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甲等值线的数值是

A.50B.200C.400D.800

2.图中甲地降水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答案:1.C2.B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祁连山附近,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较大,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地等值线的数值应为400。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多地形雨。

一年中最大降雨强度1小时内降雨量相等点连成的线,叫年最大1小时雨量等值线。读“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回答3~5题。

3.我国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的最大值出现在()

A.四川B.广西C.上海D.台湾

4.我国西北地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B.空气对流弱

C.空气中水汽含量低D.植被覆盖率低

5.我国横断山区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变化较大的关键因素是()

A.西南季风

C.距海远近

B.东南季风

D.地势

答案:3.B 4.C 5.D

解析:第3题,该题可从图示中直接找出答案。第4题,西北地区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空气中水汽含量低,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较小。第5题,我国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不同高度、不同坡向年最大1小时雨量均值不同。

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A.400B.550C.600D.720

7.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答案:6.D7.C

解析:第6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值为(550~750),最小值为(0~150),所以最大差值为(400~750)。第7题,该地区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因此大气环流是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因素。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8~9题。

8.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

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

9.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

C.纬度D.海陆分布

答案:8.A9.D

解析:第8题,由定义可知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较大。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自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年较差小,判断

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第9题,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较差大,海陆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1.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2.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答案:10.D11.C12.C

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可知,该区域为我国。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第11题,根据河流的形状可知,河流为长江。长江全年降水较多,径流量全国最大。第12题,根据甲乙所

处的经纬度可知,甲处为温带荒漠,从甲到乙依次会出现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从甲到乙,体现为由我国西北到东南。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黄土高原多水土流失、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

二、综合题

13.读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甲地年降水量数值,并说明理由。

(3)有人主张在福建中西部大量修建水电站,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分布特征: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山地多于平原。

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2)大于1600毫米,小于1800毫米。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3)赞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河流流量大,地处山地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通过水库调节径流量,能缓解下游旱涝灾

害,提高防洪标准。水库可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发电可满足城乡能源需求,减少薪柴需求,利于保持水土;

水库库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水库蓄水,能改善通航条件。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脱贫致富。

不赞同:大型水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系统破坏;使当地居民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水库淹没上游地区,需要移民。

解析:第(1)题,根据年等降水量线数值分布可以看出,福建省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原因可以从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闭合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确定B处的数值介于1600到1800之间。该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第(3)题,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赞同或不赞同进行分析,赞同的理由可以从中西部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和水电站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大型水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系统破坏和移民等角度进行分析。

14.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1)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青衣江流域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答案:(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植被增加会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地面辐射减弱,

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较之前低。

(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流经地区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支流众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夏汛)和年季变化;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河流无冰期;植被丰富,河流含沙量小。

解析:第(1)题,据该地的地形特征、水汽含量等角度进行分析。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第(2)题,反

射率前后的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同,进而影响到地面辐射量,从而达到气温降低的效果。植被增加会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地面辐射减弱,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较之前低。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能、流量、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因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流经地区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支流众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夏汛)和年季变化;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河流无冰期;植被丰富,河流含沙量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