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LTE六模手机终端技术要求_20150720

中国电信LTE六模手机终端技术要求_20150720

公开发放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T XXXX-XXXX

中国电信LTE六模手机终端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TE Six-Mode Mobile Phone Terminal of China

Telecom

2015-XX发布2015-XX实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

Q/CT XXXX-XXXX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I 中国电信LTE六模手机终端技术要求..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4)

3.1 缩略语 (4)

3.2 术语和定义 (6)

3.2.1 (6)

3.2.2 (6)

3.2.3 (6)

4 概述 (6)

5 终端功能要求 (7)

5.1 工作频段 (7)

5.2 LTE终端类型及卡模式组合要求 (7)

5.2.1 LTE终端类型 (7)

5.2.2 卡模式组合要求 (7)

5.3 终端机卡交互要求 (7)

5.3.1 卡槽要求 (7)

5.3.2 UICC和ICC卡识别要求 (7)

5.3.3 电信用户卡识别要求 (8)

5.4 FDD模块功能要求 (8)

5.5 TDD模块功能要求 (8)

5.6 CDMA模块功能要求 (8)

5.7 TD-SCDMA模块功能要求 (9)

5.8 WCDMA模块功能要求 (9)

5.9 GSM模块功能要求 (9)

5.10 互操作功能要求 (9)

5.10.1 LTE/CDMA互操作功能要求 (9)

5.10.2 LTE/TD-SCDMA/GSM互操作功能要求 (9)

5.10.3 LTE/WCDMA/GSM互操作功能要求 (9)

5.11 双卡终端补充功能要求 (9)

5.11.1 LTE/CDMA相关双卡模式要求 (9)

5.11.2 主卡LTE/TD-SCDMA/WCDMA/GSM+副卡GSM双卡模式要求 (9)

5.11.3 主卡LTE/TD-SCDMA/WCDMA/GSM+副卡1x双卡模式要求 (10)

I

Q/CT XXXX-XXXX

II 5.11.3.1 选网要求 (10)

5.11.3.2 主卡不同制式和1x的混合/并发处理要求 (10)

5.12 其它功能要求 (10)

6 终端性能要求 (10)

6.1 FDD模块性能要求 (10)

6.2 TDD模块性能要求 (10)

6.3 CDMA模块性能要求 (11)

6.4 TD-SCDMA模块性能要求 (11)

6.5 WCDMA模块性能要求 (11)

6.6 GSM模块性能要求 (11)

6.7 互操作性能要求 (11)

6.7.1 LTE/CDMA互操作性能要求 (11)

6.7.2 LTE/TD-SCDMA/GSM互操作性能要求 (11)

6.7.3 LTE/WCDMA/GSM互操作性能要求 (11)

6.8 双卡终端补充性能要求 (11)

6.8.1 LTE/CDMA相关双卡模式要求 (11)

6.8.2 主卡LTE/TD-SCDMA/WCDMA/GSM+副卡GSM双卡模式要求 (11)

6.8.3 主卡LTE/TD-SCDMA/WCDMA/GSM+副卡1x双卡模式要求 (12)

6.9 其它性能要求 (12)

7 终端业务要求 (12)

8 终端功耗要求 (12)

9 接口要求 (12)

9.1 空中接口要求 (12)

9.2 机卡接口要求 (14)

10 电磁兼容要求 (14)

11 可靠性接口要求 (14)

12 电池和充电器要求 (14)

12.1 电池要求 (14)

12.2 充电器要求 (15)

Q/CT 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中国电信LTE(混合组网)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a)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分布式基站

b)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宏基站

c)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瓦级小基站

d)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TDD宏基站

e)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TDD分布式站

f)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天线

g)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

h)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SGW

i)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GW

j)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HSS

k)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3GPP AAA

l)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DRA

m)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CG

n)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eHRPD HSGW

o)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eHRPD eAN

p)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CRF/SPR

q)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CEF

r)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BBERF

s)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DNS的增补要求

t)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

u)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

v)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X2接口

w)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1接口

x)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5/S8/S10/S11接口

y)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6a/S13接口

z)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空中接口

aa)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A接口

bb)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STa/Pi*/SWd/SWx/S6b接口

cc)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S2a接口

dd)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Gx接口

ee)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Gxa接口

ff)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Rx接口

III

Q/CT XXXX-XXXX

gg)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

hh)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双卡槽)

ii)中国电信LTE MIFI终端技术要求

jj)中国电信LTE CPE终端技术要求

kk)中国电信LTE PAD终端技术要求

ll)中国电信LTE 数据卡终端技术要求

mm)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载波聚合技术要求

nn)中国电信LTE数据终端载波聚合技术要求

oo)中国电信LTE六模手机终端技术要求

本标准主要依据中国电信企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和4G手机中终端需求白皮书(《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六模手机分册》),并结合3GPP、3GPP2、CDG和GSMA国际标准,以及CCSA行业标准编写,以满足LTE手机终端运营要求,并为该类型终端的研发、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于2015年XX月首次发布。

IV

Q/CT XXXX-XXXX

中国电信LTE六模手机终端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TE六模手机终端在功能、性能、功耗、接口、可靠性、电池和充电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适用中国电信LTE商用网络的公开版六模终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1288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GB/T 18287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

YD 1268.1 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 965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 1168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技术要求

YD/T 1214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

YD/T 1367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YD/T 221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四阶段)高速分组接入(HSPA)YD/T 1538 数字移动终端音频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 1539 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1644.1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第1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YD/T 1762.1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

YD/T 2194.1 移动电话电磁照射符合性要求(300MHz至3GHz)

YD/T 2577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 2575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 2583.14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4部分: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YD/T 2630.1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SIM-ME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SIM应用YD/T 2630.2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SIM-ME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SIM应用工具箱

YD/T 2683 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YD/T 2864 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双卡多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2013 SX-068 中国电信CDMA/GSM(WCDMA)双模单待移动终端技术要求

Q/CT 2378-2011 中国电信CDMA移动终端总体技术要求

1

Q/CT XXXX-XXXX

2 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

QCT 2602.02-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双卡槽)

QCT 2602.07-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载波聚合技术要求

XXXX-XXXX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国际漫游技术要求

3GPP TS 11.11 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Mobile Equipment (SIM-ME)

Interface

3GPP TS 22.101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LTE;Service aspects;Service principles

3GPP TS 23.122 Non-Access Stratum (NAS) functions related to Mobile Station (MS) in idle mode

3GPP TS 23.272 Circuit Switched (CS)fallback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Stage 2 3GPP TS 23.401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ccess

3GPP TS 23.402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non-3GPP accesses

3GPP TS 24.007 Mobile radio interface signalling layer 3;General Aspects

3GPP TS 24.008 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Core network protocols;Stage 3

3GPP TS 24.301 Non-Access-Stratum (NAS) 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3GPP TS 25.101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FDD)

3GPP TS 25.133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DD)

3GPP TS 25.201 Physicallayer - general description

3GPP TS 25.211 Physical channels and mapping of transport channels onto physical channels (FDD)

3GPP TS 25.21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FDD)

3GPP TS 25.213 Spreading and modulation(FDD)

3GPP TS 25.215 Physicallayer procedure(FDD)

3GPP TS 25.301 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rchitecture

3GPP TS 25.304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and procedures for cell reselection in connected mod

3GPP TS 25.305 User Equipment(UE)positioning in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

3GPP TS 25.306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ies definition

3GPP TS 25.307 Requirements on Ues supporting a release-independent frequency band 3GPP TS 25.308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 Overall description

3GPP TS 25.321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25.322 Radio Link Control(RLC)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25.324 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BMC)

3GPP TS 25.331 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29.061 Interworking between th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supporting packet based services and Packet Data Networks (PDN))

3GPP TS 31.101 UICC-terminal interface; Physical and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Q/CT XXXX-XXXX 3GPP TS 31.10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USIM) application

3GPP TS 33.401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Security architecture, Release 93GPP TS

3GPP TS 36.101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TS 36.133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3GPP TS 36.171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Assisted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GNSS) (v 9.1.0 Release 9)

3GPP TS 36.201 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

3GPP TS 36.211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3GPP TS 36.21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3GPP TS 36.213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3GPP TS 36.214 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

3GPP TS 36.30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3GPP TS 36.302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

3GPP TS 36.304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3GPP TS 36.305 Stage 2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UE) positioning in E-UTRAN(Release 9)

3GPP TS 36.306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access capabilities

3GPP TS 36.321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36.322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36.323 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specification

3GPP TS 36.331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36.355 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LPP)(Release 9)

3GPP TS 44.004 Layer 1; General Requirements

3GPP TS 44.005 Data Link (DL) Layer; General aspects

3GPP TS 44.006 Mobile Station - Base Station System (MS - BSS) interface; Data Link (DL) layer specification

3GPP TS 44.008 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

3GPP TS 44.060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Mobile Station (MS) - Base Station System (BSS) interface; Radio Link Control / Medium Access Control (RLC/MAC) protocol 3GPP TS 44.064 Mobile Station -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MS-SGSN); Logical Link Control (LLC) Layer Specification

3GPP TS 44.065 Mobile Station (MS) -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GSN); Subnetwork 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 (SNDCP)

3GPP TS 45.001 Physical layer on the radio path; General description

3GPP TS 45.002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on the radio path

3GPP TS 45.003 Channel coding

3GPP TS 45.004 Modulation

3GPP TS 45.005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TS 45.008 Radio subsystem link control

3

Q/CT XXXX-XXXX

4 3GPP TS 45.010 Radio subsystem synchronization

3GPP2 A.S0008-C v3.0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 (IO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HRPD)

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rfaces with Session Control in the Access Network 3GPP2 A.S0009-C v3.0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 (IO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HRPD) 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rfaces with Session Control in the Packet Control Function 3GPP2 A.S0022-A v2.0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 (IOS) for Evolved High Rate Packet Data (eHRPD) 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rfaces and Interworking with Enhanc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3GPP2 C.S0002 Physical Layer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3GPP2 C.S0003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3GPP2 C.S0004 Signaling Link Access Control (LAC)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3GPP2 C.S0005-E Upper Layer (Layer 3) Signaling Standard for cdma2000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3GPP2 C.S0016-D Over-the-Air Service Provisioning of Mobile Stations in Spread Spectrum Standards

3GPP2 C.S0022-A Position Determination Service Standard for Dual Mode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3GPP2 C.S0023-0 Removable User Identity Module for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3GPP2 C.S0024-B 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3GPP2 C.S0035-A CDMA Card Application Toolkit (CCAT)

3GPP2 C.S0065-B v1.0 cdma2000 Application on UICC for Spread Spectrum

3GPP2 C.S0087-A v2.0 E-UTRAN –cdma2000 HRPD Connectivity and Interworking: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3GPP2 C.S0095 Signaling Test Specification for EUTRAN cdma2000 Connectivity and Interworking

3GPP2 SC.R4001 Global Wireless Equipment Numbering Administration Procedures for assignment of MEIDs and IMEIs by the GHA and GDA (Global Decimal Administrator) 3GPP2 X.S0057-A 2.0 E-UTRAN - eHRPD Connectivity and Interworking: Core Network Aspects ISO/IEC 7810:2003, ID-000

ETSI TS 102 223 Smart Cards;Card Application Toolkit (CAT)

ETSI TS 102 221

3 缩略语、术语和定义

3.1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全称

1x Single Carrier 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单载波无线传输技术

2FF 2nd Form Factor SIM 第二代物理形态SIM卡

3FF 3rd Form Factor SIM 第三代物理形态SIM卡

Q/CT XXXX-XXXX 5

4FF

4th Form Factor SIM 第四代物理形态SIM 卡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2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2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接入 CSFB

Circuit Switched (CS) Fall Back 电路域回落 CSIM

cdma2000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 cdma2000 用户识别模块 EF

Elementary File 基本文件 EVDO

Evolution-Data only 演进数据优化 E-UTRA

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演进分组系统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双工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ICC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集成电路卡 ICCID

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 集成电路卡识别码 IE

Information Element 信息元素 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ity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MCC

Mobile Country Code 移动国家码 ME

Mobile Equipment 移动设备 MEDI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 移动设备识别码 MNC

Mobile Network Code 移动网络码 MT

Mobile Termination 移动终端 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用陆地移动网络 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用户识别模块 SRLTE

Single Radio LTE 单射频LTE SVLTE

Simultaneous 1xRTT Voice and LTE Data 1x 语音和LTE 数据并发 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E

Terminal Equipment 终端设备 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技术规范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UICC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通用集成电路卡 UIM

User Identify Module 用户识别模块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USIM Universal Subsciber Identity Module 通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Q/CT XXXX-XXXX

6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宽带码分多址接入

3.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1

LTE 六模手机终端 LTE Six-Mode Mobile Phone Terminal

具备接入LTE FDD 、TD-LTE 、CDMA (含1x 和EVDO )、WCDMA 、TD-SCDMA 、GSM(GPRS)网络能力的手机终端。如无特别声明,本标准的终端均指代LTE 六模手机终端(手持台或手机)。

3.2.2

主卡 Main User Card

本规范中的主卡是指,双卡终端当前设置下可使用LTE 网络的用户卡

3.2.3

副卡 Secondary User Card

本规范中的副卡是指,双卡终端当前设置下仅能使用1x 或GSM (GPRS )网络的用户卡

4 概述

图1 LTE 手机终端设备逻辑结构图

LTE 手机终端设备典型逻辑结构如上图1所示,终端设备亦称为用户设备(UE ),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终端根据其连接设备的不同应提供相应的兼容性接口,如终端与CDMA 网络设备的空中接口(Um 接口)、与LTE 网络设备的空中接口(Uu 接口)、与TD-SCDMA/WCDMA/GSM 网络设备的空中接口(Um 接口/Uu 接口),与外围器件的USB 接口、充电器、耳机等接口,以及与用户间的人机界面接口等。终端设备应包含能进行无线信号收发、基带处理和高层应用运行的移动设备(ME)和一个或多个(建议为一个)可拆卸的、可以保存数据、程序和安全身份识别信息的用户卡。ME 和用户卡之间通过标准的Cu 接口相连。ME 设备逻辑上可进一步分为更小的单元设备,它们分别是负责无线接收和发送及相关功能

Q/CT XXXX-XXXX

的移动终端(MT)和负责运行端到端高层应用的终端设备(TE)。MT和TE之间可以通过多种物理方式(有线或无线)实现连接。

5 终端功能要求

5.1 工作频段

终端具体工作频段要求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的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为准。

5.2 LTE终端类型及卡模式组合要求

5.2.1 LTE终端类型

终端应支持Category 4或以上能力等级,相关要求见《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5.2章节。

5.2.2 卡模式组合要求

终端应支持以下单卡模式组合要求:

单卡模式一:LTE/CDMA

单卡模式二:LTE/TD-SCDMA/GSM(GPRS)

单卡模式三:LTE/WCDMA/GSM(GPRS)

终端应支持以下双卡模式组合要求:

双卡模式一:主卡支持LTE/CDMA,副卡支持GSM(GPRS)

双卡模式二:主卡支持LTE/TD-SCDMA/GSM(GPRS),副卡支持1x

双卡模式三:主卡支持LTE/TD-SCDMA/GSM(GPRS),副卡支持GSM(GPRS)

双卡模式四:主卡支持LTE/WCDMA/GSM(GPRS),副卡支持1x

双卡模式五:主卡支持LTE/WCDMA/GSM(GPRS),副卡支持GSM(GPRS)

5.3 终端机卡交互要求

5.3.1 卡槽要求

终端具体工作卡槽要求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的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为准。

若无特别说明,终端支持相关卡尺寸类型技术要求如下:

——2FF见ISO/IEC 7810:2003, ID-000;

——3FF见ETSI TS 102 221 V9.0.0, Mini-UICC;

——4FF见ETSI TS 102 221 V11.0.0。

5.3.2 UICC和ICC卡识别要求

终端可根据3GPP TS 31.101和3GPP TS 11.11/3GPP2 C.S0023-0区分UICC卡和ICC卡,示例如下:

——终端在上电、复位卡后发出CLASS字节为“0X”或“8X”的第一个命令,如果卡片正常响应,则终端可初步判断卡片为UICC卡,之后可读取相关的EF文件判断UICC卡所支持的模块如CSIM、USIM等。

7

Q/CT XXXX-XXXX

8 ——终端在上电、复位卡后发出CLASS字节为“A0”的第一个命令,如果卡片正常响应,则终端可初步判断卡片为ICC卡,之后可读取相关的EF文件判断ICC卡所支持模块如UIM、SIM等。

5.3.3 电信用户卡识别要求

新卡采用UICC架构,使用CSIM和USIM两个应用模块,当同时满足如下a)-d)中的条件,则所插用户卡被识别为终端需支持使用的中国电信内地的LTE用户卡:

a)可获取CSIM的'6F22'的目录下的EFIMSI_M文件参数;

b)CSIM的'6F22'的目录下的EFIMSI_M文件中,MCC+MNC为46003,MCC+MNC格式编码见3GPP2

C.S0065-B_v1.0。

c)可获取USIM的'6F07'目录下的EFIMSI文件参数;

d)USIM的'6F07'目录下的EFIMSI文件中,MCC+MNC为有效序列,如46011或20404等,MCC+MNC格式

编码参见3GPP TS 31.102。

当同时满足如下a)-d)中的条件,则所插用户卡被识别为终端需支持使用的中国电信澳门的用户卡:

a)可获取CSIM的'6F22'的目录下的EFIMSI_M文件参数;

b)CSIM的'6F22'的目录下的EFIMSI_M文件中,MCC+MNC为45502,MCC+MNC见格式编码3GPP2

C.S0065-B_v1.0。

c)可获取USIM的'6F07'目录下的EFIMSI文件参数;

d)USIM的'6F07'目录下的EFIMSI文件中,MCC+MNC为有效序列,如20404等,MCC+MNC格式编码参

见3GPP TS 31.102。

终端识别用户卡为中国电信用户卡后,应按照本标准9.2 节中的要求与用户卡进行交互。

终端可通过卡识别进行相关锁卡、提示用户换卡等处理。

终端可在卡识别过程中记录CSIM中EFIMSI_M的文件内容,通过对比上次插卡时相同文件的记录,识别所插入用户卡是否变更。

5.4 LTE FDD模块功能要求

终端支持LTE FDD模块3GPP R9或以上协议版本。

终端工作在LTE/CDMA相关单双卡模式下时,FDD模块功能要求见QCT 2602.01-2015《中国电信LTE 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5.3章节。

终端工作在LTE/TD-SCDMA/GSM(GPRS)或LTE/WCDMA/GSM(GPRS)相关单双卡模式下时,FDD模块功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577。

5.5 TD-LTE模块功能要求

终端支持TD-LTE模块3GPP R9或以上协议版本。

终端工作在LTE/CDMA相关单双卡模式下时,FDD模块功能要求见QCT 2602.01-2015《中国电信LTE 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5.4章节。

终端工作在LTE/TD-SCDMA/GSM(GPRS)或LTE/WCDMA/GSM(GPRS)相关单双卡模式下时,FDD模块功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575。

5.6 CDMA模块功能要求

Q/CT XXXX-XXXX 终端支持CDMA模块3GPP2 cdma 2000 1x release 0版本的1x和3GPP2 cdma 2000 EVDO Rev.A版本的EVDO,相关功能要求见Q/CT 2378-2011 《中国电信CDMA移动终端总体技术要求》。

5.7 TD-SCDMA模块功能要求

终端支持TD-SCDMA模块3GPP R7或以上协议版本。

TD-CDMAS模块功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1367。

5.8 WCDMA模块功能要求

终端支持WCDMA模块3GPP R7或以上协议版本。

WCDMA模块功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217。

5.9 GSM(GPRS)模块功能要求

终端支持GSM(GPRS)模块3GPP R6或以上协议版本。

GSM模块功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1214。

5.10 互操作功能要求

5.10.1 LTE/CDMA互操作功能要求

LTE/CDMA互操作功能要求见QCT 2602.01-2015《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5.6章节。

5.10.2 LTE/TD-SCDMA/GSM(GPRS)互操作功能要求

LTE/TD-SCDMA/GSM(GPRS)互操作功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683。

5.10.3 LTE/WCDMA/GSM(GPRS)互操作功能要求

LTE/WCDMA/GSM(GPRS)互操作功能应满足3GPP要求,同时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683。

5.11 双卡终端补充功能要求

5.11.1 LTE/CDMA相关双卡模式要求

终端工作在LTE/CDMA相关双卡模式下时,相关要求见QCT 2602.02-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双卡槽)》。

5.11.2 主卡LTE/TD-SCDMA/WCDMA/GSM(GPRS)+副卡GSM(GPRS)双卡模式要求

终端工作在主卡LTE/TD-SCDMA/WCDMA/GSM(GPRS)+副卡GSM(GPRS)双卡模式下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864。

9

Q/CT XXXX-XXXX

5.11.3 主卡LTE/TD-SCDMA/WCDMA/GSM(GPRS)+副卡1x双卡模式要求

5.11.3.1 选网要求

主卡的选网要求遵循YD/T 2683-2013《LTE/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单待终端设备技术要求》中要求;副卡的询问要求遵循本标准第5.6章节的要求。终端可分别依次循环进行主副卡的搜网、选网,具体协同机制不做限制,终端主卡和副卡的选网协同应满足相关业务需求要求。

5.11.3.2 主卡不同制式和1x的混合/并发处理要求

对于LTE、TD-SCDMA、WCDMA、GSM(GPRS)和1x支持并发的终端,1x处理要求见本标准的第5.6章节。

对于LTE、TD-SCDMA、WCDMA、GSM(GPRS)和1x混合工作、分时监听的终端:

——1x空闲态,终端需监听相关1x空口消息并处理相关1x流程,包括:寻呼信道、开销短消息、注册、空闲态同频/异频切换(接收广播信息进行测量)。

——推荐支持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的第5.9.3.3章节“Dual Rx CSFB要求”。

5.12 其它功能要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或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GPRS))下,载波聚合相关功能要求见QCT 2602.07-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载波聚合技术要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或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GPRS))下,LTE漫游相关功能要求见XXXX.XXXX《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国际漫游技术要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或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GPRS))下、本规范没有提及的其它功能要求,见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和QCT 2602.02-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双卡槽)》。

6 终端性能要求

6.1 LTE FDD模块性能要求

终端工作在LTE/CDMA相关单双卡模式下时,FDD模块功能要求见QCT 2602.01-2015《中国电信LTE 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6.1章节。

终端工作在LTE/TD-SCDMA/GSM(GPRS)或LTE/WCDMA/GSM(GPRS)相关单双卡模式下时,FDD模块功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577。

6.2 TD-LTE模块性能要求

终端支持TD-LTE模块3GPP R9或以上协议版本。

终端工作在LTE/CDMA相关单双卡模式下时,FDD模块功能要求见QCT 2602.01-2015《中国电信LTE 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6.2章节。

终端工作在LTE/TD-SCDMA/GSM(GPRS)或LTE/WCDMA/GSM(GPRS)相关单双卡模式下时,FDD模块功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575。

10

Q/CT XXXX-XXXX 6.3 CDMA模块性能要求

终端支持CDMA模块3GPP2 cdma 2000 1x release 0版本的1x和3GPP2 cdma 2000 EVDO Rev.A版本的EVDO,相关性能要求见Q/CT 2378-2011 《中国电信CDMA移动终端总体技术要求》。

6.4 TD-SCDMA模块性能要求

终端支持TD-SCDMA模块3GPP R7或以上协议版本。

TD-CDMAS模块性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1367。

6.5 WCDMA模块性能要求

终端支持WCDMA模块3GPP R7或以上协议版本。

WCDMA模块性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217。

6.6 GSM(GPRS)模块性能要求

终端支持GSM(GPRS)模块3GPP R6或以上协议版本。

GSM模块性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1214。

6.7 互操作性能要求

6.7.1 LTE/CDMA互操作性能要求

LTE/CDMA互操作功能要求见QCT 2602.01-2015《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6.4章节。

6.7.2 LTE/TD-SCDMA/GSM(GPRS)互操作性能要求

LTE/TD-SCDMA/GSM(GPRS)互操作性能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683。

6.7.3 LTE/WCDMA/GSM(GPRS)互操作性能要求

LTE/WCDMA/GSM(GPRS)互操作性能应满足3GPP要求,同时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683。

6.8 双卡终端补充性能要求

6.8.1 LTE/CDMA相关双卡模式要求

终端工作在LTE/CDMA相关双卡模式下时,相关要求见QCT 2602.02-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双卡槽)》。

6.8.2 主卡LTE/TD-SCDMA/WCDMA/GSM(GPRS)+副卡GSM(GPRS)双卡模式要求

11

Q/CT XXXX-XXXX

终端工作在主卡LTE/TD-SCDMA/WCDMA/GSM(GPRS)+副卡GSM(GPRS)双卡模式下应满足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YD/T 2864。

6.8.3 主卡LTE/TD-SCDMA/WCDMA/GSM(GPRS)+副卡1x双卡模式要求

对于LTE、TD-SCDMA、WCDMA、GSM(GPRS)和1x支持并发的终端:

——LTE和1x并发性能要求应满足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6.6.1章节

对于LTE、TD-SCDMA、WCDMA、GSM(GPRS)和1x混合工作、分时监听的终端:

——LTE性能要求推荐满足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6.6.2章节

6.9 其它性能要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或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GPRS))下,载波聚合相关性能要求见QCT 2602.07-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载波聚合技术要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或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GPRS))下,LTE漫游相关性能要求见XXXX.XXXX《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国际漫游技术要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或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GPRS))下、本规范没有提及的其它性能要求,见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和QCT 2602.02-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双卡槽)》。

7 终端业务要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和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下业务要求分别见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7章节和QCT 2602.02-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双卡槽)》第7章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下,LTE漫游相关业务要求见XXXX.XXXX《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国际漫游技术要求》。

8 终端功耗要求

终端工作在单卡模式一(LTE/CDMA)、双卡模式一(主卡LTE/CDMA+副卡GSM(GPRS))下功耗要求见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8章节。

9 接口要求

9.1 空中接口要求

本标准未提及的其它空中接口要求遵循以下规范:

a)终端LTE FDD侧空中接口Uu应遵循以下标准:

1)电信相关规范: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1部分:物理层概述

12

Q/CT XXXX-XXXX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2部分:物理层信道和调制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3部分:物理信道复用和信道编码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6部分: MAC协议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7部分: RLC协议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8部分: PDCP协议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9部分: RRC协议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10部分: NAS协议

2)3GPP相关规范:

3GPP TS 36.201,3GPP TS 36.211,3GPP TS 36.212,3GPP TS 36.213,3GPP TS 36.214,3GPP TS 36.302,3GPP TS 36.321 ,3GPP TS 36.322 ,3GPP TS 36.323 ,3GPP TS 36.331。

b)终端LTE TDD侧空中接口Uu应遵循以下标准:

1)电信相关规范: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1部分:物理层概述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2部分:物理层信道和调制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3部分:物理信道复用和信道编码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6部分: MAC协议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7部分: RLC协议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8部分: PDCP协议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9部分: RRC协议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10部分: 终端在空闲模式下的过程

——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11部分: NAS协议

2)3GPP相关规范:

3GPP TS 36.201,3GPP TS 36.211,3GPP TS 36.212,3GPP TS 36.213,3GPP TS 36.214,3GPP TS 36.302,3GPP TS 36.321 ,3GPP TS 36.322 ,3GPP TS 36.323 ,3GPP TS 36.331。

c)终端CDMA侧空中接口Um应遵循以下标准:

3GPP2 C.S0002,3GPP2 C.S0003,3GPP2 C.S0004,3GPP2 C.S0005,3GPP2 C.S0024,3GPP2 C.S0087。

d)终端TD-SCDMA侧空中接口Uu应遵循以下标准

3GPP TS 25.301,3GPP TS 25.302,3GPP TS 25.323,3GPP TS 25.324,3GPP TS 25.123,

3GPP TS 24.008。

13

Q/CT XXXX-XXXX

e)终端WCDMA侧空中接口Uu应遵循以下标准:

3GPP TS 25.101,3GPP TS 25.201,3GPP TS 25.211,3GPP TS 25.212,3GPP TS 25.213,

3GPP TS 25.215,3GPP TS 25.301,3GPP TS 25.321,3GPP TS 25.322,3GPP TS 25.324,

3GPP TS 25.331 。

f)终端GSM侧空中接口Um应遵循以下标准:

3GPP TS 45.001,3GPP TS 45.002,3GPP TS 45.003,3GPP TS 45.004,3GPP TS 45.005,

3GPP TS 45.008,3GPP TS 45.010,3GPP TS 44.004,3GPP TS 44.005,3GPP TS 44.006,

3GPP TS 24.007,3GPP TS 24.008,3GPP TS 44.065,3GPP TS 44.064,3GPP TS 44.060,

3GPP TS 44.008,3GPP TS 44.064,3GPP TS 44.060。

9.2 机卡接口要求

终端需兼容满足以下要求:

a)电信相关规范,如下:

——QCT 2602.01-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单卡槽)》第9.2章节

——QCT 2602.02-2015 《中国电信LTE手机终端技术要求(双卡槽)》第9.2、9.3章节

b)3GPP相关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规范:

——3GPP TS 21.111,3GPP TS 31.101,3GPP TS 31.102, 3GPP TS 31.111。

c)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

——终端与UIM卡接口的要求见YD/T 1168;

——终端与SIM卡接口的要求见YD/T 2630;

——终端与USIM卡接口的要求见YD/T 1762。

10 电磁兼容要求

终端在LTE模式下应符合YD/T 2583.14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14部分: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中的相关要求。

11 可靠性接口要求

终端应满足YD/T 1539《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的要求。

12 电池和充电器要求

12.1 电池要求

a)终端配备的各种锂电池性能要求遵循GB/T18287-2000《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的规

定;

b)终端配备的各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遵循GB/T18288《蜂窝电话用金属氢化

物镍电池总规范》的规定;

14

电信开放渠道拓展方案渠道拓展方案

电信开放渠道拓展方案渠道拓展方案 目前,社会营销合作渠道在中国电信经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电信”企业品牌近距离贴近客户的一个有效载体。渠道是企业把产品或者服务送达消费者的途径和手段,是生产者通向消费者的“桥梁”。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产品“同质化”的趋势下,只有通过“渠道”和“传播”,才能真正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渠道为王、渠道制胜”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针对中国电信社会渠道拓展与管理一线人员度身设计,体现出良好的专业性与系统性,以渠道建设与管理理论为支持,重点是社会渠道的“建、管、养”,以案例为先导,交流分享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学员的社会渠道管理能力。 一、社会渠道督导经理的角色认知 1、渠道督导工作的三大目标 2、渠道督导工作原则 3、渠道督导经理的核心技能要求 4、渠道督导经理日常工作实施要点 二、渠道拓展能力训练 1.渠道拓展基本思路 2.优质合作厅、代理店(点)的要素分析 3.选择合作厅、代理店的实战技巧 4.合作厅、代理店拓展谈判技巧 5.如何处理合作厅、代理店的异议

6.分享:优秀学员对渠道有效拓展的经验 7.课堂演练:合作厅谈判 8.资料分享:某市代理店拓展情况分析 三、社会渠道营销指导技巧 1.营销指导的基本要求 2.如何分析合作厅、代理店的营销短板和长处 3.与合作厅、代理店的营销策划案撰写技巧 4.如何有效指导合作厅、代理店正确执行营销策划案 5.案例分析:某移动公司渠道管理员如何指导代理渠道进行 6.18促销活动 6.课堂演练:给合作厅培训某个业务、营销策略及其卖点 四、社会渠道服务检查和辅导技巧 1.服务检查的日常管理技巧 2.渠道拜访的准备 3.渠道拜访路线设计 4.渠道服务督导“三定”、“三备”、“三处理”、“三查” 5.合作厅营业员、代理店店员服务指导与沟通技巧 6.服务检查工作中的时间管理 7.探讨:服务检查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 五、社会渠道终端生动化技巧 1.合作厅、专营店以及代理点生动化的重要作用 2.合作厅、专营店以及代理点生动化的主要范围

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后农村渠道建设的思考

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后农村渠道建设的思 考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家庭客户部王如 新一轮的并购和重组,对各个运营商都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全业务经营后,如何调整和优化渠道结构适应新的形势,是各个运营商极为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电信集团针对政企客户、家庭客户和个人客户,成立相应的客户群部门,以适应“聚集客户的差异化服务”战略。然而,在广阔的农村,在这个占据中国移动60%以上新增用户的巨大市场,中国电信的渠道应采用何种策略以适应全业务经营后的变化? 一、农村渠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电信农村渠道在大部分省是采用“支局长/片区经理+代理商”的模式,一名支局长管理多名代理商,每个代理商负责一至两个镇、几千名用户的维护和市场经营工作。代理模式主要采用“代办+代维+代收(买断)”方式,即:农村代理商的收入由其代办—业务发展酬金、代维——线路维护酬金、代收(买断)——代收话费或买断酬金构成。 这种模式在农村通信以有线电话及后付费为主的发展时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借助了农村代理商对当地人员、地理熟悉的优势,解决了农村线路点多面广、维护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并避免了欠费风险。由于买断酬金高于代收酬金,买断政策初期还起到提高代理人员收入的作用。并且,代理模式提高了公司劳动生产率,以四川为例:到2007年底,全省农村电话用户550万、宽带用户18万,农村自有渠道人员仅为800余名,大大低于城市自有渠道人员数量。 然而,随着农村通信需求的变化和全业务经营的影响,原有的代理模式已经出现各种矛盾,影响渠道稳定并制约市场的发展。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线电话维护工作量大收入低,代理商投入收益不匹配 农村有线电话过去给中国电信带来可观的用户和收入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造成沉重的压力。由于线路老化等原因,维护的频次和难度增加,尤其在雷雨季,代理商疲于处理各种线路故障。此外,农村线路被盗的情况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用户使用和满意度。2007年,四川电信线路被盗损失上亿元,在被盗严重的地区,如凉山西昌,农村通信一年收入不到2000万元,线路被盗直接损失已经超过2000万,以至不得不以450村通电话替换有线电话。全业务经营

智慧校园-一卡通综合业务服务合同

智慧校园·一卡通项目综合业务服务合同 甲方:学校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乙方: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分公司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鉴于: 以“智慧校园”为主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运行,需要以高速的有线、无线网络和应用平台承载,乙方愿意为甲方提供包括互联网专线、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增值电信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通信服务,实现甲方教学管理、家校互动的信息化。 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就乙方向甲方提供“平安校园”综合性通信服务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合作内容 1.1根据甲方的通信需求,乙方向甲方提供综合性电信服务包括以下业务: 智慧校园云平台是依托互联网及物联网,结合乙方的软硬件包括教育云服务平台、电子学生证、进出管理、微信公众号、一卡通消费等设备及应用功能,为学校提过全方位的基础管理、家校沟通以及校园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功能和服务。 结合甲方对校园安全及教务管理的要求,乙方利用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在甲方学校提供无线话机,满足甲方学生在校通信需求。 1.2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同意在遵循以下条件的前提下,由乙方承建智慧校园一卡通服务平台项目,并采取合作运营方式进行合作。由乙方根据甲方的校

园情况,为甲方免费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具体设备和系统以及方式等双方另行协商。 “智慧校园-一卡通”服务平台涉及的硬件由乙方全部投资建设,其中主要包括通道门禁设备、亲情话机、留言机、请假机、LED屏、学生校园电子学生证(以后每学期新生电子学生证按实际情况继续提供)。平台使用服务费用:100元/学期,电子学生证内附赠100元通信话费,首次电子学生证免费,后期如因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卡片消磁、损坏或遗失,需另收取补换卡工本费30元/张。 1.3乙方向甲方提供组网建议方案、用户入网受理、业务开通以及集团网建立后的通信服务等服务项目。双方确定,乙方向甲方提供“平安校园”综合性通信服务范围为:甲方学校、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家长。 1.4甲方申请开通业务应填写相应的业务受理单,每项业务具体内容以业务受理单登记为准,无须填写业务受理单的,双方应将与申请业务相关情况,如业务接入起止点、通达方向、数量、速率、技术要求等在正文或以附件形式予以明确。业务受理单和合同附件作为本合同组成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5业务开通时间:业务开通是指乙方网络接入甲方端口外侧全程测通。除移动电话用户自入网登记后24小时开通业务外,乙方承诺在甲方办理完所申请业务的入网登记手续、具备施工条件30 天内,为甲方开通相应的通信业务。具体开通时间以开通单载明的时间为准。业务开通后,甲方人员应在三个工作日内签章确认或提出书面异议,逾期未签章确认也未提出书面异议的,则三个工作日期限届满之日为业务开通之日。 第二条甲方的权利义务 2.1甲方在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关费用的情况下,有权要求乙方按照承诺的时间完成各项电信业务的接入开通工作。 2.2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明确的组网需求和业务开通要求,包括组网范围、组网时限、业务接入起止点、通达方向、数量、速率、技术要求等。 2.3甲方应当配合乙方完成“平安校园”项目下各项电信业务的接入施工,包括及时提供业务接入要求、组网方案;业务接入前的内部组织协调;提供符合条件的设备机房/场所、布线路径以及设备运行所需要的不间断电源;协调与物业以及相关部门等第三方关系;组织安排各接入机构进行开通调测等。

中国电信渠道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电信渠道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电信经过一年的社会渠道建设与优化,社会渠道的数量已超过了自营营业厅的数量,社会渠道建设的增幅由几乎为零快速增长50%。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小伟介绍,目前CDMA终端的社会化运营比重达73%,较年初的18%增长5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过去一年中国电信在社会渠道建设上所获得的成绩。社会渠道的飞快发展并不能遮盖中国电信渠道发展的不足,以下是我对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存在问题的列举,希望能对中国电信的渠道规划者和管理者产生深刻的反思。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建设现状: 一、宏观方面:从整体社会渠道发展来看,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竞争运营商挖角:中国电信是通过高额的补贴占领社会渠道的,随着补贴额 度的减少和对电信产品的深刻认识,以及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对渠道的策反,中国电信经过一年建立起来的渠道网络将不再稳固。 2、渠道窜货和套机问题严重,影响了电信渠道的正常运营:作为国内惟一一家 各省间资费和上网卡补贴政策不统一的运营商,社会渠道以其较强的灵活性,利用部分地区上网卡业务高资费吸引社会渠道从其他省份大量窜货。同时,大量渠道代理商为了收取电信提供的市场现金返利和吸纳电信的高额补贴,从2009年9月起就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套机,即将含资费的号卡和手机拆分开来销售,获取额外利润。更有甚者,直接将含资费的号卡进行短信群发和拨打声讯台等获利,形成5到10元不等的“高额欠费”,与第三方合作形成利益链条来变现电信套餐。 3、渠道冲突严重,渠道之间争夺相同客户。各渠道为完成销售任务,争夺相同 客户的现象经常发生。如代理商与社区经理、自营厅经理及10000号之间对相同的区域和社区的共同客户进行争夺(2)渠道之间跨区域销售,争夺客户。 4、渠道定位不清,角色不明:如对社会渠道主要功能是做服务,还是做销售, 是做销售,还是做体验,是起主要作用,还是起辅导作用没有想明白。最明显的问题是合作营业厅一方面要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销售,但两者往往很难协调好。

新中新校园一卡通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新中新校园一卡通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一卡通网作者:新中新集团北京分公司发布时间:2008-03-14 10:49:24 字体:[大 中小] 关键字:新中新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 摘要:新中新在产品创新方面围绕系统的体系架构,把最新的技术结合到产品中,围绕产品的功能,开发学校应用中更迫切、需求更强烈的亮点应用,解决学校之急需,同时提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数字化校园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校园一卡通的概念 校园一卡通在学校内也称为校园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工程是数字校园的标志性工程和前导性工程。校园卡是将广大师生员工与数字校园有机连接在一起的最有效的媒介,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校园卡是校园数字化的重要形象和重要标志之一。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架构在校园网上,以感应式射频IC卡为媒介,综合提供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服务功能的系统平台,以及其架构在此平台上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 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由系统平台和各种应用系统两大层面组成。 校园一卡通的平台是数字校园总体规划中的基础平台设施之一,与共享数据中心等其它基础平台协调共存,可以为新建的和原有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综合提供统一的身份识别与统一的电子支付服务,凡是需要确认身份及付费的各种应用都可以用校园卡来实现。身份识别可以提供多级安全认证强度,电子支付连接银行系统可以提供各种支付和清算业务。 校园一卡通的平台还包括在延伸在校内各个区域的人工服务网点(卡务中心、办卡中心)和自助服务设施(圈存机、触摸屏、网站、电话、短信等)。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系统包括数字校园中涉及数字教学、管理、学习、科研、生活各方面的应用系统,主要有: □ 注册系统、缴费系统、迎新系统、宿舍门禁、考勤签到、控水管理; □ 控电管理、食堂收费、超市收费、校车收费、自助洗衣、自助复印; □ 图书管理、医疗管理、上机管理、考试管理、游泳馆管理、体育馆管理,等等。 校园一卡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 对于学校 □ 增收节支、堵塞漏洞,可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带来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

中国电信农村渠道建设的六个核心问题

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蔓延,政府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将农村市场视为了救命稻草。家电下乡、电脑下乡、汽车下乡…,接踵而来。三十年来,中国的农村消费市场还从来没有吸引过如此多的目光,承担如此多的热情期待,电信运营商自然也不甘人后。 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农村市场更是在近年贡献了几近半数的新增用户,并且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中国电信作为拥有固定通信网络优势的运营商,在农村具有群众基础好、品牌号召力强和固定电话普及率高、数据节点覆盖面大、线路到位率高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在渠道建设方面,农村网点覆盖率低、标准化程度差、营销能力不足、代理商实力不足等严重制约了中国电信的农村市场拓展和客户维系。 为解决中国电信农村渠道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整体营销服务效能,必须重视和解决如下六个根本性问题。 一、农村渠道与城市渠道的异与同 农村市场的特点及消费属性使得农村渠道与城市渠道存在很大差异。农村市场容量大但地域广阔、网点分散、交通不便、管理难度大。全国2862个县,3.7万个乡镇,若想精耕细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单店销量较低,成本相对较高,管理难度也很大。相对城市,农村信息闭塞,消费者教育缺乏,辨别能力弱,导致在购买时对产品的价格、材料、功能等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并不了解产品的真正功能和特点,总是凭借对产品外观、其他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和现场人员的介绍等做出购买决策,缺乏理性的购买思考。 因此,在建设农村渠道时,一定要有别于城市渠道建设的思路,本着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与政府资源、实现精简高效、融入当地、加强沟通互动的目的,使农村渠道更好的成为中国电信与农村用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比如,某地的运营商在乡镇的营业厅前开辟了小广场,经常在白天搞促销活动,晚上放映电影或组织娱乐活动,与当地文化体育生活融为一体,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农村渠道网点的生存与发展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不仅仅是一句经典台词,也是农村渠道建设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关键所在。

新中新校园一卡通解决方案

新 中 新 校 园 一 卡 通 解 决 方 案
新中新——中国高校信息化产业中的著名企业 新中新——中国高校信息化产业中的著名企业 —— 专业化提供校园一卡通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与您的数字校园总体架构完美融合 新中新——中国高校一卡通系统的行业领导者 新中新——中国高校一卡通系统的行业领导者 —— 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拥有高校一卡通系统 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为您的数字校园建设提供鼎力支持 新中新——以助推中国高校信息化为神圣使命 新中新——以助推中国高校信息化为神圣使命 —— 具有服务高校信息化长达 16 年的丰富经验 永远是您身边的可以信赖的忠实伙伴 新 中 新 集 团 简 介 从 1990 年在国内率先推出金龙卡开始, 新中新集团服务高校信息化已经有 16 年的历史了。 2000 年新中新全国首家推出具有金融安全级别、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系统,并迅速在全国的高等院校中推 广使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选用了新中 新的校园一卡通系统,近年又在广州大学城、重庆大学城等多院校的规模用户中成功运行。具有示范 效应的样板工程遍布全国各地,在高校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50%以上,其中在 985、211 院校中的占 有率超过 60%,处于市场领导者的地位。2005 年,在中国银行总行投资“校园一卡通”的全国性招 标中,新中新名列榜首。 新中新还在校园一卡通业务的基础上,同时向数字校园中的共享数据中心、校务管理系统等方向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为国内率先倡导和践行在数字校园总体规划下统筹建设校园卡系统理念的厂 家。 新中新是 2004 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双软企业,具有信息产业部二级系统集成资 质、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及 ISO14001 环保体系认证, 自有产品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涉及强制性产品认证 (China Compuisory Certification 简称 3C 认证) 的产品均取得了国家认证。 新中新在产品创新方面围绕系统的体系架构,把最新的技术结合到产品中,围绕产品的功能,开 发学校应用中更迫切、需求更强烈的亮点应用,解决学校之急需,同时提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数字化 校园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新中新在北京、哈尔滨设立双总部,有四个研发中心,一个生产基地,在全国七大中心区域设立

中国电信直销渠道建设研究

中国电信直销渠道建设研究 摘要在电信运营商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营销渠道是企业和客户联结的纽带。渠道建设直接关系到运营商经营实力的提升,是稳固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筹码。中国电信成立之初提出了以直销渠道为主的营销渠道模式,加强和完善企业直销渠道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中国电信直销渠道建设的研究,希望找到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文章首先论述了电信企业直销渠道概念,分析了直销渠道的特点和功能。而后对中国电信的直销渠道体系进行了总结。接下来是对企业直销渠道现状的分析,结合企业经营运作实际,指出了渠道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目前和未来企业直销渠道建设的建议和思路。关键词:直销渠道、中国电信、渠道建设、市场营销StudyofChinaTelecom’ sDirectMarketingChannelsABSTRACTAtpresent,thecompetitionofthetelecommunicationtradeiSfiercerand fiercer.Iftelecommunicationoperatorswanttooccupytheadvantagepositioninthe

market,theymustimprovetheirkeycompetitivepower.Marketingchannelsisthetiebindingenterpriseandcustomer,buildandconcernpromotionofwhichdirectlyinfluenceoperator’Smanagementlevelandbusinessstrength.Atbeginningoffounding,ChinaTetecomhasbroughtforwardthemarketingchannelsmodel,inwhichdirectonesarefocalpart.Enhancingandperfectingdirectchannelsisoneofthemostimportantjobtofirm’Sbusinessmanagement.Thisthesisproceedswiththeoryofdirectmarketingchannelsintelecommunicationtradeandanalyzesitsfunctionsandcharacteristicsatfirst.Andthen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建设探索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建设探索 随时4G 牌照的正式发放,中国移动的4G业务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通道,2014年6月27日,工信部再次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了TD-LTE/LTEFDD混合组网试商用经营许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分别获许在16个城市展开试点,同年8月、12月,工信部再次扩大了两家企业的试验范围,累计达56个试点城市。这一系列的举措,标志着中国已进行4G时代,这也对中国电信的营销渠道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快社会渠道建设,提升渠道销售服务能力成为中国电信各级企业当前及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社会渠道的定义和作用 社会渠道是指以代理、代办电信运营商业务为主同时以销售手机终端为主的各级各类社会渠道,根据渠道体现的主营领域,分为终端社会渠道和业务社会渠道。终端社会渠道主要指以销售移动手机为主的社会渠道;业务社会渠道主要指以代理代办电信运营商业务为主的社会渠道,包括合作营业厅、专营店、代理店与代理服务点等。 随着运营商自有渠道不断出现运营成本增加、管理效率低下、产能减少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运营商开始逐步开放渠道合作,广泛寻求社会合作商,这些合作商凭借其覆盖面广、合作模式灵活、管理简单、积极性较高等优势迅

速成为运营商拉动用户入网的主力军。 二、中国电信社会渠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渠道面临中国电信内外部竞争压力。对标友商,中国电信的CDMA2000制式为专机专卡,在4G时代,中国电信虽推出全网通品牌,但为了向下兼容,终端的制式同样还是有所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移动业务的发展艰难。特别是在2014年运营商销售费用压降之后,国资委对通信运营商的销售费用的使用提出严格的管理措施,迫使移动、联通将大量闲置销售费用在城市、农村重要集镇大规模建设自有网点,从而进一步对电信社会渠道网点智能机、移动业务发展造成压力。 对于电信内部,同样也面临竞争。一是来自承包厅的压力。中国电信有大量的自有物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基本都建设成为自有营业厅,这些自有厅的优势非常明显,这是因为他们有固定的客户群,再加上用户接受服务固有的习惯、对自有厅的认知认可等因素,让社会渠道与他们抢夺客户资源时,社会渠道劣势明显,不利于社会渠道的生存与发展。二是来自于直销人员的压力。中国电信的直销渠道建设最早,在移动业务发展初期对中国电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在移动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直销渠道与社会网点争利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代理商合作态度谨慎,渠道建设难度大。目前,

完整的校园一卡通方案

校园一卡通新解决方案 一、校园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各学校原有的消费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基于目前现状“一卡通”应运而生。所谓“一卡通”即在学校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卡来完成。此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消费管理模式,为学校管理带来了高效、方便与安全。 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智能卡技术的推广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卡来完成。此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消费管理模式,为学校管理带来了高效、方便与安全。运用,则是推进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校园智能卡可供学生用于校园内部处理杂务,购买食品、饮料、书本,借阅图书,查资料,打电话,洗衣等。学生只需在相关银行开设帐户并存入金额,即可启用其电子钱包功能,可反复充值,也可在银行提款机提取现款。 自从智能卡进入中国以来,在校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推广,目前的各大专院校甚至大多数中专、中学、职校几乎都有卡在使用,广大师生在得益于智能卡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扰他们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校都有多种卡应用系统在使用,这些卡系统分别由学校内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不同的厂家独立引进并在本部门所辖范围内使用。由于各个部门采用系统的技术与规范不统一,造成了各种卡应用系统无法兼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共享; 学生手中的学生证卡、饭卡、借阅证、银行卡、电话卡等等。给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学校无法做到统一管理,比较混乱; 目前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为一卡通系统提供网络基础; 卡片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包括系统软件和卡片机具),为一卡通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 校园一卡通是今后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 各个学校的卡系统的应用情况对一卡通系统提出现实的需求。

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pdf 9页)

竞争背景下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王大顺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以电信企业营销渠道建设为主线,结合湖南电信的实践,从建立自营渠道体系、代营渠道体系、联营渠道体系三个方面,详尽地分析了如何建立全覆盖的、立体式的电信营销渠道体系。同时,就提高渠道的销售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应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渠道的科学管理,从而为营销渠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提高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忠诚度。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由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电信网络规模、用户数已跃居世界前列。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电信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经过剥离、重组、分拆一系列动作后,中国电信业“5+1”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六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将摆开战场,进行一场激烈的客户竞争、利润竞争、人才竞争。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进入我国电信运营市场,既有推动电信运营商改革步伐、改善国际化运营环境、扩大融资渠道等有利的方面,更有动摇我国电信运营商市场地位、争夺我国电信运营商优秀人才等不利的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必须采取有竞争力的营销渠道策略,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改造自己的渠道体系。 2 竞争背景下的电信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2.1电信企业竞争新形势简析 随着2002年5月16日,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正式宣布成立,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有国内运营商的整合,全球电信重量级运营商可能的市场进入,将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 ⑴各企业激烈争夺市场份额。 ⑵价格战将是电信企业在竞争中运用的最重要的竞争手段。 ⑶竞争趋势变得更加强调成本和服务。

中国电信渠道建设参考材料介绍材料(社会代办渠道)

中国电信集团渠道建设参考手册 第五篇社会代办渠道

摘要:本篇阐述了社会代办渠道的定位、业务范围、工作职责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全业务代办点和部分业务代办点(以公话超市为例)的管理办法,并提供了两份代办协议书供参考。 一、社会代办渠道的定义 社会代办渠道是指受中国电信企业委托,利用“中国电信”品牌,以“中国电信”名义,按“中国电信”的服务规范和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受理、发展电信业务的代办服务网点,主要包括全业务代办网点和部分业务代办网点。 社会代办渠道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公众客户和流动用户,社会代办渠道作为主营销渠道的补充,为公众客户提供便利、快捷的标准化服务。 二、社会代办渠道的业务范围 经授权,中国电信的社会代办渠道可以代办的业务范围包括: 1、代办本地网电话、国内长途电话和国际、港澳台长途电话; 2、代售电信的各种电话卡、充值卡、上网卡等; 3、代收电信费用; 4、代发展固定电话、宽带、“小灵通”等新业务; 5、代办电信网吧; 6、代办程控新功能、来电显示、家家e等新业务; 7、全业务代办网点不可代办其他电信运营商的业务。

三、社会代办渠道的选择与建立 (一)渠道成员的资格条件 营场所、良好的服务信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所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电信代办经营经验和条件的单位或个人,申请后经考察合格均可成为电信业务代办者。 代办者要有固定的经。 (二)社会代办渠道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责 1、制定并修改完善电信代办业务管理办法; 2、协调解决电信代办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代办点的布点要求及审批原则,对代办点进行现场勘察和资格审查,并经授权与考察合格者签订代办合同; 4、代办业务人员的岗前培训、考核工作; 5、为全业务代办点提供必需的支撑服务,如向代办点发放各类代办电信产品、业务单式、票据、宣传资料、《电信条例》、社会代办业务管理规定、监督检查考核办法、近期业务促销通知等; 6、初步核定全业务代办点的代办业务量及代办费,形成结算报表。 (三)社会代办渠道经营者的相关义务 1、有代办电信业务意向的经营者提供意向申请书; 2、申请者提供场地使用证明、工商执照;

中国电信实体渠道销售员情景话术汇总

控制码5970439072 中国电信  实体渠道销售员情景话术汇总V1.3 

情景话术汇总 前 言 本次情景话术的收集是我们对以往销售过程中出现的情景的汇总。常见情景主要是对目前销售员面对的销售挑战的提炼和总结,具体描述了销售员经常面对的销售困境;常见话术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且经过实际验证、效果较好的解决方法。 本手册主要用于销售员的入门学习和辅导,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销售员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弯路,尽可能的加快销售员的成长速度,尽可能的共享集团范围内的经验与方法。由于时间限制,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省对手册的内容提出建议和批评,帮助我们尽快推出新的优化版本。 部分省公司、TOP50销售员、TOP100店长对于手册的调研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使用说明 手册提供了两大部分内容:情景话术和基本常识。 在情景话术部分,手册提供了买2G、换手机、换合约、半专家、自备切入点、不相关、送他人共计七种常见场景,给出这七种场景中的关键节点及应对话术。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情况,参考相应的情景。 基本常识部分,主要罗列了销售员入门必须掌握的七类常识,包括网络、手机、操作系统及应用。根据现有资料的统计,掌握这些基本常识后,销售员基本可以满足常见的专业问题,与资深销售员的表现差距不会过大,从而避免用户的不信任和销售员自身的过大心理压力。 您在手册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任何问题均可与我们联系。

情景话术汇总 目 录 使用说明 (2) 一、买2G (4) 二、换手机 (9) 三、换合约 (16) 四、半专家 (22) 五、自备切入点 (27) 六、不相关 (33) 七、 送他人 (39) 附件1:常见用语及禁用语 (43) 附件2:主要常识入门要求 (45)

RFID技术手机智能卡的校园一卡通模式

RFID技术手机智能卡的校园一卡通模式 大多数高校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中,使用承载一卡通系统信息的载体是非接触射频卡(Mifare One),它是一卡通系统里最基础的、最重要的设备。但随着物联网、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应用,高校校园一卡通、数字化校园中的无线网络支持的上下行数据速率不断提高,新的应用尤其是数据业务方面的应用不断涌现,手机逐渐成为人们身边不可缺少的信息终端。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代替了手表、记事本、MP3、照相机等,而我们的钱包和钥匙也集成到手机上成为了现实,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亦在高校校园管理各领域中组建RFID 终端子系统,并利用校园主干网作为信息平台,实现全部终端子系统的系统集成。使我们在校园中学习、工作、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安全。 一校园一卡通中的射频技术与手机结合 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采用的卡介质是非接触式射频卡,即 Mifare One 卡读写技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智能卡技术、传感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于一体,应用于高校的智能化一卡通管理。采用非接触式射频卡作为通行券,将图书馆借还书、门禁、消费、上机、考勤、控水、体育俱乐部活动等系统集于一卡,所有功能只需一张卡就能完成,系统采用符合潮流的开放式体系结构,能够与第三方的系统和设备兼容,实现用户系统的高度集成。 然而随着2008 年的Mifare 卡破解事件和2009 年的3G校园业务的如火如荼的展开,以SIMPASS 卡或RFID-SIM 卡(不同运营商的卡标准不同)为介质手机一卡通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新概念产品被迅速普及。使用同时具有通信和非接触卡功能的手机,一卡通系统采用射频识别RFID 与近距离通信NFC 技术,只需用手机靠近读卡设备就可以完成认证或者支付,不仅省时、便捷、一机多用,也能直接明了的进行实时状态和账户余额查询,拓展了现有手机的业务领域。 NFC 是继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之后又一项影响全球经济与人类生活的新技术。 1 手机与NFC 技术结合 NFC(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标准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利用磁场感应实现近距离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它为用于安全数据传输验证的识别协议提供了一种无缝连接,并具有功耗小、安全性好等优点,对于音视频流等需要较高带宽的应用,可配合蓝牙、无线局域网等技术提供自动接入功能。NFC 在约10 厘米的距离通过频带实现主动和被动两种操作。目前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106kbps、212kbps 和424kbps[1]。NFC 技术能更好的与手机结合,调用手机固有的硬件软件资源。 2 射频识别技术-手机智能卡( RFID-SIM)技术 RFID-SIM 是直通电迅的专利技术,按照国家智能卡应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发,将射频模块集成在sim 卡上,形成带有射频功能的双界面手机智能卡。消费者仅需将原有sim卡更换为RFID-SIM 卡即可使现有手机变成一个类NFC 手机。RFID-SIM 技术使用的是共用的

中国电信营销渠道之探讨

中国电信营销渠道之探讨 摘要营销渠道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电信的架构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前台包括四大营销渠道:大客户渠道、商业客户渠道、公众客户渠道、流动客户渠道。后台为前台提供各种支持。分析四大渠道的经营环境、客户特点、服务差异,对于完善渠道建设非常重要。 关键词营销渠道中国电信战略资源 1 不同渠道的现状分析 目前,某电信分公司已初步建成了以大客户经理渠道、商业客户经理渠道、公众客户社区经理渠道、流动客户片区经理渠道以及10000号客服中心渠道为核心的“4+1”整合渠道体系。四个主渠道有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不同的竞争对手,其服务的客户有不同的特性,提供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也有很大差异。 2 不同渠道的宏观经营环境 随着新运营商的加入,各种电信业务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同质竞争使本地业务收入的基础面临巨大威胁;异质分流进一步深入到所有语音业务;价格战在本地、长途、公话市场愈演愈烈;竞争在更多的客户层面展开。 2.1 大客户渠道 在多家运营商并存、竞争的环境下,拥有小总机的大客户成了抢夺的焦点。大客户市场成为长、市话业务流失的重灾区,大客户保持工作日益严峻。由于其他电信运营商积极提供打折IP长途优惠方案,使得大客户对原有运营商的忠诚度大打折扣,尤其在长途方面。 2.2 商业客户渠道 在竞争对手通过代理以大幅度IP打折优惠及发放违规拨号器的主动营销攻势下,商业客户对原有电信运营商的忠诚度出现危机。 商业客户的流失主要表现在长途方面。竞争对手主要通过违规拨号器和ADSL/ISDN等方式分流商业客户的长途业务,市场仍然稳定,目前有开始向专线方向发展的趋势。 2.3 公众客户渠道 多家电信运营商向固定电话用户大量销售低价IP电话卡,移动运营商为保住其高端用户,甚至赠送大面值的固网IP卡,希望分流电信公众客户的长途业务。 新的电信运营商加快与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在话费与月租上给予大幅优惠,有的通过抢占新建楼盘方式进入普通住宅用户市场。移动运营商为保证业务收入,推出大量优惠套餐。目前该市移动终端已成为最普及的通信终端。 2.4 流动客户渠道 其他电信运营商的IP公话超市、IP拨号器等成为在固话领域争夺流动客户的主要手段。 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黑公话”日益成为流动客户业务流失的主渠道。 3 不同渠道的客户特性 3.1 大客户 大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由于受到各运营商低价竞争的刺激而越来越强。实质上,大客户所谓的代言人往往是其通信网络的管理者,他们为谋取部门或个人利益而转网或叫价,扰乱了通信市场。 高等级的大客户比较重视网络质量,对资费敏感性较低;中低等级的大客户容易受其他运营商的价格影响。 对于大客户,电信的打折面较广,比例也较高。大客户的价值高,平均每个大客户每月的电信支出为1万元以上。

校园一卡通需求分析

校园一卡通需求分析 一、校园概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各学校原有的消费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基于目前现状“一卡通”应运而生。所谓“一卡通”即在学校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卡来完成。此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消费管理模式,为学校管理带来了高效、方便与安全。 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智能卡技术的推广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场合均采用卡来完成。此种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消费管理模式,为学校管理带来了高效、方便与安全。运用,则是推进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校园智能卡可供学生用于校园内部处理杂务,购买食品、饮料、书本,借阅图书,查资料,打电话,洗衣等。学生只需在相关银行开设帐户并存入金额,即可启用其电子钱包功能,可反复充值,也可在银行提款机提取现款。 自从智能卡进入中国以来,在校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推广,目前的各大专院校甚至大多数中专、中学、职校几乎都有卡在使用,广大师生在得益于智能卡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扰他们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校都有多种卡应用系统在使用,这些卡系统分别由学

校内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不同的厂家独立引进并在本部门所辖范围内使用。由于各个部门采用系统的技术与规范不统一,造成了各种卡应用系统无法兼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共享; 学生手中的学生证卡、饭卡、借阅证、银行卡、电话卡等等。给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学校无法做到统一管理,比较混乱; 目前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为一卡通系统提供网络基础; 卡片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包括系统软件和卡片机具),为一卡通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 校园一卡通是今后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 各个学校的卡系统的应用情况对一卡通系统提出现实的需求。 “校园一卡通系统”可真正意义地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独具特点的“管理系统”、“收费系统”、“通用查询系统”使其可充当管理学校日常消费、管理的角色,并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同时也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了方便。 二、校园一卡通应用范围 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范围同时兼顾了私企和学校二方面: 学生管理:注册、注销、报道; 身份识别:图书馆等后备设施; 交费:学费、住宿费、其它费用设备领用; 用餐:餐厅、食堂、快餐店;

中国电信渠道测试题

渠道考试题(5月份) 一、填空:(40空,每空1分,共40分) 1、普通社会渠道经理的职责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2、在电信业务重组的背景下,()将成为市场竞争中最为显性的竞争要素,竞争对手将会投入更多资源对渠道资源进行争夺,对()的有效掌控将成为全业务运营环境下市场竞争的焦点。 3、三大运营商已将社会渠道的()作为关键一役在做全力准备,()、()、()等关键指标已备受运营商关注,社会渠道的战略地位不言自明。 4、()是渠道忠诚的基础:渠道代理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的基础上的,而部分代理商并不能在合作中持续赚取满意的利润,基于此,()必须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在合作过程中的(),促进代理商忠诚度的提升,让合作达成长久共赢,进而成为()在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5、渠道经理在运营商和代理商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由目前的简单政策传达、物料传递等工作,转变成为代理商的业务发展()和()的(),做到真正走进社会渠道经营中来,并实现角色的()和()。 6、社会渠道具有()、()、()、()的特点,在现有国内电信业务市场尤其是移动业务市场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导地位。另外,调查结果表明,中高端用户更习惯于去()、()购买手机,同时办理入网业务。 7、社会渠道的拓展对()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各个城市的()是终端销售的聚集区域,也是()争夺的焦点。目前整个通信行业正在积极推动移动(),而渠道社会化是()的必要基础。 8、()是指渠道经理通过实地观察、面谈、提问调查等方式收集、了解事物详细资料数据,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9、渠道经理应通过()、()、()等方法对其所负责的社会代理网点的地理位置、人流量、客户类型、运营管理、人员素质、合作意愿、竞争对手渗透情况进行清晰、量化的调研。 10、渠道经理对其所负责的社会代理网点进行调研,主要从()、(、)、()等三方面进行调研。 二、选择:(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了解合作商是否具备成为优质合作商的资质及条件。需要掌握三方面信息:() A合作意愿、 B合作资质 C合作能力 D合作信誉

中国电信11大物联网产品

中国电信11大物联网产品 智能城市产品包括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和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前者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11月22日,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江苏无锡成立,在揭牌仪式上,中国电信与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深入推进物联网项目合作,促进传感技术与中国电信有线、无线宽带网及3G 网络的融合。 中国电信表示,将与无锡市在智能交通、智能校园等行业应用领域以及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电子支付等技术领域广泛开展项目合作和市场化运作试验,加快建设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促进江苏省和无锡市产业升级与信息化建设,共同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电信十一大物联网应用产品详情如下: (1)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产品融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将各种家庭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等)通过智能家庭网络联网实现自动化,通过中国电信的宽带、固话和3G无线网络,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 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提供舒适宜人且高品位的家庭生活空间,实现更智能的家庭安防系统;还将家居环境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2)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系统借助简易实用的家庭医疗传感设备,对家中病人或老人的生理指标进行自测,并将生成的生理指标数据通过中国电信的固定网络或3G无线网络传送到护理人或有关医疗单位。 (3)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产品包括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和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前者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中国电信渠道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电信渠道建设与管理 中国电信经过一年的社会渠道建设与优化,社会渠道的数量已超过了自营营业厅的数量,社会渠道建设的增幅由几乎为零快速增长50%。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小伟介绍,目前CDMA终端的社会化运营比重达73%,较年初的18%增长5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过去一年中国电信在社会渠道建设上所获得的成绩。社会渠道的飞快发展并不能遮盖中国电信渠道发展的不足,以下是我对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存在问题的列举,希望能对中国电信的渠道规划者和管理者产生深刻的反思。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建设现状: 一、宏观方面:从整体社会渠道发展来看,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竞争运营商挖角:中国电信是通过高额的补贴占领社会渠道的,随着补贴额度的减少和对电信产品的深刻认识,以及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对渠道的策反,中国电信经过一年建立起来的渠道网络将不再稳固。 2、渠道窜货和套机问题严重,影响了电信渠道的正常运营:作为国内惟一一家各省间资费和上网卡补贴政策不统一的运营商,社会渠道以其较强的灵活性,利用部分地区上网卡业务高资费吸引社会渠道从其他省份大量窜货。同时,大量渠道代理商为了收取电信提供的市场现金返利和吸纳电信的高额补贴,从2009年9月起就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套机,即将含资费的号卡和手机拆分开来销售,获取额外利润。更有甚者,直接将含资费的号卡进行短信群发和拨打声讯台等获利,

形成5到10元不等的“高额欠费”,与第三方合作形成利益链条来变现电信套餐。 3、渠道冲突严重,渠道之间争夺相同客户。各渠道为完成销售任务,争夺相同客户的现象经常发生。如代理商与社区经理、自营厅经理及10000号之间对相同的区域和社区的共同客户进行争夺(2)渠道之间跨区域销售,争夺客户。 4、渠道定位不清,角色不明:如对社会渠道主要功能是做服务,还是做销售,是做销售,还是做体验,是起主要作用,还是起辅导作用没有想明白。最明显的问题是合作营业厅一方面要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销售,但两者往往很难协调好。 二、微观方面: 除了以上的问题外,对于个体代理商而言,更多关注的是电信产品好不好卖,是否能为自己获利,但现实的情况与代理商的期望形成强烈的差距: 1、产品差异化卖点较小,融合套餐的优势未能充分显现:相比移动和联通长期经营沉淀下来的产品优势,电信的产品卖点很少。如互打免费,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让用户一次性换几部手机,用户不太接受. 2、业务复杂且政策变动较快,代理商很难适应,发展业务艰难:中国电信业务从受理到营销政策,相对于其他运营商,都较为复杂,而且营销政策变化太快,代理商无法跟上。营销成功后,在办理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导致代理商信心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