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尔多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鄂尔多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鄂尔多斯某某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绪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四章总图布置

第五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第六章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

第七章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第八章环境保护

第九章节能分析

第十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经济评价

第十三章综合评价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提出背景

(一)项目名称

某某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鄂尔多斯某某股份有限公司

(三)项目提出理由

“十三五”时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但和平、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新型国际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6667.0 平方米(折合约85.0 亩),代征地面积51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56157.0 平方米(折合约84.2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某某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某某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56157.0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8523.8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63401.4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51552.1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7075.8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4267.9 平方米,成品仓库2807.9 平方米),办公用房2471.0 平方米,职工宿舍1403.9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898.6 平方米;绿化面积3706.4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13926.9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56157.1 平方米;土地综

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58.0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项目建设的理由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位于临界点,这是制造业PMI自今年3月份跃升至荣枯线上方以来,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值或与临界值持平,表明制造业总体呈现生产平稳态势。其中尤为可喜的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长加快,PMI分别为51.3%和51.1%,高于制造业整体平均水平,并且进入二季度以来呈加快发展趋势。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该项目在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建设,总用地面积56667.0 平方米(折合约85.0 亩),预计总建筑面积63401.4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51552.1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7075.8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4267.9 平方米,成品仓库2807.9 平方米),办公用房

2471.0 平方米,职工宿舍1403.9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898.6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8523.8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13926.9 平方米,绿化面积3706.4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56157.1 平方米;该项目工程容积率1.1 ,建筑系数68.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三)公用工程及其他

该项目建设公用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办公生活设施、消防系统、污染物处理系统等,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的配套环境。

五、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产品规划方案

该项目产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某某有限公司研发能力与发展规划而确定目标市场;项目投产后选定的生产经营范围是:生产(制造)销售某某。

(二)项目效益规划目标

根据预测,该项目达纲年的营业收入52010.6 万元,总成本费用40592.5 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37.5 万元,年新增利税总额13966.0 万元,年利润总额11180.6 万元,年净利润8385.4 万元,年纳税总额5580.6 万元。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投资方案

1、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27129.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287.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4%;流动资金8841.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6%;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17934.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1%;建设期借款利息353.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

2、该项目建设投资17934.7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6573.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1.1%,包括:建筑工程投资7162.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设备购置费9137.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7%;安装工程费274.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95.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其中:土地使用权费714.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预备费265.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

(二)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TI)27129.5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某某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19955.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6%。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该项目全部借款总额7173.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其中: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借款7173.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项目经营期申请流动资金借款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0%。

七、项目达纲年预期经济效益

1、项目达纲年预期经营收益:52010.6 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40592.5 万元。

3、营业税金及附加237.5 万元。

4、项目达纲年利润总额:11180.6 万元。

5、项目达纲年净利润:8385.4 万元。

6、项目达纲年纳税总额:5580.6 万元。

7、总投资收益率(ROI):42.4%。

8、资本金净利润率(ROE):56.0%。

9、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41.2%。

10、项目达纲年投资利税率:51.5%。

11、项目达纲年投资回报率:30.9%。

12、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税后):4.4 年(含建设期12 个月)。

13、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8.6%(达纲年)。

14、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4 年(含建设期12 个月)。

15、项目经营盈亏平衡点:35.4%(达纲年)。

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某某生产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该项目建设期限规划为12 个月。

九、报告编制说明

受某某有限公司的委托,泓域咨询机构负责编制《某某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泓域咨询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等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文件,对本项目的投资建设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分析论证,结合本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依据某某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总体规划设想方案,认真编制《某某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达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的要求。

(一)报告编制目的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盈利能力,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前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报告编制原则

本报告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技术先进、低能耗、低污染、控制投资的要求,确保该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的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编制遵循下述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该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

家产业发展政策、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2、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注重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区域规模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利用某某有限公司在某某方面的技术,使该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达到“高起点、高质量、节能降耗、增强竞争力”的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3、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根据某某有限公司和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某某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在某某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操作安全性。采用先进适用的某某生产工艺技术,努力提高某某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工作,以求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对某某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鄂尔多斯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5、认真贯彻执行“三高、三少”的原则。“三高”即:高起点、高水平、高投资回报率;“三少”即:少占地、少能耗、少排放。

6、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使该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保“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文明生产的目的。

7、重视施工设计工作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做好节能、环保、卫生、消防、安全等设计工作。同时,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该项目建成后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8、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进行布置,做到工艺流程顺畅、物料管线短捷、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布置,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从而实现节省项目投资和降低经营能耗之目的。

9、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整个过程。

10、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按国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的要求,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客观公正立场、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适当的评价。

十、项目综合评价

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鄂尔多斯及鄂尔多斯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鄂尔多斯某某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约为20%,跻身世界制造大国。与此同时,大而不强则是中国制造的痛点。

3、某某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某某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448 个就业机会,达纲年纳税总额5580.6 万元,可以促进鄂尔多斯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该项目总投资27129.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934.7 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353.0 万元,流动资金8841.8 万元;经测算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52010.6 万元,总成本费用40592.5 万元,年利税总额13966.0 万元,其中:年净利润8385.4 万元,纳税总额5580.6 万元(增值税2547.9 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37.5 万元,

年缴纳企业所得税2795.2 万元),年利润总额11180.6 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8.6%,全部投资回收期 4.4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4 年,该项目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通过本章上述所做的技术、经济、环保、安全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某某生产建设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本报告认为:该项目所提供的某某市场前景良好,投资方向正确,技术方案设计先进合理,经济效益突出,因此,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并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位于临界点,这是制造业PMI自今年3月份跃升至荣枯线上方以来,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值或与临界值持平,表明制造业总体呈现生产平稳态势。其中尤为可喜的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长加快,PMI分别为51.3%和51.1%,高于制造业整体平均水平,并且进入二季度以来呈加快发展趋势。

(二)区位发展背景

鄂尔多斯(Ordos)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黄河几字弯河套腹地,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鄂尔多斯市辖2区7旗,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忻州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黄河相望,与乌海市隔甘德尔山接壤;南部隔长城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24″-40°51′40〞,东经106°42′40〞-111°27′20〞。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约340千米。总面积86752平方千米。鄂尔多斯经济增速连续15年全内蒙古第一,人均GDP已超过香港,鄂尔多斯不仅是内蒙古的经济强市,更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鄂尔多斯是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全国生态园林城市、排名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位列全国安全城市第19名、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2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579.8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去年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1.27亿元,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5%,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89.83亿元,增长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18%,拉动GDP增长 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78.71亿元,增长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7%,拉动GDP

增长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52.8:44.1。

(三)产业发展符合性

未来5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以上领域的加速成长,必然需要资本的推波助澜,从而诞生众多的投资机遇。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2017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中国经济的换挡已经临近完成,新生力量将会在未来几年重新把中国经济拉上一个新的台阶。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此时的投资机遇将是历史性的,值得把握。某某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该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该项目

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四)有利于扩大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1、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448 个工作职位,可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增加当地就业人的员的收入,进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某某有限公司通过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和前期调研、询价掌握的市场信息等准备工作,已经建立起来的基础条件与优势将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不能忽视防范风险。当前,我们要度过经济减速关口、平稳转向新常态,防控化解各类风险难以避免,也十分复杂。对于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等方面的问题,还需强调底线管理、主动有为。最近一个时期,中央正在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步调推进改革,态度和力度都表现出强大的定力和决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倍努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增长”的各项部署,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合力推动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稳步前行。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行稳是致远的前提。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阐明经

济工作指导思想,对2017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到各个方面,切实做到稳定大局、不断进取、奋发有为。

第三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1、某某有限公司通过对项目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

2、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后选定的项目最佳建设地点——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3、由某某有限公司承办的“某某生产建设项目”,拟选址在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工程场界为:东接健身广场,西靠幸福公园,南临园区主干线,北依(连)蓝天小区。所选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方通衢、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备,符合项目选址要求。

4、拟定建设区域属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项目总用地面积56667.0 平方米(折合约85.0 亩),代征地面积51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56157.0 平方米(折合约84.2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某某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符合某某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土地权属类别

该项目拟建场区位于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土地性质为工业建设用地,其土地权属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归某某有限公司,项目总占地面积56667.0 平方米(折合约85.0 亩),目前,土地征用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所使用土地均系通过土地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费714.0 万元,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三、项目节约用地措施

1、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某某有限公司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2、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某某有限公司根据鄂尔多斯的总体规划以及工业园区对该项目地块的控制性指标,本着“经济适宜、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3、该项目依托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已有生活设施、公共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区域少建非生产性设施,因此,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节省建设投资。

4、该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某某有限公司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

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

5、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四、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该项目用地位于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用地周边交通便利,由于规划科学合理,项目与相邻大型建筑物有一定安全距离,与周围建筑物群体及城市规划要求协调一致,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运营后不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构成任何影响,是该项目最为理想、最为合适的建设场所。

2、拟建项目用地位置周围5km以内没有地下矿藏、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不影响周围军事设施建设和使用,也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和排涝。

3、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适合于某某生产经营活动;为此,该区域是发展某某行业的理想场所。

4、场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位在鄂尔多斯某某工业园区工业项目占地规划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场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场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

第四章总图布置

一、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方案

1、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2、根据某某有限公司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

3、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

4、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

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

(二)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1、某某有限公司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根据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输入(出)、操作等规划统一设计,选择并确定车间布置方案。

2、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要求,生产车间布置详见—《主要生产车间布置示意简图》。

(三)场区道路设计方案

1、某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场区所有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坡路及弯道等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设计。

2、道路在项目建设场区内呈环状布置,拟采用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可以满足不同运输车辆行驶的功能要求。

3、场区道路布置满足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要求,使货物运输顺畅,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尽量避免或减少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

4、应与场外道路衔接顺畅,便于企业运输车辆直接进入国道、高速公路等国家级道路网络,场区道路应与总平面布置、管线、绿化等协调一致。

5、道路设计注重道路之间的贯通,同时,场区道路应尽可能与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