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自考复习整理 第一章 网络管理概论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自考复习整理 第一章 网络管理概论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自考复习整理 第一章 网络管理概论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自考复习整理 第一章 网络管理概论

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

[填空选择题]

一、网络管理的基本概论P1-2

1、网络管理: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并能提供有效、可靠、安全、经济的服务。

2、国际标准组织的英文缩写(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P1

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的OSI系统管理标准是P1

4、网络管理系统(工具)P1

1)通用网络管理系统开发软件: NetView(由IBM公司研制开发)、OpenView (由HP公司研制开发)

2)与硬件结合的网管工具: Works2000(Cisco)、Cabletron Spectrum

这些系统有的是主机厂家开发的通用网络管理系统开发软件,有的则是网络产品制

5、在TCP/IP网络中有一个简单的管理工具,用它来发送探测报文,可以确定通信

目标的联通性以及传输时延。这个管理工具是P1

6、OSI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型定义管理对象。

二、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P2-6

1、在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中(见图1-1),管理站中在网络管理的支持协

议簇的下一层(或者说在网络管理站中最下层)P2

2、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两部分;将管理功能划分为两部分是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一个共同特点,被划分出的两部分是Manager 和Agent。P2

3与管理站对话。P3

4、网络管理实体(NME):每一个网络结点都包含的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实体(NME)。P3

5、网络中至少一个结点担当管理站的角色,在网络可以用作管理站的结点:主机或路由器。P3

6、网络管理应用(NMA):网络管理站中包含的一组用于网络管理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应用(NMA)。P3

7、代理模块:网络结点钟的NME模块叫做代理模块。P3

8、网络中任何被管理的设备(主机、网桥、路由器或集线器等)都必须实现代理模块。所有代理在管理站监视和控制下协同工作,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P3 9、对于大型网络,网络管理的趋势是分布式。P3

10、委托代理:有些设备不支持当前网络管理标准或根本不能运行附加软件(称这些设备为非标准设备),通常处理方法用一个称为委托代理的设备(Proxy)来管理一个或多个非标准设备。委托代理和非标准设备之间运行制造商专用的协议,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间运行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即委托代理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P4

11、网络管理软件包括管理专用软件、管理支持软件和用户接口软件。如图所示:P5

12、用户通过网络管理接口与管理专用软件交互作用,监视和控制网络资源;在网络管理软件结构中,提供用户接口的软件是网络管理信息表示模块。P5

13、管理专用软件画在上图中的大方框中,足够复杂的网管软件可以支持多种网络管理应用,例如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等。P5

14、网络管理(专用)软件的最底层提供网络管理数据传输服务,用于在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交换管理信息。P6

15、管理支持软件包括MIB访问模块和通信协议栈,通信协议栈支持结点之间的通信。P6

【历年真题】

1、对一个网络管理员来说,网络管理的目标不是( ) P1(09年10月)

A.提高安全性

B.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C.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D.降低整个网络的运行费用

2、下列网络管理工具中由IBM公司研制开发的是()P1(05年10月)

A. NetView

B. SNA

C. SunNet Manager

D. OpenView

3、在TCP网络中,用来确定通信目标的联通性及传输延时的管理工具是()P1(07年1月)

A.ping B.route C.netstat D.winipcfg

4、在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中,管理站中在网络管理的支持协议簇的下层是(或者说网络管理的协议支持的下一层是)( ) P2(09年1月)

A.被管理的资源

B.操作系统和硬件

C.网络管理框架

D.网络管理应用

5、网络中可以用作管理站的结点是()P3 (06年10月)

A.交换机 B.集线器 C.主机或路由器 D.中继器

6、在网络管理系统中,为了对非标准设备进行管理,通常使用哪个设备进行管理?( ) P4(09年1月)

A.Manager

B.Proxy

C.Probe

D.Monitor

● 在网络管理中,非标准设备不直接支持SNMP协议,而是通过下列哪项进行

的?()P4(05年10月)

A.委托代理设备

B.管理站设备

C.网络管理协议设备

D.专用管理设备

7、网络管理软件包括管理专用软件、管理支持软件和( ) P5(09年1月、08年1月、06年1月)

A.用户专用软件

B.用户支持软件

C.用户管理软件

D.用户接口软件

8、以下信息保存在管理信息库的动态数据库中的是()。P6(2010年1月、08年10月)

A.网络连接的状态

B.路由器的端口数

C.吞吐率

D.事件传感器

二、填空题

1、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OSI系统管理标准是。P1(09年1月、08年1月)

2、主机厂家开发的通用网络管理系统开发软件和网络制造商推出的与硬件结合的网络管理工具都可以称之为。P1(2010年1月)

3、在网络管理系统中,代理进程通过与管理站对话。P3 (2010

年1月、08年10月)

4、每个网络节点都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叫做,网络

中各节点的网络管理实体(NME)模块称模块。。P3 (08年10月)

5、在网络管理系统的配置中,所有在管理站监视和控制协同工作下,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P3(09年10月)

6、对网络监控有用的管理信息有静态、动态和统计信息,其中动态信息与网络中出现的事件和设备的,有关。P6(07年10月)

三、网络监控系统P6-9

4、网络监控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管理信息的定义、监控机制的设计、管理信息的应用。

5、管理信息库MIB:对网络监控有用的管理信息可以分为3类:P6

1)静态信息:包括系统和网络的配置信息,这些信息不经常变化。例如路由器的端口数和端口编号,工作站的标识和CPU类型等。通常由驻留在这些网络元素(例如路由器)中的代理进程收集和存储,必要时传送给监视器。

2)动态信息:与网络中出现的事件和设备的工作状态有关。例如网络中传送的分组数,网络连接的状态等。通常是由产生有关事件的网络元素收集和存储的。

3)统计信息:即从动态信息推导出的信息。例如平均每分钟发送的分组数,传输失败的概率等。可以由任何能够访问动态信息的系统产生。

6、静态数据库:配置数据库和传感器数据库共同组成静态数据库。P6

7、传感器是一组软件,用于实时地读取被管理设备的有关参数。P6

8、监控应用程序是监控系统的用户接口,完成性能监视、故障监视和计费监视等功能;如果管理站本身就是一个被监控的网络元素,则它应该包含监控应用程序、管理功能、代理进程以及一组反映自身管理信息的对象。P8

9、远程网络监视器:对于一个局域网来说,网络中各个设备的行为和有关的数据可以由连接在网络中的一个专用主机来收集和记录,这个主机是远程网络监视器。P7

10

和代理多少有关。

四、网络监视P9-15

1、网络管理5大功能域:P9

?

网络监视

性能管理

? 故障管理

? 计费管理

?

网络控制

配置管理

? 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路管理任务分为用户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和其他网络管理功能。P9

2、网络监视:是指收集系统和子网的状态信息,分析被管理设备的行为,以便发现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它包括性能管理(性能监视)、故障管理(性能监视)、计费管理(性能监视)或称为记账管理。P6

3、(旧教材)性能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数据收集功能、工作负载监视功能、摘要功能。

4、性能监视指标:可用性、响应时间、正确性、吞吐率、利用率。对于网络管理有用的两类性能指标:即面向服务的性能指标和面向效率的性能指标。P9

(1)可用性:指网络系统、元素、或应用对用户可利用的时间的百分比。可用性是网络元素可靠性的变现,而可靠性是网络元素在具体条件下完成特定功能的概率,公式如下:

其中MTBF表示平均无故障事件,MTTR为发生失效后的平均维修时间。

由于网络系统由许多网络元素组成,所以系统的可靠性不但与各个元素

的可靠性有关,而且还与网络元素的组成形式有关。

链路并联系统的可用性公式:

Af=(一条链路的处理能力)×(一条链路工作的概率)+(两条链路的

处理能力)×(两条链路工作的概率)

系统的平均可用性为:

Af =P(峰值时段)×Af(峰值时段)+P(非峰值时段)×Af(非峰值时段)P10

(2)响应时间:指从用户输入请求到系统在终端上返回计算结果的时间间隔。P10

(3)正确性:网络传输的正确性。P12

(4)吞吐率:面向效率的指标,具体表现为一段时间内完成的数据处理的数量,或接受用户会话的数量,或处理的呼叫数量等。P12

(5)利用率:面向效率的指标,指网络资源利用的百分比。当负载增加时,资源利用率增大,因而分组排队时间和网络响应时间变长,甚至会引起吞吐率降低。P12

5、故障监视:尽快地发现故障,找出故障原因,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它包括几大功能模块:P14

(1)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故障监视代理要随时记录系统出错的情况和可能引起故障的事件、并把这些信息存储在运行日志数据库中。

(2)故障预测功能:对各种可以引起故障的参数建立门限值,并随时监视参数变化,一旦超过门限值,就发送警报。

(3)故障诊断和定位功能:对设备和通信线路进行测试,找出故障原因和故障地点。

(旧教材)故障监视包括几大功能模块:(1)故障警告功能(2)事件报告管理功能(3)运行日志控制功能(4)测试管理功能(5)确认和诊断测试的分类:

6、计费监视(记账管理):是跟踪和控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并把有关信息存储在运行日志数据库中,为收费提供依据。需计费的网络资源:通信设施、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服务。P15

【历年真题】

9、监视器向代理发出请求,询问它所需要的信息值,代理响应监视器的请求,从它所保存的管理信息库中取出请求的值,返回给监视器,这种通信机制叫做( )/ 网络管理中可用于代理和监视器之间通信的技术是(A)P8(09年10月、07年1月、06年10月)

A.轮询

B.事件报告

C.请求

D.响应

10、下面属于网络控制功能的是( ) P9(08年10月)

A.性能管理

B.故障管理

C.计费管理

D.配置管理

● 下列网络管理功能中属于网络控制功能的是( ) P9(07年10月)

A.计费管理

B.性能管理

C.配置管理

D.故障管理

● 工作负载监视功能是属于()P9-14(05年10月)

A.性能管理

B.记账管理

C.安全管理

D.故障管理

● 下述各功能中,属于性能管理的范畴的功能是( ) P9-14(09年1

月)

A.网络规划和资源管理功能

B.工作负载监视功能

C.运行日志控制功能

D.测试管理功能

11、终端通过两条链路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到主机,假设在主机业务峰值时段,一条链路只能处理总业务量的80%,峰值时段大约占整个工作时间的60%,一条链路的可用性为0.9,则系统的平均可用性为()P9-10(08年10月)

A.0.81

B.0.9

C.0.9684

D.0.9996

● 网络系统、元素或应用对用户可利用的时间的百分比称为()P9

(07年10月)

A.响应时间

B.可用性

C.吞吐率

D.正确性

12、设线路的数据传输率为3200b/s,如果输入一条含200个字符的命令,则输入命令的延迟时间是()

A 0.33s

B 0.25s

C 0.677s

D 0.5s

13、不属于网络故障管理功能的是( ) P14(08年10月)

A.可用性

B.检测和报警

C.预测功能

D.诊断功能

● 不属于网络故障管理功能的是()P14(06年10月)

A.可用性 B.检测和报警 C.预测功能 D.诊断功能

● 下列功能中属于故障管理的是()P14(05年10月)

A.访问控制功能

B.计费处理方法

C.工作负载监视功能

D.运行日志控制功能

● 下述各功能中,属于故障管理范畴的功能是( ) P14(04年10月)

A.数据收集功能

B.测试管理功能

C.工作负载监视功能

D.访问控制功能

● ISO定义的系统管理功能域中,测试管理功能属于()P14(06年1

月)

A.配置管理

B.故障管理

C.性能管理

D.安全管理

二、填空题

7、有两种技术可用于代理和监视器之间的通。一种叫做;一种叫做事件报告。P8(2010年1月)

● 由代理主动发送给管理站消息,这种通信机制叫做P8

8、如果管理站本身就是一个被监控的网络元素,则它应该包含、管理功能、代理进程以及一组反映自身管理信息的对象。P8(08年1月)

9、轮询是管理站收集代理信息的一种方法,通常轮询频率与网络的规模和有关。(04年10月)

10、OSI定义的五个系统管理功能域有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P9(06年10月)

● 计算机网络管理任务分为:、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

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和其他网络管理功能。P9(05年10月)

11、在网络管理中,面向效率的一个性能指标,具体表现为一段时间内完成的数据处理的数量,或接受用户会话的数量,或处理的呼叫数量,这个指标是。P12

五、网络控制P15-21

2、配置控制:是指初始化、维护和关闭网络设备或子系统。配置管理应包含下列功能模块:P15-16

●定义配置信息;

●设置和修改设备属性;

●定义和修改网络元素间的互联关系;

●启动和终止网络运行;

●发行软件;

●检查参数值和互联关系;

●报告配置现状。

3、配置信息组织方式:1)简单的配置信息由标量组成的表,每一个标量值表示一种属性值,SNMP采用这种方法。2)在OSI系统管理中,管理信息定义为面向对象的数据库。3)还有一些系统用关系数据库表示管理信息。P16

4、安全威胁的类型:就是破坏了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可用性这三方面的安全性要求。P18

计算机和网络需要的安全性有以下三方面:(所谓的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就是破坏这3方面的安全性要求)。

●保密性(Secrecy):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只能由授予访问权限的用户读取;

●数据完整性(Integrity):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

●可用性(Availability):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5、对网络通信的安全威胁:(信息流被危害的几种情况)P18

中断(Interruption):通信被中断,信息变得无用或无法利用,这是对可用性的威胁。

窃取(Interception):未经授权的入侵者访问网络信息,这是对保密性的威胁。窜改(modification):未经授权的入侵者不仅访问了信息资源,而且窜改了信息,这是对数据完整性的威胁。

假冒(fabrication):未经授权的入侵者在网络信息中加入伪造的内容,这是对数据完整性的威胁。

6、计算机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对硬件、软件、数据威胁,对网络通信威胁、对网络管理的安全威胁。P19

7、网络通信威胁:分为被动威胁和主动威胁两类。被动威胁并不改变数据流,而是采用各种手段窃取通信线路上传输的信息,从而破坏了保密性。主动威胁则可能改变信息流或者生成伪造的信息流,从而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P19

8、、侵入管理站和代理间的信息交换过程。P20

六、网络管理标准P21

3、ICP/IP网络管理标准主要的RFC文件有RFC1155(SMI), RFC1157(SNMP), RFC1212(MIB定义),RFC1213(MIB-2规范) P21

【历年真题】

14、下述各功能中,属于配置管理的范畴的功能是( ) P15-17(09年10月)

A.测试管理功能

B.数据收集功能

C.工作负载监视功能

D.定义和修改网络元素间的互联关系

● 下述各功能中,属于配置管理的范畴的功能是( )。P15-17(05年

1月)

A.测试管理功能

B.数据收集功能

C.网络规划和资源管理功能

D.工作负载监视功能

● OSI系统管理中,管理信息的表示方式是( ) P16(07年10月)

A.由标量组成的表

B.关系数据库

C.对象数据库

D.文件

15、对网络通信的安全威胁中,对可用性的威胁属于( ) P18(07年10月)

A.假冒

B.篡改

C.窃听

D.中断

● 在计算机网络中,信息资源只能由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这种安全需

求称为()P18(07年1月、05年1月)

A.保密性 B.数据完整性 C.可用性 D.一致性

● 网络安全中的“假冒”,是对网络资源下列哪项的威胁?()P18

(05年10月)

A.保密性

B.数据完整性

C.可利用性

D.数据一致性

● 在计算机网络中,从源到目标的信息流动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受到安全威

胁,下图左面为信息流动的正常情况,下图右面为信息流动受到危害的情况,该危害属于( )。P18(05年1月)

A.中断

B.窃取

C.篡改

D.假冒

16、网络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是指保护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下列哪项的安全?( ) P20(09年10月)

A.信息交换

B.信息存储

C.信息索引

D.完整信息

17、Internet最初的管理框架由4个文件定义,定义管理信息结构SMI的文件是(SNMP MIB的宏定义最初说明在)()P21(06年10月)

A.RFC1155 B.RFC1212 C.RFC1157 D.RFC1213

18、Internet最初的网络管理框架由四个文件定义,RFC1212说明了()P21(06年1月)

A.定义MIB模块的方法

B.定义了管理信息结构

C.定义了MIB-2管理对象的核心集合

D.SNMPv1协议的规范文件

二、填空题

12、网络安全中的威胁包括:篡改、伪造、中断和。P18(08年10月)

13、在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性中,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这是指。P18(06年1月)

● 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这是数据

的性。P18(03年10月)

● 网络安全中的性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

用户读取。P18

● 计算机网络受到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保密

性、、可利用性的破坏。P18(05年10月)

14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包括:对硬件、软件、数据、的威胁。P19

15、网络管理的安全威胁包括:伪装的用户、假冒的管理程序、。P20

16、没有得到授权的一般用户企图访问网络管理应用和管理信息,这样的用户被称为用户。P20(03.10月)

17、TCP/IP网络管理最初使用的是1987年11月提出的,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成SNMPv1。P21(09年10月、07年1月)

[简答题: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

1、网络管理目标?(网络管理对于网络的正常运行有什么意义?)P1-2

答:①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②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③减少 /消灭网络瓶颈; ④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种平台); ⑤使网络更容易使用; ⑥安全。

网络管理根本目标就是满足运营者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2、画出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网络管理系统分为哪些层次?)P2

3、简述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P2

答:

①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两部分;

②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③提供用户接口和用户视图功能;例如GUI和管理信息浏览器。

④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

4、网络管理中被管理的硬件资源有哪些?P2

答:(1)物理介质和连网设备: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连网设备。很多LAN 产品,如集线器、中继器等,也包括协议适配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

(2)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机、打印机和存储设备以及其他计算机外围设备。(3)网络互联设备:如网桥、路由器、网关等。

5、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P3

答:1)在集中式网络管理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担当管理站的网络控制主机,它负责对整个网络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网络控制主机定期向网络中其它结点发送查询信息,与之进行相关信息交换。而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分布式管理系统代替了单独的网络控制主机。

2)集中式的优点是网络管理系统结构较简单,容易实现,管理人员可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优化网络性能。缺点是可扩展性差,对于大型网络力不从心。分布式的优点是网络管理的响应时间更快,性能更好。缺点是管理和维护比价复杂。

6、简述使用委托代理的原因和委托代理的功能?它和管理站、被管理设备分别采用什么协议通信?P4

答:有些设备不支持当前网络管理标准,小的系统可能无法完整实现NME的全部功能;甚至还有些设备(Modem调制解调器和多路器)根本不能运行附加软件(称这些设备为非标准设备),通常处理方法用一个称为委托代理的设备(Proxy)来管理一个或多个非标准设备。委托代理和非标准设备之间运行制造商专用的协议,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间运行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即委托代理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

7、什么是委托代理?P4

答:一个委托代理可以管理若干台不支持TCP/IP的设备,并代表这些设备接收管理站的查询。实际上委托代理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间按SNMP通信,而与被管设备之间则按专用的协议通信。

8、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中包括哪些软件?通信协议栈属于哪种软件?在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交换信息属于哪种软件?P5-6

答: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中包括用户接口软件、管理专用软件和管理支持软件。通信协议栈属于管理支持软件。代理和管理站之间交换信息属于管理专用软件。

9、网络管理软件由那些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P5-6

答:网络管理软件结构包括用户接口软件、管理专用软件和管理支持软件3个部分;

用户通过网络管理接口与管理专用软件交互作用,监视和控制网络资源,接口软件还需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

管理专用软件可支持多种网络管理应用如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等;应用元素实现通用的基本管理功能例如产生报警,可被多个应用程序调用;网络专用软件最底层提供网络管理数据传输服务,用于在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交换管理信息。

管理支持软件包括MIB访问模块和通信协议栈,MIB包含设备配置和设备行为的信息以及控制设备操作的参数,使得管理站或代理可以访问MIB。通信协议栈支持结点之间的通信。

10、什么是MIB?管理信息分几类?其内容是什么?(对网络监控有用的管理信息有哪些?)P6

答:MIB是管理信息库。对管理监控有用的管理信息,可以分为3类:

(1)静态信息:包括系统和网络的配置信息。

(2)动态信息:与网络中出现的事件和设备的工作状态有关。

(3)统计信息:即从动态信息推导出的信息。

11、简述代理和监视器之间的两种通信机制?轮询的含义是什么?(代理怎样把管理信息发送给监视器)

答:代理和监视器之间的两种通信机制,一种叫做轮询,另一种叫做事件报告:P8

①轮询:是一种请求—响应式的交互作用,即由监视器向代理发出请求,询问它所需要的信息值,代理响应监视器的请求,从它所保存的管理信息库中取得请求的信息,返回给监视器。

②事件报告:是由代理主动发送给管理站的消息。代理可以根据管理站的要求定时地发送状态报告,也可能在检测到某些特定事件(例如状态改变)或非正常事件(例如出现故障)时生成事件报告,发送给管理站。

12、网络管理包括哪些功能?网络监视功能有哪些?网络控制功能有哪些?P9答:网络管理有5大功能,分别是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属于网络监视功能,而配置管理、安全管理属于网络控制功能。

13、简述网络性能管理中主要性能指标,并说明这些性能指标的主要含义?P9-12答:(1)可用性:指网络系统、元素、或应用对用户可利用的时间的百分比。

(2)响应时间:指从用户输入请求到系统在终端上返回计算结果的时间间隔。(3)正确性:网络传输的正确性。

(4)吞吐率:面向效率的指标,表现为一段时间内完成的数据处理的数量,或接受用户会话的数量,或处理的呼叫数量。

(5)利用率:指网络资源利用的百分比。

14、故障监视的作用是什么?包括哪几部分功能?(故障监视可分为哪些功能模块?)P14

答:所谓故障就是出现大量或者严重错误需要修复的异常情况,例如由于终端机死机、线路中断等无法通信的情况。故障监视就是尽快地发现故障,找出故障原因,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故障管理可分3个大功能模块:(1)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2)故障预测功能(3)故障诊断和定位功能

15、需要计费的网络资源有哪些?计费日志应包括哪些信息?P15

答:需计费的网络资源:通信设施、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服务。计费数据日志信息:用户标识符、连接目标的标识符、传送的分组数/字节数、安全级别、时间戳、出错情况状态码、使用的网络资源。

16、配置管理的作用及功能?(配置管理应包括哪些功能模块?设备的配置信息有哪些?)P15-16

答:配置管理的作用包括确定设备的地理位置、名称和有关细节,记录并维护设备参数表;用适当的软件设置参数值和配置设备功能;初始化、启动、关闭网络或网络设备;维护、增加、更新网络设备以及调整网络设备之间的关系等。配置管理可分为7个功能模块:

●定义配置信息;

●设置和修改设备属性;

●定义和修改网络元素间的互联关系;

●启动和终止网络运行;

●发行软件;

●检查参数值和互联关系;

●报告配置现状。

设备配置信息包括名称、标识符、地址、状态、操作特点和软件版本。

17、简述计算机和网络需要的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需求有哪些?)P18

18、简述信息流被危害的情况。P18

答:(1)中断(Interruption):通信被中断,信息变得无用或无法利用,这是对可用性的威胁。

(2)窃取(Interception):未经授权的入侵者访问网络信息,这是对保密性的威胁。

(3)窜改(modification):未经授权的入侵者不仅访问了信息资源,而且窜改了信息,这是对数据完整性的威胁。

(4)假冒(fabrication):未经授权的入侵者在网络信息中加入伪造的内容,这是对数据完整性的威胁。

19、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有哪些?对网络管理的安全威胁有哪些?什么是伪装用户?P19-20

答: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包括对硬件、软件、数据、网络通信的威胁;对网络管理的安全威胁有:伪装的用户、假冒的管理程序、侵入管理站和代理间的信息交换过程。伪装的用户:没有得到授权的一般用户企图访问网络管理应用和管理信息。

20、ISO制定的网络管理标准有哪些文件?各是什么内容?P21

答:公共管理信息服务CMIS、公共管理信息协议规范CMIP、系统管理功能SMFs、管理信息结构SMI。

21、主要网络管理标准:P21

(1)TCP/IP网络管理最初使用的是1987年提出的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Simple Gateway Monitoring Protocol) (2)在SGMP的基础上改进成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第一版SNMPv1(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3)1990-1991的四个RFC文件. RFC1155(SMI), RFC1157(SNMP), RFC1212(MIB定义),RFC1213(MIB-2规范) (4)远程网络监视RMON(Remote Monitoring). RMON-1(1991) RMON-2(1995):用于监控局域网通信的标准

22、4个RFC文件说明?(TCP/IP网络管理标准由哪些主要的RFC文件?各是什么内容?)P21

答(1)RFC 1155定义了管理信息结构(SMI),即规定了管理对象的语法和语义。SMI主要说明了怎样定义管理对象和怎样访问管理对象。

(2) RFC 1212说明了定义MIB模块的方法;

(3)RFC 1213定义了MIB-2管理对象的核心集合,这些管理对象是任何SNMP系统必须实现的。

(4)RFC 1157是SNMPv1协议的规范文件。

【历年真题】

三、简答题

1、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P2 (09年1月)

● 画出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图,并回答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是

什么?P2(06年10月)

下图为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图示。请完成图中空白部分(写在图下面对应的序号后面)。(06年10月)

(1)(2)(3)(4)(5)

2、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中包括哪些软件?通信协议栈属于哪种软件?在管理站和代理站之间交换信息属于哪种软件?P5(06年10月)

3、网络管理中被管理的硬件资源有哪些?P2

4、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P2-3

5、简述使用委托代理的原因和委托代理的功能?它和管理站、被管理设备分

别采用什么协议通信?P4

6、简述代理和监视器之间的两种通信机制?轮询的含义是什么?(代理怎样把管理信息发送给监视器)

7、简述网络性能管理中主要性能指标,并说明这些性能指标的主要含义?P9-12

自考本科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第三章复习题目

1.下列选项中不是MIB-2功能组的是( ) A.系统组 B.应用组 C.接口组 D.传输组 2.在MIB-2地址转换组中所包含的表的一行对应系统的一个( ) A.应用进程 B.网络标识 C.物理接口 D.IP地址 3.下列关于ICMP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ICMP是IP的伴随协议 B.所有实现IP协议的结点都必须实现ICMP协议 C.ICMP组包含有关ICMP实现和操作的有关信息 D.ICMP提供了关于VDP数据报的详细信息 4.在MIB-2的功能组中,包含关于主机接口配置信息和统计信息的是. 5.当用一个具体值代替宏定义中的变量时就产生. 6.SNMP规定在标量对象标识符后级联一个0,表示该对象的. 7.可取值有active(1)和passive(2)两种值的轮询模式是. 8.网络管理系统配置中的网络管理实体的任务是什么? 9.下列不是TCP/IP协议和OSI分层原则的不同之处是( ) A. TCP/IP协议允许同层协议之间的互相作用而OSI在一个层面只有一种协议 B. TCP/IP协议允许上层直接调用不相邻下层的协议, 而OSI不允许 C.OSI中控制信息和数据共用统一数据单元而TCP/IP部分高层协议中二者是分开的 D. TCP/IP协议中没有物理层定义而OSI中有严格的物理层定义 10.Trap轮询制导操作中管理站启动时轮询代理所用的操作是( ) A. Read B. Trap C. Get D. Load 11.在SNMP环境中所有管理对象组织成分层的( ) A.树结构 B.网结构 C.环结构 D.根结构 12.RFC1155定义的internet OBJECT IDENTIFIER 是( ) A.CHOICE 构造定义 B.对象标识符 C.计数器型变量 D. internet 标识 13.一个设备实现TCP协议,则它必须实现( ) A. TCP组的UDP对象 B.IP组的UDP对象 C.IP组的所有对象 D. TCP组的所有对象 14对象标识符是整数序列,这种序列反映了该对象在MIB中的. 15.系统服务对象是一个7位二进制数,每一位对应OSI/RM7层协议中的一层. 16为什么说对象的顺序对网络管理是很重要的? 17.如果定义Months 为枚举类型,则不能定义的子类型为( ) A. First-quarter B. Second-quarter C. First-Half D. Last-year 18.树结构为每一个结点指定的路径是( ) A.双重的 B.唯一的 C.多重的 D.随机的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王群)自己整理

第一章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1.网络管理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网络管理是指规划、设计、监督和控制网络资源的使用和网络的各种活动,以使网络的性能达到最优。 2.网络管理的任务 ·收集、监控网络中各种设备和相关设施的工作状态、工作参数,并将结果提交给管理员进行处理,进而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实现对整个网络的有效管理。 3.网络管理服务的层次划分 ·网元管理层(对网络设备的操作) ·网络管理层(把握网络的整体性能,考虑网络中设备之间的关系、网络的调整) ·服务管理层(实时监控网络中所提供的有关服务,对网络的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事务管理层(为网路运行中的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4.网络管理的结构模式 1.集中式网络管理、 2.层次化网络管理、 3.分布式网络管理。 5.集中式网络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网络管理系统处于高度集中、易于全面做出决断的最佳位置,并易于管理和维护 ?缺点:可扩展性差,一旦管理节点出现故障,将导致全网瘫痪 ?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是目前网络管理系统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管理方式,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网络。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有HP公司的Open View NMS、IBM公 司的Net View等 6.层次化网络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分散了负荷,各个网络管理者更接近被管单元,降低了总网络管理系统需收集、传送的业务量 ?缺点:比集中式系统更复杂,系统设备价格也更高 ?目前已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有Cisco Works等 7. 分布式网络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完全分散了网络的负荷,网络管理系统的规模大小可按需要来任意调整,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缺点:系统设置交复杂(需要有分布式应用的架构) ?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有ATM网络等 8.网络管理的功能 在OSI网络管理标准中,将网络系统的管理功能划分为五个功能域: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 第二章SNMP网络管理架构 1.SNMP的功能及基本思想 ?SNMP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主要用于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等主要设备的管理 ?其基本思想是为不同厂商的不同类型及不同型号的设备定义一个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管理员可以使用统一的方式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在迅速提高网络管理效 率的同时简化网络管理员的工作 2.SNMP中的5个关键元素 网络管理系统(NMS)、代理、代理服务器、管理信息库(MIB, Managed Information Base)、被管理设备。

自考“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 考试要求 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网络管理的需求和网络管理的目标 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被管理的软硬资源的种类和相关信息 主要的网络管理标准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2. OSI 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OSI 的管理框架 请求、响应、轮询、通告和心跳等通信机制,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管理域和管理策略的概念,及其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信息的层次结构 应用层提供的系统管理支持功能 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记账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含义、功能和作用 3.网络管理系统,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知识重点 (一)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网络管理的需求和目标 (1)网络管理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个人和企业 / 事业单位日常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许多公司、国家机关和大学每天都要利用网络上的数据业务(例如电子邮件和传真)、视频业务(例如电视会议)和话音业务(例如 IP 电话)来保证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和组成越来越复杂,这主要表现在网络互联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联网设备多是异构型设备、多制造环境、多协议栈。这样的网络靠手工管理已是无能为力,所以研究和开发符合自己情况的、经济适用的网络管理系统就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了。 (2)网络管理目标 。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 。减少 /消灭网络瓶颈; 。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种平台); 。使网络更容易使用; 。安全 2. 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1)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如下: 。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 Manager)和代理(Agent)两部分 。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提供有户接口和用户视频( View)功能,例如GUI和管理信息浏览器 。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配置设备参数等操作过程目标管理应用使用户根据需要开发的软件,这种软件运行在具体的网络上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例如鼓掌诊断和性能优化,或者业务管理和安全控制等。网络管理应用的开发是目前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性的市场。 (2)网络管理系统的配置 每一个网络结点都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叫网络管理实体( NME )。网络管理实体完成下面的任务 。收集有关通信和网络活动方面的统计信息 。对本地设备进行测试,记录其状态信息 。在本地存储有关信息 。响应网络控制中心的请求,传送统计升年升毫或设备状态信息 。根据网络控制中心的指令,设置或改变设备参数 网络中至少有一个结点(主机或路由器)担当管理站的角色( Manager),除过NME之外,管理站中还有一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年个月度年个(NME)。NME提供用户接口,根据用户的命令显示管理信息,通过网络向NME发出请求或指令,以便获取有关设备的管理信息,或者改变设备配置。 网络中的其他结点在 NME的控制下与管理站通信,交换管理信息。这些结点中的NME模块叫做代理模块,网络中任何被管理的设备(主机、网桥、路由器或集线器等)都必需实现代理模块。所有代理在管理站监视和控制下协同工作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这种集中式网络管理策略的好处式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根据需要平衡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然而,对于大型网络,集中式地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正在让位于分布式地管理策略。这种向分布式管理演化地趋势与集中式计算模型由向分布式计算演化的总趋势式一致的。在这种配置中,分布式管理系统代替了单独的网络控制主机。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于一组网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功能。这种管理策略可以实现分部门管理:即限制每个客户机只能访问和管理笨部门的部分网络资源,而由一个中心管理站实施全局管理。同时中心管理站还对管理功能较弱的客户机发出指令,实现更高级的管理。分布式网络管理的灵活性(Flexibility)和可伸缩性(Scalability)带来的好处日益为网络管理工作者所青睐,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式目前网络管理中最活跃的领域。 (3)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问答题2019

计算机网络管理__孙卫真 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 1、网络管理目标?(网络管理对于网络的正常运行有什么意义? 答:①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②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③减少/消灭网络瓶颈; ④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种平台); ⑤使网络更容易使用; ⑥安全。 网络管理根本目标就是满足运营者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2、画出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网络管理系统分为哪些层次?) 3、简述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①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两部分; ②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③提供用户接口和用户视图功能;例如GUI和管理信息浏览器。 ④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 4、网络管理中被管理的硬件资源有哪些? (1)物理介质和连网设备: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连网设备。很多LAN产品,如集线器、中继器等,也包括协议适配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 (2)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机、打印机和存储设备以及其他计算机外围设备。 (3)网络互联设备:如网桥、路由器、网关等。 5、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缺

点? 1)在集中式网络管理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担当管理站的网络控制主机,它负责对整个网络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网络控制主机定期向网络中其它结点发送查询信息,与之进行相关信息交换。而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分布式管理系统代替了单独的网络控制主机。 2)集中式的优点是网络管理系统结构较简单,容易实现,管理人员可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优化网络性能。缺点是可扩展性差,对于大型网络力不从心。 分布式的优点是网络管理的响应时间更快,性能更好。缺点是管理和维护比价复杂。 6、简述使用委托代理的原因和委托代理的功能?它和管理站、被管理设备分别采用什么协议通信? 有些设备不支持当前网络管理标准,小的系统可能无法完整实现NME的全部功能;甚至还有些设备(Modem调制解调器和多路器)根本不能运行附加软件(称这些设备为非标准设备),通常处理方法用一个称为委托代理的设备(Proxy)来管理一个或多个非标准设备。委托代理和非标准设备之间运行制造商专用的协议,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间运行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即委托代理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 7、什么是委托代理? 一个委托代理可以管理若干台不支持TCP/IP的设备,并代表这些设备接收管理站的查询。实际上委托代理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间按SNMP通信,而与被管设备之间则按专用的协议通信。 8、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中包括哪些软件?通信协议栈属于哪种软件?在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交换信息属于哪种软件? 网络管理软件的结构中包括用户接口软件、管理专用软件和管理支持软件。通信协议栈属于管理支持软件。代理和管理站之间交换信息属于管理专用软件。 9、网络管理软件由那些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网络管理软件结构包括用户接口软件、管理专用软件和管理支持软件3个部分; 用户通过网络管理接口与管理专用软件交互作用,监视和控制网络资源,接口软件还需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 管理专用软件可支持多种网络管理应用如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等; 应用元素实现通用的基本管理功能例如产生报警,可被多个应用程序调用;网络专用软件最底层提供网络管理数据传输服务,用于在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交换管理信息。 管理支持软件包括MIB访问模块和通信协议栈,MIB包含设备配置和设备行为的信息以及控制设备操作的参数,使得管理站或代理可以访问MIB。通信协议栈支持结点之间的

全国自考2012年10月计算机网络管理试卷及详细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属于网络监视功能的是d p9 A.配置管理 B.安全管理 C.加密控制 D.故障管理 2.OSI系统管理中,管理信息的表示方式是c A.由标量组成的表 B.关系数据库 C.对象数据库 D.文件 3.破坏计算机网络可用性的安全威胁是a p18 A.中断 B.窃取 C.窜改 D.假冒 4.描述MIB-2规范的RFC文档是d p68 p21 A.RFC1155 B.RFC1157 C.RFC1212 D.RFC1213 5.在下面集合中有三个元素,一个是本人名字,一个是父亲名字,另一个是母亲名字。Parentage∶∶=SET{ SubjectName[1]IMPLICIT IA5String, MotherName[2]IMPLICIT IA5String OPTIONAL, 1

FatherName[3]IMPLICIT IA5String OPTIONAL} 为这三个元素使用的标签[1][2][3]是 c p28 A.通用标签 B.应用标签 C.上下文标签 D.私有标签 6.下面哪种网络协议与IP协议同属于网络层,用于传送有关通信问题的消息?a p61 A.ICMP B.UDP C.TCP D.SNMP 7.在MIB的对象类型定义中,表示实现是否支持这种对象的关键成分是c p48 A.SYNTAX B.ACCESS C.STA TUS D.DesctPart 8.在对象标识树中,SNMP操作可以访问的是a p75 A.叶子结点 B.根结点 C.全部中间结点 D.部分中间结点 9.存储管理信息库静态信息的是d p7 A.事件变量 B.统计数据库 C.状态变量 D.配置数据库 10.SNMPv2引入了信息模块的概念,用于说明一组定义,以下不属于 ...这种模块的是c p93 A.MIB模块 B.MIB的依从性声明模块 C.管理能力说明模块 D.代理能力说明模块 11.SNMPv2报文结构中,版本号要代表SNMPv2,那么它的值应是b p98 A.0 B.1 C.2 D.3 12.SNMPv2增加的管理站之间的机制是哪种网络管理所需要的功能特征?c A.集中式 B.分散式 C.分布式 D.独立式 13.按照预定的格式准备要发送的报文,或者从接收的报文中提取数据。在SNMP引擎中,实现这一功能的是b p106 A.调度器 B.报文处理子系统 C.安全子系统 D.访问控制子系统 14.在RMON MIB中,存储以固定间隔取样所获得的子网数据的是b p127 2

第一章信息管理概论重点

单选题 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D)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报纸与杂志等新型载体大量涌现。1.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古 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A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 2.以下关于信息管理活动各个时期的特点描述,哪一项属于现 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特点:(B)信息管理的机构除了图书馆外,还有各种功能与目的皆不同的信息管理机构,如咨询公司、企业管理公司等; 3.下面的描述,哪一项不是宏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A )A.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 4.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微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A )A.它关注信息从搜集到信息的组织、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过程; 5.下面的描述,哪一项是中观层次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C )它 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6.信息管理起源于三个不同领域,下面的这些领域哪个不是其 起源的领域( D )D.传播领域 7.三维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A)A.卢泰宏 8.管理职能说的代表人物是(C)C.霍顿 9.信息过程说的代表人物是 A )A.泰勒 10.下面几个概念中,涵盖的范围最小的概念是 A A.智能 11.数据经过加工成为:( A )信息; 二、多选题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四项职能(ABCD) A.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B.社会信息流整序 C.传递情报 D.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13.古代信息管理该活动的特点有哪些:(ACD ) A.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纸质的手抄本和印刷本; C/四部分类法是这个时期主要的信息管理方法; D/信息管理重心集中于“藏”。 14.近代信息管理该活动的特点有哪些:(ACD ) A.信息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图书、报纸、杂志等新型信息载体类型; C.信息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对信息收集、处理、保存与利用; D.保存文献信息资源的责任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一时期新型的信息存储机构——图书馆。 15.下面选项中哪些是现代信息管理该活动的特点:(AB ) A.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相继出现; B.信息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 16.下面关于中观层次信息管理研究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BCD )B.面向的不是一件件具体的信息产品;C.面向的是处于社会中的具体的信息系统; D.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规划与运营好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17.信息管理思想从结构角度出发包含哪些内容:(ABC ) A.人文的信息管理; B.技术的信息管理; C.经济的信息管理;18.下面关于微观观层次信息管理研究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是: (AB ) A.它所研究和处理的是一个具体的信息产品的形成和制作 过程; B.包括信息的搜集、信息的组织、加工和整理; 19.日本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认为知识分为:(CD ) C.显性知识; D.隐性知识。 20.知识管理包含三要素是:(ABD ) A. 组织 B. 人 D. 信息技术 21.知识管理技术如按过程分类,分为哪些过程:(ABCD ) A. 生产 B. 共享 C. 应用 D. 创新 22.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常见的四种观点为: (ABCD )A. 阶段说 B. 等同说 C. 包含说 D. 映射说三、判断题 1.古代信息管理活动的资源特点:以文献信息资源为主。X 2.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资源载体形式增多出现了图书、报纸、期刊等多种形式。X 3.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资源载体以纸质手抄本与印刷本为主。∨ 4.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管理机构只有图书馆。X 5.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管理主体是图书馆员。X 6.四部分类法是近代信息管理活动事情使用的信息管理的方法。X 7.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大量采用了网络、数据库、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进行信息的管理。X 8.信息管理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经济、人文等手段,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及信息资源加以管理。 9.联合国经合组织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Know-what(事实知识),;Know-why(原理知识);Know-how(技能知识);Know-who (人际知识)。∨ 10.日本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认为知识分为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知识。X 11.知识经过加工推理提炼成为信息。X 12.信息经过推理验证系统化提炼后可成为成为知识。V 13.知识经过学习与创新能成为智能。V 14.数据经过活化成为智能。 15.信息具备收集、加工、应用、传播信息与知识的能力。16.数据、信息、知识、智能存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序列关系。∨ 17. 知识的“波粒二相性”包括作为实体的知识和作为过程的知识。∨ 18.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的阶段。∨ 19. 人的内隐知识是知识管理进程的决定力量。 20. 个人隐性知识的发掘与转化是组织知识形成和积累的关键。 21.隐性知识是指外明化、结构化、通过学习可以获取的知识。X 22. 显性知识是指非结构化、非编码花,不是通过普通学习可以获得的知识。X

自考本科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第三章复习题目答案

1.下列选项中不是MIB-2功能组的是( )P53 B A.系统组 B.应用组 C.接口组 D.传输组 2.在MIB-2地址转换组中所包含的表的一行对应系统的一个( ) P57 C A.应用进程 B.网络标识 C.物理接口 D.IP地址 3.下列关于ICMP组的描述错误的是( ) P61 D A.ICMP是IP的伴随协议 B.所有实现IP协议的结点都必须实现ICMP协议 C.ICMP组包含有关ICMP实现和操作的有关信息 D.ICMP提供了关于VDP数据报的详细信息 4.在MIB-2的功能组中,包含关于主机接口配置信息和统计信息的是.接口组P54 5.当用一个具体值代替宏定义中的变量时就产生.宏实例P48 6.SNMP规定在标量对象标识符后级联一个0,表示该对象的.实例标识符P51 7.可取值有active(1)和passive(2)两种值的轮询模式是.egpneighmode p64 8.网络管理系统配置中的网络管理实体的任务是什么?P3 9.下列不是TCP/IP协议和OSI分层原则的不同之处是( )P39 D A. TCP/IP协议允许同层协议之间的互相作用而OSI在一个层面只有一种协议 B. TCP/IP协议允许上层直接调用不相邻下层的协议, 而OSI不允许 C.OSI中控制信息和数据共用统一数据单元而TCP/IP部分高层协议中二者是分开的 D. TCP/IP协议中没有物理层定义而OSI中有严格的物理层定义 10.Trap轮询制导操作中管理站启动时轮询代理所用的操作是( )P41 C A. Read B. Trap C. Get D. Load 11.在SNMP环境中所有管理对象组织成分层的( )P44 A A.树结构 B.网结构 C.环结构 D.根结构 12.RFC1155定义的internet OBJECT IDENTIFIER 是( )P46 B A.CHOICE 构造定义 B.对象标识符 C.计数器型变量 D. internet 标识 13.一个设备实现TCP协议,则它必须实现( )P53 D A. TCP组的UDP对象 B.IP组的UDP对象 C.IP组的所有对象 D. TCP组的所有对象 14对象标识符是整数序列,这种序列反映了该对象在MIB中的.逻辑位置P51 15.系统服务对象是一个7位二进制数,每一位对应OSI/RM7层协议中的一层.sysservices P53 16为什么说对象的顺序对网络管理是很重要的?P51 17.如果定义Months 为枚举类型,则不能定义的子类型为( )P41 D A. First-quarter B. Second-quarter C. First-Half D. Last-year 18.树结构为每一个结点指定的路径是( ) P41 B A.双重的 B.唯一的

2013计算机网络管理考试真题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9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属于网络管理平台的是 A.Ping程序 B.HP Open View C.SNMP D.CMIS/CMIP 2.在网络管理系统中,每个网络结点都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叫做 A.NME B.NMA C.NME和NMA D.用户接口 3.传统的通信管理网络主要依赖的通信机制是 A.轮询 B.事件报告 C.定时报告 D.预警 4.以下属于面向效率的性能指标是 A.可用性 B.响应时间 C.正确性 D.吞吐率 5.在OSI系统管理中,管理信息定义为 A.由标量组成的表 B.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 D.文本文件 6.制定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第1版(SNMPv1)的依据基础是 A.SGMP B.CMIP

C.RMON D.CMIS 7.把抽象数据变换成比特串的编码规则叫做 A.抽象语法 B.具体语法 C.传输语法 D.表示语法 8.在文本的一定范围(例如,一个结构)中适用的标签类型是 A.通用标签 B.应用标签 C.上下文专用标签 D.私有标签 9.用GeneralizedTime类型表示的时间值20090928195625.4Z是指 A.2009年9月28日,当地时间19时56分25.4秒 B.2009年9月28日,UTC时间19时56分25.4秒 C.2009年9月28日,北京时间19时56分25.4秒 D.2009年9月28日,伦敦时间19时56分25.4秒 10.保证端系统之间可靠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并给应用进程提供访问端口的协议是 A.TCP B.UDP C.HTTP D.ICMP 11.定义Internet的最初网络管理框架的文件数为 A.3 B.4 C.5 D.6 12.在MIB-2的系统组中,以7位二进制数表示,每一位对应OSI/RM7层协议中一层的对象是 A.sysDescr B.sysUpTime C.sysName D.sysServices 13.MIB-2对象类型的宏定义中,表示对象类型的抽象语法的关键成分是 A.DesctPart B.STA TUS C.SYNTAX D.ACCESS 14.由代理发给管理站且不需要应答的SNMP报文是 A.GetRequest报文 B.SetRequest报文 C.GetResponse报文 D.Trap报文 15.在由多个子网组成的广域网中,每15分钟轮询所有被管理设备一次,管理报文的处理时间是50ms,网络延迟是0.5s,则管理站可支持的最多设备数是 A.600 B.750 C.818 D.1764 16.描述MIB-2规范的RFC文档是 A.RFC1155 B.RFC1157

计算机网络管理自学考试大纲新

计算机网络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计算机网络管理(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利用学过的网络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现行的网络管理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求考生学会利用网络管理软件解决一般的网络管理问题,具有运营、管理和维护网络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 1.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现行的网络管理标准; 2.了解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网络管理软件和联网设备的操作技能,能解决一般的网络管理问题。 在学习本课程时一定要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例如,IEEE 802标准、TCP/IP协议、网络接人技术等,并结合这些知识深入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认真阅读网络管理信息库文本,了解各种管理对象在网络运行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熟悉联网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的操作技能,理解网络管理的目标和策略,熟悉网络管理的实用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兼顾。理解网络管理的各种标准和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要用到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包括Internet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好《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操作系统》和《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等课程。本课程还要求考生学会联网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的操作技术,能够解决一般的网络管理问题,所以要加强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可以加深对以上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发展综合应用能力。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控制台产生报警事件时,是由于网络设备中超过RMON警报组定义的一组网络性能的 (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门限值 D.默认值 2.下面属于端系统之间的协议是( ) A.TCP B.IP C.ARP D.PPP 3.为了提高效率,希望监视器每次只返回的那些自上次查询以来改变了的值,RMON2在MIB的定义中, 使用( ) A.时间过滤器索引 B.外部对象索引 C.协议目录表 D.监视器的标准配置法 4.若“2007年8月15日,当地时间21点57分43.5秒”用GeneralizedTime类型可表示为 ( ) A.070815215743.5 B.070815215743.5Z C.20070815215743.5 D.20070815215743.5Z 5.在不修改、不违反 .......SNMPv1管理框架的前提下,RMON规范提供了( ) A.检索未知对象的操作 B.检索表对象操作 C.行增加和行删除的操作 D.设置或更新变量值的操作 6.在Windows Server 2003环境中,仅用于分发电子邮件且没有 ..启用安全性的组类型是 ( ) A.安全组 B.全局组 C.通信组 D.本地组 7.为了以最小的交换次数检索最大的管理信息,或者说管理站要求最可能大的响应报文,SNMPv2增加的PDU是( ) A.GetrequestPDU https://www.doczj.com/doc/c410873689.html,rmRequestPDU C.GetBulkRequestPDU D.SetRequestPDU 8.RFC1155中所定义的未知 ..数据类型是( ) A.Counter B.TimeTicks 1

2018年10月自考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管理试卷 (课程代码0237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网络管理中管理代理的基本功能是 A.收集网络运行状态信息 B.收集网络中设备故障信息 B.转换协议 D.从MIB甲误耿默饭直父愿但 2.网络安全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是指 A.信息只被授权用户读取 B.只有具备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资源 C.数据没有被窜改 D.数据没有被未经授权的用户窃取 3.以下哪个不是ASN.1定义的关键字 A.CHOICE B.OCTET C.IMPORTS D.ARRAY 4.ASN.1定义的符号{ }表示 A.列表的开始和结束 B.标记的开始和结束 C.子类的开始和结束 D.注释的开始和结束 5.标签UNIVERSAL6的数据类型是 A.INTEGER B.BIT STRING C.BOOLEAN D.OBJECT IDENTIFIER 6.ASN.1关键字SEQUENCE OF用于定义 A.相同类型元素的序列 B.不同类型元素的序列 C.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D.不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7.SNMPv1中定义管理信息结构的规范文件是 A.RFC l212 8.RFC l213 C.RFC ll55 D.RFC ll57 8.以下关于SNMPv1支持的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接收Get操作请求的SNMP实体应以请求标识符相同的GetResponse回应 B.Get操作具有原语性,只要请求中有一个对象的值不能得到,则返回错误 C.Get和GetNext操作都要求请求的对象具有对象标识符或实例标识符 D.SET操作中绑定的变量,其类型和值应该匹配 9.若GET操作中的变量绑定表中,存在一个对象与MIB中的任何对象标识符都无法匹配,则代理返回的错误状态字是 A.noSuchNanle B.badValue C.tooBig D.genError 10.以下关于SNMPv2访问管理信息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SNMPv2提供了管理站和代理之间的请求/响应通信 B.SNMPv2提供了管理站和管理站之间的请求/响应通信 C.SNMPv2提供了代理系统到管理站的非确认通信 D.SNMPv2提供了代理和代理之闻的请求/响应通信 11.在SNMPv2对象定义中,若管理对象是有效的则STATUS子句应取值 A.current B.obsolete C.deprecated D.mandatory 12.在管理者修改RMON表中的行数据时,会首先设置行的状态对象为 A.valid B.invalid C.createRequest D.underCreation 13.以下关于RMON说法不正确是

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 摘要:文章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进行了探讨,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作了介绍,同时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SNMP;分布式管理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和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管理指的是初始化并监视一个活动的计算机网络,收集网络系统中的信息,然后作适当地处理,以便诊断问题,控制或者更好地调整网络的一系列操作。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效率,使之发挥最大效用。网络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保证网络可靠性、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网络管理的概念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演变。对于网络管理,目前还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可以将网络管理定义为以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工作效率、管理层次与维护水平为目标,主要涉及对网络系统的运行及资源进行监测、分析、控制和规划的行为与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 网管协议就是规范网管通信的约定。在基于TCP/IP的计算机网络管理领域,SNMP占有明显的优势。下面介绍一下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关于网络管理有一个基本原理是若要管理某个对象,就必然会给该对象添加一些软件或硬件,但这种“添加”必须对原有对象的影响尽可能小。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正是按照这样的基本原理来设计的。SNMP发布于1988年。Internet在1990年制订出网管标准SNMP,使SNMP很快变成了事实上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标准。SNMP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尽可能简单,以便缩短研制周期。SNMP的基本功能包括监视网络性能、检测分析网络差错和配置网络设备等。在网络正常工作时,SNMP可实现统计、配置和测试等功能。当网络出故障时,可实现各种差错检测和恢复功能,虽然SNMP是在TCP/IP基础上的网络管理协议,但也可扩展到其他类型的网络设备上。SNMP整个系统必须有一个管理站,它实际上就是网控中心。在管理站上运行管理进程。在每一个被管对象中一定要有代理进程。管理进程和代理进程利用SNMP报文进行通信,而SNMP报文又使用UDP来传送。有时网络管理协议无法控制某些网络元素。例如,该网络元素使用的是另一种网络管理协议。这时可使用委

1月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信息保存在管理信息库的动态数据库中的是() A.网络连接的状态 B.路由器的端口数 C.吞吐率 D.事件传感器 2.下面属于网络控制功能的是() A.性能管理 B.故障管理 C.计费管理 D.配置管理 3.十进制数256的编码为() A.02 02 01 00 B.02 01 01 00 C.01 02 01 00 D.02 02 11 11 4.以下对ASN.1的数据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数据类型(包括CHOICE和ANY)都有标签 B.分别用SEQUENCE和SEQUENCE OF表示相同类型和不同类型元素的序列 C.分别用SET和SET OF表示不同类型和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D.隐含标签的语义是在一个基本类型上加上新标签,从而导出一个新类型 5.互联网中的所有端系统和路由器都必须实现的协议是() A.IP协议 B.ICMP协议 C.UDP协议 D.TCP协议 6.MIB-2对象类型定义的STA TUS子句中,表示当前必须支持这种对象,但在将来的标准中可能被取消的 是() A.mandatory B.optional C.obsolete D.deprecated 7.MIB-2系统组对象中用于故障管理的是() A.sysUpTime B.sysContact C.sysName D.sysLocation 8.MIB-2接口组中的对象ifAdminStatus和ifOperStatus分别取值up(1)和down(2)的含义是 ()A.正常 B.故障 C.停机 D.测试

第一章 管理概论

第 1章 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者的管理目标是( )。 A.组织资源 B.提高效益 C.正确决策 D.有效领导 2.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 A.计划 B.领导 C.控制 D.组织 3.与基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相比,高层管理者更需要具备的技能是( )。 A.人际技能 B.领导技能 C.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 4.对基层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 )。 A.谈判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 D.财务技能 5.有效的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 )。 A.传统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网络管理 D.沟通 6.在公司制企业中,公司总经理与部门经理的考核有不同的标准,以下哪种标准更能 体现二者的区别( ): A.总经理比部门经理掌握公司经营方面的信息更全面 B.总经理比部门经理参加公司的会议更多 C.总经理比部门经理掌握的资金更多 D.总经理比部门经理对环境的洞察力更强 7.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人们的认识不同,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好?( ) A.只适用于盈利性工业企业 B.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 C.只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 D.只适用于营利性组织 8.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 )。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9.构成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分别是( )。 A.科学和技术 B.先进的科学和先进的技术 C.技术和人才 D.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10.一般来说,作为管理者需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技能这三项基本管 理技能,而由于管理者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对这三项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又有所不同。当一 名管理者由低到高晋升时,这三种技能相对重要性的变化情况是( )。 A.概念技能急需增强,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人际技能 B.人际技能急需增强,其次是概念技能,最后是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增强,人际技能降低,技术技能相对不变 D.三种技能同时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 A.科学性 B.艺术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技术现状及发展

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技术现状及发展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全球信息化趋势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异构性越来越高,如果不能高效的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就很难保证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服务。网络管理是网络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其重要性已在各个方面得到体现。本文首先对网络管理的概念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网络协议等方面内容进行简单介绍,然后浅述目前常见的两种网络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一.网络管理概述 1.概念 网络管理,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记账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一台设备所支持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该设备的可管理性及可操作性。 而交换机的管理功能是指交换机如何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以及用户对交换机的可视程度如何。通常,交换机厂商都提供管理软件或满足第三方管理软件远程管理交换机。一般的交换机满足SNMP MIB I/MIB II统计管理功能。而复杂一些的交换机会增加通过内置RMON组(mini-RMON)来支持RMON主动监视功能。有的交换机还允许外接RMON探监视可选端口的网络状况。常见的网络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SNMP管理技术 (2)RMON管理技术 (3)基于WEB的网络管理 2.网络管理的分类及功能 ⑴网络管理分类 网络管理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二者相辅相成。从网络管理范畴来分类,可分为以下3种: 1对网路的管理,即针对交换机、路由器等主干网络进行管理; 2对接入设备的管理,即对内部PC、服务器、交换机等进行管理; ③对行为的管理。即针对用户的使用进行管理;对资产的管理,即统计IT软硬件的信息等。 ⑵网络管理的功能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网络管理有五大功能: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对网络管理软件产品功能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五类,即网络故障管理软件,网络配置管理软件,网络性能管理软件,网络服务/安全管理软件,网络计费管理软件。 二.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1.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自从有了电话交换网,就有了对通信网络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Internet发展同步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一系列网络管理标准的出台,出现了大量的商用网络管理系统,但各种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当前,网络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 ⑴诞生于Internte家族的SNMP。 ⑵CMIP可对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提供全面支持,在技术和标准上比较成熟。最大的优势在于,协议中的变量并不仅仅是与终端相关的一些信息,而且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务,但正由于它是针对SNMP的不足而设计的,因此过于复杂,实施费用过高,还不能被广泛接受。 ⑶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是将CORBA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而产生的,主要采用了分布对象技术将所有的管理应用和被管元素都看作分布对象,这些分布对象之间的交互就构成了网络管理。此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屏蔽了编程语言、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提供了多种透明性,因此适应面广,开发容易,应用前景广阔。 SNMP和CMIP这两种协议由于各自有其拥护者,因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出现相互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