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压力容器(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压力容器(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压力容器(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压力容器(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压力容器(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作用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都属于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规定的特种设备范畴,为了加强对这一类设备的

操作、维护、保养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制

度。

2、管理职责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公司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为机

模部,机模部部长(或设备主管)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

安全管理员。

3、设备前期管理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这类单位必须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2)压力容器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这些资料都将被列入压力容器的档案管理,妥善保管。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

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4)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必须经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检验合格并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5)公司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4、设备安全使用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3)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在对在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公司应当对在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5、事故处理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制定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严格遵守执行。

(2)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

投入使用。

(3)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发生事故时,公司按照《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高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特种设备科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6、报废管理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办法a I时'间H 卜/ / 1 / 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压力容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安全有序的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压力容器包括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灭菌设备、气瓶和液氮存储设备等各种设备。 第二章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第三条正确和合理地使用压力容器是提高压力容器安全可靠性、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第四条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并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安全性能要求,负责对学生使用压力容器的培训。 第五条使用单位须依据压力容器的有关法规和操作手册,编制本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使用单位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每年将压力容器数量、变动和使用情况的统计报表报送校资产设备处。 第七条使用单位须做好压力容器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的检查,做好压力容器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工作,压力容器受压部件的重大修理和改造方案须按相应程序报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 第八条发生压力容器爆炸及重大事故,须迅速报告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和校资产设备处,并立即组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填写《压力容器事故报告书》,报送当地安全监察部门和主管部门。

第三章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第九条 建立和有效地执行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 度是确保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的基本条件。 第十条 使用单位须建立压力容器管理责任制。各使用单位除由 技术负责人对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外,还应根据使用单位所使用 容器的具体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压力容器的专职管理人员应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认真履行下列职责: 1. 具体负责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执行有关压力容器 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定。 负责压力容器的登记、建档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 作。 负责组织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 及 仪器使用证的发放工作。第十一条 使用单位须建立压力容器操作责任制。每台压力容器都应有专职 的操作人员,压力容器专职操作人员应具有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所 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经过技术考试合格。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履行 以下职责: 1.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正确操作使用压力容器。 2.认真填写操作记录。 3.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压力容器经常保持良好的技 术状态。 4.经常对压力容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操作条件不正常时 及时进行调整,遇紧急情况应按规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向上级 报告。 2. 参加新进压力容器的验收和试运行工作。 3. 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 5. 监督检查压力容器的操作、维修和检验情况。 6.

氧气、乙炔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氧气、乙炔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氧乙炔气瓶安全管理,保证安全使用,保证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部门氧乙炔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二、储存和使用: 1、储存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1)、应置于专用仓库储存,氧乙炔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仓库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它热源;仓库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之射; (3)、空瓶与实瓶两者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氧乙炔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灭火器材; (4)、气瓶放置整齐,并配戴好瓶帽。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应朝向一方,垛高不宜超过五层。 2、气瓶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2)、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米以外;盛装易引起聚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并应避开放射性射源; (4)、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 (5)、夏季应防止曝晒; (6)、严禁敲击、碰撞; (7)、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8)、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9)、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应小于0.05MPa (10)、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气瓶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11)、使用气瓶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气瓶一般安全知识。

三、确保气瓶安全五条纪律: 1、禁止用氧气瓶或其它压缩气瓶对轮胎充气,吹扫容器管道系统,缺氧的工作现场通风以及作为各种容器打压的气源; 2、禁止用氧气瓶充装氢气或其它气体; 3、禁止用扳手及手锤等敲打旋转瓶阀,防止阀门损坏气瓶冲出; 4、涉及到易燃易爆场所或有危险作业现场,在操作使用气瓶时,必须事先完善可靠的安全措施,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进行。 四、气瓶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1、本车间气瓶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考核,由车间负责; 2、发生下列情况按照《太原第一热电厂安全生产奖惩规定》进行考核: (1)、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气瓶爆炸、着火、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 (2)、由于对气瓶管理不善,维护不当致使发生气瓶爆炸、着火、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 (3)、发生一般习惯性违章造成严重人身未遂事故或造成严重设备损坏未遂事故; (4)、外包工程施工单位,在承包设备检修或更改工程使用气瓶发生不安全情况时,由生技部或承包方在工程费用结算中按有关规定根据安监部罚款通知书进行扣罚; 3、根据本制度,凡是现场使用乙炔气瓶时应装设止回阀,如不使用止回阀每次罚款300元; 本管理制度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不符的条款,以上级规定为准。

使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使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 度正式版

使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公司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公司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监察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察检验报告》; (6)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公司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单线图; (4)《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5)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定(2021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定(2021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定(2021新版) 为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制定本规定。 2.主题和适用范围 本规定明确了压力容器的购置、安装、验收、使用和检验的有关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总公司所属各部门。 3.工作要求 3.1新购置的压力容器,必须同时具有齐全的安全检验技术资料,容器本体上应装金属铭牌。 3.2压力容器在进行安装前,应由压力容器施工许可证的单位安装。先制定施工方案,报主管经理、设备、安全管理部审查后方可施工。 3.3压力容器安装竣工后,先有我公司初验后,再报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验收,同时,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并进行安全定级,

否则不准投入使用。 3.4压力容器在使用前,应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参加培训,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5压力容器在使用中,若需进行修理,应报修理方案,经有关部门批准,报安全部门备案后方可修理。 3.6压力容器每年进行一次审验,未经审验严禁使用,经检验不合格必须报废。 3.7压力容器应装有灵敏可靠的安全附件,压力表、液位表、温度计、安全阀。并按规定进行校验。 3.8压力容器如需变更使用条件和用途,应报安全管理部办理变更手续。压力容器报废应办理报废手续。 3.9发生压力容器事故,应立即报公司安全管理部,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4.考核 按照《安全检查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郑州黄金叶实业总公司安全保卫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执行。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XXX有限公司在用压力管道 2 目的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制订本安全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3 内容 3.1本单位压力管道由设备科负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压力管道的使用证,负责压力管道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并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3.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法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3.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压力管道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3.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超温运行。 3.5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作好巡回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3.6为了保证和延长压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压力管道的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压力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6.1经常检查压力管道的防护措施,保证其完好无损,减少管道表面腐蚀;3.6.2阀门的操作机构要经常除锈上油,定期进行操作,保证其操纵灵活; 3.6.3安全阀和压力表要经常擦拭,确保其灵敏准确,并按时进行校验; 3.6.4定期检查紧固螺栓的完好状况,做到齐全、不锈蚀、丝扣完整、联结可靠; 3.6.5注意管道的振动情况,发现异常振动应采取隔断振源,加强支撑等减振措施,发现摩擦应及时采取措施; 3.6.6静电跨接、接地装置要保持良好完整,发现损坏及时修复; 3.6.7停用的压力管道应排除内部介质,并进行置换、清洗和干燥,必要时作惰性气体保护。外表面应进行油漆防护,有保温的管道注意保温材料完好;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优选稿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 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做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编制在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二、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5、使用资料 (1)压力管道的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2)管道的定期检验报告; (3)管道变更记录(包括修理和改造记录); (4)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管理规定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爆炸是压力容器的灾难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应从 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压力 容器破坏失效及爆炸事故的发生。 1.压力容器选购、安装的安全审查 (1)保证压力容器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从安全出发, 设计、制造压力容器,其技术要求必须达到:结构合理、 过渡连续、变形均匀、强度可靠、稳定性好、材质适宜 等。 (2)根据压力容器的特点不同,选用配备合适的安全 附件,并保证安全附件运行灵敏、可靠。 (3)压力容器必须是取得相应压力容器类型生产许可 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制造,并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产品合格

证、质量证明书等。现场组装焊接的压力容器,安装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竣工图和原始技术资料及安装质量证明书等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经确认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2.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 新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必须向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申报手续。申报手续所需资料有:①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②产品合格证;③产品质量证明书;④产品竣工总图;⑤检验部门签发的产品制造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⑥进口压力容器应有 省级以上(含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核盖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在核查申报资料,确认该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且申报

医用氧气安全管理制度及巡查表

******医院 医用氧气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目的: 为加强我院医用氧及其氧气瓶的安全管理,避免事故,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临床急救用氧的供应,特制定本 制度。 涉及科室: 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各临床科室及其他用氧科室。涉及物品: 中心供氧设备系统、管道及终端设备。用于急救的小型医 用氧气瓶。 医用氧气安全管理应该包括保证病人、医务人员以及陪护人员的安全。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现在分述如下: 1.所有氧气有关设备、仪器必须由设备科统一管理、维护、保养,专 业人员操作。医务人员使用应经过专业培训。 2.中心供氧的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或 有资质的维修公司进行。 3.本品有强烈的助燃性气体。严禁和油脂、烟火及其他易燃、易爆品 接触本品贮藏、使用、搬运、存放严禁撞击,以免发生爆炸。。贮藏或存放,必须远离火源,配备消防设施,室外应设有禁火标志。 4.非工作人员严禁操作站内设备及仪表开关,中心供氧室操作保养人 员必须严格按照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说明书进行操作。

5.氧站内氧气排放时严禁将氧气排放在室内,禁止将氧气作吹扫气体 使用。 6.中心供氧需由专人负责供氧室的日常工作,做好登记。定期测试报 警系统工作性能,每天定时查看一级箱氧气输出压力和汇流排输出氧气压力,如有超压或欠压等异常现象,应立即查出原因并排除故障。 7.室内必须保持清洁、整齐,下班前检查好电源、门窗等,做好防盗、 防毒、防酸、防爆等工作。 8.未经允许,其它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中心供氧室。 9.药剂科在采购氧气时需索要相关资质及证件,与用氧科室核对后入 账交财务。 设备科药剂科 2016年11月8日附:*******医院医用氧气安全巡查记录表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实现压力容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等法规,对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内容和严格的要求,我公司对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管理工作做以下规定: 一、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正确和合理地使用压力容器,是提高压力容器安全可靠性、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1、用压力容器的技术负责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并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对安全性能的要求,负责对压力容器使用的培训。 2、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将压力容器数量、变动和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统计。 3、做好压力容器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的检查,做好压力容器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工作,压力容器受压部件的重大修理、改造方案应及时报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 4、发生压力容器爆炸及重大事故,应迅速报告上级安全监察机构和上级领导,并立即组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填写《压力容器事故报告书》,报送当地安全监察部门和主管部门。 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建立和完善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有效地执行和落实,是确保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的基本条件,为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1、技术负责人对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外,还应根据所使用的具体情况,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容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在技术总负责人的领导下认真履行下列职责: ①、具体负责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定。 ②、参加新进压力容器的验收和试运行工作。 ③、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④、负责压力容器的登记、建档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⑤、监督检查压力容器的操作、维修和检验情况。 ⑥、负责组织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及仪器使用证的发放工作。

医用氧气安全管理制度及巡查表

****** 医院 医用氧气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目的: 为加强我院医用氧及其氧气瓶的安全管理,避免事故,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临床急救用氧的供应,特制定本制度。 涉及科室: 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各临床科室及其他用氧科室。 涉及物品: 中心供氧设备系统、管道及终端设备。用于急救的小型医用氧气瓶。 医用氧气安全管理应该包括保证病人、医务人员以及陪护人员的安全。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现在分述如下: 1. 所有氧气有关设备、仪器必须由设备科统一管理、维护、保养,专业人员操作。 医务人员使用应经过专业培训。 2. 中心供氧的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或有资质的维 修公司进行。 3. 本品有强烈的助燃性气体。严禁和油脂、烟火及其他易燃、易爆品接触本品贮 藏、使用、搬运、存放严禁撞击,以免发生爆炸。。贮藏或存放,必须远离火源,配备消防设施,室外应设有禁火标志。 4. 非工作人员严禁操作站内设备及仪表开关,中心供氧室操作保养人 员必须严格按照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说明书进行操作。 5. 氧站内氧气排放时严禁将氧气排放在室内,禁止将氧气作吹扫气体使用。

6. 中心供氧需由专人负责供氧室的日常工作,做好登记。定期测试报警系统工 作性能,每天定时查看一级箱氧气输出压力和汇流排输出氧气压力,如有超压或欠压等异常现象,应立即查出原因并排除故障。 7. 室内必须保持清洁、整齐,下班前检查好电源、门窗等,做好防盗、防毒、 防酸、防爆等工作。 8. 未经允许,其它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中心供氧室。 9. 药剂科在采购氧气时需索要相关资质及证件,与用氧科室核对后入账交财务。 设备科药剂科 2016 年11 月8 日 附:******* 医院医用氧气安全巡查记录表

导管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导管危险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管道管理,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预防导管脱落,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定《导管危险安全管理制度》。 一、导管分类: 1.高危导管:风险系数高,拔管后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处理且处理时创伤较大的一类管道。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胸腔引流管、心包/纵膈引流管、动脉留置管路、动脉测压管、漂浮导管、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CV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脑室引流管、颅内血肿腔/瘤腔引流管、吻合口以下的胃管/胰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透析管路。 2.中危导管:风险系数较高,拔管后不至于危及生命安全,但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处理的一类管道。包括:腹腔引流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感染伤口冲洗引流管、双套管、PICC、膀胱引流管、深静脉置管、鼻胆管、鼻肠管/空肠营养管、T型管、骨髓腔冲洗引流管、肾盂造口管、腰大池引流管。 3.低危导管:风险系数较低,需要处理的一般性管道,不至于危及生命或引起并发症。包括:导尿管、鼻胃管、胃肠减压管。 二、导管标识 按分类要求在导管上贴醒目的标识,高危导管用红色标识,中危导管用黄色标识,低危导管用蓝色标识,并在各标识空白处注明导管名称。 三、预防措施: 1.各导管上有醒目标识。 2.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方法。 3.进行诊疗护理需要移动患者时,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拖、拉、拽。 4.对于躁动患者,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剂和约束带。 5.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全教育。 6.进行床头交接班,记录管道长度。

7.告知患者或家属导管脱落严重后果及预防措施。 8.按要求进行导管危险因素评估,填写《导管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 9.按照《防止导管意外脱管管理流程》(附件1)认真落实预防措施。 4、意外脱管应急处理。 导管发生意外脱管,及时启动《意外脱管应急处理流程》(附件2),并填写科室质量监测指标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医院护理部 2014年11月5日 附件1: 防止导管意外脱管管理流程

压力管道安全使用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前言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做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编制了在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供大家在编制本单位的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参考,各单位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加以完善,以确保安全.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和管理是一项新开展的工作,希望各单位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广泛交流,在制度制订后,应由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发执行。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使用单位应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属于压力管道监察范围的压力管道,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规则》的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注册。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 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 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 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 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 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 (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 (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二、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 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61226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61226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一)压力容器的设计: 1. 压力容器的设计权,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同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设计应由设计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批准,三类容器的设计,应报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备案。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应有审查批准的字样。 2. 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容器规程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暂行规程》的规定,并对所设计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3. 制造压力容器,必须经省级主管部门和省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制造三类容器,还必须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批准。 4. 制造压力容器,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执行设计、测绘、原材料、工艺、生产、质量验收等管理制度。 .5. 压力容器的焊接和探伤检验工作,必须由取得当地主管部门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 .6. 制造压力容器,必须严格执行容器规程,国家有关规定和厂制订的压力容器质量检验规定。 7. 压力容器的施工安装,必须经各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才能进行。 8. 安装压力容器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 (二)使用与管理: 1. 从事压力容器安装的单位必须时已取得相应的制造资格的单位或者是经安装单位所在地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从事压力容器安装建监理工程师应具备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并通过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2. 下列压力容器在安装前,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所在地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压力容器名称、数量、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及安装地点,办理报装手续: 1】、第三类压力容器。 2】、容积大于等于10m3的压力容器。 3】、蒸球。 4】、成套生产装置中同时安装的各类压力容器。 5】、液化石油气储存容器。

充氧站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充氧站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3127充氧站安全管理制度 Oxygen St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充氧站安全管理、检查考核的内容及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氧气充装站。 2、内容与要求 2.1安全生产管理: 2.1.1氧气为无色无味的助燃气体,化学性能异常活泼,与乙炔、氢、甲烷等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压力超过了3Mpa的氧气与油脂接触,能发生猛烈的燃烧与爆炸。 2.1.2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 2.1.3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有站长负责,安全技术负责人具体实施,安全员全面主管,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共同

配合,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体系。 2.1.4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五同时”。 2.1.5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做好气瓶的收发、检查、充装、复验、贮存、运输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让用户用上质优安全的氧气。 2.1.6坚持值班制度,特别是节假日安全生产值班,选择责任 性强,工作认真负责,会处理突发故障的人参与值班,昼夜二十四小时站区不准无人。 2.1.7氧气充瓶台、仓库内严禁存放油脂、可燃物,严禁氧气瓶与其它可燃气体及相抵触的气体、物资混放、混运。 2.1.8氧气充装贮存区域内严禁烟火、并要设置醒目的防火禁油标记。 2.1.9站区内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手续,并有严格的安全动火措施。 2.1.10氧气充瓶台及储瓶区域内禁止乱接、乱拉临时用电线路。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河北亿海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一、压力管道配件生产单位应建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此项安全工作。 二、贯彻执行有关压力管道安全法规、技术规程、标准,建立健全本单位各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三、制定本单位压力管道年度安全计划(设备应在安全有效期前一个月报检验机构申请检验)和长期规划,接受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的法定监督和检验。 四、开展压力管道安全宣传工作,组织本单位压力管道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救援演练。 五、建立本单位压力管道技术档案,并到所在地设区市质监部门办理压力管道注册登记。 六、压力管道的管理和操作人员须持地市经质监部门颁发的作业证上岗。 七、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及时报告压力管道事故,并通辑或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亿海管道配件生产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压力管道管理人员,并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上岗证书上岗,其职责是: 1、负责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贯彻招待国家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 2、参加生产、改造、修理压力管道和试运工作。 3、编制本单位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 4、负责压力管道的注册登记、建档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 5、监督检查压力管道的操作、维修和检验情况。 6、编制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计划,与法定检验机构联系检验事宜。 7、负责组织核动力管道安全附件的定期校验,和每月至少一次的自行检查。 8、负责组织本单位压力管道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9、负责制定本单位压力管道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10、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11、组织压力管道事故调查、并按规定上报。

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编号:SM-ZD-42897 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规 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了防止压力容器发生爆裂,危及人身安全、污染环境及灾难性恶果,必须按压力容器安全规程进行操作,使其安全、可靠运行,特作如下规定: 1、制冷装置中的立式壳管冷凝器、卧式壳管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淋水式冷凝器、油氨分离器、高压贮液器、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桶(立式、卧式)氨瓶等均属于压力容器。 2、焊接用的氧气瓶、乙炔气瓶属于压力容器。 3、更新采购安装的上述压力容器,必须向生产单位索取产品的竣工图样、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4、原则上对压力容器不得在无制造、维修资质的情况下任意进行自行改装、制造。 确因生产及时性需要,在有资质和焊接经验的焊工配合下,对制冷装置中的低压容器,并经公司领导、总工程师批

乙炔、氧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乙炔、氧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规范氧气、乙炔的储存及使用管理,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确保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氧气、乙炔储存及使用全过程的管理。 三、职责 (一)生产部门负责氧气、乙炔瓶的储存、维护管理,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 (二)生产部门机修人员负责氧气、乙炔瓶减压仪表的检验、校准和日常维护。 四、乙炔瓶、氧气瓶的贮存 (一)各种气瓶都要各设存放点单独存放,不准和其它物品合用一库。 (二)存放点的位置应远离明火与热源,且不可设在高压线下。 (三)存放点周围 15m 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存放油脂、腐蚀性、放射性物质。 (四)存放点有良好的通道,便于车辆出入装卸。 (五)存放点内外应有良好的通风与照明,室内温度控制在40℃以下,照明要选用防爆灯具。 (六)存放点应设醒目的“严禁烟火”的标志牌,消防设施要齐全有效。 (七)存放处建筑应选用一、二级耐火建筑,库房屋顶应选用轻质非燃烧材料。 (八)存放点应指定人员管理,严格执行发放监管制度,保证发放气瓶瓶帽、防震圈等安全构件完好,并控制发放数量。 (九)未经使用的实瓶和用后返回仓库的空瓶应分开存放,排列整齐以防混乱。 (十)储存气瓶应旋紧瓶帽,戴好防震圈。 (十一)气瓶的漆色应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十二)严禁在库内扭动气门、试气、查压,如需进行要移出库外,并避开瓶阀口进行。 (十三)报废的气瓶或超过检验周期的气瓶应单独放置,严禁继续使用或挪作它

用。 五、乙炔瓶、氧气瓶的厂内运输 (一)气瓶在运输时,要将气瓶稳妥固定,轻装轻卸,严禁抛、滚、滑、碰。避免剧烈的震动和碰撞,特别是冬季瓶体金属韧性下降时,更应格外注意。 (二)气瓶应装有瓶帽,防止碰坏瓶阀。搬运气瓶时,不准肩扛、背负、拖拉或脚踏。 (三)夏季运输,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气瓶要加覆盖防止曝晒。 (四)禁止用起重设备吊装、搬运运气瓶。 (五)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附有油类等。 (六)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碰撞、损坏和爆炸。 (七)用车辆运输时,车上禁止烟火。 (八)严禁氧气、乙炔瓶混装运输和同其它易燃物品同车运输。 六、乙炔瓶、氧气瓶使用 (一)乙炔瓶安全操作规程 1. 乙炔瓶要安装防震橡皮垫圈,要轻抬轻放,严禁发生震动、碰撞冲击,禁止从高处滚落滑下。 2. 乙炔瓶表面温度不超过30℃--40 ℃,夏天运输和使用乙炔瓶时,要加覆盖,不准阳光暴晒 3. 乙炔瓶要远离高温,隔离明火,熔解金属飞溅物和易燃物质等,作业时乙炔瓶与作业点氧气瓶三者距离分别在 10 米以上。 4. 瓶内气体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余气(压力 0.1--0.3MPa)关紧截门,防止漏气,使瓶内气压保持正压,防止丙酮外溢或空气进入瓶内。 5. 气瓶使用时首先要做外部检查,检查重点是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等是否良好,如发现漏气滑扣、表针不正常时,应及时找有关部门维修,严禁随便处理。检查漏气时,用肥皂水,严禁使用明火。

蒸汽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蒸汽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XXX有限公司在用压力管道 2 目的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制订本安全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3 内容 3.1本单位压力管道由设备科负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压力管道的标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办理压力管道的使用证,负责压力管道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并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3.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和岗位操作法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3.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压力管道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3.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超温运行。 3.5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作好巡回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 3.6为了保证和延长压力管道的使用寿命。压力管道的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压力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6.1经常检查压力管道的防护措施,保证其完好无损,减少管道表面腐蚀;3.6.2阀门的操作机构要经常除锈上油,定期进行操作,保证其操纵灵活; 3.6.3安全阀和压力表要经常擦拭,确保其灵敏准确,并按时进行校验; 3.6.4定期检查紧固螺栓的完好状况,做到齐全、不锈蚀、丝扣完整、联结可靠; 3.6.5注意管道的振动情况,发现异常振动应采取隔断振源,加强支撑等减振措施,发现摩擦应及时采取措施; 3.6.6静电跨接、接地装置要保持良好完整,发现损坏及时修复; 3.6.7停用的压力管道应排除内部介质,并进行置换、清洗和干燥,必要时作惰性气体保护。外表面应进行油漆防护,有保温的管道注意保温材料完好;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做好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们编制在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安全。 一、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单线图); (4)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 (5)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6)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2、在用的压力管道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向安全监察机构申请使用登记: (1)压力管道使用申请书; (2)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 (3)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事故方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管理和操作人员名单; (4)压力管道单线图;

(5)《在用压力管道检验报告》; (6)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校验报告. 二、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是安全地管理,使用,检验,维修压力管道的重要依据。凡符合《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压力管道,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管道的技术档案包括: 1、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证;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汇总表; 3、原始设计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的设计计算书,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轴侧图等); 4、管道制造安装资料(包括压力管道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管道材质证明书,管道元件明细表和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管道安装工艺文件,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及监督检验报告等). 5、使用资料 (1)压力管道的运行记录(包括生产周期,累计运行时间,主要工艺参数工作压力,工作温度波动范围等); (2)管道的定期检验报告; (3)管道变更记录(包括修理和改造记录); (4)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5)管道事故记录和事故分析报告; (6)其它技术资料和记录.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一、相关人员岗位职责 二、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三、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四、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五、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 六、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年度检查、隐患治理规定 七、压力容器定期报检和实施规定 八、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规定 九、压力容器设计、采购、验收、安装、改造、使用、维修、报废等管理规定 十、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十一、贯彻执行本规则以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接受安全监察的规定

一、相关人员岗位职责 (一)操作人员工作职责 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流程,了解设备。参加公司内部的工也设备安全培训后才能准备本岗位工作。 2、上岗前必须取得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取证后必须跟班实操三天以上方可独立操作。 3、保证压力容器操作平稳。 4、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5、坚持容器运行期间的巡回检查。 6、正确处理紧急情况。 (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叁与压力容器及其装置的全面检查验收工作。 2、参与制定并发布操作规程,考评操作工作;编制容器运行记录,检查运行工作,及时对具体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3、负责停机、开机物料的调度方案实施。制定日常容器维护保养方案并组织实施。 4、负责组织协调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 5、建立、保管设备档案。

二、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1、在企业主管设备负责人的领导些,具体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 2、负责本企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工作,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企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3、审核本企业有关压力容器的统计报表。 4、组织做好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基础工作,检查压力容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情况,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做好压力容器选购、验收、安装调试等工作。 5、主动协助教育、劳资部门抓好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 6、根据本企业容器使用状况,审定所编制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维护保养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督促使用车间做好检验前的有关准备工作。 7、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本企业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情况,对一切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予制止和提出批评处理意见,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积极抓好整改。 8、组织或参与压力容器安装质量验收或试车工作。 9、负责协助有关部门选好安全附件的配备,且做好及时调校,保证其灵敏可靠。 10、参加压力容器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对一般事故有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1、对带有各种管道的患者,由责任(当班)护士进行危险程度评 估,不管哪一类都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2、根据管道的危险程度,确定评估记录频次。 3、发生管道滑脱,当事护士应判断能否立即补救,必要时采取应 急措施。同时通知护士长和主管医师,按实际情况决定处理方法,加强局部情况的观察。按规定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科内组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 4、导管按风险程度分高、中、低危三类: (1)高危导管:气管切开套管、气管插管、动脉留置针、深静脉留置针、T管、胸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前列腺与尿道术后引流管、脑室外引流管、高危胃管、高危导尿管。 (2)中危导管:腹腔引流管、造瘘管、三腔二囊管。 (3)低危导管:普通胃管、普通导尿管、吸氧管。 5、导管评估、记录要求: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 (2)评估频次: 高危导管每4小时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中危导管每班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低危导管每天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6、导管标识:高危导管用红色标识、中危导管用黄色标识、低危导 管用蓝色标识。 附一:防范导管脱落措施 1、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 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应列为交接班的对象,并需进行床头交接班,交清管道的通畅、固定是否稳妥、引流液色泽、性质、量。 2、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 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3、妥善固定各类管道,引流袋(瓶)连接管应有足够的长度,避免翻身时牵拉拔出导管,用橡皮筋环套后用别针固定,以保证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4、做好病人及家属的管道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护士需详细告知管道的固定、引流、翻身、卧位及离床活动时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事项。 5、胸腔闭式引流时,掌握正确的挤管方法,妥善固定好引流瓶,避免倾斜、碰翻,更换引流瓶液体或患者外出检查时需用两把止血钳交叉夹住引流管,并有医务人员陪同。若一旦发生导管脱落,迅速用手掌封住胸壁口,紧急呼救其他医务人员进一步处理。 6、更换引流袋(瓶)时,护士应动作轻柔,避免强拉近心端导管,防止导管拔出。 7、气管导管按规定注气(液),牵拉重量适宜,三腔二囊导管及气管插管需标明刻度,班班交接,间歇放气时需床旁守护。床旁常规备急救物品。 8、对带管出院的患者护士需详细交待预防导管脱落的注意事项,必要时给予书面的指导处方。 附二:导管脱落处理流程 发现导管脱落→判断能否立即补救,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立即报告主管医生、护士长→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对病人的质疑予以适当的解释→必要时由科室领导解释事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口头及时上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患者不良事件报告表及时上报护理部→科室一周内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吸取教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