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量的业务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

大数据量的业务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

大数据量的业务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
大数据量的业务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

现实世界商务竞争越演越烈,出现更多的细分市场、深度营销和定制功能,这导致各种商务应用的用户数和业务复杂度同步增加。反映到数据库里,就是表的数量和数据量日益增长,数据库响应速度日益缓慢。

为什么一个功能好的产品,往往上线后就出现性能问题,不得不反复回炉修改?为什么一到业务高峰期,系统就慢的动弹不得,只能关闭部分业务保障关键业务?数据量从十万到百万,从百万到千万,从千万到上亿,从亿再向兆跨越,如何保障程序能够经受住大数据量的考验?这都是我们面临的真实现状,也是大家反复在思考的问题。

《道德经》上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众人把目光集中在系统架构、查询算法、数据库软件的底层原理等等“术”上,却忽视了深刻理解数据这条光明大“道”。数据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数据用来读还是写?数据与数据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数据的增长速度如何控制?最有价值的数据是什么?数据什么时候可以丢弃?假如不能回答这一长串问题,如果不是以这一长串问题的答案为程序设计的出发点,代码如何能经受大数据量的考验?

在数据的采集、计算、展现和存储这一设计链条中,开发者通常负责设计关系型数据模型,编写程序计算和展现数据,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文件存放位置、表空间存储参数等的架构设计。但是,数据库管理员往往不了解业务,不了解数据的特点,数据存储设计表现为千“表”一律。

数据存储设计模式是根据数据的真正特点,仔细分析数据流向、数据访问特点、数据量、数据增长量和数据生命周期,对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设计不同的存储策略。正确的应用数据存储设计模式,可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大数据量下的数据特点

全球最大数据库的数据量已经先后越过了MB量级、GB量级和TB量级,

站到了PB量级的门口。在庞大的数据量面前,对数据进行分类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对数据感兴趣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大量的数据进入数据库后,经过计算、聚集和转换,仅有少量的活跃数据需要长期保留在数据库中,剩下的数据只有备查的价值,可以暂时存储在数据库中或者离线备份,等到休眠数据完全没有价值后直接删除。

需要长期保留在数据库的活跃数据可以称之为核心数据,它是整个商业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数据,需要长期甚至永久的保留。程序完成处理后只需要备查的休眠数据可以称之为过程数据,是伴随核心数据流动所产生的数据,它的存在周期视商业活动的重要性而定。

数据的分类有利于把资源聚焦于有价值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在大数据量环境下,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源是昂贵的,混合核心数据和过程数据的后果就是资源被不重要的数据占用,被不必要的进程占用,导致性能缓慢和堵塞。常见的误解数据特点的现象包括:

核心数据和过程数据以不同字段的形式在同一条记录里存放

核心数据和过程数据以不同记录的形式在同一张表里存放

把不同队列的过程数据在同一张表里存放

过程数据没有合适的退出机制,长期保留在数据库中

3 数据表的分类

在一个大数据量环境中,表的数量往往达到数千张。根据核心数据和过程数据的不同特点,可以将表大致分为2个大类,4个子类。

在核心表的关系型数据模型设计阶段,有以下原则需要遵守:

务必要尊重范式,即确保原子性,检查对键的依赖性,检查属性独立性等三个原则。

严格控制关键递增表的字段个数和字段长度。

重要的递增表的属性一旦定义,不允许随意添加字段。后续业务升级最好是增加新的递增表。

如果递增表总是需要做范围查询,应重新审视关系型模型。

在过程表的关系型数据模型设计阶段,有以下原则需要遵守:

设计明显的代表数据生命周期终止的字段

从增删改的代价来考虑,插入代价最小,修改需检索数据,删除最为昂贵,可考虑多设计流水表,少设计状态表。

数据表的分类有利于围绕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不同的存储模式设计。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流向、数据访问特点、数据量、数据增长量和数据生命周期等识别四种表类型:

大数据量的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如何设计

1、把你表中经常查询的和不常用的分开几个表,也就是横向切分

2、把不同类型的分成几个表,纵向切分

3、常用联接的建索引

4、服务器放几个硬盘,把数据、日志、索引分盘存放,这样可以提高IO吞吐率

5、用优化器,优化你的查询

6、考虑冗余,这样可以减少连接

7、可以考虑建立统计表,就是实时生成总计表,这样可以避免每次查询都统计一次

8、用极量数据测试一下

数据仓库解决的是数据挖掘,共享,和大数据量存储有什么根本关系?

mrzxc 等说的好,考虑你的系统,注意负载平衡,查询优化,25 万并不大,可以建一个表,然后按mrzxc 的3 4 5 7 优化。

速度,影响它的因数太多了,且数据量越大越明显。

1、存储

将硬盘分成NTFS格式,NTFS比FAT32快,并看你的数据文件大小,1G以上你可以采用多数据库文件,这样可以将存取负载分散到多个物理硬盘或磁盘阵列上。

2、tempdb

tempdb也应该被单独的物理硬盘或磁盘阵列上,建议放在RAID 0上,这样它的性能最高,不要对它设置最大值让它自动增长

3、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也应该和数据文件分开在不同的理硬盘或磁盘阵列上,这样也可以提高硬盘I/O 性能。

4、分区视图

就是将你的数据水平分割在集群服务器上,它适合大规模OLTP,SQL群集上,如果你数据库不是访问特别大不建议使用。

5、簇索引

你的表一定有个簇索引,在使用簇索引查询的时候,区块查询是最快的,如用between,应为他是物理连续的,你应该尽量减少对它的updaet,应为这可以使它物理不连续。

6、非簇索引

非簇索引与物理顺序无关,设计它时必须有高度的可选择性,可以提高查询速度,但对表update的时候这些非簇索引会影响速度,且占用空间大,如果你愿意用空间和修改时间换取速度可以考虑。

7、索引视图

如果在视图上建立索引,那视图的结果集就会被存储起来,对与特定的查询性能可以提高很多,但同样对update语句时它也会严重减低性能,一般用在数据相对稳定的数据仓库中。

8、维护索引

你在将索引建好后,定期维护是很重要的,用dbcc showcontig来观察页密度、扫描密度等等,及时用dbcc indexdefrag来整理表或视图的索引,在必要的时候用dbcc dbreindex来重建索引可以受到良好的效果。

不论你是用几个表1、2、3点都可以提高一定的性能,5、6、8点你是必须做的,至于4、7点看你的需求,我个人是不建议的。

HTML静态化、图片服务器分离、数据库集群和库表散列、缓存、镜像、负载均衡

大型网站,比如门户网站。在面对大量用户访问、高并发请求方面,基本的解决方案集中在这样几个环节:使用高性能的服务器、高性能的数据库、高效率的编程语言、还有高性能的Web容器。但是除了这几个方面,还没法根本解决大型网站面临的高负载和高并发问题。

上面提供的几个解决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大的投入,并且这样的解决思路具备瓶颈,没有很好的扩展性,下面我从低成本、高性能和高扩张性的角度来说说我的一些经验。

1、HTML静态化

其实大家都知道,效率最高、消耗最小的就是纯静态化的html页面,所以我们尽可能使我们的网站上的页面采用静态页面来实现,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其实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大量内容并且频繁更新的网站,我们无法全部手动去挨个实现,于是出现了我们常见的信息发布系统CMS,像我们常访问的各个门户站点的新闻频道,甚至他们的其他频道,都是通过信息发布系统来管理和实现的,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现最简单的信息录入自动生成静态页面,还能具备频道管理、权限管理、自动抓取等功能,对于一个大型网站来说,拥有一套高效、可管理的CMS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门户和信息发布类型的网站,对于交互性要求很高的社区类型网站来说,尽可能的静态化也是提高性能的必要手段,将社区内的帖子、文章进行实时的静态化,有更新的时候再重新静态化也是大量使用的策略,像Mop的大杂烩就是使用了这样的策略,网易社区等也是如此。

同时,html静态化也是某些缓存策略使用的手段,对于系统中频繁使用数据库查询但是内容更新很小的应用,可以考虑使用html静态化来实现,比如论坛中论坛的公用设置信息,这些信息目前的主流论坛都可以进行后台管理并且存储在数据库中,这些信息其实大量被前台程序调用,但是更新频率很小,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后台更新的时候进行静态化,这样避免了大量的数据库访问请求。

2、图片服务器分离

大家知道,对于Web 服务器来说,不管是Apache、IIS还是其他容器,图片是最消耗资源的,于是我们有必要将图片与页面进行分离,这是基本上大型网站都会采用的策略,他们都有独立的图片服务器,甚至很多台图片服务器。这样的架构可以降低提供页面访问请求的服务器系统压力,并且可以保证系统不会因为图片问题而崩溃,在应用服务器和图片服务器上,可以进行不同的配置优化,比如apache在配置ContentType的时候可以尽量少支持,尽可能少的LoadModule,保证更高的系统消耗和执行效率。

3、数据库集群和库表散列

大型网站都有复杂的应用,这些应用必须使用数据库,那么在面对大量访问的时候,数据库的瓶颈很快就能显现出来,这时一台数据库将很快无法满足应用,于是我们需要使用数据库集群或者库表散列。

在数据库集群方面,很多数据库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Oracle、Sybase等都有很好的方案,常用的MySQL提供的Master/Slave也是类似的方案,您使用了什么样的DB,就参考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实施即可。

上面提到的数据库集群由于在架构、成本、扩张性方面都会受到所采用DB类型的限制,于是我们需要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考虑改善系统架构,库表散列是常用并且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应用程序中安装业务和应用或者功能模块将数据库进行分离,不同的模块对应不同的数据库或者表,再按照一定的策略对某个页面或者功能进行更小的数据库散列,比如用户表,按照用户ID进行表散列,这样就能够低成本的提升系统的性能并且有很好的扩展性。

sohu的论坛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架构,将论坛的用户、设置、帖子等信息进行数据库分离,然后对帖子、用户按照板块和ID进行散列数据库和表,最终可以在配置文件中进行简单的配置便能让系统随时增加一台低成本的数据库进来补充系统性能。

4、缓存

缓存一词搞技术的都接触过,很多地方用到缓存。网站架构和网站开发中的缓存也是非常重要。这里先讲述最基本的两种缓存。高级和分布式的缓存在后面讲述。

架构方面的缓存,对Apache比较熟悉的人都能知道Apache提供了自己的缓存模块,也可以使用外加的Squid模块进行缓存,这两种方式均可以有效的提高Apache的访问响应能力。

网站程序开发方面的缓存,Linux上提供的Memory Cache是常用的缓存接口,可以在web开发中使用,比如用Java开发的时候就可以调用MemoryCache对一些数据进行缓存和通讯共享,一些大型社区使用了这样的架构。另外,在使用web语言开发的时候,各种语言基本都有自己的缓存模块和方法,PHP有Pear的Cache模块,Java就更多了,.net不是很熟悉,相信也肯定有。

5、镜像

镜像是大型网站常采用的提高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的方式,镜像的技术可以解决不同网络接入商和地域带来的用户访问速度差异,比如ChinaNet 和EduNet之间的差异就促使了很多网站在教育网内搭建镜像站点,数据进行定时更新或者实时更新。在镜像的细节技术方面,这里不阐述太深,有很多专业的现成的解决架构和产品可选。也有廉价的通过软件实现的思路,比如Linux上的 rsync等工具。

6、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将是大型网站解决高负荷访问和大量并发请求采用的终极解决办法。

负载均衡技术发展了多年,有很多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和产品可以选择,我个人接触过一些解决方法,其中有两个架构可以给大家做参考。

硬件四层交换

第四层交换使用第三层和第四层信息包的报头信息,根据应用区间识别业务流,将整个区间段的业务流分配到合适的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第四层交换功能就象是虚IP,指向物理服务器。它传输的业务服从的协议多种多样,有HTTP、FTP、NFS、Telnet或其他协议。这些业务在物理服务器基础上,需要复杂的载量平衡算法。在IP世界,业务类型由终端TCP 或UDP端口地址来决定,在第四层交换中的应用区间则由源端和终端IP地址、TCP和UDP 端口共同决定。

在硬件四层交换产品领域,有一些知名的产品可以选择,比如Alteon、F5等,这些产品很昂贵,但是物有所值,能够提供非常优秀的性能和很灵活的管理能力。Yahoo中国当初接近2000台服务器使用了三四台Alteon就搞定了。

软件四层交换

大家知道了硬件四层交换机的原理后,基于OSI模型来实现的软件四层交换也就应运而生,这样的解决方案实现的原理一致,不过性能稍差。但是满足一定量的压力还是游刃有余的,有人说软件实现方式其实更灵活,处理能力完全看你配置的熟悉能力。

软件四层交换我们可以使用Linux上常用的LVS来解决,LVS就是Linux Virtual Server,他提供了基于心跳线heartbeat的实时灾难应对解决方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同时可供了灵活的虚拟VIP配置和管理功能,可以同时满足多种应用需求,这对于分布式的系统来说必不可少。

软件系统设计大作业

武汉轻工大学 软件系统设计大作业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工1203班 学号:1205110627 姓名:司福江 指导老师:蒋丽华 2015年5月2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一个电子通信录系统来掌握使用https://www.doczj.com/doc/c415077670.html,访问与操纵数据库的方法,或者设计制作教材中所述的伪邮件系统,或者设计制作自己拟定的工资、学籍、图书管理系统之类的系统。二.实验内容 1、电子通信录包括三部分信息: 用户登录注册信息 通信组信息 联系人信息 2、电子通信录系统应至少包括下列功能页面(页面布局自定): 用户首先要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还要允许用户进行密码修改。

通信组的创建AddGroup.aspx 通信组的显示与维护AltGroup.aspx(包括通信组信息的删除和修改) 通信组是根据联系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性质的Group,以上页面主要访问数据库中的TableGroup数据表。页面主要功能分别为:组的创建和维护。比如,可以建立亲友通信组、工作通信组、同学通信组以及其他类型通信组等。 联系人信息的添加AddPerson.aspx 联系人信息的显示与维护AltPerson.aspx(包括联系人信息的删除和修改) 根据联系人与通信组的关系,对联系人进行分类添加和维护,以上页面涉及到对TableUser数据表的操作,同时需要考虑与TableGroup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查找通信录Find.aspx 设置查找条件,用户可以直接输入查询关键字,也可以先选择通信组,再输入查询关键字,系统返回查询结果,可以绑定DataGrid控件来显示查询结果。 三.需求分析 本系统除了用户的注册设计外,还可设置收发邮件的查看删除功能。包括: 加强信息保管的安全性;提高信息准确度和全面性;提高信息获

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 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系统,明确应用环境对系统的要求是首要的和基本的。因此,应该把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和分析作为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要处理的对象,包括某个组织、某个部门、某个企业的业务管理等,充分了解原手工或原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概况及工作流程,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产生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并产生需求说明书。值得注意的是,新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如图所示,需求分析具体可按以下几步进行: (1)?? 用户需求的收集。 (2)?? 用户需求的分析。 (3)?? 撰写需求说明书。 图 ?需求分析的过程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管理中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信息需求是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的信息的内容和性质。由用户的信息需求可以导出数据需求,即在数据库中应该存储哪些数据。处理需求是指用户要求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某种处理要求的响应时间,处理方式指是联机处理还是批处理等。明确用户的处理需求,将有利于后期应用程序模块的设计。 调查、收集用户要求的具体做法是: (1)?? 了解组织机构的情况,调查这个组织由哪些部门组成,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为分析信息流程做准备。

(2)?? 了解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调查各部门输入和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的格式等。在调查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对各种资料的收集,如票证、单据、报表、档案、计划、合同等,要特别注意了解这些报表之间的关系,各数据项的含义等。 (3)?? 确定新系统的边界。确定哪些功能由计算机完成或将来准备让计算机完成,哪些活动由人工完成。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在调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条件,可采用的调查方法很多,如跟班作业、咨询业务权威、设计调查问卷、查阅历史记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有用户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强调用户的参与是数据库设计的一大特点。 收集用户需求的过程实质上是数据库设计者对各类管理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设计人员与各类管理人员通过相互交流,逐步取得对系统功能的一致的认识。但是,由于用户还缺少软件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设计人员往往又不熟悉业务知识,要准确地确定需求很困难,特别是某些很难表达和描述的具体处理过程。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在自身熟悉业务知识的同时,应该帮助用户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对于那些因缺少现成的模式、很难设想新的系统、不知应有哪些需求的用户,还可应用原型化方法来帮助用户确定他们的需求。就是说,先给用户一个比较简单的、易调整的真实系统,让用户在熟悉使用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需求,而设计人员则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原型,反复验证最终协助用户发现和确定他们的真实需求。 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抽象用户的需求,使之转换为后续各设计阶段可用的形式。在众多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中,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SA)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SA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描述系统。 1. 使用数据流图分析信息处理过程 数据流图是软件工程中专门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过程的图形化工具。因为数据流图是逻辑系统的图形表示,即使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容易理解,所以是极好的交流工具。图给出了数据流图中所使用的符号及其含义。

数据库系统报告分析

实验(实训)报告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最后一公里物流系统 —仓库管理子系统 1引言 最近几年电商的快速发展,以及网上购物的平民化大众化,衍生出物流这一行业并且现在蓬勃发展。 而现在双十一、双十二等各种节日血拼的节日,人们的大量购物,物流行业进行大量的货物堆积与运送。而在货物从运送到客户接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尽管在包裹发货和中转环节中,物流还是较为顺畅的,但在最后的派送环节还是出现了“卡壳”的问题。客户存在“查询显示包裹都送出好几天了,并且已经到目的地了,为什么还没收到?”等的问题与反馈。而货车进城层层受阻,市内堵车也常常发生,而在双11期间尽管快递公司为分拣、转运中心招聘了不少临时工,但专业性更强的终端配送快递员却极度短缺。快递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往往是使快递变成“慢递”的症结所在。针对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我们小组进行了最后一公里物流的系统设计。 最后一公里物流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在物流公司已经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当地的仓库或者配送中心之后的具体配送,即最后一公里物流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 2需求分析 2.1调查与初步分析 在编写需求前,首先是对各大网上物流和购物网站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物流派送方式,客户反馈这两大块进行了调查。并总结出了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思路。 在物流派送上,最后一公里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应选择最精锐的派送员进行派送,然而在技术,人员经济等方面的约束下,往往在最后一公里的派送时,派送员缺少系统性的派送的意识,而导致了快件派送的不及时或者出现其他时间的错开,甚至出现快件的丢失。在快件较多的情况下,派送员分配给每个配送地区

数据分析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心得体会(优.选)

数据分析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心得体会 论坛君:在数据分析实践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们的标准误差算对了吗?回测过程中的过度拟合问题怎 么解决?聚类分析时的极端值又该怎么处理呢?快来看今 天的文章吧,马上告诉你答案。 你们的标准误差(standarderror)算对了吗?(附程序) 大家都知道,当残余相是独立同分布(iid)时,OLS的标准误差是无偏的(unbiased),但是当残余相与观测值相关时,此标准误差就不再无偏了,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篇Northwestern大学教授MitchellPeterson在顶级权威刊物ReviewofFinancialStudies 上发表的文章(EstimatingStandardErrorsinFinancePanelDataSets:ComparingApproaches,2009),专门探讨标准误差在不同面板数据结构中的调整。据他统计,即使是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42%的文章没有对标准误差进行必要的调整。 '剩下的58%的文章做了调整。 1.其中,34%用了Fama-MacBeth方法, 2.29%用了虚拟变量(dummyvariable), 3.7%用OLS计算回归系数但用Newy-West方法对标准误差

做调整, 4.23%则报告了群集标准误差(clusteredstandarderror) 那么,到底哪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呢?本篇文章给出了指导意见。简单来说,在二维的面板数据里包含了'企业固定效应'(firmfixedeffect)和'时间效应'(timeeffect)。 '在只具有'企业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中,OLS和 Fama-MacBeth方法的标准误差都会被低估,建议使用群集标准误差(clusteredstandarderror)。 '在只具有'时间效应'的面板数据中,建议使用Fama-MacBeth 方法。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大作业(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大作业 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6月3日晚23:55 注意事项: 1)请独立完成作业,可以参考所有网络、文献资料,但所有的参考资料请严格标注出处。所有作业将经过查重,未经引用和说明的大面积雷同将视作抄袭,该题计0分。如发现两份作业雷同,则两份作业均计0分。 2)提交作业请按最后一页的格式,不用复制粘贴题目,标示题号即可。最后请提交PDF文件。 3)不以篇幅论成败,尽量言之有物。 1.(20分)面向对象建模与分析 某公司拟开发一个外卖配送和服务平台。该平台为顾客展示其所在地附近的外卖商家、菜品,顾客选择商家和菜品后,可以在该平台进行订单结算、支付(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同时平台推送估计送达时间给用户。平台进而推送订单信息到商户,商户看到订单信息后确认并开始制作。进入制作环节之后,系统推送配送业务到临近的外卖小哥,外卖小哥抢单并到相应商家取餐,根据平台上第三方地图提供的路线进行配送。若3分钟内无人接单,系统自动派发订单给距商家近邻的小哥。顾客可以实时追踪外卖小哥送餐轨迹,外卖小哥将餐送给顾客后,顾客对该订单进行评价。 a)根据以上需求描述,请分析该系统的参与者,并针对该系统需求进行用例建模,在必要的情 况下可适当采用<>,<>等机制。 b)在用例建模的基础上,请提炼分析类(analysis class),并区分不同类型的分析类(边界类、 控制类、实体类)。 c)结合该系统所描述的场景及用例建模,说明为什么用例建模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 d)请绘制该系统中外卖小哥相关用例的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 e)该公司想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数据分析模块,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外卖小哥的送餐调度。请分 析新模块的需求,并添加相关用例。 2.(40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均推出了“健康码”系统。个人在系统中填写居住、联系方式等相 关信息,可以获得健康码状态,同时通过健康码可以追溯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和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等。该系统这也成为了我国目前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机制。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系统进行分析。 a)健康码系统满足了疫情防控的哪些需求?有哪些技术为健康码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从防疫部门的角度来看,该系统收集的数据有什么作用? b)从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各类原则出发,评价该系统的优劣。 c)如果你是该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人员,你会如何对该系统进行改进? d)未来疫情结束后,该系统是否还能发挥作用?如果健康码系统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社会管理系统, 会有什么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有什么改进的策略?

数据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1.目的 1)能够存储大量的图书信息,快速有效的进行书籍数据管理,包括: ①图书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 ②图书信息的多关键字检索查询。 ③图书的出借、返还和资料统计。 2)能够对一定数量的读者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这其中包括: ①读者信息的登记、删除及修改。 ②读者资料的统计与查询。 3)能够对需要的统计结果提供打印输出。 4)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提供数据信息授权访问,防止随意删改,同时提供信息备份的服务。 2.概述 2.1用户需求分析 1)产品功能 登录系统:注册,注销,退出。 管理:用户管理,借阅管理,图书管理。 查询:读者查询,借阅查询,图书查询。 帮助:使用说明,关于。 2)用户角色

3)操作环境 4)设计实现约束 2.2建立需求模型 上图是用例图的建模过程,下面是该系统的用户需求陈述: (1)校图书馆准备开发“图书管理系统”,方便广大师生借阅、浏览: (2)师生需要先注册然后才能借阅图书。用户进行注册时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注册成功后,会获得一个由系统提供的标识其身份的标识码。 (3)用户登录进入图书管理系统后,可以通过Web页面查看图书的各种信息,如图书的借阅情况,作者等 (4)用户登录后可以借阅图书,并在系统规定的时间内还书。否则必须缴纳罚款金。用户借阅图书时,系统会注明借阅时间。 (5)图书管理员可以查询图书,查看一些借阅情况,更容易知道哪类图书需求量大,好做到合理的更新增减图书。有用户违规或没按时还书的情况,他们做处理,收罚金。 查询图书可以是用户得知图书更具体的位置以节省时间。 (6)管理员可以对书籍进行操控,注册,修改图书及信息;注册,修改读者信息;进行系统维护。 从上述需求陈述中可以发现以下元素: ①参入者 ·用户 ·管理员 ②基本用例 ●注册 ●登录 ●查询图书

银行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银行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银行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 1、银行离客户越来越远。在互联网交易链条中,银行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这使得银行越来越难以知道客户的消费行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未来可能会超过以银行为中心的间接融资和以交易所为中心的直接融资模式,这会使得银行逐渐被边缘化。本质上是因为银行对于客户的了解程度,相对越来越弱。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客户不断流失难以挽回。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意识到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并将提升服务作为工作目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银行关注产品特点,从服务质量、客户感知进行调查,试图找到解决办法。但是客户满意度却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客户流失率也在不断上升。本质上是因为银行服务同质化。 3、客户维系成本不断攀升。随着互联网金融各类“宝宝”们冲击银行存款,抬升融资成本,银行越来越难以找到低价优质的资金,客户维系成本也不断攀升。银行客户维系陷入“理财收益高,客户多,收益下降,客户跑”的怪圈。本质上是由于银行无法对客户需求进行及时响应,只能通过价格这一唯一工具进行营销。

银行越来越意识到数据作为核心资产的地位,希望借助大数据的技术,聚合客户在银行内外的种种信息,深入洞察每个客户在银行内外的方方面面,以了解其兴趣、偏好、诉求,从而提供每一个客户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941大数据服务联盟银行大数据解决方案 941大数据服务联盟基于六年来专注于大数据的应用实践,为银行业提供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银行实现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整合,并运用大数据文本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挖掘客户特征、需求,从而为银行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和个性化产品、产品创新等提供数据支撑。整体解决方案如下: 银行业大数据应用 1、用户实时行为分析 互联网金融及第三方支付的出现,让银行用户流失严重,同时也更加不了解用户的需求。通过在银行官网、APP上部署采集访问用户实时行为的代码,让银行可了解用户在网上的行为特征、需求,拉近银行和用户的距离,从而为更精细化的服务提供数据依据。

UML系统分析和设计

软工14级《UML系统分析与设计》 大作业 问题定义: 设计某医药公司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进货、库存、销售三个组成部分。 进货子系统有 药品验收处理 1 产生进货传票(进货传票编码、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 期、进价、进货数量)。 2进货传票将被打印给供货商作为收货凭证。一次进货可有多项药品,由进货传票编码唯一标识;一种药品由商品编码唯一标识。系统设有一个商品目录(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期、销售价格)。 3当进货的药品是新药品(商品目录中没有的药品)时,进货子系统自动把新药品写入商品目录。 库存子系统有 1进货入库 2销售出库 处理维护库存帐(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期、进货量、进价、出库量、销售价、库存数量、库存下限量、库存上限量),库存帐不能做修改操作, 当进货入库时,根据进货传票产生一条新记录,库存数量加上进货量;

当销售出库时,根据销售传票产生一条新记录,库存数量减去出库量;商品编码是各药品的唯一标识字。 库存子系统设库存自动报警,当库存数量大于库存上限量或者小于库存下限量时,给出警告信息。 销售子系统有 定价处理和销售处理。 1定价处理有一个商品价格表(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期、建议价格、销售价格、批准责任人)首先由销售管理员定建议价格,经过经理批准后确定销售价,并自动更新商品目录的销售价; 2销售处理在公司的销售窗口,售货员根据顾客要求查找商品目录和库存帐,如果有货(库存数量满足顾客要求),一项销售成立,产生销售传票的一条记录,一次销售可有多项记录,由销售传票唯一标识。销售传票的数据结构是(销售传票编码、商品编码、品名、规格、厂商、有效期、销售价、销售数量)。销售传票是库存子系统记录库存帐的依据。销售传票将被打印给顾客作为提货凭证。 以上为本次试题的基本部分(称基本系统),为必做部分。事实上的进销存系统还有其它组成,例如“退货处理”、“客户管理”、“供货商管理”、“定价管理”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做或者补充某些附加容。 作业要求: 1.针对上述需求,请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完成附件中作业要求; 2.解答时可以查询资料、可以讨论、可以使用建模工具(如Rose、together等),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82638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 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 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 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 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GR&R。 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计量型与计数型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可用具体的连续的数值来表述,这样的测量系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期末大作业 选题名称:游戏平台管理系统设计人:徐文豪刘青海 赖超宇甘智宏 班级:软工143班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2016.6.1

目录 一、整体描述 (2) 二、需求分析 (3) 三、系统功能概况 (4) 四、类的属性与方法 (5) 五、系统界面界限 (11) 六、设计模型 (13) 七、设计原则 (17) 八、设计模式······················

一、整体描述 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手机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中,游戏应用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游戏平台管理系统是整合了大量游戏应用,以及玩家线上交流的平台。 主要受众群:拥有移动端或电脑端的人群。 应用前景:移动互联的发展为游戏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盈利方式:向平台中游戏的开发商收取一定的费用,游戏玩家向游戏中注入资金时,收取一定比例的游戏收入。 面临的困难:游戏平台前期的推广,提高游戏平台本身对开发商和游戏玩家的吸引力,游戏平台能否适应大部分游戏玩家的要求。 玩家首先要注册账号,然后就可以在上面下载游戏应用,上传自己的游戏资源。同时,根据玩家的活跃程度获取相应积分,用积分可以兑换游戏礼包,也会根据玩家等级在游戏装备上给与相应的优惠和等级奖励。玩家在每一款游戏的评论区都可以交流游戏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游戏及时更新,弥补相应不足。玩家也可以建立游戏工会,不同游戏的玩家都可以加入,分享自己的游戏心得或者转赠游戏装备或积分。

二、需求分析 时间when:游戏厂商:随时;注册用户:随时;管理人员:正常工作时间。 地点Where:游戏厂商,管理人员:工作地点;注册用户:随地 人员who:游戏厂商,管理人员,注册用户, What:游戏厂商:推广游戏,管理人员:扩大服务,盈利;注册人员:玩游戏。 Why:游戏厂商:推广力度不大,效果不好,管理人员:方便管理,注册用户:良好的游戏环境。 性能Performance:系统提供服务的效率,响应时间快,由于是手机端的APP吞吐量不需要太大。 成本Cost:实现系统需要付出的代价,耗费****元 时间Time:2016年6月3日 可靠性Reliability: 需要系统长时间正确运行的能力 安全性Security: 由于该平台会涉及资金的流动,所以需要对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力。 合规性Compliance: 需要符合各种行业的标准,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性Technology:要求基于安卓平台开发。 兼容性Compatibility:需要与一些支付平台进行兼容能力。还有对游戏的兼容性。

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大《作业》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课程设计大作业 ——吃喝玩乐网上预订餐厅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 报告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0801班 组长:董保华 组员:王亚超 组员:梁国昌

前言 (2) 第一章系统背景描述 (4) 第二章企业需求描述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的原则及目标 (6) 第四章商务模型建议 (6) 第五章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9) 第六章总体结构 (10) 第七章应用系统方案设计................................................................................................ 12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 (14) 主要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一、选题说明 目前餐饮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服务品种单一,各地呈现信息不对称,需求多样化,区域差异化等现象,很多顾客往往找不到一家可以预订菜品和个性化服务的网上餐厅,同时餐厅方面由于无法准确的预测顾客的需求,常常出现压货囤货的现象,造成经营成本偏高。本餐厅预订系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推出的,它是通过创建一个网上订餐平台,以网上预订网上推广为主要经营方向。餐厅以基本实现零库存和为顾客提高个性化服务盈利。 1. 基本思路 通过整合餐饮企业信息资源,建立网上订餐平台,为顾客提供至少提前一天预定的服务,包括订餐时间、用餐人数、饭菜详单预订,快餐速递以及各类个性化服务。预订成功后我们将以短信方式给顾客发一个电子订餐券,对于选择去餐厅就餐的顾客,顾客持该电子订餐券前去就餐,而对于选择快餐速递的顾客,我们将会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顾客可以通过网上或者线下支付两种方式完成支付,并可以对品尝的饭菜质量和服务等给餐厅评价。 2. 作业目标 (1)希望通过此次作业,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熟练地进行类似电子商务规划报告的创作。 (2)通过此次作业,希望小组成员都能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创建过程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和认识,较好掌握创建系统过程中所需的理论和实践技术。 二、工作业绩 1、组员1(姓名:梁国昌) (1)个人主要工作:完成系统规划报告中第一、二、三章。 (2)主要收获:了解的系统设计的主要流程和原则目标,收集了大量关于系统设计和系统需求的资料,积累了一定的分析和设计系统的经验。 2、组员2(姓名:王亚超) (1)个人主要工作:完成系统规划报告中第四、五章。 (2)主要收获: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电子商务商务模型的创作流程,以及电子商务模型的优势劣势,为餐厅订餐系统流程的合理化提出了系统的建议。从而对电子商务系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3、组员3(姓名:董保华)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1目的和围 规测量系统分析,明确实施方法、步骤及对数据的处理、分析。 2规性引用文件 无 3定义 3.1测量系统:用来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2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稳定性是整个时间的偏倚的变化。 3.3分辨率:为测量仪器能够读取的最小测量单位。别名:最小读数单位、刻度限度、或探测度、分辨力;要求低于过程变差或允许偏差(tolerance)的十分之一。Minitab中常用的分辨率指标:可区分的类别数ndc=(零件的标准偏差/ 总的量具偏差)* 1.41,一般要求它大于等于5才可接受,10以上更理想。 3.4过程总波动TV=6σ。σ——过程总的标准差 3.5准确性(准确度):测量的平均值是否偏离了真值,一般通过量具计量鉴定或校准来保证。 3.5.1真值:理论正确值,又称为:参考值。 3.5.2偏倚:是指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的差异。%偏倚=偏倚的平均绝对值/TV。 3.5.3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量程,偏倚值的差值。用线性度、线性百分率表示。 3.6精确性(精密度):测量数据的波动。测量系统分析的重点,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 3.6.1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重复性又被称为设备波动(equipment variation,EV)。 3.6.2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再现性又被称为“评价人之间”的波动(appraiser waration,AV)。 3.6.3精确性%公差(SV/Toler),又称为%P/T:是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波动与被测对象质量特性 σ/ (USL-LSL) *100%。 公差之比,%P/T=R&R/(USL-LSL)*100%=6 MS σ/6σ*100%。 3.6.4精确性%研究变异(%Gage R&R、%SV)= R&R/TV*100%=6 MS 线性

ASP设计大作业

《A S P.N E T》 课程大作业 ——学生评教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商务1402 组号:6组 组员:王煊南少兵

第1章系统概述 (1) 第2章相关技术 (2) 第3章系统分析 (3) 第4章系统设计 (4) 第5章系统实现 (5) 第6章总结 (6)

(1)章标题(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 每章另起一页!!! (2)节标题(字体,宋体,四号,加粗) (3)目录和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 正文行间距:20磅 本页显示的内容不要出现在最终提交的报告中(定稿后删掉本页)!!!

第1章系统概述 1.1 系统背景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如何统一是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评估系统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间环节,教育评价有助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达到统一。评教系统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教师的授课情况的一项调查,目的是为了及时的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在高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1.2 开发目的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校园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产业时代,以往的教学评价分析工作将得到彻底的改革和规范。因为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与分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膨胀的校园信息管理剧增的客观要需求,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评价及分析方式—计算机评价分析[2]。利用教学评价系统,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向校内各部门、各教职工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信息查询,实现数据共享,满足学校各种管理的需要[3]。以此来缓解手工评价及分析的压力,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教学评价及分析方式,这对促进学校建设有积极的意义。根据现在的基于Web的学生评教系统的实现功能和应用技术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点: 1)系统普遍性能较差,工作效率低,数据库陈旧,系统结构不完 善,严重阻碍了教学评价及分析工作的开展。 2)系统自动恢复性能较差,当出现错误时不能迅速恢复。 3)系统内部结构单一,只能处理较少的评价及分析工作,而且登陆 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大量用户同时登录使用。 4)系统查询功能单一。 5)系统操作复杂,操作费时方法落后,影响教学评价分析工作的效 率。 因此,新的教学评价分析系统在保留原先系统的优点的同时还要解决以上这些缺点。新的教学评价分析系统性能优秀,结构完善,容易掌握,使教学评价工作更快速更有效地完成。新系统克服了老系统只能处理较少评价的缺点,支持管理员,学生,教师等多种权限的登录,能满足大量用户的使用。而且新的教学评价分析系统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大大加快了教学评价和分析工作的

某酒店前台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上海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ABC连锁酒店前台数据分析系统 解决方案草案 目录 §1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 (2) §1.1需求描述 (2) §1.2需求解决方案 (3) §1.2.1酒店前台数据分析模型说明 (3) §1.2.2权限管理 (3) §1.2.3数据仓库与分析模型建立 (4) §1.2.4Flash数字地图 (4) §1.2.5房型营业额分析 (6) §1.2.6节假日营业额分析 (10) §1.2.7协议客户营业额分析 (11) §1.2.8入住率分析 (15) §1.2.9RFM分析 (16) §1.2.10其他样式 (19) §2系统实施 (21) §3奥威智动优势 (21)

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 §1.1需求描述 ABC作为法国YG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为了更好的对酒店前台销售数据的分析,以辅助决策,特提出本需求: 1、数据已经集中在集团总部,数据库为SQL Server。 2、数据范围:前台系统的数据。 经过前期的初步沟通,以及奥威智动专业的经验,特制作本解决方案(草案),以便于上海YG了解Power-BI可以实现哪些分析模型,而这些分析型是不是可以帮助上海YG进行决策分析,同时了解项目大概预算及实施周期。因为时间较为仓促,难免存在许多不足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还望斧正!

§1.2需求解决方案 §1.2.1酒店前台数据分析模型说明 §1.2.2权限管理 可通过严格灵活的权限管理,让所有的分店与总部一起共享这个分析平台,使信息化价值最大化。

§1.2.3数据仓库与分析模型建立 奥威智动有着丰富的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的数据仓库与分析模型构建经验,同时,也有一定的酒店分析模型构建经验,上述分析模型的截图,即是在我们以前的经验基础上,快速搭建的。通过奥威智动现有的数据仓库与分析模型,可以快速的实现从宜必思的前台系统中进行ETL,以实现快速部署,快速应用,快速见效。 §1.2.4Flash数字地图 可通过该地图,轻松看到全国各地的ABC酒店的营业额、预算值及相应的完成情况,如果完成预算,则显示为绿色,否则,显示为红色,未开发地区显示为棕色。

系统分析与设计SAD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信息系统是一组完成收集、处理、存储和以输出完成所需信息作为提交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件。 2、系统是一组为实现某些结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件。 3、工具是用于帮助规划分析与设计说明书并完成系统部件的软件产品。 4、任何新的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要求有三组重要的活动:分析活动、设计活动和实施活动。 5、SDLC是一种系统的开发的方法,有计划、分析、设计、实施和支持五个阶段组成。 6、计划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新系统的作用域、确保项目的可行性、指定进度表、分配资源并进行项目其余部分的预算。 7、当一个阶段完成后,项目小组顺序下移到下一个阶段的执行方式称之为:瀑布法。 8、项目的投资收益包括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 9、系统开发的三种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信息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10、结构图和结构化设计一起使用是数据流图DFD图形模型。 11、和结构化分析技术一起使用的图形模型。 12、迭代是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活动直到最终实现目标。 13、系统相关者通常包括三类:用户、客户和技术人员。 14、系统用户类型应从两个方向进行定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15、结构化遍历的四个要素分别是:what、when、who和why。 16、结构化遍历也称为复查,是对分析员的工作进行复查,而不是对分析员本人的复查。 17、分析员经常说他们必须检验和证实(有时称为V&V )系统需求。其中检验是确定系统需求是否是内在一致。 18、分析员经常说他们必须检验和证实(有时称为V&V )系统需求。其中证实确保系统需求正确地表达了用户的要求.

19、事件列表中的列表示:事件的一个最关键信息。 20、类图中连接类的一条线的三角符号表示:继承。 二、名词解释 1、项目管理:一系列有始有终有计划的任务,它产生于预先确定的结果或产品。 2、关键路径:指在PERT图中从相关的第一个任务到最后一个任务的最长路径,她决定了项目完成的最短周期。 3、RAD: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一种变体,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各种技术,极大地加速系统开发进程。 4、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是一组工具和方法集合,可以辅助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系统开发。 5、逻辑模型:用于显示系统功能需求、而不确定应该使用哪种具体技术来完成系统的模型。 6、物理模型:用于显示系统如何实现的模型. 7、JAD:联合应用设计(JAD):通过让所有相关的人一起参加某个单一会议来定义需求或设计系统。 8、BPR:业务流程再造,通过组织提高新的自动化水平来支持现有的商业过程。 9、触发器:用来通知系统某一个事件发生了,这一事件可以是需要处理的数据到达了或者到了一个时间点。 10、响应:系统产生的一个输出结果,该结果将被送到某个目的地。 11、关系的基数:发生在事物间关联的数目。 12、数据实体:系统传统开发方法的信息和系统需要存储的有关信息。 13、一元、二元、n元 一元(回归)关系:同一类型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 二元关系:两种不同类型事物之间的关系。 N元:n种不同类型事物之间的关系。 14、属性和复合属性 属性:有关事物的一条特定信息 复合属性:包括了许多相关属性的属性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1目得与范围 规范测量系统分析,明确实施方法、步骤及对数据得处理、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定义 3.1测量系统:用来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得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得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得集合;也就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得整个过程。 3.2稳定性:就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得单一特性时获得得测量值总变差。 稳定性就是整个时间得偏倚得变化。 3.3分辨率:为测量仪器能够读取得最小测量单位。别名:最小读数单位、刻度限度、或探测度、分辨力;要求低于过程变差或允许偏差(tolerance)得十分之一。Minitab中常用得分辨率指标:可区分得类别数ndc=(零件得标准偏差/ 总得量具偏差)* 1、41,一般要求它大于等于5才可接受,10以上更理想。 3.4过程总波动TV=6σ。σ——过程总得标准差 3.5准确性(准确度):测量得平均值就是否偏离了真值,一般通过量具计量鉴定或校准来保证。 3.5.1真值:理论正确值,又称为:参考值。 3.5.2偏倚:就是指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得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得差异。%偏倚=偏倚得平均绝对值/TV。 3.5.3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得工作量程内,偏倚值得差值。用线性度、线性百分率表示。 3.6精确性(精密度):测量数据得波动。测量系统分析得重点,包括:重复性与再现性 3.6.1重复性:就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得同一特性时获得得测量值变差。重复性又被称为设备波动(equipment variation,EV)。 3.6.2再现性:就是由不同得评价人,采用相同得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得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得变差。再现性又被称为“评价人之间”得波动(appraiser waration,AV)。 3.6.3精确性%公差(SV/Toler),又称为%P/T:就是测量系统得重复性与再现性波动与被测对象质量 σ/ (USL-LSL) *100%。 特性公差之比,%P/T=R&R/(USL-LSL)*100%=6 MS σ/6σ*100%。 3.6.4精确性%研究变异(%Gage R&R、%SV)= R&R/TV*100%=6 MS 线性

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案例集

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案例集 这些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案例于kaggle网站,网站让参与竞赛的人根据一系列的数据提交预测运算法则,并且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假设你想知道价格上涨5%之后会导致多少顾客流失,或者是预测市场对大量抛售股票的反应,又或者是估算一下借款人拖欠还款的可能性,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建模来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以下是那些数据分析捣鼓者处理的部分难题。 预测保险索赔情况 好事达保险公司(Allstate)希望能更好地预测与汽车相关的伤害 索赔情况,以便更精确地制定价格。竞争者们根据xx年到xx年的数据(包括具体的汽车情况、以及每辆车相关的赔偿支出次数和数量) 进行建模,并将它们应用到xx年至xx年的数据上。 澳大利亚悉尼的保险精算顾问卡尔(MatthewCarle)使用决策树形 式的运算法则来告诉计算机如何进行学习,借此获得了6,000美元的头等奖。它的精确程度比好事达保险公司的模型要高出340%。 测量医院病人流 根据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处(AgencyforHealthcareResearchandQuality)的数据,美国医疗保健 体系在可预防的住院医疗上要烧掉300亿美元。 HPN(HeritageProviderNetwork)是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医疗保 健机构,它希望能够帮助医生们更快速地确诊,从而控制成本。

它赞助的竞赛内容是,根据36个月内的一系列数据来预测哪些病人将会需要住院治疗。该项竞赛的头奖金额为300万美元(卡歌网上奖金额最高的项目)。比赛从xx年5月份开始,将在xx年4月份结束。截至目前,已经有1,400支队伍提交了近1万份运算法则。 对旅游业进行预测 航空公司高管、旅馆经营者以及餐馆经营者都迫切想知道他们需要多少燃料、食品和员工才能让顾客们感到满意。xx年,《国际预测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Forecasting)赞助了一场竞赛,挑战一个已经发表的基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旅游活动的预测公式。 获胜者是霍华德(JeremyHoward)和贝克(LeeBaker)。他们开发的模型可以精确地考虑到一次性事件的影响,例如恶劣的暴风雨。他们获得了500美元的奖金,以及发表建模结果的机会。霍华德本人之后继续努力,还赢得了卡歌网组织的其他竞赛,如今成为了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对国际象棋手进行排名 所谓的伊诺排名算法(Eloratingsystem),根据国际象棋手过去的表现来分析对弈两人的实力强弱。卡歌网组织了两场竞赛,旨在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其中一场竞赛的赞助人是国际棋联组织(WorldChessFederation,FIDE)和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德勤公司(Deloitte),在这场竞赛中,组织方向参赛者提供5.4万人在11年里近200万局国际象棋比赛的情况,然后将他们的预测模型应用于此后进行的10万局比赛,以验证预测结果的精确性。

系统分析与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系统分析与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系统分析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考查的知识面很广。但分析历年考题可以发现,虽然考试知识面广但考试内容并不是很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积累,经常通过网络、讲座、学术会议等途径及时了解一些流行技术热点和业界最新动态。 2、多做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如果说平时积累的各个知识点是一粒粒宝贵的珍珠的话,那么项目经历则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一根红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如果没有参加过完整的实际项目,就难以从根本上理解书本上所学的理论

知识,就难以真正领会软件工程的思想精髓。同时,在做项目时还要勤于思考,无论是作为主持者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程序员,都应该去潜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有哪些不足,如果你是设计师的话你又会怎样设计?经常做这样的换位思考,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这对下午一的考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3、注意提高个人文档编写能力 一些软件工程师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只喜欢钻研具体的技术点而不注重提高文档编写能力。他们的一个通病是做得多、写得少,在某一个具体的技术领域上往往表现得非常优秀,但写出的文档质量实在难以恭维。作为一个合格的系统分析师文档编写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也是下午二考试的考查重点。 文档编写能力不仅对于应试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也是非常重要

的。因此,我们应当在平时多做这方面的训练,多思考、多动笔,努力提高自己文档编写能力。 4、掌握评卷专家心理,注意论文写作技巧 在下午二的考试中,应注意把握评卷专家的心理状况。根据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的著名软考专家张友生所说的,评卷专家不可能把你的论文一字一句地精读,要让他短时间内了解你的论文内容并认可你的能力,必须把握好主次关系,论文的组织一定要条理清晰。一般说来,项目概述部分评卷专家会较认真看,为让评卷专家对你所做的项目产生兴趣,这里可适当吹捧。在论文陈述部分应当按主次关系分条进行陈述,首先最好开门见山指出你所采取的措施,然后指出你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何优点,克服了以前做法的哪些缺点等等。在分条陈述时最好一个问题一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首先要有一个主题句,主题句简明扼要地描述本段的中心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