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

核报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试题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试题 IEMD/M014-11 姓名:单位分数 题别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计算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组织的哪一级领导应确保按照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A )A.最高管理者B.环境管理者代表C.质量部门负责人 2、组织应对哪些人进行相应的环境方面的培训( B ) A.全体员工B.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人C.检验人员 3、内审报告应由谁来编制?( B ) A.审核员B.审核组长C.审核组长和受审方人员 4、监测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应何时进行?( C ) A.定期进行B.使用前C.定期或使用前 5、组织为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制定几个方案?( C ) A.一个方案B.多个方案C.一个或多个方案 6、组织所制定的环境目标的适用范围是( C ) A.整个组织B.组织的局部C.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7、相关方是指哪些团体或个人?( D ) A.组织附近的居民和单位B.关注组织的环境行为的团体和个人 C.受组织的环境行为影响的团体和个人D.B和C 8.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第三方认证审核的依据标准是( B ) A.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B.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C.A+B 9、环境管理评审进行的时机应为( A ) A.按组织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B.可随时进行 10、环境体系管理评审由谁来主持进行( B )

A.环境管理者代表B.最高管理者C.总工程师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环境方针不必为公众所获取(×) 2、环境管理方案要明确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3、通过培训要使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的人员都能意识到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 果(√) 4、组织不应以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有关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信息(×) 5、内审主要判定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6、制定的手册也可由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 7、组织应确保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8、环境方针应包含组织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9、ISO14001标准不适用于组织向外展示符合性(×) 10、纠正措施用于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什么? 答:(1)对照EMS审核准则,确定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情况; (2)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实施与保持; (3)确定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中可予改进的领域; (4)对一个有意与之建立合同关系的组织(如一个可能成为供方的组织或合资经营伙伴)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2、何种情况属于重大不符合? 答:(1)直接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2)严重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3)体系系统性失效或某项工作没有很好实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4)没有判断或分析重大环境因素; (5)没有对重大环境因素作出适当对策。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 本人于今年五月十五日参加了由中国国际标准信息管理研究院举办的环境管理体系(EMS)内审员的培训。课程由具有多年培训经验的白昱老师授课,通过培训系统的学习并掌握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知识、环境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内部审核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特点有体系实施的核心是持续改进、重点是污染预防、准绳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关键是过程控制、起点是领导者的承诺和重视、方法是程序化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管理评审五大功能块组成,共17个要素,其中有关承诺的要素有4.2 方针及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环境因素的主线是4.3.1 环境因素、4.3.3 目标、指标和、4.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4.5.1 监测和测量、4.5.2 合规性评价,整个环境因素主线包含了PDCA循环模式,还有涉及支持及保障、体系完善机制的环境因素。经白昱老师对标准一字一句的讲解和举例,使自己对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具体,白昱老师还强调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注意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九种情况和一个过程,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要求,不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知识部分以GB/T19011—xx/ISO19011:20**《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为依据,标准不仅适用于实施审核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内部或外部审核,原则上也适用于

其他领域的审核。第一章节包含与审核有关的术语和有关原则、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后面的章节具体讲述审核活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审核的启动活动包括指定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确定审核的可行性,选择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文件评审实施指评审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记录,并确定文件对审核准则的适宜性和充分性;现场审核 准备需要在现场审核之前编制审核计划,审核组人员进行工作分配,准备审核工件;现场审核的实施首先举行首次会议,首次会议标志现场审核活动正式开始,现场审核使用抽样检查的方法,收集并验证与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有关的信息,获得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形成审核发现,对其进行评审形成审核结论,最后举行末次会议,标志现场审核结束。编制审核报告,当审核计划中的所有活动完成,并分发了经过批准的审核报告时,审核结束。 通过本次培训掌握了内部审核的操作方法以及内审员正确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考试获得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为以后更好的为公司服务打下基础。最后感谢公司给我提供这次培训的机会,我会更加认真努力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内容仅供参考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班参考试卷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班参考试卷 年月日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并把它的标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分,共 分) 1.废水处理监测记录没有规定保存期限,违反ISO 14001中的()条规定。 a) b) c) d) 空压机房开动时声音太响,工厂周边居民一直抱怨,对此厂方没有反应,违反ISO 14001中()条规定。 a) b) c) d) 当废气排放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时应()。 a)停止生产b)当场处置 c)报告或通知d)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4.第一方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内部改进 b)符合标准要求 c)符合文件规定 d)为了认证注册

5.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险最大的是()。 a)废纸 b)废玻璃 c)废铁 d)废电池 6.受审核方建设项目是否能正式生产的环保依据是() a)环境监测站的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b)受审核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c)环保局对竣工验收的批复 d)环保专家的验收意见 7.以下哪种情况可构成不合格项() a)宾馆餐厅没有处理泔水的作业指导书 b)两位管理者之间提供不出内部交流的记录 c)生产现场某过程没有该过程的安全规程 d)两位管理者之间没有按照规定作内部信息交流的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及以上是正确的,将 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写在提后括号内) 1.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够买() a)大包装的商品b)小包装的商品 c)一次性用品d)附带广告宣传材料的商品

2.文件控制包括() a)管理性文件b)环境法规、标准 c)文件复制d)计算机存储文件 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核心准则包括() a)独立性b)有效性c)客观性d)系统方法 4.审核证据可以是() a)分析的结果b)存在的客观事实 c)被访问人员的陈述d)现有的文件 5.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本步骤(按顺序排列)是()a)审核实施b)审核策划c)跟踪审核d)审核报告 6.审核用工作文件主要包括() a)检查表b)不合格项报告 c)现场审核记录d)审核准则 7.可以作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证据的是() a)审核员看见污水站的操作工人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添加铝碱 b)操作工人告诉审核员,机加工车间噪声太大,很多工人的听力都下降了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2016年内部审核报告 一、内部审核的时间:2016年10月18~19日。 二、受审核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行政人事部、质量部、市场营销部、技术部、 开发部、设备工程部、采购部、生产部、仓库。 三、内部审核组成员名单: 组长:XX 第一组:XXX、XXX、XXX、XXX 第二组:XXX、XXX、XXX、XXX 第三组:XXX、XXX、XXX、XXX 四、内部审核目的 1.检查和评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要求,是否符合ISO 9001:2008标准的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验证对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2.检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是否在各部门有效展开并得到实施; 3.通过审核进一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 4.检查如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满意和与顾客沟通过程,增强满足顾客要求意识。 五、审核范围 XX公司XXX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涉及到的有关的部门和相关岗位。 六、审核依据 1.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2.公司所策划和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技术规范以及相关规定和准则; 3.公司提供产品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4.必要时的相关产品销售合同和质量计划。 七、审核方式 1、与最高管理层人员座谈贯彻实施标准的“领导作用”情况 2、听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自己职责权限情况以及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体系运行状况; 3、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安排,由审核小组分别到应所审的职能部门对其应实施标准的章节条款。对实施状态收集审核发现,审核应用抽样方法进行; 4、对各部门工作现场和生产岗位作业现场的环境适宜性,设备设施管理等状况进行检查。 八、内审首、末次会议参加人员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内审员考试试卷 ★ 1.下面所列词组中与“审核方-受审核方”具有相同规律的是() (A)校长-教师(B)检测机构-企业 (C)经理-营业员(D)公务员-改革 ★2、同体废物处置的“三化"原则是指()。 (A)减量化、资源化、缩小化(B)减量化、生活化、无害化 (C)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D)定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组织与外部相关方交流的信息不包括() (A)有关组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 (B)组织的环境方针 (C)组织的应急联络计划 (D)组织的员工劳保用品领用规定 4、对于工业噪声的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隔声降噪 (A)消声降噪 (A)减震降噪 (A)以上三种均可 5、GB/T24001-2004标准4.5.1要求,程序中应规定形成文件的有()(A)污染物监测结果、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 (B)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 (C)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 (D)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符合情况的结果 6、文件是信息及具承载媒休,其中承载媒体可以是()。 (A)照片或标准样品

(B)汁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 (C)纸张 (D)以上全是 7、下列答案中最符合GB/T24001-2004标淮4.3.2要求的表述是(). (A)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 (B)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遒守的要求 (C)识别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D)识别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8、下列哪-项是预防措施()。 (A)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B)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C)消除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含所采取的措施 (D)消除不符合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9、按照GB/T24001-2004标准4.2条款的要求环境方针应传达到()。 (A)组织内的所有员工 (B)所有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C)所有为组织工作的人员 (D)(B) + (C) 10、GB/T24001-2004标准4.5.1要求对()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 (A)污染物的关键特性 (B)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 (C)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 (D)对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 11、以下不属于污染预防的是()。 (A)材料替代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生活垃圾外运 (D)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 12、组织未定期评价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这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哪一条款的要求?() (A) 4.5.1 (B) 4.3.2

2014年环境管理体系专项内部审核报告

2014年环境管理体系专项内部审核报告

按照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专项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公司专业管理部门于7月16日至24日,组织对股份公司管理部门及分、子公司进行了环境管理体系的专项内部审核。 一、审核概况 (一)审核目的 摸清环境管理体系日常的运行控制和维护是否有效、适宜,查找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实施整改,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审核依据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控股公司及股份公司现行相关文件; 安宁公司、红钢公司、玉钢公司现行有效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三)审核范围 科技创新部、节能减排中心、装备技改部、人力资源部、股份办公室、生产物流中心、技术中心、国贸公司、质量计量检测中心、安宁公司、红钢公司、玉钢公司 (四)审核组成员 组长:杨玲(A-科技创新部) 副组长:廖巨华 组员:贺如国高鸿彭昆宁王贤杨玲(B-节能减排中心) 符世贤王洪强庾郁帆詹道平赵云关云莲杜磊廖雪梅陈吕昌朱延平魏瑛刘云龙陈建兰严建云张应雄秦天瑞匡挚林钱英刘永民赵峰李刚潘劲松陈云龙张仕敏闫莉马杰张庆

审核采取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询问有关人员、现场观察和验证的方式进行。整个审核活动,得到了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保证了审核任务的完成。 通过审核,达到了“查找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实施整改,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各层次的关系,促进体系的健全完善,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的目的。 二、审核结论综述 审核组认为,各单位围绕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生产经营所开展的工作是有实效的,体系的运行是符合标准、法规和公司相关文件要求的,并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改进,有效性得到保持。同时,审核中也发现了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此次审核由公司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各分、子公司结合管理体系年度内审工作的需要,编制各自的内审计划并组织同步实施。因此,不符合项由各分、子公司开具,公司专项审核存在的问题由审核组以情况汇总通报的形式反馈给各分、子公司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一)总体评价 环境管理各项工作在受控状态下有序开展,体系保持了符合性、有效性。表现为: 1.管理体系保持了完整性。虽然一些活动、过程采用了功能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但体系保持了覆盖策划的产品范围、活动、过程及与生产有关的活动场所和部门。 2.文件总体满足体系运行控制要求。各单位、部门总体上能按策划的安排,编制相应的文件,并得到不断的更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3.绝大多数单位对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识别,并进行动态更新。 4.管理体系运行过程没有受部分单位、人员变动调整大的影响,基本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教程.doc

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教程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ISO14000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ISO1400标准条款介紹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 环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 《辞源》中对环境的解释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概念是: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的定义: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察环境的几个方面 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环境: 三、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而使环境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的变化。 环境问题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自然原因又叫第一(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 害的因素;如:火山、海啸、地震、台风、水旱灾害、流行病等; 2.人为原因又叫第二(次生)环境问题,或叫“公害”,就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的 发展带来的污染等。 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次生)环境问题,即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四、全球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这些重大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食物、能源等基本条件。现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进入80年代以来一系列资料表明,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增加,并以二氧化碳(C02)为主。据预测,到下世纪,全球温度将上升2-5度,海平面将上升65cm 左右,直接威胁沿海地区和城市。全球变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对生态系统,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 物种的变化,植物带的推移,自然资源的变化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存在于地球上空 25-40公里大气平流层中,是地球的保护层,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1958年人们发现高空臭氧层有减少趋势。1985年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至今,北极也观测到同样现象。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出现季节性臭氧大幅度降低现象。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0%,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将增加20%,人类的眼病和皮肤癌患者将增加,植物 受到危害,农林牧业将减产,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包括食用鱼类,都会受到影响。部分化合物质在高空紫外线的作用下能与臭氧反应,减少臭氧。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氧化亚氮、四氯化氮、甲烷和氯烷烃(CFCS)。我国于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 CFCS类物质的计划。 3.酸雨 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露、霜、雾、雹、雪等。大气中大部分硫和氮的化合物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SO2和NOX排放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的危害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教程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教程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ISO14000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ISO1400标准条款介紹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 环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 《辞源》中对环境的解释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概念是: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的定义: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考察环境的几个方面 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环境: 三、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而使环境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的变化。 环境问题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自然原因又叫第一(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如:火山、海啸、地震、台风、水旱灾害、流行病等; 2.人为原因又叫第二(次生)环境问题,或叫“公害”,就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污染等。 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次生)环境问题,即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四、全球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这些重大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食物、能源等基本条件。现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进入80年代以来一系列资料表明,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并以二氧化碳(CO2)为主。据预测,到下世纪,全球温度将上升2-5度,海平面将上升65cm 左右,直接威胁沿海地区和城市。全球变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对生态系统,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物种的变化,植物带的推移,自然资源的变化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2.臭氧层破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 易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 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 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 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 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 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 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 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 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 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2016年部审核报告 一、部审核的时间:2016年10月18~19日。 二、受审核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行政人事部、质量部、市场营销部、技术部、 开发部、设备工程部、采购部、生产部、仓库。 三、部审核组成员: 组长:XX 第一组:XXX、XXX、XXX、XXX 第二组:XXX、XXX、XXX、XXX 第三组:XXX、XXX、XXX、XXX 四、部审核目的 1.检查和评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要求,是否符合ISO 9001:2008标准的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验证对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2.检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是否在各部门有效展开并得到实施; 3.通过审核进一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 4.检查如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满意和与顾客沟通过程,增强满足顾客要求意识。 五、审核围 XX公司XXX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涉及到的有关的部门和相关岗位。 六、审核依据 1.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2.公司所策划和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技术规以及相关规定和准则; 3.公司提供产品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4.必要时的相关产品销售合同和质量计划。 七、审核方式 1、与最高管理层人员座谈贯彻实施标准的“领导作用”情况 2、听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自己职责权限情况以及本部门职责围的体系运行状况; 3、根据“质量管理体系部审核计划”的安排,由审核小组分别到应所审的职能部门对其应实施标准的章节条款。对实施状态收集审核发现,审核应用抽样方法进行; 4、对各部门工作现场和生产岗位作业现场的环境适宜性,设备设施管理等状况进行检查。 八、审首、末次会议参加人员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大纲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12H) (主讲:上海蓝草咨询) 课程特色: 清晰易懂:课程中穿插行业案例辅助讲解,确保课程内容清晰明了; 实战训练:在课程的每一阶段均设有案例研究时间,供学员发挥,确保学员能够融会贯通; 逻辑思维:课程注重逻辑性,层层渐进; 教学互动:学员均可提出其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讲师将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剖析研究,确保技术真正实用易行 第一部份、ISO14001:2015标准培训 一、环境管理体系概要 1、新版标准的关键变化 2、推行新版标准的关键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作用 3、14001:2015关于文件化信息要求的探讨; 4、术语定义变化; 5、具体描述措词、要求变化 二、环境管理体系基础术语和基本要求 1、以“过程”取代“程序” 2、背景 3、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 4、成功因素 5、PDCA循环 6、标准内容 三、ISO14001:2015标准条款讲解 1、范围 2、参考标准 3、新增加的术语和定义 4、组织背景的理解和审核要点

5、领导职责的理解和审核要点 5.1领导的职责的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职责、作用和权限 6、策划的理解和审核要点 6.1识别与相关的风险 6.2环境目标和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 7、支持的理解和审核要点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8、运行的理解和审核要点 运行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的理解和审核要点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10、改进的理解和审核要点 10.1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持续改进 四、与质量标准的整合 1、标准如何有效整合 2、哪些文件可以共用 3、需要建立的体系文件有哪些

三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三体系内部审核报告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成建六司发[2008]号 关于印发《公司二○○八年第一次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的通知 各项目部、分公司、厂、站、机关各部室: 现将公司《二○○八年度第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二○○八年八月一日 主题词:管理体系审核报告通知 存档三份共印五十五份2008年度第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编号:2008-01 审核组长:刘永琴 审批人:

一、审核目的: 确定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要求,并持续有效实施。 二、审核覆盖的业务范围: Q: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 消防设施安装、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E/O:同上 管理体系覆盖的公司领导、各部门、项目部及分公司(见计划) 三、审核准则: 1)GB/T19001-2000 GB/T24001-2004 GB/T28001-2001 2)公司管理体系手册/程序B/0、A/0版 3)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四、审核日期: 2008年7月28日至2008年7月31日 五、审核组成员: 审核组组长:刘永琴 分组长:马蓉珍、李幼泉、徐思明、尹德成 审核组成员: 马蓉珍、李幼泉、张道琼、谭彬、徐思明黄元 曹鸿嘉、杨江萍、梁世勇、车汪速高照林 聘:周建国、罗世元、肖昌永、李立均、吴炜 六、审核情况:

1)接受审核的公司领导: 彭传科、曹鸿嘉、黄良、邱明珍、刘宏、冯家荣、陈晓红 张家泽。 接受审核的项目部负责人:周国成易红兵赖红春卢冬林陈东蔡明康李俊沈仲才陈洋明李崇金、唐军、胡伟任德孝刘永琴徐思明、李幼泉、尹德成、吴炜、谭彬、梁世勇、陈光友、胡勇张沛明、叶文贵、王继兴、沈洪涛、朱毅、葛蕾均、唐坪生等。 本次审核得到了公司领导、各部室、基层单位和项目部领导及全体职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审核氛围,使审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如期完成了审核任务。 2)审核组于2008年7月28日~7月31日对四项目天空城、五项目万基金蓝湾.六项目及九项目红枫林..七项目及十一项目新里.派克、八项目海珀.香庭.十七项目商混站.安分司(消防、机电安装)劳务分公司、机分司、租赁站、试验室、工程部、技术部、政工部.经理办经营预算部、工会/员工代表及公司领导进行了审核。审核组采取抽样的方法与受审核人员进行了交谈,查阅了有关运行记录,在现场观察了有关资源配备及运行情况,实测了工程实物质量;重点加强了临时场所和固定场所环境及硬件设施,起重设备,脚手架、临时用电、硬件的检查,对分包方管理且涉及公司安全责任的记录检查;关注了现场职业卫生条件和女职工、未成年工保护的相关法规执行,新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及时贯彻;检查了扬尘治理措施及效果。跟踪验证了上次内外审不合格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及管理评审改进决定的实施。内外审开出的不合格均得到了较好地纠正;管理评审的改进决定基本完成,成效较好。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试题AB卷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试题A B卷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ISO14001:2015版标准内审员培训考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表相应位置,每题3分,共45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1、实现()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基础。 A.社会、经济和政治 B.发展、环境和社会 C.社会、发展和环境 D.环境、社会和经济 2、ISO14001:2015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A.环境状况 B.环境因素 C.环境污染 D.环境法律 3、ISO14001: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为环境管理体系所设立的()的要求。 A.预期结果 B.最终结果 C.环境目标 D.环境方针 4、下列关于ISO14001:2015标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B.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C.只要遵守了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D.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5、通过将环境管理(),最高管理者就可以有效应对其风险和机遇,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其已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A.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 B.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 C.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 D.以上都是 6、采纳ISO14001:2015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从事类似的活动,但具有不同的()的组织,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A.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B.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 C.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技术 D.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目标 7、下列关于PDCA.过程与标准框架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 B.环境管理体系输出的结果就是体系的有效性和环境绩效 C.第7章“支持”属于环境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D.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环境管理体系唯一的输入 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总结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总结 本人于今年五月十五日参加了由中国国际标准信息管理研究院举办的环境管理体系(EMS)内审员的培训。课程由具有多年培训经验的白昱老师授课,通过培训系统的学习并掌握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知识、环境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内部审核知识。 GB/T24001-2004/ISO14001:2004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与实施方针与目标。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建立实现所承诺的方针的目标和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绩效,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标准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总体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设计的。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特点有体系实施的核心是持续改进、重点是污染预防、准绳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关键是过程控制、起点是领导者的承诺和重视、方法是程序化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管理评审五大功能块组成,共17个要素,其中有关承诺的要素有4.2 方针及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环境因素的主线是4.3.1 环境因素、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4.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4.5.1 监测和测量、4.5.2 合规性评价,整个环境因素主线包含了PDCA循环模式,还有涉及支持及保障、体系完善机制的环境因素。经白昱老师对标准一字一句的讲解和举例,使自己对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具体,白昱老师还强调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注意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九种情况和一个过程,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要求,不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专业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专业知识 姓名:专业技术领域(编码):评价人: (为满足CNAS-CC121:201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对所有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水平要求,根据本人注册的每项环境管理体系专业技术领域,针对该技术领域的实际情况,阐述如下问题,以证实本人在该技术领域具备一定的能力水平。) 1、工艺流程 (该技术领域工艺流程。例:火力发电工艺流程图。) 2、环境术语 (该技术领域使用的与环境相关的专有名词、定义和概念。例: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污染物,污染物环境危害、污染物防治技术等专有名词、定义和概念。) 3、环境计量 (适用于该技术领域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对组织的环境输出进行量化的方法。例:实测法、系数推算法、投入产出法。) 4、环境因素及环境技术领域适用的环境监视和测量技术 (与该技术领域和环境因素相适宜的环境监视和测量技术以及分析方法,包括校准和仪器维护。例: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土壤污染监测的连续采样、周期采样、人工采样方法,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污染物监测项目、排放标准及其分析方法。能源监测的计量、计算、评价方法。) 5、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及其环境重要性的技术 (该技术领域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及其环境重要性的由来。例:通过工艺流程分析识别环境因素,包括向大气排放、向土地排放、向水体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固体废物、物理属性;根据污染危害判定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及其重要性;根据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评价重要环境因素。)

6、设计中的环境因素 (包括在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组织可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在内的该技术领域设计过程。例:在设计中从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循环材料、组件、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副产品、废品、污染物等相关输出;产品的包装、配送、使用;直至使用后的废物处置方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的考虑。) 7、环境绩效评价 (该技术领域环境绩效评价的策划,包括环境绩效参数的选择,判定组织的环境绩效是否达到了其管理者设定的目标和指标。例:对环境状况参数、管理绩效参数、运行绩效参数的选择;通过组织对绩效评价参数的数据收集、分析转化、信息评价及评价报告和交流的评价过程的策划和实施,判定其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组织对该技术领域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并评价了其与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例:与组织重要环境因素相适用的国家或国际、省部级、地方性的法律法规的条款或标准的标准值的识别、收集、评审,包括根据GB/T24001-2004标准附录A3.2要求,对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识别、收集;以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准绳,以环境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为事实所进行的合规性评价。) 9、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对该技术领域潜在的环境紧急情况的识别,及其针对向大气、水体和土地的事故排放或泄漏;事故排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所造成的特定影响采取相关响应措施的策划。评价组织进行的应急演练和紧急情况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的有效性。例:对潜在的环境紧急情况和事故的识别及确定;针对潜在的环境紧急情况和事故所进行的应急预案编制、培训、演练、评审;对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对不同类型固体、液体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排放或泄漏造成大气、水体、土地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的处置方法,不同类型环境紧急情况和事故处理程序的策划。) 10、运行控制 (运用与该技术领域重要环境因素相适宜的运行控制技术,包括利用合同方来实现目标和指标,并确保与组织的环境方针和对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例:与重要环境因素相适宜的污水、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笔试试卷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笔试试卷 一、选择题(将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规定处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工厂厂界噪声标准值应执行入校标准: A.白天:70分贝夜间:60分贝 B.白天65分贝夜间:55分贝 C 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 D.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 2.燃煤电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 B.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C. 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D.烟尘、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3.下列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水污染物有: A.砷 B.铁 C.氰 D.B+C 4.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收集并掌握的法律和其他要求不包括: A.适用于组织识别的环境因素的所有环境法规 B.我国签署的环境国际公约 B.有关组织的职业健康法规 D.组织所处行业的环境法规和要求 5.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 B.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C.对相关要尽可能地宣传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 D.必须对重要的相关方进行环境知识的培训. 6.工业废气排放量监测应与--------同步采样: A.排放速率 B.排放浓度 C.A+B D.SO2 7.活性污泥法属于: A.污水处理生化法 B.固废处理 C.湿式氯化 D.污水处理化学法 8.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内容的是: A.材料替代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生活垃圾外运 D.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 9.控制重大环境因素的途径是: A.目标和指标 B. 4.4.6运行控制 C. 4.4.7应急准备和相应 D.A+B+C 10.GB/T24001 idt ISO14001:2004标准中的文件控制条款要求组织做到: A.对于标准中要求文件化的内容全部文件化 B.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书面和电子形式存放的全部文件和记录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 C.处于管理方便的需要,在重点环境岗位上可不放置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该作业指导书放在部长处即可 D.建立一套控制和管理环境体系的工作程序,如文件的标识、分类、归档、保存、处置、更新等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考核试题

2015版ISO14001内审员培训试题 考试时间﹕2016年9月24日 部门﹕装配部姓名﹕黄青胜分数: 一﹑选择题。(1′×20 ) 1、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提升(B )。 A、体系绩效 B、环境绩效 C、公司形象 D、风险和机遇的应对 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体系要素不包括组织的(D )。 A、结构、角色和职责 B、绩效评价和改进 C、策划和运行 D、内部环境 3、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保持其合规情况的(A )和对其合规情况的理解。 A、知识 B、技能 C、办法 D、途径2 4、持续改进是指不断提升(C )的活动。 A、目标 B、要求 C、绩效 D 、规范 5、组织应确定其(D )的潜在紧急情况,包括那些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 A、边界内 B、可控的范围内 C、可影响的范围内 D、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 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要求,在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以下情景哪个属于组织应确定的紧急情况?(B ) A、生产设备机械伤害 B、潜在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C、顾客投诉服务 D、食物中毒 7、如果认证机构不能再第二阶段结束后(B )个月内验证对严重不符合实施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则应在推荐认证前再实施一次第二阶段。 A、1 B、3 C、6 D、9 8、以下哪项不属于温室气体?() A、CO B、N2O C、HFCs D、SF6 9、水污染中重金属、有毒有害易长期积累的有机物属于(D ) A、酸碱污染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悬浮物 D、持久性污染物 10、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共有的污染性质是(B )。 A、石油污染 B、放射性物质污染 C、热能污染 D、富营养化 11、工业三废是指(B )。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危 C、废水废气废渣 D、废料废渣废危 12、2016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D )。 A、践行绿色生活 B、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C、为生命呐喊 D、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13、以下哪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防治法》中固体废物的分类(D )。 A、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物和危险废物 B、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C、固定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 D、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固体废物 14、某企业平均一个月的排水量是270吨/每月,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是169mg/L,那一年下来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吨/年)约为:( C )。

2017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2017年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2017年3月至5月,审核员认真、细致、负责的对公司12个车间和14个部门,进行了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采取了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的方式,客观公正的收集审核证据,实事求是的填写审核记录。审核过程中发现各车间管理各有特色,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共享的经验,同时也查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1、目标完成情况 2017年1-6月份,焦炭合格率99.42%,煤焦油99.02%,硫酸铵99.87%,粗苯100%,液氨100%,甲醇100%。实现了工亡事故,重大生产(操作)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爆炸事故,重大厂内交通事故为零的目标,职业病发生率为零,重大环保污染事故为零等目标。 2、公司生产的关键过程控制 (1)原料控制 进厂原料、备品备件、化工辅料、劳保防护用品、消防器材、设备、基础设施、自动化、信息化等配备齐全,满足生产需要 (2)工艺指标控制 严格进行工艺检查和工艺查定,各指标平稳运行,MES系统监控,岗位记录真实,产品质量稳定。 (3)成品、半成品检验 6种产品严格按国标要求检验,不合格不出厂,中间产品实时监控,按照检验规定进行。 (4)环境监测绩效 污染源点在线监测,数据达标,环保设施完善,台账记录规范,指标在合格范围;对危险废物进行跟踪检查及时转移,制定《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和

《环保检查应急预案》,环保工作有序开展。 (4)安全监测绩效 进行安全培训、隐患排查、风险识别、应急演练、规范承包商管控、识别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等活动,安全再升一台阶。 二、内审查出问题 1、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从4月份开始安排,到6月份,各部门只是形成初稿,没有最终确定,各部门的重要危险源和公司级重要危险源清单也未汇总完成。 2、现场检查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