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西教案设计

巴西教案设计

巴西教案设计
巴西教案设计

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七年级下册,而本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好胜心切,在

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通过一学期的地理

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已初

步具备分析某地区或国家自然环境特征及人文环境特征的能力。并能利用相关图表、

资料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学习巴西时,我在设计上采用了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以图表、图示展示的直观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印象。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巴西是属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内容,既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

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它的每一部分地理知识既有其独立性,又与其他部分知识之间

有所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的知识内容结构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巴西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等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可以说巴西是

拉丁美洲的缩影。学习巴西对于了解拉丁美洲具有很大的意义。巴西作为新兴的发展

中国家,对于同为金砖国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学习巴西,让学生

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

部分: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由于时间的

考虑,本节课只选取其中两个要点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本课

时只突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和多元文化特点,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巴西的工农业

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内容划分到第二课时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

2.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巴西的人种特点及其文化的多元色彩,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3.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主要的地形及河流,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4.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其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利用相关图文资料,感知巴西的人种构成和多元文化,培养小组协作能力。

2. 通过相关图文分析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工农业的分布特点与农矿产品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了解一个国家独立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激发对地理

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

2.巴西的工农业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

利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图,从而解决问题。

2.读图分析法:利用地理图片分析问题的成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

总之,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

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巴西狂欢节视频引入。视频中有巴西的人种、桑巴舞等信息,视频中的

音乐节奏强烈、富有激情、鼓动性强,可以迅速把学生引入学习巴西的情境当中,形

成紧张、活泼、努力进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求新知

多媒体展示:巴西国旗、桑巴舞、足球等图片初步了解巴西文化。

【自主学习】:1.读图p82-85图9.15和图9.20,概括巴西的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巴西位于哪个大洲,周围有哪些海洋?说说巴西陆上相邻的国家。

(2)纬度位置:有哪两条重要的纬线穿过巴西?它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

(3)半球位置:巴西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2.读p82-83的内容及相关图文资料,思考回答

(1)卞卡一家由哪些人中构成?

(2)巴西的人种构成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3.自主学习课本p84-86的内容,说一说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巴西以出口什么产品为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的经济发展如何?

【自主探究】:

多媒体课件展示:巴西地形图和气候图(P85图9.20)

1.读图9.20说说巴西主要的地形及其分布特点,归纳巴西的地形地势特点。

2.根据地形图说说巴西主要的河流及流向?

3.说说巴西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直观的展现,突破教学重难点。自

主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参照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查找相关知识,自主完成课件上

的内容。自学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疑点,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要求学

生尽量多的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

我反思,搞清知识点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从而掌握基础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学会主动思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荣誉感等。)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阅读p83的图文资料分小组讨论:

(1)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2)通过材料说明巴西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3)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受图中同学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在现实世界中,不同文化融合的实例很多,你还能举例说明一下其他地区和国家文化融合的实例吗?

2、读图9.20(课件展示巴西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认识巴西农作物分布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

(1)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

(2)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3、读图9.24(课件展示巴西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认识巴西工业分布与农、矿产产品的关系

(1)巴西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

(2)巴西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这与农矿产品有什么关系?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巡回检查。搜集学生交流过程中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点,适时

进行点拨。设计意图:主要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小结

请同学来进行总结,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让学生从地理位置、人种构成、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工农业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能引起学生的

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设计意图:课堂小结重在总结提升,形成整体的知

识链条。使学生形成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反馈检测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四道选择题和两道综合问答题,测试学生的学习

效果,题目由简到难。在问答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进行选择性答题。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巴西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 显著的人口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

2. 多元性巴西文化

二、发展迅速的工农业

1.主要地形及河流

2.主要气候及分布

3.快速发展的工农业

五、作业布置:

同步解析与测评P89-91

六、评价

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感受到: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

学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料。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

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协作意识,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巴西教案教学设计

巴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 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 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氧吧。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节巴西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在图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纬度位置。 2、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3、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读3-3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4、巴西高原 ①引导学生观察3--3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

第二节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地图:世界地图,拉丁美洲地图,巴西位置图,巴西主要地形区的图片、巴西矿产、农产和城市分布图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从网上或书报上搜集巴西一句话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上哪个国家被称为足球王国?——————————巴西 教学新课 (板书)第二节巴西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板书) 【课前投入】——热身 学生纷纷用一句话概括巴西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包括很多内容:如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世界上拥有动植物资源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河;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铁矿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巴西人种复杂,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巴西狂欢节是世

地理:第三章 第六节《巴西》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六节巴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 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 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课件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最大的天然氧吧。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节巴西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在图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纬度位置。 2、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3、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读3-3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4、巴西高原 ①引导学生观察3--3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 小结: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构成的巴西,它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课堂活动: (1)、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那些? (2)、填表比较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 (3)、思考:课本92--93页3--5题 巩固练习: 同步互动66页 板书设计: 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亚马孙河 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第1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巴西》第1课时教学设计 (同乐中学:颜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 2.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片等资料,认识巴西的种族特征。 2.通过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巴西的了解,懂得尊重多种族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重点】 1.认识巴西种族的构成。 2.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特征。 【教学难点】1.利用图表资料综合分析工农业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 一、巴西探秘第一怪——世界之最随处在。 (师)(边播放足球视频边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足球王国”是哪个国家吗?这个国家全国人民都喜欢足球运动。对,巴西。(板书) 巴西除了足球有名外,一定还有很多其他值得我们期待的东西,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一次神秘的巴西探秘(板书:探秘),请大家先看看巴西四大怪,我们探秘的任务就是弄清楚这四大怪的幕。PPT出示,请一个同学读出四大怪。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为了让这次巴西探秘更加顺利,先看一段介绍巴西的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视频,边探索第一怪——“世界之最随处在”的奥秘,看看巴西都有哪些世界之最。所有任务的答案就在视频中,一定要集中精力,边看视频边填写“世界之最随处在”部分。老师指导并板书:位置、地形、气候 请同学来分享对巴西的初步印象。提醒学生用红色笔纠错。 1、位置:巴西位于(拉丁美)洲(板书: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也是南美洲国家),东临(大西)洋;人口数居世界第(五),国土面积为世界第(五)(前四

《巴西》教案

《巴西》 教材分析及准备 1.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巴西在认识西半球及拉丁美洲的自然、文化、经济等地理方面最具代表性。 2. 教材的特点: (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直观的感受---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引出了值得学生思考的大标题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同时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又特别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出发,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3. .教材的重点: 通过对比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结构差异,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认识到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4. 教材的难点: a.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遭受破坏的原因,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b.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5.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分析独特拉丁文化的成因。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种族的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初步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现状,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6. 教学准备: 巴西政区图、多媒体课件、巴西主要地形区的图片、巴西主要城市的图片。 7. 课时安排:2课时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巴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类型、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知道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 (5)能说出巴西人口构成和分布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学会倾听与尊重。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材分析】

巴西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是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教材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②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 3、教学难点: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图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周游世界快一学期了,发现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有一个国家就有三怪:“酒精当燃料、汽车双开门、炼钢用木材”,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学生猜)过渡: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它的魅力,从地理角度更多地了解它,认识它。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巴西的自然环境 1、巴西地理位置和面积 活动一: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在世界政区图上,突出巴西的轮廓,让学生找出并指出。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6 巴西9-湘教版

巴西 一、教材分析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认识国家》中的下列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等。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突出了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知道巴西的首都和主 要城市的名称。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 备课时广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及设备、实物投影仪、挂图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主题有关的资料信息,并进行处理;创设并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如编制手抄报、通过相互交流、答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关注世界的生态问题; 3.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 巴西的自然环境、热带雨林危机。 四、教学难点: 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五、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时学习计划或自学提纲,收集巴西的图片、资料,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收集巴西足球及其它有关材料。 六、教学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板书:第三章走进国家第六节巴西

初一地理巴西教案设计

初一地理巴西教案设计 初一地理巴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 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 巴西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课件中出示以下问题:世界面积大国、世界人口大国、世界足球王国、世界的天然氧吧。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节巴西

1、巴西的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3-31上找到巴西,并找到他所处的大洲,所濒临的大洋以及周围的邻国。在图中能指出巴西的大致纬度位置。 2、亚马孙河 在图3-3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回想课本30页的1-43图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3、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3-3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读3-3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4、巴西高原

精校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8.6《巴西》全章节教案

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 第六节巴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 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重点: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 难点: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巴西的位置 导入新课:出示七年级上册的“面积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请学生运用地图回答:a各个国家分别位于那个大洲?b南美洲人口和面积居第一位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播放亚马孙河的录象材料。 1、亚马孙河 在图8-5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 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2、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在8-5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读8-5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 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阅读材料“地球之肺” 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 3、巴西高原 ①引导学生观察8-5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 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 小结: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构成的巴西,它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课堂活动: (1)、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那些? (2)、填表比较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

巴西 教案人教版

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巴西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版

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从“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三个方面介绍了巴西。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对前面5个国家的学习,对区域地理当中的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注重用情感教学,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先在感性上对巴西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回顾前面学到的国家,大体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力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从感性到理性充分理解知识,最后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图认识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尝试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评价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问题。 4、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四、教学流程设计 情景导入 设置情景: 利用多媒体播放足球和桑巴舞视频,导入新课。 通过这两种非常流行的运动我们可以判断今天要学习的国家是哪里? 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判断出今天学习的国家是巴西 多媒体播放巴西足球和桑巴舞的视频 新课讲授--位置 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 展示地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巴西的地理位置(提示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 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半球位置: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纬度位置: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临大西洋。 PPT展示图片,并用相关手段动态展示几条重要的经纬线。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相关结论。

七年级地理下册 8.6巴西教案 (新版)湘教版

《巴西》 本节教材,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巴西的地理位置、巴西地形、气候、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的人口、主要城市。学习本节知识,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同时让学生讨论,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进一步锻炼,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综合分析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 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工农业、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教师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查找有关巴西的人文知识。 2.查阅学生制作的课件。 3.进行部分课件的制作。 学生准备 查阅巴西相关资料。 【导入新课】 导入: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哪个吗? 生:亚马孙平原。 师:亚马孙平原主要位于哪一个国家? 生:巴西。 过渡:提起巴西,你们会联想到哪些与巴西有关的事情呢? 生:足球、桑巴舞、电影《冲出亚马孙》。 师: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巴西这个国家。 播放相关的资料图片:巴西旗和球星图片。 (板书第六节课题:第六节巴西) 【讲授新课】 师:读图学习(一)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以及巴西的位置生: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纬度位置:赤道和南回归线。 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下。

初中地理_巴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巴西》教学设计 【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力求用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引导学生分析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突出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巴西的首都,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位置范围; ②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能概括出巴西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③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④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⑤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①能根据巴西区域地图分析自然和经济特征; ②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③能通过对热带雨林作用的了解,提出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人口、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口观; ②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遭受破坏的原因,找到保护森林的相应措施,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 【教学重点】 ①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②巴西的工业布局特点; 突破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来破解这些重点。 【教学难点】 ①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突破方法:利用图片、材料和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同时通过学生亲自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维碰撞、积极探索。 【教学内容整合】

湘教版巴西的教学设计_湘教版《华佗与麻沸散》教学设计

湘教版巴西的教学设计_湘教版《华佗与麻沸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佗是怎样发明麻沸散的,懂得遇事多动脑,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发明创造。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3、用质疑问难的方法学习课文。重点难点读通课文,知道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和怎样发明出来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麻醉药的功效,简介华佗,导入新课。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1、分小组自学。(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用各种方法理解新词。(3)再读课文,思考问题。2、交流。(1)指名自由分节读课文,评议。(2)开火车读字连词。(3)交流新词词义。3、说说课文哪几节介绍了麻沸散的发明?说说华佗为什么被人们誉为神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谁能向同学们介绍华佗? 四、复习巩固。1、巩固字型,交流记字方法。2、读词语。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1、复习生字新词。2、回顾课文大意,引入对2-7段的学习。 二、学习第2-7段。1、读课文。思考:华佗为什么要发明麻沸散?生:做手术时,病人往往疼得拳打脚踢,十分痛苦。生:华佗十分心疼。2、后来,华佗做手术时碰到什么现象?生:一位病人做手术时毫无挣扎的意思,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是什么启发华佗发明了麻沸散?3、体会毫无挣扎、烂醉如泥。毫无挣扎:一动也不动。烂醉如泥:形容醉酒后人事不知的样子。4、酒在病人身上起了什么样的效果?华佗看到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想法?读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示了这个意思?5、该怎么读才能显示出华佗

恍然大悟的心情?互相评议,指导朗读真是太妙了!6、华佗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句子。指导读:提出疑问,互相解疑,齐读句子。7、华佗的设想成功了吗?读第七自然段。(1)哪几个词最能体现华佗成功了?(终于)(2)指导读句子。 三、明白道理,积累运用。1、学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华佗是怎样的人?2、总结,完成课后选做题。 板书设计18 华佗与麻沸散华佗与麻沸散(神医)(医学史奇迹) 感谢您的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巴西精品教案

第二节巴西教案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的影响。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归纳独特的拉丁文化的特点。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种族的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现状,以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结构差异,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认识到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在今世界中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a.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遭受破坏的原因,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b.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说、读、想、议”式分层推进法。 教具 世界政区图、巴西政区图、多媒体课件、巴西主要地形区的图片、巴西主要城市的图片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知不知道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是哪个队 学生回答(巴西) (板书)足球王国——巴西 讲解提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走出国门旅游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到西半球的拉丁美洲领略一下拉美的风土人情对我们应该更有吸引力。那么如果我们要去巴西旅游,你认为要了解它几个方面 让我们怀着希望,背着行囊,乘上国航班机,飞过太平洋,来到西半球的拉丁美洲,领略这个古老国家的风土人情。 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板书)一、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过度)组织活动 请同学来展示并介绍从网上或书报上找寻到的巴西人种图片。(学生展示) (讲解)在这个民族大熔炉里,来自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组织活动)请同学来展示并介绍从网上或书报上找寻到的拉丁美洲的文化图片,及典型的拉丁舞蹈的录像带,或请学生自己来表演舞蹈。 学生展示、介绍。 (过度)从旅游要带什么衣服引入气候和地形。 (板书)二、气候和地形 出示巴西地形图(多媒体),学生识图 引导学生读图回答。 1、两条特殊的纬线 2、巴西所处的温度带

巴西教学设计与反思

巴西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第二节P89-P94有关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区划等。 2.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气候图、农矿产工业图等,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工农业分布等。 2.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3.通过数字、图片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殖民统治对巴西的人种构成、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通过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3.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认识巴西人种的构成;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 四、教学难点 1.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创设情景导入。 播放2002年世界杯决赛中巴西队惊险的救球和精彩的进球的录像片断。 通过录像和图片说明巴西队是世界一流的球队(简介巴西的足球)。 说说看,你去过巴西吗?你还知道有关巴西的哪些事情?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巴西。要到巴西去,就要知道巴西在哪儿? 2.我们先了解巴西的位置。老师出示拉丁美洲政区图和世界政区微缩图,让学生找出巴西的邻国、海陆位置。小结:巴西是一个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10个陆地邻国;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远离欧亚大陆。) 师:你知道面积比巴西大,人口比巴西多的国家吗?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面积比巴西大;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人口比巴西多。)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说明巴拉圭盆地在巴西高原边缘,与邻国巴拉圭相邻。 (让学生估计出巴西北部是约占全国面积1/3的平原地区,南部是约占全国面积2/3的高原地区。)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

巴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地图:世界地图,拉丁美洲地图,巴西位置图,巴西主要地形区图、巴西矿产、农产和城市分布图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从网上或书报上搜集巴西一句话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上哪个国家被称为足球王国?——巴西 教学新课 (板书)第二节巴西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板书) 【课前投入】——热身 学生纷纷用一句话概括巴西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包括很多内容:如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等. 教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巴西? 好,让我们怀着希望来到西半球的拉丁美洲领略这个古老国家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出示拉丁美洲政区图 1、读课本图,观察拉丁美洲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它在拉丁美洲的位置、 邻国,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课件答案 2、知识回顾:我们以前学过,世界面积和人口排在前六位的国家?请同学们回忆巴西分别位于前几位?——第五位 3、哪位同学能根据前面所学,归纳一下巴西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巴西教案

第九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巴西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及主要气候类型; 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 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 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 惯;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难点:巴西的自然环境;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到巴西,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巴西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足球是运动,但更是文化。每当联赛或重大国内国际比赛进行时,巴西人常常举家前往观战,整个城市空无一人,而赛场人山人海。 巴西几乎人人都是球迷,他们笑称"不会足球、不懂足球的人是当不上巴西总统的,也得不到高支持率"。巴西人认为,足球理应位列世界文化遗产之林。他们把足球称为"大众运动",无论是在海滩上,还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都有人踢球。即使是在贫民窟,穷人家的孩子也光着脚把袜子塞满纸当球踢。 自主学习 1. 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巴西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3.巴西热带经济作物中的、、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被称为“王国”。 二、讲授新知 一、巴西自然地理概况

湘教版美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美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美洲自然特点和人文情况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初步学会分析美洲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搜集各国资料的方法,相互交流激发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地区间的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 教学重点:南北各异的地形特征及;美洲经济发展记载及在世界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南北各异的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看过了美洲的概况包括海陆位置及特殊地理区域(白令海峡中美地峡等),还学习了南北美洲南北各异的地形特点,这节课就来看看,在南北美洲各自不同的地形影响下,各自有着怎样不同的气候特点。主要通过自学来学习。先来看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板书]四、南北各异的气候 1、北美洲 [活动]看地图册P23,1、找出北美洲所跨温度带,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 2、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哪两种,即分布范围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 [讲解]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的范围狭窄,仅限于北美洲大陆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和岛屿地区。(书上画出相关知识,P26) [复习过渡]在北美地区地形的特点是怎样的?(北美洲的地形分为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平原区—大平原,东部高地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结合这种地形特点,一起来分析两个问题,结合图册P25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回答课本P29活动题: 1、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何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 2、北美洲中部为何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 [讲解]北美洲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包括落基山脉、海岸山脉等),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起阻挡作用,湿润气流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最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巴西》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 学设计

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对应的课标是: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发展中的工农业”对应的课标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对应的课标是: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说明有大量混血种人是巴西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3、.对比分析巴西过去和现在经济结构的差异,说明经济发展历程。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4、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1.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工农业、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 ■教学策略 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的视频文件、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湘教版巴西教学设计

湘教版《巴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结合教材活动,讨论保护热带雨林的不要性 3、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流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然环境,保护环境。 2、通过巴西学习,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主题有关的资料信息,并进行处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关注世界的生态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巴西的自然环境基本特点 三、教学难点 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一、巴西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巴西位于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巴西东面频临大西洋,位于南美洲中东部地区 二、巴西的地形: 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 三、巴西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四、巴西的河流 1、亚马孙河流的基本特点 2、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七、作业布置: 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巴西》相关的练习题 2、查阅相关的材料,了解巴西的文化特色,绘制一份关于巴西文化的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 巴西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巴西的自然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给学生多一些思维空间,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建立地理联系。例如:在讲到巴西的气候特征时,引导学生关注热带雨林的现状,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思。从上完课的效果来看,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课堂引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不到位,比如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1.还是不敢大胆放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只是浅尝辄止,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可让学生去探究、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