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锈钢蚀刻板

不锈钢蚀刻板

不锈钢蚀刻板
不锈钢蚀刻板

不锈钢蚀刻利用三氯化铁的强氧化性,将不锈钢表面腐蚀,三价的铁元素变成比较稳定的二价铁元素;具体制作流程是:先在不锈钢表面涂上防腐蚀层,将需要保护的部分保护起来,将其放入喷洒三氯化铁的流水线上,腐蚀完毕就将防腐蚀层洗掉,形成花纹。下面就让广德均瑞电子科技为您简单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施工工艺:

1、安装龙骨架:基层龙骨架的安装,其安装工艺可参照木龙骨或轻钢龙骨的施工工艺,重复检查垂直度和平整度;

2、固定底板:底板一般采用5-12mm厚的胶合板,施工方法及要求和普通木质罩面板施工是一样的,但当龙骨是轻钢龙骨或角钢龙骨时,要先用电钻在龙骨上钻孔,使用自攻螺钉将底板固定在龙骨上,并且螺钉头不能高出底板表面;

3、固定面板:彩色不锈钢板安装前要根据设计尺寸及造型要求做成成品造型。有底板时,分别在底板和不锈钢背面涂刷万能胶,将预备加工好的不锈钢板轻轻粘贴在底板上;无底板时,将预先加工好的不锈钢板用不锈钢螺钉固定在轻钢龙骨上或直接焊接在龙骨上;

4、收边:收边处理,在不锈钢之间接口处或阴角、阳角处采用填灌密封胶、压不锈钢槽等方法收边、装饰处理。

5、使用柔软干布将彩色不锈钢表面擦拭干净并撕掉面层保护膜。

广德均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人民币,拥有不锈钢五金蚀刻加工独立法人环评资质,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6条不锈钢生产线,公司销售生产管理人员均超十年不锈钢蚀刻生产加工经验。公司主要生产集成电路导线架;接地端子; 表面贴装零件(SMT)模板;精密线材布线钢板;编码器光栅;手机按键、RDIF天线、基板及金属配件;(VFD)栅网、陈列、支架;电极针(放电针);各类金属过滤网片/喇叭网片;眼镜框架;精密元器件掩模板;LCD背光模仁、钢版;显像管荫罩;电脑硬盘骨架;金属蚀刻发热片工艺等。

广德均瑞电子科技是以补强钢片为主打产品的蚀刻厂,ISO9001认证工厂,具有独立法人和环评资质,持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拥有6蚀刻加工生产线,免费提供FPC补强板工艺解决方案以及蚀刻行业资讯。

不锈钢的常见种类、型号及性能

不锈钢的常见种类、型号及性能 200 系列—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 300 系列—铬-镍奥氏体不锈钢 型号 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型号 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型号 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型号 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GB牌号为0Cr18Ni9。 型号 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型号 316—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 型号 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400 系列—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 型号 408—耐热性好,弱抗腐蚀性,11%的Cr,8%的Ni。 型号 409—最廉价的型号(英美),通常用作汽车排气管,属铁素体不锈钢(铬钢)。 型号 410—马氏体(高强度铬钢),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较差。 型号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型号 420—“刃具级”马氏体钢,类似布氏高铬钢这种最早的不锈钢。也用于外科手术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型号 430—铁素体不锈钢,装饰用,例如用于汽车饰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温性和抗腐蚀性要差。 型号 440—高强度刃具钢,含碳稍高,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後可以获得较高屈服强度,硬度可以达到58HRC,属于最硬的不锈钢之列。最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剃须刀片”。常用型号有三种:440A、440B、440C,另外还有440F(易加工型)。 500 系列—耐热铬合金钢。 600 系列—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型号 630—最常用的沉淀硬化不锈钢型号,通常也叫17-4;17%Cr,4%Ni。 不锈钢的分类、主要成分及机械工艺性能比较 不锈钢按主要化学组成可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锰氮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超低碳不锈钢、高钼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按钢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如耐硝酸(硝酸级)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 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如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通常以金相组织进行分类。按金相组织分类为:铁素体(F)型不锈钢、马氏体(M)型不锈钢、奥氏体(A)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A-F)型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马氏体(A-M)型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PH)型不锈钢。 以下是具体的不锈钢的分类、主要成分及机械工艺性能比较: 分类大概成分(%) 淬火性耐蚀性加工性可焊接性磁性 C Cr Ni 铁素体系 0.35以下 16-27 - 无佳尚佳尚可有

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测量

无机材料的介电常数及磁导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无机材料介电常数及磁导率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 2. 学会使用Agilent4991A 射频阻抗分析仪的各种功能及操作方法。 3. 分析影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1.介电性能 介电材料(又称电介质)是一类具有电极化能力的功能材料,它是以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和储存电的作用。极化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构成电介质材料的内部微观粒子,如原子,离子和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并沿着外部电场的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做短距离移动,从而形成偶极子的过程。极化现象和频率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的频率范围主要有四种极化机制:电子极化 (electronic polarization ,1015Hz),离子极化 (ionic polarization ,1012~1013Hz),转向极化 (orientation polarization ,1011~1012Hz)和空间电荷极化 (space charge polarization ,103Hz)。这些极化的基本形式又分为位移极化和松弛极化,位移极化是弹性的,不需要消耗时间,也无能量消耗,如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而松弛极化与质点的热运动密切相关,极化的建立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也通常伴随有能量的消耗,如电子松弛极化和离子松弛极化。 相对介电常数(ε),简称为介电常数,是表征电介质材料介电性能的最重要的基本参数,它反映了电介质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程度。ε的数值等于以该材料为介质所作的电容器的电容量与以真空为介质所作的同样形状的电容器的电容量之比值。表达式如下: A Cd C C ?==001εε (1) 式中C 为含有电介质材料的电容器的电容量;C 0为相同情况下真空电容器的电容量;A 为电极极板面积;d 为电极间距离;ε0为真空介电常数,等于8.85×10-12 F/m 。 另外一个表征材料的介电性能的重要参数是介电损耗,一般用损耗角的正切(tanδ)表示。它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

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的原理

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的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摘要:详细阐述离子刻蚀技术的原理,反应腔功能与结构设计,着重介绍适应集成电路特征尺寸微细化发展所采用的新技术。关键词:刻蚀,等离子体,射频 Author: 刘晓明 from Applied Material (China) --SolidState Technology( China) 前言目前,整个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向着高集成度、小特征尺寸(CD)的方向发展。硅片直径从最初的4英寸发展到已批量生产的12英寸生产线。同时,衡量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关键参数-特征尺寸亦朝着微细化方向发展,从最初的5祄发展到当前的110nm、90nm、65nm。而刻蚀是决定特征尺寸的核心工艺技术之一。刻蚀技术分为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湿法刻蚀采用化学腐蚀进行,是传统的刻蚀工艺。它具有各项同性的缺点,即在刻蚀过程不但有所需要的纵向刻蚀,还有不需要的横向刻蚀,因而精度差,线宽一般在3祄以上。干法刻蚀是因应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路生产的需要而被开发出的精细加工技术,它具有各项异性的特点,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纵向刻蚀,还控制了横向刻蚀。目前流行的典型设备为反应离子刻蚀(RIE-Reactive Ion Etch)系统。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CPU)、存储(DRAM)和各种逻辑电路的制造中。其分类按照刻蚀的材料分为介电材料刻蚀(Dielectric Etch)、多晶硅刻蚀(Poly-silicon Etch)和金属刻蚀(Metal Etch)。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的原理刻蚀精度主要是用保真度(Profile)、选择比(Selectivity)、均匀性(Uniformity)等参数来衡量。所谓保真度度,就是要求把光刻胶的图形转移到其下的薄膜上,即希望只刻蚀所要刻蚀的薄膜,而对其上的掩膜和其下的衬底没有刻蚀。事实上,以上三个部分都会被刻蚀,只是刻蚀速率不同。选择比(Selectivity)就是用来衡量这一指标的参数。S=V/U(V为对薄膜的刻蚀速率,U为对掩膜或衬底的刻蚀速率),S越大则选择比越好。由于跨越整个硅片的薄膜厚度和刻蚀速率不尽相同,从而也导致图形转移的不均匀,尤其是中心(Center)和边缘(Edge)相差较大。因而均匀性(Etch Rate Uniformity)成为衡量这一指标的重要参数。除以上参数外,刻蚀速率(Etch Rate)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用来衡量硅片的产出速度,刻蚀速率越快,则产出率越高。反应离子刻蚀是以物理溅射为主并兼有化学反应的过程。通过物理溅射实现纵向刻蚀,同时应用化学反应来达到所要求的选择比,从而很好地控制了保真度。刻蚀气体(主要是F基和CL基的气体)在高频电场(频率通常为13.56MHz)作用下产生辉光放电,使气体分子或原子发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Plasma)。在等离子体中,包含有正离子(Ion+)、负离子(Ion-)、游离基(Radical)和自由电子(e)。游离基在化学上是很活波的,它与被刻蚀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能够由气流带走的挥发性化合物,从而实现化学刻蚀。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反应离子刻蚀腔体采用了阴极(Cathode)面积小,阳极面积大的不对称设计。在射频电源所产生的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因质量小、运动速度快,很快到达阴极;而正离子则由于质量大,速度慢不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到达阴极, 从而使阴极附近形成了带负电的鞘层电压。同时由于反应腔的工作气压在10-3~10-2Torr, 这样正离子在阴极附近得到非常有效的加速,垂直轰击放置于阴极表面的硅片,这种离子轰击可大大加快表面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生成物的脱附,从而导致很高的刻蚀速率。正是由于离子轰击的存在才使得各向异性刻蚀得以实现。 [attach]201183[/attach] 图1. DPSII 刻蚀腔结构图初期的射频系统普遍为电容式耦合单射频系统设计(Bias RF)。但随着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射频设计(Bias RF 和Source RF)开始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到65nm以后,这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该设计方式能把离子的轰击速度和浓度分开控制,从而更好地控制刻蚀速率、选择比、均匀性和特

304L 不锈钢在溴离子作用下的点蚀行为

304L不锈钢在溴离子作用下的点蚀行为  王成原 王明娥 朱健 周钢 李爱民  摘 要 通有含溴离子氮气的304 L不锈钢管,经一段时期的使用后产生了严重点蚀。通过解剖被蚀钢管,采用金相分析,SEM形貌分析及EDS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本案例点蚀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蚀孔形核于晶界,并以蚀孔自身扩张和孔内形成次生蚀孔两种方式生长,且蚀孔内壁产生富Cr层。最后,就相关的电化学理论进行了探讨,并推测活化态蚀孔内壁的溶解导致了富Cr层的产生,而富Cr层的存在则是孔内建立局部活化态,次生蚀孔形核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304L不锈钢 溴离子 点蚀 富Cr层 孔内局部活化  中图分类号 TG 171  PITTING CORROSION BEHAVIOR OF 304L STAINLESS STEEL IN NITROGEN GAS CONTAINING BROMINE ION  Wang Chengyuan Wang Ming'e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Nanjing,210009,China)  Zhu Jian Zhou Gang Li Aiming  (Chemical Plant of Yizheng Chemical Fiber Cooperation,Yizheng, 211900,China)  Abstract Pitting corrosion was foun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304L stainless steel pipes,which was exposed to nitrogen gas containing  bromine ions.Through metallographic analysis,SEM morphology analysis,and EDS analysis,pitting corrosion behavior of 304L stainleess steel had been studied.It had been discovered that pits nucleate on grain  boundaries,and develop in two different ways,such as the growth of original pits and the nucleation of secondary pits on the wall of original pit.In addition,the pit wall had been found enriched in chromium and depleted in nickle and iron.Finally,this paper had discussed the relative electrochemical theroy,and proposed a model that the chromium rich  passive film was the result of metal dissolve inside pit and results in the localized active state inside pit and nucleatiion of secondary pits on the wall of original pit.  Key words 304L stainless steel bromine ion pitting corrosion chromium rich passive film localized active state inside pit  几十年来人们对于不锈钢点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主要是针对“不锈钢 / Cl-”腐蚀体系下,点蚀产生及早期发展的研究。对于“ 不锈钢 / Br-”体系下点蚀特征报道较少,且因实验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缺乏对不锈钢点蚀从产生,发展直至蚀穿全过程的完整了解。本文通过对304L钢件在含溴氮气中点蚀

不锈钢简介

不锈钢简介 一、不锈钢的特性: 1、不锈钢定义:不锈钢通常指具有抵抗空气、水、酸、碱盐或其它介质腐蚀能力的钢根据合金成份的不同,分别侧重不锈性和耐酸性,有些钢虽然具有不锈性,但不一定耐酸,耐酸钢通常具有不锈性。所有的不锈钢没有一种能够应付所有的腐蚀环境,都可以不生锈。“不锈钢”是一种错误的名称,因为没有一种能够应付所有腐蚀环境,都可以不生锈的,不锈钢的真正含义只是“难生锈”而已。 2、不锈钢的分类: (1)按组织结构:马氏体不锈钢,铁表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 (2)按钢中主要化学成份:铬不锈钢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超低碳不锈钢。(用于生产紧固件主要使用300系奥氏体不锈钢,此类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份是18%铬加8%镍,即一般所称的18-8不锈钢,属铬镍不锈钢系列) (3)奥氏体不锈钢的特性:正常状态下无磁性,冷作加工后略有磁性;在各种温度,均可保持其奥斯田组织,不发生相变,所以不能用热处理使其硬化;但施予冷作加工,可使其硬化,并增加强度。主要有以下几种钢种:302HQ(0Cr18Ni9Cu3)、SUS304(0Cr18Ni9)、304M、304J3(302HC)、316(0Cr17Ni12Mo2)、316L(0Cr17Ni14Mo2)。 302HQ:低碳,低氮,低硫,极低之加工硬化率,极佳之冷间加工性,适用于形状复杂,成型难度高之用途。 304:加工硬化率适中,适于一般的冷加工及伸抽,冷加工性能较好。 304M:中等的加工硬化率,适于一般的冷间加工及伸抽。 304HC:添加铜取代镍,降低钢材之加工硬化率,且可维持较低之导磁性。 SUS316:加钼,更佳的耐蚀性及耐孔蚀性。 SUS316L:低碳,较316更佳的耐蚀性及更佳的冷加工性。 二、奥氏体钢螺栓、螺钉和螺柱机械性能

高强度不锈钢产品说明及特性

高强度不锈钢产品说明及特性 钢的强化通常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其强化的方法很多,在理论方面也有许多说明。强化的要求对具有优良耐蚀性的不锈钢也不例外。钢的强化可以使板厚减薄,结构件轻量化,寿命也可提高。2000年6月修改了建筑标准法施行令,规定不锈钢可用于钢结构.JIS C 4321建筑结构用不锈钢作为一般结构材使用己被认可。当今,由于使用环境十分苛刻以及节能和环保等多方面的问题,要求不锈钢的强度水平要高且多样化。 钢的变形主要是“位错”的运动,所谓“位错”就是指结晶体内存在的缺陷,通常在退火状态约存在(1010-1012)/m’个。若阻碍这种位错的运动就难以发生变形,因此钢就被强化。 这种阻碍位错运动,使钢强化的方法有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加工硬化(位错强化)、马氏体相变的强化和晶粒细化的强化等。 实际上都是复合利用各种方法,根据需要进行不锈钢开发

的。本文将对各强化机理进行简单说明并介绍强化不锈钢的使用例。 固溶强化就是在纯金属中固溶进合金元素,即在母金属的晶格的原子间隙进入其他的合金元素(侵入型)或替换母金属的原子(置换型)和使母金属的晶格发生歪扭,由于这种歪扭在晶体内产生应力场,阻碍了位错运动,而使强度提高。实际上不锈钢就是铬和镍对铁固溶的合金,可以说已经处于固溶强化的状态,但是铬和镍对铁的固溶强化作用不是很大,侵入型元素C、N对固溶强化的作用最大。 在SUS 304中固溶氮而达到高强度化的材料有SUS 304N1(0.Ⅱ-O.25%N)和SUS 304N2(0.15叫.30%N)。与SUS304的0.04x氮量比较是2-7倍的氮含量,在固溶化状态的强度达到SDS 304的15-2.0倍以上,在JIS G 4305的固溶化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规定,SUS 304的屈服强度在205N/-以上,而SUS 304N1在275 N/m/以上,SUS 304N2在345 N/mm/以上。这些加氮的强化钢被广泛用于结构用强度构件。

影响不锈钢点蚀的因素和防止点蚀的途径

影响不锈钢点蚀的因素和防止点蚀的途径 1.1影响点蚀的因素 1,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锈钢点蚀是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发生的,点蚀通常发生在有卤素阴离子的溶液中,其中以氯化物,溴化物侵蚀性最强。当侵蚀性的卤化物阴离子达到某一浓度时才能引起点蚀,氧化性的金属离子(如Fe, Cu, Hg)能促使点蚀产生。溶液中的O2,H2O2 和其它氧化剂是产生点蚀的必要条件,这是由于氧化剂具有去极化作用:但溶液中某些含氧的阴离子(例如氢氧化物,铬酸盐,硝酸盐和硫酸盐)能防止点蚀,这是因为它们置换了金属表面的C1离子的缘故,溶液所处的状态对耐蚀性也有影响,溶液静止状态比流动状态时容易发生点腐蚀:同时溶液的PH值对点蚀的影响也很大,PH值增加,点腐蚀倾向会显著地减少。升高温度会使侵蚀性C1向不锈钢表面吸附的速度加快,参与反应的物质移动的速度变快,故活化点增多,从而加剧不锈钢的点腐蚀。 2.合金元素的影响 在不锈钢中加入钼,能提高膜的稳定性,使不锈钢表面生成很致密而牢固的钝化膜。 随钼含量的增加点蚀电位迅速提高。钢在FeC1介质中,随钢中钼含量增加,腐蚀速率很快降低,因此不锈钢中加入钼能提高钢抗点蚀的性能。 铬含量的影响,铬是增加不锈钢抗点蚀性能的基本元素之一,铬含量增加可提高钢的钝化膜修复能力。从而改善钢的抗点蚀性能,随铬含量增加,腐蚀速率下降。 3.热处理制度的影响 钢的不同热处理对点蚀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热处理不当,在相当于碳化物析出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则点蚀的数目增多,钢的固熔处理能得到好的抗点蚀性能。光滑的表面比粗糙的表面更加不易发生腐蚀。 1.2防止点蚀的途径 根据点腐蚀的形成原因,防止点腐蚀可以从两方面考虑:选择耐点蚀的材料;改善使用材料的环境。比具体采用以下防止方法: ⑴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钼并提高铬含量,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制度。 ⑵减少溶液中卤素离子的浓度,特别是Cl-离子,并避免溶液的局部浓缩。 ⑶搅拌溶液,使溶液中的氧和氧化剂的浓度比均匀化,使溶液不处于静态。 ⑷提高溶液的流速。防止杂质附着在钢表面上 ⑸提高溶液的ph值 ⑹加入缓蚀剂 ⑺降低介质的温度 ⑻用阴极保护的方法使材料的电位低于临界的点蚀电位。

不锈钢的腐蚀

第三部分 不锈钢的腐蚀 一、概述 1、不锈钢的定义不锈钢是一系列在空气,水,盐的水溶液,酸以及其它腐蚀介质中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钢种。在空气中耐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在各种腐蚀性较强的介质中耐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通常,我们把不锈钢与耐酸钢统称为不锈耐酸钢,或简称为不锈钢。根据习惯用法,不锈钢一词常包括耐酸钢在内。 现有的不锈钢从化学成分来看,都是高铬钢。由于在大气中,当钢中的铬含量超过大约12% 时,就基本上不会生锈。钢的这种不锈性一般认为与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的钝化现象有关。 2、不锈钢的分类不锈钢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按化学成分分有铬钢(及铬钼钢),铬镍钢,铬锰钢(或铬锰氮钢),铬锰镍钢等。 2)按显微组织分有奥氏体钢,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钢,铁素体 + 马氏体双相钢奥氏体钢等 3 )按用途分有耐海水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统一在某一钢种上),耐应力腐蚀破裂不锈钢,耐浓硝酸腐蚀不锈钢,耐硫酸腐蚀不锈钢,深冲用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耐热不锈钢等。 二、不锈钢的点蚀 1、点蚀现象和识别点蚀是在不锈钢表面上局部形成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小孔或锈斑。由于点蚀常常被锈层,腐蚀产物等覆盖,因而难以发现。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点蚀,其断面有多种形貌。 点蚀一般系在特定腐蚀介质中,特别是在含有 Cl ■(包括Br—,1 ")离子的介质中产生。使不锈钢产生点蚀的常见介质有:大气,水介质及水蒸气,海水,漂白液,各种有机和无机氯化物等。 点蚀可在室温下出现并随腐蚀介质温度升高而更易产生并更趋严重。点蚀不仅可导致设备,管线等穿孔而破坏,而且常常诱发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疲劳腐蚀。虽然,不锈钢的点 蚀事故仅占化工,石油等系统腐蚀破坏的的不锈钢,却有近80%是由于点蚀和锈斑而损坏。见图 1 2、机理 一般认为,不锈钢的点蚀是在金属表面非金属夹杂物, ~20%,但在大气中使用a)、(b)。 析出相,晶界,位错露

不锈钢的密度

316材质不锈钢的密度是多少? 316材质不锈钢的密度是多少? 推荐删除累计0分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发布于2007-6-15 9:54:27 给我留言回复:Lonely级别:初级学员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常温下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几类: 1.奥氏体型:如304、321、316、310、201等; 2.马氏体或铁素体型:如430、420、410等; 奥氏体型是无磁或弱磁性,马氏体或铁素体是有磁性的。 316材质不锈钢的密度是:7.93×1000Kg/立方米。 ?第1楼推荐删除累计0分 ?发布于2007-6-15 9:55:06 给我留言回复:Lonely级别:初级学员 ?谢谢向华,谢谢GOOGLE,谢谢百度。 ?第2楼推荐删除累计0分 ?发布于2007-6-15 10:04:28 给我留言回复:Lonely级别:初级学员 ?关于不锈钢常见问题的常识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客户对不锈钢产品会生锈,带磁性等一些疑问,以及人们常常认为磁铁 吸附不锈钢材,验证其优劣和真伪,不吸无磁,认为是好的,货真价实;吸者有磁性,则认为 是冒牌假货,这一种极其片面的、不切实的错误辨别方法,并且认为吸磁的是不锈铁,不吸磁 的才是不锈钢;从而出现“不锈钢”和“不锈铁”的说法,因为根本上就没有“不锈铁”这一种说法的 存在,现针对市场上用户疑问,汇总有关专业技术资料.

我司的微波炉不锈钢腔体、空调的不锈钢外壳基本采用吸磁的非奥氏体的430材质不锈钢材料。 一、为什么不锈钢也生锈? 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当不锈钢管表面出现褐色锈斑(点)的时候,人们大感惊奇:认为“不锈钢是不生锈的,生锈就不是不锈钢了,可能是钢质出现了问题”。其实,这是对不锈钢缺乏了解的一种片面的错误看法。不锈钢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生锈的。不锈钢具有抵抗大气氧化的能力---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乃腐蚀的能力---即耐蚀性。但其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互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如304钢管,在干燥清洁的大气中,有绝对优良的抗锈蚀能力,但将它移到海滨地区,在含有大量盐份的海雾中,很快就会生锈了;而316钢管则表现良好。因此,不是任何一种不锈钢,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耐腐蚀, 不生锈的。 二、不锈钢生锈的原因 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一旦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这种表面膜受到破坏的形式很多,日常生活中多见的有如下几种: 1.不锈钢表面存积着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的粉尘或异类金属颗粒的附着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附着物与不锈钢间的冷凝水,将二者连成一个微电池,引发了电化学反应,保护膜受到破坏,称之谓电化学腐蚀。 2.不锈钢表面粘附有机物汁液(如瓜菜、面汤、痰等),在有水氧情况下,构成有机酸,长时间则有机酸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3.不锈钢表面粘附含有酸、碱、盐类物质(如装修墙壁的碱水、石灰水喷溅),引起局部腐蚀。 4.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如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的大气),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点,引起化学腐蚀。 总之,以上情况均可造成不锈钢表面防护膜的破坏引发锈蚀。所以,为确保金属表面永久光亮,不被锈蚀,我们建议您: (1).必须经常对装饰不锈钢表面进行清洁擦洗,去除附着物,消除引发修饰的外界因素。 (2). 海滨地区要使用316材质不锈钢,316材质能抵抗海水腐蚀。3.市场上有些不锈钢管化学成分不能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达不到304 材质要求。因此也会引起生锈,这就需要用户认真

常用不锈钢材料性能与用途

常用不锈钢材料性能与用途 常用不锈钢材料性能及用途介绍如下: 316不锈钢:耐蚀性和高温强度特别好,可在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加工硬化性好,无磁性。适于海水用设备、化学、染料、造纸、草酸、肥料生产设备、照相、食品工业、沿海设施等316L不锈钢:钢中添加Mo(2-3%),故耐蚀性和高温强度优良;SUS316L含碳量比SUS316低,因此,抗晶间腐蚀性比SUS316优良;高温蠕变强度高。可在苛刻的条件使用,加工硬化性好,无磁性。适于海水用设备、化学、染料、造纸、草酸、肥料生产设备、照相、食品工业、沿海设施等。 304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广泛用于家庭用品(1、2类餐具)、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 304L不锈钢: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用途最为广泛;耐蚀性和耐热性优良;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优良;单相奥氏体组织,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使用温度-196--800℃)。 304Cu不锈钢:以17Cr-7Ni-2Cu为基本组成的奥氏不锈钢;成形性优良,特别是拔丝和抗时效裂纹性好;耐腐蚀性与304相同。 303不锈钢和303Se不锈钢: 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高的场合。303Se不锈钢也用于制作需要热镦的机件,因为在这类条件下,这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热加工性。 309不锈钢、310不锈钢、314不锈钢: 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而309S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锈钢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较低,为的是使焊缝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 301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不锈钢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钢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302B不锈钢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21不锈钢:在304不锈钢钢中添加Ti,故抗晶间腐蚀性优良;高温强度和高温抗氧性优良;成本高,加工性比SUS304不锈钢差。耐热材料、汽车、飞行器排气管管路,锅炉炉盖、管道,化学装置、热交换器。 200 系列—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 300 系列—铬-镍奥氏体不锈钢。 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也可通过机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削加工。 304—即18/8不锈钢。GB牌号为0Cr18Ni9。 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316—继304之后,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 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磁导率介绍

中文名称:磁导率 英文名称:magnetic permeability 定义:磁介质中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分为绝对磁导率和相对 磁导率,是表征磁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磁导率μ等于中B与磁场强度H之比,即μ=B/H 通常使用的是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μr,其定义为磁导率μ与μ0之比,即μr=μ/μ0 相对磁导率μr与χ的关系是:μr=1+χ 磁导率μ,相对磁导率μr和磁化率xm都是描述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 对于μr>1;对于μr<1,但两者的μr都与1相差无几。在大多数情况下,导体的相对磁导率等于1.在中,B与 H 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磁滞回线,μr不是常量,与H有关,其数值远大于1。 例如,如果空气(非)的磁导率是1,则的磁导率为10,000,即当比较时,以通过磁性材料的是10,000倍。 涉及磁导率的公式:

磁场的能量密度=B^2/2μ 在(SI)中,相对磁导率μr是无量纲的,磁导率μ的单位是/米(H/m)。 常用的真空磁导率 常用参数 (1)初始磁导率μi:是指基本磁化曲线当H→0时的磁导率 (2)最大磁导率μm:在初始段以后,随着H的增大,斜率μ=B/H逐渐增大,到某一强度下(Hm),磁密度达到最大值(Bm),即 (3)饱和磁导率μS:基本磁化曲线饱和段的磁导率,μs值一般很小,深度饱和时,μs=μo。

(4)()磁导率μΔ∶μΔ=△B/△H。ΔB及△H是在(B1,H1)点所取的增量如图1和图2所示。 (5)微分磁导率,μd∶μd=dB /dH,在(B1,H1)点取微分,可得μd。 可知:μ1=B1/H1,μ△=△B /△H,μd=dB1/dH1,三者虽是在同一点上的磁导率,但在数值上是不相等的。 非磁性材料(如铝、木材、玻璃、自由空间)B与H之比为一个常数,用μ。来表示非磁性材料的的磁导率,即μ。=1(在CGS单位制中)或μ。=4πX10o-7(在RMKS中)。 在众多的材料中,如果自由空间(真空)的μo=1,那△么比1略大的材料称为顺磁性材料(如白金、空气等);比1略小的材料,称为反磁性材料(如银、铜、水等)。本章介绍的磁性元件μ1是大有用处的。只有在需要时,才会用铜等反磁性材料做成使磁元件的磁不会辐射到空间中去。 下面给出几个常用的参数式: (1)有效磁导率μro。在用L形成闭合中(漏磁可以忽略),的有效磁导率为:

不锈钢紧固件知识.

一、不锈钢的特性: 1、不锈钢定义:不锈钢通常指具有抵抗空气、水、酸、碱盐或其它介质腐蚀能力的钢根据合金成份的不同,分别侧重不锈性和耐酸性,有些钢虽然具有不锈性,但不一定耐酸,耐酸钢通常具有不锈性。所有的不锈钢没有一种能够应付所有的腐蚀环境,都可以不生锈。“不锈钢”是一种错误的名称,因为没有一种能够应付所有腐蚀环境,都可以不生锈的,不锈钢的真正含义只是“难生锈”而已。 2、不锈钢的分类: (1)按组织结构:马氏体不锈钢,铁表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 (2)按钢中主要化学成份:铬不锈钢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超低碳不锈钢。(用于生产紧固件主要使用300系奥氏体不锈钢,此类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份是18%铬加8%镍,即一般所称的18-8不锈钢,属铬镍不锈钢系列) (3)奥氏体不锈钢的特性:正常状态下无磁性,冷作加工后略有磁性;在各种温度,均可保持其奥斯田组织,不发生相变,所以不能用热处理使其硬化;但施予冷作加工,可使其硬化,并增加强度。 主要有以下几种钢种:302HQ(0Cr18Ni9Cu3)、SUS304(0Cr18Ni9)、304M、 304J3(302HC)、316(0Cr17Ni12Mo2)、316L(0Cr17Ni14Mo2)。 其化学成份为:

其钢种特性介绍如下: 302HQ:低碳,低氮,低硫,极低之加工硬化率,极佳之冷间加工性,适用于形状复杂,成型难度高之用途。 304:加工硬化率适中,适于一般的冷加工及伸抽,冷加工性能较好。 304M:中等的加工硬化率,适于一般的冷间加工及伸抽。 304HC:添加铜取代镍,降低钢材之加工硬化率,且可维持较低之导磁性。 SUS316:加钼,更佳的耐蚀性及耐孔蚀性。 SUS316L:低碳,较316更佳的耐蚀性及更佳的冷加工性。 二、奥氏体钢螺栓、螺钉和螺柱机械性能

多种材料的磁导率

非铁磁性物质的μ近似等于μ0。而铁磁性物质的磁导率很高,μ>>μ0。铁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μr=μ/μ0如铸铁为200~400;硅钢片为7000~10000;镍锌铁氧体为10~1000;镍铁合金为2000;锰锌铁氧体为300~5000;坡莫合金为20000~200000。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1.00000004;铂为1.00026;汞、银、铜、碳(金刚石)、铅等均为抗磁性物质,其相对磁导率都小于1,分别为0.999971、0.999974、0.99990、0.999979、0.999982。 铁粉心 磁导率10左右材料以优良的频率特性和阻抗特性良好的温度特性是雷 达和发射机滤波用电感器最佳材料; 磁导率33材料最适合在几十A到上百A的大电流逆变电感器,如果对体积和温升要求不高,可以使用其做频率底于 50KHz的开关电源输出电感器,APFC电感器; 磁导率75材料是做差模电感器和频率在20K左右的滤波电感器储能电感器的高性价比材料。 铁镍50 该材料最适合用做差模电感器但是价格很高,由于原来国内能做铁镍钼 的厂家做的铁镍钼性能很差,所以一些开关电源厂家和军工客户都使用 铁镍50材料做储能电感器,其实这是错误的选择,因为这种材料的损 耗仅好于铁粉心,是铁硅铝的2倍左右,是铁镍钼的三倍左右,但是该 材料同样磁导率下,直流叠加特性好于铁硅铝材料, 虽然它的Bs值达14000Gs,但是由于磁滞回线的形状不一样,所以它的 直流叠加特性并不好于铁镍钼材料(只是原来国内能做的厂家做的性能 较差)。 铁硅铝 高性价比材料,是铁粉心的替代品(不包括低磁导率铁粉心)。 铁镍钼

价格与铁镍50相当(我公司),损耗最低材料,频率特性最好的材料, 如果将您正在使用的国内公司的铁镍50材料换成我公司的铁镍钼材料 将大大提高您的模块效率。不信您可以索要样品适用。 四种金属磁粉心性能和价格对比

不锈钢中元素的影响

不锈钢中元素的影响 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不锈钢种类: 不锈钢可以按用途、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来大体分类。以奥氏体系类的钢由18%铬-8%镍为基本组成,各元素的加入量变化的不同,而开发各种用途的钢种。以化学成分分类: ①. 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②. 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以金相组织的分类: ①. 奥氏体不锈钢②. 铁素体不锈钢③. 马氏体不锈钢④. 双相不锈钢⑤. 沉淀硬化不锈钢不锈钢的标识方法钢的编号和表示方法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 如:中国、俄国12CrNi3A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我国的编号规则①采用元素符号②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沸腾钢:F、镇静钢:B、甲类钢:A、T8:特8、GCr15:滚珠◆合结钢、弹簧钢,如:20CrMnTi 60SiMn、(用万分之几表示C含量) ◆不锈钢、合金工具钢(用千分之几表示C含量),如:1Cr18Ni9 千分之一(即0.1%C),不锈C≤0.08% 如0Cr18Ni9,超低碳C≤0.03% 如0Cr17Ni13Mo 国际不锈钢标示方法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304、316以及310为标记,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4).标准的分类和分级4-1分级: ①国家标准GB ②行业标准YB ③地方标准④企业标准Q/CB 4-2 分类: ①产品标准②包装标准③方法标准④基础标准4-3 标准水平(分三级): Y级:国际先进水平I级:国际一般水平H级:国内先进水平4-4国标GB1220-84 不锈棒材(I级) GB4241-84 不锈焊接盘园(H级) GB4356-84 不锈焊接盘园(I级) GB1270-80 不锈管材(I级) GB12771-91 不锈焊管(Y级) GB3280-84 不锈冷板(I级) GB4237-84 不锈热板(I级) GB4239-91 不锈冷带(I级) 不锈钢专业名词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兼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 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 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各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各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04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301不锈钢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不锈钢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钢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 302B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03和303Se是分别含有硫和硒的易切削不锈钢,用于主要要求易切削和表而光浩度高的场合。303Se不锈钢也用于制作需要热镦的机件,因为在这类条件下,这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热加工性。 304L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N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钢,加氮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 305和384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镍,其加工硬化率低,适用于对冷成型性要求高的各种场合。 308不锈钢用于制作焊条。 309、310、314及330 不锈钢的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而30S5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锈钢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较低,为的是使焊缝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330不锈钢有着特别高的抗渗碳能力和抗热震性. 316和317型不锈钢含有铝,因而在海洋和化学工业环境中的抗点腐蚀能力大大地优于304不锈钢。其中,316型不锈钢由变种包括低碳不锈钢316L、含氮的高强度不锈钢316N以及合硫量较高的易切削不锈钢316F。 321、347及348是分别以钛,铌加钽、铌稳定化的不锈钢,适宜作高温下使用的焊接构件。348是一种适用于核动力工业的不锈钢,对钽和钻的合量有着一定的限制。 不锈钢的腐蚀与耐腐蚀的基本原理 金属受环境介质的化学及电化学作用而被破坏的现象即腐蚀。化学腐蚀的环境介质是

点蚀及不锈钢的选择

点蚀及不锈钢的选择 点蚀是在不锈钢表面上局部形成一定深度的小孔或锈斑的一种腐蚀,在其余的大面积区域材料完好,而点蚀处可能形成穿孔,这种腐蚀的危害十分严重。 点蚀易在含、、等卤素离子的介质中产生,常见介质为大气、水、水蒸气、海水,漂白液,各种有机和无机氯化物等。在这些介质中可在室温下出现,并随温度升高而加速。点蚀的严重程度与介质温度、等卤素离子含量、值及相对流动速度相关,同时受钢表面非金属类杂物、析出相、位错露头等因索影响。 在特定介质条件,不锈钢的点蚀由生核和扩展两个阶段组成。在易产生点蚀的环境中,在不锈钢表而存在缺陷的部位,由于难于钝化或钝化膜遭到破坏,而后再钝化又受到阻止,于是产生优先溶解形成小蚀坑,这种小蚀坑即为微孔蚀源,随后溶解下来的金属离子水解生成并使局部蚀坑溶液的值下降,加剧了金属的溶解,使孔蚀扩大、加深。加之腐蚀产物覆盖孔蚀坑,使孔坑内的溶液流动困难,蚀坑内讲值进一步降低,等产生点蚀的阴离子达到较高的富集程度,使蚀坑加速扩大并向深度方向发展,最终形成点蚀。

不锈钢耐点蚀性能与钢中的、、有密切关系,经深人研究已建立起表征耐点蚀能力的点蚀当量指数()与、、、、、的数学关系式: ×× 式中的~,常用的系数为。 在计入、、、的因素后又派生出下列数学关系式: 一× ×()× ()××() 上述数学表达式是一种快速判定不锈钢耐点蚀能力的方法,对于选择合适的耐点蚀不锈钢,最有价值的是临界点蚀温度()与值的关系,根据在氯化物溶液的试验结果所建立的两者关系见图和图。这两个关系图均表明,不论是奥氏体不锈钢还是双相不锈钢,两者的关系均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说明这种局部腐蚀是由钢的化学成分所控制,与基体组织结构关系不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