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摘要:文章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是东北亚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中国深化改革、

日韩摆脱低迷、俄罗斯开发远东、蒙古朝鲜融入现代化进程、东北亚整体应对区域外组织的竞争,都不得不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共赢。

Abstract: The article that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northeast Asia is the only wa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deepening reform, Japan and South Korea out of the doldrum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Mongolia, and North Korea into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Northeast Asia, the overall response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outside competition, had to participate i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次区域合作中日韩制度合作

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既顺应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已经参加的多层次的,区域,次区域和跨区域的经济合作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整个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中国如何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出构想。

一、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

经济层面上看,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既有主观上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的作用,也有客观上不得不被动接受的因素。

首先,贸易自由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无论是通过多边、区域,还是通过双边的形式,路径虽然不同,但都能达到自由化的目的。其次,必须要适应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多边自由化难以顺利推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双边自由贸易区或者区域一体化的建设。FTA带有合法的歧视性,如果其他国家之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他们之间的优惠关税相当于对没享受FTA优惠关税税率的国家提高了进入门槛。

第三,双边和区域的方式更容易达成共识。目前多边自由化谈判由于涉及的成员众多、利益不一,很容易因一个议题导致整个进程受阻;而双边和区域FTA由于参与成员少,很容易就共同感兴趣的市场准入、降税步骤等问题达成共识,谈判也相对容易,进而能较快分享自由化所带来的益处。这是其有利的一面。

第四,双边和区域的方式将有助于贸易争端的较好解决。我国一直致力于改善外贸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仍未有根本改变;随着我国外贸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在海外市场受到的贸易指责和贸易争端也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利用我国越来越开放的巨大市场,以在FTA框架内对合作双方都更能接受的贸易争端解决方式,将这些可能的贸易争端不断消减,也符合我国的自身利益。

政治层面上看,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符合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

首先,有助于与美国的区域一体化政策抗衡。美国目前正在积极与众多发展中国家谈判FTA和类似协议,这些优惠进入美国市场的协议一方面使这些国家对美国的依赖更强,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我国继续发展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美国会利用一些隐性条件按照其价值观来要求这些发展中国家做出一些政治上的承诺。我国一向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正义事业上也给了我国很大的支持。将优惠的关税和市场准入条件提供给这些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将促进这些国家与我国的共同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起到与美国的区域合作政策竞争的效果。

其次,有助于保持对台斗争的有效性。台湾当局为了进一步拓展其所谓的国际空间,运用“银弹外交”等手段拉拢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情况下,我国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巨大的市场进入机会,将有效遏制台湾当局的政治企图。

再次,有助于实现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权。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是个后来者,但凭借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注定我国需要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中起到主导作用。虽然我国政府并没有表示出主导区域经济合作的意向,但这是必然。目前建设的自由贸易区一方面是我国自身能力建设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建设的自由贸易区越多,也就会有更多的国家有兴趣与我国建立FTA,因为谁都不愿失去巨大的中国市场。由此,我国也将会在谈判中越来越处于优势地位,也会有更大的主动性。

最后,有助于我国更多参与并主导国际机制。目前的国际机制大多由发达国家制定并主导。如果能够通过FTA的建设,将我国与众多国家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有利于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在未来的国际舞台能更多体现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不但有助于我国更多参与并主导国际机制,对我国的和平崛起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起步比较晚,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目前的合作水平和取得的实际成果还难以令人满意。现在所谓的东北亚经济合作,既没有东北亚六国共同组成的正式的官方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没有东北亚六国官方共同签署的正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文件。事实上,现在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基本上属于东北亚有关国家的双边经济合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不可能形成东北亚六国经济共同体,因为在事实上,东北亚有关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策略的着重点,并不是要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而是要选择更加符合它们自身利益要求的其它国际经济合作形式。

东北亚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在早期主要是以双边为主,到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后,才开始出现多层次的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以1991年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始实施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计划为标志,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真正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当前,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已经初具规模,各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加大。东北亚国家虽然不像东南亚国家那样一体化的程度较高,但近年来通过多方努力,东北亚一体化还是取得了较大进展,一体化的雏形逐渐显现双边合作的基础已基本形成。(目前,除了朝韩,朝日关系未实现正常化外,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总体上还是向前发展的。东北亚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并且不断向前发展,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国地方政府以及民间交流进展迅速,东北亚各国的地方政府,由于地理环境相互联接和接

近,经济利益相互关联,有着相近的文化,在国家间关系改善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了地方间的次区域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各国民间的社团,协会也有着广泛的联系,更加推动了区域合作的进程,区域内各国的多边交流不断展开。中国经济改革的确需要进一步深,中国也需要在全球一体化中谋求自身的发展,甚至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改革的第二次推动力。而且,随着日韩经济的不景气,他们也需要和区域内国家的合作。俄国,蒙古和朝鲜也已逐步认识到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时机已逐步成熟起来。

三、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

由于东北亚地区形势的复杂性,这一地区在加快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和困难。总的看来,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关系发展滞后。这可能成为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的最大障碍。在一定意义上说,东北亚乃是世界大国政治安全观、不同经济体制、对立意识形态激烈较量的缩影,有的国家尚未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使全面的区域内合作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难以顺畅发展。国家相互间的信任不够,如日本与中国、日本与俄罗斯之间都存在信任不够的问题,区域经济合作缺乏稳固基础。

(2)东北亚区域内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特别是朝鲜与日本、韩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就是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与日本的经济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现象表现在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虽有互补性,但合作的基础很弱,各国利益取向很不相同,找不到共同的合作的切入点。

(3)参与合作的主体与载体的不一致性。世界上区域经济组织或经济集团一般都是由整个国家参与组成,每个主权国家既是主体又是载体。而东北亚却存在经济合作主体与载体“两张皮”现象:其经济合作主体是该地区六个主权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或协定,只能在各主权国家政府的参与和认可下才能生效运作,而其合作的载体却并非如此,有的是整个国家,如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有的只是国家的部分地区,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中国的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等。中国的内陆地区尤其是大西南地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很难直接参与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因此,区域经济合作无论是在组织规模上还是在合作程度上都会受到影响。中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以及俄罗斯东部地区虽是两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载体,但同时也是各自国家统一经济空间的组成部分,在参与合作时首先必须服从各自国家的整体政治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自身地方性需求和发展目标。某些时候,两者会产生矛盾,从而影响区域合作的进程。

(4)东北亚是大国利益特别集中的地区。原苏联曾经是世界级大国之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不失为世界上军事和能源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的政治大国、人口大国,并正朝着经济大国努力;日本则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正力图成为政治大国。此外,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把东北亚视为其重要的战略利益地区,它在日、韩拥有军事基地,

在该地区拥有庞大的商品、资本市场。中、美、日、俄四国关系因各自国家利益,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其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制约和影响着东北亚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8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四大国关系的缓和为该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大国关系的复杂性将继续影响该地区经济合作的全面发展。四大国之间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变化,以及它们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战略将影响该地区经济合作的稳定性。

(5)东北亚区域外的国家-美国对东北亚地区影响很大。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政治、经济强国,虽然在地理范围上属于美洲国家,但对于东北亚地区及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已经完全超出地理范畴,成为世界性的国家。而美国在这一地区有其自己的战略,通过与日本和韩国的结盟达到控制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因此,美国的东北亚战略将严重的阻碍这一地区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为了适应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开始了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仅先后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10+3”、上海合作组织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等以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广义的区域经济合作,还加入了《曼谷协定》,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签署了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中国-巴基斯坦优惠贸易安排》。这些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但从总体水平上看,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差距。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因此,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东北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将有力地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目前,我国对东北亚各国出口占总出口17.34%,从东北亚成员吸收的外资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如果我国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投资规模都将有一个较快的增长,同时又可以避免对美欧等传统市场的过度依赖,促进市场多元化,分散市场风险。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还可以加强我国与相关国家在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弥补我国油气、铁矿、有色金属、木材等重要资源的不足,并可以有效地吸引日韩等国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二,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利扩大我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加这一地区发言权。东北亚地区虽然只包括六个国家,但在这里凝集了几乎所有的大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国在参与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如果能够占有主导或绝对影响的地位,这将大大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地位,扩大其影响。

第三,是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需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摆脱大国的压制和其他区域集团的牵制,更好地平衡我与其他大国的利益关系,扩大回旋的余地;有利于发展和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与民族和睦;同时,有利于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所在的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三大板块之一,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将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增强我与美、欧抗衡的实力,有力地维护我国的长远战略利益。

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应该立足于亚洲,积极促进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从而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三足鼎立的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东北亚作为东亚的一部分,应该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

五、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构想

针对现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状况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相结合。中

国的东北地区是我国处于东北亚的主要地区,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主要力量。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能达到的程度。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力图把东北地区培养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使国内区域经济得到统筹、协调发展。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各国的合作。东北亚地区的国家中,俄罗斯和蒙古,包括朝鲜,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石油等都是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拥有技术和资本上的优势,加强与他们的合作,有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我国则在劳动力资源上具有优势。可见,东北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合作的空间很大。所以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促进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也将加快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战略,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以次区域开发合作促进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东北亚地区为一

个整体区域合作一时难以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应该更加重视次区域的开发与合作。但是我国沿边省份与接壤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一直以来比较简单,层次还不高,规模也不大,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发展。经过多年的研究,东北亚地区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有关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的构想,例如,二连浩特与蒙古的扎蒙乌德建立国际经济合作区,绥汾河、同江等地可以考虑与海参崴建立合作区,“图们江三角经济圈”,“环黄渤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环东亚地中海自由贸易区”等。这些次区域合作方案都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上述几种次区域经济合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方案所包括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与自然环境存在悬殊差距,因此合作的重点领域合作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例如,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应该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合作为重点,加快工业园区的合作开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为东北亚地区的对外经济联系开辟便捷、高效的通道。“环黄渤海经济圈”所涉及的地区,基本上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区的次区域合作应该以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为主要内容,加快相互间在通关、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产业的国家转移,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则为我国沿边省份的开放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我国应该在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进一步促进沿边省份的开放,在有条件的地方考虑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

第三、加强东北亚核心---中日韩具体领域的合作,最终达到全面的合作。加强中日韩区域内国家间的制度合作,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中日

韩三国政府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已由消极转为积极,各个层次和领域的对话机制正在建立。从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实力和关联可以看出,现在中日韩建立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制度框架,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条件。

设想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超国家层次的制度建设,以制度化方式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规则,促进经济贸易自由化,扩大开放和鼓励投资,处理贸易冲突和争端解决机制,这对中日韩都是有益的。它可节约中日韩之间经济贸易和投资的交易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减少贸易摩擦,有效配置区域内的经济资源。与以往依靠自发性的市场驱动模式相比,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会极大地刺激本地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虽有利于三国经济合作并进而促进东北亚经济联合的发展,但由于三国经济社会体制和发展阶段不同,再加上历史问题的影响,迅速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并不容易。因此中日韩三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长远着眼,积极探索,循序渐进。

1.促进经济贸易自由化,扩大开放和鼓励投资。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重要环节是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确定5-10年关税削减和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时间表。大力推动贸易便利化,鼓励无纸化交易和电子商务,并在这类新型贸易方式中率先清除贸易壁垒;鼓励三国政府采购和公共投资项目实行电子采购和公开招标。在电子商务方面,可以先考虑在中日韩三国间建设电子商务网络,尤其是尽快建成报关、物流、银行、保险以及货物运输的统一网络,这会大大促进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此外,三国应尽早规划区域投资协议,消除投资壁垒,促进区域内投资自由化;建立投资鼓励机制;削减与投资有关的贸易壁垒;签署区域投资保护协议,提高区域内对外商投资的保护水平。

2.进行区域内产业战略性整合,促进经济技术合作程度的提升。

中日韩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其中重化工业中的钢铁、汽车、化工、造船、石油化工、机械、煤炭等生产居世界前列。但中日韩区域经济中存在重化工业产品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和相互竞争激烈的问题。例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某些钢铁产品不仅在区域内市

场,而且在全球市场上也相互竞争,由此引发的价格战和反倾销案件时有发生。由重工

业通过跨境投资实现产业转移的困难比其他产业大。为了避免出现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可能需要在中、日、韩三国的大企业之间建立某种战略联盟,整合区域内的产品结构,扩大基于比较优势或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最近,韩国有关方面提出建设“东北亚钢铁共同体”,这是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即如何加强那些“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业部门”的合作,以收到既促进技术交流,又防止贸易摩擦的双重收获。

3.加强区域内技术合作,尤其是高技术领域的合作。

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同时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也主要来自科技进步和创新形成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全球高技术竞争中,中日韩区域内IT产品的制造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在高技术产业的研制和产业的孵化上,远落后于美国,中日韩不能满足于充当“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目前,中日韩是现有或正在形成的世界信息产品制造大国,区域内相关高科技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中日韩三国技术开发能力参差不齐,只有加强相互间的科技交流和人才交流,加快本区域的技术转移,才能提高中日韩区域在高技术领域的整体竞争实力。中日韩各国可以考虑设立一个风险基金,在高技术产业的研制和产业的孵化等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技术开发合作,成果共享。这对促进中日韩区域内绪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解决各中间产业结构雷同及一些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提供信息技术、金融支持。

为推进中日韩区域内产业整合,成立相关的合作机构提供信息技术和金融支持,包括由三国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构建内容广泛的投资数据库;建立东北亚投资合作基金或投资银行。在加强对区域内投资金融支持的同时促进区域间的金融合作,筹建亚洲货币基金;联合建立有效的处理金融危机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5.人力资源开发与科技的区域合作。

中日韩中日韩各方政府资助和鼓励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创新、知识产业等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建立教育、科研、信息情报、环境监测区域性因特网,为建立知识经济提供知识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源基础:在重大科研领域,如信息、生物技术、医疗卫生、新材料、新资源、环保技术等优先领域开展区域和国际合作。

6.交通、能源与环保合作。

中日韩三国相邻,横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铁路运输走廊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日本福冈一韩国釜山一中国大连、青岛的港口运输走廊将大大缩短三国区域内贸易航程。在能源领域,中日韩与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管道铺设将极大地缓解区域内能源瓶颈。由于三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19.3%,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1.9%,因此需要共同制定节能政策和环保政策,积极推动这一地区的能源与环保技术合作,并促使其产业化。

7.开放旅游业市场。

中日韩三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放旅游业市场,促进区域内旅游合作,将会进一步带动三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以经济合作为契机,加强政治合作,保持地区的相对稳定。东

北亚地区大国利益交错,也是大国争夺的热点,地区内部矛盾重重,总的说来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元素。所以,在我们在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为经济合作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越来越自信地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中去,去实现民族的复兴,而在这一点上,必须拥有相当的大国视野。我国在积极和东盟构造自由贸易区,这一面,中国面对的是全球最复杂的区域合作,其难度不是东盟模式或者欧盟模式可以解决的,必须经过坚持不懈的摸索。东北亚是我国与更大的区域外组织进行合作最好的练兵处,更是我国腾飞的基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最难解决的是如何处理与日本的关系。当然,有关原则的必须坚持,但是我们要抛弃受害者心理,表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宽容与胸襟。

参考文献:1、张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一中日韩三国贸易和投资关系》,(国际贸易)(京)2003年第1期。

2、[日l牛岛俊一郎:《受益三国》,《国际贸易》(京)2003年第1期。

3、张国宝.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强东北亚区域交流与合作

[Z/OL]https://www.doczj.com/doc/c37450607.html,, 2004-10-12·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将长株潭地区的特色照片制成一段段视频,在课前播放给同学们看

虽然长株潭三市存在着发展差异,但三市的发展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节课我们就来梳理长株潭三市的发展联系。 在学习这节课前,借助课件先来具体了解三个城市。 一:预习检测 1.城市群概况: 1.读图,说一说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读图,说一说长沙、株洲、潭三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和 交通联系。 2. 三市的发展差异 分别得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各自特色。 3.长株潭的一体化建设 任务一:阅读教材66页第一段文字,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是什么? 2.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一体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任务二:阅读教材66页活动文字,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将长株潭城市群建成一个高效能和生态的城市群,你认为上述举措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二:合作探究 1.长株潭为什么要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组内讨论得出答案) 三:拓展研究

应用文-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摘要】:进入新世纪纪 全球化进程放慢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则呈现出迅速 的态势。本文对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革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思考 一、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水平较低的原因 我国参与了各种不同性质的区域和次区域合作 ,这是中国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必然战略选择。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参与的程度还较低,主要表现:我国参与的区域组织都是松散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例如,《曼谷协定》尽管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安排的区域贸易组织,但由于成员国经济实力和 方面影响有限,以及各国协调不够,《曼谷协定》的发展较慢,没有建立定期审议机制,缺乏向纵深发展的动力。“10+3”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参与的具有一定机制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最重要的两个。就目前而言,“10+3”还仅仅是一个区域经济论坛,还算不上真正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目前还主要在战略层次展开,还没有建立实质性的区域联盟。 我国目前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较低,其原因分析如下: 1.东亚地区很多国家都曾是殖民地独立后与原来的宗主国 密切,与本地区的其他国家联系较少。另外,东亚许多国家之间大多存在历史积怨,至今仍然缺乏真正的信任。特别是东亚国家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之害,但日本至今仍然不真正反省和道歉,并有意修改战后的“和平宪法”,在军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种情况下,东亚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难度可想而知,这同时加大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东亚国家的国内市场大多比较封闭,特别是区内最大的经济体――日本的国内市场远没有美国和欧盟开放。东亚地区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发展不均衡。近十年,虽然东亚地区以经济的持续调整增长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东亚地区整体实力与欧美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东亚地区除作为唯一发达国家的日本及少数新兴工业外,大多数国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东亚发展中国家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主力军,但在未来的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我国与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趋同,互补性差,都需要大量的外资,还将导致我国与东亚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方面竞争将日趋激烈,阻碍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实质性进展,加大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 2.东亚地区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比较世界其他地区,东亚地区虽相对和平、稳定,但仍存在一些潜在 问题。这些热点问题的爆发将严重影响东亚合作的连续性。南北双方达成和解还面临重重困难;台湾当局对东南亚国家增大务实外交力度也将直接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东南亚各国 不稳定因素增加,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更是因面临权力过渡,政局变化莫测。这一切均不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导致区域合作难度增大。日本和中国是东亚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东亚合作的关键是中日合作,但中日之间真正的信任关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

产业发展和长株潭协同发展

三、关于长沙产业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长沙的产业是全省的龙头,2016年,长沙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3.3%,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0.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1.7%,长沙产业发展将影响和带动全省经济增长。未来,长沙产业将突出高端、智能、融合发展,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是巩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烟草食品、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旅游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层次;二是推动大汽车、大健康(含生物产业、健康养老等)、大智慧(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大环保(含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壮大规模,成为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使长沙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达到10个;三是充分挖掘装配式建筑、航空航天(含北斗)、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基因技术、3D打印、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潜力,在虚拟现实、智能驾驶、基因检测、激光陀螺、无人机等未来产业领域布局一批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推动新兴经济聚合共享、跨界融合、高速增长,积极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四是加快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全面配套和融合发展。争取通过5-10年的时间,形成一批“互联网+”“智能+”“创意+”“共享+”“生态+”等具有长沙特色的新经济形态,培育形成至少1个世界

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装备制造业迈上5000亿元台阶,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产业突破2000亿元大关。 四、关于支持长株潭协同发展 长株潭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推动三市一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长株潭区域的经济规模和整体实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引领辐射带动全省的作用。因此,建议省里对长株潭协同发展予以重点关注的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强高位协调。建议省里成立更高层次的长株潭一体化协调机构和专项议事制度,商议协调三市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克服“属地管理、条块分割”的弊病,充分调动三市的积极性,统筹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二是进一步畅通交通联系。加快完善长株潭城际线系统,重点支持长株潭城际(西线)、长株潭城际铁路与石长线间联络线、长浏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打通三市之间的“断头路”,重点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城际快速道路“断头路”连通工程、长沙南北横线、长沙南部片区打捆式公路等项目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新落户湖南的重大产业项目,从省级层面统筹考虑三市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有针对性的吸引落户,支持长沙壮大工程机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主导产业;支持株洲壮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主导产业;支持湘潭壮大电力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主导产业。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支持下,大湄公河次区域(GMS )内的六个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具体是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老挝民主共和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该次区域是以湄公河为纽带形成的自然经济区,面积26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38亿。 在亚行及其他发展伙伴的支持和推动下,GMS 经济合作计划帮助次区域确立和实施了许多行业的优先发展项目。 为了实现繁荣、一体化、和谐的次区域发展愿景,GMS 经济合作计划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发展战略(“3C 战略”):? 通过实现可持续的实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将交通走廊转变为跨国经济走廊,加强区域连通性(Connectivity ); ? 通过有效促进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通,以及实现市场、生产流程和价值链的一体化,提高区域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以及? 通过开展项目解决共同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建立更广泛的共同体意识(Community ) 。

GMS战略框架(2012—2022) 2011年,在GMS经济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上,各参加国领导人通过了2012—2022年指导次区域发展的十年《战略框架》。该《战略框架》以参加国的承诺和国家发展计划为基础,旨在促进GMS内外的区域合作与一体化。 GMS国家重申了该计划目前的愿景和目标: ? 建立更加繁荣、一体化、和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 ? 该计划将通过(1)创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的基础设施纽带,促进跨境贸易、投资、旅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以及(2)开发人力资源和技能,释放次区域的发展潜力。 ? 为确保发展过程的公平及可持续,GMS计划在规划和实施项目过程中充分尊重环境和社会利益。 区域投资框架 2013年12月,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19次部长级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通过了“区域投资框架(RIF)”,并通过确立2013—2022年的优先投资和技术援助项目规划,落实了《战略框架》。RIF包括200多个项目,涉及10个行业,总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RIF实施计划”明确了2014—2018年的92个高度优先发展项目,此外还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中期实施计划和监测体系。

长株潭一体化

长株潭一体化 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不管是成功还是挫折,都将给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些后来者刻骨铭心的启示 从省政府大院的后门进去,进湖南省改革和发展委员会的办公楼,上到二楼楼梯口,一眼就能看见对面的门牌上写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办公室”。让湖南人牵心挂肠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蓝图很多就是在这里孕育成型的。里面很挤,4个人,摆了4张办公桌和4张电脑桌,房间就只剩下一个小过道,走路还要当心别碰着靠墙处叠放的一摞摞油画一般的规划图。 办公室副主任首先庆的桌面上总是摆放着或者要签字盖章或者要呈递报送的材料。原定于4月底和世界银行的项目贷款谈判推延到了5月,但是这边的材料准备工作还要抓紧进行,因为这关系到贷款额度为1.72亿元的湘江生态经济带的重大项目的成功启动。而更复杂的事情还在后面。贷款协议一签,办公室就要立即着手开始协调长株潭三地建立“大公交”系统的难题。 一个官员评价说,果真如此,“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才算迈出了管理体制改革的具有意义的一步。 一、曲折的经济一体化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同处湘江中游,呈“品”字形分布。从长沙到株洲、湘潭两地不过40多公里,株洲、湘潭两地则不过10多公里,这只相当于北京城从东边走到西边的距离。除了地缘上的紧密,三地在经济社会上亦有相当多的联系,“长株潭一体化”很自然进入了湖南人的视野。 一体化的设想可追溯到1950年代末,那时便提出带有当时时代色彩的概念:将长株潭三地连接起来,模仿苏联的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建立“毛泽东城”。据说这个建议由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的周士钊在1950年代进京时正式提出过,但这个建议遭到毛泽东本人否定。 及至1980年代,中央批准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就在这个时候,1982年12月,当时身为湖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的张萍在湖南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上提出,把长沙、株洲、湘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逐步形成湖南的经济中心。此论一出,反响十分热烈。 “株洲和湘潭原来是同一个县下面的两个乡镇。1952年以前,株洲就是湘潭县的一个乡镇,我记得当时只有7000多人,湘潭市也就是原来湘潭县的中心城镇。你说,两个地方能隔多远?”张萍说。 当时的长沙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排在全国30位以后,然而张萍分析认为,湖南有一个非常稀缺的城市资源———长株潭城市群。这三市不仅相距很近,呈“品”字形分布,具有不可分割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同时又是湖南省最发达的核心地带,如三市联合,工农业总产值和总人口可以在全国中心城市中排第9位,城区工业

新柔廖成长三角区—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典范

新柔廖成长三角 一、新柔廖成长三角基本情况 东盟南成长三角发起之始,其合作主要集中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中的巴淡岛以及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因而曾被称为“新加坡柔佛巴淡成长三角”,或是“新柔廖成长三角”(Sijori,Singapore的Si,Johor的jo和Riau的ri)。随着合作的不断推进,1996年扩大到包括马来西亚南部4个州和和1997年印尼的6个省,故后来又称为“新马印尼成长三角”,有时也称为“东盟南部成长三角”。新柔廖成长三角作为东盟区域内进行经济合作的重要试验地,已经成为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最成功的典范。 二、新柔廖成长三角成立情况和次区域合作的进展 南成长三角是东盟最早出现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它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89年12月首先提出的,当时仅仅是发展“新加坡-柔佛(马来西亚)-巴淡岛(印尼廖内群岛的一个岛屿)成长三角”的构想。1990年,这一构想得到印尼总统苏哈托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积极响应,印尼将合作范围扩展到廖内群岛的其他岛屿,故被称作是“新柔廖成长三角”。1996年和1997年,该成长三角又被扩大到马来西亚南部的马六甲、森美兰、彭亨州和印尼的西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占碑、明古鲁、西加里曼丹等省。

(一)新加坡—柔佛州之间的双边合作 新加坡与柔佛州的关系历来很密切。自70年代末,新加坡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它把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工序转移到柔佛州,从而促进了柔佛州的经济快速发展。成长三角计划实施前,新在柔总投资额为7.94亿马元(1981—1990年),约占柔外资的20%,位居第二;到1991年则上升为14.3亿马元(约合5.8亿美元),占23%,上升到第一位;1993年第一季度批准外来投资额1.19亿马元,其中新加坡为0.476亿马元,占40%,比重继续增大。” (二)新加坡—廖内群岛之间的合作 印度尼西亚政府为吸引外资流入,采取工业园和工业区的形式进行成片开发,外资可在岛上的投资项目持有100%股权。自1978年以来的20多年来,巴淡岛一直是免税的保税区,这是巴淡岛招商引资最大的优势。截至2004年9月,巴淡岛上共有17个园区,在巴淡岛投资的外商企业共有735家,分别来自34个国家,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4亿美元。目前,新加坡工业园是巴淡岛最大的工业园,另外还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园和工业区,包括:台湾在巴淡岛设有“光华工业区”,占地340公顷;巴淡岛东岸的卡比(Kabil Industrial Estate)工业区,占地180公顷。民丹岛的开发形式也是发展工业园。民丹工业园,占地4000公顷,至1998年初期,已有29家公司安家落户,已投入生产的17家公司租户在1997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一方面呈现全球化趋势,表现为生产国际化、交换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技术开发国际化等;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也在发展,许多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从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局部空间范围内的实践,在时间意义上的阶段性探索。二者在发展方向上是一致的,即追求各自范围内经济活动的自由化和统一性。差别只在于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不同。前者注重更宽泛意义上的全球经济的融合,后者则注重特定区域内多边经济的融合。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阶段或组成部分,特别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是增强自身全球经济地位的一项战略对策,可以摆脱对某些大国的经济依附;而一些大国热衷于搞区域集团化,则是为了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排斥或遏制其他大国,进而在全球经济中争取有利地位。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以欧洲自由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迅猛。迄今为止,已向WTO通报并生效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约有250个左右。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使区域集团内部的贸易量大幅增长。根据世贸组织统计,2003年,仅发生在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中欧自由贸易区和安第斯共同体6大区域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量就已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38%左右。据估算,目前全球贸易中半数以上是在各种区域贸易

组织的成员之间进行的。当前,中国参与了一些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组织,这是中国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必经之路。但从总体来看,与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我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缓慢,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处于制度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外的、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之一。加入WTO后,我国在参与自由贸易协定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启动,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签定,以及我国与一些国家商签的自由贸易协定(双边FTA)的节奏加快,从此我国步入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阶段。通过对现有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区域经济合作通常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和深化;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融合度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有直接联系;在一时难以组建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时,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过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战略选择。为了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要加快研究和探索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途径,制定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要在参与对外区域经济合作中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笔者认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应该是:根植本土,立足亚洲,突破地域跨越洲际;本着有近及远、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方针,尽快构筑以自由贸易区为起点的全方位、立体双边与地区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战略选择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范围,理解长株潭三市的空间关系与交通联系方式。 (2)引导学生了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发展差异。 (3)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4)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感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长株潭三市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浏阳河》(学生欣赏) 过渡:歌曲中提到了哪条河流?还提到了毛主席的故乡是哪里?(学生回答)明确:歌曲中提到了湘江,毛主席的故乡是湘潭。湘江主要流经湖南省。今天,我们来学习湖南省的重要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 二、新课学习 (一)城市群概况

活动: 1.读图说说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读图说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和交通关系。(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1.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城区。 2.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通常称其为长株潭城市群。 提问:长株潭的地形、气候和人口如何?(学生回答) 明确: 长沙、株洲、湘潭位于湘中丘陵地区,城市分布在湘江河谷平原上;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区人口现有500多万,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二)三市的发展差异 (1)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长沙的教育、科技、文化均发达,计算机、杂交水稻、新材料、工程机械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长沙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2)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所辖的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3)株洲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等铁路在此交会。株洲是中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株洲建有大型服装市场,物流业也很发达。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你认为专家的观点有道理吗?议一议三市为什么要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学生讨论回答) 在编制长株潭城市群规划的过程中,有些专家认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应结合自身实际,各有侧重,避免雷同,但又要取长补短,加强协作。就城市定

浅析区域经济合作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发展策略 2010级地理科学 1.区域经济合作: 1.1理解:区域性经济合作是指某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的产物和表现。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必然性。 1.2分析:当前国际大势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总体来看,三大特征或三种发展的大趋向脉络日益显现。一是经济的全球化有向区域化深入的趋势;二是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单极化与多极化的斗争日趋激烈,多极世界的到来已现端倪;三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加速转向亚洲。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只重要力量,但是相对于欧洲和北美,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在参与全球竞争和防范全球性危机方面,整体上还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加快亚洲经济整合,提高区域化合作水平,走向亚洲经济一体化,是亚洲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利用机遇,化解挑战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亚洲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中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扮演关键性角色,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自身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增进亚洲其他经济体的整体利益也是大有裨益的。 2.蓬勃发展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2.1亚洲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市从60年代就开始酝酿,80年代取得一定进展,到了90年代,面对西欧、北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挑战,为适应区域经济活力增长的需要,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比以往更加迅速。 亚洲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舞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亚洲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禀赋,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必然使亚洲成为世界各种势力角逐的舞台,从而也必然对亚洲经济安全造成深刻影响和威胁。 不可否认,包括中国在内的充满着生机的亚洲经济确实分享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显示出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当这种竞争力触动和有可能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因为他们不愿与发展中国家公平

长株潭一体化的问题及应对

长株潭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对比珠三角

长株潭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对比珠三角 摘要:长株潭作为湖南的经济核心,早在1982年长株潭经济整合的概念被提出,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行政体制,人们观念的制约,长株潭一体化基本处于理论阶段。到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的专题会议召开,提出“把长株潭城市群建成湖南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株潭一体化从此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长达近四十年的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依旧缓慢,反观珠三角的发展怎“飞速”两字了得,那么是什么制约着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长株潭一体化到底存在着何种问题? 背景: 简介: 长株潭是指长沙、株洲、湘潭所管辖的区域范围,辖三个地级市、四个县级市、八个县、十一个市辖区、177个建制镇、142个乡。总面积28254平方公里。2000年总人口1239.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8.97万人,城镇人口507.1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0.92%。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湖南省政府为了进一步整合促进长株潭(长沙、株洲和湘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所提出的宏观规划。目标是通过包括资源、市场在内的经济要素的一体化促进三市集群经济的规模,提高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以及区域辐射力,并进而促进长沙、株洲和湘潭地区社会生活的融合。 珠三角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发展结果: 长株潭一体化1982年提出,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到如今历时将近四十年,但进展依然缓慢。2003年,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的张萍先生评说“第一,如果从‘总体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先行’这个要求来说,可以说现在完成了60-70%,用了六年时间。最终完成可能还要两三年。用8-9年时间完成这个阶段,进展速度慢了些。第二,从产业和市场的一体化来说,没有取得突破,还是分割的。第三,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相应改革和创新。不解决体制问题,不可能突破。”时至今日,长株潭一体化的现状较03年并无较大突破。 “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珠三角的发展历时17年,05年,城市化率69.5%;GDP为27843亿元,占全国GDP的17.0%。通过城市群竞争力比较,珠三角城市群在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两项指标的排名中名列第一,综合排名第二。2009年,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7%,增幅高出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_一带一路_合作战略_申现杰

2014年第11 期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 申现杰肖金成 内容提要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 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出发,分析了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从落实“五通”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优化国内区域开放格局等方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重点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TPP TTIP 区域合作 海上丝 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四国 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 盟期间又首次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此后“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3年12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历届三中全会《决定》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未来5年乃至10年的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建设开放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立足点和着眼点。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 (一)区域性贸易协定成为区域合作的新手段 乌拉圭回合结束以来,基于WTO 成员自身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在诸如技术标准、服务贸易开放、农业市场开放、投资和竞争政策、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劳工待遇、不公平贸易及争端解决方式等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已经很难在WTO 内部通过多边谈判来取得一致性。近年来,多哈回合谈判已经陷入僵局,美国、英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开始逐渐放弃多哈回合谈判。与多哈回合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机制不同,区域性贸易协定通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协商谈判,能以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条件,将成员国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增强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因此,这种范围小、交易成本低的区域性协定在多哈回合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开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自1995年 WTO 成立到2014年1月31日,WTO 已经收到了583项关于区域贸易协定的通知,而在1948— 1994年期间,GATT 总共收到124个与货物贸易 相关的区域贸易协定通知,近20年来区域性协定的数量是WTO 成立以前的4.7倍,其中,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区)和局部范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具备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影响和辐射四方的区位优势。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结构紧凑、区位条 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城市群资源。 一、背景分析 长沙、湘潭、株洲三个城市分别发端于春秋战国、隋朝以及三国时期,三个 城市呈品字状相邻分布于湘江下游,彼此城市中心直线距离分别为:长沙与湘潭、株洲 40 公里,湘潭与株洲 20 公里。历史上多数时期三地同属于大长沙,联系紧密。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具备建设区 域性中心城市群、影响和辐射四方的区位优势。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结构紧凑、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城市群资源。 2007 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这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在新时期赋予长株潭城 市群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长株潭城市群进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实现又好又快 发展的新机遇。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曾有专家提出合并三市为“毛泽东城”的构想,80 年代初长株潭经济区由构想开始转入理论探索。 1997 年,湖南成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省级协调机构,开始推进长株潭 三市一体化。 2006 年 11 月,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报告中提出 了“ 3+5”城市群战略。 2007 年 12 月 14 日,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轮新的发展空间由此打开。 2012 年 7 月 16 日,正式亮相的《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绪论 200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承接了湖南省湘潭市、浏阳市、株洲市、衡阳市、永州市、醴陵市、湘乡市和湘西里耶镇等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特别是2001年上半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接受湖南省人民政府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长株潭办”)的委托,承担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的技术咨询工作,该工作从三市一体化的研究高度出发,提出了整体的框架研究报告,保证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工作沿正确的技术路线圆满完成。中规院项目组在2001年8月份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工作会议上向湖南省党政各级领导详细汇报了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在会上明确提出委托中规院进行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任务。后经长株潭办与中规院多次磋商,确定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为项目正式名称。2002年5月双方正式签定合同,中规院将其列为院管重点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展开。 2002年6月—7月,中规院项目组正式进驻现场,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调查工作,并在调查结束时,向长株潭办作了调研情况的初步汇报交流。 2002年9月6日,中规院项目组向院总工联席会议作了关于现状问题的初步汇报,听取总工意见。项目负责人严奉天等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李晓江、杨保军等院领导发表了意见,蒋大卫、官大雨等院总工提出了下一步的技术工作要求。 2002年底,中规院项目组赴长沙向省直各部门作了城市群区域规划整体框架构思的汇报。 2003年2月,项目组在中规院一年一度的院技术交流会上作了交流。

2003年3月,项目组向院总工室作了技术汇报并发了会议纪要。 2003年3月,项目组进行了补充调研。 2003年4月,项目组先后向湖南省部分老专家、湖南省建设厅作了沟通交流,并向湖南省长办公会作了技术汇报。 2003年8月,中规院李晓江副院长和严奉天高级规划师在第四次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会议上作了汇报。 2003年12月,中规院项目组许顺才、刘贵利、杨明松等赴长沙向省直部门、三市有关部门进行了纲要前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2004年5月和6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赴长沙,就区域规划纲要阶段性成果与各有关部门和专家讨论并修改,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4年8月7日—8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长沙市组织了省内、外16位专家,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纲要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对该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分析深入,规划的主要内容,符合该地区的实际和发展要求。规划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并在区域规划的编制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评审会主任赵士修认为这是国内第一个内陆城市群区域规划,规格高,难度大,富有新意。为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专家组提出了若干主要意见和建议。专家们同时强调,湖南省是中部地区最早启动区域规划的省份,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先机,为这一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004年8月底,中规院项目组又赴长沙市,与省直各专业部门和三市政府就专家意见逐条进行了落实,并作了补充调研。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一、合作发展宗旨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以“同饮一江水、共建幸福家园”为理念,以推进次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开发和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合作为突破口,坚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合作机制,按照WTO和次区域合作总体框架及各项协议的要求,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沟通次区域陆上大通道,实现次区域与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市场的对接;营造一个适合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的环境;通过对话确定共同实施的项目,建设经济走廊、产业带,使次区域合作得到扩大和发展,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尽快形成;把次区域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示范区和陆域经贸区;创造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改善次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大潮,增强次区域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共建次区域一体化经济,建立稳定而长久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计划时间和年限 计划编制基准年为2002年,计划年限为2004—2008年,2008年后作远期展望。 三、次区域预期发展目标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阶段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 近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东南亚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预计2004年—2005年,次区域国家GDP和对外贸易额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相互投资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基本实现已有或新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信息通讯的畅通,为货物进出口和人员往来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地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与自由贸易区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争取“泛亚铁路”东线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将大通道建设上升为联合国促进次区域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大投入,促进大通道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中期:次区域国家的GDP、外贸进出口额和外资利用率继续稳定增长,境外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增长,各国产业结构趋向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大提高;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重要口岸和城镇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提高城镇化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次区域各国一些重要沿边结合部,即泰国北部清莱府与缅甸交界地区、中国西双版纳磨憨与老挝么丁交界地区、中国河口与越南老街交界地区、中国德宏瑞丽与缅甸木姐交界地区等,建成重要的经济园区和生产基地;争取泛亚铁路中、西线开工建设。 远期:次区域国家的GDP增长率应不低于前期水平,外贸进出口额和外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有较大提升;次区域国际大通道建设顺利完成;次区域合作机制业已完善,区域大市场业已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特别是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合作及开发,全面推进次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

长株潭一体化简介

长株潭一体化简介 “长株潭经济圈”应该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长株潭经济圈”是一体化的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市。广义的“长株潭经济圈”应该是“以一体化的长株潭为核心的包括湘中北部赣西部若干城市组成的经济圈”。 非常遗憾的是湖南当局目前的兴趣似乎是仅仅对打造三市一体化感兴趣,所谓“一点一线”战略,只盯着长株潭一点,而“一线”尚且无实质性突破,更谈不上谋划大的发展格局。 作为为湖南人民掌舵的湖南省委省政府肯定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应该说大方向不会有什么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中部崛起,若干城市群角逐的大背景下,除了长株潭一体化,打造狭义的长株潭经济圈之外,其它城市和地区的梯次发展和在大湖南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定位并不明朗.各城市和地区肯定也各有各的高招,但从省里的战略看,似乎根本就缺乏一个明朗的全面战略。 先看“狭义长株潭经济圈”的优势,优势在于独具特色的"一体化". 一体化进程,是绝对不同于小珠三角、长三角和其它城市群的。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向一个城市发展。我个人认为,长株潭一体化过程中,是完全可以避免类似长三角珠三角内部摩擦的。因为: 1,长株潭是“一体化”,而不是象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松散联盟,联系的程度更为紧密。 2,既然是“一体化”,就是在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布局城市功能有统一规划,三地各有侧重点,有机结合,优劣互补。规划可能更科学,可以避免重复建设。 3,长株潭属于一个省,不象长三角三省一市。也不象珠三角,内有双雄争霸,外有港澳吸引。长沙的中心突出,便于协调发展。 4,虽然目前行动上还无所作为,但,毕竟湖南战略中还有个“一线”计划,这个“一线”及一纵三横铁路沿线城市的发展,将来可以促进长株潭。 所以,长株潭要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劣势或缺陷就在于,在打造长株潭一体化的同时,没有明确确立“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大经济圈”战略概念。放在大湖南的发展背景下,一体化的长株潭规模太小,放在湖南这样一个大省里是很单薄的,可谓势单力薄。特别是和国内已经崛起和正在打造的其它经济圈或经济区相比,狭义的长株潭经济圈,实在渺小。看看珠江三角洲,小珠三角包括大半个广东,泛珠九省,长三角是直辖市上海和江苏浙江安徽各一部分组成。京津冀两个直辖市一个省。至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湖北的大武汉城市群规模如何,由于湖南网友很不愿意听,我就不说了。在“1+1>2”经济互动公式下,规模的扩大不仅仅是算术相加的,而是能促进整体质的提升的。湖南省当局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暂且不表,网上的湘籍弟兄们是根本无视“狭义长株潭经济圈”规模过小这一现实的,在与其它地方比较和嘴上争雄的时候,有意识地回避这一事关湖南发展大局根本性问题。理论上讲,一体化之后的长株潭,要在全国冒尖,或者称为第几“极”(湖南媒体说争第五极,网友说要保五争四)是完全有可能的。从发展速度上从人均上,这三市是可能冒尖的。但是,一个大省,仅有三市冒尖,这个“极”也太小了。虽然理论上讲,三市冒尖之后,可以带动湖南其它,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目前长株潭和湖南其它地方的经济互动关系很差,缺乏将来“带动其它”的必要铺垫和产业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 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 1.优惠贸易安排。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2.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3.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5.经济同盟。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 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 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经济一体化是关于成员间贸易壁垒的撤除和各种合作互助关系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撤除被称为一体化中"消极"的一面,合作关系的建立则被称为"积极的"一面,因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参加者改变现有的制度或机构,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构以使一体化地区的市场能适当而有效率地运转。在一体化的各种形式中,较初级的形式,如自由贸易区等主要是消极的一面,而较高级的形式,如经济同盟等则更充分地体现了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形式比较易于达到,因为消除关税和数量限 制易于做到,特别是在经过长期的多边贸易谈判后许多国家的关税水平本来就已经很低。积极的形式不易做到,因为它要求采取某种形式的共同行动,而且要求在关税以外的领域合作,而金融、货币和雇佣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国家主权的协调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但对一体化的形式的划分只能是大体上的,实际上每个组织都不可能是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