”文化遭受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占90%以上的信息时英文文化在网络上取得霸权的地位,从而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溺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 二,青年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的行为普遍。调查显示:86.3%的同学看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见过网络不文明的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35%的大学生曾经在QQ或论坛上对别人的进行恶意的攻击和散步虚假的信息。 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群体,是中国新世纪的希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哲学专业本科学年论文 姓 名: 陕修元 学 号: 0901002 年 级: 09级 院 系: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专 业: 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变革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实践,应将实践的观点贯穿到认识社会历史的全过程中。实践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对以往哲学历史观超越的实质。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源于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根本标志就是以实践观为其首要和基本观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种唯物主义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它把主体——人的能动性提到首要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其显著特征是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一个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其中,从而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其次,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和消失;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出现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分化世界,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活动。 第一,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把整个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深究种感性活动不断改变着外部自然界,同时也不断改变人自身的自然。原始人以最初的感性活动,使用最粗陋的石器工具割断了人与自然母体之间的天然“脐带”。古人在较进步的感性活动基础上,发明了文字符号的形式,将人类生存的经验方式变成为理性的精神产品保留下来。依靠它,人类逐渐由定在走向他在,由自在走向自为,由自发走向自觉。在现代人的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高度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能思考地球以外的生存价值,把人的生命意义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所有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证明“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第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任何实践的过程都是人借助一定的手段,不仅改变客观对象的形式,让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对象中实现了预定目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规定 (一)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每一个商品(产品或生产工具)都等于一定劳动时间的对象化。30/89 货币是对象化的交换价值30/95 货币是作为一般对象的劳动时间,或者说,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是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时间。30/118 对象化——化身 交换价值关系——商品作为彼此相同和彼此可以相等的劳动时间的化身的关系——包含着矛盾,这种矛盾在与劳动时间不同的货币上取得了自己的物的表现。30/118 对象即是自己的他物: 在货币中,交换价值作为某种他物同商品对立。30/139 货币是一种在特殊材料、特有的商品上独立化的存在。30/139 交换价值表现在对象上:交换价值表现在同交换价值相对立的货币的规定性上。表现在货币规定性的交换价值就是价格。在价格上,交换价值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30/139、140 货币与个人的对象化 在货币(交换价值)上,个人的对象化不是个人在其自然规定性上的对象化,而是个人在一种社会规定(关系)上对象化,同时这种规定对个人来说又是外在的。30/178——30/179 动物活动无对象 对象性:主体的本质力量表现为物的形式,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为对象,从而使物具有主体的属性 对象化:对象是主体力量的物的化身,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为对象 因此,对象不是任意的他物,而是与主体对立的他物,是主体自己的他物 因为是自己的他物,所以,主体可以从对象反观自身 1.客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 2.实践活动指向一定客体即指向一定对象 3.实践活动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 4.实践活动的结果具有对象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专业:马化姓名:陆剑峰学号:120510020004 摘要:人们在研究和探讨实践的观点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实践本身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去分析和探讨,但是这样难免有所偏颇,不能全面理解实践观点的真正内涵,同时与马克思对于实践观点的本意可能有很大的出入。故本文力图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解出发,重新解读实践观点的历史意蕴,同时也揭示出其方法论意义和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实践、方法论意义、当代价值 一、实践的定义 谈论实践的观点,首先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哪些基本的属性,实践具有哪些重大的作用,以及实践与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全面搞清楚实践本身的深刻含义以及它与认识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运用实践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现实生产生活。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 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物质性:就是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客体、手段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

践的结果引起的客观世界的变化,也是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客观实在: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也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自觉能动性:即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社会历史性:即实践一开始就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都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包括三中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还有精神生产实践。人类总是通过实践在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自身。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对实践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反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者要想达到对客观世界改造获得成功,总是要经历实践,然后获得认识,通过获得得感性认识去指导实践,然后再获得对于事物更为理性的认识,接着再去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以至于不断完善认识,获得真理,并且指导人们不断的取得实践的胜利。二、实践的观点的内涵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摘要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用科学的实践观指导生活,明辨真理,批判创新,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社会生活 马克思的实践强调主体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实践理解人,自然和人类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明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物质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与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自觉地能动性,只有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意义。实践也具有社会历史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在实践中创造了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也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认。实践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并且发展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在实践中产生,实践创造了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社会活动制约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人类社会。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自然界是自发运动,独立于人的客观世界,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课程考核论文院(系、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年级: 2011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姓名: 宋艳冰学号: 2011120046 密 封线 任课教师: 一、命题部分 二、评分标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您确定的评分标准详细评分,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注1:本页由学生填写卷头和“任课教师”部分,其余由教师填写。其中蓝色字体部分请教师在命题时删 除。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注3:试题、评分标准、评语尽量控制在本页。 :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注4 第 1 页共 8 页 密封线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艳冰 提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是对一切传统哲学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建 立了崭新的哲学体系,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我国改 革开放这个大实践,我们更加深切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实践马克思主义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是主体通过中介(手段、方法和思想等)探索和改造客体并以实现主体目的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本质活动。其根本含义是指“人的活动、实践的观念活动、实践思维方式、实践逻辑”[1],其特征是“人类现实的感性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人类社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初步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终形成。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科学的实践观念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诞生的标志,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统的旧哲学中脱颖而出,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大厦,就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建造起来的,是这一实践观在各个领域里延伸的结果。科学的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哲学生成的手段。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就不可能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也就不能够深刻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何一项基本原理。 有些人不认识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他们把实践只看作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只讲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这是非常片面的。实践范畴决不仅仅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它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如果没有科学的实践范畴,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将是不可理解的,离开了科学的实践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命题就失掉了灵魂,就和旧哲学命题难以区分。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为着解放全人类的目的对以往的旧哲学进行清理的结果。一切过去旧的哲学都是立足于社会上的有钱有势的剥削统治阶级,唯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立足于整个社会的人类的解放。只有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无产阶级才能承担起人类解放的使命,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站在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一面,对于维护剥削和压迫的旧哲学展开无情地批判,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产生的动力。

旧哲学发展到德国古典时期,两个基本的派别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达到了最高的水平。黑格尔是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费尔巴哈则是旧唯物主义的最高代表。马克思对旧哲学的清理,就是通过对于上述两家哲学的批判实现的。 马克思早年接受了黑格尔的哲学,但是他始终不是一个正统的黑格尔派,因为立足点是不同的。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虽然包含着理性具有能动性的积极因素,但是他把实践看作是理论的活动,认为通过哲学批判的实践就可以解决社会的矛盾,马克思认为这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看到,单是思想的力量是不能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的,社会矛盾必须通过物质力量来解决。马克思以此为基本思想展开了对黑格尔的批判,阐发了自己的新观点。他认为,思想批判能超越旧社会的思想范围,但不能改变旧秩序,改变旧世界只有把思想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展开“肉搏的批判”,才能战胜敌人。他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0页。)这表明马克思看到了物质力量对于改造世界的伟大作用,物质力量来自何处?就是来自广大的群众。群众需要用先进的理论把他们武装起来,才能形成摧毁旧世界的巨大力量。 对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不满使马克思转向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是不久马克思就发现,费尔巴啥的哲学声称以人为中心却不了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谈谈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 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 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 断进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 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一切要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是我们 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 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 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 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 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 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 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 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 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 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 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 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 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 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 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 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 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 等等。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 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 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 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 社会实践。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人类总是通过实践在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自身。 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实践基本形式。科学实验包括自然科学实验活动和人文社会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所不具备甚至是不能代替的特点,科学实验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为目的,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是为改造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因而也是一种准备性活动。因此,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成为其他实践形式的指导者,甚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领跑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 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我们可以看到, 实践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也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实践的历史和实践造成的结果, 即现存世界,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 也是人的认识论, 马克思实践 哲学就是感性的认识论。认识论不是什么主体对不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客体的镜式反映和摄影 , 认识活动不是脱离生活得客体在人脑中的投影, 它直接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也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深入的认识, 用我们的所想所思去付诸于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实践观, 列宁和毛泽东则立足于现实的人类实践, 进一步阐明了实践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和基础地位, 为科学实践观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总结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 (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3.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②社会关系实践。是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③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1、本质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谈谈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 否的唯一标准 . 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 断进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 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 提升认识 ,发展认识 .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深入了解群众 ,一切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意义 ;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 原则 ,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 它通过运动表现 出来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 可分割的 .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 尽的 .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 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 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 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 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 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 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 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 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 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 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 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 等等。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 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 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 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 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本文阐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大体内涵,最后阐述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3.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②社会关系实践。是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③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