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庄头峪潮河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盖州市福坤果品苗木专业合作社

北京庄头峪潮河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盖州市福坤果品苗木专业合作社

北京庄头峪潮河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盖州市福坤果品苗木专业合作社
北京庄头峪潮河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盖州市福坤果品苗木专业合作社

北京庄头峪潮河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盖州市福坤果品苗木专业合作社

北京** 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庄头峪村共有1460口人, 耕地面积1700亩,人均耕地1.16亩,以“精品林果业”为主导产业,2011年村经济总收入145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80元。

在市、县农委、技术质量监督局、园林绿化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立足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打造农业生态环境,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规范农业生产管理,提高我村农产品安全为总目标,持续加大我村红香酥梨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发展力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千亩红香酥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市、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牛有成副市长多次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阿布莱提·阿不都热西提也给予我们亲切关怀。2004年底被国家列入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过几年建设,提高了红香酥梨的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了全村以红香酥梨产业为中心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庄头峪红香酥梨标准化示范区地处浅山丘陵地区,两侧群山相拥,林木茂盛,园区内沟谷明显,台坝整齐,道路畅通;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园区土层深厚,PH值中性偏酸,土壤肥沃。总面积1000亩,涉及户数495户,栽植总株数2.7万株;

示范区全部采用小管出流节水灌溉方式至园区每一株树下。主栽品种有红香酥、七月红、八月酥,其中:红香酥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培育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CN1236539A)的红皮梨新品种,是“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编号99100401A);该品种平均果重220克,最大单果重510克,果肉细嫩爽口,汁多味甜,品质极佳,9月上中旬成熟,耐贮藏,早果丰产,适应性强。2003年由于庄头峪村红香酥梨园管理的合理,使部分果树首先进入初果期,产量10000多公斤。果农利用本村紧邻101国道的优势,自立门户,在路边摆摊销售,看到这些,党支部想到,本村的果品马上就要进入初果期和盛果期,将有十几万、甚至几百万的果品,为了保证果农的整体利益,靠传统的销售方式肯定不行了。党支部就深入到果农家调查研究,及时召开全体果农座谈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动员果农组建合作组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积极与县、镇经管部门取得联系,起草制定了成立协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信息、统一销售。

在2004年8月,经过反复酝酿和征求意见,在千亩红香酥梨基地初果期,263户果农其中党员53名以自愿的方式入股,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成立了“北京庄头峪村潮河果业合作社”,并规定了管理机构、社员的权利、合作社职能、合作社财务管理等七章三十一条款的合作社章程。同年我们又向北京路桥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北京中创和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申请了有机食品认证。现已发展入股社员383户。通过合作社不懈的努力下,现在千亩红香酥梨已供不应求,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7年,正式成为有机食品,至今为止,每年都要通过有机认证,并成为北京果品协会果品物流中心认证的36家有机果品生产基地之一。

一、实施过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级政府、技术监督以及农业相关管理部门。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工程建设整体推进。穆家峪镇政府非常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副镇长为组长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对示范区实施各项工作进行统一分

工。在庄头峪村里成立了以赵克栓(村书记、果业合作社社长)为组长的示范区技术工作小组,并聘请密云县园林绿化局果树中心有关专家为技术顾问。由北京庄头峪潮河果业合作社负责完成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工作。

(二)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为解决游人采摘,果品销售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的建设要求,我村本着自愿和“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成立了“北京庄头峪潮河果业合作社”,并规定了管理机构、社员的权利、合作社职能、合作社财务管理等七章三十一条款的合作社章程。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是:果树管理、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提供信息、协调服务。第一批共有265户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并投票选举产生合作社社员代表,通过代表会议投票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人员。现已发展入股社员495户。

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果树管理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在发展和管理上出现了困难,如在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除草、农药的喷洒、剪枝、施肥等多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经过广泛的征求果农意见和反复的讨论,为了更好的为果农服务,提高果树产量为目的,合作社于2006年5月成立了“庄头峪村林果生产农机服务队”。农机服务队是全县第一个可为有机食品园区提供林果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农机服务队。它以“方便社员、诚信服务、互利双赢、开拓创新”为宗旨,并在农机中心的帮助下确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目前,服务队现有固定资产11万元,果园生产机械设备15台件,办公用房30平米,机械储存库房50平米。可为潮河果业合作社成员提供剪枝、树下旋耕除草、植保打药、施肥、残枝粉碎堆肥、果品运输、有机肥供应等多项专业化的机械化作业服务,服务规模可达到3000亩。

(三)制定各项标准和相关制度1、制定标准化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示范区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安排,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主要有组织管理、目标要求、工作计划、管理技术措施等内容,使工作有目标、有计划的实施。

2、制定标准,建立示范区标准体系。

在县技术监督局、园林绿化局的大力协助下,结合**生长的特性、栽培条件、病虫害防治和生长地的实际条件制定了符合基地实际的标准管理体系,包括基地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

3、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在标准化工作宣传方面,我们首先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了解走访社员对标准化工作宣传和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培训,培训包括管理者培训和生产者培训,内容涉及标准化生产管理中的标准要求和实用技术操作方法及各个时期应进行的管理措施及方法,使示范区果农安全食品生产、标准化管理认知率达到95%以上,为果品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2006年以来,密云县电视台多次宣传红香酥梨示范区,并进行专题报道。

4、贯彻落实标准。

在果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实施,在果园管理、果树栽培、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采摘、包装、运输、贮存等地上地下综合管理中,严格执行28项标准,其中技术标准体系12项,管理标准体系8项,工作标准体系8项,使标准化措施落到实处。示范区按有机梨生产体系进行管理,不断增强果农的合作意识,进行统一修剪、统一熬制石硫合剂,统一防病、防虫,控制间作物的种类,从而加大果园施肥力度。

5、制定示范区内检员管理规程。

内部设立两名内检员,不定期检查和巡察,对不符合产品生产的不合格项及时通报示范区负责人,并提出处理纠正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要求改正。

6、建立间作物管理规程。

对种植户的间作物进行规范管理,要求统一种植品种,不使用转基因品种,间作物上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生长调节剂、叶肥,如发生病虫害时,农户必须向合作社申请,按照要求防治病虫害。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示范区健康稳步发展1、投入资金40万元建设50立方米低温保鲜库一座,该低温保鲜库建成可保鲜水果30 吨。近几年,我村梨产量逐渐增多,原有保鲜库不能保证全部储藏,所以我村去年申请新建保鲜库项目,现在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能使用。该库的建成将有效改变红香酥梨不易保存的问题,实现果品的反季节销售,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降低农民经营风险,同时实现水果季产年销,对树立红香酥梨品牌和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保障果园灌溉水源充足,投资20万元,开挖积雨池一处。

2、为了确保示范区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及任何生长调节剂,达到防虫防病的效果,示范区投资30万元架设示范区电力低压线路3000米,安装植保病虫害防治设备频振黑光灯30盏,利用物理防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示范区由国家投入资金342万元,企业投入资金260万元,并实现专款专用。

二、取得的成效通过这几年的实践,红香酥梨示范区发展到1000亩,发展社员495户,直接受益农民1000余人,果农经营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民深刻认识到了集体协作生产经营的好处,例如果农赵永杰过去自己经营150棵树,自己一家一户经营效益低下,年收入不足1万元。通过参加协会组织进行各种培训,学习了管理技术,了解了市场,增加了收入。

1、经济效益2005年,总产量达到了10万公斤,采摘价达到了每公斤9元,销售价每公斤6元,使每户果农均增收1000余元,大大提高了红香酥梨的知名度。

2006年本园区果品产量,20万公斤,收入120万元。

2007年,产量40万公斤,收入240万元。2008年时,产量80万公斤,总收入480万元,2009年时,产量已达100万公斤,总收入600万元。2010年时,产量125万公斤,总收入750万元,至2011年时,产量已达150万公斤,总收入1200万元。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红香酥梨的销路不用发愁,村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社会效益通过红香酥梨示范区建设,新增就业岗位300个,户均增收1万元。给果农带来2000—3000元不等的收入,真正富裕了农民,为农民致富找对了路子。以千亩红香酥梨示范区为依托,通过果树“认领”等活动,从而拉动我村民俗旅游、餐饮、采摘业的发展,促进村整体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通过几年的有机果品生产,不仅提升了果品质量,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更改善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使示范区的生产与周边的生态环境浑然一体,显现出优美的环境,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效益。

三、经验(一)提高认识、转变意识,进行标准化管理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提高了村民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使村民逐渐的由粗放型模式向科学化管理方向转变。将标准化实施过程和技术渗透到示范区果农日常管理中去,果农也切身感受到了实惠。

(二)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在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以自愿和“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成立的“北京庄头峪潮河果业合作社”,对果农实行统一管理,同时我们聘请县果树中心专家长期担任技术顾问,定期组织果农进行果树管理、果树修剪等技术培训,提升农户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为促进果农增收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四、创新点(一)打造精品观光采摘园随着红香酥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提升红香酥梨的品牌,拓展多渠道销售红香酥梨,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006年,投资55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0亩的垂钓园,投资30万元,建观光采摘休息凉亭5个、投资20万元建采摘田间步道1000米。投入资金120万元,新建2000米示范区采摘走

廊,两侧种植攀爬植物,以葡萄、棚架梨等农副产品为主,即装点了景观,又增加了采摘品种。

(二)申报有机果品认证,提高红香酥梨价值经过三年的努力,2007年7月6日顺利通过了三年有机认证转换期,正式成为有机果品。大大提高了红香酥梨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至今为止,每年都顺利通过了有机认证。

(三)搭建网络平台,创造经济效益示范区以观光采摘为契机,在县信息中心的大力帮助下,建立村级网站,通过网上宣传,与密之水公司、北京三星广告公司签订供销合同,2006年采取统一收购的方式,采购红香酥梨7000多斤,为农民增加收入12余万元。

(四)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展我村经济合作社成立以后,庄头峪党支部为了进一步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和抵御市场的能力,成立了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在基地建了4间80平米的党小组活动站,配备了电视、VCD、科技书籍、光盘等电教设施,我们以协会党小组为核心,积极按有机食品生产管理体系标准认真进行各项措施的落实,建立了党务工作、学习交流、请示汇报、科技服务、科技培训等制度。12名党员技术骨干成立了科技服务队,作为服务队队长的老党员赵永坤,有多年的果树管理经验,他主动找果农联系,手把手的传授果树的各项修剪管理措施,通过技术的服务,是我村村民受益匪浅,我村的**已成了我村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

在支部党员的带动下,我们红香酥梨园区又搞起了立体种植,种植钙果、红薯、辣椒、豆角、丝瓜、花生、大豆等品种供游客采摘,2011年产量达到30万公斤,创造产值280余万元。

如今,庄头峪村拥有果园1200亩,“北京庄头峪潮河果业”牌红香酥梨、“穆绿”牌樱桃、鲜食杏采摘园已成为我村的品牌商品,全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8185元,发展到2011年的13380元,增长幅度63%。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党支部将加大工作力度,弥补工作不足,为建设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