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

1)第一章导论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

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

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

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

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

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信用创造:当商业银行吸收了一笔原始活期存款并将其贷放出去后,在支

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会转化为存款,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

的资金来源,致使商业银行系统形成数倍于原始活期存款的派生活期存

款。

●金融服务: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

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

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这些服务主要有财务咨询、代理

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务等。

●股份制银行:以股份公司为组织形式的银行。在我国,股份制银行主要有

两种类型,一是非公众公司,即不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筹集资本金的银

行;二是公众公司,即部分或全部股份向公众发售筹集股本资金的银行。

●国有银行:产权归国家所有,或由国家控股的银行。

●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以金融业为主;一般以一个金融企业为控股

母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专门从事某些具体业务(如商业银行、投资银

行、保险等)的各个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都有相关

的营业执照,都可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公司

董事会有权决定或影响其子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任免决定及重大决策。通过

内部的资源配置,集团实际上可以从事多样化经营(包括全能制经营)。

●分业经营:按照法规将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信托业务等分开,规定商业

银行除了可以进行投资代理、经营制定的政府债券、用自有资本有限制地

购买某些股票和债券之外,不得经营证券投资业务,不能设立从事证券投

资的子公司。

●混合经营(或综合经营):银行可以全面经营存贷款、证券买卖、信托、

租赁、保险、银行证券服务,所有这些业务都在一个单一的法律实体内进

行。至于各家银行具体选择何种经营业务,由其自身决定,国家没有银行

业务与证券、信托业务界限划分的规定。

2)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

●留存盈余(或留存收益):尚未动用的银行累计税后利润部分,是银行所

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留存收益按留存的时间可分为以前年度累计留存及

本年留存,前者指以前年度尚未用完的留存受益,后者指本年度留存额。

●银行资本充足性: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

证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

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因此

银行资本充足性由数量和结构两个层次的内容。

●商业银行资本:包括股本、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在内的所有者权益和一定

比例的债务资本。它具有双重特点,常将所有者权益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

资本,而将长期债务称为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

●资本盈余:指在股票发行过程中,如果采用溢价发行,则银行通过股票筹

资所取得的筹资额必然大于按面值所确定的金额(股本),这些超过股本

以上的部分构成资本盈余的主体。此外,资本盈余还包括银行资本的增值

部分及接受捐赠所增加的资本等。

●外源资本:指商业银行从银行外部募集到的资本,包括发行普通股、优先

股、资本票据和债券募集的资本,以及通过国家的各种增资方式所获得的

资本等。

●债务资本:指商业银行从外部借入的、在某个确定的到期日需要归还的资

本。

●普通股本: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普通股募集的资本,银行普通股是一种主

权证书,它不仅代表对银行的所有权,而且具有永久性质。

●优先资本: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优先股募集的资本,银行优先股也是一种

股票,但是兼有普通股与债权的特点。一般而言,银行优先股持有人按固

定股息率取得股息,对银行清算的剩余资产的分配权优先于普通股持有人,不拥有对经营业务的表决权。

● 核心资本:指商业银行的所有权资本,代表了商业银行真实的资本实力,

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股本分为普通股和非累计永久优先股;公开储备是指通过保留盈余或其他盈余的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中明确反应的储备,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和公积金等。

● 附属资本:指商业银行的债务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贷款、

证券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等。

● 巴尔赛协议:1988年7月正式发表的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关于统一国

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由四个部分组成:资本的构成、风险权数的计算、目标比率和实施与过渡安排。2004年6月出台了新巴塞尔协议,全称为“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支柱”,构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立体框架,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外部机构的资本充足性监管,三是市场纪律。 ● 内部评级法:1988年7月正式发表的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关于统一国

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由四个部分组成:资本的构成、风险权数的计算、目标比率和实施与过渡安排。2004年6月出台了新巴塞尔协议,全称为“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支柱”,构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立体框架,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外部机构的资本充足性监管,三是市场纪律。 ● 实收资本:指商业银行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

● 资本公积:指商业银行在筹集资本金的过程中,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超过

资本金,法定资产重估增殖部分,以及接受捐赠的财产等形式增加的资本。 ● 盈余公积:是商业银行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的一种

积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 拨备覆盖率:是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贷款风险防范能力

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拨备覆盖率

3) 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资本与管理

%100?++++=损失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次级类贷款特种准备专项准备一般准备

●可用资金成本:也称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

主要成本。

●边际存款成本:是指银行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

●自动转账成本:是指存户可以同时在开户银行开立两个账户,即储蓄账户

和活期账户。活期存款账户的余额要始终保持1美元,但存户可以开出超

过1美元的支票。银行收到存户开出的支票需要付款时,可随时将支付款

项从储蓄账户转到后期存款账户上自动转账,即使支付支票上的款项。

●大面额存单:是银行负债证券化的产物,是西方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短期债

券筹集自己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可以转让,并且有较高的利率,兼有活

期存款流动性和定期存款盈利性的特点。

●再贴现:也称间接借款,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

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

●回购协议:是指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是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

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浮动利率债券:是指在债券期限内,根据事先约定的时间间隔,按某种选

定的市场利率进行利率调整的债券。

●付息金融债券:是指在债券期限内每隔一定时间(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

利息的金融债券。

●外国金融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外国金融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或金融机

构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金融债券。

●欧洲金融债券:指债券发行银行通过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债券面值货

币以外的国家发行并推销债券。

4)第四章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超额存款准备金的狭义定义: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

分。主要用于支付与债权债务清算,也被称为商业银行的备付金或清算存

款。

●保证贷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

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保证责任。

●抵押贷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

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

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贷记卡: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在信用额度内,先

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准贷记卡: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

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备用信用证:对客户与第三者所定契约的担保,在客户不能履约时,银行

负责偿付第三者因客户违约而产生的损失。常用于对客户所发行的商业票

据提供担保;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自然人因投资、消费、结算等而开立的可办理支付结

算业务的存款账户。包括: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支付工具;办理汇兑、

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借记卡等结算业务。

●做市商制度: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信誉和实力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

许经营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并在双边报

价的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

进行交易的一种市场制度。

5)第五章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

●信托:信托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财产为中心、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

理制度。

●金融信托:经营金融委托代理业务的信托行为,以代理他人运用资金、买

卖证券、发行债券和股票,管理财产等为主要业务。

●银行信托:银行为作为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信托和指令,代为管理、营

运或处理财产和事务,替指定的受益人谋取利益的经济行为。

●投资信托:以投资有价证券、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的信托

●融资信托:以融资为目的的信托业务。

●职工福利信托:企业或团体为稳定职工生活、提高工作效率而设立的信托

业务。

●公益信托:由个人或团体捐赠或募集基金,用于公益事业的信托业务。

●信托投资:指由信托机构将个人、企业或团体的投资资金集中起来,代替

投资者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最后将投资收益和本金偿还给收益人,银行收

取手续费的金融信托业务。

●租赁: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情况下租用使用权的经济行为。

●经营性租赁:又称作业性租赁、服务性租赁、操作性租赁。是一种为满足

承租人临时或偶然需要而办理的短期租赁,一般是由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租出设备,在租期内由出租人负责设备的安装、保养、维修、纳税、支付保险费和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等。

●融资性租赁:是以商品资金形式表现的借贷资金运动形式,是集融资和融

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具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双重特征,出租人通过出租设备商品的形式向承租人提供了信贷便利,而承租人直接借入设备商品,取得了设备商品的使用权,这实际上是获得了一笔资金信贷,并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

●直接租赁:融资性租赁中的一种形式,又称自营租赁,指由银行或租赁公

司从供货厂商购进承租人所需设备,然后直接租给承租人,设备所付款项由出租人筹措。

●转租赁:融资性租赁中的一种形式,银行或租赁公司先以承租人身份,从

租赁公司或者厂商租进设备,然后在以出租人的身份将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特点:两份租约,同时有效。

●回租租赁:融资性租赁中的一种形式,又称售后租回,指企业先将自己设

备、厂房的所有权出售给银行,然后再作为承租人将其租回来使用。

●杠杆租赁:融资性租赁中的一种形式,也称衡平租赁或代偿贷款租赁。指

银行租赁部门若一时无能力购买巨额价值的设备,可在小部分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向其他银行或保险公司筹借大部分贷款(一般占60%~80%),并以所购设备作为贷款抵押、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利作为贷款的额外保证,然后将设备租给承租人,以收取的资金偿还贷款。

●委托贷款:指的是委托单位将信托基金预先交存银行,并委托银行按其指

定的对象和用途发放贷款,银行负责贷款的审查、发放和监督使用,并到期收回贷款,银行只收取手续费。

●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不影响其资产负债管理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备用信用证:是银行担保业务的一种主要类型,通常是为投标人中标后签

约、借款人还款及履约保证金等提供担保的书面证明文件。

●商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进口商请求当地银

行开出的一种证书,授权出口商所在地的另一家银行通知出口商,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愿意承兑或付款承购出口商交来的汇款单据。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

诺,属于银行的承诺业务。

●远期利率协议:是一种远期合约,买卖双方商定将来一定时间段的协议利

率,并指定一种参照利率,在将来清算日按规定的期限和本金数额,有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协议利率和届时参照利率之间利息差额的贴现金额。

●互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交易对手根据预先制定的规则,在一段时期内交

换一系列款项的支付活动。

●货币期货:又称为外汇期货(Foreign Future)或外币期货(Foreign Currency

Future),是指在集中性的交易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的外汇期货合约的交易。外汇期货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日期已成交时所确定汇率交收一定数量的某种外汇的标准化合约。

●利率期货:是指在集中性的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所进行的利率期货合约

的交易。利率期货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日期以成交时确定的价格交收一定数量某种利率相关商品(即各种债务凭证)的标准化契约。

●股票指数期货:全称为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简称为股指期货或期指,是指

以股票市场的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

●贷款承诺:是银行与借款客户之间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契

约,银行将在有效承诺期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的要求向其提供信贷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承诺佣金。

●贷款出售:商业银行一反以往“银行就是形成和持有贷款”的传统经营理

念,视贷款为可销售的资产,在贷款形成以后,进一步采取各种方式出售贷款债权给其他投资者,从中取得手续费收入。

●保付代理业务:商业银行以购买票据的方式购买借款企业的应收账款,并

在账款收回之前提供融通资金资外的各项业务,如:信用分析、催收账款、

代办会计处理手续、承担倒账风险等。

●投资银行业务: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着重指一级

市场上的承销、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广义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

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即包括公司融资、兼并收购顾问、股票的销售和交

易、资产管理、投资研究和风险投资业务。

●进出口押汇:是银行融通出口商的一种方法,由出口方银行和进口方银行

共同组织。进出口商进行交易时,出口商将汇票,连同提单、保单、发票

等全套货运单据向银行抵押,借取汇票金额一定百分比的资金。由银行凭

全部货运单据向进口商收回贷款的本息。在汇票由受票人偿付之后,银行

留下预付的金额,加上利息和托收费,其余贷记给出口商。

●打包放款:是出口地行在出口商备货过程中因出口商头寸不足而向出口商

提供的一种短期资金。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这种短期贸易贷款是为了支持

出口商按期履行合同义务、出运货物。

●国际财团银行:国际财团银行(国际银团,国际联合银行)是银行资本国

际化的新形式,是由几个跨国银行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银行,其中任何一

家银行都不能持有国际银团50%以上的股权。国际财团银行的业务以批

发为主,经营巨额的银团贷款或投资银行业务,包销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

的证券,并对数额巨大的项目贷款和市场筹资的可行性以及收购合并的咨

询方面提供服务。

●国外代理行:任何一家规模巨大的跨国银行都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遍设

国外机构,国际业务全球性和国外机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代理行关

系的主要原因。商业银行在国外没有建立自己分支机构的情况下,通过与

外国银行的合作,以办理国外款项的收付以及其它国际业务,由此而建立

起代理关系的外国银行就是代理行。代理行关系是双向的,当一家银行以

对方银行为代理行时,对方银行也同时以这家银行为代理行。

6)第六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商业银行

按照所制定的原则,对资金进行配置,以实现其经营目标的策略;狭义的

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下,银行通过策略性的改变利率敏

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银行确定的目标净利息差额,以及银行通过调

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来维持银行正的资本净值。

●商业性贷款理论:也被称为自偿性贷款理论或真实票据论。该理论认为商

业银行只能、只应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

应的自偿性贷款。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商业银行按照即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

负债表中负债方的项目,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或者“购买”

资金来实行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资金集中管理理论——资金汇集方法(资金总库法):亦称资金蓄水池管

理。不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及期限长短,而是把所有资金集中起来,根据

“三性”要求进行资产分配。优缺点:主动性和灵活性VS 盈利水平下降

或流动性风险增大。

●不同中心分配理论——资产(资金)分配方法:也叫资产分配管理。该

模式根据资产负债流动性差异与法定准备金要求,将负债分为四个“流动

性——盈利性”中心,即活期存款中心、储蓄存款中心、定期存款中心、

资本金中心,然后将每个中心的资金分配给合适的资产。

●线形规划方法:是利用线性规划中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选取使目标函数最

大或最小化的某些特定目标变量的值的数学程序方法,确定在既定的流动

性和管理约束条件下为使银行利润最大化而必需的资产负债数量指标。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在利率变动循环时期,使银行资产负债利差最大化

的一项战略措施。基本做法是:随着利率的变动,调整利率敏感性(可变

利率)资产与负债和固定利率资产与负债的组合结构,从而改变利率敏感

性资金的缺口及其大小,以达到扩大利差、进而扩大利润的目的。

●利率敏感性分析: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的变化,来反映利

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变化,进而分析这种变化对利息差额和收益率的变动

影响。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的建立来约

束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以确保商业银行资金的“三性”均衡和协调,从而

使商业银行能够稳健经营,并达到银行的经营目标。

7)第七章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与绩效评估

●银行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

%100?=总资产税后利润)资产收益率(ROA %100ROE)(?=权益

净利润权益收益率所有权益状况的报表。它是静态的会计报表,通常是以某种货币形式反映出银行在一年、半年、一季度或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所持有的资产、负债和资本(所有者权益)存量状况。由于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特定时期内银行的财务状况,因此也称为财务状况表。

● 一级准备:一级准备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同业存款及托收

中的现金等项目。

● 二级准备:银行在第一准备金之外还会保有一部分较高流动性的资产,能

随时变现,以应付临时性需要,如交易账户证券、同业拆出及回购协议下证券持有等,这些资产通常被称为二级准备。

● 银行损益表:又称利润表,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财务报表之一,用以反映

商业银行在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实现情况的财务报表。

● 银行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

减变化的财务报表,是反映银行经营状况的三种主要报表之一。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银行业的不断发展,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不断加强。 ● 净利润:总收入和总费用之间的差额。

● 杜邦分析法: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一种典型的综合分析法,它将银

行经营业绩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内盈利能力和风险因素的相互制约关系入手进行分析,从而对银行经营绩效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估,核心是股本收益率。

●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账户实际上是非现金费用。设立该账户的目

的是将银行收入中的一部分从应税收入中抵减,用作坏账准备,以弥补贷款资产中可能会发生的损失。贷款损失准备是在税前提取,银行往往通过增加贷款损失准备的提留以避税,因此该科目的监管受到了银行监管部门和税收部门的重视。

● 资产收益率:是管理效率指标,反映银行管理层将银行资产转化为纯收入

的能力。资产收益率指标可以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相关信息有机结合

起来,集中体现银行运用其全部资金获取利润的能力。

● 权益收益率:权益收益率是衡量银行股东的收益率,是银行资金运用效率

与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同股东财富直接相关,反映股东对银行投资的回报。

%

100-?=总资产

营业总支出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净营业收益率排除了特殊项目的影响,更准确的体现了银行

经营效率。因而净营业收益率指标反映了银行真实、稳定的获利能力。 ● 比例分析法:以绩效评估的各种指标为基础对银行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价,但孤立的指标毫无意义,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说明问题。

● 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比例是衡量银行流动性重要指标。现金资产具有

完全的流动性,可随时应付各种流动性需求。该比率越高反映银行流动性状况越好,抗流动性风险能力越强。然而,现金资产一般没有利息收入,持有过多的一级储备,则银行的盈利资产下降,影响银行收益。

●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由于债务人违约而导致贷款或投资等银行持有的资

产不能收回本息,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由于银行持有的股东资本相对于资产总值来说很小,只要贷款中一小部分变为坏账就会使银行处于破产边缘。

● 通知报告:是指商业银行向有关金融管理机构呈报的一些基本财务报表,

包括简要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其他一些附属资料,如:反映贷款构成的详细状况,反映所投资证券的期限,反映库存现金、存放同业等资产状况等资料。

8) 第八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商业银行风险: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遭

受损失的可能性。

● 系统风险:指由来自银行体系之外的不确定因素,如宏观经济走势、市场

资金供求状况、政治局势等所导致的风险,它对整个银行业都产生影响,不可能消除。

● 非系统风险:指由来自银行体系之内的行为人主观决策以及获取信息的不

充分性所引起的风险,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规则来降低和分散风险。

●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也是金融体系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它是指在交易平

仓变现所需的期间内,交易组合的市值发生负面变化的风险。市场组合的收益是各项交易产生的收益和亏损的总和。任何价值的下降均会形成相应期间内的一项市场损失。

●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应付客户的取款

需求和未能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付的现金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该风险会导致银行出现财务因难,甚至破产倒闭。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当商业银行以现汇及远期形式或两者兼而

有之的形式持有某种外汇的敞口头寸时,出于银行收入和成本与汇率挂钩,而且以外汇表示的资产和负债的本币价值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因此银行收益可能因持有期内汇率的不利变动而蒙受损失。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非预期变化,对银行收益和银行资本

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的可能性。由于各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同,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资产与负债的差额不同,市场利率变化对不同银行的影响差别很大。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者失灵的内部控制,人为的错误以

及外部事件给商业银行带来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它涵盖了商业银行内部很大范围内一部分风险,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与其他风险一样的关注。

●风险管理:狭义地讲,风险管理仅指对风险的度量,它包括收集风险方面

的数据,识别风险并使之量化。广义地讲,风险管理的含义主要是指风险控制,目的在于监测银行各部门从事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风险。

●风险预防:指银行对各类风险设置预防线的方法。如:资本充足率,各种

损失准备金等。

●风险规避:指银行对风险明显的经营活动采取避重就轻的处理方法。如资

产结构短期化,投资选择,债权互换等。

●风险分散:风险分散通过调整资产结构等方法来分散风险。资产种类的分

散,客户的分散,投资工具的分散,资产货币种类的分散,国别的分散等。

●风险转嫁:风险转嫁利用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将风险全部或部

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如:风险资产出售,担保,保险,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用等。

●风险抑制:风险抑制银行在承担风险以后,要加强对风险的监督,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争取在损失发生之前阻止情况恶化或提前采取措施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如:向借款企业派驻财务专家,分析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

见;发现借款人财务出现困难,立即停止向该客户的新增贷款,并尽一切努力及早收回已发放的贷款;追加担保人和担保金额;追加资产抵押。

●风险补偿:风险补偿商业银行用资本、利润、抵押品拍卖收入等资金补偿

其在某种风险上遭受的损失。抵押品可以是存款、有价证券、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多种形式。从利润中提取一定的准备金来弥补损失。

●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指银行具有的抵御消极事件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

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风险控制法:包括分散风险和抑制风险两方面内容。分散风险——商业银

行通过调整其资产结构或资本结构等手段来分散其承受的风险;抑制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事件的存在与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和拒绝实施某项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

●风险财务法:是指在银行风险发生之后,用一定的方法予以补救,将风险

损失降到最小的做法。

相关方安全管理规定

WIN FLV 云度新能源有限 级别:签发: 相关方安全管理规定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释义 4.职责 5.原则 6.程序 7.附则 8.附件 出自制造物流部编号CC-YG-P-2015-21 生效日期年月曰版次第A/01版

1目的 对本公司可能或可以施加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影响的相关方的行为进行控制,降低 或消除相关方对本公司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生产、生活、服务等相关活动有关的工程承包商、设备安装维修、绿化保洁、供应商、参观学习人员、政府监察人员等团体或个人。 3释义 3.1相关方:主要是指与公司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团体或个人。 3.2项目主管部门:是指公司内与相关方的业务对口接洽部门。 4职责 4.1运营规划部 4.1.1负责对公司相关方安全、职业健康、环保管理进行综合监管。 4.1.2负责对各相关方主管部门与相关方的相关方安全管理协议书签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1.3负责对相关方在公司内的安全、职业健康、环保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4.1.4负责对各部门对作业区域内的相关方安全、职业健康、环保活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 项目主管部门 4.2.1负责对相关方宣传公司的安全、职业健康、环保管理目标及方针。 4.2.2负责签订相关方安全管理协议书。 4.2.3负责审核相关方安全资质和检查相关方安全措施制定及实施情况。 4.2.4负责监督相关方进行危险、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并监督其实施。 4.3 财务管理部 负责相关方违规罚款的收取。 5原则 相关方安全管理坚持“谁承办、谁负责”、“谁接待、谁负责”,遵循属地管理原则。6程序 6.1外来施工承包方安全管理

(完整版)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方面,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作用原理、量效关系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科学,也是选用药物的主要依据。 药动学 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及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治疗作用 凡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作用。 不良反应 用药后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其它作用。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症状轻。 毒性反应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 指少数人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它也是免疫反应的一种表现,与毒性反应不同。 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绛至有效水平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 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三致反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 个体差异 个体之间同一药物的反应可以有明显差异 高敏性 对同一个药物,有的个体特别敏感,只需很小剂量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效应,常规剂量就能产生强烈效应或中毒反应。 耐受性 有的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低,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同等药效 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的大小和效应强弱之间呈一定关系 治疗量 大于最小有效量,并能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 是由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比治疗量大,但比最小中毒量小,也是医生用药选量的最大限度。 效能 指继续增加剂量药效不在提高时的效应。 效价强度 该药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语言学名词解释整理

Morphology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规则 如colorful,由color和-ful两部分构成,由此概括出一条规则:名词词尾加上-ful可构成形容词 Morpheme, 语素,不能再简化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boys,由boy和-s构成 Morph 语素的具体形态 Allomorph 语素变体 英文单词illogical,imbalance,irregular和inactive有着共同的语素in-。换句话说,im-,ir-是语素in-的变体。 Free morphemes 能单独出现,独立构词的语素称为自由语素。如work,boy Bound morphemes 不能独立出现,必须附着在其他语素后才能构词的语素。如distempered中,dis-和-ed是黏着语素,temper是自由语素 Bound roots 不能独立出现,只能被词缀附着后出现 如refer中的-fer,consist中的-sist Content morphemes 包含语义内容的语素(包含简单词和能改变词根意义的词缀),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如work Function morphemes 通过联系一个句子中的其他词提供语法功能的语素 如介词、连词、冠词 at,for,a,but Inflectional 曲折,生成同一语素的不同形式 -s,-‘s,-ing,-en,-er,-est,-s Derivational 派生,生成新词,通常可以改变词汇意义 Cat,caty Compounding合成 如Girlfriend Reduplication 重复 Abbreviation or shortening 简写 Blending 混合 Motor+hotel=motel Breakfast+lunch=brunch Alternation Man men Suppletion不规则 Go went Syntax句法

药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半数致死量(LD50):反应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数据。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交叉耐药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种药物也的敏感性也降低。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阀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黏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疫苗;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抗微生物药物的范畴。 抗微生物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化学治疗: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抗菌谱: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PAE 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获得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

安全管理名词解释

安全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HSE 管理体系推进原则】指统一规范、继承创新、分类指导、高效务实。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 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计划》,中油安字[2007]343 号。 【安全管理“0123 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两书一表】HSE 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现场检查表; 【“三全”原则】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三点”控制】安全管理“三点”控制指“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三要六查】安全工作“三要六查”是指要吸取事故教训,查思想认识,查责任落实;要学习规程规定,查规章执行,查遵章守纪;要强化安全管理,查隐患治理,查预案落实。 【四不放过】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四懂三会】四懂:1 懂设备的结构;2 懂设备的性能;3 懂设备的工作原理;4 懂设备的用途。三会:1 会操作使用;2 会维护保养;3 会排除故障。 【四个凡事】安全管理的“四个凡事”:指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六大禁令】为进一步规范员工安全行为,防止和杜绝“三违”现象,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即集团公司颁布了反违章禁令: 一、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 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三、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四、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五、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六、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六个支撑体系】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信息工程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安全培训体系、应急救援体系。 【六查】安全检查工作“六查”的主要内容:查人员思想、查安全制度、查管理措施、查隐患治理、查事故处理、查安全台帐。 【九个到位】安全管理应做到的“九个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安管人员到位,规章执行到位,教育培训到位,技术技能到位,防范措施到位,检查力度到位,整改处罚到位,全员意识到位。 【特种作业人员】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药理学名词解释

2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3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4 治疗指数:治疗指数(TI)= LD50/ED50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5 效价强度:效价即效价强度,是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通常以毫克计 6.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7.毒物:为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 8.制剂:按《兽药典》或《兽药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制剂。9.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用的、安全、稳定的及使用方便的一定形式称剂型。 10.处方:兽医根据畜禽等动物病情开写的药单,处方是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也是药房司药的依据。 11.药典:药品或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12.药物消除:指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 13.首过作用: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受肝脏的作用,使吸收的药物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的现象。 14.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为药物代谢。 15.药物作用:药物在机体内与机体细胞间的反应。 16.兴奋药: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该药物称兴奋药。 17.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的目的或达到预防、治疗疾病效果的作用。治疗作用效果不同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之分。 18.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机体产生不适或有害之作用。 19.副作用:在用药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作用为药物所固有,选择性作用低的表现。 20 毒性反应:常常由于用量过大而引起,也有连续长期用药因药物积蓄中毒而发生的。21.剂量:为用药数量,有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之分。临床的治疗量或常用量应在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用药量。 22.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间直接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变化,出现如沉淀、变色、潮解或失效,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消失。 23.拮抗作用:两药配伍(联合用药)使药效小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 24.增强作用:又称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超过各药单用时的效应之总和,如磺胺类与增效剂甲氧苄啶(tmp)并用,其抗菌活力远远大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的几倍或十几倍。25.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为各药单用效应的总和,如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 26.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27.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范围。 28.抗菌活性: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其活性高低表示抗菌能力的大小。29.耐药性:又称抗菌性,指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 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语音部分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声调。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药理学 名词解释 绪论 1.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2. 药物diug 能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3.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5. 售后调研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受试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查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 药效学 1.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物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 2.药理效应drug effect 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组织细胞原有功能的改变。 3. 兴奋excita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 4. 抑制inhibi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 5. 特异性specifity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具有特异性。 6. 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7.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8.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9.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的并发症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0.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称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 11.副反应side reaction (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副反应,亦称副作用。副反应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是因药物选择性低而引起的,一般不严重,难避免. 1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药物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机体敏感性过高时对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称毒性反应。一般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和避免。 1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4.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病情加重现象。又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 15.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iton)药物对过敏特质病人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16.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少数患者对某些药物发生的与往常性质不同的不良良应。是由于遗传缺陷造成的。

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点讲义

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点 典型题型:以安全管理为主线的综合案例 主要知识点包括: (1)需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组织专家论证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2)安全检查评分表及现场安全状况的判定 (3)分析事故原因、责任 (4)判断事故的类型、等级 (5)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控制要点 (6)现场管理要点(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消防、临时用电、临时用水) 特点:改错题、判断题、措施题 学习方法建议: 安全管理的案例可总结为二个典型模式: 【背景资料】 1.某工程(脚手架、模板、吊装、基坑支护、洞口、临边、高空作业、机具、用电工程等)某事故发生(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环境污染等)。 2.现场安全大检查,发现现场管理混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问题及解题思路】 (一)判定事故类型、等级(P287~P288) 建筑业伤亡事故最常见为五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把伤亡事故分为: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说明: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分析事故原因、责任(参考答题模板) (三)事故处理程序(参考答题模板) (1)抢救伤员; (2)保护现场;

药理学名词解释97073

药理名词解释 1、离子障(ion trapping):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弱酸性或弱碱性电解质,在体液内均不同程度的解离。分 子状态的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脂质层的现象。 2、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 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 3、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称~。 4、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 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 5、肝药酶(非专一性酶):存在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上可促进药物转化的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 6、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 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呈正比,也称线性动力学(linear kinetics)。 TD:大多数药物属于、比率恒定、半衰期=0.69/k。 7、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milination kinetics):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 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也称非线性动力学(nonlinear kinetics)。TD:少数药物属于、半衰期可变。 8、稳态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Css):等量等间隔连续多次给药,经4~5个半衰期后,血 药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称为~,亦称为坪值。TD:消除药量与吸收药量相等、水平波动在有效浓度和中毒浓度之间、坪值波动与每次剂量和给药间隔呈正比、达坪时间与半衰期呈正比、首剂加倍立即达坪。 9、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 life,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期长短可反映药物消 除速度。 10、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也即是单位时间内有多 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11、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 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 12、再分布(redistribution):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其脂溶性高又向血流 量少的脂肪组织转移,以致病人迅速苏醒,这种现象称为药物在体内的~。 13、绝对生物利用度:以血管外的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和静脉注射的AUC的比值。 14、相对生物利用度:对同一血管外给药途径的某一种药物制剂的AUC与相同的标准制剂的AUC的比值。 15、效能(efficacy)或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 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其效应不再增加,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16、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 17、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即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18、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包 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反映、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19、戒断症状withdrawal/abstinence syndrome:反复用药,促使机体不断调整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 在外源性物质作用下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即所谓适应性。一旦停药,代谢活动发生改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如兴奋、失眠、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20、耐受性(tolerance):连续多次反复给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起作用。分为 急性耐受性与交叉耐受性 21、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22、依赖性(dependence):是在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的或是精神性的依 赖和需求,分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具有耐受性证据或停药症状)和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是需要药物缓解精神紧张和情绪障碍、但无耐受性和停药症状的一种依赖性)。 2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 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于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这种作用即调节痉挛。 24、抗胆碱酯酶药:是一类能与ACHE牢固结合,但水解较慢,使AchE活性受抑,从而使胆碱能神经末梢 释放乙酰胆碱堆积,产生拟胆碱作用的药物,分为易逆性和难逆性。 25、调节麻痹():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折光度减低, 只适合于看远物二不能将近物清晰的成像于视网膜上,这种作用即调节麻痹。 26、肾上腺素的翻转(adrenaline reversal):a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地与a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b受

药理学名词解释14058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药效学:全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作用机制。药动学:全称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体内过程,以及药物在体内浓度变化的规律,即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物:用于预防(保健)、治疗、诊断疾病及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毒理学:药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药物毒性反应的表现、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临床药理学: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并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 质反应:药理效应是阳性或者阴性,也称全或无反应。 量反应:药理效应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高低表示其作用强度。 局部作用:药物在用药部位(或在吸收入血循环之前)所发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药物在吸收入血液循环后分不到机体各部位发生的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反应性的不同。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对人体有防治疾病作用的一方面,又有引起病人不利反应的另一方面,即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作用的差异性:不同个体之间,甚至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内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不同,这种差异性称为个体差异。 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称为不良反应。 副作用:指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毒性反应:指的是用药剂量过大或者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所发生的不正常(病理性)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害,称为变态反应。 后遗反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经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最小有效量: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 安全范围:药物的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距离愈大反映药物愈安全,范围愈大。 治疗指数:LD50/ED50的比值称之为治疗系数,用于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此比值愈大愈安全。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其血药浓度成正比,也与药理效应的强弱成正比。 受体:是指某些特定的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并与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配体(如药物、激素等)结合,并通过放大系统触发药理或者生理效应。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内源性物质(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质等)或药物。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强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的物质。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本身不产生受体生物效应的物质。 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相同受体,拮抗作用是可逆的,可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受体不同部位,可使激动剂量曲线右移,斜率降低,最大效应降低。 部分激动剂:与受体有一定的亲和力,内在活性低,有小剂量激动,大剂量拮抗受体的双重作用。 药物的效价:是指产生一定效应(常为最大效应的一半)时所需要的药物剂量大小,剂量愈小,效价(强度)愈高。 药物的效能:指的是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安全管理学试卷及答案#(精选.)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安全: 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系统: 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3、重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称为重大死亡事故。 4、工伤事故: 是指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 5、“3E”对策: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因为技术(Engineering)、管理(Enforcement)和教育(Educ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E,也有人称之为“3E”对策。 6、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2、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事故的能量转移论认为,不希望的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 4、安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 安全技能教育。 5、危险可能性是指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程度 6、在技术指标论证阶段,系统安全工作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对于系统的设计;另一个是对于大纲的管理。 7、故障最小化方法主要有降低故障率和实施安全监控两种形式。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什么叫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事故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事故的基本特性有:(可不必展开,仅答出提纲;展开回答不多加分) 1)普遍性2)随机性3)必然性4)因果相关性5)突变性6)潜伏性 7)危害性8)可预防性 3、简述事故调查的目的。 答: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再发生。也就是说,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提出整改措施,控制事故或消除此类事故。 同时,对于重大特大事故,包括死亡事故,甚至重伤事故,事故调查还是使司法机关正确执法的主要手段。事故调查应满足法律要求,提供违反有关安全法规的资料。 此外,通过事故调查还可以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鉴别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从而积累事故资料,为事故的统计分析及类似系统、产品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安全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4、如何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工程是否安全? 答: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过程是否安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理学( pha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3.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包括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4.离子障(ion trapping ):药物在跨膜转运时,非离子型(非解离部分) 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另一侧。 5.首关消除( first pass metabolism ):口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易被肝脏截留破坏(代谢) ,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小。 6.药酶诱导剂:有些药物能增强药酶活性或使药酶合成加速,从而加快其本身或另一些药物转化,使其作用减弱或缩短。 7.肝肠循环( enterohepatic cycle ):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此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8.一级动力学消除 ( 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又称恒比消除,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 9.零级动力学消除( 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又称恒量消除,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 10.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Css) :也称坪值。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一般需经4~5个t1/2 后达到稳态浓度。 11.半衰期(half life, t1/2) :常指消除半衰期,即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或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2.清除率( clerance, CL):是肝、肾等对药物消除率的总和,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容积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消除。 13.表观分布容积( apparr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时所需体液容积。 14.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 F ):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时,能被机体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15.生物等效性 ( bioequivalence ):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别,则称为生物等效。 16.药物作用( drug action ):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17.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18.兴奋: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提高。 19.抑制: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降低。 20.对因治疗( 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21.对症治疗( 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不能根除病因。 22.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23.副反应(副作用) (side reaction ):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24.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学复习

1、安全 2、系统 3、重大伤亡事故 4、工伤事故 5、“3E”对策 6、特种作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每空1分) 2、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个,即和。(每空1分) 3、事故的能量转移论认为,的或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每空1分) 4、安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和。(每空1分) 5、危险可能性是。(每空2分) 6、在技术指标论证阶段,系统安全工作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另一个是。(每空1分)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什么叫劳动保护? 2、事故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3、简述事故调查的目的。 4、如何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工程是否安全? 5、“三不放过”原则是什么内容? 四、问答题(任选其一做答,共15分。若两道都回答,不重复加分) 1、管理的基本原理中,人本原理是什么含义? 2、阐述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或者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或者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2、系统: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3、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称为重大死亡事故。 4、工伤事故:是指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 5、“3E”对策: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因为技术(Engineering)、管理(Enforcement)和教育(Educ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E,也有人称之为“3E”对策。 6、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每空1分) 2、2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每空1分) 3、不希望异常(每空1分) 4、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每空1分) 5、指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程度。(每空2分) 6、对于系统的设计对于大纲的管理(每空1分)

药理学名词解释

第1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 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3 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药疾病的化学物质。 4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5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受试新药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立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4页 1 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2:药物制剂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份量及速度。 3 而发生变化所作的曲线。 4

5 划分的药动学概念。 6 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 7 属于一级动力学的药物,经恒速恒量给药后,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的状态。 8 浓度每隔一段时间降到原药物浓度的一定比例。 9 每隔一定时间消除一定的量。 10 在常规给药前应用的一次剂量。 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1 (LD50/ED50),比值越大相对安全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2 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的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3 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4

效应。发生在常用剂量下,不严重,但难避免。 5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6 量时效应不再继续上每升)。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药物的效能与效应强度含意不同,二者不平行。 7 其值越大越安全。 8 剂量。 9 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10能与受体结合,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但从广义上讲,安慰剂还包括那些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安慰剂产生的效应称为安慰剂效应。 要达到原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When I was preparing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NNU(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me of these following concepts had been tested,but there's no specific or clear explanation in the textbook required by the university.As in preparing the second-round examination I read them in other relevant books, I wrote down here for your reference.Hope they are useful to some of you. 1. Acculturation(同化过程)is a process in which members of one cultural group adopt the beliefs and behaviors of another group. 2. Adjacency pair(相邻语对);a sequence of two utterances by different speakers in conversation. The second is a response to the first, such as question/answer sequences and greeting/greeting exchange. 3. affix: a bound morpheme that is attached to a stem and modifies its meaning in some way. 4. agreement (concord)(一致): a grammatical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form of one word in a sentence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 of another word which is grammatically linked to it. E.g. in the sentence The boy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There is an agreement in number between boy and goes. 5.articulators(发音器官): the tongue,lips,and velum, which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vocal tract to produce different speech sounds. 6.aspect(体): 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representing distinction in the temporal structure of an event. English has two aspect construction---the perfect and the progressive.(完成体和进行体) 7.aspiration(吐气); the puff of air that sometimes follows the pronounciation of a stop consonant. E.g. /p/ in the word pit. 8.consonant(辅音); a speech sound produced by partial or complete closure of part of the vocal tract, thus obstructing the airflow and creating audible friction. Consonant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voicing, place of articulation, and manner of articulation. 9. converstional implicature(会话含义):meanings that are explicable in the light of converational maxims. https://www.doczj.com/doc/cb4138669.html,municative competence(交际能力);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 social situations. 11. constituent(成分): a syntactic unit that functions as part of a large unit within a sentence; typical constituent types are verb phrase, noun phrase, prepositional phrase and clause. 12.case(格):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in inflectional languages by which the form of a noun or noun phrase varies for grammatical or semantic reasons. English has only one case distinction in nouns—the genitive case(所有格), but English pronouns have three forms that correspond to three of the six cases in Latin. 13.clause(小句): a grammatical unit that contains a subject and a predicate. It may be a sentence or part of a sentence. 14.closed class(封闭词类): 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mbership is small and does not readily accept new members. 15.coinage(创新词): the construction and addition of new words. 16.distribution(分布): the set of positions in which a given linguistic element or form can appear in a language. 17.duality(双重结构): a type of double-layer structure in which a small number of meaningless unit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meaningful units. 18.entailment(包含);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entences where the truth of one(the secon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