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5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三课时,在此之前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因此对于乘法学生明白其含义,并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也知道如何得到乘法口诀,因此这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学法,运用学法。

二、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通过创设情景,体验5口诀的来源,并能熟记5的乘法的口诀。

2.能正确应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由加法到乘法,再到口诀的归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口诀的兴趣。

4.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2.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三、说教法和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1.练习实际生活,在实际中提炼数学知识;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乘法的初步认识》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5的乘法口诀;

4.以对口令的游戏使学生熟记口诀

教具准备:小棒、图片、三角形图片

四、说学法

1.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根据图意,理解图意列乘法算式的方法;

2.能用语言正确表达图意;

3.能根据直观图向抽象过度的方法;

4.能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

5.能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正确书写的行为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A、复习导入,复习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及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让学生在对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1、复习五个五个的数数

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数数的本领。这里,我想考考大家,你们会五个五个的数么?

2、复习乘法的意义,导入新知

下面那个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2 4+4+4+4+4

B、新知学习,摆一摆,编口诀。图片展示,由图到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更容易记忆;

1、摆一摆,根据乘法的意义列乘法算式,通过小组相互协作摆小棒,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相互列出乘法算式。

2、找规律,编口诀。

观察算式,有没有什么规律?

谈话:我们算乘法时,要么把乘法再变成加法,要么摆小棒,是不是太麻烦了?你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很快算出乘法的积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会自己总结。

为了今后的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指一个五是五

提问2×5=10 5×2=10可以怎样编呢?什么意思?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试着把剩下的口诀编完么?

3、联系生活,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C、巩固新知,寓教于乐,玩游戏,记口诀

1.眼疾:看老师的手势说口诀。

2.口快:对口令,记口诀。

3.找朋友:把口诀分为两部分,找朋友结对

D、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说一说?E、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

F、板书设计

5 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武冈市邓元泰镇中学潘用江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对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2、实验重难点 重点知识: (1)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2)会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 难点知识: 如何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

②、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 有关的物理现象。 ③、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使学生学会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物理规律。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学生体验:实验桌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铝块和铅块,你能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

五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5的乘法口诀”52页 教材简析 教学主要内容: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材内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材编写特点: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首先编排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然后是5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作为口诀教学的起始课,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编制规律,为2、3、4、6的乘法口诀编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向我们呈现了生动形象的福娃图,并提出数学问题,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也为从乘法的意义出发,进行编制乘法口诀提供了实物模型。在问题之后教材将5个5连加的计算过程依次呈现出来,并用箭头表示累加的过程,由学生在方框中填出得数,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得数的由来,为编制乘法口诀积累感性经验。最后,将点子图(乘法的矩形模型)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用点子图为乘法口诀赋予直观意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体现乘法口诀的应用价值,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做一做”安排了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第二题由人民币图列出算式,并应用乘法口诀计算出得数,让学生体会乘法口诀的价值。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口诀的记忆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学习前两句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创编其他三句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达到熟记成诵,应用自如。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通过记忆口诀,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探究、比较等活动积累编制口诀的经验,提升数学思维的完整性和条理性。 4.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积累积极丰富的学习情感,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 难点:在编写、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微课 教学设想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学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列出乘法算式,本节课采取“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 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doc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怎么写呢?下面我为大家奉上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说教材 我今天执教的《5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2)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的应

用意识。 4、教学重点: 利用乘法算式编相应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 5、教学难点: 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画面,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将累加所得的数编写成乘法口诀,让学生轻松的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1、口诀的编制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 口诀的编制都要与乘法的意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编制乘法口诀不能脱离乘法的意义,要把解决问题和编制乘法口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利用直观教学。 借助情景图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5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王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9+9+9+9=7+7+7+7+7= 6+6+6+6+6=6+7+8=7+8+9= 3、趋势引出课题。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学生们满脸困惑)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法宝——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教师指出: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分左右两边板书),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谁能试着编一编呀?(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2)(课件再出示一盒福娃)师:现在有几盒?(2盒)几个5?(2个5) 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指出: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要测出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ρ=m/V,测出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师生互答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精编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 5的乘法口诀 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内容。 2.教材地位及作用 “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并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能灵活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之前,刚刚认识了乘法,对于乘法的应用还不能掌握,多是通过加法与乘法关系来得到乘法算式。 二年级的孩子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还不够,需要所学内容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才能让其自主探究。 五、说教学方法 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画面,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将累加所得的数编写成乘法口诀,让学生轻松的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六、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独立思考、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七、说教学流程: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自身认知特点,对于生动、直观的语言和形象较容易接受,喜欢活泼有趣的视觉画面。同时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根据此特点,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1、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状态便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二年级的学生比较爱玩,于是我用复习做铺垫,迁移引入。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同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5的乘法口诀。这样设计引入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把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乘法口诀的编制不离开乘法的意义单纯的编制。 2、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在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课件出示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课件出示一只手,两只手,三只手,四只手、五只手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观察先说出加法算式;然后我分成六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同桌两人共同编口诀。 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自己编口诀。 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由学生自己编写。 第四层次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第五层次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3、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完整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杭州听课记录) 时间:5的乘法口诀 学校:浙江树人大学 课题:5的乘法口诀 执教:宋健泳(湖州) 教学过程: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乘法口诀 师:学过乘法口诀吗?能背上几句吗? 生:…… 2、揭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谁会5的乘法口诀 生: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3、师:会读会背还不够,还要知道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理解的意思用用具摆一摆三五十五。生1:。。。。。。。。。。。。。。。 生2:。。。。。 。。。。。 。。。。。因为三五十五代表3个5相加,所以摆三行,每行三个? 师:三五十五表示什么意思? 生:三个五相加。 根据回答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师:四五二十是什么意思,你们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

生1:。。。。。。。。。。。。。。。。。。。。因为四乘五表四个五相加。 师:能写出乘法算式吗? 生2:四乘五等于20,5乘4等于20 师:小组内说一说其它口诀的意思。 生1:五五二十五是五个五相加等于25,用乘法算式是5乘5=25 生2:二五一十就是两个五相加等于10,用乘法算式是2×5=10 生3:一五得五就是说只有一个5那结果也就是5,用乘法算式是1×5=5 4、寻找规律 师:打开课本中间黄色的方框,把黄色的方框里的乘法口诀填一填,一边填一边想有没有规律。生1:我发现了每个数都是大起来的。 师:怎么大起来的? 生2:是一个一个大起来的。前面是1再2、3、4、5 生3:后面的这个数是5个5个增加的。 师:为什么会5个五个增加。 生4:因为前面是一五,后面是二五,比前面多了一个五。 生5:一五表示一个五,二五比前面加了一个五。 6、运用规律背口诀 师:有了这样的规律之后,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些口诀背出来呢? 师: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 师:谁能倒着背? 7、对口令 师:老师报前半,你们说后半?一五….二五….四五….. 师:同桌之间互相对对口令。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部分的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学生通过摆实物,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使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如同20以内的加法一样重要,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除法所必备的知识。 二、说学情: 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困难不大,一方面是因为5的乘法口诀容易记,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2-4的乘法口诀时,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已经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以及编口诀的方法。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升,在编乘法口诀时留下一些口诀让学生模仿着编,经历自主编口诀的过程,进一步领会口诀的含义和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的来源和意义,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使用口诀准确地实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编写5的乘法口诀,理解并掌握口诀。 难点:能够用口诀准确地实行计算。 五、说教法 1.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六章《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深化了质量这一知识,又引发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全册而言为今后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做准备,并且“比值定义法”是今后学习很多物理量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把“密度”列为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密度的公式,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同时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将重点确定为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并会进行简单计算。难点为通过探究实验对密

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二、教法分析 《物理课程标准》认为: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与学习科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具和多媒体课件,采用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量筒、立方体组、铁钉、铁球、细线、烧杯、水。 三、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以及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没有涉及。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 学法指导:基于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流程 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学以致用—回放反思—作业设计(一)激趣导入 我先播放一段视频,这是《汶川不相信眼泪》的电影片段,在生活中

7.3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探究:物质的密度 邛崃市宝林中学郑睽 一、教材和学情 1、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科版教材八年级物理的第七章第3节,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简单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本节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和密度单位、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材首先由鉴别外表相同,实质不同的物体这一问题开始,用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认识物质密度这一特性,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讨论得出密度公式和单位,进而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以及查看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表并找寻特点进入密度知识的应用,通过练习的形式将之具体化:一是根据密度的大小比较,来鉴别物质、发现物质;二是通过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来研究空心问题。 2、学生情况 我所教学生现阶段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较弱,许多学生已建立了“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不正确概念。大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动手操作的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行深入科学探究的经验相当欠缺,本课将通过猜想、实验、讨论、辨析、归纳、交流和训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初步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和比较概括的方法,认识到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体会比值定义法在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⑶情感态度目标: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把有关密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确密度计算公式和单位的由来及意义。 2、难点:让学生相对完整地体验对一个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二、教学方法 本节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作为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与质量、体积有关的感性认识,但是初二学生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我本节课讲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里《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诀内容丰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设计了生动直观的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活动,以五福娃套装礼盒事例设计了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由加到乘的概括过程,从而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1.教学重点: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让学生通过数

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独立思考、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1.(出示课件)请你填一填。 6+6+6+6=()×() 2+2+2+2+2=()×() 4+4+4=()×() 2.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而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则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今天呀,老师就把这几个小伙伴给同学们带来了。 (出示课件)一盒有多少个福娃?生:5个。 3.(出示课件5盒福娃)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要数出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可以几个几个的数? 师:将2个5、3个5、4个5、5个5想加的得数填在空格里。 分别说出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 (二)利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需求。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51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口诀,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2.通过展示的国旗来引导学生认识五的乘法口诀,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初步知道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观察突破重点。 难点:根据观察红旗,写出乘法算式并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引导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15面小国旗(自主制作)。 一、情景导入: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4+4+4+4=()×() (2)5+5+5+5+5=()×() (3)5+5+5=()×() (4)2+2+2+2=()×() 2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西游记》嘛? 生:喜欢 师:好,老师也非常喜欢《西游记》。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有一天,孙悟空遇到了很多的妖怪,一个人打不完。怎么办呢?聪明的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就变出了五只小猴子。又拔了一跟,又变出了五只,他连续拔了五根,每根都变出了五只小猴子,结果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 师:(提问)老师的故事讲完了,问题来了。孙悟空拔了五根毛,每根毛变出五只猴子,那一共变出几只猴子呢? 生:25只…..20只…. 师:好有的同学说25只,有的同学说20只。那到底是多少只?老师先留一个悬念。只要你把今天的本领学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解决的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加油!来学习今天的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出示道具(红旗),让同学们数一数红旗上有几颗星星。 师:(提问)老师这里有一面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出示其一)同学们请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数一数红旗上有几颗五角星。 生:5颗。 师:5颗。也就是几个五? 生:一个五。 师:一个五?那有哪个小朋友知道,一个五用乘法算式如何表示? 生:…………………….

物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具体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量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这些知识。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前面所学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有助于以后压强、浮力知识的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天平的使用,并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要能理解实验原理、注意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根据数据得出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这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 三、教学策略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对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设计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注意到,所以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实际进行测量固体或液体密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可以利用画简图的方法,把设计方案画出了,先不作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步骤会造成物理量增大或减小,从而得出最佳方案。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盐水等。 五、教学过程 密度公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7课时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8秋)

说课设计: 第7 课时 5 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学习了1到4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运用乘法解决问题做好准备,因此,这部分内容 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课教材首先用小棒摆五边形,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列表得出几个 5 相加的得数,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性经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我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 3 个: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编 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 5 的口诀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编口诀方法之间的联系及 5 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探索发现的能力,促进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与掌握。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能运用 5 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体验数学的价值 2. 激发学生学习5 的乘法口诀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难点: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 5 的乘法口诀。 三、说教法学法。 接着,我说说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与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静心独立观察、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学习方

法,把问题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我想采用以下八个环节:(一)新课导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下面,我具体说说每个环节的安排及我的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口诀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摆五边形的情境,以生动有趣的对话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可能会用5个5个地加,也可能会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如果学生用加法计算,就用前面学的乘法意义,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乘法算式上来:如果学生直接用乘法计算,就让学生说 一说乘法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求学生能 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最后问学生:你是怎么算出结果来的?让学生领会求几个相 同加数和的计算用加法是很麻烦的,直接用乘法计算就能算得又对又快,于是产 生了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5 的乘法口诀。 [ 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逐步归纳出乘法算式,从而产生了学习乘法口诀的需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下一环节探究 5 的乘法口诀做好了认知和情感上的铺垫。]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为了突出重点,也为了能轻易地突破难点,我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情境。在摆三个五边形用多少根棒写成一个乘法算式3X 5=15后,问学生:“你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学生可能会说:“3 乘5等于15或三五十五”。然后引导学生说出3乘5等于15是算式的读法,三五十五是乘法口诀。那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学习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初步掌握5的口诀。 2.能准确熟练地使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并且会用五的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5的口诀,能准确熟练地使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2.并且会用五的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2+2+2+2+2 2. 读出下列乘法算式,并说出它表示的含义: 4×3读作:(),表示()个()相加, 或()个()相加。3×3读作:(),表示()个()相加。 5×2读作:(),表示()个()相加, 或()个()相加 7×2读作:(),表示()个()相加, 或()个()相加。

(二)新课讲授 1,多媒体出示手的谜语。 2,从生活出发,我们的手每天都要用到,不过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的身体也有数学。多媒体出示手的图片。 3,一只手有多少根手指呀?同学们会一起说5根,紧跟着提问,一只手有几个五?一个五!那么用乘法表示的话是? 1*5或5*1.出示口诀:一五得五 4,紧接着出示2只手,3只手……5只手。并且让孩子们总结出口诀:二五一十,三五十五……五五二十五。并且 让孩子们说出每句口诀的含义。 5,多媒体出示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6,大家齐读口诀。 7,出示练习 一五() 二五() 三五() 四五()

五五() 8,然后通过闯关活动,加深对5的口诀的记忆。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记住5的乘法口诀了吗? 知识拓展 算一算填一填说一说: 5×2+5=()5×3+5=()()×()+5=25 ()×()= 20 5×3=()5×5=()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5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打破了以往学习乘法口诀从小到大的顺序,而是直接从中间5的乘法口诀开始学。把5的乘法口诀做为学习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是因为学生对5个5个地数比较容易理解又有生活经历,同时也易于凸现乘法口诀的教学。5句乘法口诀不会太多,也不会少,当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等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形象与逐步归纳相结合来组织教学。 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感知口诀的基本特征; (2)、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5的乘法口诀; (3)、体会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 (4)、在经历编、记、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本班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接触,但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编制口诀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口诀还不是很了解。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难点是: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问题引入初步体验——借助基础探究口诀——熟练口诀灵活应用——总结全课适当延伸等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问题引入初步体验 我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做眼保健操来引入新知,让学生算一算、说一说:二、三、四、五天要做几次操。 学生可能会用1天1天地加,也可能会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如果用加法计算,就用上节课学习的乘法意义,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乘法算式上来;如果学生直接用乘法计算,就让学生说说乘法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求学生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最后问学生:你是怎么算出结果的?让学生领会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