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外科手术与研究综述

脊柱外科手术与研究综述

脊柱外科手术与研究综述
脊柱外科手术与研究综述

脊柱外科手术与研究综述

医脉通2014-02-22发表评论分享

文献标题:The Michel Benoist and Robert Mulholland Yearly European Spine Journal Review: a survey of the "surgical and research" articles in the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13.

文献来源:Eur Spine J 2014 Jan 3

过去的一年,欧洲脊柱上发表的综述类文章较少。包括以下内容:齿状突骨折综述,对齿状突骨折II型和III型最佳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全文最后的结论认为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保守或手术治疗对齿状突II型或III型骨折更具优势,同时文章也认为,对大部分患者,无论采取手术或者保守治疗,齿状突骨折最终均可以获得骨折的稳定。这个结论和Pal 发表齿状突骨折最佳治疗方法为坚强的颈托固定相符合。

MRI在胸腰椎骨折评估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中的应用,综述文章认为,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使用MRI诊断PLC损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后期需要更多的随访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脊髓马尾损伤患者肠道,膀胱及性功能的预后,综述文章认为,在平均17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患者上述神经功能可有缓慢改善,该研究结论和Dhatt等人2年前完成的关于脊髓马尾损伤患者2-3年随访结果相符合。

手术治疗腰部疾病,该文章可以成为“研究者阅读文章时应注重文章内容而不是结构式摘要”教育典范。在文章摘要中,作者总结认为,脊柱内固定融合率要高于非内固定融合率,但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后读者会发现,该结论并不意味着内固定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开放或者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Smith等人完成的综述文章认为,开放或内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两者效果相似,并发症也类似。文章作者认为,受限与内镜手术的学习曲线,内镜手术需在有较多内镜手术经验的机构开展。

背痛

Modic改变和细菌感染关系。在2001年,Stirling等人对36例严重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椎间盘组织进行培养时发现有53%的患者组织内培养出了疮疱丙酸杆菌。据文献报道,Modic改变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6%,但在背痛患者中,这一比例高达35%,有学者认为Modic改变可能源于感染,按照上述假设,Albert等人提出了“感染为何会导致脊柱椎体的Modic改变”这一问题。

一项对61例椎间盘突出患者的Modic改变研究发现,约86%的厌氧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出现了MRI上可见的Modic改变,而在厌氧细菌培养阴性的患者中该比例仅为44%。结合上述事实,Albert等人评估了抗生素治疗椎间盘突出合并Modic I型改变后出现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纳入162例患者,其中77例行抗生素治疗,67例行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抗生素治疗组患者腰痛,腿痛及工作状态等到显著改善。

作者由此认为,对此特殊类型的腰背痛患者,抗生素治疗有效。和具有开创意义的幽门螺旋杆菌引发胃溃疡的研究类似,本研究结论遭到了较多质疑,其中O’Dowd等人的评论非常经典,值得一读。

HIZ和背痛之间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Hebelka等人对41例腰痛患者的MRI研究发现,轴向负荷MRI图像并不影响HIZ的显示。其他的一项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的研究证实,HIZ和腰痛无显著相关性,该研究结论和Lam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反。毫无疑问,关于HIZ 和背痛之间的关系仍会持续。

椎间盘蜕变诱发髋部疼痛。Schepper等人发表的脊柱椎间盘蜕变可诱发髋部疼痛的文章值得大家仔细阅读。目前很多轻度OA患者行全髋置换后仍出现了持续性的髋关节疼痛,可能和背部的疾病蜕变相关,而很多关节外科医生对此并不了解。但是,也有一种情况,即脊柱外科医生因为腰痛而行脊柱手术,但事实上,腰痛却来源于髋关节疾病。

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腰痛。目前对交感神经在疼痛传递中的作用认知已经较为清楚,文献报道腰痛发生和L1上的交感神经交通支相关。那么,切除L1的交感神经支是否可以治疗腰痛,Sadly等人的研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Ivo等人的研究或许可以对此提供一点解释。

普通人群腰痛发病率。日本Fujii等人完成的一项网络调查发现,约83%的人群一生经历过腰痛,约36%的人群任意一个4周内经历过腰痛。多种因素和慢性腰痛相关,其中背部手术对腰痛的影响巨大:接受背部手术治疗的患者腰痛发生率高出正常人群10倍。

严重腰背部外伤和慢性腰痛关系。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认识并不统一。Patel等人比较了较大脊柱创伤和自诉存在腰部损伤两组患者长期的腰背部疼痛情况。

自诉存在腰背部损伤患者的脊柱创伤较小,但出现慢性腰痛的比例较高,而有较大脊柱创伤的患者出现慢性腰背部疼痛的比例较低,作者由此认为,脊柱的结构性损伤和患者后期出现的慢性腰痛无显著相关性。

骨折

AO脊柱胸腰椎骨折分型标准。既往AO脊柱胸腰椎骨折分型系统已经使用了接近20年,目前成为脊柱外科医生分类脊柱骨折的标准方法之一。但是,随着时间进展,有必要对

AO脊柱胸腰椎骨折分型系统进行进一步修改。Reinhold等人发表的文章结合影像学软组织检测进展对AO脊柱分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值得深入阅读。

其他和脊柱骨折相关的文章。Xing等人的研究发现,脊柱骨折早期手术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通气时间等,但并没有明确是否可以降低远期患者死亡率。Xu等人的研究则发现,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后路手术和前路手术相比,神经功能恢复和返回工作岗位的能力类似,但其手术时间更短,失血更少,花费更少。

颈椎Hangman骨折的治疗。Wu等人报道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颈椎Hangman骨折技术。尽管该手术技术仅运用与10例患者中,但研究报道论证了该手术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今后类似骨折治疗的一个备选方法。

椎间盘和椎体感染

Duarte等人发表综述类文章对椎间盘炎及椎体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价值。在文章中作者特别提醒,感染患者出现发热的时间较迟,由此可能导致感染的的延迟诊断。CRP是血清学检查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敏感及特异性均较ESR高,并且可以作为患者对抗感染治疗反应的一个监测方法。

文章总结认为,有脊柱感染的患者,出现心内膜炎的比例高达30%。作者强调,对脊柱感染的患者,通过穿刺活检等方式获得细菌种类信息对治疗至关重要,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行穿刺活检的往往是放射科医生,而在穿刺过程中他们通常习惯使用细针,而不是直径大于2mm或者更粗的粗针,细针穿刺获得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的概率仅为70%,远低于大直径穿刺针的90%。

作者推荐的脊柱感染手术治疗指征包括:顽固性疼痛,脊柱不稳定,神经功能改变等,但作者同时强调,脊柱感染手术清创后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有限。作者在文中同时强调了脊柱支具的重要性。

在治疗中,作者认为,即使后柱无明显骨质破坏的患者,在前路清创和植骨后仍需要后路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

Valancius[33]等人发表的文章对上述结论持肯定态度。Gorensek等人的研究发现,对大部分患者,非手术抗感染治疗足以治愈脊柱感染,对需要手术的患者,采取单纯后路也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脊柱椎间隙感染植入融合器时并不一定意味着内固定失败。

Urrtia等人的研究报道了颈椎节段的化脓性感染,该部位的感染较胸、腰段更加致命。在对102例脊柱感染患者的分析中发现,18例颈椎感染患者有13例患者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同时骨质破坏更严重,硬膜脓肿发生率更高。颈椎感染的这部分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的比例高达84%,而死亡率高达21%。因此,作者建议,对颈椎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手术对这类患者可能是必须的。

zhang等人的研究发现,对脊柱后方严重感染的结核患者,单纯后路治疗也是可行方案。作者通过肋骨横突切除术行彻底清创感染脊柱节段后进行椎间融合,因该手术方法不需要瘪肺,术后患者出现手术相关肺部并发症的概率降低。

椎体成形

目前椎体成形术已经广为接受,Roder等人的研究明确了椎体骨水泥填充体积和疼痛缓解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某些椎体成形术研究不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的原因。He等人联合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目前尚存在争议。作者报道,椎体成形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2年随访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疼痛缓解。

肿瘤

Tokuhashi等人在1990年建立了一套评分体系,用以评价脊柱手术治疗转移性肿瘤是否恰当。经过20多年发展,上述评价体系并没有进一步改进。Garkhar等人的文章对此评分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发现超过半数(66.6%)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和评价体系预期的生存时间不相符合。这可能是因为近些年,肿瘤学科的巨大发展,原发癌的治疗措施有了较大的进步,从而改善了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Quraishi等人研究了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入院后术前准备时间和患者相关功能预后的关系,发现不同准备时间对患者住院周期,感染发生率或者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却存在显著影响。入院后24小时内手术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好,而超过48小时后神经功能恢复最差。

椎间盘置换和椎间融合

Skold等人的研究结论非常有趣。他们发现,椎间盘置换和椎间融合在术后2年时效果相似,但在术后5年时,椎间盘置换效果较好。尽管目前有研究显示,脊柱融合手术的结果和使用的技术无显著相关性,但目前临床上对脊柱融合的手术方式仍存在较多争议。

Duncan等人的研究发现,经椎间孔融合并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患者的融合器位置容易出现移位。传统经皮微创TLIF手术通过单侧建议并放置融合器,希望减少手术创伤,但该研究结果提示该手术方案存在融合器移位风险。

在上世纪90年代,骶髂融合治疗腰痛较为流行。但是,随着脊柱固定理念的发展该手术方法已经逐渐被脊柱外科医生放弃,近些年,骶髂融合术又开始出现流行趋势。Kibsgard 等人报道骶髂融合术后25年的临床效果。发现大部分患者临床功能预后较好,尽管和非手术治疗患者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骶髂融合术近期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对部分腰部融合患者出现骶髂关节部位的疼痛,而需要融合骶髂关节部位。

脊柱滑移

近些年,脊柱治疗过程中特别强调矢状位平衡。Harroud等人对149例腰骶部滑移的儿童研究发现,高度滑移,矢状位失衡的患儿其日常生活质量显著下降,而低度滑移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并没有太大影响。因此文章建议,对高度脊柱滑移的患儿,手术矫正矢状位失衡很有必要。

颈椎

Zhu等人完成的一项纳入8项研究的系统分析建议,多节段颈椎融合术应当选择后路而非前路。作者对530例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后路多节段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而神经功能相似。

过去一年有两篇和脊髓病患者步态相关的研究发表。来自日本的一篇研究发现,尽管有各种可能因素会影响老年患者的步态,但对有脊髓病造成的步态损伤,减压手术治疗可以使之获益,并且越早手术越好。

来自爱尔兰的学者就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步态损伤的患者的肌电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步态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无力而非痉挛,作者由此推荐,对此类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颈椎前路手术后出现食道吞咽功能困难是手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Fengbin等人认为,对前路手术入路进行微小的改良即可降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

作者对80例行前路手术的患者分别行两种不同入路的手术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对C3-4节段手术时,手术入路应在左侧肩胛舌骨肌外侧,对C5-6节段手术时,手术入路在左侧肩胛舌骨肌内侧可减少吞咽苦难的发生率。

目前颈椎手术中,椎间盘置换术的数量在逐渐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置换术可以减少患者脊柱临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但Park的研究则提出了不同意见。

作者对22例椎间盘置换和21例椎间融合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5年进行X片,CT及MRI检查以确定临近椎体退变概率,发现两组患者ASD的发生率类似,均在45%左右,作者由此认为临近椎体的退变发生是疾病自然进展而非椎间融合。

关键词:脊柱外科齿状突骨折脊髓马尾损伤

医学论文范文格式

医学论文范文格式 浮躁的社会风气、功利的学术心理、便捷的网络环境助长了学术不良风气。学术道德失范之外,格式规范非常混乱,论文撰写方面存在很多格式错误,有不少学者曾大声疾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亟待规范。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论文格式,仅供大家参考。 医学综述,是查阅医学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下面lw54为大家总结了医学综述论文的格式及一些写法,以供大家参考。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 ___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1) 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

医学综述范文

·综述写作范文· 综述简介: 综述的特点 1,信息容量大 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已取得的成果,又能反映有争议的观点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2,内容专深 紧扣医学发展的脉博,针对某一学科的某一专题的最新发展动态撰写而成。 3.写作方法是概括地回顾既往事实 医学综述的基本格式 前置部分、前言、主体、总结、参考文献

『例文讲解』(红色字体为讲解,黑色字体为例文综述内容) 前置部分: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建1 1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430079 作者简介:陈建,男,硕士,讲师 一、【前言: 简要说明写作目的、有关概念、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状、趋向和争论所在。使读者阅读后有一个初步轮廓。一般在300 字左右。】 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外部,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的体外使用装置的总称。矫形器(orthosis)一词最早由美国Vernon Nickel在1953年提出,是希腊语中“ortho”和“statikos”二词组合的略写,曾被称为夹板或支具。最早的夹板用于固定治疗肢体的骨折,18世纪以后薄铁制造工艺高度发展,欧洲已有大量精巧的夹板、支具生产。在我国,明代已经应用了木制围腰,中医骨伤科应用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矫形外科、康复医学及现代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力学的发展,矫形器的研发、制作、装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矫形外科及康复医学科,而且已经成为运动创伤外科和骨外科制动、固定、治疗、康复训练等主要的辅助装置。在我国,虽然矫形器的优点已逐步被临床骨科、康复医学科和矫形外科医师所认识和接受,主要应用于临床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领域,许多报道对此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1—3],但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机制和临床实践研究。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发挥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及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广大运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引起相关专业人员注意认识差距,积极开展矫形器的临床实践应用和基础性理论研究,促进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为各类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主体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赵定麟 本书分为总论与创伤、脊柱疾患、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等共计四卷,七十八章加以阐述。在总论与创伤中,除有关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外,对脊椎伤患的诊断学基础及脊髓受损的定位诊断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颈椎及腰骶椎两篇脊椎疾患中,较细至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变,对较少见之疾患亦加以介绍。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解,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赵定麟 男,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任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SICOT)及世界矫形外科教育学会(WOC)中国分会主席以及中华创伤外科学会、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组核心组成员等20个学术职务。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伤患的诊治,在颈椎伤病的诊治方面造诣较深。曾设计了颈椎潜式减压、侧前方减压、Y型诫压、局部旋转植骨等多种术式,研制了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空心螺纹式椎节内固定器及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在欧美、日本等20余所大学或国际会议上讲学或学术报告,论文多次入选美国AAOS、日本JOA及SlCOT等世界性会议。三、承担课题为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脊柱外科学主要负责人之一,曾承担课题“神经肽与骨衰老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脊柱脊髓伤的研究(八五及九五全军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脊柱外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领先学科资助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四、成果奖励主编专著《脊椎外科临床研究》、《颈椎病》、《下腰痛、》《实用创伤骨科学》、《颈椎伤病学》、《脊柱外科学》、《四肢脊柱创伤》、《现代创伤外科学》、《骨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创伤骨科学及新进展》、《现代颈椎病学》、《骨科诊断学》《现代骨科学》等专著13部。发表论文60

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

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 邓强1张彦军1李中锋1彭冉东2韩宪富2 (甘肃省中医院730050 兰州市;2.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730000 兰州市) 摘要: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手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脊柱外科手术中硬脊膜破裂的发生率为1%~17%[1],对该病处理方法较多,但是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笔者收集近几年相关文献对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关键词: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 1.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的原因 硬脊膜破裂主要分为外源性损伤和医源性损伤两大类。外源性损伤多由脊柱爆裂性骨折,骨碎片刺破硬脊膜或椎体骨折脱位,相应平面硬膜受压,更严重者当脊柱受到枪击贯通伤, 常造成硬脊膜大部缺损,修复困难,预后不好。医源性损伤多为手术者经验不足、粗暴操作、器械使用不当;在手术视野不清情况下盲目操作;对术中困难估计不足等可造成硬脊膜损伤,导致脑脊液漏的发生。此外术后由于患者咳嗽、喷嚏、用力排便等使腹压骤然升高硬膜囊内压力增大,脑脊液撑破并撕裂薄弱处的硬脊膜也可导致脑脊液外漏。 韦敏克等将硬脊膜损伤并脑脊液漏的常见[2]:①前方破裂,此部位闭合困难;②神经根腋下破裂,此型破裂易被忽视;③后方破裂,此型发生率最高,但易于修补;④神经根破裂,这种破裂较少见易于遗漏。 2.硬脊膜破裂的修补原则 无论采用哪种修补方法确保修补后硬脊膜的严密防水性至关重要。对于硬脊膜损伤尚缺乏系统化的治疗原则,Palavers L等[3]提出十步封闭原则:(1)充分显露硬脊膜破口,这是最关键的步骤;(2)硬脊膜破口内部探查,将硬脊膜内的血肿及碎骨块清除干净;(3)将被挤出的神经纤维彻底还纳;(4)在条件允许下使用硬脊膜内补片;(5)使用7/0或5/0的Prolene 缝线进行连续缝合是首选的方法;(6)使用硬脊膜外补片增强闭合效果;(7)使用Valsalva 动作检验修补处水密性是否良好;(8)必要时可采用硬脊膜外带蒂硬脊膜进行填塞,此方法在以上操作步骤失败时仍然有效;(9)对伤口使用多层缝合以减少死腔的产生,在此步骤中不建议使用筋膜下引流;(10)必要时使用蛛网膜下腔引流,将脑脊液引出,减轻破损硬膜处的流体压力。 3.术中硬脊膜损伤的修补方法 目前术中硬脊膜损伤修补方法有多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张阳德等[4]根据硬脊膜周径的缺损程度分为5度。1度:硬膜撕裂无缺损;2度:硬膜缺损小于1/4 周径;3度:硬膜缺损大于1/4 周径、小于2/4 周径;4度:硬膜缺损超过2/4 周径以上,但未完全缺如;5度:硬脊膜完全缺损。这样的分类有助于临床处理。1、2度损伤可以直接显微缝合修补,3度可行筋膜、肌肉、脂肪移植修复硬脊膜,4、5度则可采用硬脊膜内表面补片、硬脊膜缝合及硬脊膜外表面补片技术联合运用以防脑脊液漏。临床上一般可分为缝合修补方法及非缝合修补方法。

脊柱外科出科考试

脊柱外科出科考试 1.脊柱屈曲型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在 A:颈椎 B:颈胸椎交界处 C:胸椎 D:胸腰椎交界处 E:腰椎 2、搬运脊柱骨折病人的正确方法是 A:抬头、抬脚法 B:搂抱搬运法 C:半坐搬运法 D:平托搬运法 3、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价值,可靠的方法是 A:详细询问病史与严格体检 B:X线平片 C:脊髓造影 D:MRI E:CT 4、在先天性脊柱侧弯病因中,下列哪项是常见的? A:姿势性脊柱侧弯 B:功能性脊柱侧弯 C:楔形椎体 D:神经源性脊柱侧弯 E:胸源性脊柱侧弯 5、强直性脊柱炎的好发年龄是 A:16~30岁 B:30~35岁 C:35~45岁 D:46~55岁 E:56~65岁 6、胸、腰椎骨折并关节突交锁,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骨盆牵引 B:骨折处垫厚枕复位 C:局麻下手法复位 D:手术切开复位 E:双踝悬吊法复位 7、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精确性,确定手术部位的特殊检查是 A:椎管造影 B:B超检查 C:MR检查 D:CT检查 E:可视性椎间盘造影 8、脊柱损伤伤员的正确搬运方法是: A:二人分别抱头抱脚平放于硬板上后送 B: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C:一人抱起伤员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D: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平放于帆布担架上后送 E:无搬运工具时可背负伤员后送 9、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基本的活动方法是: A:推拿按摩 B:止痛药 C:理疗 D:完全卧床休息 E:脊肌锻炼 10、脊柱结核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窦道形成,混合感染 B:椎体的病理性骨折 C:脊柱的活动功能障碍 D:截瘫 E:骨骺受累时可影响生长发育 11、颈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节段,而头的旋转活动主要发生在 A:寰枕关节 B:寰枢关节 C:上颈段 D:下颈段 E:整段颈椎 12、颈椎病病人出现枕下肌痛及同侧头皮感觉异常,与临床关系较大的是哪个神经受刺激 A:颈1 B:颈2 C:颈3 D:颈2~3 E:颈3~4 13、“竹节样”脊椎见于 A:强直性脊柱炎 B:脊柱结核 C:脊柱侧弯 D:脊柱骨折 E:脊柱肿瘤 14、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体征中,最有意义的是 A:腰椎侧突 B:腰部活动受限 C:压痛及骶棘肌挛缩 D: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E: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15、下列哪项属于结构性脊柱侧弯? A:功能性脊柱侧凸 B:下肢不等长性脊柱侧凸 C:骨盆倾斜继发脊柱侧凸 D:坐骨神经痛引起脊柱侧凸 E:特发性脊柱侧凸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综述·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建1 1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430079 作者简介:陈建,男,硕士,讲师 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外部,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的体外使用装置的总称。矫形器(orthosis)一词最早由美国Vernon Nickel在1953年提出,是希腊语中“ortho”和“statikos”二词组合的略写,曾被称为夹板或支具。最早的夹板用于固定治疗肢体的骨折,18世纪以后薄铁制造工艺高度发展,欧洲已有大量精巧的夹板、支具生产。在我国,明代已经应用了木制围腰,中医骨伤科应用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矫形外科、康复医学及现代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力学的发展,矫形器的研发、制作、装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矫形外科及康复医学科,而且已经成为运动创伤外科和骨外科制动、固定、治疗、康复训练等主要的辅助装置。在我国,虽然矫形器的优点已逐步被临床骨科、康复医学科和矫形外科医师所认识和接受,主要应用于临床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领域,许多报道对此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1—3],但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机制和临床实践研究。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发挥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及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广大运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引起相关专业人员注意认识差距,积极开展矫形器的临床实践应用和基础性理论研究,促进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为各类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矫形器的分类 199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确认并公布了矫形器的统一名称和分类。具体分类方法可参阅文献[16]。Rovere等根据矫形器的作用将矫形器分为三大类:康复性、功能性和预防性矫形器[4]。康复性矫形器主要应用于运动损伤或手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以保护受伤部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功能性矫形器是在运动损伤或手术后确保运动员能够重返比赛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受伤而使用;预防性矫形器主要用于保护正常部位避免发生运动损伤。另外,有些专着和文献根据制作材料将矫形器分为软、硬和半硬(semirigid)矫形器。 2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历史 通过MEDLINE PUBMED搜索引擎输入“orthosis in sports injury”共搜索到相关文献251篇,最早的文献报道是Roser LA等1971年研究比较了支具和胶布应用于不稳定膝关节的效果[5],Rovere等[4]1989年在《临床运动医学杂志》发表了“支具和胶布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略)

脊柱生物力学基本知识

青少年脊柱侧凸 概述 脊柱侧弯的经典定义为“脊柱在额状面上发生的侧方弯曲”,实际上应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畸形。额状面上畸形大于10 度的传统标准仍然适用于现行的脊柱侧弯定义。然而由于近来对力偶合认识的加深,目前我们知道侧弯的脊柱不仅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存在有差异,在横断面上亦存在有畸形。因此在脊柱侧弯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人体的三维平面进行评估。 脊柱侧弯的患病率 患病率是指在某一时点检查时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患有某病的频率。由于侧弯严重程度的不同,脊柱侧弯的患病率而有所差别,角度大的侧弯发生率较低,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脊柱侧弯的患病率约为1%,且在各种群中相对恒定。勿将患病率与发病率相混淆。发病率是指在观察期内(通常为一年),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的频率。绝大多数研究所涉及的是脊柱侧弯的患病率。

脊柱侧凸的病因学 脊柱侧弯的病因多种多样。Moe 在其经典的教科书中列举的病因多达50 余种。我们将其粗略地将脊柱侧弯分为以下四类: ?神经肌肉性侧弯 ?先天性侧弯 ?某些疾患(疾病,肿瘤和创伤)导致的侧弯 神经肌肉性侧弯 神经肌肉性侧弯通常在儿童期发病。 神经病性和肌病性。然而, 为脊柱侧弯。 多数神经肌肉性侧弯患者需接受脊柱融合手术。 上并能够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坐立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肺通气, 减少肺部并发症。 神经病性疾患使神经系统受累。神经病性侧弯包括脑瘫, 碍及脊髓灰质炎。 肌性侧弯的病因在于肌肉组织疾患。Duchenne 肌萎缩和关节弯曲是肌 性疾患的典型病例,并有可能导致脊柱侧弯。 先天性侧弯

先天性侧弯是由于发育过程中胚胎受到损伤而造成的椎体或椎节 这种先天性脊柱缺陷可分为以下三个基本类型: ? 形成不良 ? 分节不全 ? 混合型 形成不良可累及单一椎体或多个椎体,指脊柱在宫内发育过程中,一个椎 体的部分或全部不能完整发育成型。形成不良最常见的情况是半椎体。该种畸形在侧弯中较为常见,并可使侧弯畸形加重。若脊柱后部结构发生形成不良,可导致脊柱裂或脊髓脊膜突出。右方插图显示的形成不良为半椎体。 混合型是指形成不良和分节不全同时发生。这一类型较难判别和评估,需加以定期随访。混合型最重的情况通常为脊柱的一侧存在有多个未分节的骨桥,而另一侧则为半椎体。单纯的形成不良或分节不全较为少见,相反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形成不良和分节不全两者并存。 某些疾患造成的侧弯 某些全身性疾患也可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生,如:感染、肿瘤或创伤。诸如间质病变的 Marfan 综合征和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变的 神经纤维瘤病往往同时伴随有脊柱侧弯的发生。但并非这类疾病都有脊柱侧弯的发生。 急性和慢性感染(例如:结核)有可能造成明显的脊柱侧弯。脊柱肿瘤及楔变的骨折,最终也会导致脊柱侧弯,但这些情况在儿童中罕见。多节段椎板切除术往往造成医源性侧弯,此在成年中亦较为常见。

实用脊柱外科手术图解概论

实用脊柱外科手术图解【田慧中 本书系作者从事脊柱外科半个多世纪临床诊疗的经验总结。系统论述了脊柱外科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侧重对脊柱畸形进行详尽介绍。全书分为四篇,总论篇包括:绪论、脊柱外科解剖、Ilizarov牵拉成骨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价值、临床检查与诊断、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术后外固定、脊柱的牵引疗法、脊柱植骨融合术。脊柱畸形篇介绍各种脊柱畸形的牵引疗法、手术技术、截骨矫正术、器械内固定术及其诊断治疗原则。脊柱疾病篇主要对脊柱常见疾病的诊治进行详尽的论述,并对少见病例和疑难病症做了深入的探讨。脊柱外伤篇讲解了脊柱外伤的治疗方法。全书简明实用,配有1000余幅插图,详细讲解了手术步骤。适合我国广大骨科、脊柱外科医师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田慧中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于1928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现任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名誉主任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柱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骨科、脊柱外科50余年,亲临各种手术13000余例,1980年以后专攻脊柱脊髓外科,是我国脊柱外科创始人之一。在脊柱外科领域中有突出贡献,如“全脊柱截骨矫正重度脊柱侧弯”为国际首创。发明了许多新手术,设计了许多新器械,如:田氏脊柱骨刀、田氏分叉棍、小儿轻便头盆环牵引装置等,均取得国家专利。曾获国家发明奖,国际金牌奖。曾担任和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新疆脊柱外科医院院长、新疆建工医院名誉院长、日本东京大学整形外科客座研究员、日本弘前大学整形外科客座教授、美国中华医学会骨外科学会副会长、《美国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国脊髓损伤研究会副会长、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科大学脊髓损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科大学全国脊柱中心总顾问、广东省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顾问、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二附院脊柱疾病中心顾问等职务。主编专业书籍:《脊柱外科论文集》、《脊柱畸形外科学》、《脊柱畸形与截骨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学》。参编专业书籍:《脊柱外科手术学》一版和二版、《中国矫形外科新进展》英文版、《脊柱变形》日文版、《截骨术》、《骨科医师进修教程》等脊柱外科和骨科方面的参考书和教科书。在国内和国际上发表论著代表作66篇。 第1章绪论 一、脊柱外科的发展史 自从1945年Smith Peterson为强直性脊柱炎驼背做截骨矫正手术,1962年Harrington器械

脊柱侧弯

失衡的天平——脊柱侧弯 一、什么是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X 线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脊柱侧凸通常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胸部与腰部之间的脊椎,也可以单独发生于腰背部。侧弯的出现在脊柱一侧,呈"C"型;或在双侧出现,呈"S"型。 二、脊柱侧弯的危害: 轻微的脊柱弯曲异常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姿势和体态,使脊柱着力的作用点不平衡,青少年易产生疲劳感和背部不适。如不加以干预,畸形和疼痛会加剧,严重的会损伤脊髓和神经根,导致病人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甚至造成瘫痪。同时,异常的弯曲也会妨碍内脏器官的功能和发育,如果脊柱不正引起了肋骨和胸廓的畸形,还将造成心肺功能障碍,导致心脏功能衰竭。 三、脊柱侧弯患病现状及病因: 脊柱侧弯虽然听上去陌生,但其实并不少见,我国脊柱侧弯发病率为1%~2.7%,如按2%估算,在我国3亿儿童和青少年中,患者数目达6千万,在广东省,脊柱侧弯的发生率约为3%,尤其在8~14岁的青少年中常见。在快速生长发育期间,脊柱侧弯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其后患病率趋于平衡,且女性患者较多,男女比例大约为1:4。 在患者中,很大一部分(80%)为特发性,意思就是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弯。目前,10岁以下儿童发生脊柱侧弯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多数是先天性的。 除此之外,一些疾病也会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生,如先天性半椎体、脊髓纵裂、腰椎骶化以及后天的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纤维瘤病、肌营养不良、外伤等都可造成脊柱侧凸或前后凸。两下肢不等长亦可造成脊柱的代偿性侧凸, 其脊柱异常程度主要与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有关。 但是青少年一些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引起脊柱侧弯。比如长期用双肩的一侧背书包,书包过于沉重,不注意日常锻炼,营养不良缺乏钙质等。 四、脊柱侧弯如何预防及日常保健措施: 1、让孩子学习时保持正确姿势。 正确的姿势指身体距离桌子一拳的距离,眼睛距离书本一尺的距离,身体坐正,书本放在身体正方偏右(适合于右手写字的人),这样的习惯需要养成,对骨骼和身体都很有好处的;正确的桌椅高度应该能使人在坐时保持两个基本垂直,一是当两脚平放在地面时,大腿与小腿能够基本垂直二是当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与小臂基本垂直这样就可以使人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如果课桌椅的高度没有及时依据身高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青少年长期坐姿不正可能会诱发脊柱侧弯。 学习时头部过低、歪头、颈部过分前伸和前弯,是导致脊柱侧弯、颈椎病等病症的重要原因。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使用适合孩子身高的桌椅,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书写时眼睛、身体和书桌都要保持一定距离。 2、适当的书包重量和背包方式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通过对九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背包过重和背包方式错误可能造成青

医学综述范文

医学综述范文-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进展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等首次从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出一种螺旋弯曲杆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由于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临率诊治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水平,更新了人们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1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 该菌从形态学上看,在体内呈螺旋杆状,在体外培养呈弯杆状,故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1990年8月的悉尼国际胃肠会议肯定了Hp与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的关系。实验证明,此菌的存在与病变程度有密切联系。在一些胃十二指肠疾病中Hp感染率很高,检出率为58%~100%。有人通过对胎儿、新生儿、婴幼儿、正常人免疫学及细菌学的研究认为,人体胃粘膜出现Hp是外源性感染方式,人与人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染是Hp的可能传播途径。城市人口感率高于农村人口,澳大利亚土着人的Hp感染率显着低于随机挑选的献血员。揭示密切的社会接触有利于Hp感染的流行。Hp感染的致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贾博琦认为,可能是隐性感染过程,即在Hp浸润下,胃粘膜充血、水肿造成Hp生长的适宜环境,Hp借机侵入粘膜下层生长繁殖,并逐渐发展为慢性炎症或溃疡。张振华等认为,Hp对人感染过程分为3个价段:①Hp借其螺旋状菌体及其结构的特征,穿透粘膜表面的不溶性粘液层;②借Hp表面菌毛样网状结构与胃粘膜上皮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在胃壁稳定持续地定居;③再由Hp的LPS或其它的细胞毒素引起胃粘膜非特异性炎症。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造成炎症或溃疡。Morgan通过对Hp的流行病学、细菌学、病理学、病因学、临床诊断学与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证实45%的Hp有细胞损害作用。Hp含有多种生物化学损伤因子:①Hp含类脂多糖脂肪酸A,它具有Gram阴性菌的内毒素特性;②有丰富的尿素酶活性,它分解尿素成NH4 与CO2,而NH4 可破坏粘膜屏障,使跨膜电位发生改变,引起细胞通透性增加,H 逆相扩散,产生糜烂和溃疡。③Hp有蛋白分解酶,将高分子的粘液分解为低分解为低分子物,使粘度减低,不能阻止H 逆相扩散。④Hp感染染致免疫反应,在急性活动期,局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中性多核为主),在慢性期,局部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SIgA 及SC为主。⑤Hp增强活性氧的生成而介导粘膜损害。从组织学观点看Hp感染加重了洗动性胃炎、中性粒细胞浸润、破坏腺体导致萎缩性胃炎。也可损害胃排空而促进溃疡形成。总之Hp的存在及其致病性已不容置疑,关键在于提高对Hp的检测水平,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并通过对Hp的临测指导临床治疗。 2.4直接涂片染色 Pinlard用相差显微镜直接检查涂于玻璃片上的胃粘膜查Hp,敏感性达100%。 2.513C14C呼吸试验 有人利用Hp产生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的原理,将胃内用核素标记的尿素分解产生CO2和NH2,CO2被吸收后经肺排出,如果胃粘膜有Hp存在,则呼出气中就有核素标记的CO2出现。检测H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88%,Hp清除后14CO2呼出减少。Ormand 等发现收集服用核素标记的尿素后20min的呼气体即可有效地检测Hp感染。 2.6免疫学方法 佐贯等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血中抗HpIgG抗体,并与组织培养法和镜检法进行对照,血中抗Hp抗体与粘膜内Hp检出一致率为73.1%,特异性为60%~100%,敏感度为81.3%,对Hp感染的筛选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athbone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3例经胃镜检查并活检确诊的患者血清Hp抗体,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3%和97%。Engstrand等建立了检测Hp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为诊断Hp感染提供了更为特异的方法。张启波等利用初步纯化的Hp的尿素酶为抗原对120例病人的血清抗Hp抗体进行了ELISA测定,对照细菌培养等方法显示敏感为95%,特异性为91%。吉林市第222医院用

脊柱外科护理常规

脊柱外科的护理常规 一、入院护理常规: 1.准备床单元,睡硬板床。 2.热情接待新患者,介绍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 3.介绍入院须知。 4.做好入院护理评估,书写入院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单。 5.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做好原始记录,并通知医生。危急重症患者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做好急救处理。 6.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二、术前护理: 1.正确留取标本。 2.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了解各项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 3.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指导并协助患者轴线翻身。 5.术前清洁皮肤,按医嘱行手术区备皮。 6.术前晚做好肠道准备,术前按医嘱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 7.根据医嘱做好配血,药物过敏试验等准备工作。 8.术晨应取下耳环、项链、手表、,眼睛、假牙、发夹等饰物。按医嘱给予麻醉前用药,将病历、X线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所需物品带入手术室。 三、术后护理: 1.了解麻醉的方式,手术名称,术中出血,手术情况。 2.体位正确,脊柱手术,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线翻身。四肢手术,平卧位,抬高患肢。 3.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 (2)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 (3)观察负压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4)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 (5)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血液循环。

(6)观察术后伤口疼痛的情况。 4.健康教育 (1)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2)提供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指导。 (3)多食易消化食物,预防大便干燥。 5.出院常规: (1) 通知患者出院。 (2) 完成出院护理记录。 (3) 提供书面出院指导。内容包括: ①定期复查,每天外科门诊。 ②功能锻炼的方法。 ③继续卧床休息的时间。 (4) 办理出院手续。 (5) 对出院床位进行终末处理。

医学综述的撰写方法和步骤(精)

医学综述的撰写方法和步骤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

脊柱肿瘤诊疗规范

脊柱肿瘤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

前言 脊柱肿瘤大约占全身骨肿瘤的6%~10%,各种类型的骨肿瘤几乎都可以在脊柱见到,如骨肉瘤、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但脊柱肿瘤的诊断治疗指南原则仍未完整确立,有以下主要原因:1、脊柱肿瘤比较罕见,病理类型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和累及结构千差万别,因而难以全面评估、认识、比较;2、脊柱肿瘤属于骨肿瘤与脊柱外科的交叉领域。外科分期、外科原则理应遵循肿瘤外科的一般原则。但是,脊柱肿瘤部位深在、解剖结构复杂、与周边神经和血管等结构关系密切,肿瘤治疗与功能保护常存在尖锐矛盾,肿瘤外科分期与原则难以实施于脊柱肿瘤领域;3、脊柱肿瘤的分类和手术技术源于脊柱矫形、神经肿瘤外科。侧重于各种各样的治疗技术,忽视了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4、随着影像学技术、脊柱外科理念、手术技术、内固定器械的快速发展,以往尚未完善的理念、原则往往又面临新的改变。 本诊断治疗规范的目的:一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二是规范诊疗,提高脊柱肿瘤诊疗质量,降低非规范治疗带来的生存率损耗和医疗资源浪费;三是规范脊柱肿瘤的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忠军

目录 前言................................................. II 一、范围 (1) 二、术语和定义 (1) 三、缩略语 (1) 四、脊柱肿瘤诊疗流程 (1) 五、脊柱肿瘤诊断规范说明 (2) (一)诊断依据 (3) (二)诊断 (4) (三)脊柱肿瘤的外科分期 (5) (四)鉴别诊断 (5) 六、脊柱肿瘤的治疗规范说明 (6) (一)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6) (二)脊柱原发肿瘤的治疗 (7) (三)脊柱转移瘤的治疗 (7) (四)血液源性脊柱肿瘤的治疗 (10) (五)瘤样病变的治疗 (11) 七、随访 (12) 附录A脊柱肿瘤的Enneking分期 (13) 附录B脊柱肿瘤的Enneking分期的治疗原则 (14) 附录C胸腰椎肿瘤的WBB分期 (15) 附录D胸腰椎肿瘤的Tomita分型 (16)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范文-胰岛β细胞转录因子FoxO1的研究进展 信息来源:发布日期:1/14/2012 11:20:05 AM 郑舒静△( 综述) ,陈诺琦※( 审校)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内分泌科, 福建漳州363000) 中图分类号: R58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084( 2011) 01-0047-03 ----------------------------------------------------------------------------------------------------------------------------------------------------- --------------------------------- 医学综述范文摘要: 转录因子FoxO1 是叉头家族O的亚族成员之一,是胰岛素/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FoxO1 蛋白主要有磷酸化、乙酰化和泛素化3 种不同形式的共价修饰, 这3 种修饰方式在调节FoxO1 蛋白分子转录活性和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FoxO1 在胰岛β细胞中表达丰富,与其生长增殖、凋亡、分化、应对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FoxO1 作为胰岛β细胞中特异的转录因子,研究其在β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将为糖尿病的预防和诊治带来新的契机。 关键词: FoxO1; β细胞;增殖; 分化; 氧化应激 Advancement in Studie s on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O1 in Pancreatic β -Cells ZHENG Shu-j ing, CHEN Nuo-qi. (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Affiliated Zhangz hou Municipal Hos pital, Fujian Medical Univer sit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 FoxO1, playing a key r ole in INS / IGF-1 ( insulin/ insulin like gr owth factor 1) signa l ing path- way, is one of the O subgroup members in Forkhead family. Ther e are thr ee var ious forms of post-transla tion modifications, namely phosphorylation, acetylation and ubiquitination. These modifica tions contr ibute to the process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 nd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FoxO1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FoxO1 is expr essed in pancr eatic β-cells abundantly, with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ts pr oliferation, apoptosis, differ en- tia tion, and r esponse to oxidative str ess. The research on FoxO1 , a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pancr eatic β -cells, will bring a new cha nce in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 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Key word: FoxO1; β -cells; Proli feration; Differ entiation; Oxida tiv e str ess ----------------------------------------------------------------------------------------------------------------------------------------------------- --------------------------------- 转录因子是控制基因表达的一类蛋白质分子, 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发育、分化和代谢等起重要的调控作用。FoxO是Fox家族的O 亚族, 人类中有 4 个FoxO 同源基因, 分别命名为FoxO1、FoxO3a、FoxO4 和FoxO6( FoxO6 C 端缺乏Akt 磷酸化位点) 。这 4 个转录因子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DNA 损伤修复、氧化应激和糖脂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 FoxO1 在胰岛β细胞中表达丰富, 与其增殖、分化、氧化应

医学论文范文

医学论文:统计专业本科生基础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探 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3年12月18日14:33:59 对统计专业本科生基础医学统计学理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实现数理统计思维转向医学统计学思维,降低课程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灌注专业英语知识,加强软件教学力度,以培养学生借助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学改革和调整的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和推广。 医学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基础医学统计学是统计专业本科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医用统计学。基础医学统计学不但引入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原理和方法,还主要采用医学实例进行各方法的介绍。这门课程是统计本科生必修课程,也促使统计本科生从数理统计理论学习转向医学应用统计学习。即使其从相对抽象、较强的逻辑思维的数理统计到数理统计在医学中的应用。是后续课程如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生存分析、统计决策及预测等的基础课程。 第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自2000年开始招收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到目前为止,已有四批本科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对于统计专业的基础医学统计学教学一直在探讨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商讨。课程内容、选用教材与授课方式基础医学统计学授课内容分为四部分:基本统计方法、高级统计方法(不含多元统计分析、生存分析等)、医学科学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与统计软件应用、抽样调查。理论90学时,实验10学时。基础医学统计学的授课时间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刚好本科生在一年级已经完成了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等相关课程,且接触了临床概论,对于临床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赵定麟 本书分为总论与创伤、脊柱疾患、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等共计四卷,七十八章加以阐述。在总论与创伤中,除有关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外, 对脊椎伤患的诊断学基础及脊髓受损的定位诊断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颈椎及腰骶椎两篇脊椎疾患中,较细至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变,对较少见之疾患亦加以介绍。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解,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赵定麟 男,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任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及世界矫形外科教育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以及中华创伤外科学会、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组核心组成员等20个学术职务。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伤患的诊治,在颈椎伤病的诊治方面 造诣较深。曾设计了颈椎潜式减压、侧前方减压、Y型诫压、局部旋转植骨等多种术式,研 制了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空心螺纹式椎节内固定器及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在欧美、日 本等20余所大学或国际会议上讲学或学术报告,论文多次入选美国、日本及等世界性会议。三、承担课题为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一一脊柱外科学主要负责人之一,曾承担课题神经肽与骨衰老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脊柱脊髓伤的研究(八五及九五全军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脊柱外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领先学 科资助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四、成果奖励主编专著《脊椎外科临床研究》、《颈椎病》、《下腰痛、》《实用创伤骨科学》、《颈椎伤病学》、《脊柱外科学》、《四肢脊柱创伤》、《现代创伤外科学》、《骨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创伤骨科学及新进展》、《现代颈椎病学》、《骨科诊断学》《现代骨科学》等专著13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医学综述范文1

·综述·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建1 1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430079 作者简介:陈建,男,硕士,讲师 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外部,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的体外使用装置的总称。矫形器(orthosis)一词最早由美国Vernon Nickel在1953年提出,是希腊语中“ortho”和“statikos”二词组合的略写,曾被称为夹板或支具。最早的夹板用于固定治疗肢体的骨折,18世纪以后薄铁制造工艺高度发展,欧洲已有大量精巧的夹板、支具生产。在我国,明代已经应用了木制围腰,中医骨伤科应用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矫形外科、康复医学及现代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力学的发展,矫形器的研发、制作、装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矫形外科及康复医学科,而且已经成为运动创伤外科和骨外科制动、固定、治疗、康复训练等主要的辅助装置。在我国,虽然矫形器的优点已逐步被临床骨科、康复医学科和矫形外科医师所认识和接受,主要应用于临床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领域,许多报道对此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1—3],但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机制和临床实践研究。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发挥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及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广大运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引起相关专业人员注意认识差距,积极开展矫形器的临床实践应用和基础性理论研究,促进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为各类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矫形器的分类 199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确认并公布了矫形器的统一名称和分类。具体分类方法可参阅文献[16]。Rovere等根据矫形器的作用将矫形器分为三大类:康复性、功能性和预防性矫形器[4]。康复性矫形器主要应用于运动损伤或手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以保护受伤部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功能性矫形器是在运动损伤或手术后确保运动员能够重返比赛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受伤而使用;预防性矫形器主要用于保护正常部位避免发生运动损伤。另外,有些专著和文献根据制作材料将矫形器分为软、硬和半硬(semirigid)矫形器。 2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历史 通过MEDLINE PUBMED搜索引擎输入“orthosis in sports injury”共搜索到相关文献251篇,最早的文献报道是Roser LA等1971年研究比较了支具和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