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鄂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大学毕设论文

西鄂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大学毕设论文

西鄂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大学毕设论文
西鄂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大学毕设论文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

【2009-2020】

(征求意见稿)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三月

前言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创新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鄂发[2008]16号),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制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在科学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汇聚全省各个行业和鄂西圈8市(州、林区)的意见和建议编制而成。其基点以服务国家战略、凸显圈域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强调创新思维,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经营性。

《规划》所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指由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构成的圈域,规划面积127848平方公里。

《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20年,以2007年为规划期基年,划分为近期(2009—2012年)和远期(2013—2020年)两个阶段。

《规划》中的数据除特别说明的外,均为基年即2007年数据。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规划体系 (1)

二、指导思想 (1)

三、基本原则 (1)

四、总体思路 (2)

五、发展目标 (3)

六、核心战略 (5)

七、空间布局 (5)

八、技术路线 (6)

第二章发展现状 (8)

一、圈域概况 (8)

二、资源状况 (7)

三、交通状况 (11)

四、产业状况 (11)

五、社会发展状况 (13)

六、SWOT分析 (14)

第三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一、基本目标 (18)

二、空间布局 (19)

三、主要任务 (20)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23)

一、基本目标 (23)

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24)

三、生态环境保护 (29)

四、生态环境建设 (34)

五、生态产业发展 (38)

第五章文化建设与旅游业发展 (40)

一、基本目标 (40)

二、发展模式 (41)

三、资源分析 (41)

四、空间布局 (45)

五、建设任务 (46)

六、发展途径 (57)

第六章产业经济发展 (61)

一、基本目标 (61)

二、主要任务 (61)

三、产业布局 (64)

四、发展重点 (65)

五、区域产业协调 (67)

六、发展途径 (71)

第七章风险管理和控制 (77)

一、基本目标 (77)

二、主要任务 (77)

三、风险判断 (77)

四、管理与保障措施 (80)

第八章综合效益预期 (82)

一、经济效益 (82)

二、生态环境效益 (83)

三、社会效益 (84)

第九章支撑体系 (85)

一、政策制度设计 (85)

二、体制机制创新 (87)

三、人才培养使用 (89)

四、实施步骤安排 (91)

五、组织领导保障 (93)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体系

规划体系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级为省级规划,包括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交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三个专项规划;第二级为市级规划,包括鄂西圈8个市(州、林区)根据省级规划分别制定的实施规划;第三级为项目规划,即由项目开发主体编制的具体项目建设规划。

本规划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鄂西圈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重要抓手,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探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江两圈、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确立鄂西圈作为中华民族可以永续利用的洁净水资源与清洁能源供给基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东亚北纬30度区域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典型示范区的战略新定位,推进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有序发展

坚持全省“一盘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加强统筹协调和政府主导,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

(三)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鄂西圈资源整合、培育市场主体、筹资融资等发展难题,解决制约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四)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依据资源禀赋确立发展定位,培植特色产业和特色景区,打造特色民族文艺精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资源共享,开放合作

扩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与武汉城市圈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大资源、大市场、大旅游、大开发格局。

(六)保护优先,和谐发展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总体思路

在后现代理论指导下确立鄂西圈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思路。根据鄂西圈经济欠发达而生态文化资源富存的初始条件,在宏观战略上确立后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主导性地位,以后现代化带动现代化,以现代化促进后现代化,融后现代化发展道路与现代化发展模式于一体,在大力推进传统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同时,促使鄂西圈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提升。通

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鄂西圈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向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转变,从局部创新到区域综合集成创新转变,从以商品生产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升鄂西圈生产力形态。强化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保证鄂西圈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既展示出后现代的核心理念,又借助于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借鉴并超越世界上先发国家的历史经验,避免现代化进程对资源环境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影响,实现鄂西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确立鄂西圈的内生增长发展模式,将内生增长方式建立在圈域生态、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整合生态、文化和其他产业资源,借助于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发挥特色资源的综合效益,实践内生增长方式的全新内涵,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融资体制和利益机制,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鄂西圈的经济空间布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产品—产业—营销—消费—效益”的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形成支撑内生增长方式的原动力。在实施步骤上突出“交通先行”战略和“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重点,同时借助于周边省市资源,形成新的发展机遇,实现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呼应互动的“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

五、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到2012年,圈域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占全省的38%以上;圈域GDP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

提升生态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3%;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以上。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壮大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当于鄂西圈GDP比重的5%。

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旅游经济增长,实现年游客接待量1.2亿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6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相当于鄂西圈GDP的8%,使之成为鄂西圈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远期目标

将鄂西圈建成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国家典范”。

到2020年,力争将鄂西圈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族文化艺术观赏、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集炎帝神农文化、楚巴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使鄂西地区经济更加发达,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居中西部同等城市前列。鄂西圈人民更加富裕,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区域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备,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进入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六、核心战略

(一)“和谐共生”战略

坚持“共生”、“共建”、“共享”、“共赢”,整合圈域生态文化旅游优势资源,通过资源共用、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统筹圈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圈内共生、圈际互融、圈外互动,形成圈域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体。

(二)“交通先行”战略

优先建设圈域快速高效的交通干线和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圈域旅游目的地的连接通道,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骨架体系,奠定鄂西圈的发展基础。

(三)“绿色主导”战略

以“绿色”为圈域产业集聚焦点,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兴的生态型特色农业、生态环保节能型工业和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延伸“绿色”产品链,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使鄂西圈依托“绿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品牌引领”战略

充分发挥鄂西圈比较优势,创建世界级、国家级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优先打造“一江两山”等世界级、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实现鄂西圈由资源品牌向产品品牌、个体品牌向品牌集约的转化。

七、空间布局

在凸现“一江两山”的基础上,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为“双核三区四带六轴”。

“双核”:由宜昌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组成。

“三区”:由“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板块、荆荆襄随文

化旅游板块、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板块形成的三大旅游区域。

“四带”:由十襄随汽车产业带、宜荆(门)电力化工产业带、荆荆襄随现代农业产业带、宜恩神特色生态产业带形成的四大产业发展带。

“六轴”:由“三纵三横”交通骨架,形成六条主轴线,即:随州-京山-潜江-监利-(岳阳)线、襄樊-荆门-荆州线、十堰-宜昌-恩施线为“三纵”;(武汉)-随州-襄樊-十堰线、(武汉)-荆门-兴山—(重庆)线、(武汉)-荆州-宜昌-恩施线为“三横”,由六轴连接双核三区四带,构成鄂西圈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格局。

八、技术路线

在对鄂西圈资源禀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加强鄂西圈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鄂西圈资源要素的流动性,把握、发挥和进一步拓展鄂西圈的比较优势,推动鄂西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根据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比照下差异化战略定位,确立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和现有其他优势产业为中心的特色发展道路;通过调整圈域产业布局,促进圈域分工和专业化,优化圈域生态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圈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通过圈内互动和圈际互融,推进各种产业要素在圈域聚集,从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新模式和新型发展路径,实现鄂西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图1-1 鄂西圈建设技术路线图示

要素禀赋

聚集

圈际辐射联动

圈域经济增长

第二章发展现状

鄂西圈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重要的水电基地、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圈域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依托富集生态文化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

一、圈域概况

鄂西圈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多样,在全省及中部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圈域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为2930.21万人、12787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6070万人、185900平方公里的48.27%和68.77%。圈域拥有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襄樊市,又有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制约、产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鄂西圈集老、少、山、边、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我省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格局,详见表2-1。

二、资源状况

(一)生态资源

鄂西圈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一是生态赋存良好,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其中,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二是水能资源丰富,圈域内可开发水能资源占湖北省的90%以上,占全国可装机总容量的8.7%。三是物种丰富,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18.55%和31.75%。四是矿产

表2-1 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的比较(2007年)

地区

人口

(万人)

GDP

(亿元)

规模

以上

工业

增加值

(亿元)

地方

财政

收入

(亿

元)

固定

资产

投资

(亿元)

消费品

零售

总额

(亿元)

外贸

出口

(亿美

元)

农村

居民

人均

收入

(元)

旅游

总收入

(亿

元)

鄂西圈2930.21 3673.94 1429.62 283.46 1728.67 1471.83 18.46 3801 220

武汉城

市圈

3139.79 5556.74 1832.74 306.90 2814.47 2556.70 63.28 4193 420 武汉城

市圈是

鄂西圈

倍率

1.07 1.51 1.28 1.08 1.63 1.74 3.43 1.10 1.91

9

资源丰富,磷矿储量大,品位高,还有铌、钽、稀土、重晶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石等众多矿产。五是森林覆盖率高达35.2%,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结合部的生态走廊,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之一。

圈域库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矿区资源开发有待规范,城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二)文化资源

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风骚,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圈域文化保护单位和基础设施比较齐全,有博物馆机构38处,从业人员806人,但仍然存在公共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与社会贡献率不高等问题。

(三)旅游资源

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

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

表2-2 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一览表

单位:个

别地区世界

级旅

游资

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景点

国家

自然

保护

国家

森林

公园

国家

地质

公园

历史

文化

名城

历史

文化

名镇

文化

保护

单位

国家

级风

景名

胜区

4A

全省 2 10 25 4 5 7 91 7 37 443 鄂西

2 9 16

3

4

5 53 4 22 291

鄂西圈占比100

%

90% 64% 75% 80% 71% 58% 57%

59

%

66%

三、交通状况

近年来,鄂西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综合运输能力、运输效益显著改善,交通网络的主要骨架初步形成。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显著,运输装备数量和运载量持续增长,交通运输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营运里程增长迅速。截止2007年底,鄂西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到126086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交通网密度为98.6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78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2435公里,高速公路1186公里;区域路网密度为92.1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为0.93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93.2%和72.9%;铁

黄果树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黄果树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一、项目名称 黄果树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二、地理位置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大瀑布地理方位为东经105°41′,北纬25°55′;距省会贵阳市137公里。 三、项目类型 核心旅游产品 四、用地面积及建设规模 总用地面积36.83km2。

五、项目级别建议 国家级重点项目 六、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区位条件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大瀑布地理方位为东经105°41′,北纬25°55′;距省会贵阳市137公里,可通过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另可通过320国道、贵昆铁路与全国各地取得联系。风景名胜区距云南省会昆明市499公里,是贵州西线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省乃至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 (二)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较好,具备一定的接待设施及接待能力。 (三)资源条件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水为主体,两条主要河流白水河、坝陵河由北至南流经风景区,围绕黄果树大瀑布形成一系列景物景观。白水河上游桂家河与可布河交汇处有石头寨布依民族村、天星桥瀑布、者斗洞,顺流而下有陡坡溏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及石笋山石碑林、滑石哨布依民族村,在白水河下游距大瀑布6公里三岔河谷,有天星桥石林,石林下游约500米的河滩中有独具特色的水上石林,东岸有天星洞。坝陵河上游段与丙午河交汇处有滴水滩瀑布以及大树跨岩瀑布,坝陵河中段断桥处有古驿道、红崖碑等一系列人文景物。此外,在滇黔古道上有石鸡晓唱,白水河下游有郎宫村,风景区北部有上垌溶洞群,这一系列的景物景观成为风景区的基础。 (四)市场条件 市场范围覆盖全国,甚至全世界。 (五)项目环境评价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一、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区域统筹、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文化大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强县,打造眉山市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为目标,以县城为中心,以瓦屋山景区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紧紧抓住和谐社会发展重大机遇,做强“生态洪雅,绿色洪雅”文化旅游品牌,着力实施“景点带乡村,乡村带农户”的“带动”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化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化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精神成果,是指一种文化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各种思想观念,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生态价值观等观念和思想。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关于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还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事物的认识;(2)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的性质的认识,出现了自然支配人类的思想和人类支配自然的思想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平衡共进的思想;(3)关于人类要生存而如何利用自然的认识;(4)关于在自然面前人类如何处理那边相互关系的认识。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四大体系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如果没有生态文化引导,生态县建设就有可能成效不大,或美中不足,或半途而废。只有建立起一套符合洪雅实际的先进生态文化,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成群体的生态人,才能形成全民珍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与氛围,生态县建设才能顺利实施,生态县建设成果才能获得保障。生态文化作为生态县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化工程是统帅我县“生态工程”的灵魂。 二、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推动我县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的景点观光旅游向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转变,由单一的旅游景点开发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转变,由单一追求门票消费向提高社会综合环境保护消费转变),完成“四个提升”(提升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效力,提升生态旅游行业经济效力,提升生态旅游市场扩张力,提升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支撑力),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一)总体产业定位和阶段性目标 总体发展定位: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打造川西南地区著

四川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11年第一季度四川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乡村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成都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广大游客的目光。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行业,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成都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一章四川省旅游业运行分析 第一节四川省旅游业总体情况 继08年灾后重振和危机应对政策初见成效后,2009年与2010年四川旅 游整体情况摆脱下降趋势,国内旅游尤其是本地游市场大幅增长,入境游市 场3月份已经稳步上升。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 2011年一季度,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 客5560.48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36.01亿元,同比 增长13%。与“5.12”,地震前08年比较,09年一季度实现了正增长,而 且在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方面均保持了相近的增长速度,2010 年度一举扭 转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保证了2011年的良好开局。 受1月元旦假期、春节黄金周刺激,2月节后市场萎缩和不利天气的双 重影响,以及3月天气转暖刺激,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但一季度市场的整体呈增长态势。以本地客源为主导的近程旅游已经成为当 前全省旅游增长的重要支撑;入境市场仍然较为低迷,呈现“先抑后扬”的 态势,出现了回暖征兆。 第二节省内各区域旅游业情况 成都市旅游门户地位突出,本地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新兴旅游景点异军 突起。三州两市市场结构差异性较大,川东旅游市场增长较快,川南地区抢 占全省第一的市场份额,川北市场下降速度放缓,恢复迹象明显。 一季度成都市旅游中心和集散门户地位进一步强化,一日游游客占游客 总数的49%,都市周边及近郊景区人气旺盛。三州两市中阿坝州旅游收入有 所下降;甘孜州受到一定冲击,但黄金周旅游门票收入创新高;凉山州和攀 枝花市旅游运行基本保持平稳;雅安市借势春节黄金周特色旅游和大熊猫品

生态旅游案例归纳

美国国家公园案例 “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并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深入推广及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实践模式。生态旅游被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9年第一次设立了“生态环境旅游年”。相隔十年,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全国主题旅游年再一次的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主题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如果说,1999年的生态旅游主题年,只是作为一个尝试,响应世界旅游潮流。那么,2009年国家旅游局设立的旅游年为“生态旅游年”就是对“生态旅游”这一个概念的强化和实践。 但是,怎样实施完善生态旅游,这对于引入生态旅游时间较短,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践模式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课程。但是相对与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完善的生态旅游模式、完美的生态旅游管理案例无疑是最好的参考对象。 特别是美国的公园,被世界公认为最完美的生态旅游管理成功案例之一。它的管理模式和旅游项目真的适合中国本土化生态旅游?本文将根据有关文献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标准进行梳理后,然后分析著名的美国国家公园案例,为国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可行的案例依据。 一、在分析生态旅游案例前,要清楚生态旅游的含义 (一)什么是生态旅游? 严格说来,国外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专家学者和旅游管理者对此有着不同的描述,甚至可谓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既有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上的不断深化问题,也有研究者或开发和经营管理者人为的各取所需,断章取义的现象。

其实,“生态旅游”一词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 于1983年首先提出来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光旅游自然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被观光旅游的景物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生态旅游”概念一经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但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 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1994年在制定的《国家旅游战略》认为:“(生态旅游)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国际最具权威的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对自然界负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即在保护自然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普遍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吸引物,通过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益、积极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完整性的保护,以及通过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来促进整个旅游业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 其实,关于生态旅游的争论很多,对生态旅游的涵也众说纷纭。不过,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却得到了基本的认同。第一,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第二,资金要首先运用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研究;第三,增加旅游地居民的经济获益;第五,增强旅游地社区居民和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生态旅游的标准 尽管生态旅游的概念没有获得大家的普遍认可,但生态旅游的实践却要求我们对什么是生态旅游要有一个科学的判断,要有一个检验的标准。 2000年11月,全球生态旅游认证机构以及来自联合国环境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绿色环球21”组织、国际生态旅游学会的专家学者聚会美国纽约州莫霍克山庄,共同讨论制订了国际生态旅游认证的原则性指导文化,其中,在共同制定的国际生态旅

旅游文化市场调研

旅游文化市场调研 一、中国文化旅游业运行整体情况分析 1. 文化旅游的基本概述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中国文化旅游的四个层面 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 文化旅游的核心:创意 文化旅游的概念明晰之后,“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便顺理成章了。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已经兴起。其中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为典型,由政府亲自出面来推动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印刷、建筑设计等众多方面。与文化旅游较为密切的创意产业如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生产销售、会议展览、文化节庆等。这样,文化旅游其实也在创意产业范畴之内。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2.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概况

什么是生态旅游

什么是生态旅游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 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参加生态旅游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要注意不以个人一己意志强加于自然和其他生命,如见到野兽不要去打扰,更不可去捕捉,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惜物,认真听取周围的天籁之声,并通过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

分感悟和审美自然。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 一般说来,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可以被视为生态旅游。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定义很严谨,不过有点高深莫测。我们来用具体例子说明什么是生态旅游。 一是观鸟。旅游者手拿望远镜,早出晚归,仅凭鸟的鸣叫或飞行的姿势,就能准确鉴定出鸟的种类。二是乘船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寻觅鲸鱼。一道喷水柱,或鲸鱼庞大的躯体下跌时溅起冲天的水花,令人心旷神怡。三是背起行囊,乘一叶扁舟深入神秘的亚马逊腹地:藤蔓低垂,猿猱长啼,食人鱼在水中唼喋作响。四是自愿参加一些研究项目的野外工作,用支付的食宿费来支持研究的进行。这些有利于自然保护,以及使游客从中接受到环境教育的旅游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所以在当今世界上风靡一时,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是由于在理论上它比传统的大众旅游有不少优越之处,如在适当利用的同时保护资源;为自然保护提供资金,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赚取外汇;提高地方和民间对自

湖北省荆州市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缘起 2010年11月15日,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10】342号文件正式批准设立荆州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暨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并提出了将本区建成中国南方大遗址保护示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示区的发展目标。本区域为国家文物局和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的核心区域,属部省共建的国家项目。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旅游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从经济发展和旅游需求层面看,旅游业正逐步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国际国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更加稳固。从旅游市场投资层面看,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旅游产业。从交通与旅游出行层面看,中国高速交通体系近几年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高铁、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综合交通体系较为发达,为荆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带来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从本区域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层面看,所蕴含的楚文化和生态等资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目前,新区成立了管委会,理顺了管理体制,具备了操作条件。综上所述,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外条件均已具备,目前迫切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来指导建设,这正是本规划编制的缘起和目的。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修正) 3.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4.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6.《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容暂行规定》(2002) 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8.《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9.《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GB/T 17775-2003 10.《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 11.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框架协议书》(2010) 12.国家文物局《楚纪南故城遗址区保护总体规划纲要》(2011) 13.省政府《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2008-2020) 14.《省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1993) 15.《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16.《荆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7.《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8.《荆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 19.《荆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20.《长湖保护治理和利用规划》(2008-2020) 21.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规文件 第3条规划围 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行政管辖围为136.1平方公里。本规划的核心规划围是:南至沪蓉高速铁路,北至318国道改道新线,东至桥河与相邻,西至老207国道及纪南城遗址西侧。总面积为115.25平方公里。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行政管辖围沪蓉高速铁路以南区域及长湖东部水域未纳入核心规划围。楚纪南故城遗址区总体保护规划中的楚纪南故城城址、雨台山墓群位于本规划的核心规划围。第4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 近期为2011—2015年; 中期为2016—2020年; 远期为2021—2030年。 第5条规划性质与任务 (1)规划性质 本规划属于以文化为支撑,以旅游为主体的旅游区总体规划,是大遗址保护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区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建设管理的行动纲领。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专题研究。 (2)主要任务 ?分析现状条件,协调区域关系; ?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 ?利用资源优势,策划旅游项目; ?明确功能构成,确定空间布局; ?强化保护措施,规划发展规模; ?配套基础设施,合理分期建设。 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各类资源要素,处理好大遗址保护、旅游发展宏观态势与荆州现实情况的关系,既要有高的起点,又要结合实际。 (2)以楚文化为灵魂,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旅游为主体,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旅游区可持续发展; (3)协调好本旅游区与中心城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关系,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关系;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建设原则,近远期相结合,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 第7条强制性容规定 文本中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容。强制性容是对总体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总体规划强制性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违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规划背景分析 第8条环境敏感性评价 本规划借助于ArcGIS 10.0,选取了文物遗址、市政设施、水体、已建设用地、坡度、植被等6个因子作为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因子。结果显示,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规划区的西部、南部和北部,在其他区域也有线形穿越,二者占规划区面积的35.33%,在这些区域应尽量避免或应控制人类活动的干扰。穿越其他地区的线形的高敏感区多为市政基础设施,如能采取措施改变这些设施的走向或布置形式,则会明显降低环境敏感性程度。中度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规划区的中部和东部,与海子湖湖面及东部的鱼塘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占规划区面积的34.4%,适合较低强度开发利用,尽量以自然要素为主。轻度敏感的区域呈镶嵌状分布于规划区的各处,占规划区面积的12.04%,可以适度开发利用,但也要控制开发利用的强度。低度敏感的区域呈岛屿状分布于规划区的北部和南部,占规划区面积的18.23%,限制因子少,可以开发利用。 第9条旅游资源评价

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2009--2020】----

目录 第一章规划依据与编制特点 (1) 第一节规划编制依据 (1) (一)主要法律法规 (1) (二)主要行政文件 (2) (三)主要规划依据 (2) 第二节规划编制范围与期限 (2) (一)规划范围 (2) (二)规划期限 (3) 第三节规划编制特点 (3) (一)工作特点:多部门分工协作 (3) (二)技术特点:整合引导型规划 (3) 第二章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评价 (4) 第一节圈域概况 (4) (一)自然地理概况 (4) (二)社会经济概况 (5) 第二节资源特征 (7) (一)森林资源 (7) (二)动植物资源 (7) (三)水资源 (7) (四)农业资源 (8) (五)矿产资源 (8) (六)文化旅游资源 (9) 第三节生态环境总体评价 (9) (一)生态价值总体评价 (9) (二)环境质量总体评价 (10) (三)重点旅游集散地及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 (10) 第四节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1)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17)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规划目标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阶段目标 (18) 第三节规划任务 (19) 第四节控制指标 (20)

第四章生态空间格局与功能构建 (23) 第一节整体生态格局 (23) 第二节生态功能构建 (24) (一)秦巴山地北亚热带常绿一落叶阔叶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5) (二)长江三峡水库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7) (三)武陵山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8) (四)鄂中北丘陵岗地农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0) (五)长江中游平原湿地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1) (六)鄂东北低山丘陵森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3) 第三节生态利用区划 (34) 第五章生态文化旅游支撑与保障 (37) 第一节旅游资源开发管制 (37) 第二节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41) (一)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41)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 (42) (三)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 (43) (四)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 (44) 第三节主要集散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7) (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8) (二)旅游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建设 (49) (三)旅游服务 (49) 第四节重点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50) (一)“一江两山”区 (50) (二)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区 (53) (三)荆楚文化旅游区 (54) 第六章生态保护与建设统筹规划 (57) 第一节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策略 (57) 第二节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59)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 (59) (二)森林资源保护 (60) (三)森林生态修复 (61) (四)生态景观林建设 (62) (五)生态林业建设项目 (62) 第三节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62) (一)生态农业布局 (63) (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 (64) (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64) (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5) (五)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65)

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发展的SWOT1

景德镇陶瓷学院 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发展的SWOT 院系:工商学院 班级:08级财务管理 姓名:徐娟 学号:200810440158 指导教师:邱婷 2010年12月30日

目录 一、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现状概述 (1) 1.旅游资源 (1) 2.发展现状 (1) 二、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发展的SWOT (1) 1.优势分析 (1) 1)资源优势 (1) 2)地缘优势 (2) 3)交通优势 (2) 4)政策优势 (2) 2.劣势分析 (2) 1)旅游资源规划滞后、条块分割严重 (2) 2)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周边省份景区建设相比明显落后 (2) 3)旅游产品营销没有形成合力、联动机制 (3) 4)旅游综合开发资金匮乏和人才短缺,导致竞争力不足 (3) 3.机会分析 (3) 1)旅游业被预言为新千年第一推动力 (3) 2)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3) 3)江西正在营造生态经济大省 (3) 4.威胁分析 (3) 1)旅游管理服务理念错位,缺乏打造鄱阳湖旅游核心品牌的超前理念 (3) 2)周边省份成熟发展延伸的旅游产业链的影响 (3) 3)环鄱阳湖经济圈潜在的环境污染 (4) 三、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5) 1.坚持自然观光旅游和城市人文旅游协调发展 (5) 2.大力开发休闲度假产品 (5)

3.重视开展针对性营销 (5) 4.淡化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思想,形成旅游发展新模式 (5) 5.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5) 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发展的SWOT 徐娟 摘要:本文以环鄱阳湖经济圈的旅游资源的现状,作为发展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的研究基础,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风险,提出树立生态旅游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鄱阳湖生态旅游品牌,保证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鄱阳湖经济圈;生态旅游;SWOT 一、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现状概述 1.旅游资源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以其拥有的湿地生态、候鸟资源而举世闻名,湖区拥有众多的山岳风光、水域景观、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资源,具有重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鄱阳湖区现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三清山;2处世界地质公园:庐山、龙虎山;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梅岭—滕王阁、龟峰、云居山—柘林湖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等;39个国家森林公园:庐山、梅岭、鄱阳湖口、三叠泉、柘林湖、上清等。将鄱阳湖与庐山、长江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水陆互存、山水相依、城乡共荣、自然和人文合一的环湖大旅游网络,是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现状 目前鄱阳湖区旅游业的发展呈现“F”型产品布局 :西强东弱、北重南轻, 上下两头大,中间小。西部沿九江、庐山、星子、共青城、永修(云居山、柘林湖)、吴城、南昌一线,已经有很成熟的旅游产品,是江西旅游发达的地区;而东部都昌、

立足生态文化 打造旅游强县

立足生态文化打造旅游强县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历史悠久,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一直以来,婺源以其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敦朴厚重的古村文化、诗境画意的山水风情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被广大游客评为人一生50个不可不去的地方、中国四大花海(油菜花)、中国十大踏青的好去处、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等。2007年,婺源县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15个旅游强县之一。 婺源旅游业起步于1993年,当年接待游客2.6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3.4万元。1998年达6.88万人次,487.08万元。2003年尽管受到“非典”冲击,旅游接待量依然上升到138.04万人次,同比增长46%,旅游综合收入为18,740万元,同比增长89.9%。经过十几年发展,婺源旅游业已从规模小、起步低的起步阶段走入高速增长阶段。 婺源凭借本土浓绿山水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打出了“绿色婺源”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八方游客。婺源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婺源经济的跨越式的发展。 (一)、悠久的徽文化和优越的生态是婺源建设旅游强县的基础婺源建县的历史大约有1200多年,自古属安徽管辖。

据婺源旧县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洪真谋反,以安徽的休宁县回玉乡鸡笼山为营寨,聚众活动于歙、衢、睦边境之遂安、开化、休宁等县400余平方公里地区。朝廷发兵经三年讨平。为便于统治,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唐玄宗决定,于正月初八设置婺源县,将安徽休宁县的回玉乡和江西乐平县的怀金乡划归婺源县管辖,县城设在清华镇,到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县城迁至弦高(今县城紫阳镇)。建县时,婺源隶歙州。 婺源在文化上和徽州其他各县一样,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宋代宣和三年,朝廷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六县。 徽文化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外来移民,这些移民来源于为躲避战乱而迁徙来到徽州的难民,也包括在这里做官或喜爱这里山水的人。外来移民带来了比山里居民更为丰富的儒家文化,更为先进的文明。 徽文化正是以历史上的古徽州府为核心,并扩展辐射到其他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 徽文化既是地域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又反映着中华儒家文化的特性,具有典型性和标本价值。 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沿袭了中原文化的精髓,成长鼎盛于安徽,延绵古今,影响播散于海内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主流文化特征,对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郧阳龙舟赛郧阳凤凰灯舞 “郧县人”头骨化石遗址 郧县九龙瀑风光 郧县大丰仓遗址 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一景 今年,郧县确立“文化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为今后发展勾画出了一幅崭新蓝图。 关键词 重大意义 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全面实施加快发展战略、实现县域

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叠加的机遇和丰富的资源,赋予了郧县“文化立县、旅游兴县 ”历史使命。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和文化旅游工作的生动实践,奠定了“文化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实施基础。 关键词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市县对接发展等叠加的历史机遇,以建设中国地方文化名县、中国旅游产业强县为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整合资源、项目建设和责任制落实为抓手,以更新观念、科学规划、环境整治、招商引智、对外宣传为重点,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发掘、保护、开发、发展郧阳文化,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全县一盘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景区和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优先突破、逐步实施。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

用。 坚持打造品牌、彰显特色原则。树立品牌意识,凸显郧县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征的文化旅游精品。尊重旅游景点建设规律,力求自然景观生态化、人文景观特色化。 坚持科学开发、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保护、开发、利用,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 坚持市县一体、支撑对接原则。充分发挥郧阳文化作为鄂西北主流文化的功能作用,立足特殊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郧阳文化的渗透交融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市县对接发展的主要抓手和重要支撑。 奋斗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400万人次,文化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文化旅游固定资产总投资60亿元。建设国家3A级以上景区(点)8个(其中4A级3个,5A级以上1个),文化遗产保护进入省级名录10个以上、国家级4个以上。全面形成“两区两园三线”文化旅游格局,基本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文物保护研究基地。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将郧县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事业繁荣、产业发达、人才荟萃、特色鲜明的中国地方文化名县和品质出众、竞争力强、效益显著的中国旅游产业强县。 关键词

娄山关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发展规划

依托娄山关红色旅游景区及现有乡村避暑品牌,以高品质休闲度假为核心的集避暑度假、康体养生、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西部知名的综合型避暑旅游目的地。 委托客户:遵义市红色旅游集团 项目区位:北扼巴蜀,紧控川黔咽喉,沟通南北,贯穿东西的交通要冲,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规模:涉及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娄山关风景名胜区),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娄山关省级森林公园)和3个乡镇(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板桥镇,桐梓县娄山关镇),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 完成时间:2014年 核心资源:垄断性红色资源;娄山关风景名胜区;颐养型避暑气候;典型性田园乡村。 项目类型: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之一(建设发展规划) 规划成效:重塑了娄山关形象;项目进入投资开发起步阶段。

发展目标: 本项目涉及旅游发展、小城镇建设、产业融合,所以目标定位也从这四个方面展开。旅游层面: 国家5A旅游景区 国家级避暑疗养旅游区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产业层面: 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文化层面:

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 城镇建设层面: 旅游驱动型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总体定位: 依托娄山关红色旅游景区及现有乡村避暑品牌,以大项目为抓手,构建以红色旅游为基础,以乡村避暑为特色,以高品质休闲度假为核心的集避暑度假、康体养生、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西部知名的综合型避暑旅游目的地。 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的综合产业区。 形象口号: 漫道娄山关自在休闲地

核心思路 联动借势成就红色经典:将娄山关与遵义其它三大红色景点联动,共同塑造遵义精神,成就红色经典; 多元体验打造区域休闲胜地:配套度假产品,瞄准专项休闲市场形成休闲消费集聚区; 高端引领树立区域度假标杆:产业补给之需——乡村旅游初期以避暑旅游为导向,以中低档产品占领市场,配套相关服务产业导入。但过分依赖“凉爽”气候牌,产业的系统构建不强、缺乏配套及相关,辐射带动性较弱;后起借势之需——乡村避暑度假品牌已逐渐打响,产品档次先起大众,后指高端,需弥补中高端市场空白。针对遵义和重庆市场,大力发展旅游地产、旅游商贸,满足度假与商务会议等需求。

重庆文化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08年度重庆文化旅游市场 调查报告 2009年1月

SINOMONITOR INTERNATIONAL 目录 一、文化旅游界定与研究意义 (3) 二、重庆文化旅游资源供给研究 (4) (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供给充足 (4) (二)资源优势发挥不足,吸引度不够 (5) 三、重庆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研究 (7) (一)文化旅游消费环境特征 (7) (二)文化旅游线路消费特征 (8) (三)文化旅游商品消费特征 (10) 四、重庆文化旅游传播研究 (13) (一)来渝游客旅游信息来源渠道以互联网和外省市传统媒体为主,并随着游客旅游活动的深入而呈多样化趋势 (13) (二)根据游客旅游行为模式选择旅游信息传播途径 (14) 五、重庆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策略 (15) (一)产品策略 (15) (二)区域策略 (16) (三)传播策略 (18) (四)营销策略 (19) (五)服务策略 (19) (六)商品策略 (21)

SINOMONITOR INTERNATIONAL 文化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与热点。重庆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围绕重庆地区文化旅游资源、重庆文化旅游游客市场实地调查以及在线调查,分析重庆文化旅游市场资源状况以及游客市场状况与满意度评价,寻找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文化旅游界定与研究意义 文化旅游作为以文化为核心、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以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日益表现出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并逐渐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驱力。然而,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当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认识。本文站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的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故将文化旅游做如下定义: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体验、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家(地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都市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这些人文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虽然文化旅游是相对于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观光旅游而言的,但在现实中,二者往往存在于同一载体中,是不可分割的,秀丽景观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重庆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重庆文化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1997年重庆直辖后的第一届党代会和人代会即做出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重庆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重庆旅游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特别在进入“十一五”后,重庆旅游业增速更为迅猛。2008年1-11月全市旅游总收入中,旅游外汇收入4.23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9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18.6%和28.5%。旅游业正在成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 正是由于旅游业对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意义,如何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优化和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也成为了重庆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旅游市场是文化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即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联系。它包括文化旅游供给方(即旅游目的地与经营者)和旅游需求方(即游客),及文化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对重庆文化旅游供给

渭源县打造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区

渭源县打造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区 面对省、市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良好的政策叠加契机,渭源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攻艰克难,树立“大渭河、大文化、大旅游”理念,全面打响“华夏文明渭河源”战略品牌,拟斥资47.65亿元倾力建设华夏文明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集文化探源、生态度假、产业旅游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华夏文明渭河旅游线、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圈和渭河文明集中展示区”。渭河特色文化大县和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名片正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科学定位大胆决策 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巨大挑战,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科学定位,大胆决策,精心编制了《甘肃渭源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策划》及渭河源、首阳山、太白山三大品牌景区《启动区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省、市总体规划,今年紧锣密鼓制订了《华夏文明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项目谋划方案》。以培育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抓手,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重点,确立了“一带”、“四区”、“十大工程”的发展格局。 “一带”即丝绸之路渭河文化发展带;“四区”即以渭水探源为主题的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区、以渭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创新区、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边塞文化保护区、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民俗风情体验区;“十大工程”即文物保护工程、大遗址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红色文化弘扬工程、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工程、文化产业园

区打造工程、节庆赛事会展工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项目谋划稳步推进 根据项目谋划,将择机逐步实施灞陵桥、王韶堡遗址保护开发,夷齐古冢建设、战国秦长城遗址保护开发,莲峰坡儿红军烈士陵园,渭河文化研究和典籍整理出版、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和影视基地,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区、首阳山旅游区、太白山景区、黄土风情旅游区、藏羌风情旅游区建设等66个项目,投资估算47.65亿元。这是自建国以来,该县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规划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项目库。项目已列入全市10亿元以上战略性文化产业项目库,正在冲刺省级项目库。 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实施。该县加快建设估算投资10.608亿元的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其中,渭河源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景区车行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景区生态大门主体及假山骨架网焊接造型、大禹殿部分工程;完成一线天摩崖石刻、景区游步道主体工程等。渭河源旅游区新农村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66 户C户户型房屋地基的换填,56户C 户型房屋主体墙和地基正在建设。生态绿化项目已完成面山绿化1500亩,栽植杏树苗木25.2万株;完成景区退耕还林150亩,栽植各类苗木8351株。 加快建设以估算投资3.711亿元的首阳山旅游区建设项目。已完成生态停车场全部工程的80%,林下休闲区的仿木栈道、休憩廊亭、景观桥主体及装饰;完成采薇亭、凌空亭、问道亭、望仙亭全部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开发可行性研究讲解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开发可行性研究 [论文关键词]鄱阳湖区; 旅游开发; 区位分析; 生态经济 [论文内容提要]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在江西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分析了环鄱阳湖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地缘优势? 交通优势? 政策优势, 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规划? 区域协调开发以及旅游专业人才短缺等方面的不足? 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以及旅游线路和区域的相对完整性, 提出了建立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的空间战略构想, 并就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的开发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所谓生态旅游业, 就是要遵循生态经济规律, 把实现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与永久保护自然景观? 改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1]?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 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在生态经济区内发展生态旅游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一? 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圈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1. 资源优势? 鄱阳湖区自然环境优越, 气候条件适宜, 人文历史悠久, 有着丰富多彩? 得天独厚的自然? 人文旅游资源[4]?自然旅游资源有庐山风景名胜区? 青山风景区? 柘林湖风景区? 云居山风景区? 梅岭风景区? 梦山风景区? 溪霞风景区? 琵琶洲风景区? 莲花山风景区? 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等, 部分景区已成为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文化底蕴厚重的庐山? 有号称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 有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一处采铜冶铜遗址——铜岭殷商矿冶遗址? 孙虑城遗址? 陶渊明故居? 黄庭坚故居? 白鹿洞书院? 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的真如寺? 明朝魏源墓塔? 紫阳堤? 老爷庙?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腾王阁? “八大山人”纪念馆? 西山万寿宫? 绳金塔? 佑民寺? 九江的寻阳楼? 余干的宋代石刻? 鄱阳的荐福寺和芝山寺? 彭泽的龙宫洞? 七子坟? 将军墓? 红军后方医院等,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中星光璀璨? 这些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是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得天独厚资源优势?

承德热河生态文化旅游新区基本情况(5.13)

承德热河生态文化旅游新区 一、总体情况 承德热河生态文化旅游新区在距首都北京200公里的皇家避暑胜地承德北部山区隆化县境内,是清代的皇家御道今日出京第一黄金旅游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与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金山岭长城、木兰围场、京北第一草原构成了承德旅游“四菜一汤”的旅游新格局。 承德热河文化旅游新区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北省交界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系,拥有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被专家誉为:京畿绿色之肺、塞外绿洲氧吧;这里山灵水秀,四季如画,是水的源头、云的乐园、花的故乡、鸟的天堂,是承德市母亲河—武烈河的发祥地;这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曾是清代皇家猎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代著名“陷泉大战”的古战场,是蒙古喀喇沁王进京朝圣的必经之路,浴佛泉、敖包山、将军石、黑熊谷等美丽传说代代流传;这里天然温泉遍布,是清代皇家的御用温泉,出水温度高达97°,富含42中矿物质,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这里生态良好,自然环境优美而独特,蓝天、白云、绿树、骄阳、碧水、温泉,纤尘不染的空气,成就了这里距北京最近最美的地方;在大北京都市圈战略的构筑下,在京承高速、大广高速、张承高速及京承高铁的开通的大背景下,以北京-承德-张家口构筑的京北旅游生态圈蔚然形成。 承德热河生态文化旅游新区凸显京津冀都市圈生态屏障、旅游休闲城市的产业定位,对接北京1小时旅游圈,承载京津冀超1亿的人口红利,依托稀缺的原生态环境、承载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接京津冀都市圈、大北京出游黄金游线、承德旅游圈三位一体的区位优势,以生态立区、文化兴区、产业强区的发展理念,抓住承德市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致力于打造京津冀都市圈旅游文化新区的典范、旅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