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

  • 格式:docx
  • 大小:25.59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成都客家方言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位于四川成都成华区龙谭寺的部分客家人。

客家人背景:客家人并不是少数民族,而是汉族的一支,所以只能叫做客家民系。客家,顾名思义即客居他乡的意思。但并不是每一个客居他乡的人都可以称为客家人。“客家”一词已经被烙上民系大迁移的深深印记!

从秦朝“南征百越”开始,中原之地先后历经东晋“五胡乱华”、唐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宋末“金人入侵”。客家先民为避战乱等原因开始陆续南迁。并在赣闽粤地区形成了稳定的

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最终形成了后人所称的客家民系。

到了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乱,加之瘟疫饥荒,人口锐减,出现了“十室九空”的悲凉世态。清政府遂多次下令,从湖广(今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福建等地移民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四川的客家人基本上都来源于这次移民运动。

客家话:客家话亦称客家方言,属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南、粤)之一。

在漫长的南迁过程,客家先民始终坚守“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所以客家方言

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古韵,与唐宋时期的官话保持很大程度上的一致,因此客家方言

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客家话的分布: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四川、台湾等地,海

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四川客家人主要来自广东、江西和福建。据统计,四川客家祖籍广东的为最多。在四川,

客家人自称“广东人”,说的是“广东话”。

四川有三大客家片区:东山客家、川东北客家和川西南客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东山客家。东山泛指成都市东郊的丘陵地带。东山客家主要有成华区的圣灯乡、青龙乡、保和乡、龙

潭乡;金牛区的天回乡;锦江区的三圣乡;青白江区日新镇,龙王乡,福洪乡、合兴乡;

新都县木兰乡、石板滩、泰兴镇;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十陵镇、义和镇、西平镇、长安乡、万兴乡、黄土镇等。

整个东山地区的客家人虽来自不同客家地区,但东山客家话内部却非常的一致,几乎没有

任何分歧。

客家方言里的声母:

声母20个

b (把) ba p (怕)pa m (妈) f (花) fa

d (打) t (塔) n (拿) l (拉)

z (遮) c(车) s (沙)

g (家) k (卡) h (下)

j (姐) q(谢) qia (惜)xia

v(挖) ng(牙)(阿)

说明:1、没有普通话的翘舌音,即zh、ch、sh和r

2、声母v虽然没有用来拼读普通话,但是普通话声母中收有v,也即是国际音标[v];、

例如:v乃给(为什么)

3、声母ng在很多方言中均有出现,四川方言和广州白话的“我”的声母均为ng;

读音很像ai(三声)

4、“阿”其实没有声母,我们将其声母称为“零声母”。在普通话中零声母与i开头的韵母相

拼时,常书写变形为“y~”,在此我们保留此方法;在客家方言中零声母不与u开头的韵母相拼,所以就不会出现“w~”这样的拼音。

韵母

韵母55个

第一组:开音韵母

a(阿) o (哦) ê(个) i(衣)

u(乌) ao(拗) ai(哎) ou(呕)

oi(开) ia(夜) iao(腰) iai(戒)

io(靴) iu(油) iê(叶) ii(醋)

ua(挂) uai(乖) uo(过) ui(跪)

ioi(艾)

说明:1、韵母a、o、i、u、ao、ai、ou与普通话拼音方案发音相同,而其他的韵母都是

由这几个基本的韵母“拼接”而成;

2、oi=oai ,iu=iou ,ui=uei ,ioi=ioai ;

3、没有普通话的韵母e,只有ê。普通话中的“也”、“捏”、“且”等字均含有韵母ê,即国际音标[e]。为了书写方便,将ê书写为e。这样以来,普通话和客家方言均含有韵母ie,且

发音相同;都含有韵母e,但发音不同;

4、韵母ii是由i加一个空韵组成,发音效果近乎一个长音i,即国际音标[i:];

5、关于韵母ioi,目前只收到中药“陈艾”的“艾”一字。在客家方言中一般只在说艾草时提到。第二组:鼻音韵母

am(三) an(间) en(恩) im(今) in(应)

un(吞) on(安) ian (烟) ion(软) uan(关)

m(毋) mg (鱼) ang(硬) iang(影) uang(框)

ung(公) iung(穷) ong(长) iong(姜)

说明: 1、没有普通话的ing、eng ;

2、韵母en与其在普通话拼音中的发音相同,不是ên书写变形而来;

3、韵母an、ian、en、in、un、uan、ang、iang、uang与其在普通话中的发音相同;

4、on=oan , ion=ioan ;

5、ung、iung分别与普通话拼音中ong、iong发音相同,ong=oang,iong=ioang;

6、四川人都觉得成都人说“三”“烦”等字很特别,其实成都话“三”“烦”等字的韵母均是am,而不是an,估计是成都话吸收客家话词汇的表现。

第三组:塞音韵母

ap(发) fan at(抹) cu ak(白) pan

ot(喝) huo ok(学) ho êt(克) kai

it(七) qi uk(缩) suo iak(壁) bi

iok(菊) qiu iêt(月) nie iuk(肉) niu

uap(刮) guan uok(廓) kuai uêt(国)

对比:1、为了书写方便,将该组韵母中的字母ê也书写为e;

2、ap、at、ak的韵尾p、t、k在拼读时没有真正发音,但是ap、at、ak与a的发音效果

又明显不同。从发音部位来看p、t、k分别来自唇间、齿间和舌根,所以ap、at、ak的发音方法是先发a音,然后快速将嘴形分别收于刚要发p、t、k的状态。

声调表

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

调值 44 13 31 53 1 5

例字妈麻吗骂一月

普通话:

阴平55 阳平35 上声 214 去声51

客家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客家话的语音中,送气的读音特别多。很多在普通话中为浊

音的词汇在客家话中都变为清音送气,如“抱、摆、步”大多读作[p-],“弟、地、大”

读作[t-],就、救”读作[k-]。客家话中,有一些清唇字读为重唇音,如“斧、富、非、放”读作[p-]。一些知组声母字在客家话中读舌尖摩擦音,也就是说,和精、章读同样的读音,但依然有一些字的读音保留着舌头音的读法。在匣母合口字中,客家方言大多都读[f-]或

[v-],如“画、火”读作[f-],将“话、换”读作[v-]。客家话中有着丰富整齐又复杂的韵

母体系,保留着我国古代汉文学中的m、n、ng、p、t、k这六个韵尾。这是客家话保留有古代汉语特色的一个体现,其保留的完整程度仅次于广东话。客家语言中缺少ing、eng、ik、ek,这就体现出长江地域的语言形成特点。客家方言中有开口、合口、齐齿呼,但却

没有撮口呼这类的韵母,因为在撮口呼的韵母出现前,客家话就已经被分化出来了。客家

话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一些单韵母的读音上,与普通话的读法几乎是一致的。但是,客家话仍存在着大量的入音,在单韵母的读音上大都对应着一个入声。例如,

发a、石e、屋u等音中存在着大量的入声,入声的韵母与其他的韵母一样,也存在着声调。客家话在很多词汇的读音及用法方式上有着鲜明的南方语音特点。另外,在前后鼻音

的读音上,客家话的读音差异性比较大。例如,“方”中的“ang”读作on;“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