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篇目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篇目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篇目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篇目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鸟和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2、通过观看鸟类的图片和视频,知道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知道鸟的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等有密切联系。 3、通过观察绵羊、梅花鹿的身体,并与猫兔比较,知道哺乳动物的 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知道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鸵鸟和豺狼视频,喜鹊、绿头鸭、丹顶鹤、鹟莺视频。 一、视频导入: 1、播放鸵鸟和豺狼的视频。 2、提问:这两种动物有什么不同?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 (一)认识鸟类有翅膀。 1、播放喜鹊、绿头鸭、丹顶鹤、鹟莺视频。 2、提示:观察这几种鸟,找一找它们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相同? 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有翼(有翅膀)。 (二)认识鸟类身体表面有羽毛,身体呈纺锤形。 1、观看书本第4页第一行三幅图片。说一说鹰、鸽子身体表面覆盖了什么?它们的身体是什么形状? 2、学生汇报交流。 3、小结: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阴力。(三)认识鸟的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等有联系。 1、观看书本第4页中间三幅图片。说一说啄木鸟、绿头鸭、白尾海雕的喙和足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它们的喙和足不一样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小结:鸟类的喙有角质,足上有鳞片。 绿头鸭为了在水中游得快,所以脚上有蹼,绿头鸭为了便于在水中捕捉食物,喙呈扁平形状。白尾海雕的喙和足都有弯钩,可以更好抓牢食物。啄木鸟的喙细而坚可以啄开树木,吃到里面的虫子,啄木鸟的足很尖锐,可以抓牢树干,这样才不会从树上掉下来。 (四)、认识鸟类的共同特征。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说一说鸟类有什么共同特征?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4、讲述: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鱼片。 五、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一)认识哺乳动物身体有面有毛。 1、观看书本第5页第1行图片,说一说绵羊、梅花鹿的身体与猫、兔的身体有哪些共同之处? 2、学生讨论交流。 3、提问:猫的毛与鸟的羽毛有什么不同? 4、讲述:绵羊、梅花鹿、猫和兔身体表面都有毛。 (二)认识哺乳动物都用乳汁喂养后代。 1、观看书本第5面第2行图片,说一说绵羊、梅花鹿、猫和兔分别 是怎样喂养后代的? 2、学生讨论交流。 3、讲述:绵羊、梅花鹿、猫和兔都是用乳汁喂养后代的。 (三)讲述:像绵羊、梅花鹿、猫和兔这样身体表面有毛、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六、拓展与应用。 1、提问:会飞的都是鸟吗? 说一说蝙蝠是鸟还是哺乳动物?为什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全册

鄂教版小学科学下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 () 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

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 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 5、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科学第二单元(4——7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 2、()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是离我们()天体,平均距离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 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 ),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 ) 8、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杂牌()定观察,下半月在()定时观察 9、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 10、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 11、月球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的,月球本身(),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的过程中发生的 12、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土壤是植物的(家)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V错的画X)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V)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X)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V) 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X) 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V) &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V)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V)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V) 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 &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十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试卷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四年级科学考试试卷 学校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根据滑轮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2、我们经过观察发现在太阳的照射下,上午物体的影子在它的______,正中午的时候,物体的影子在它的______,下午物体的影子在它的 ______。 3、我们还发现,人在阳光下向东走时,影子就以同样的速度向______走。 4、在一天中,太阳刚出山和太阳要落山的时候,高度小,阳光斜射地面,物体的影子______,温度相对较低;中午的太阳高度______,阳光直射地面,物体的影子______,温度相对______。 5、我们要整理反映自己生长的情况,可以先取______、______、脚长、坐高、头围和______等数据,一年作一至二次记录。 6、蚂蚁的身体一般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有______对胸足,头上还有一对______。 7、人们把风的大小用______来表示。______有十三个等级,无风称为______级风,最大的飓风为______级。 8、植物的生长一般需要土壤、______、______等条件。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上午九时,我发现旗杆的影子在旗杆的()边。 A、东 B、西 C、南 D、北 2、中午12时,物体的影子()。

A、长 B、短 C、最长 D、最短 3、按交通规则要求,我们在横穿公路时应先重点看()边,到公路中间时,再重点看()边,注意过路车辆。 A、左 B、右 C、前 D、后 4、一个单位的升旗台一般建立在单位主要楼房大门的()。 A、正前面 B、背面 C、侧面 5、在阳光下,我们看到物体和它的影子()。 A、一样长 B、不一样长 C、长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6、一般情况下,升国旗应在旗杆上安装一个()。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7、()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8、燕子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杈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 9、蚯蚓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杈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10、喜鹊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杈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三、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1、我们又长大了 1、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臂长、头围、坐高、脚长。 2、什么是科学预测?科学预测有什么作用? 答:科学预测并不是随意想象,它是我们根据已有的一些知识和经验,并在对过去和现在进行调查、测量和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进行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推测。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3、制作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姓名、时间、身高、体重、臂长、头围、坐高、脚长等,还要贴上自己的照片,总结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哪些部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过去的身体变化预测自己一年后的变化? 答:我的头围变化不大,手掌的指纹和三年级是一样,没有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我的身高,体重也明显增加,还有我的臂长和坐高都明显增加。根据这些变化我估计我明年的身高会增加3厘米,体重会增加2公斤,坐高会增加1厘米;头围变化不大可能会增加1厘米,指纹不会变化。 5、我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答:我长高了,体重增加了,指纹没有变化,头围变化不大。身体有些部位变化明显,有些变化不明显,有些没有变化。 2、升旗台在哪里 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2、人们常用(前)(后)(左)(右);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会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 3、说说升旗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每个同学的描述一样吗?为什么? 答:升旗台在校园教学楼的正北方向。我以教学楼为参照物。每个同学的描述不一样,因为每个同学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 4、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辨认方向? 答:白天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晚上北斗星在正北方;还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辨认方向,枝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 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1、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2、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能改变方向不能省力。 3、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省力,不能改变方向。 4、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方向。 5、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该处运用滑轮有什么好处? 答:窗帘上用到了滑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起重机上也用到了滑轮,这些滑轮是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6、为什么向下拉绳子,国旗会向上升呢? 答: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向下用力,国旗就向上升。 7、仔细观察旗杆,发现了什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题 姓名:分数: 一、知识广场(19分,每空1分) 1.牛、羊、猫、兔等动物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_;用________,喂养后代,属于________。 2.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一些________等,根据这些特征将动物逐步分类并命名。 3.水受热时体积________,遇冷时体积________,水体积的这种变化就叫作________。 4.固体_________热胀冷缩的性质。(选填“有”或“没有”) 5.据观测,在海滨地区,白天陆地的气温比较________;而到夜晚,海面的气温则比陆地________。 6.两栖动物的皮肤______ ,一般没有鳞或甲。它们的幼体生活在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 7.开屏的孔雀非常美丽,这是它们进行繁殖的开始——________。 二、判断大厅(8分,每题1分) 1.会飞的动物都是鸟类。( ) 2.哺乳动物靠乳汁喂养后代。( ) 3.鸡是卵生动物。( ) 4.保护珍稀动物是国家的事,我们做不了什么。( ) 5.鳄鱼属于两栖动物。( ) 6.如果种子内的胚根被虫子咬坏了,种子就不能萌发了。( ) 7.甘薯的根可以用来繁殖新植株。( ) 8.热气球应用了空气受热会上升的原理。( ) 三、选择乐园(12分,每题2分) 1.下列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是( )。 A.孔雀 B.晤鼠 C.蜻蜓

2.下列动物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是( )。 A.鹰 B.鲤鱼 C.水母 3.下列植物中,能利用茎进行繁殖的是( )。 A.柳树 B.甘薯 C.落地生根 4.下列属于胎生动物的是( )。 A.燕子 B.海豚 C.鲤鱼. 5.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 )。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6.下列不属于热胀冷缩现象的是( )。 A.立交桥上留有缝隙 B.夏天电线松弛又下垂 C.冰棍融化 四我会分类(7分) ①蜥蜴②大鲵③蝾螈④响尾蛇⑤青蛙⑥龟⑦扬子鳄 1.两栖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行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问题城堡(18分,每题6分) 1.蝙蝠和企鹅之间有哪些不同? 2.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跟什么有关?不同传播方式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做成一块块的,在块与块 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这是为什么呢?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知识点定稿版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学期知识点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凤仙花是用种子繁殖的。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黑色、状似桃形。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用花盆种养凤仙花,先要在花盆里装松软肥沃的土。 5.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1)、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2)、用石块堵住花盆底孔; (3)、装入松软肥沃的土 (4)、整理好土; (5)、撒播种子,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6)、掩土,浇适量水;

(7)、将花盆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6.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7.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8.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以后每隔5天左右浇一次水。在凤仙花的整个生长期间施1~2次肥。 9.凤仙花的种子从播种到发出芽来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凤仙花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和叶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10.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12.开枝散叶,茎是成长最快的部分;成熟期:粗壮的茎部支撑起了整个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1——5课) 一、填空题 1、和前一年比我们(又长大了) 2、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4、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 5、学校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变化的,早上影子在(西边)、晚上影子在(东边) 6、上午旗杆的影子长短也是变化的,从早上到中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 1、和一年前比较,我身体变化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2、一年来我的手没有发生变化(×) 3、预测不是随意想象,它是对一些问题进行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推测(√) 4、升国旗用的是动滑轮(×) 5、通过观测物体的影子可以辨别方向(√) 6、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 7、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8、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 三、问答题 1、和一年前比,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长高了、增重了、四肢变粗了、女生开始发育、个别男生出现喉结) 2、描述学校旗子所在的位置一般以什么作参照物?(一般以校门、教学楼、运动场、广场等为参照物) 3、滑轮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作用?(可分为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4、说一说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上午,影子在物体的西边,中午,影子在物体的身下[夏天]或正北方[除夏天以外],下午,影子在物体的东边) 5、太阳的运动与物体的影长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物体的影子较长,中午太阳高度较高,物体的影子较短) 6、太阳的运动与气温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阳光斜射,气温较低;中午太阳高度较高,阳光直射,气温较高) 四、实践技能题 1、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你靠什么辨别方向?(晴天白天看太阳,晚上看北斗星;阴天看树冠生长的方向,树冠南边生长的茂盛一些即密一些) 第二单元(6——10课) 一、填空题 1、校园里,有许多动植物与我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2、观察树木时,不要(弄伤)了树木,也不要随意(采摘叶子) 3、我们观察小动物的“家”应该带上(小棍子、手套、放大镜、小铲子)等工具 4、知了的家安在(树上)、鱼的家安在(水中)、燕子的家安在(屋檐下) 5、捉来的小动物,我们观察后应该(放回大自然) 6、昆虫这类动物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腹部有六条腿) 7、观察一棵树的方法有:(测量树干的粗细、拓印树皮、观察树叶)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 1、我们的校园里有许多飞禽走兽(×) 2、通过观察一片树叶可以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 3、荆门市的市树是石榴(√) 4、校园里的树都是一年四季不落叶子的树种(×) 5、蚯蚓的家安在阴暗潮湿的泥土中(√) 6、蝴蝶、蛾、蚕、螳螂等大都是昆虫(√) 7、昆虫都是能吐丝结网的小动物(×) 8、灌木是一些长得较矮小的树类(√) 三、问答题

鄂教版四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我们又长大了 1.青少年的身体是在不停地生长发育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在逐渐增长。二.升旗台在哪里 1.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参照物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同。 3.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先确定东方,再由“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确定方位。这里的参照物是“太阳”。三.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1.旗杆顶上有个滑轮装置,叫做“定滑轮”。 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分为两种,一种叫“定滑轮”,一种叫“动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气,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气,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四.旗杆的影子 1.一天中影子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五.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1.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 2. 旗杆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的方位变化,影子的方位随之变化。六.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和动物;非生物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 3.动植物在分类时必须先确定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七.观察一棵树 树的作用:1.美化环境2.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3.建筑材料4.防风固沙5.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 八.小动物的家 1.小动物的“家”也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九.观察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蚂蚁是用触角经行交流的。十.更多的小动物 1.像蚂蚁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样特征的动物叫昆虫。 2.常见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鸟、昆虫、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十一.今天的气温是多少1.空气的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气温常常用摄氏度(℃)表示。 2.气象站测量气温,是在百叶箱里经行的。 3.百叶箱是一个里面放有温度计等气象观测仪器,且空气能流通的箱子,一般安放在草坪上。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电子教案

鄂教版科学全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土壤是植物的(家)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 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 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 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 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 (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 (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参看教材P4小知识) 3、见教材P6下面对比实验,说一说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空气、水) 4、认真做教材P9的实验,完成表格内的内容,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根向下长) 5、做好教材P10-P11的观察实验。几天后,两个盒中的菜豆的根分别朝那边长?说明根有什么特性? (放棉线的盒中菜豆的根向棉线的方向长,另一盒中的菜豆的根向下长;说明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 6、做一做教材P13的实验,填好表格的内容,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的茎向有光的方向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7、认真做好教材P15-P16的实验想一想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瓶内的水减少了;切开植物的茎,可以看到茎内有许多被红水染红了的细管;说明植物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靠茎内的导管输送水分)

最新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1课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 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3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单元 第一课播种发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凤仙花种子以及其它植物种子的外形特征及内部结构。鼓励学生对种子的生长变化进行有根据的预测,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观察“种子生长过程”的观察活动。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组织、指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对种子内部结构、播种以及发芽实验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种子、自带种植容器、透明塑料杯和适量的土壤。教师准备: 1、提前一周播种。 2、为每组准备一盆初出芽的苗。 3、浸泡过的凤仙花、黄豆、玉米和小麦种子。 4、放大镜、镊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许多植物的种子落到泥土里,到了第二年春天醒来: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今天,老师也拿了一粒种子,我把它种进土里,同学们想一想,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么?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我们认识植物的一生,最后要用事实、数据来说明植物的一生。最好自己亲自种植一株植物,坚持观察、记录,最后通过分析研究观察记录,用事实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这株植物的一生。同学们有信心吗?好,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坚持的最好,记录的最完整。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也就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二、观察种子 看书24页或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凤仙花、黄豆、花生、玉米、大豆、小麦等植物的种子。 1、观察与描述凤仙花种子的外形特征。 2、观察与描述其它种子的外形特征。 3、外形不同的种子都会发芽并形成新的植物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4、分组解剖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讨论和交流种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说说凤仙花种子和哪些种子相似。 (教师提供浸泡过的种子并进行指导,学生汇报时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它的种皮、两瓣子叶和芽。) 三、播种活动 1、讨论和交流“如何播种”:播在那里、怎样播种、种多深、怎样浇水等等。 2、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结构化的板书: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作业全集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看,用摸,用听,用闻,还可以用工具仪器来测量。 2、写出三种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等。 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 4、我们检测过的含有淀粉的食物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用、、、等来测量时间。 6、要准确知道我们身体的情况的办法有、等。 7、三年级了,我现在的身高为厘米,体重有千克,臂长厘米。 二、我来辨一辨: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0分) 1、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相同的。() 2、我们身体的一些特点,有些是能够看到的,有些是能够听到、摸到的。() 3、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当我们能综合利用它们去观察时,我们就能获得对事物更全面的了解。() 4、淀粉遇到碘酒就会变成红色。() 5、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水果代替蔬菜。() 三、我来连一连:(共35分) 1、食物中营养很充分,你能知道下面这些食物中主要含有什么营养吗?(20分) 鸡蛋 海带蛋白质 芝麻油 牛奶碘 米饭脂肪 青菜钙

肥肉淀粉 核桃 菠菜铁 虾维生素 2、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你知道它们的分工吗(10分)眼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 耳物体的气味 鼻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舌食物的味道 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四、我来观察一下:(31分) 1、给自己设计一份“一日食谱”。( 5分) 2、学了《食物的营养》一课后,谈谈自己有哪些饮食习惯需要改进?( 6分) 3、你知道食物进入人体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吗?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 4、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食物是否变质的?( 10分)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四年级科学考试试卷 学校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根据滑轮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2、我们经过观察发现在太阳的照射下,上午物体的影子在它的______,正中午的时候,物体的影子在它的______,下午物体的影子在它的______。 3、我们还发现,人在阳光下向东走时,影子就以同样的速度向______走。 4、在一天中,太阳刚出山和太阳要落山的时候,高度小,阳光斜射地面,物体的影子______,温度相对较低;中午的太阳高度______,阳光直射地面,物体的影子______,温度相对______。 5、我们要整理反映自己生长的情况,可以先取______、______、脚长、坐高、头围和______等数据,一年作一至二次记录。 6、蚂蚁的身体一般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有______对胸足,头上还有一对______。 7、人们把风的大小用______来表示。______有十三个等级,无风称为______级风,最大的飓风为______级。 8、植物的生长一般需要土壤、______、______等条件。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上午九时,我发现旗杆的影子在旗杆的()边。 A、东 B、西 C、南 D、北 2、中午12时,物体的影子()。 A、长 B、短 C、最长 D、最短 3、按交通规则要求,我们在横穿公路时应先重点看()边,到公路中间时,再重点看()边,注意过路车辆。 A、左 B、右 C、前 D、后 4、一个单位的升旗台一般建立在单位主要楼房大门的()。 A、正前面 B、背面 C、侧面 5、在阳光下,我们看到物体和它的影子()。 A、一样长 B、不一样长 C、长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6、一般情况下,升国旗应在旗杆上安装一个()。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7、()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8、燕子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杈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 9、蚯蚓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杈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10、喜鹊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杈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三、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小时候的指纹到长大后会发生变化。() 2、中午12时,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最长。() 3、冬天中午的温度一定比夏天早晨的温度高。() 4、物体越高,它的影子也越长。() 5、蚂蚁有四对脚。()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与一年前相比,我们身体的身高和体重等都有所增加,但我们的指纹、血型、DNA都不会发生改变,另外头部相貌变化不明显。 2、预测并不是随意想象,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如果选定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同一个物体的位置描述结果有可能不相同。“在”字后面的事物就是参照物。如:升旗台在校门的对面,“在”字后面是“校门”,那么“校门”就是参照物。 4、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面向东方(早晨太阳升起的地方)站立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5、根据滑轮的特点和作用,能够分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三类。定滑轮的支架是固定不动的。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使工作更加便利。动滑轮连同支架是能够移动的,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它既能够省力,又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6、物体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造成太阳位置变化形成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物体影子指向西方,影长较长,此时温度低;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物体影子指向东方,影长较长,此时温度低;正午,物体的影子指向正北方,此时影长最短,温度为一天中最高。上午影子由长变短,温度由低升高,下午影子由短变长,温度由高降低。 7、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所有的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个它适合的环境中,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蚂蚁是用触角实行交流的。它们力气很大,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喜欢吃甜食,不会游泳。 9、蝗虫、蝴蝶、蜻蜓、蟋蟀、蚊子、苍蝇都和蚂蚁的特点相似,它们都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就是昆虫。蜘蛛、蜈蚣不是昆虫。 10、空气的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常常用摄氏度(℃)表示。 11、气象站测量气温,是在百叶箱里实行的。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内温度计的水银泡距离地面1.5米。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背阴、离地1.5米高的地方。 12、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从什么方向吹来就叫什么风,如从北方吹来就叫北风。如果旗帜飘向西南方,那么当时的风向是东北风。 13、风的大小用风力表示,风力有十三个等级,零级最小(无风),十二级最大。为了准确测量风的方向和大小,气象台是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来测量的。 14、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形成起来的。龙卷风和台风是自然界中破坏性极强的风。 15、云状和云量是云的观测的重要内容。根据外形特征,云可分成层状云、积状云和波状云。 16、把整个天空划分为十等分,估计一下天空中所有云能占几份(十分之几)就是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课题:1、鸟和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2、通过观看鸟类的图片和视频,知道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知道鸟的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等有密切联系。 3、通过观察绵羊、梅花鹿的身体,并与猫兔比较,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知道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鸵鸟和豺狼视频,喜鹊、绿头鸭、丹顶鹤、鹟莺视频。 一、视频导入:1、播放鸵鸟和豺狼的视频。2、提问:这两种动物有什么不同?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新授。 (一)认识鸟类有翅膀。1、播放喜鹊、绿头鸭、丹顶鹤、鹟莺视频。2、提示:观察这几种鸟,找一找它们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相同?3、学生汇报交流。4、小结:有翼(有翅膀)。(二)认识鸟类身体表面有羽毛,身体呈纺锤形。1、、观看书本第4页第一行三幅图片。说一说鹰、鸽子身体表面覆盖了什么?它们的身体是什么形状?2、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鸟的身体表面有羽毛,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阴力。 (三)认识鸟的喙和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等有联系。1、观看书本第4页中间三幅图片。说一说啄木鸟、绿头鸭、白尾海雕的喙和足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它们的喙和足不一样呢?2、学生分组讨论。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鸟niǎo类lèi的de喙huì有yǒu角jiǎo质zhì,足z ú上shànɡ有yǒu鳞lín片piàn 。绿头鸭为了在水中游得快,所以脚上有蹼,绿头鸭为了便于在水中捕捉食物,喙呈扁平形状。白尾海雕的喙和足都有弯钩,可以更好抓牢食物。啄木鸟的喙细而坚可以啄开树木,吃到里面的虫子,啄木鸟的足很尖锐,可以抓牢树干,这样才不会从树上掉下来。 (四)、认识鸟类的共同特征。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说一说鸟类有什么共同特征?2、学生讨论。3、学生汇报。4、讲述:鸟niǎo有yǒu翼yì和hé羽yǔ毛máo,多duō数shù善shàn于yú飞fēi行xínɡ;它tā们men的de身shēn 体tǐ呈chénɡ纺fǎnɡ锤chuí形xínɡ,可kě以yǐ降jiànɡ低d ī飞fēi 行xínɡ时shí的de阻zǔ力lì;有yǒu角jiǎo质zhì的de喙huì,足zú上shànɡ有yǒu鱼yú片piàn 。 五、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一)认识哺乳动物身体有面有毛。1、观看书本第5页第1行图片,说一说绵羊、梅花鹿的身体与猫、兔的身体有哪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长江作业本》答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长江作业本》答案 旗杆和影子答案 1 我们又长大了 一、3、2、1、4 二、略。 三、略。 四、测量身高、体重时要注意:测量工具相同、单位统一、读数准确。 填表略。 旗杆和影子 2 升旗台在哪里 一、略。 二、略。 三、1.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 2.南方。 3 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一、动滑轮;定滑轮; 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力的大小。

改变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 二、乙。 三、运用滑轮的地方:挂钩、支架顶端。 四、做出猜想:略。 实验材料:动滑轮、钩码(重物)、测力计。 实验步骤: ①测量直接提升钩码时力的大小。 ②测量借助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钩码时,力的大小。 3.将步骤①、②重复3次(可使用不同重量的钩码)。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丙。 丙滑轮组中有两个省力的动滑轮。 4 旗杆的影子 一、A。 二、略。 三、柱形图略 我的发现:影子长度变化规律:长——短——长; 早上、傍晚影子较长,正午影子最短; 影子方向变化规律:由西至东。 5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一、1.早;午。 2.长、西;短、短、南;西、长、东。 二、表格略。 我的结论:影子长度变化规律:长——短——长。 温度变化规律(无剧烈天气变化时):低——高——低。 三、没有。 理由:小男孩处在树的阴影中,阳光照不到小男孩。 四、根据一天中太阳照射晷针,晷针在晷面上产生的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方向变化的规律来计时。 自由研究 一、绳;滑轮;测力计;钩码。 二、略。 三、略。 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答案 6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一、工具:放大镜、尺等。 安全:不直接接触不认识的动植物;不影响、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等。 建议:略。 二、略。 三、略。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 第一节鸟和哺乳动物 1.鸟的特征:鸟有羽和翼,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如图所示: 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 3.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鳞,用鰓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第二节动物的分类 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如图所示: 2.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它们的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动物的分类如图所示: 第三节我国的珍稀动物 (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2)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 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四节用种子繁殖 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等一般不相同。 2.菜豆种子和蚕豆种子的都是种皮和胚两 部分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如图所示: 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适宜的温度;2.一定量的水(种子不能被水全部浸没);3.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和阳光。 4.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形成的。 5.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有:1.靠风传播(例蒲公英、柳树、芦苇、玉米、水稻等); 2.靠动物传播(例:苍耳等); 3.靠水流传播(莲蓬、椰子); 4.靠自身力量传播(例:望天树、凤仙花); 5.靠动物粪便传播(草莓等). 第五节不用种子怎么繁殖 1.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脱离母体后,能生根发芽,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科学家还发明了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培养新植株的技术。 2.马铃薯、甘薯等可以靠根繁殖;月季花等可以靠茎繁殖;落地生根(一种植物)可以靠叶繁殖。 第六节动物的繁殖 1.很多动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昆虫、鱼、鸟和两栖动物的受精卵都是在母体外孵化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卵生。哺乳动物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从母体中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