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护理学真题及答案-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真题及答案-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真题及答案-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真题及答案-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与注意力形成有关的是

A、前额髓质

B、前额皮质

C、运动前回

D、运动后回

E、神经递质

2、下列关于脑性瘫痪CT检查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A、脑萎缩

B、脑室扩大

C、脑室密度增高

D、脑积水

E、钙化

3、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实验阳性率为

A、1/4

B、1/3

C、1/2

D、2/3

E、3/4

4、脑性瘫痪最常见的中枢瘫痪类型是

A、痉挛型

B、手足徐动型

C、肌张力低下型

D、强直型

E、共济失调型

5、出生后导致脑性瘫痪常见的原因是

A、核黄疸

B、胎儿期的感染

C、发育畸形

D、难产

E、产钳夹伤

6、出生前导致脑性瘫痪常见的原因是

A、发育畸形

B、羊水阻塞

C、早产

D、窒息

7、脑性瘫痪的病因不包括

A、羊水栓塞

B、颅内出血

C、窒息

D、胆红素增高

E、外伤

8、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最为显著的是

A、IgM

B、IgA

C、IgG

D、IgE

E、sIgA

9、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血液检查可见

A、淋巴细胞增高

B、中性粒细胞增高

C、IgG增高最为显著

D、IgE可有增高

E、碱性磷酸酶可有增高

10、下列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有价值的是

A、血常规

B、肌肉活检

C、脑脊液检查

D、磁共振成像

E、CT扫描

1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

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

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

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

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

12、下列关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患儿多有细菌感染病史

B、病变主要发生在脑神经

C、病变以近端神经根及神经较重

D、远端神经不会受累

E、以上说法均正确

1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严重患儿,急性起病者可死于

A、心功能衰竭

B、呼吸衰竭

D、栓塞

E、休克

14、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变主要发生在

A、脊神经根

B、脑神经

C、延髓

D、脑膜

E、脑皮质

15、下列关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发病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本病以夏秋季为疾病的高发季节

B、城市发病率多于农村

C、病程自限,大多数在数周内恢复

D、急性起病死于呼吸衰竭

E、常见于10岁以内小儿

16、关于病毒性脑炎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病毒导致的脑炎有不同的发病季节

B、肠道病毒感染多在夏季发生

C、80%是由肠道病毒引起

D、10%是由虫媒病毒引起

E、肠道病毒感染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17、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

B、剧烈头痛、呕吐、抽搐

C、脑膜刺激征阳性

D、脑脊液细胞数增高

E、脑脊液中检出化脓性细菌

18、下列哪种神经反射属于暂时性反射

A、瞳孔对光反射

B、腹壁反射

C、吞咽反射

D、吸吮反射

E、膝腱反射

19、有关正常新生儿神经反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拥抱反射阴性

B、吸吮反射阳性

C、降落伞反射阳性

D、握持反射阴性

E、觅食反射阴性

20、婴儿握持反射消失的年龄为

B、5~6个月

C、0~1个月

D、3~4个月

E、4~5个月

21、下列哪项不属于婴儿的暂时性反射

A、踏步反射

B、握持反射

C、拥抱反射

D、吞咽反射

E、紧张性颈反射

22、新生儿脑脊液压力的正常值为

A、30~80mmH2O

B、70~200mmH2O

C、110~180mmH2O

D、10~30mmH2O

E、60~110mmH2O

23、不属于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是

A、小儿出生时大脑表面主要是沟回

B、出生时中脑、延髓、脊髓的发育已较成熟

C、小儿出生时脊髓发育尚不成熟

D、小儿脊髓的发育与脊柱的发育不平衡

E、在基础代谢状态下脑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50%

24、小儿出生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永不消失的反射是

A、觅食反射

B、握持反射

C、拥抱反射

D、角膜反射

E、平衡反射

25、新生儿的神经反射,下列哪项不正常

A、觅食反射阳性

B、拥抱反射阴性

C、巴彬斯基征阳性

D、握持反射阳性

E、腹壁反射阴性

26、暴发型化脑常见致病菌为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双球菌

C、脑膜炎双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27、吉兰-巴雷综合征儿童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

A、蛋白质含量增高

B、细胞数量增多

C、蛋白细胞分离

D、糖含量正常

E、细菌培养阴性

28、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流感病毒

B、虫媒病毒

C、腺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埃可病毒

29、下列实验室检查中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一项是

A、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100×106/L

B、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500×106/L

C、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1000×106/L

D、糖和氯化物升高,蛋白下降

E、糖和氯化物下降,蛋白下降

30、下列疾病以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特征的是

A、吉兰-巴雷综合征

B、病毒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脑瘫

31、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是成人脊髓的

A、1/2~1/3

B、1/3~1/4

C、1/4~1/5

D、1/5~1/6

E、1/6~1/7

32、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为

A、250g

B、370g

C、460g

D、500g

E、550g

33、出生时存在,生后3~4个月消失的反射是

A、颈肢反射

B、觅食反射

D、拥抱反射

E、角膜反射

34、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以内的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阳性球菌感染常见为

A、大肠埃希菌

B、副大肠埃希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脑膜炎双球菌

E、肺炎链球菌

35、出生时导致脑性瘫痪常见的原因是

A、缺氧

B、外伤

C、核黄疸

D、羊水栓塞

E、胎儿期感染

36、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属于

A、肠道病毒

B、虫媒病毒

C、疱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副流感病毒

37、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呼吸道

B、皮肤黏膜

C、消化道

D、脐部

E、中耳炎、鼻窦炎

38、健康新生儿有关脑脊液检查正确的选项是

A、脑脊液压力为180mmH2O

B、脑脊液总量为3ml

C、糖为5.0mmol/L

D、氯化物为135mmol/L

E、脑脊液总量为200ml

二、A2

1、小儿,女,3岁。2天来体温升高在38.6~39℃、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家人带其就诊后,初步印象为病毒性脑膜炎,并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液特点不相符的是

A、外观混浊

B、压力正常或增加

C、蛋白质含量轻度升高

D、细胞数量轻度增多

2、小儿,男,6岁。因体温38.6℃、嗜睡、恶心、呕吐伴头痛3天就诊,查体:患儿颈部强直,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可出现

A、外观混浊

B、压力降低

C、细胞数减少

D、蛋白质正常

E、糖、氯化物正常

3、某小儿突然高烧38.5℃,因近日拒食、呕吐来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对该患儿的脑脊液检查不会出现

A、压力增高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糖升高

D、蛋白质增高

E、氯化物正常

4、男婴,8个月,高热1天,伴呕吐、烦躁、抽搐。查体:面色晦暗,前囟饱满,双目凝视,颈抵抗,Babinski 征(+)。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头颅B超

B、脑电图

C、头颅CT

D、血生化

E、脑脊液

5、男婴,独坐稳,换手,认生,头围43cm,该小儿哪项反射已不存在

A、提睾反射

B、巴宾斯基征阳性

C、腹壁反射

D、吸吮反射

E、跟腱反射

6、某小儿1岁,因突发喷射性呕吐来院就诊,为测定小儿脑脊液压力需做腰椎穿刺,该小儿的穿刺部位为

A、3~4腰椎间隙

B、4~5腰椎间隙

C、2~3腰椎间隙

D、1~2腰椎间隙

E、2~4腰椎间隙

7、某小儿1岁,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糖为4.0mmol/L,氯化物为115mmol/L,对于小儿脑脊液检查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糖正常,氯化物偏低

B、糖偏低,氯化物正常

C、糖偏高,氯化物偏低

D、糖正常,氯化物正常

8、患儿,1岁,高热,呕吐10小时。面色灰暗,嗜睡,前囟隆起,颈软,怀疑化脓性脑膜炎,为协助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脑脊液

C、血常规

D、大便常规

E、咽拭子培养

三、B

1、A.糖和氯化物在正常范围

B.蛋白降低

C.糖升高氯化物升高

D.糖降低氯化物降低

E.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

<1> 、病毒性脑炎

A B C D E

<2> 、化脓性脑炎

A B C D E

<3> 、格林-巴利综合征

A B C D E

2、A.1~3个月

B.3~6个月

C.4~7个月

D.9~10个月

E.3~4个月

<4> 、觅食反射消失的时间是

A B C D E

<5> 、拥抱反射消失的时间是

A B C D E

3、A.第1腰椎上缘

B.第2腰椎下缘

C.第3腰椎水平

D.第4腰椎上缘

E.第5腰椎下缘

<6> 、胎儿时脊髓末端在

A B C D E

<7> 、新生儿时脊髓末端在

A B C D E

<8> 、4岁时脊髓末端在

A B C D E

4、A.全脑葡萄糖代谢率降低

B.母亲有惊厥史

C.羊水阻塞

D.有病毒感染史

A B C D E

<10> 、脑瘫

A B C D E

<11> 、吉兰-巴雷综合征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前额皮质与注意力形成有关。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脑性瘫痪影像学检查(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室密度减低、脑积水、钙化灶及畸形等表现。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试验阳性率约1/3。影像学检查(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室密度减低、脑积水、钙化灶及畸形等表现。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痉挛型:约占50%~60%,是最常见的中枢性瘫痪类型。主要因锥体系受累。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脑性瘫痪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一般可将致病因分为3类:

1.出生前胎儿期的感染、出血、发育畸形以及母亲妊娠时有高血压、糖尿病、腹部外伤、接触放射线等。

2.出生时羊水阻塞、早产、窒息、难产、产钳夹伤等。

3.出生后缺氧、感染、外伤、颅内出血、核黄疸等。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脑性瘫痪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一般可将致病因分为3类:

1.出生前胎儿期的感染、出血、发育畸形以及母亲妊娠时有高血压、糖尿病、腹部外伤、接触放射线等。

2.出生时羊水阻塞、早产、窒息、难产、产钳夹伤等。

3.出生后缺氧、感染、外伤、颅内出血、核黄疸等。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核黄疸是脑性瘫痪的病因,胆红素增高不能算做脑性瘫痪的病因。

【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血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 均有增高。IgM增高最为显著。肌酸激酶可轻度升高。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题干问的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血液检查。血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均有增高。IgM增高最为显著。肌酸激酶可轻度升高。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只有格林-巴利综合征才有的典型的特点。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发病机制仍在研究之中。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所诱发的脱髓鞘病变,并涉及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65%以上患儿患病前曾有病毒感染史。此外,受凉、疲劳也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其病变主要发生在脊神经根,近、远端神经均可受累,以近端神经根及神经较重,脑神经也可受累。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本病以夏秋季为疾病的高发季节,农村多于城市,常见10岁以内小儿。严重者急性起病死于呼吸衰竭。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其病变主要发生在脊神经根。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本病以夏秋季为疾病的高发季节,农村多于城市,常见10岁以内小儿。临床可见以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为主要特征。病程自限,大多数在数周内恢复。严重者急性起病死于呼吸衰竭。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病毒性脑炎80%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虫媒病毒致病者约占5%。

【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脑脊液是无菌的,脑脊液中检出化脓性细菌即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小儿出生时存在吸吮反射,4~7个月消失。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小儿出生时存在吸吮反射,4~7个月消失。

2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握持反射应于3~4个月时消失。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浅反射:出生时即存在,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如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小儿出生时脊髓已较为成熟。

2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

反射出现年龄

降落伞反射9~10个月

平衡反射10~12个月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腹壁反射要到1岁后才比较容易引出,拥抱反射应为阳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暴发型化脑常见致病菌为脑膜炎双球菌,若治疗不及时常导致患儿24小时内死亡。

2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吉兰-巴雷综合征儿童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蛋白细胞分离。

2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80%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虫媒病毒致病者约占5%。

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3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吉兰-巴雷综合征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3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是成人脊髓的1/4~1/5。

3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为370g,大脑的外观已与成人的大脑十分相似,但脑沟回较浅且发育不完善。

3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反射消失年龄

迈步反射 2~3个月

握持反射 3~4个月

拥抱反射 3~6个月

觅食、吸吮反射 4~7个月

3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内的婴儿则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如大肠埃希菌、副

3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脑瘫的病因分为三类,出生前常见原因为胎儿期感染、出血、母亲疾病等;出生时常见原因为羊水栓塞、早产等;出生后常见原因为缺氧、感染等。

3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80%的病毒性脑炎由于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的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3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呼吸道是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拓展内容)

3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表:小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

二、A2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外观无色透明。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考察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6/L。发病后48小时内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轻度增加,糖正常,氯化物偶可降低。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病毒性脑膜炎辅助检查脑脊液表现: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

4、

【答案解析】患儿高热,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应考虑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明确诊断,当然首选脑脊液检查。头颅B超主要用于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主要用于诊断癫痫。头颅CT主要用于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生化无特异性。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该小儿觅食、吸吮反射,4~7个月时消失。腹壁反射要到1岁后才比较容易引出,最初反射呈弥散性。提睾反射要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巴宾斯基征(2岁以下小儿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跟腱反射终身存在。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胎儿时,脊髓的末端在第2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腰椎1上缘。所以婴幼儿腰椎穿刺时,应以3~4腰椎间隙、新生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脑脊液检查是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标志。

三、B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化脓性脑炎: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答案解析】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检查: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2、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反射消失年龄

迈步反射2~3个月

握持反射3~4个月

拥抱反射3~6个月

觅食、吸吮反射4~7个月

3、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脊髓的发育与运动发展的功能相平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脊髓加长增重,胎儿时,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所以腰椎穿刺时注意。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机制不明,已知的有关因素是:该患儿全脑葡萄糖代谢率减低,尤其是运动前回、前额皮质,而前额皮质与注意力形成有关。另外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与该病发生也有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病因及发病机制:1.出生前胎儿期的感染、出血、发育畸形以及母亲妊娠时有高血压、糖尿病、腹部外伤、接触放射线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发病机制仍在研究之中。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所诱发的脱髓鞘病变,并涉及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65%以上患儿患病前曾有病毒感染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