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第十章社会问题

一、含义

社会问题

——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失调,使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影响,社会进步受到障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构成要素

1、必须要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

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3、这种失调必须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三、特征

1、普遍性

2、变异性

3、复合性

4、周期性

5、破坏性

6、集群性

7、客观性

8、特殊性

四、分类

(朱力:《社会问题概论》)

1、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自杀问题、精神疾病问题

2、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吸毒问题、卖淫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拐卖人口等

3、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老年人问题、不良青少年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游民问题

五、社会问题理论

1.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理论

主要理论观点有如下几点:

①主要分析了社会整合形成的原因、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等三个问题;

②认为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机械团结”,二是“有机团结” ;

③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2.奥格本的文化失调理论

该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

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3、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

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则源于社会变迁。

解组的三种形式是: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崩溃。

4、价值冲突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该理论认为冲突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分之一,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

六、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

1、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问题

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对社会正常的发展造成阻碍作用的社会问题。

人口基数庞大、育龄人群比重高以及在此基础上人口数量过速增长是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2)人口质量问题

人口素质是指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它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通常称之为德、智、体。

人口质量问题,是指人口在质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不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对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社会问题。人口素质低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制约因素。

(3)人口老龄化问题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即为老年型国家或老龄社会。

1999年10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人口总数的10%。而到2000年,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也超过7%,我国已经进入典型的老年型社会。

2、贫富差距问题

(1)测定贫富差距的方法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国际上一般以基尼系数来测算贫富差距程度,基尼系数介于0与1之间,0为“完全平等”,1为“极端不平等”。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表示“相对平均”;0.3-0.4,表示“比较合理”。

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而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家就有发生动乱的潜在危险,因此又有人称0.6为“动乱线”。

中国的基尼系数,或者说贫富差距情况是怎样的呢?官方:0.4;学者:0.5。(2)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3)贫富差距拉大的后果

(4)贫富差距的治理

3、犯罪问题

(1)我国当前的犯罪现象

建国以来我国犯罪现象的高峰期:

“两个阶段四次高峰”。

(2)当前我国犯罪现象呈现的特点:

(3)当前人们关注的几种犯罪:

4、失业问题

(1)失业的定义

失业——一般把它规定为对以下三个条件的满足,即:在对象上,指有劳动能力者;就主观而言,具备就业意愿;在实际状态上,当前没有工作。

2003年5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新的判断“就业”与“失业”的标准。

新标准将“失业人员”定义为:“在法定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2)失业的种类

(3)我国当前的失业状况

(4)就业歧视现象严重

(5)治理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思考题

1、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理论流派。请介绍你所知道的几种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2、什么是社会问题?试以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一个具体社会问题为例,分析该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

《组织社会学》最终整理版

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形式专业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 ?2.研究对象行政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专业组织)、一般社会组织 ?3.研究问题 ?(1)研究的基本概念 ?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压力、角色紧张、冲突、性格、价值、社会规范、文化、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系统。?(2)研究的内容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运转过程及规律、问题诊断与分析。请思考研究的具体问题。?(3)研究的变项(互相影响) ?1)人的变项: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价值取向。?2)组织变项:目标、结构、资源等。 ?3)环境变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内外关系等。 ?二、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过程 ?1.社会中的组织人与组织的关系(相互依赖);?工业化与社会组织的变迁。 ?2.何为正式组织?为什么社会会产生正式组织??3.组织如何运转?如何实现有序运转? ?请思考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4.组织与社会 1)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 ?2)组织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体现之一; ?3)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4)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状况 ?1.1978年以前的组织状况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单一的组织形式 ?2.1978年以后的组织分化 ?3.我国特有的“单位现象” 单位制度——我国独特和关键的制度形式 ?1)单位组织的特点:行政化与功能多元化 ?单位资源的公有制、非独立性、功能多元化、行政级别?2)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 ?生活保障、福利单位化、个人活动的合法性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问题思考: ?1.组织社会学为什么会诞生在20世纪初期? ?2.20世纪初期,还诞生了哪些学科? ?3.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视角,有何不同?比如:幸福感、信任、社会行为。 ?4.工业革命与社会分工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组织研究的多学科性?(1)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2)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获得比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3)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4)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竞争机制,考察的重点是组织间、组织内的权力关系。 ?(5)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内人际关系,考察的重点是组织的生成机制与运作机制。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省的关系。?理论的共同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理性工具,组织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 ?(2)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梅约、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格雷戈 ?理论共同点:组织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组织不是理性工具,而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建立起来的的人际关系结构。?(3)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洛尔施、劳伦斯 ?研究主题: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基本观点: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 ?(4)行动者系统的组织理论 ?重点探讨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学术流派:决策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社会网络学派等。?代表性学者:西蒙、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格兰诺维特、博特等 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一、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 ?1.帕森斯的分类方案(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者) ?依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各种社团)、模式维持组织(公安局)。?2.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把组织分为四类: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 ?3.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 ?依照组织权力类型和组织成员的服从方式,将组织分为三类:疏远类组织、功利类组织、道德类组织。 ?4.卡茨和卡恩的分类方案 ?以追求的目标和执行的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种类型:生产和经济组织、模式维持组织、适应性组织、管理或政治性组织。 ?5.汤普逊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将组织分为三类:长链组织、 - 1 -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三节社会学的中国化 第三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社会指标 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 第四章社会的构成 第一节社会及其构成 第二节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 第三节社会类型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文化及其特征 第二节文化的分类 第三节文化的构成 第四节文化的功能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第四节社会角色扮演 第七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一节社会网络 第二节社会群体 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 第四节婚姻与家庭 第九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 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结构 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管理 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组织

第十章社会制度 第一节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社会分层理论 第三节社会分层级制 第四节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社区 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与理论 第二节社区要素与发展 第三节社区建设与协调 第四节虚拟社区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社会变迁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特征 第四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十四章越轨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越轨行为 第二节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第三节社会控制体系 第十五章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十六章社会建设 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 第二节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组织社会学复习内容

组织: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长期依赖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群体。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组织特性:①、目标清晰、明确、理解②、劳动分工,权威分配③、权力集中,控制行为④、组织兴盛,替代,消亡 组织社会学:是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即社会学对组织现象的研究。 研究客体:正式组织(包括企业、机关)和有章程的、联合的社会组织。 研究内容:组织结构与设计认识。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形式,认识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组织内外环境系统之间的交换关系。基本结构的功能分析、组织运转与规律探求、组织运转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分析 传统组织结构:特点:金字塔式的纵向型组织 运作特点:动员能力强大、人治关系、持续短暂(替代性问题) 单位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结构上:政治组织与具体专业组织合二为一。行为上:专业取向和意识形态的行为取向融为一体。功能上:多元化 科学管理理论 出发点: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工人的努力方向,以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严格程序把每个人的工作规范化,把工艺流程标准化,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成分,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内容:A、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使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 B、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为达到上述的高额报酬,工人必须经过科学的挑选,确保他们具备与工作相应的体力与智力上的条件,从而具备完成规定产量的可能。 D、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和持久的合作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都要服从相同的规范: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对劳动过程的要求。 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基本观点: 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它把组织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体,强调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规则的关系,以个人间的相互留恋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主要调节手段是集体所采纳的行为规范。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章节题库-城市化(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城市化 一、概念题 1.城市化(中财2012年研)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2.城市问题 答:城市问题指存在于城市社区的各种社会病态现象。其特殊性表现为:有些社会病态现象,为城市社区所独有,或主要存在于城市社区中;有些社会病态现象,不仅城市社区存在,乡村社区也有,但由于城市社区高度聚集的特性,使得这些问题在城市社区的表现要集中和严重得多。城市问题可分为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与空间、实体环境方面的问题两大类。前者包括人口、就业、贫困、犯罪、自杀、精神病等问题;后者包括交通、住宅、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简答题 1.城市化的涵义和动力。(中财2010年研) 答:(1)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

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2)城市化的动力 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工业化导致工商服务企业在特定地域集聚。同时,由于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②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劳动方式,缩小了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差距。而在全面机械化基础上的农业自动化的实现,将使农业生产几乎完全可以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采用类似工厂的生产方法来进行。这种目前尚只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工厂化的趋势,预示着作为典型农村的基础的传统农业,必将否定自身而接近或变成类似于工业的活动,而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必将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③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促进了农村的城市化 现代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地,不仅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同时,城市文明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与扩散。散播到农村的新技术、新工具、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等,又必然引起农村地区发生变化。从物质方面看,它会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农村社会分化和分工创造物质前提;从精神方面看,推动农村居民向往、学习并接受现代城市文明。所有这些,都促进着农村的城市化。 2.请简要叙述城市化道路的几种主要观点。(北科大2010年研) 答:(1)城市化道路的含义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 1 认识和改造社会 2 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3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1 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 2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

社会学概论之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大学生的社会互动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社会存在于社会互动过程之中。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几乎随时随地都要与他人发生接触和交往,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同时也在相互地影响。 由此可知,任何社会互动发生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然而,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而且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社会互动的情景有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人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对于二人关系,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可能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 对于三人关系,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人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对多人关系,组成社会网络。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在大学中,这几种关系都非常普遍。例如我们现在的宿舍有三个人,因此,在各种事情的处理上,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其他两个人的想法。在各种活动中,例如运动会、晚会等等这种大型群体,需要考虑的因素则会更多。 根据互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来分,社会互动可以分为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性关系。 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满足个人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需要。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当一人有需要时,其他人会尽力补足。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 社会制度——第十二章 社 区)【圣才出

第十章社会制度 10.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它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的活动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 2.社会制度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只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每个具体的社会制度,都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符合社会运行总目标的行为选择。 (2)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规范构成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①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它常常表现为岁时节令、婚嫁礼仪、社交庆典、饮食起居等。 ②规则 规则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a.规则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明确设定、明文规定的,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b.对规则的解释,往往以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们的利益为依据。 c.规则对于行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性。 ③道德规范或宗教 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也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但是它与一般的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规范或宗教带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④法律 法律的基本构件是规则,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篡。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和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利益冲突。 (3)权威与地位结构 ①权威指的是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权威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服从程度。 ②权威通常是某种社会制度的化身,是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基石。 ③权威一方面基于某种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它的存在监督着人们对于该种社会制度的遵从,从而维护着社会的运转与持续。 ④权威的贯彻与服从,依赖于一套对权利、责任与义务有明确规定的地位结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角色和角色集。 (4)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制度的运转要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即机构和设施。机构和设施都是根据社会制度运转的需要而设立的。 3.社会制度的特征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 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六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界定 (一)社会互动概念 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行动。 (二)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的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所谓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布鲁默 符号互动理论的很多关键思想都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最早的著作中作了论述。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符号互动理论解释为:第一,我们通常用符号来代表一些事务,这些符号都是能够由意义地代表另一事务地,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地;第二,我们针对我们对符号的意义来采取行动;第三,我们对彼此的行动有所反应之前,经历了一个内在阐释的过程。 (二)拟剧论戈夫曼 拟剧论使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戈夫曼。 (三)常人方法学加芬克尔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提出了常人方法学这一词。 常人方法学的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常人方法学是对一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研究。 第二节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一、交换 (一)交换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互动的表现形式是交换。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换言之,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的的行动。 按照这个定义,构成交换应该有四个要素:目标、付出、回报和效益。 (二)交换的类型 交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质的交换和非物质的交换。 (三)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 交换主要是有社会差异引起的,在社会中,处于交换行为中的各方都以自己的所有物为手段,以对方的所有物为目的,因而才有了交换。 二、合作 (一)合作的概念 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之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二)合作的类型 按照合作的发展程度,可以将合作划分为四种类型: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①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②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③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①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③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①实证范式②解释范式③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复习提纲 一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P2 2.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 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唯实论与唯名论)p69 3.社会的要素:人口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 4.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 能P73 5.社会运行评价的三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 6.***微观社会结构: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理解)费孝通 7.**试分析血缘,地缘,业缘关系?P85—88 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地缘关系: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的位置关系。 业缘关系:指以人类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8.文化定义:文化是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P90 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5.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可习得性 (2)文化具有共享性 (3)文化具有象征性 (4)文化具有全括性 (5)文化具有整体性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6.***文化的区分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辨析题)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了解)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的辨析 7.文化的构成: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文明 8. 文化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习惯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9 几个文化的概念 *文化堕距: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在变迁过程中产生的落差。 *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另一种文化模式)

组织社会学答案

组织社会学 一、选择 1. 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 a)直线式职能制结构形式 b)矩阵组织结构形式: 工程矩阵结构、产品矩阵结构、项目矩阵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形式 2.冲突变迁:传统观点、人际关系观点、相互作用观点 3.冲突类型的功能分析: (一)正功能的冲突类型: 超个人冲突、手段性冲突、非基础性冲突 (二)负功能的冲突类型: 个性化冲突、目的性冲突、基础性冲突 二、简答 1.组织的任务:(1)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 (2)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 (3)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 (4)有效率,至少要做得比市场好 2.组织的基本变项: 人的变项、组织的变项、环境的变项 3.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研究组织运用新设施或出现新的变化后对组织内外各要素产生的影响。主要有:(1)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中央集权的局限性以及整体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2)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的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3)关于组织过程的研究;(4)关于各类新型组织的研究 4.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一)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韦伯认为科层组织理论,科层制是最理想的组织形式 泰罗指出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探讨了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 共同点:把组织看成一个理性的工具,认为组织的效率是源于组织的理性 (二)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梅约主要研究组织非正式结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马斯洛和郝次伯格从不同角度考虑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 麦克格雷戈探讨人性及人的行为假设与管理模式的关系问题 共同点:把组织现象看成一个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认为组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工具,而是人们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结构,因此建立在情感认同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动机、需求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影响重大 (三)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共同点:人们的注意力已从组织内部转移到组织环境上,组织是被当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加以研究 (四)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共同点:把组织看成行动者的系统,其解释逻辑也超越了以往组织理论最关注的效率合法性等问题 5.韦伯关于权威类型的分析: 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感召性权威 韦伯关于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1)基于职能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2)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3)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 (4)职员非人格化 (5)量才用人 (6)行政效率 6.科层制的局限性及其发展: 正功能:(1)依据科层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构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表现为它能体现组织追求高效率的目标 (2)专家和技术人员严格的规章和纪律、密切的配合,还有事本主义原则,这些共同保障了科层组织的运转 (3)科层制在保证其成员行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管理方式 反功能:(1)严格的纪律、繁琐的规则是组织成员只照章办事,形成官僚主义人格,同时缺乏人格性 (2)由于组织按专才选用人才,所以当遇到规则未能涉及的问题时,可能会束手无策,从而产生训练出来的功能的现象 (3)权利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个人的独断和决策失误,同时组织中严格的分层级权利的明确划分,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得繁琐,缺乏应变力 (4)事本主义原则把组织成员限制在工作范围内,缺乏感情沟通,久之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7.组织研究的系统方法: 含义: 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着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联合体,表现形式有经济系统、通 信系统、电气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